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法学本科《行政法学(1)》期末考试题库

电大法学本科《行政法学(1)》期末考试题库
电大法学本科《行政法学(1)》期末考试题库

电大法学本科

《行政法学(1)》期末考试题库

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行政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行政法具有极广泛的内容

B.行政法在形式上没有完整、统一的法典C.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总是交织在一起,往往共存于一部法律文件之中

D.与其他法律规范一样,行政法规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2.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主体是()。A.行政机关 B.行政组织

C.行政主体 D.公务员

3.国务院制定( )。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法律 D.地方政府规章

4.下列哪一个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A.乡镇政府 B.公安局

C.公安局法制科 D.自治州政府

5.有关公民人身自由的处罚只能由( )设定。

A.法律 B.国务院

C.公安部 D.省级以上政府

6.取消公务员现任职务和责任关系,但仍保留其作为公务员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关系的是( )。

A.退休、离休 B.开除公职

C.撤职 D.辞职

7.公务员一经任用,非经法定事由和非法定程序不得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这属于公务员的( )。

A.享受福利权 B.依法执行公务权C.身份保障权 D.享有保险权

8.以下行为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

A.吊销执照 B.征税

C.制定规章D.发布天气预报

9.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制定的具有法律渊源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是( )。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政府规章

10.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 )。A.三个月 B.六个月

C.-年 D.二年

11.下列哪项内容不属于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 )

A.法律优先B.信赖保护

C.越权无效 D.法律保留

12.消防队为灭火,需要铁路部门运载消防器材,铁路部门免费优先为消防队运输的行为在行政法上属于( )。

A.行政特权 B.行政受益权

C.获得社会协助权 D.先行处置权13.下列不属于正当法律程序要求的包括( )。

A.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B.自由裁量C.不单方接触 D.听取陈述和申辩14.下列行政处罚种类中,属于人身自由罚的是( )。

A.行政拘留 B.没收财物

C.吊销营业执照 D.罚款

15.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与否,都被推定为合法有效,任何行政机关、组织或个人都应遵守或服从。行政行为的这种法律效力称为( )。

A.先于执行 B.法律确定

C.效力先定 D.客观拘束

1.按行政法规范的性质可以把行政法分为( )。

A.实体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

B.-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C.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监督法D.行政机关法和公务员法

2.关于行政权的表述,正确的说法是()。A.行政权即行政职权

B.行政权即行政权限

C.行政权是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部分

D.行政权即行政机关的职权

3.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

1

()。

A.行政违法行为的存在

B.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C.公务员的素质差别的存在

D.应急性原则的存在

4.不适当的行政行为应属于( )。

A.可废止行政行为 B.无效行政行为C.可撤销行政行为 D.应废止行政行为5.下列哪一个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A.乡镇政府 B.公安局

C.公安局法制科 D.自治州政府6.取消公务员现任职务和责任关系,但仍保留其作为公务员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关系的是( )。

A.退休、离休 B.开除公职

C.撤职 D.辞职

7.下列哪项内容不属于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 )

A.法律优先 B.法律保留

C.越权无效D.行政公正

8.行政法的特定调整对象是( )。A.行政行为关系

B.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C.-切社会关系 D.行政诉讼关系9.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制定的具有法律渊源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是(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政府规章

10.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 )。A.行政管理相对人 B.接受委托的组织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民主党派11.以行政机关是否可以主动作出行政行为为标准,行政行为分为( )。

A.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B.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C.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

D.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12.抽象行政行为区别于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特点在于抽象行政行为的( )。A.执行性 B.普遍性

C.裁量性 D.可诉性

13.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与否,都被推定为合法有效,任何行政机关、组织或个人都应遵守或服从。行政行为的这种法律效力称为( )。

A.先于执行 B.法律确定

C.效力先定 D.客观拘束

14.如果宪法将某些事项保留给了立法机关,那么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明确授权时就不得做出,这个原则称为( )。

A.法律保留原则 B.越权无效原则C.比例原则 D.信赖保护原则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A.行政决定权 B.行政处罚权

C.行政案件审判权 D.行政司法权1.下列关于行政权的表述,错误的是()。A.行政权的合法来源是国家宪法和法律B.行政权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行使

c.行政权系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部分

D.行政权等同于行政职权

2.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

A.行政违法行为的存在

B.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C.公务员的素质不同 D.应急性原则3.下列不属于行政合法性原则内容的是()。

A.法律优先 B.法律保留

C.越权无效D.行政公正

4.行政活动均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是指()。

A.法律保留B.法律优先

C.正当程序 D.信赖保护

5.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6.按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可以把行政法分为()。

2

A.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B.实体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

C.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监督行政行为法

D.行政机关法和公务员法

7.公务员一经任用,非因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这属于公务员的何种权利( )。

A.身份保障权 B.依法执行公务权C.申诉控告权 D.享受报酬、福利权8.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 )。

