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乘法口诀表_模板

99乘法口诀表_模板
99乘法口诀表_模板

99乘法口诀表_模板

教学目标1.对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乘法口诀,找出规律.

2.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

3.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学难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具和学具

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口诀表.

1.教师谈话:过去我们已整理了1~6的乘法口诀表.出示口诀表.

同学们还记得,第一横排是1的乘法口诀,只有1句;第二横排是2的乘法口诀,有2句;第三横排呢?……第六横排呢,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2.这个阶段我们又学了7、8、9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7的乘法口诀有7句,应排在第七横排)

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8的乘法口诀有8句,应排在第八横排)

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9的乘法口诀有9句,应排在第九横排)

整理出完整的乘法口诀.

3.同学们还记得,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可以横着背,竖着背,还可以拐弯背,由学生横着读一遍,竖着读一遍,谁还记得什么叫拐弯背.(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九十八)

本来1的乘法口诀只有一句,2的乘法口诀有两句,3的乘法口诀有三句, (9)

乘法口诀有九句,拐弯背以后,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每部分乘法口诀都有九句)由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两人互相背,指名学生背,争取1分钟内背完全部口诀.把乘法口诀的得数盖住,任意指一句口诀,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把乘法口诀里任意一句的乘数或被乘数盖住,指名学生很快背出这句口诀.

二、找规律.

1.斜着看,也就是“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这九句口诀有什么特点?(每句口诀的被乘数和乘数一样)

以上每句口诀只是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除法算式.(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如七七四十九,7×7=49,49÷7=7)

其余的口诀能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几道除法算式?(其余的口诀能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在每句口诀的下面,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三七二十一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

7×3=216×8=48 7×8=56

3×7=218×6=48 8×7=56

21÷3=7 48÷6=8 56÷8=7

21÷7=3 48÷8=6 56÷7=8

2.找一找,下面的数是哪些口诀的得数.

4: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6: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8:一八得八,二四得八;

12:二六十二,三四十二;

18:二九十八,三六十八;

24: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

36:四九三十六,六六三十六.

3.找一找,哪几组口诀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调.

:三四十二:三七二十一

:三六十八:九九八十一

:三八二十四:六七四十二

:三九二十七:八九七十二

:四九三十六:七九六十三

: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

三、利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

利用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下面81道乘法,同学们试一试,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在这些乘法中,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有关7的乘法比较难算,下面重点练习有关7的乘法.现在把乘法算式按照积的个位数1~9的顺序排列,请你把乘法算式填完全.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四、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例如,()×4<29.

这道题的意思是几和4相乘,它的积比29小,答案就很多,1×4=4,比29小,2×4=8,比29小;3×4=12,比29小;4×4=16,比29小;5×4=20,比29小;6×4=24,比29小,7×4=28,比29小;8×4=32,比29大了.题目中要求()里最大填几,只能填(7).练习: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8<55 ()×6<38 7×()<30

()×9<32 34>5×()60>()×9

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64页练习十三5~11题。

教学目标: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学生在游戏与练习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了兴趣。

教学重点: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机的把1~6的乘法口诀揉合在一起进行计算。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出示可爱的小蚂蚁图,引导学生观察:一只蚂蚁有多少条腿?2只、3只、4只、5只、6只呢?

学生口答。

学生先自己答,然后两个学生一组,一人一句的读,最后一人说前半句另一人说后半句。小黑板出示:1只蚂蚁 6 条腿,

2只蚂蚁()条腿,

3只蚂蚁()条腿,

4只蚂蚁()条腿,

5只蚂蚁()条腿,

6只蚂蚁()条腿。

二、探究体验

1.比一比,看谁算得都对。(第63页第7题)

2.数学游戏:玩扑克牌练口诀

要求: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A、2、3、4、5、6的扑克牌,两个一组,每个同学同时拿出一张扑克牌,抢答这两个数的乘积,并说出所用的口诀。比一比,哪个同学抢答正确的多。学生活动。

