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肺复苏技能实践与考核(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肺复苏技能实践与考核(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肺复苏技能实践与考核(新)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完整版)2019年心肺复苏比赛理论考试卷(答案)

淳安县中医院医共体心肺复苏比赛理论考试卷 姓名:单位:科室: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杭州市实施公众除颤计划成效显著,手机打开( B )软件,进入“城市服务”→“杭州市急救中心”→“AED导航”,就可以快速获得我们周围的AED位置。 A、支付宝 B、微信 C、QQ D、钉钉 E、杭州健康通 2、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的目标温度管理(TTM)持续时间不小于24小时,目标温度管理的范围是(B ) A、30℃—34℃ B、32℃—36℃ C、34℃—36℃D:33℃—36℃ 3、对已知或者疑似阿片类药物过量患者出现的心脏骤停,在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同时,应该考虑给予(A ) A、纳洛酮 B、胺碘酮 C、醒脑静 D、利多卡因 E、碳酸氢钠注射液 4、现代心肺复苏技术自2010年起,BLS的流程更改为(A ) A、C—A—B B、A—B—C C、B—C—A D、C—B —A 5、对于院内心电监护的患者出现心脏骤停,从发现室颤到电击的时间不应超过(C )分钟,并且应在等待除颤器就绪时进行心肺复苏。 A、1分钟 B、2分钟 C、3分钟 D、4分钟 E、5分钟 6、心肺复苏抢救的首选药物为(C ) A、阿托品 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利多卡因 7、2018美国心脏协会(AHA)关于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重点更新,成人心脏骤停时按压的深度为(D ) A、4~5cm B、5~6cm C、小于5cm D、至少5cm E、>6cm 8、成人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次数比为(A ) A、30:2 B、15:2 C、30:1 D、15:1 9、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时,首选用药途径是(C ) A、心内注射 B、气管内给药 C、静脉注射 D、肌内注射 E、皮下注射 10、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C是( D )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D、胸外按压 11、2018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C ) A、100次/分; B、>100次/分; C、100- 120次/分; D、120次/分 E、>120次/分

2019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操作规程

2019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操作流程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操作流程深圳市急救医疗服务质量整体评估之技术操作考核双人法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BLS)现场操作考核的评分细则表据CPR2010国际指南)(依说明: (1)CPR操作考核统一使用带电子显示和打印仪的复苏模型人,假设抢救对象是1名非目击成人心脏停搏患者。 (2)考核结束后,应当场打印电脑评估报告单并交考核人签字确认;电脑打印单必须附于本表一起装订保存。 (3)双人法CPR操作考核的医生和护士互为术者A与助手B,在考核前临时抽签决定AB角色。 (4)所下达的口头医嘱是()否()。 现场心肺复苏操作指挥和医嘱的规范用语适用于医护多人配合抢救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现场环境安全(第一施救者首先上场,看表记录时间)判断患者有无反应: 喂、喂!你怎么啦你醒醒!!(同时观察呼吸是否正常)确定昏迷呼救: 快来人呐,准备抢救!请你拿除颤仪、面罩-球囊和急救箱摆放抢救体位: 建立静脉通路如有需要请垫入按压背板判断循环征象: 没有心跳!必要时心前区捶击胸外心脏按压: 立即胸外按压(边压边下医嘱)请助手尽快开放气道下达紧急医嘱: 肾上腺素1mg静推快!打开除颤仪、调至心电监护位检查清理口腔: 由助手去检查和清理(边压边下医嘱)吸引器连接吸痰管徒手开放气道: 与胸外按压同步进行(边压边下医嘱)请保持气道畅通准备呼吸器械: 准备氧气面罩(边压边下医嘱)复苏球囊接通氧气给予人工呼吸:

球囊通气两次(计数)(如果是当场目击的成人心搏骤停赶快除颤)准备电击除颤:暂停按压,连贴电极板、观察心电示波,室颤!涂导电糊判断是否室颤: 确认心电图仍为室颤选择能量200J/360J、充电!尽快给予一次电击: 我已离开、你已离开、大家都离开,放电!b继续CPR轮回: 继续CPR,从胸外按压开始、循30:2做5个轮回全面检查评估: 暂停CPR,检查评估持续心电监护,12导ECG描图17.如果复苏成功: 现场心肺复苏成功!恢复体位、吸氧、转送ICU治疗否则开始ACLS: 心肺复苏失败(进入ACLS阶段)准备气管插管物品尽快气管插管: 开始插管、继续按压确定导管在气管气管内吸痰复苏球囊过渡: 捏皮球给氧,正压通气8~10次/分,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不间断地心脏按压: 持续胸外按压至少100次/分,准备开胸按压(有条件时)及早给予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1mg静推急查血常规、血生化和动脉血气反复除颤和用药: 全身亚低温保护再次电击除颤,胺碘酮300mg静推准备心脏起搏,5%碳酸氢钠100ml 静滴25.何时终止心肺复苏: 半小时后心电图一分钟描图,诊断生物学死亡终止抢救、尸体料理双人法BLS操作考核的行为和用语规范标准适用于医护专业人员2人急救操作考核;仅限BLS阶段(第一个ABCD)的技能;假设倒地者是一非目击的成人心脏停搏;第一施救者首先上场、担任主角A,而另一施救者为助手B、从旁协助;医生与护士互为A-B角色,临考核时抽签决定;用徒手配合器械的方法实施急救,下医嘱的(简称一看,由第一施救者首先上场)判断患者有无反应: 低头呼唤并掐人中,(二唤)观察呼吸是否正常,限4秒钟完成确定昏迷呼救: 呼叫来人、启动急救系统(三呼)携带除颤仪、面罩-球囊和急救箱摆放抢救体位:去枕、解上衣、垫背板,(准备)下达口头医嘱建立静脉通路判断循环征象: 触摸颈动脉搏动,并抬头(判断)巡视四肢和面色改变,限6秒完成胸外心脏按压:

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多界面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它与临床各专科既有密切的关联,又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其服务于任何急性病症(包括心理急症)和急性创伤病人,业务范畴涉及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急(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观察、诊断抢救及治疗。急诊医学的特点之一是时间依赖性,即:在有限的临床资料的情况下,用最短的时间、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挽救病人的生命,减轻病人的痛苦。现代急诊医学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在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并归纳、总结自身特点和基础理论中得到发展,目前在急诊医学中逐渐分化出创伤医学、急危重症医学、中毒医学和紧急救援医学等亚专业,有些医院也分化出执行急诊病人紧急手术的急诊外科或创伤外科医学。因此,从事急诊医学专业的医师需要掌握更加宽泛的医学专业知识,学会应用各种紧急救援医疗技术和方法来挽救病人的生命。培养合格急诊科医生的途径就是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 一、培训目标 (一)掌握急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急诊医师独有的“四步(判断、处理、诊断、治疗)”临床思维模式;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的独立的判断和快速诊治,并能够基本具备独立诊治常见危重症病人的能力。 (二)掌握急诊病人的病情分级;掌握常见急症的鉴别诊断;掌握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 (三)能阅读有关急诊医学的外文书刊;了解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撰写具有一定水平的病案报道和综述。 二、培训方法 采用以急危重症出现概率较高的临床科室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采用在临床轮转的同时进行理论授课、模拟培训和临床带教的培养方法,通过参加规范化的临床实践,加深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各门类知识的关联和应用。理论课程的设定以及临床科室的轮转应当着重于急诊医学相关知识和学科,以在急危重症出现几率较高的科室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相关专科。 临床科室轮转总体安排为:急诊科(含急诊EICU)轮转时间为15个月,其他急诊医学相关学科轮转17个月,自选轮转(或机动)1个月。详细安排如下: 表:急诊科住院医师培训临床轮转安排表 轮转科室时间(月)

心肺复苏考试流程

心肺复苏考试流程: 脚位:“我巡房时发现5床的老伯突然意识不清”,拍双肩,分别距离左右耳朵各“老伯,老伯,老伯,”“老伯无反应”,摸脉搏“001,002,003,004,005,”看下肢“006,007,008,009,100”“病人没有正常呼吸,没有反应,没有动脉搏动,四肢没有抽动。同学,马上去叫老师和医生带呼吸机,吸痰机,除颤器,急救车过来抢救。”进行完整的CPR,,定位,两乳头连线中点,30:2.胸外按压“01,02,03,04……30”, 医生:“病人家属请离开,我们要进行抢救,有事会跟你们沟通,关门,拉帘子,现在时间是17:51分” 头位:“检查口腔没有异物”,摆好体位,打开气道,扣面罩“刘医生,每分钟10L的氧流量,行吗?”(8-10L) 医生:“可以” 脚位:“…,29,30” 头位:呼吸球囊挤压2次。5秒(缓缓挤压各2秒,中间换气1秒),挤压完后面罩要离开脸部。 医生:除颤器到位“准备心电监护”,“心电图显示室颤,马上除颤”。 脚位:擦干净病人胸部,往除颤器电极板涂电极糊,后准备除颤器充电。 医生:涂均匀电极糊“能量打到200焦耳,充电。” 脚位:“200焦耳充好电” 医生:“大家让开,除颤。”“除颤完毕,” 脚位:擦干净电极板和病人胸部导电糊,与医生换位置, 医生:“上心电监护”进行完整的CPR,定位,两乳头连线中点,30:2.胸外按压“01,02,03,04……30”, 头位:呼吸球囊挤压2次。 医生:重复胸外按压“01,02,03,04……30”……。 脚位:量血压,上监护,“刘医生,病人心律恢复,心率85次/分” “现在病人心率85次/分,准备建立静脉通路。平衡液500ml,医生:听诊器听心音, 抽BCA,配血,心梗和生化,报心跳恢复时间” 脚位:“17:53” 医生:“准备气管插管。”治疗巾铺床头,方盘铺巾,选择气管插管导管8号,报数,检查导管无漏气,气回抽,管内放入钢丝,距管口1.0cm;前后左右及管口润滑,牙垫,胶布,听诊器,喉镜,选择镜片长度=喉结至下颌角长度(3)号,插上,灯亮。 头位:面罩呼吸球囊挤压12-16次/分。 脚位:抽血,打针,“刘医生,平衡液500ml,” 医生:“哦,平衡液500cc。” 头位:面罩呼吸球囊挤压12-16次/分。 医生:“准备吸痰”(吸痰管连吸引器)。到病人床头,接过呼吸球囊,继续挤压,12-16次/分。 头位:准备结吸痰机,吸痰。 脚位:“刘医生,抽血抽BCA,心梗5项和生化” 医生:“对”。 医生:“现在病人血氧饱和度达到99%,可以进行气管插管”。插管:两脚一前一后蹲弓步,身体尽量往下沉,保持视线与病人喉轴线平行,打开喉镜,右手