A.调任B.降职

C.挂职锻炼 D.调出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取得行政主体资格方式的是( )。

A.依照宪法和行政组织法的有关规定而取得行政主体资格

B.单行法律、法规授权某特定的行政机构行使某项特定行政职能

C.法律、法规授权某特定的社会公权力组织行使某项行政职能

D.行政机关委托某特定组织行使某项行政职能

10.不能辞退公务员的情况是( )。A.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B.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C.在半年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D.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11.下列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A.乡镇政府 B.工商局

C.公安局法制科 D.县政府

12.行政行为以其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以分为( )。

A.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B.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C.授益行政行为和不利行政行为

D.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13依据特定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据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国家行政机关通过专门决议的委托,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行为属于( )。

A. -般授权立法B.特别授权立法C.自主性立法 D.职权性立法

14.根据法律是否明确规定和要求为标准,行政程序可以分为( )。

A.抽象行政程序和具体行政程序

B.强制性行政程序和任意性行政程序C.内部行政程序和外部行政程序

D.行政立法程序和行政执法程序

15.行政立法行为属于( )。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C.内部行政行为 D.依申请的行政行为1.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

A.行政违法行为的存在

B.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C.公务员的素质不同 D.应急性原则2.按行政法规范的性质可以把行政法分为( )。

A.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B.实体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

C.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监督法D.行政机关法和公务员法

3.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处于相对应的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称为()。

A.行政对象B.行政相对人

C.行政主体 D.行政客体

4.下列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 )。A.各级人民政府

B.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C.法律法规授权的社会公权力组织

D.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录用公务员的法定条件?( )

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3

B.年满十八周岁

C.具有良好的品行

D.具有良好的相貌

6.国务院有权制定( )。‘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法律 D.地方政府规章

7.公务员一经任用,非因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这属于公务员的( )

A.身份保障权 B.依法执行公务权C.申诉控告权 D.享受报酬、福利权8.以下行为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A.吊销执照 B.征税

C.制定规章D.发布天气预报

9.以行政机关是否可以主动作出行政行为为标准,行政行为分为( )。

A.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B.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C.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

D.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10.抽象行政行为区别于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特点在于抽象行政行为的( )。

A.执行性B.普遍性

C.裁量性 D.可诉性

11.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由( )签署。

A.总理 B.主管部长

C.秘书长 D.国务院法制局局长

12.行政主体不明确或者明显超越相应职权的行政行为,属于( )。

A.有效的行政行为B.无效的行政行为C.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D.应当废止的行政行为

13.国务院依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制定的暂行规定和条例属于( )。

A.一般授权立法 B.特别授权立法C.自主性立法 D.职权性立法

14.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 )。A.行政机关 B.行政组织

C.行政主体 D.公务员

15.根据法律规定,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有( )。

A.本行政区域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

B.本行政区域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

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

1.关于行政权的表述,正确的说法是( )。A.行政权即行政职权

B.行政权即行政权限

C.行政权是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部分

D.行政权即行政机关的职权

2.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 )。A.行政机关 B.行政组织

C.行政主体 D.公务员

3.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行政违法行为的存在

B.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C.公务员的素质不同

D.应急性原则

4.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 )。

A.部门规章 B.地方规章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5.关于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国家有权机关和行政主体以及有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关系

B.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C.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多重的、复杂的法律关系

D.只有法律规定的特定的国家机关才能成为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6.行政主体不明确或者明显超越相应职权

4

的行政行为,属于( )。

A;有效的行政行为B.无效的行政行为C.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D.应当废止的行政行为

7.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是( )。A.本行政区域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

B.本行政区域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

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

8.下列组织中,不属于行政机关的是()。A.乡人民政府B.村民委员会

C.县人民政府 D.镇人民政府

9.消防队为灭火,需要铁路部门运载消防器材,铁路部门免费优先为消防队运输的行为在行政法上属于( )。

A.行政特权 B.行政受益权

C.获得社会协助权 D.行政先行处置权10.政府有关部门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自然资源使用权争议的裁决实质上是( )。A.行政命令 B.行政复议

C.行政确认 D.行政许可

1.下列关于行政权的表述,正确的说法是()。

A.行政权即行政职权

B.行政权即行政权限

C.行政权即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对国家和公共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

D.行政权即行政机关的职权

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

A.行政关系B.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C.一切社会关系 D.行政诉讼关系3.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处于相对应的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称为()。

A.行政对象B.行政相对人

C.行政主体 D.行政客体

4.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 ‘)。A.行政管理相对人 B.接受委托的组织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民主党派5.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法律D.规章

6.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7.公务员一经任用,非因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这属于公务员的( )

A.身份保障权 B.依法执行公务权C.申诉控告权 D.享受报酬、福利权8.以行政行为受法律约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 )。

A.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B.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

D.羁柬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9.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 )。A.宣布无效 B.撤销

C.废止 D.变更

10.行政立法是( )。

A.行政性质的 B.立法性质的

C.行政性质和立法性质的结合

D.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共同行为

11.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由( )签署。

A.总理 B.主管部长

C.秘书长 D.国务院法制局局长

12.有关公民人身自由的处罚只能由( )设定。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13.下列行政处罚种类中,属于人身自由罚的是( )。