3.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夺红旗

教师把准备好的红旗拿出来,先单个比,再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获胜组夺红旗。

4.数学游戏:

把课前准备好的卡片扣在桌子上,学生分组活动:组长拿起一张卡片,组内其他同学说出几和几相乘得卡片上的数。

5.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叙述图意,然后学生独立在课本上填写算式解决问题。

6.完成练习十三第11题。

学生先分组交流题意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三、实践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63页第9题,汇报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2.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小黑板出示:6个果盘,每个果盘里有3个苹果。

3.找朋友:

24 6 15 18 10

3×5 4×6 2×5 6×6 6×3

4.手上的数学。

每人2只手,4人有几只手?

□×□=□(只)

每只手有5个手指,6只手有几个手指?

□×□=□(个)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3册《快乐的动物》。在整节课中运用做、说、练三个主要环节,探究有关等分与除法之间的知识。

课时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2、在理解“倍”含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学生每人10个彩色小圆片,白纸一组8张;挂图1幅;动物数只;幻灯片若干;奖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境:

(过渡语言):(放音乐)春天,气候温暖,动物王国欢聚!森林中的许多小动物都来到

河边玩耍!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提示:展示挂图。

(过渡语言):谁来介绍一下?在什么地方?都有谁?它们有多少只各在做什么事情?A同学你来。(能说完整话吗?)

(评析语言:)(你成功了!回答得棒极了!)我们现在来填填已知条件的数量是多少!

谁来试一试!H同学你胆子大一些!试试看!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方格里。

鸭□只小松鼠□只孔雀□只

猴子□只小鸟□只小鸡□只

(用惊喜的语气肯定,我们大家向他学习!)

(反思):这一个环节,遵循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物

王国欢聚、许多小动物都来到河边玩耍为题,这时学生都乐于玩耍。在探究性学习里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让学生感觉非常有趣,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数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二、探究性学习

1、体会除法与等分活动的联系

(过渡语言:)玩耍既轻松又愉快是很好玩,现在我们边看他们玩耍边学习数学好吗?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提数学问题吗?(请其他同学口答)回答妙极了!

(教学语言:)现在我们来学习新的知识---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分别用圆片代表猴子、小鸭,摆出它们的数量。

猴子:○○○

小鸭:○○○○○○

(讲解语言:)现在我们按3只一组,在小鸭右边的圆片图上圈一圈。注意观察: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份3只小猴那么多。(订正:2个)

(教学语言:)请再好好想想!想一想上面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怎么表示,A同学你来一说:

板书:6÷3=2

(评析语言:)猴子有3只,小鸭有6只,按每3只为一组,通过在小鸭的数量上圈一圈,

我们发现6只小鸭里面有(2)份3只小猴那么多。因此,我们可以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

用算式表示就是6÷3=2。

板书:小鸭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

(讲解语言:)现在要注意的是“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2后面不要写“倍”字。

(反思):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

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

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

对话,从而使学习与探究统一。

2、做一做,生生互动

每个小组发一张表。(小组活动)(评出这节课听得最认真、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以及合作最好的小组。分别奖励小红花、小红旗。)

教学语言:请同学们注意,现在要求前后桌合作,用手中○代表,摆出松鼠、小鸡的数量;过渡语言:然后圈一圈,观察8只小鸡里面有()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最后,填空列式。

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

教学语言:B同学你来回答。

(小结性语言:每2只一组,8只小鸡里面有4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所以小鸡的只数是小松

鼠的4倍。)

(反思):可惜这里没有留多一点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比如你问我答、我问你答。3、说一说,师生、生生互动

实物投影出示问题。

小结性语言:我们通过前面的应用题的练习知道了这样的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份另一个数那么多?用除法来计算!下面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几道应用

题;教师读题一遍。

(1)鸭子数是松鼠的()倍。□○□=□

(2)猴子数是孔雀的()倍。□○□=□

(3)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

教学语言: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活动,争取每位同学都来说说是怎么想的?有困难的同学别泄气,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一说;

(讲解语言)然后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你回答得棒极了,哪组还有更好的?)

