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到街道工作以来,牢记第一身份,担当第一责任,围绕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关于三个“着力”工作要求,围绕贯彻落实区委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紧扣转型突破、跨越发展工作主线,面对街道老工业聚集区转型期的诸多难点问题,深入调研研判,凝聚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街道全局工作的思想共识,加强领导、上下联动、力量下沉、全面覆盖、落实落细抓好各项任务推进,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现根据区委工作要求,将本人抓党建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严抓实基层党员教育管理

从严抓学习,以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带动各支部学习,采取“集体学、辅导学、自已学、交流学、网络学”等方式,坚持并创新三会一课学习形式,开展系列主题学习活动、,利用好先锋讲堂、基层优秀党员巡讲、清风宁华微信学习交流群等学习载体,党员参学率达95%。从严抓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对照七项重点任务和七项专项行动要求,结合上年度述职查找问题,抓好党员

排查工作,确保失联党员、流动党员、老年党员全部回归组织。抓好党员积分管理和民主评议,规范党费收缴,全年党费足额收缴。严格发展党员,发展党员6名,转正党员5名,发展对象9名,积极分子6名。从严抓履职,推行党员亮身份、亮岗位、亮职责,树立了郝积勤、胡新民、杨万玉等一批模范党员形象。完善“一居一品”特色党建服务载体,形成了“幸福家园”、“幸福农场”、“邻里和谐一家亲”、“1+9大联盟”、“阳光家园”等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载体。

二、立足实际,完善基层党建体系建设

完善组织体系建设。完善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下的,联合党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示范岗组织结构,成立6个联合党委,将辖区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列为联合党委委员,开展三联三互活动,实现信息共享、阵地共享、文化共享、服务共享。全年共组织召开联合党委会议30多次,开展联合党课、优秀党员巡讲等活动10余次,支持社区阵地800平方米,支持资金4万多元。推行党工委班子成员联社区,社区两委班子联网格、网格党小组联居民的三联工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区域化党建格局。完善责任体系建设。明确街道和社区党建责任清单,党工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建

立街道党工委班子基层党建联系点,完善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认真开展社区评星定级工作,对基层党建进行动态管理。2016年,重新评定两星级社区2个、三星级社区3个、四星级社区1个。综合运用约谈、批评教育、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等方式,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2015年确定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宁朔南路社区党支部,经过两年努力已顺利摘牌,晋升为三星级党支部。完善工作保障体系。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抓好“清退转”工作,对辖区老年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物业用房和辖区单位闲置用房进行整合,新增服务场所近3000平方米,六个社区阵地全部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平吉堡社区阵地达到2000平方米。2016年整合使用社区建设项目资金127万多元。加快社区专业人才队伍和素质提升,通过考前集中培训,11人获得社会工作师初级职称,累计达到12人。

三、创新突破,提升基层党的建设核心引领作用

整合街道职能资源,形成鲜明的转职能工作导向。在不改变编制和机构硬性规定的范围内,成立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民生服务中心、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党建服务中心,整合各站所、部门专干的力量,由党工委分管领导任中心主任,实行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搭建基层协商自治平台,创建党建引领基层民主治理模式。发挥社区党支部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广“一核多元”(“一核”即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多元”即民情理事会、群团组织、市场组织、居民群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