A.行政拘留 B.没收财物

C.吊销营业执照 D.罚款

5

14.消防队为灭火,需要铁路部门运载消防器材,铁路部门免费优先为消防队运输的行为在行政法上属于( )。

A.行政特权 B.行政受益权

C.获得社会协助权 D.先行处置权15.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与否,都被推定为合法有效,任何行政机关、组织或个人都应遵守或服从。行政行为的这种法律效力称为( )。

A.执行力 B.确定力

C.公定力 D.拘束力

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

A.行政关系B.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C.一切社会关系 D.行政诉讼关系2.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 )。A.行政管理相对人 B.接受委托的组织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民主党派3.按行政法规范的性质可以恕行政法分为()。

A.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B.实体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

C.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监督法D.行政机关法和公务员法

4.下列不属于我国录用公务员的法定条件的是( )。

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年满十八周岁

C.具有良好的品行D.具有良好的相貌5.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法律D.规章

6.下列不属于行政法的特殊渊源的是()。A.司法解释 B.国际条约

C.法律 D.国际惯例

7.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中必有一方是行政机关

B.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C.法律关系双方具有不对等性

D.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

重合的

8.如果宪法将某些事项保留给了立法机关,那么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明确授权时就不得做出,这个原则称为( )。

A.法律保留原则 B.越权无效原则C.比例原则 D.信赖保护原则

9.下列不属于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的是()。

A.法律优先 B.法律保留

C.越权无效D.行政公正

10.公务员一经任用,非因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这属于公务员的的( )。

A.身份保障权 B.依法执行公务权C.申诉控告权 D.享受报酬、福利权11.下列有关行政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行政法具有极广泛的内容

B.行政法在形式上没有完整、统一的法典C.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总是交织在一起,往往共存于一部法律文件之中

D.与其他法律规范一样,行政法规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12.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行使委托的行政权力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 )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A.该行政机关 B.受委托的组织

C.具体工作人员 D.组织负责人

13.行政主体不明确或者明显超越相应职权的行政行为,属于( )。

A.有效的行政行为B.无效的行政行为C.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D.应当废止的行政行为

14.行政行为以其内容对行政相对方的利益影响为标准,可以分为( )。

A.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B.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C.授益行政行为和不利行政行为

D.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15.明显不适当的行政行为应属于( )。

6

A.有效行政行为 B.无效行政行为C.可撤销行政行为 D.应废止行政行为1.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处于相对应的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称为( )。

A.行政对象B.行政相对人

C.行政主体 D.行政客体

2.下列不属于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的是()。

A.法律优先 B.法律保留

C.越权无效D.行政公正

3.按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可以把行政法分为( )。

A.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B.实体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

C.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监督行政行为法

D.行政机关法和公务员法

4.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5.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 )。

A.调任 B.调出

C.挂职锻炼D.降职

6.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法律D.规章

7.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B.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一般是约定的C.法律关系双方具有不对等性

D.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重合的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取得行政主体资格的方式的是( )。

A.依照宪法和行政组织法的有关规定而取得行政主体资格

B.单行法律、法规授权某特定的行政机构

行使某项特定行政职能

C.法律、法规授权某特定的社会公权力组织行使某项行政职能

D.行政机关委托某特定组织行使某项行政职能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 )。A.行政决定权 B.行政处罚权

C.行政案件审判权 D.行政司法权10.我国实行国务院总理负责制,这属于()。

A.合议制B.首长负责制

C.委员会制 D.代表制

11.明显不适当的行政行为应属于( )。A.有效行政行为 B.无效行政行为C.可撤销行政行为 D.应废止行政行为12.《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中规定,对某一方面行政工作的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称之为 ( )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要求

13.以行政机关是否可以主动作出行政行为为标准,行政行为可以分为( )。A.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B.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C.授益行政行为和不利行政行为

D.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14.根据法律是否明确规定和要求为标准,行政程序可以分为( )。

A.抽象行政程序和具体行政程序

B.强制性行政程序和任意性行政程序C.内部行政程序和外部行政程序

D.行政立法程序和行政执法程序

15.我国行政立法是( )。

A.行政性质和立法性质的有机结合

B.行政性质

C.立法性质

D.制定法律

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

A.行政关系B.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C.一切社会关系 D.行政诉讼关系

7

2.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 )。A.行政机关 B.行政组织

C.行政主体 D.公务员

3.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 )。

A.行政法规 B.行政规章

C.法律解释 D.法律

4.行政活动均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是指( )。

A.法律保留B.法律优先

C.正当程序 D.信赖保护

5.关于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国家有权机关和行政主体以及有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基于监督行政管理而发生的关系B.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在监督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

C.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受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关系

D.只有法律规定的特定的国家机关才能成为监督主体

6.以行政行为受法律约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 )。

A.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B.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

D.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7.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