(反思):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活动,争取每位同学都来

说说是怎么想的?;如果采用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汇报的形式,让学生考教师、考学生;教师考学生等多样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活动面会更广,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4、过渡语言:质疑:你还能提出什么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学生口头提问,教师板书:

小鸭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小鸟的只数是小鸭的()倍。

小鸟的只数是小猴的()倍。

……

教学语言:现在我们来看问题口答,D同学你说一说用算式怎么表示。

三、课时练习。

1、教学语言:翻开教科书p47找到“练一练”第1题。

老鼠数是小猫的□倍。蜻蜓数是蝴蝶的□倍。

□○□=□□○□=□

教学语言:⑴先自己仔细看第一图和第二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要

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呢就用学具画一画,圈一圈。

⑶评析语言:

2、教学语言:现在找到“练一练”的第2题。

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倍。

□○□=□

教学语言:⑴先自己仔细观察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说了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填空列式。

⑶评析语言:用8个小圆片代表淘气有8个南瓜那么高,用3个小圆片代表机灵狗有3个南瓜那么

高。~~~

3、教学语言:找出“练一练”第3题。

讲解语言:气象组调查了近日来的天气情况,见下表。

⑴下雨□天,晴天□天,多云□天。

⑵晴天的天数是下鱼的□倍。

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①独立完成。

②组内口头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

四、课堂评价。

评出这节课听得最认真、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以及合作最好的小组。分别奖励小红花。

反思):在评价中采用,教师评、学生评,评个人、评集体等多种评价方式,也是想达到对学

生的一个促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由于课前就强调了最后要奖励小红花,所以,整节课学生的秩序井然有序,即使在活动中也没有出现混乱状态。

五、课堂小结。

小结性语言: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一种除法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想求一

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那么多?所以用除法来计算!好了以后我们又多了一个本领,就是提出用除

法解决的问题并学会了解决。

五、(附)板书设计:

快乐的动物

1、小鸭只数是小猴只数的()倍?

(想: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个3只小猴那么多?)

□○□=□

2、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想:8只小鸡里面有(多少)个2只小松鼠那么多?)

□○□=□

教学目标

(一)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二)培养正确计算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算理,明白要借的数位上是0,怎样退1。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2.订正板演

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3.总结并引入新课

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这两道题是对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情况的检查,老师知道大家掌握得很好。

师问: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带退位点的“4”你可以看作几?(生:可以看作3)带退位点的“7”可以看作几?(生:可以看作6)带退位点的“1”呢?(生:可以看作0)……

师说: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带退位点的数,我们都要少看1,那么如果遇到0带退位点,应该看作几呢?(师将黑板上的第二题被减数十位上的“1”改为“0”)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该怎样退“1”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板书课题: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7

(1)指名读例7

师问:个位上2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零表示这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那该怎么办呢?“零”可是一个热心帮助人的好孩子,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好办法,谁知道到底是个什么好办法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计数器进行演示:

师问: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是0,该怎么办呢?(生:可以从百位退1)百位上的“1”表示多少呢?(生:1个百或10个十)师从百位上拿走一个珠子,同时在十位上拨出10个珠子。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从百位上退1后百位少1,而十位上变成了10。

师问:现在能不能从十位上退1了?教师继续用计数器进行演示:

请学生看着计数器说说计算过程。(十位退1剩9,个位加10是12,12减9等于3)

(3)对照计数器,学生互相说计算过程,并直观地看到结果是143。

(4)脱离计数器,看着竖式完整地讲出计算过程。

生说:个位2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再从百位退1,在十位上作10,然后从十位退1到个位是作10,个位上12-9=3,十位上剩9,9-5=4,百位上剩2,2-1=1。教师根据学生口述的计算过程,板书:

(5)小结

师说:这道例7是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笔算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从百位退1,所以带退位点的“0”少看1时,要看作“9”。

(6)练一练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计算过程。强调0上有退位点,作9再减,前一位上不要忘记少1。