心肺复苏、电除颤技能操作考核标准

心肺复苏、电除颤技能操作考核标准

————————————————————————————————作者:————————————————————————————————日期:

心肺复苏、电除颤技能操作考核标准 编号:日期:操作时间:得分: 项目技术操作要求 标 分评分 扣 分 仪表仪表、着装符合护士礼仪规范、洗手,戴手表,戴手套。 1 一项不合要求扣 1 分 (扣完 1 分为止)1.物品准备:物品少一件扣 1 分除颤用物:纱布 5 块、弯盘、导电糊、橡胶手套。一项不合要求扣 1 分操作心肺复苏用物:防护面罩、清洁纱布 2 块、弯盘、手电、血(扣完 2 分为止) 2 前压计、听诊器。 准备2.检查除颤仪(除颤仪完好备用状态的检查方法:打开机器, 调至 5J,充电,放电后旋钮回位),检查除颤仪电量充足, 电极板完好。导联线连接紧密。 场景抢救室内一病人突发意识丧失,立即准备评估处置。 评估1.评估环境:确保现场安全。(计时开始)未确定环境安全扣 1 分 2.判断患者反应:轻拍患者肩部,大声呼叫患者“您怎么啦?”拍打部位不正确扣 1 分 如果患者无反应,高声呼救,“患者意识丧失,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准判断时间不正确扣 1 分 备除颤仪,建立静脉通道,静滴生理盐水250ml,抢救时间x点x分”。 用语规范。 8 3.判断呼吸及颈动脉搏动(同时进行):使用近端手,食指和中触摸颈动脉不正确或未触摸 扣 1 分 指从喉结向近侧,将手指滑到气管和颈侧肌肉之间的沟内,感触未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扣1 分 颈 动 未获取 AED/除颤仪扣 1 分检查是否没有呼吸或呼吸异常,无脉搏呼吸立即开始 CPR。未记录时间扣 1 分 其余一项不合要求扣 1 分 (扣完 8 分为止)

心肺复苏口述流程

心肺复苏口述流程 1、确认现场环境是否安全。 2、施救者跪于患者右侧肩、胸旁,拍打病人双肩,在病人双耳旁呼喊,判断患者有无意识, 确认患者无意识后立即呼救并启动急救系统。松解患者衣裤。 3、判断呼吸、脉搏(抢救者把脸贴近病人口、鼻,感受有无呼吸气流,看患者胸廓有无起 伏,用右手食指、中指触摸颈动脉搏动(患者喉结旁开两指)。判断时间:6-10秒。4、无呼吸、无脉搏,将病人仰卧于平坦地面或硬板床上,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胸 骨中下段1/3交界处,(剑突上两橫指)。按压间隙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不得随意中断。 若必须中断则不得超过10秒。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深度5-6cm,按压者手臂伸直,肩、肘、腕在同一直线上,且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掌根用力均匀。 5、按压30次后,检查患者口腔有无异物,有异物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异物,再用 压额抬颏法打开气道,怀疑颈椎骨折用双手推举下颌法打开气道。 6、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球囊面罩通气2次,每次通气量400-600ml。 7、如除颤仪送达,立即心电监测,发现为可除颤心律(无脉性室速和室颤)立即除颤,单 向波360J,双向波200J。 8、按压通气比例为30:2,持续按压通气 9、5个循环后判断呼吸、脉搏,无呼吸有脉搏的只通气10-12次/分,有呼吸无脉搏,只进 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无呼吸无脉搏,继续以按压通气比例30:2,持续心肺复苏。 10、若系医护人员在场抢救则应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时可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静脉推注。一旦发现可除颤心律立即除颤。 11、进行气管插管并采取其它高级生命支持措施。 心肺复苏成功指征:1、恢复自主呼吸; 2、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 3、病人口唇、甲床及面色转红润 4、病人瞳孔由大变小,有对光反射 5、病人意识转好,出现呻吟或肢体不自主运动。

心肺复苏技能考核标准(最新版)

心肺复苏技能考核标准(最新版) 项 操作程序分 评分标准 0I M 操 1一项不符合要求 作?医师准备:着装整齐,动作敏捷。 2 ?物品准备:硬板床或硬板、纱布、5扣2分 前5缺一项扣2分 3未脱离危险环境 准?坏境准苗:脱离危险坏境、使用隔市10扌U b刀\木仗用P的市备扣5分。 20 1 ?判断病人意识:轻摇或手拍患者双肩并大声5未判断意识扣3分,未看呼吸扣2分呼叫患者,同时快速检查有无呼吸。 2未呼救扣4分,未看时间 ?呼救:通知同事或医师,取除颤仪。看时间。3 ?检查脉搏:5扣1分10 ①安置体位:去枕、平卧体位,置按压 板。3摆放体位不当扣3分 ②解开衣领、腰带。2未解开衣领、腰带扣2分 ③判断大动脉搏动:触摸颈动脉,判断时判断方法不准确 间 5?10秒。 4 ?胸外心脏按压:5扣5 20 按压姿势不正确 ①术者体位:位于病人一侧,根据个人身高及2扣2分 病人位置高低选用踏脚登或跪式等体位。②定位方 法:快速方法一两乳头连线中 操点。4按压部位不当扣 按压姿势不正确 4分 作③按压姿势: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不触及胸壁,2扣2分 方双臂肘关节绷直,垂直向下用力。④按压幅度:胸 骨下陷至 法少 5 cm o5按压深度不当扣5分, 及⑤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5按压频率不当扣5分 程⑥按压与放松时间1 : 1,放松时掌根部不能2按压与放松时间不当扣2分 (按压无效每次 序离开按压部位。 5 ?人工呼吸:扣0.5 分) 6010 ①开放气道:选择适当方法一仰头举频 分法、托5 颌法(必要时检查口腔,去除异物或义未开放或气道开放不到位 歯) ②判断有无呼吸:看、听、感觉,判断时 扣5分