A.废止 B.撤销

C.宣布无效 D.变更

8.行政立法是( )。

A.行政性质的 B.立法性质的

C.行政性质和立法性质的结合

D.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共同行为

9.下列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

A.海关。B.工商局

C.公安局法制科 D.县政府

10.依据特定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据国家

权力机关或上级国家行政机关通过专门决议的委托,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行为属于()。

A. -般授权立法B.特别授权立法C.自主性立法 D.职权性立法

11.我国第一部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听证制度的是( )。

A.《专利法》 B.《商标法》

C.《国家赔偿法》D.《行政处罚法》12.下列关于行政程序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行政程序法是调整行政主体行为的程序的法律规范的原则的总和

B.调整行政程序关系和调整行政实体关系这两类不同的法律规范常常交织在同一法律文件或同一法律条文之中

C.行政程序法和行政实体法同等重要,违反任何一个都将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D.行政程序法的作用只在于监督控制行政权和保护相对人利益两方面

13.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由( )签署。

A.总理 B.主管部长

C.秘书长 D.国务院法制局局长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主体是()。A.行政机关 B.行政组织

C.行政主体 D.公务员

2.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

A.行政违法行为的存在

B.行政自电裁量权的存在

C.公务员的素质不同

D.应急性原则

3.下列哪一个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A.乡镇政府 B.证监会

C.公安局法制科 D.区公所

4.公务员一经任用,非经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这属于公务员的( )。

A.享受福利权 B.依法执行公务权

8

C.身份保障权 D.享有保险权

5.国务院依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制定的暂行规定和条例属于( )。

A.一般授权立法B.特别授权立法

C.自主性立法D.职权性立法’6.有关公民人身自由的处罚只能由( )规定。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C.公安部 D.省级以上政府

7.行政主体不明确或者明显超越相应职权的行政行为,属于( )。

A.有效的行政行为.

B.无效的行政行为

C.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D.应当废止的行政行为

8.行政主体向违反行政法规定的相对方收取排污费的行政行为,在性质上属于()。A.行政征收 B.行政征用

C.行政没收D.行政征购

9.行政法规由( )签署国务院令公布。A.国家主席B.国务院总理

C.部长 D.首长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机关的是()。A.乡人民政府

B.街道办事处

C.北京市税务局

D.市消费者协会

1.行政权相对于其他国家机关权力有()的特点。

A.强制性B.广泛性

C.单方性 D.优益性

2.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中必有一方是行政机关

B.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得约定

C.法律关系双方具有不对等性

D.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统一性

3.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规章 D.法律

4.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不一致时,如适用部门规章,依照我国法律规定一般应由( )裁决。

A.国家主席 B.最高人民法院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5.下列组织中,不属于行政机关的是( )。A.乡人民政府B.村民委员会

C.县人民政府 D.镇人民政府

6.按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可以把行政法分为( )。

A.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B.实体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

C.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监督法D.行政机关法和公务员法

7.行政关系产生的前提是( )。

A.行政职权的产生 B.行政职权的变更C.行政职权的消灭D.行政职权的行使8.行政行为以其适用与效力作用的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 )。A.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B.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

D.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9.下列属于公务员法律关系变更的情况是()。

A.晋升 B.委任

C.辞退 D.丧失国籍

10.《行政处罚法》对行政机关没有规定组织听证义务的有( )。

A.责令停产停业 B.吊销营业许可证C.行政拘留 D.数额较大的罚款

1.关于行政权的表述,正确的说法应当是()。

A.行政权即行政职权

B.行政权即行政权限

C.行政权是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部分

D.行政权即行政机关的职权

9

2.行政权相对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权利,其具有( )的特点。

A.裁量性 B.主动性

C.广泛性D.单方性

3.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

A.行政违法行为的存在

B.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C.公务员的素质不同 D.应急性原则4.依据有关规定,部门规章不得称为( )。A.规定B.条例 C.办法 D.细则5.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行使委托的行政权力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承担法律责任。

A.行政机关 B.受委托的组织

C.具体工作人员 D.组织负责人

6.按行政法规范的性质可以把行政法分为( )。

A.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B.实体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

C.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监督法D.行政机关法和公务员法

7.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

A.行政法律关系B.行政关系

C.一切社会关系 D.行政诉讼关系8.消防队为灭火,需要铁路部门运载消防器材,铁路部门免费优先为消防队运输的行为在行政法上属于( )。

A.行政特权 B.行政受益权

C.获得社会帮助权 D.先行处置权9.以行政行为的内容对行政相对方利益影响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 )。A.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B.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D.授益的行政行为和不利的行政行为10.下列( )不属于行政处罚。

