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绘本故事《不见了》ppt课件
幼儿园小班故事《贪吃的小猪》课件

展示小猪因为贪吃而肚子疼的表情,让孩子们感受到贪吃带来的 后果。
关键情节图文解读
情节1
图文结合介绍小猪的贪吃性格,通过文字描述和插图展示小猪见到 食物时的兴奋和急切。
情节2
重点描绘小猪贪吃的过程,运用生动的文字和形象的插图表现小猪 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的吃相。
情节3
图文展示小猪因为贪吃而肚子疼的后果,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贪吃的危 害。
孩子们口头表达训练
01
复述故事
要求幼儿尝试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02
角色扮演Βιβλιοθήκη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分别扮演小猪、其他动物和旁白等角色,
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对话和表演。
03
讨论与分享
引导幼儿围绕故事主题展开讨论,如“为什么小猪会贪吃?”、“贪吃
有什么不好?”等,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升口语表达能
健康问题和社交困境。
自我控制的重要性
小猪最终学会控制饮食,体现了 自我控制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
友谊与互助
其他动物对小猪的救援,展示了 友谊和互助的力量,以及团结合
作的重要性。
传递价值观探讨
节制与自律
01
故事教育孩子们要懂得节制和自律,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而
损害身心健康。
珍惜友谊
02
通过其他动物对小猪的救援,故事传递了珍惜友谊、关心他人
PART 06
总结回顾与延伸推广
REPORTING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故事主题和情节
回顾《贪吃的小猪》的故事内容,强调贪吃行为 带来的后果和教训。
角色特点和表现
分析小猪、妈妈和其他动物的角色特点,及其在 故事中的表现和作用。
幼儿教案-幼儿园小班有声绘本故事-不做漏嘴巴

幼儿园小班有声绘本故事-不做漏嘴巴这是一节小班的教研课,由我们教研组的成员集体讨论,原创的一个活动。
顾老师进行了第一次的试上后,我们讨论对于材料的提供进行了改。
第一次是采用的4组对比的小图,内容来漏嘴巴还包含了其他的一些用餐礼仪,如不剩菜、饭后擦嘴等。
上下来,发现小班孩子于图片的理解力相对差一点,需要老师在旁边行解释。
因此讨论决定根据活动内容,只采用一组图片,并由杨老师画成了大图。
在上课之前,有一个问题一只困扰着我,原设计中贴哭脸与笑脸是在最后第二个环节中,也就是讨论:“漏嘴巴好不好?为什么?”之后,这样的话,孩子肯定不会贴错。
但是又感觉看不出孩子的第一想法,于是我把两个环节进行了交换。
但是在活动现场,孩子都贴对了。
活动前还有一个问题,我反复思考。
活动目标“通过故事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在活动中,是通过提问与讨论来落实的,就是“漏嘴巴好不好?为什么?”,那么这个提问放在哪里合适呢?是看完动画片《大公鸡和漏嘴巴》后马上问,还是放在贴了笑脸和哭脸之后呢?活动现场我把它放在了贴好笑脸和哭脸之后,个别能力强的孩子知道漏嘴巴浪费了粮食。
由于借班上课,课前没有给孩子丰富粮食由来的知识经验,所以感觉虽然孩子懂得了要珍惜粮食,但是感觉有老师说教的痕迹。
我们的礼仪课题从开学初就开展起来,我们教研组又将午餐做为研究的一个点,平时对于孩子午餐礼仪的养成已经做得比较多了,所以感觉这个活动放在学期结束,不太合适,最好是在学期初,这样能使这个活动对于孩子的教育意义更大一些。
以上是本人对这个活动的一些思考,希望各位老师对我的两个问题多提宝贵意见。
附活动教案:小班活动:不做漏嘴巴(重点领域:社会)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
2.在说说、贴贴中巩固准确的用餐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1.课件《大公鸡和漏嘴巴》2.图片2张,哭脸和笑脸若干课前经验准备:粮食的来历活动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1.欣赏故事开始导入《大公鸡和漏嘴巴》导入语:今天老师带小朋友来看一个小电影,请小朋友仔细看小电影里有谁?他在做什么?2.播放课件《大公鸡和漏嘴巴》第一部分,幼儿观看。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我不再咬指甲》绘本故事课件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我不再咬指甲》绘本故事课件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幼儿园小班(3-4岁)的健康教育内容,使用绘本《我不再咬指甲》作为故事背景,旨在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幼儿自我保健。
教学目标•通过绘本故事《我不再咬指甲》,让幼儿了解咬指甲的危害,树立保持指甲卫生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克服咬指甲习惯的意识,逐步戒掉咬指甲的坏习惯;•引导幼儿重视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绘本《我不再咬指甲》•教师课件教学内容与步骤1. 引入(5分钟)•利用教具或幼儿宝宝的咬指甲情况导入讨论:–老师:大家有没有看过、听说过一本绘本叫做《我不再咬指甲》呢?–幼儿:(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那么你们咬指甲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呢?2. 故事阅读(10分钟)•老师给幼儿讲述绘本《我不再咬指甲》的故事,注重语调、表情、配合绘本图片的描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问题导入(5分钟)•老师提问:–老师:故事中的小朋友有没有意识到咬指甲的坏习惯呢?–幼儿:(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那么为什么小朋友们要戒掉咬指甲的坏习惯呢?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成几个小组,让幼儿们互相交流,讨论以下话题:–咬指甲可能会引起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养成良好的指甲卫生习惯?5. 学习总结(5分钟)•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总结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点。
6. 活动延伸(10分钟)•老师引导幼儿摆脱咬指甲的坏习惯,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介绍咬指甲的替代行为,如咬胶或咀嚼口香糖;–对幼儿进行正面激励和奖励,鼓励幼儿停止咬指甲行为;–定期检查幼儿的指甲卫生情况,提醒幼儿保持干净。
7. 课堂总结(5分钟)•反复强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并与幼儿一起总结课堂内容,强化记忆。
教学评估•教师观察幼儿在讨论和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幼儿对戒掉咬指甲习惯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参考资料•《我不再咬指甲》绘本。
幼儿园小班绘本阅读课《九十九个微笑》PPT课件

