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角色形象设计在影片中的重要性
微电影《远山的呼唤》中人物形象的设计与价值研究

198作者简介:张文莲(1996— ),女,汉族,贵州黔西南人,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影片讲述一位有美术天赋从小失去母亲的孩子,在成长路上为了追求梦想的坎坷故事。
爷爷靠一手捡垃圾为生的工作独自把他扶养至大。
孩子父亲没有另寻妻子,常年在外谋生,对于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从不过问,更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最后因为爷爷的去世开始慢慢醒悟。
微电影《远山的呼唤》主要想表达的是,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很多贫困地区仍然有很多这样的孩子需要被关注。
从而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关爱留守儿童,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我们主要是选择贫困农村具有平民化的人物,用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来加强剧本的真实性。
恩格斯说过:“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正确的表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所谓真实自然的人物形象就是要有鲜明性格特征和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人物。
在人物塑造的手法上,主要是通过具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强化人物,从而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
再一个就是通过人物的细节动作来折射人物心理特征。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是从最细微的故事情节入手,以求达到故事的真实又不拖沓,从而更好的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
一、《远山的呼唤》人物形象的分析(一)人物形象的平民化倾向我们的微电影讲述的是贵州偏远地区留守儿童的故事,在这种典型环境下的人物就必须具备平民化.大众化等的特点。
短片中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人物,因为他们的生活状态使他们具备这样真实、自然的特点。
再者就是微电影时间短,在投资上相对于电影或者电视都是很低的,因此微电影的题材选择上都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故事。
片中的爷爷(刘天远)、父亲(刘成)、小伙伴(张达),这些人物形象都是我们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远山的呼唤》就是通过写这些人物的真实生活,来展现普通老百姓的现实状况,折射出人们普遍关注的留守儿童现象,从而让观众从深层次去挖掘社会意义并且引发他们对社会所存在问题的思考。
这些人物是观众所熟悉的,就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人物。
浅析舞蹈《逼上梁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浅析舞蹈《逼上梁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1. 引言1.1 介绍《逼上梁山》舞蹈作品舞蹈作品《逼上梁山》是一部以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为背景的舞台作品,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了《水浒传》中的经典故事和人物形象。
这部舞蹈作品以激烈的舞蹈动作和精湛的表演技巧,向观众展现了水泊梁山英雄豪杰的风采。
舞蹈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栩栩如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英雄的世界中,感受到了他们的悲喜哀乐。
《逼上梁山》舞蹈作品通过精心设计的舞台服装和化妆,使每个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
从衣着的选择到化妆的细节,都展现出了每个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观众可以从人物形象的外表看出他们的身份和性格,这为整个舞蹈作品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1.2 人物形象在舞蹈中的重要性在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人物形象是舞蹈作品的灵魂和中心,它们可以通过服装和化妆设计、舞蹈动作和表演技巧、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刻画、人物之间的关系展现以及舞蹈音乐的配合等方面,为舞蹈作品赋予生命和情感。
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蹈故事,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从而加深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2. 正文2.1 人物形象的服装和化妆设计人物形象的服装和化妆设计在舞蹈《逼上梁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服装和化妆的设计,可以帮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每个角色的身份和特点,同时也能为整个舞蹈作品营造出氛围和情感。
在《逼上梁山》这部舞蹈中,每个人物的服装和化妆都经过精心设计,以突出其角色性格和情感。
在舞蹈中扮演悲愤一身的梁山英雄的演员们,通常都会穿上具有古代武士风格的装束,配以浓重的妆容和沉稳的表情,以凸显其豪气和正义感。
而扮演阴险奸诈的反派角色的演员,则通常会选择暗色调的服装,搭配犀利的妆容和狡诈的表情,以展现出其狡诈和阴险的性格。
2.2 舞蹈动作和表演技巧舞蹈动作和表演技巧在《逼上梁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精彩的舞蹈动作和高超的表演技巧,舞者们将角色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如同置身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冲突和情感碰撞。
浅析《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角色造型设计