心肺复苏考核表

心肺复苏考核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技能培训“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规范表 现场评估 讲“危险已排除,现场安全” 轻拍病人两肩 呼喊“喂,您怎么了 举手?呼喊“快来人啊,这里有人晕倒了!” 呼喊“快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 开始计时 放置仰卧体位,躺在平坦的地面或硬板上 解开衣服,宽松腰带。 摸颈动脉搏动(气管内侧2~3cm,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评估时间5~10秒。 同时眼睛看病人的面部及胸廓,观察胸部有无起伏。 定位:①找胸骨下切迹②上移两横指③左手掌根靠近右手食指(或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少做一次扣1分) 手法:①掌根一字形重叠②手指交叉③手指上翘,避免触及肋骨姿势:肘关节伸直,双肩连线中点在按压点正上方,双臂伸直双肩与伤员胸骨垂直,下压时用身体上身的力量,非手臂的力量,用力快速按压。 清除明显可见异物 仰头举颏法(气道打开2分,手势正确3分) 垫防护纱布 拇、食指捏住伤员鼻翼 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1秒 用眼角余光观察胸部是否起伏(无效吹气扣2分/次) 打开气道耳朵靠近患者口鼻 听呼吸声音看胸部起伏 感觉呼吸气流时间不超过10秒 心肺复苏(30:2)×5次(丢一个循环扣5分) 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头偏向患者面部,观察患者情况。 频率:100—120次/分,口里数“….”控制速率,不可骤压骤放,放松时,让胸腔恢复原来位置。 按压深度:至少5cm (无效按压扣1分/次,扣满10分止) 病人呼吸、循环恢复,散大的瞳孔已缩小,面色、甲床、口唇转红润,停止抢救 整理衣物,为病人取舒适体位(复苏后体位),未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头偏向一侧。讲“复苏成功送医院继续抢救”

“心肺复苏”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

“心肺复苏”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 为做好我院“心肺复苏”培训与考核工作,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水平,强化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强化全院医务人员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人人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在全院营造“人人学急救,个个会急救”的良好氛围,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二、培训对象:全院医务人员。(不含护理人员) 三、培训师资:***为组长,***为副组长;各科室选一名带教老师为组员配合副组长开展培训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工作 医务科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培训课件、考核试题、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等,准备培训和考核所需物资。 (二)培训方法:分为理论培训和实践技能培训。 1、理论培训:采用医(技)师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下发培训课件、考核试题及心肺复苏操作视频等科室组织培训考核。 2、实践技能培训:

(1)培训分组:分为临床组、医技组、药房组。 (2)培训内容:双人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流程。 (3)培训安排: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培训时间安排,各科室科主任根据培训安排,提前做好人员安排,按要求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培训。 (三)、考核办法 1、理论考核:理论培训结束后,即时发放试卷进行理论考核。考试后专人负责收卷、阅卷及成绩统计。 2、技能考核:技能培训全部结束后,按照培训分组情况,分三组进行考核,每人每年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心肺复苏技能操作。由医务科、及考核教师依据“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公平、客观地逐项评分。 (四)考核结果认定 1、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各为100分,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85分则视为考核合格。 2、考核不合格者在考核周期内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合格者则视为本考核周期业务考核合格,补考仍不合格者则视作本考核周期内业务考核不合格。 3、无正当理由擅自不参加考核者,则视为本考核周期业务考核不合格。 4、考核结果直接与医师定期考核中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等挂钩。

护士资格证考试心肺复苏四个步骤

“心肺复苏”四步骤 心肺复苏的方法如下: 第1步:识别 ①双手轻拍患者面颊或肩部,并在患者耳边大声呼唤:“您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无反应可判断其无意识; ②在10秒内未扪及脉搏(仅限医务人员),可判断其颈动脉搏动消失,立即启动心肺复苏程序。 第2步:胸外心脏按压 ①摆放体位,使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如是卧于软床上的患者,在其肩背下垫心脏按压板。同时,去枕、头后仰;解开衣领口、领带、围巾及腰带。避免随意移动患者,该体位可将心肺复苏的有效性最大化;避免误吸,有助于呼吸。 ②找准按压部位,抢救者站在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的掌根部放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在胸骨中线与两乳头的连线的相交处;另一手与拇指根部为轴心叠于下掌之背上,手指翘起不可接触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要弯曲,用双肩向下压形成压力。 ③掌握按压深度,成人胸骨下陷5~6cm,儿童至少5cm,婴儿4cm。然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使胸骨自然复位。 ④控制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为1:1,放松时手掌根不离开胸壁。 第3步:打开气道 ①为使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气道内分泌物或异物,有义齿者,为其取下。 ②开放气道方法,a.仰头提颏法,手指不可压向颏下软组织深处,以免阻塞气道;b.仰头抬颈法,头、颈部损伤患者禁用此方法;c.双下颌上提法,适用于怀疑有颈部损伤的患者。 第4步:人工呼吸 ①首选方法:口对口人工呼吸。 ②为防止交叉感染,在患者口鼻部盖一单层纱布,抢救者用保持患者头后仰的拇指和示指捏住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屏气,双唇包住患者口部,用力吹气,使其胸廓扩张。 ③如果吹气有效,患者胸部会鼓起,并随着气体呼出而下降。吹气后,口唇分开,并松开捏鼻子的手指,使气体呼出,同时施救者侧头呼吸新鲜空气,进行第二次吹气。每次吹气时间不超过2秒。