2.学习例8

(1)出示例8。请同学独立完成例8。

3000-628=_________

(2)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提问:这道题的被减数有什么特点?(生:被减数末尾有3个零)师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会的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出示竖式教具:

师问:个位上0减8不够减怎么办呢?十位上、百位上都是0,该怎么退1?退位后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完成板书:

师问:被减数原是3000,退位后变成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生:退位后变成2个千、9个百、9个十、10个一)

师说:对,千位上的“1”分成9个百,9个十,10个一。

(3)订正自己在练习本上的竖式。

(4)改一改

将3000改成3010怎样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并与例8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

1.被减数上的□里应填几?为什么?

2.完成P119“做一做”。

3.下面这些小蜜蜂应飞到哪朵花上?

4.下面新生产的电视机合格吗?把不合格的产品检修合格,然后装进包装箱里。

5.小结

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了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计算时,要从不是零的那一位上退1,0上有退位点的,作9再减。这样的题比较容易出错,计算时要特别细心、认真,做

完后一定要进行验算。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笔算减法中的一个难点,要想突破这一难点,应把重点放在讲清算理上,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练习,还是能掌握这部分知识的。

在复习准备中,出示了两道连续退位的减法,通过复习提问,学生明白带退位点的数都要少看1。接着追问:如果0上带退位点,怎么少看1呢?引出新课。

在学习新课过程中,先通过演示计数器,学生明白0上带退位点时,要看作是9,然后脱离教具,直接看竖式说计算过程,最后通过两道练一练,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学习例8时,出示一个竖式教具,放手让学生说十位、百位怎样退1,扶助学生完成例8,再将例8的被减数改成3010,让学生想想应该怎样做,使知识活学活用。

在巩固反馈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坡度,先安排了一个被减数上的□中填几,再独立完成“做一做”。在学生基本掌握了知识的基础上,又安排了两道趣味练习;蜜蜂采蜜和检修电视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大九九乘法口诀表

大九九乘法口诀表(19×19的乘法口诀表) 1乘的乘法有: 1×1=1 1×2=2 1×3=3 1×4=4 1×5=5 1×6=6 1×7=7 1×8=8 1×9=9 1×10=10 1×11=11 1×12=12 1×13=13 1×14=14 1×15=15 1×16=16 1×17=17 1×18=18 1×19=19 2乘的乘法有: 2×2=4 2×3=6 2×4=8 2×5=10 2×6=12 2×7=14 2×8=16 2×9=18 2×10=20 2×11=22 2×12=24 2×13=26 2×14=28 2×15=30 2×16=32 2×17=34 2×18=36 2×19=38 3乘的乘法有: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 3×11=33 3×12=36 3×13=39 3×14=42 3×15=45 3×16=48 3×17=51 3×18=54 3×19=57 4乘的乘法有: 4×4=16 4×5=20 4×6=24 4×7=28 4×8=32 4×9=36 4×10=40 4×11=44 4×12=48 4×13=52 4×14=56 4×15=60 4×16=64 4×17=68 4×18=72 4×19=76 5乘的乘法有: 5×5=25 5×6=30 5×7=35 5×8=40 5×9=45 5×10=50 5×11=55 5×12=60 5×13=65 5×14=70 5×15=75 5×16=80 5×17=85 5×18=90 5×19=95 6乘的乘法有: 6×6=36 6×7=42 6×8=48 6×9=54 6×10=60 6×11=66 6×12=72 6×13=78 6×14=84 6×15=90 6×16=96 6×17=102 6×18=108 6×19=114 7乘的乘法有: 7×7=49 7×8=56 7×9=63 7×10=70 7×11=77 7×12=84 7×13=91 7×14=98 7×15=105 7×16=112 7×17=119 7×18=126 7×19=133 8乘的乘法有: 8×8=64 8×9=72 8×10=80 8×11=88 8×12=96 8×13=104 8×14=112 8×15=120 8×16=128 8×17=136 8×18=144 8×19=152 9乘的乘法有: 9×9=81 9×10=90 9×11=99 9×12=108 9×13=117 9×14=126 9×15=135 9×16=144 9×17=153 9×18=162 9×19=171 10乘的乘法有: 10×10=100 10×11=110 10×12=120 10×13=130 10×14=140 10×15=150 10×16=160 10×17=170 10×18=180 10×19=190 11乘的乘法有: 11×11=121 11×12=132 11×13=143 11×14=154 11×15=165 11×16=176 11×17=187