A.罚款 B.降级

C.通报批评 D.拘留

多项选择题

16.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如下基本功能()。A.指导行政法规范的制定

B.弥补行政法规范的漏洞

C.指导行政法规范的实施

D.有助于行政法规范的解释

17.下列应当属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是()。A.应急性原则B.比例原则

C.信赖保护原则 D.回避原则

18.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是( )。

A.对象的普遍性

B.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

C.准立法性

D.不可诉性

19.公务员的处分有( )形式。

A.记过 B.撤职C.降级 D.开除

20.行政立法依据行使行政权的主体不同,可分为( )。

A.中央行政立法 B.一般授权立法C.地方行政立法 D.特别授权立法16.下列关于国务院组成,正确的是()。A.国务院设总理一人,副总理若干人B.国务院设国务委员若干人

C.国务院设各部部长和各委员会主任D.国务院设审计长和秘书长

17.公务员的法律责任包括( )。

A.行政处分 B.引咎辞职

C.行政赔偿责任 D.刑事责任

18.行政法规( )。

A.由国务院总理签署

B.以国务院令的形式公布

C.应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D.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行政法规文本为标准文本

19.行政行为的内容主要包括( )。A.科以义务 B.变更法律地位

C.剥夺权益 D.赋予权益

20.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要件包括( )。A.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

B.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

10

C.行为内容应当合法适当

D.行为应当符合法定行政程序

16.相对于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权利而言,行政权的特点有( )。

A.强制性 B.单方性

C.优益性 D.被动性

17.行政法的渊源包括( )。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18.下列关于国务院的说法,正确的是( I。

A.国务院是最高人民政府

B.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C.最高权力机关

D.最高权力机关的工作机构

19.行政职务关系的变更情况有( )。

A.晋升 B.降职

C.交流 D.撤职

20.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要件包括( )。

A.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

B.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C.行为内容应当合法适当

D.行为应当符合法定行政程序

16.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

A.行政关系 B.监督行政关系C.一切社会关系 D.行政相对人关系17.下列关于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B.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C.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低于行政法规D.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数量较多,调整的领域非常广泛,是我国重要的行政法渊源18.关于行政法的特点,表述准确的有()。A.我国已有统一、完整的行政法典

B.行政法规范数量特别多,属各部门法之首

C.行政法规范内容单一D.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交织在一起19.公务员行政处分种类包括( )。A.警告 B.记过

C.降级 D.开除

20.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 )。

A.确定力 B.拘束力

C.公定力 D.执行力

1.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必须有( )。A.宪法和法律的依据

B.经国务院全体会议或者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C.其颁布必须由总理签署

D.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E.必须在《法制日报》上公布

2.下列应当属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是(}。A.应急性原则B.比例原则

C.信赖保护原则 D.回避原则

E.合法性原则

3.行政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有( )。A.没收 B.罚款C.暂扣许可证或者执照 D.行政拘留E.限制人身自由

4.我国行政监督检查程序的程序规则应当包括( )。

A.表明身份

B.说明理由

C.告知权利

D.提取证据

E.对于某些特别检查,必须有法律的明确授权,应当符合法定的特别要件和方式5.依据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主体不同,可以把行政立法分为( )。

A.中央行政立法 B.补充性立法C.执行性立法 D.试验性立法E.地方行政立法

6.在行政许可中,听证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A.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

11

B.听证一般应当公开举行

C.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D.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

E.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7.关于行政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定是行政主体B.行政合同的签订,其目的是为了执行公务,实现特定的国家行政管理目的

C.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机关享有行政优益权

D.行政合同纠纷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E.行政合同以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8.下列制度中,体现《行政处罚法》公开原则制度的有( )。

A.表明身份制度 B.告知制度

C.听证制度 D.听取意见制度E.警告制度

16.行政合法性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A.法律优先 B.法律保留

C.越权无效 D.尊重和保障人权17.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具体包括( )。

A.主体变更 B.客体变更

C.形式变更D.内容变更

18.对公务员行政处分的种类有( )。A.警告 B.降级

C.拘留 D.开除

19.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 )。

A.确定力 B.拘束力

C.公定力 D.执行力

20.行政行为合法的一般要件有( )。A.主体合法 B.内容合法适当

C.程序合法 D.在权限范围内

16.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 )。

A.确定力 B.拘束力

C.公定力 D.执行力

17.下列关于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B.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C.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

D.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数量较多,调整的领域非常广泛,是我国重要的行政法渊源18.依据行政立法权的来源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 )。

A.中央行政立法B.一般授权立法

C.地方行政立法D.特别授权立法

19.其他规范性文件具有的特征是( )。

A.规范性 B.效力多层次性

C.主体广泛性 D.从属法律性

20.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要件包括( )。

A.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

B.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

C.行为内容应当合法适当

D.行为应当符合法定行政程序

16.行政机关组织法一般应当包括如下内

容( )。

A.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和法律地位B.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及结构

C.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

D.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立、变更、撤销程序

17.下列关于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的表述,

正确的是( }。

A.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B.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C.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

D.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数量较多,调整的领域非常广泛,是我国重要的行政法渊源18.下列关于国务院的说法,正确的是()。

12

A.国务院是最高人民政府

B.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C.最高权力机关

D.最高权力机关的工作机构

19.下列关于被废止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废止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