2017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017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职称考核日期年月日项目操作要求分值得分备注 评 估 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5 2、判断意识:凑近患者耳旁(双侧)大声呼唤并轻拍患者 双肩,观察患者有无反应。 5 3、呼救:“来人,抢救病人” 5 4、检查脉搏和呼吸:以一手中指与食指指尖从喉结向同侧 滑行2-3cm至胸锁乳突肌前凹陷处触摸颈动脉;同时判断呼 吸,观察有无胸腹部起伏,应将心脏骤停早期的叹息样呼吸 视为无呼吸。判断时间:≤10S。(口述:无心跳、呼吸,立 即心肺复苏) 10 操 作 流 程 胸外心脏按压: 摆放体位:去枕仰卧于硬板床上,如为软床垫应放置按压板; 充分暴露胸部、松开腰带。 5 按压位置:胸骨下段,即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5 按压手法和姿势: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 叠置于此手背上,十指相扣,手指翘起,只以掌根部接触按 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 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放松时胸廓充分回弹,掌根不离开胸壁 但手掌不要倚靠在患者胸廓上。 10 频率100~120次/分,深度5~6cm,按压/通气比例30∶2, 按压与放松比例1∶1。 10 开放气道:采取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疑有颈椎损伤的病人, 采取托下颌法开放气道);必要时(如窒息患者)清除口腔 异物或分泌物。 5 简易呼吸器-面罩通气:连接氧气与简易呼吸器,调节氧流 量10L/分,操作者转至患者头部上方,将面罩扣住患者口 鼻,左手拇指与食指固定,其他手指托起下颌(“EC”手法), 右手挤压呼吸囊,潮气量500-600ml,以看到胸廓起伏为度, 送气时间≥1S。 以30∶2的按压通气比例,进行5个循环。 5 电除颤:除颤器置于监护状态,确认病人出现室颤。 5 选择能量,单相波360J,双相波200J。 5

心肺复苏应急演练脚本

昭通市中医医院应急演练脚本 本次演练科目:双人徒手心肺复苏 演练方式:ICU全体医护人员均参与,三人一组,进行演练。 指导人:王友亮主任 参与人员:朱玉清主治医师李俊住院医师李平护师 (一)检查者发现患者(张某某)出现生命体征消失,呼之不应,立即呼救。 (二)医护人员(朱玉清)第一时间赶到,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判断,并实施心肺复苏。同时其他医护人员(李俊、李平)第一时间协助抢救(开放气道、胸外按压、开通静脉通道静脉推注肾上腺素、电除颤),李平记录开始抢救时间。 (三)医护人员(李俊)第一时间提供除颤仪及急救箱。 二、心肺复苏的步骤 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眼看、面感、耳听,三步骤同时完成。 眼看:胸部有无起伏; 面部:有无气流流出; 耳听:有无呼吸音。 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 同时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操作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向同侧下方滑动2-3cm,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为5-10s。判断患者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将床放平,去枕仰卧位,解开衣领、腰带,暴露胸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朱玉清语言:患者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 ↓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准备急救物品,摆放体位:李俊:检查并清除口腔异物、开放气道及呼吸囊辅助呼吸;李平:准备除颤仪、接心电监护及抢救车。 ↓ 胸外按压(尽早使用除颤仪):李平语言:除颤仪准备就绪;朱玉清语言:选择双向波200J、充电、外人闪开、放电(稍停顿并观察心电波形)。0.9%生理盐水100ml 开放静脉通道。 ↓

李平语言:静脉通道开放完毕,朱玉清语言:肾上腺素1mg静推。李俊重复,李平执行↓ 继续胸外按压:确定按压部位:胸骨下部。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与该手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以胸骨下陷5-6厘米为宜,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大致相同,按压频率100次/分以上。 呼吸气囊人工呼吸30:2,5个循回(25、26、27、28、29、30) ↓ 复查呼吸、颈动脉搏动和循环征象(朱玉清语言:患者颈动脉搏动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心肺复苏成功,向家属交代病情,根据病情将患者转至一般病房诊治)

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考试试题答案

XX市XXXX医院实践技能操作考试试卷 参考人单位: 参考人姓名: 1、人工呼吸就是针对呼吸骤停所采取的现场抢救措施,它就是以人工呼吸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以抢救患者的生命。 2、心肺复苏就是指患者处于呼吸停止与心跳停止或意识障碍状态下,所采取的现场抢救措施。 3、判断患者意识状态,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瞧: 胸部有无起伏;听: 有无呼吸音;感觉: 有无气流逸出三步骤来完成,判断时间为10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4、人工呼吸操作步骤中:患者平卧,解开衣扣及裤腰,暴露胸部,左手托起患者下颌,尽量使其头后仰。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或者分泌物,摘除口腔内活动义齿。 5、人工呼吸操作步骤中:急救者一手托起患者下颌,同时用手指翻开患者口唇,使口轻度张开,以保持呼吸道顺畅;另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保持患者头部后仰位置,同时以拇指与食指将患者的鼻孔捏闭。 6、人工呼吸操作步骤中:深吸一口气,以口唇密封患者的嘴,深而快地向患者口内用力吹气,直至患者胸廓向上抬起为止。 7、人工呼吸操作步骤中: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患者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患者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次人工呼吸。同时使患者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患者通气,观察患