九九乘法口诀表(超清晰打印版)

九九乘法口诀表

九九乘法口诀表

1乘的乘法有: 1×1=1 1×2=2 1×3=3 1×4=4 1×5=5 1×6=6 1×7=7 1×8=8 1×9=9 1×10=10 1×11=11 1×12=12 1×13=13 1×14=14 1×15=15 1×16=16 1×17=17 1×18=18 1×19=19 2乘的乘法有: 2×2=4 2×3=6 2×4=8 2×5=10 2×6=12 2×7=14 2×8=16 2×9=18 2×10=20 2×11=22 2×12=24 2×13=26 2×14=28 2×15=30 2×16=32 2×17=34 2×18=36 2×19=38 3乘的乘法有: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 3×11=33 3×12=36 3×13=39 3×14=42 3×15=45 3×16=48 3×17=51 3×18=54 3×19=57 4乘的乘法有: 4×4=16 4×5=20 4×6=24 4×7=28 4×8=32 4×9=36 4×10=40 4×11=44 4×12=48 4×13=52 4×14=56 4×15=60 4×16=64 4×17=68 4×18=72 4×19=76 5乘的乘法有: 5×5=25 5×6=30 5×7=35 5×8=40 5×9=45 5×10=50 5×11=55 5×12=60 5×13=65 5×14=70 5×15=75 5×16=80 5×17=85 5×18=90 5×19=95 6乘的乘法有: 6×6=36 6×7=42 6×8=48 6×9=54 6×10=60 6×11=66 6×12=72 6×13=78 6×14=84 6×15=90 6×

“九九”-乘法口诀表

“九九”-乘法口诀表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张叶清【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二年级第三册“九九”-乘法口诀表【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够根据乘法口诀制作乘法表。 2、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关于乘法口诀的历史知识,在数学文化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根据乘法口诀制作乘法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一乘、填一填,今天让我继续学习下去。 2、师: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把这张表格填写完整。 【说明:从乘法的表格引入到九九乘法口诀表,做到了知识的迁移引导作用。】二、探究新知: (一)填写乘法表格 1、师:填写表格。

2、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师:你们在填写的时候用的是什么口诀,能够写下来吗? 4、小组同学相互合作讨论。 5、师生合作完成口诀的表格 6、师:这张表格我们可以称作为乘法口诀表。我们能不能在整理一下,让它变 得更简单一些呢? 7、师生合作。 8、小结: 因为表格从斜的中线开始,成对称,所以可以省略一半。

1的口诀2的口诀3的口诀4的口诀5的口诀6的口诀7的口诀8的口诀9的口诀 9、师:这就是九九乘法口诀表。(课件演示) 揭示课题《九九乘法口诀表》 10、师:口诀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所以称“九九”。公元前7世纪春 秋齐恒公时已有,敦煌汉简和延居汉简中,都有“九九”的残文,这里的九 九表和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所著《数学启蒙》中的是一样的。 11、师:除了中间的橙色之外的口诀都可以计算两个乘法题。 12、小结。 【说明:通过从乘法表到乘法口诀,让学生自己完成“九九口诀表”的“发明”,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外通过对我国数学历史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民族的自豪感。】 三、巩固练习: 1、直接写出得数“ 6 × 5 =32 ÷ 8 = 6 × 3 = 42 ÷ 7 = 4 × 9 =63 ÷ 9 = 2、先填写乘法口诀,再编写两个乘法算式。 三七()五九()六八()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九九乘法口诀表的特点及来历_公式总结