B.在废止前所发生的法律效果不受法律保护

C.在废止前发生的法律效果受法律保护D.由此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失行政机关不给予补偿

20.下列属于行政立法主体的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C.国务院及其各部委

D.省级人民政府

1.下列应当属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是()。A·应急性原则 B.比例原则

C.信赖保护原则 D.回避原则

E.合法性原则

2-下列属于我国行政裁决种类的是( )。A·损害赔偿裁决

B.权属纠纷裁决

C·收养纠纷裁决

D.侵权纠纷裁决

E.婚姻纠纷裁决

3·下列制度中,体现《行政处罚法》公开原则的制度的有( )。

A.表明身份制度

B.告知制度

C.听证制度

D.听取意见制度

E.警告制度

4·《行政处罚法》对行政机关规定有组织听证义务的是( )。

A.责令停产停业

B.吊销营业许可证

C.吊销营业执照

D.数额较大的罚款

E.行政拘留

5.行政确认主要有( )。

A·不动产所有权的行政确认

B.不动产使用权的行政确认

C·经营权的行政确认

D.工业产权的行政确认

E.以上确认项目均正确

6.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如下基本功能()。

A.有助于行政法的学习研究

B.指导行政法的制定

C.指导行政法的实施

D.有助于行政法的解释

E.弥补行政法规范的漏洞

7.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的责任有()。

A.接受处分 B.刑事责任

C.引咎辞职 D.行政赔偿责任

E.民事赔偿责任

8.依照法律规定,下列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有(

A.确定与公共利益无关,可以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的事项

B.市场机制可以调节的事项

C.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

D.事后行政监督可以解决的事项

E.直接涉及国家安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事项

1.在国家创设的制度中,下列属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制度是( )。

A.听证制度 B.暂缓执行制度

C.国家赔偿制度 D.行政申诉制度

2.根据《公务员法》规定,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法律关系发生的情况是(

A.选任 B.委任.

C.聘任D.调任

3.在我国,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有( )。

A.国务院各组成部门

B.市辖区的街道办事处

C.乡人民政府

D.村民委员会

13

4.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城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行政规章(

A.大连 B.唐山

C.青岛 D.保定

5.我国行政监督检查程序的程序规则应当包括( )。

A.表明身份 B.说明理由

C.告知权利 D.提取证据

6.对财产的行政强制执行措施有( )。A.强制扣缴 B.强行退还

C.强制划拨 D.强行许可

7.下列各形式中,属于行政处罚形式的有()。

A.罚金B.警告

C.拘留 D.罚款

8.对于下列事项,行政机关应当作出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决定(

A.拆除违法建筑 B.消除环境污染C.补种林木 D.责令退还

9.下列属于行政确权的有( )。

A.不动产所有权的确权

B.不动产使用权的确权

C.经营权的确权

D.工业产权的确权

10.下列可以属于行政给付形式的是( )。.

A.抚恤金 B.社会救济金

C.奖金D.救济物资

1.我国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A.国家权力机关

B.有关的国家行政机关

C.人民法院

D.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公务员的处分有( )形式。

A.记过 B.撤职

C.降级 D.引咎辞职

3.可能引起公务员职务关系消灭的情形有( )。

A.降职B.离休、退休

C.死亡 D.开除公职

4.行政法规的公布应当( )。

A.国务院总理签署

B.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C.在《国务院公报》上全文刊载

D.以国务院令的形式公布

5.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城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行政规章(

A.大连 B.唐山

C.青岛 D.保定

6.按照《交通安全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饮酒后驾车行驶的,扣1—3个月驾照,处200一500元罚款

B.饮酒后驾车营运行驶的,扣3个月驾照,处500元罚款

C.醉酒后驾车行驶的,扣3—6个月驾照,处5000--2000元罚款

D.醉酒后驾车的,l5日以下拘留并扣3—6个月驾照,处500--2000元罚款

7.行政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有()。

A.没收 B.罚款

C.暂扣许可证或者执照 D.拘留

8.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不同于一般权力的特点是( )。

A.强制性 B.单方性

C.优先性 D.程序性

9.下列属于行政征收和行政征用区别的是( )。

A.涉及的是否是财产所有权转移

B.是否仅限于财产

C.是否给予补偿

D.是否有行政救济措施

10.行政行为无效的理由有( )。

A.有明显的违法情形

B.明显超越职权

C.不适当

D.没有实施的可能

1?下列应当属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是()。

A.应急性原则B.比例原则

C.依赖保护原则D.回避原则

14

2.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下列情况可以引起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发生( )。A.选任 B.委任

C.聘任 D.考任

3.抽象行政行为的特点有( )。

A.对象不特定 B.可以反复适用C.是可诉的行政行为D.具有普遍性4.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城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行政规章(

A.鞍山 B.唐山C.青岛 D.宜昌5.我国有权制定行政规章的主体包括() A.国务院各部

B.国务院各委员会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6.下列处罚中属于声誉罚的有( )。A.警告 B.训诫