者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患者口内排除。 8、人工呼吸操作步骤中:吸气频率在成人每分14~16 次,儿童每分18~20 次,婴幼儿每分30~40 次。 9、人工呼吸中应注意:每次吹起用力不可过大,以免患者肺泡破裂;也不可过小,以免进气不足,达不到救治目的。 10、人工呼吸中应注意:人工呼吸要有节奏、耐心地进行,直到自动呼吸恢复或者死亡症状确已出现为止。 11、心脏按压就是指间接或直接按压心脏以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的急救方法,就是现场心肺复苏的重要技术。 12、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步骤中:患者仰卧于硬板或平地上。 13、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步骤中:急救者跪于或立于患者一侧,选择剑突以上3~5CM 处,即胸骨中、下1/3 的交界处为按压点。 14、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步骤中:将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点,另一手掌按压于前者之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离开胸壁,两臂伸直,凭自身重量与肩、臂部肌肉力量通过双臂与双手掌,垂直向胸骨压,使胸骨下陷3~5CM (5~13岁3CM ,婴幼儿2CM ),然后立即放松,使胸廓自行恢复原位,但手掌根部不离开胸壁,小儿可仅用一个手掌根部的压力,新生儿可使用2~3个手指加压即可。 15、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步骤中:按压应平稳、有节律的进行, 挤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符;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停顿,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使胸骨不受任何压

心肺复苏考试流程口述

心肺复苏考试流程口述 现场心肺复苏的程序及操作技术 现场急救人员首先对患者有无反应、意识,呼吸和循环体征做出基本判断。只要发现无意识无呼吸(包括异常呼吸),立即向EMSS求救后开始CPR. -一、识别判断 只要发病地点不存在危险,并适合实施CPR,应就地抢救。 判断成人意识: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叫:“你怎么了?”。患者无动作或应声,即判断为无反应、无意识。 判断婴儿意识:拍击足底。 二、呼叫、求救 发现患者无反应、无意识及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应立即高声呼叫: 1.快来人呀,有人晕倒了! 2.我是救护员。 3.请先生(女士)帮忙拨打“120",如果有除颤仪请取来。 4.有会救护的请帮忙。 在按通急救电话后,要清楚地回答急救接线员的询问,并进行简要说明。 三、心肺复苏体位 如果急救人员判断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或是呼吸异常,将患者置于心肺复苏体位。 (一)救护员位置 现场急救人员位于被复苏者的一侧,宜于右侧,近胸部部位。 (二)心肺复苏体位 如果被救者处于俯卧位或其他不宜复苏体位,急救人员应将被救者翻转为复苏体位。 四、徒手心肺复苏 (一)胸外心脏按压

1.确定按压部位 (1)两乳头连线中点。 (2)难以准确判断乳头位置时(如体型肥胖、乳头下垂等),可采用滑行法。 2.双手十指相扣,一手掌紧贴患者胸壁,,另一手掌重叠放在此手背上,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确保一致,有力压在胸骨上。 3.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位于手上方,以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 4.对正常体形的患者,按压胸壁的下陷幅度至少5cm,但不超过6cm。 5.每次按压后放松,使胸廓恢复到按压前位置。放松时双手不离开胸壁,连续30次按压。 6.按压频率100-120次1分钟。 7.按压与放松间隔比为1:1。 (二)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 按压30次后,观察患者口中有无异物,如有,将异物取出。 1.仰头举颏法:将气道打开,确保气道开放通畅。 2.口对口吹气救护员用手捏住患者鼻孔,防止漏气,用口把患者口完全罩住,缓慢吹气2次,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钟,确保通气时可见胸廓起伏。吹气不可过快或过度用力,推荐约500~600ml潮气量。 3.以30:2的按压/通气比例,进行5组CPR,重新评价。 (三)复原体位 如患者自主呼吸及心搏已恢复,应将其翻转为复原体位,随时观察生命体征。 (四)继续CPR 如患者自主呼吸、心搏未恢复,继续CPR。 (五)其他特殊情况 对淹溺或其他因室息原因所致心搏骤停者,应立即进行2分钟急救(约五组CPR),再去

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受训者系统掌握重症医学科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理论,具备较丰富的重症医学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掌握重症医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掌握基本临床技能。具备阅读重症医学外文文献所需的专业外语水平,能够完成实习医生的教学任务。具备良好的人文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医疗道德和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二、培训内容与要求 1、培训内容及目的: (一)呼吸、循环、生化及影像学动态监测的方法、结果及临床意义。 1)血流动力学主要监测指标与意义以及氧代谢监测意义; 2)呼吸功能监测; 3)出、凝血功能的监测及治疗; 4)神经重症的监测; 5)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监测; 6)重症患者病情评估措施; (二)呼吸机呼吸模式及呼吸机参数在不同病人的设置 (三)心肺脑复苏及持续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四)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 (五)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六)多发伤、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的诊治 (七)各系统常见危重病的ICU处理措施:急性心肌梗死、心衰、 重症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上消化道大出血、消化道穿孔、脑出血、脑梗死、中毒、溺水等。 (八)ICU常用的基本技能:气管插管术、面罩加压氧疗、深静脉置管术、经皮气管切开、电除颤、心肺复苏等。 (九)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除颤仪、呼吸机、血气分析仪 重点掌握:(1)重症病人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 (2)重症病人基本生命监测手段及方法 (3)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4)机械通气的原理、适应症、并发症及常见报警的处理 (5)不同类型休克的病因、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监测、诊断及鉴别诊断、液体治疗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6)感染性休克的集束化治疗