九十九个微笑
文/杜 宁 图/史 力 主 编 / 徐曼丽 副主编 / 侯彦芳 李 炜 姚 怡 编 委 / 姚 怡 郭云彦 王 培
中国环境出版社·北京
1
小花老师和小朋友的微笑
都是甜甜的!
2
3
甜甜老师说了,在幼儿园里藏了
99 个微笑,明天我一定要
全部找到。
4
5
可是 99 个微笑是多少呢?
我只能数到 5。
6
7
宝贝看这里! 99 个微笑就像这
彩虹糖 一瓶
一样多!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
哇!
真的有许多!
10
11
咦?
微笑在哪里?门口保安叔叔 脸上有微笑。
12
13
医生阿姨的脸上和手电筒上都
有微笑!
14
15
笑脸。 微笑墙上小朋友的 微笑! 楼梯、扶手上都有
微笑, 哇!真的有许多
你们找到了吗?
24
25
微笑 小朋友,你今天
了吗?
26
16
17
小花老师和小朋友的微笑都是
甜甜的!玩具、折纸、桌子、
椅子上面都有小笑脸!碗、盘子、蛋 糕和小朋友玩的积木、积木箱上面都 有微笑!
18
19
水龙头、肥皂、镜子、毛巾上面
也有微笑!
睡午觉了,枕头、被子、拖鞋上
面都有微笑!
20
21
滑梯、塑胶地板 , 还有小朋友玩
微笑! 的圆圈上都有
22
23
《什么叫》PPT课件小班语言活动

家长可以向教师提供自己对幼儿语言发展的看法和建议,帮助教师更 好地了解幼儿的需求和进步情况。
教师自我反思与改进方向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对 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以 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
课堂氛围营造
教师可以思考如何营造更加轻松、愉 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
制作小书
鼓励孩子将自己喜欢的 故事或经历画下来,制 作成小书,并与家人分 享。
社区资源整合利用
图书馆资源
利用社区图书馆的绘本资源,定期借阅相关主题的绘本, 丰富孩子的阅读体验。
儿童活动中心
参加儿童活动中心的语言活动或课程,如讲故事、朗诵等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和自信心。
邻里互动
与邻居或社区内的其他家庭组织亲子活动,如亲子游园、 亲子运动会等,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能让孩子结交更 多的朋友。
墙面装饰
张贴与主题相关的图片 、海报等,便于幼儿观
察和讨论。
桌椅摆放
采用小组式或圆形摆放 ,方便幼儿互动交流。
教具准备
准备与课程相关的实物 、模型等教具,以增强
幼儿直观感受。
辅助教学资源推荐
01
02
03
04
儿童绘本
选择与《什么叫》主题相关的 优质绘本,丰富幼儿阅读体验
。
教育游戏
推荐寓教于乐的游戏,如角色 扮演、拼图等,帮助幼儿在游
。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课件,结合图片、声音、动 画等多种媒体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 兴趣。
游戏化教学
将知识点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 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 动性。
互动教学
通过问答、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 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 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绘本藏在哪里了》