C.没收D.通报批评

7.下列各项中,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有( )。

A.没收 B.责令停产停业

C.吊销许可证.D.较大数额罚款

8.我国适用行政处罚的主体有( )。A.行政机关

B.法律授权的组织

C.法规授权的组织

D.规章授权的组织

9.依照法律规定,下列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有( )。

A.确定企业主体资格的事项

B.市场机制可以调节的事项

C.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

D.事后行政监督可以解决的事项

10.下列属于我国行政裁决种类的是()。A.损害赔偿裁决 B.权属纠纷裁决C.收养纠纷裁决D.侵权纠纷裁决

名词解释

21.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

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22.国家行政机关,又叫国家行政管理机

关,即狭义上的人民政府。指国家根据其统治意志,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以及相应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管理、指挥和监督的国家机关。

23.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调整后、

具备了权利义务内容的行政管理关系。

24.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

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行为。

25.行政法是国家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指

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21.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在监督行政行

为的过程中,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主体以及有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形成的受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各种关系。

22.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

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23.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

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4.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

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

25.行政程序是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

的空间与时间的表现形式,具体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

21.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或认可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对国家和公共事务实施

15

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是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部分。

22.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的法律责任的组织。23.比例原则,是指政府在采取某项措施时,必须权衡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和个人或组织合法权益的保障,若为了实现公共利益目标而可能采取对个人或组织权益不利的措施时,应当将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而且要保持二者之间适度的比例。

24.行政程序,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25.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所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其行为的内容和结果将直接影响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权益。

21.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或认可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对国家和公共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是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部分。

22.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3.信赖保护原则是指政府对其行为应守信用,个人或组织对政府行为的正当信赖必须予以合理保护,以使其免受不可预计的不利后果。

24.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行政主体,是指依据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权的国家机关。

25.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所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其行为的内容和结果将直接影响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权益。

1.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及

其权能。行政职权一般可分为固有职权和授予职权两大类。前者自行政主体的设立而产生,并随行政主体的消灭而消灭;后者来自于法律、法规或有权机关的授权行为。或行政职权是具体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所拥有的,与其行为目标、职务和职位相适应的管理资格和权能,是行政权的具体配置和转化形式。

2.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3.所谓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直接规定将某项或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法定方式授予某个组织,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由特定的行政主体,通过法定方式,将某项或者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授予某个组织的法律行为。

4.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所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其行为的内容和结果将直接影响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权益。

5.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手段迫使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的相对方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或者出于维护社会秩序或保护公民人身健康、安全的需要,对相对方的人身或财产采取紧急性、即时性强制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21.行政法是国家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调

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22.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

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23.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

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24.行政程序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的

16

空间与时间的表现形式,具体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

25.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法规和规章的活动。

2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调整后、具备了权利义务内容的行政管理关系。22.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权的国家机关。

23.信赖保护原则是指政府对其行为应守信用,个人或组织对政府行为的正当信赖必须予以合理保护,以使其免受不可预计的不利后果。

24.行政听证,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决定前,听取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意见的程序。

25.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不特定的事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行为,制定的这些规则包括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

21.监督行政关系,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监督行政行为过程中,与公共行政组织及其所属公职人员之间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22.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权的国家机关。

23.比例原则,是指政府在采取某项措施时,必须权衡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和个人或组织合法权益的保障,若为了实现公共利益目标而可能采取对个人或组织权益不利的措施时,应当将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而且要保持二者之间适度的比例。

24.引咎辞职,一般指领导人因自身过失而给工作造成了一定损失或产生了某种不利影响从而主动辞去领导职务的行为,是领导人自我追究过失责任的一种形式。

25.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

21.行政法是国家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22.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调整后、具备了权利义务内容的行政管理关系。23.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

24.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25.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1.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3.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4.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方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5.行政合同(SZ称行政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经过协商,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协议。1?行政法是指国家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指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或者说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其职权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17

2?行政司法权是一个复合概念,是指行政主体作为某项纠纷的第三人,对当事人双方的纠纷进行调解、仲裁、裁决和复议的权力。

3?所谓行政相对人,或称行政相对方,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所指向的一方当事人,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共同构成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另一方当事人。

4.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取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及宏观调节经济活动的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向负有法定义务的行政相对方强制地、无偿地征集一定数额金钱或实物的具体行政行为。

5.行政合同(又称行政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经过协商,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协议。1.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在监督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主体以及有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形成的受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各种关系。

2.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所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其行为的内容和结果将直接影响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权益。

3.行政命令权,即在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主体通过一系列的行政决定,依法要求特定的人或者不特定的人作出一定行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而命令相对人必须服从之的权力。

4.所谓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改变)力,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力。它是一种对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而言的法律效力。

5?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方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1?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的承担由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2?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是指法律规范仅对行为目的、行为范围等做一原则性规定,而将行为的具体条件、标准、幅度、方式等留给行政机关自行选择,决定的行政行为。3?所谓行政决定权,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其所辖领域和范围内的行政管理事项作出决定的权力。