心肺复苏及考试流程

人工呼吸操作方法/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操作方法 一、适应证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脏骤停、心室颤动及心搏极弱)或呼吸骤停(脑疝、脑干损伤引起)。 二、禁忌证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脏压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三、操作方法 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 1.证实迅速用各种方法检查病人,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主要采取“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颈动脉搏动、摸股动脉:“三听”:听心音。证实病人心跳停止后应立即进行抢救。 2.体位置病人于平卧位,躺在硬板床或地上,去枕,解开衣扣,松解腰带。尽量减少搬动病人。 3.畅通呼吸道其操作方法是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颌)。有假牙托者应取出。 4.人工呼吸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 病人仰卧,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低头观察病人胸廓无呼吸起伏动作,口鼻亦无气息吐出,颈动脉搏动消失,判断其呼吸心跳停止,呼叫同事抢救的同时,迅速松开其领口和裤带、并抽去枕头,用纱布或手帕清除病人口鼻分泌物及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一手抬起患者颈部,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压迫病人前额保持其头部后仰位置,使病人下颌和耳垂连线与床面垂直;一手将病人的下颌向上提起,另一手以拇指和示指捏紧病的鼻孔。术者深吸气后,将口唇紧贴病人口唇,把病人嘴完全包住,深而快地向病人口内吹气,时间应持续l秒以上,直至病人胸廓向上抬起。此时,立刻脱离接触,面向病人胸部再吸空气,以便再行下次人工呼吸。与此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并松开捏鼻的手,观察胸部恢复状况,并有气体从病人口中排出。然后再进行第二次人工呼吸。开始时先迅速连续吹入3-4次。然后吹气频率维持在每分钟l2~20次,吹气量每次500-600ml. 5.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 (2)按压方法术者两只手掌根重叠置于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之重力向病人脊柱方向按压。按压应使胸骨下陷4-5cm(婴幼儿下陷1-2cm)后,突然放松。按压频率l00次/分钟。单人抢救时,每按压30次,俯下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30:2)。按压5个循环周期(约2分钟)对病人作一次判断,主要触摸颈动脉(不超过5秒)与观察自主呼吸的恢复(3-5秒)。双人抢救时,一人负责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人负责维持呼吸道通畅,并做人工呼吸,同时监测颈动脉的搏动。两者的操作频率比仍为30:2。 (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①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②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④出现自主呼吸;⑤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

住院医师规培心得体会

住院医师规培心得体会 篇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总结报告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总结报告 XX年7月起,我正式的成为了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一员,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不论在思想上,技术上还是个人方面,我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努力朝着一个合格的医学工作者而努力。一年来,我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多的思考和感受,在这里作简单的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在住院医师培训的这一年里,能自觉的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以一个医学工作者的身份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临床的思想,急病人与临床之所急。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接受患者红包、宴请,不向患者或家属借钱、借物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相互学习,团结协作;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誓将自己打

造成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二、工作学习方面 这一年的轮转期间我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1年里,我轮转了放射科、重症医学科、心胸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胃肠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等科室,深感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艰辛和神圣,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还要练就各种临床操作技术,还要熟悉各种先进仪器使用,随时监测病人的生命功能,维持病人生命功能的稳定,保证病人的安全。在重症医学科轮转期间,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协助上级医师固定管理床位2张,管理病人10例。在带教老师的细心教导下,掌握了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和股静脉、股动脉穿刺置管等操作,学习了呼吸机的简单操作和简易呼吸机的使用。在呼吸内科的轮转学习中,单独值班,独立管理5张病床,经治病人20例。独立完成胸腔穿刺5例,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CT引导下肺穿刺取组织活检操作1次,获得同时和上级医师的好评。在胃肠外科轮转期间,参加手术各种15台,能配 合上级医师完成各种手术,如:阑尾炎手术,胃大切手术,结肠癌根治术等等手术,并独立完成腹腔穿刺5例,无一例失败。在消化内科轮转期间,学习了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掌握了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重点

“心肺复苏”操作技能比赛活动的方案.doc

泌阳县中医院 开展“心肺复苏”操作技能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提高我院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提升医务人员的急救水平,在院内营造“人人学‘心肺复苏’,个个会‘心肺复苏’”的良好氛围。 二、参加人员: 全院医护人员。 三、活动内容: 心肺复苏(CPR)操作及相关知识。 四、活动、计划安排: 1、根据我院科室人员分布情况:凡中级以下(含中级)职称的医护人员均参加“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考核,人人过关,个个合格。操作考核不合格者,交100元重新补考。时间安排在国庆节后,每周一、三、五14:30-15:30.以科室为单位进行考核,根据抽签确定考核顺序。 2、全院范围内考核结束后,每科选派医护人员各1名,参加“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竞赛,根据抽签确定科室比赛顺序。 3、每科选派1医2护人员参加“三人组心肺复苏”竞赛,根据抽签确定科室比赛顺序。