故事,听懂普通话。及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鼓励幼儿
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
由此我设计了这节绘本课程。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已有的线索找到相应的动物,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2、愿意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关注故事的名字
(1)教师介绍故事的名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名字叫《藏在哪里了》
(2)猜猜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在玩什么游戏呢?
(3)你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4)教师小结:在森林里,动物朋友们在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跟他们一起玩吧!
2、出示 PPT 课件,观察画面,讲述故事开始部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绘本藏在哪里了》
参赛作品名称
绘本《藏在哪里了》
参赛作者
省市+单位名称
教学领域
语言
年龄段/班
小班
设计意图
捉迷藏是孩子们最熟悉和喜爱的游戏之一,故事《藏在哪里了》就是以这样一个游戏为线索,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紧扣着他们的心弦。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在帮助小狐狸寻找朋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着相关的知识经验,体验着阅读的乐趣。
(1)有哪些动物朋友在捉迷藏?
(2)教师讲述:谁来躲,谁来找呢?小动物们想了一个好办法——剪刀、石头、布。最后,小狐狸输了,它对朋友说:“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
3、进入场景,参与寻找,讲述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在场景中寻找。教师以小狐狸的口吻说:“咦,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请宝宝们帮我一起来找吧!”“石头后面有谁呢?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呀?小兔躲在哪里了?
《春天来了》PPT课件小班语言

春天的植物
嫩绿、发芽、开花、茂盛
春天的动物
苏醒、活跃、繁殖、欢快
春天景象描述技巧
使用形容词和副词
如“温暖的阳光”、“欢快地歌唱”
运用比喻和拟人
如“春风像妈妈的手抚摸着大地”、“柳树姑娘梳着长长的辫子”
结合多种感官体验
如“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耳边传来鸟儿的歌声”
春天情感表达方式
春天主题科普知识
提供一些关于春天的科普知识资 源,如春天的气候变化、动植物 的生长规律等,帮助幼儿拓宽视 野、增长知识。
THANKS
谢谢
《春天的色彩》
以小熊寻找春天色彩为主线,带领幼儿认识春天的各种颜色,感受 春天的多彩和美丽。
《春雨的色彩》
通过描述春雨带来的色彩变化,让幼儿感受春雨对大自然的滋润和美 化作用。
优美春天诗歌朗诵
《春晓》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春天的早晨景象,表达 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咏柳》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歌,以柳树为描写对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和活力。
记录春天的动物活动
指导幼儿观察春天的动物活动,如蝴蝶飞舞、小鸟筑巢、蜜蜂采蜜 等,并鼓励幼儿用图画或文字记录下来。
参加户外春天活动
春天野餐
组织幼儿参加春天野餐 活动,让幼儿感受春天 的气息,同时培养幼儿 的户外探索精神。
春天运动会
举办春天运动会,设置 适合幼儿的运动项目, 如接力赛跑、跳绳比赛 等,让幼儿在运动中感 受春天的活力。
春天游园活动
带领幼儿参加春天游园 活动,观赏春天的美景 ,同时向幼儿介绍春天 的花卉、树木等植物知 识。
分享和交流春天感受
分享春天的发现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如美丽的花朵、可爱 的小动物等,同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我不哭》绘本故事

【活动目标】1、知道“跌倒了不哭,打针吃*时也不哭”是勇敢坚强的表现。
2、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我不哭”提示自己努力控制情绪。
3、能用语言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课件ppt、儿歌【活动过程】(一)图片引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动物图片,了解儿歌中的人物。
师:我们班不止来了许多客人老师,还来了三个小动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小熊、小猴子、小猫咪)(二)理解儿歌内容,知道“跌倒了不哭,打针吃*时也不哭”是勇敢坚强的表现。
1、出示儿歌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引导幼儿学说儿歌中的语言:“不哭、不哭……”。
师:小熊、小猴和小猫在幼儿园做游戏时发生了一些事情,你想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小熊在玩什么?(拍皮球)我们也来学一学拍皮球(做动作)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小熊怎么了?你觉得皮球掉了能不能哭?那你要对他说什么?(不哭不哭,捡回来。
)(2)小猴子在干什么?(翻跟头)你听见了什么声音(哭声),是谁哭了?请你来猜一猜。
是不是小猴呢?(是)他为什么哭?(摔跤碰了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头上有包)我们要对他说什么好听的话?(不哭不哭,爬起来。
)(3)我还有一个小动物是谁啊?(小猫咪)小猫咪在学什么?(学跑步)你猜她会发生什么事?我们来看看猜得对不对?(小猫摔跤了)我们要对她说什么好听的话?(不哭不哭,站起来。
)(4)我这里还请了一个神秘的人,我们看看是谁?(小宝宝)他在干什么?(打针)他打针时怎么了?(哭了),他为什么哭?请你对小宝宝说句好听的话(不哭不哭,真勇敢。
)2、小结:我们小朋友对他们说了这么多好听的话,他们都想要变勇敢了,小熊下次皮球掉了不哭,自己捡回来,小猴子翻跟头碰了头也不哭,自己爬起来,小猫咪学跑步摔跤了,不哭自己站起来,还有小宝宝打针,虽然有点疼,但他也忍住不哭。
这些孩子的都是勇敢的孩子,他们遇到困难都会自己解决,而不是用哭的办法。
(三)通过图片讲述对勇敢的初步理解,并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用语言提醒自己学习控制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