4?行政行为的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所产生的法律上的约束效力,有关人员必须遵守、服从。

5.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手段迫使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的相对方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ISl的状态;或者出于维护社会秩序或保护公民人身健康、安全的需要,对相对方的人身或财产采取紧急性、即时性强制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简答题、论述题

26.简述行政行为的特征。

行政行为主要具有下述特征:

(1)公共服务性。(2分)

(2)从属法律性。(2分)

(3)裁量性。(2分)

(4)单方意志性。(1分)

(5)效力先定性。(2分)

(6)强制性。(1分)

27.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的具体内容因各国法律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在其法定的权限

内行使职权,任何没有法律根据的职权都是不应存在的。(4分)

18

(2)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不得违法。依据法律行使职权是合法性原则为行政主体

设定的一项义务或职责。(3分)

(3)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3分)

28.论述具体行政行为。

答题要点:

所谓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所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其行为的内容和结果将直接影响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权益。具体行政行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行为对象的特定性和具体化,属于某个个人或组织,或者某一具体社会事项。(3分)

具体行政行为一般包括行政许可与确认行为、行政奖励与行政给付行为、行政征收行为、行政处罚行为、行政强制行为、行政监督行为、行政裁决行为等。(2分)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某一组织作出,可能该组织本身就是行政主体,也可能该组织属于受委托的组织。另一种情况是,具体行政行为由行政工作人员代表行政主体直接作出,这种方式是行政管理活动中经常采用的方式,也为许多法律、法规所

明确规定。(2分)

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包括: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观要件;功能要件。(1分)

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具体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法、适当;具体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行政程序。(3分)

具体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主要有即时生效、受领生效、公告生效、附条件生效。(1分)

具体行政行为的变更、撤销、废止。(2分)

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结。(1分)

26.简述行政机关的特征。

行政机关的特征有:

(1)行政机关行使管理国家行政事务职能,具有执行性和从属法律性。(2分) (2)行政机关在组织体系上其有统一性和层级性,实行领导——从属制。(2分) (3)行政机关在决策体制上一般实行首长负责制。(2分)

(4)行政机关行使职能通常是主动的、经常的和不间断的。(2分)

(5)行政机关最经常、最直接、最广泛地与个人、组织打交道。(2分)

27.简述行政行为的特征。

行政行为主要具有下述特征:

(1)公共服务性。(2分)

(2)从属法律性。(2分)

(3)裁量性。(2分)

(4)单方意志性。(1分)

(5)效力先定性。(2分)

(6)强制性。(1分)

28.论述抽象行政行为。

答题要点: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行为。(4分)

抽象行政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对象的普遍性。抽象行政行为以普遍的、不特定的人或事为行政对象。(2分)

(2)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首先,抽象行政行为具有普遍的效力,它对某一类人或事具有约束力。其次,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后及力,它不仅适用于当时的行为或事件,而且适用于以后将要发生的同类行为或事件。(2分)

(3)准立法性。抽象行政行为在性质

上属于行政行为,但它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的法律特征,并须经过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备案等一系列程序。(2分)

19

(4)不可诉性。这一点存在很大争议。(1分)

抽象行政行为包括行政立法行为和其他抽象行政行为。可进一步解释。(4分)26.简述行政法的特点。

行政法作为一个部门法,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特点。

(一)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点:

(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2分)

(2)行政法规范数量特别多,居各部门法之首。(2分)

(二)行政法在内容上的特点:

(1)内容广泛,行政法的内容从行政组织、行政管理到行政救济,从民政管理、卫生管理到教育文化管理,包罗万象。’(2分)

(2)硬法规范比较稳定,软法规范变动较大。在行政法的诸多渊源中,属于硬法规范的行政法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中的行政法规范,一般而言稳定性较强;而其它类型的行政法渊源,如法律解释、软法规范等容易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2分)

(3)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交织在一起。(2分)

27.简述行政行为的内容。

行政行为的内容,是指一个行政行为对相对方在权利、义务上产生的具体影响,亦即对相对方的权利、义务作出某种具体处理和决定。行政行为的内容十分广泛、复杂,不同种类的行政行为有着不同的对象和目的,同一种类的每一个行政行为又有自己特定的对象和目的。(2分)

总结起来,行政行为的内容主要有:

(1)赋予权益或科以义务;(2分)

(2)剥夺权益或免除义务;(2分)

(3)变更法律地位;(2分)

(4)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2分)28.论述行政法律关系。

答题要点: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调整后、具备了权利义务内容的行政管理关系。(2分)

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一些区别于其他法律关系的特征: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平等但不对称性;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行政法律关系争议往往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决机构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先行加以解决,但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可供争议当事人选择的最终机制。(4分)

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等要素构成。(2分)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亦称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指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1分)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的

范围很广泛,可以概括为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行为。(1分)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主体和相对方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1分)

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3分)

对行政法律关系的总结。(1分)

26.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一些区别于其他法律关系的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分)

(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平等但不对称性。(2分)

(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