4、奖项设置 (1)比赛“三人组”设一等奖1组、二等奖1组、三等奖1组。 (2) “单人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五、具体要求: 1、各科室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此次比赛,并积极进行组织学习,做到每个科室均有参赛队。各科室人员必须参加心肺复苏操作技能训练,每人至少参训2次,必须亲自进行1个完整的CPR操作练习(各科室负责人自行组织本科人员练习)。 2、请各科于2016年10月25号前将参赛人员名单报到医务科、护理部。 3、报名参加比赛的人员要认真准备,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4、参赛选手要严格操作规程,不违规操作,确保比赛安全、顺利、高效。 5、担任裁判的人员要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裁判。 医务科、护理部 2016.9.28

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心内一三基三严技能考试--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监考人签字 项目 操 作 要 求 分值 得分 备注 评 估 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5 2.判断意识和呼吸 (1)无意识:大声呼唤(双侧)并轻拍患者肩部,观察患者有无语音或动作反应。 5 (2)无呼吸或仅有叹息样呼吸:直接观察有无胸腹部起伏,应将心脏骤停早期的叹息样呼吸视为无效呼吸。 5 3.呼救“来人,抢救病人” 5 4.检查脉搏:以一手中指与食指从喉结向同侧滑行2-3cm 至胸锁乳突肌前凹陷处触摸颈动脉,判断时间≤10S 。(口述:病人无心跳、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5 操 作 流 程 胸外心脏按压: 摆放体位:去枕仰卧于硬板床上,如为软床垫应放置按压板,解开衣扣、腰带。 5 按压位置:胸骨下段,即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5 姿势:以髋关节为支点,双臂伸直,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用力、快速”按压,放松时胸廓充分回弹,且掌根不离开胸壁。 5 频率≥100次/分,深度≥5cm ,按压/通气比例30:2,按压与放松比例1:1。 5 开放气道:采取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疑有颈椎损伤的病人,采取托下颌法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异物或分泌物,取下活动的假牙(如存在)。 5 简易呼吸器—面罩通气:连接氧气与简易呼吸器,调节氧流量10L/分,操作者转至患者头部上方,将面罩紧扣住患者口鼻,左手拇指与食指固定,其他手指紧托下颌(“EC ”手法),右手挤压呼吸气囊。潮气量500-600ml ,送气时间≥1S 。 5 观察患者通气效果。 5 以30:2的按压通气比例,进行5个循环。 5 电除颤:除颤器置于监护状态,确认病人出现室颤。 5 选择能量,单相波360J ,双相波200J 。确认非同步模式。 5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两电极板均匀涂布导电糊。 5 安放电极板:“心底部”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胸骨右侧,“心尖部”电极板中心置于左腋中线第5肋间。 5 充电,电极板紧贴皮肤垂直下压(口述:请周围人离开,并后退),放电。 5 放电后立即以30:2的按压通气比例,进行5个循环。 5 CPR 效果评估:检查并口述:颈动脉有搏动,自主呼吸恢复,瞳孔由大变小, 口唇、面部及甲床转红润。 5 总计 100

住院医师规培自我总结.doc

进行检验,同时也能发现培训中存在的不足,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存在的问题:住院医师轮转不能达到要求、指导老师的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培训要求。临床技能考核中普遍认为尽量利用真实病人或标准化病人、模拟病人或虚拟病人,尽量客观设计考核方案、内容,流程和时间,并应增加了人文、伦理、法律等方面的内容。 住院医师培训正在从无到有走向逐渐规范的过程之中,带教老师对住院医师培养工作要高度重视,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要用十二分的热情,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而努力! 住院医师规培自我总结篇【2】一、对20XX年度毕业的医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医院各项主要规章制度、抗菌素的规范使用、病历的书写要求、12项医疗法律法规和14项医疗核心制度、门诊病历的书写、处方管理规定、科研和发表论文的有关规定、教学要求、医患沟通、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的有关文件规定。岗前培训结束后,要求每人书写心得体会、进行培训考核。 二、为了不断加强医师的理论学习,提升医师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医务处自今年4月份至10月份利用每周三下午对全院临床医师进行医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训。本次培训授课共26次,52学时。今年培训的重点内容是心电图、X光片、CT、MRI、检查报告单的有关知识和判读技能,以及诊断症状学

的有关理论。 三、加强医师培训工作,举办多种培训和学术活动。 今年举办院内学术活动和培训讲座26次,其中重要的培训和讲座有: 1、举办了四大穿刺培训、心肺复苏培训、“讲病”竞赛。 2、组织外国专家来院讲学、手术示教4次。 3、举办外出进修、归国人员汇报评议会6次,有25名医师在全院做了国外见闻和本学科最新学术进展的报告。 四、对住院医师12月份进行了大内科、大外科出科考核。全部通过考试。 五、上半年和下半年分两次召开各科室主任会议,听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发现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 六、上半年和下半年分两次召开培训基地指导老师会议,听取各科室住院医师规培汇报,布置新的工作任务。 七、上半年和下半年分两次召开轮转住院医师会议,就半年来检查培训情况和医务处组织的考试考核情况进行通报,听取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对住院医师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住院医师规培自我总结篇【3】三年来,本科室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各种医疗运行指标攀升,特别门诊及急诊就诊人数等,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参加规范化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