小学九九乘法口诀表的特点及来历_公式总结 九九乘法口诀的由来 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现在人们一般把那些有心计、会算计、善谋划的人形容为心里有“小九九”。 九九表,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现在小学初年级学生、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不过欧洲直到十三世纪初不知道这种简单的乘法表。 西方文明古国的希腊和巴比伦,也有发明的乘法表,不过比起九九表繁复些。巴比伦发明的希腊乘法表有一千七百多项,而且不够完全。由于在十三世纪之前他们计算乘法、除法十分辛苦,所以能够除一个大数的人,会被人视若数学专家。十三世纪之初,东方的计算方法,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欧洲人发现了他的方便之处,所以学习这个新方法。当时,用新法乘两个数这类题目,是当时大学的教材。 本文导航1、首页2、九九乘法口诀的全文3、九九乘法表的特点4、古代文明古国的乘法表5、如何背诵九九乘法口诀表九九乘法口诀的全文 1乘的乘法有: 1×1=1 1×2=2 1×3=3 1×4=4 1×5=5 1×6=6 1×7=7 1×8=8 1×9=9 1×10=10 1×11=11 1×12=12 1×13=13 1×14=14 1×15=15 1×16=16 1×17=17 1×18=18 1×19=19 2乘的乘法有: 2×2=4 2×3=6 2×4=8 2×5=10 2×6=12 2×7=14 2×8=16 2×9=18 2×10=20 2×11=22 2×12=24 2×13=26 2×14=28 2×15=30 2×16=32 2×17=34 2×18=36 2×19=38 3乘的乘法有: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 3×11=33 3×12=36 3×13=39 3×14=42 3×15=45 3×16=48 3×17=51 3×18=54 3×19=57 4乘的乘法有: 4×4=16 4×5=20 4×6=24 4×7=28 4×8=32 4×9=36 4×10=40 4×11=44 4×12=48 4×13=52 4×14=56 4×15=60 4×16=64 4×17=68 4×18=72 4×19=76 5乘的乘法有: 5×5=25 5×6=30 5×7=35 5×8=40 5×9=45 5×10=50 5×11=55 5×12=60 5×13=65 5×14=70 5×15=75 5×16=80 5×17=85 5×18=90 5×19=95 6乘的乘法有: 6×6=36 6×7=42 6×8=48 6×9=54 6×10=60 6×11=66 6×12=72 6×13=78 6×14=84 6×15=90 6×16=96 6×17=102 6×18=108 6×19=114 7乘的乘法有: 7×7=49 7×8=56 7×9=63 7×10=70 7×11=77 7×12=84 7×13=91 7×14=98 7×15=105 7×16=112 7×17=119 7×18=126 7×19=133

九九乘法口诀表儿歌

小九九乘法表: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大九九乘法口诀表 1乘的乘法有: 1×1=1 1×2=2 1×3=3 1×4=4 1×5=5 1×6=6 1×7=7 1×8=8 1×9=9 1×10=10 1×11=11 1×12=12 1×13=13 1×14=14 1×15=15 1×16=16 1×17=17 1×18=18 1×19=19 2乘的乘法有: 2×2=4 2×3=6 2×4=8 2×5=10 2×6=12 2×7=14 2×8=16 2×9=18 2×10=20 2×11=22 2×12=24 2×13=26 2×14=28 2×15=30 2×16=32 2×17=34 2×18=36 2×19=38 3乘的乘法有: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 3×11=33 3×12=36 3×13=39 3×14=42 3×15=45 3×16=48 3×17=51 3×18=54 3×19=57 4乘的乘法有: 4×4=16 4×5=20 4×6=24 4×7=28 4×8=32 4×9=36 4×10=40 4×11=44 4×12=48 4×13=52 4×14=56 4×15=60 4×16=64 4×17=68 4×18=72 4×19=76 5乘的乘法有: 5×5=25 5×6=30 5×7=35 5×8=40 5×9=45 5×10=50 5×11=55 5×12=60 5×13=65 5×14=70 5×15=75 5×16=80 5×17=85 5×18=90 5×19=95 6乘的乘法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