浅析《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角色造型设计□李瑜李小汾摘要:《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以中国传统神话为题材的动画电影。
在设计者的奇妙构思下,故事的主角哪吒被塑造为画着烟熏妆、有鲨鱼牙、带着颓废神情但勇于反抗自身命运的反英雄人物形象。
传统神话故事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动画电影创作者在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展开叙事时应该立足于现代价值观念,同时合理创新、重组传统故事,并结合时代需求,创作出符合当下社会需要的角色。
关键词:哪吒传统文化人物造型时代2019年暑期在中国内地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是继《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后又一部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3D动画电影。
影片中哪吒的造型保留了传统人物的典型特征,并结合现代流行文化进行了重组与创新。
本是灵珠子转世为英雄的哪吒,因申公豹的偷梁换柱被转变为魔丸转世,打破了人们对哪吒的传统认知。
在创作者的奇妙构思下,其人物造型被塑造为一个画着烟熏妆、牙齿不整齐的顽劣孩童,展现了一个极具现代特色的哪吒。
影片中的哪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形象,但正是这样的哪吒受到了大众的喜爱,使《哪吒》刷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排名当时的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榜单第二。
文章通过对《哪吒》人物造型的分析,总结哪吒动画角色造型在定位、形象设计、服装设计、语言设计、美学特征等方面的特征,探寻《哪吒》这部影片获得成功的缘由,讨论当下中国动画电影在以传统故事为蓝本展开创作时应如何继承与创新,思考哪吒角色造型设计对中国动画电影角色造型的启发意义。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角色造型设计是以绘画造型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的主体造型和空间造型。
动画影片中的角色造型设计是创作者根据文字脚本的描述和对角色的理解设计出来的形象,既有现实生活题材,又有表现奇幻世界等的动画故事题材。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在创作和叙事上具有高度的自由与可能性。
因此,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创作者可以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凸显角色的性格特征,借助幻想和象征传递自己的理想与愿望。
论当代电影人物造型塑造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意识

论当代电影人物造型塑造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意识摘要]: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猛,电影制作的专业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观众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电影艺术中人物是服务于剧情发展和作品思想传达的重要依托,所以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电影作品创作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近年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审美意识越来越多元化,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多样、细腻和成熟,并在传统绘画艺术中不断吸收营养。
[关键词]:电影;当代审美意识;写实造型设计;写意造型设计众所周知,电影是有别于传统艺术门类的综合艺术,将各种艺术形式融合于一体,具有视听性和叙事性等特点,因其主要面对社会大众也被称之为大众艺术,不同的类型电影有不同的侧重和表达。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是在总导演的统筹指挥下,由众多演职人员共同完成创作的,而人物形象和精神的塑造是电影创作的关键。
一、电影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从创作目的上看,一部电影中所有的元素和构成都是为故事主线的发展而服务的,但是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往往是吸引观众重要因素。
许多导演认为一部好的电影艺术作品会让观众在观赏时忘记视觉上审美的主动性,观众可以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中。
然而实际上随着观众审美需求的提高,电影中的人物造型、场景设计、灯光、道具等元素,以及容纳这一切的镜头语言都不可忽视。
电影中“角色的塑造”、“故事脉络的叙述”、“情节的表现”都是靠人物来完成的,人物造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演员人物的形象造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影画面的视觉效果。
演员依赖于人物造型设计,合理的人物外部形象设计,有利于演员对所演角色的准确把握,更顺利的进行艺术表演。
改革开放40年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和“麦当劳”一起涌入中国,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进行了化学反应,形成了当下中国特殊的文化景观。
从对好莱坞大片的疯狂追迷,到如今《战狼2》的惊天票房,中国电影发展跟随并游离了西方电影的影响。
在与欧美大片和日本、印度等国电影的激烈对抗中,中国新生派导演们有意识的开始强调影片的形式感,探索适应中国观众审美的人物造型设计。
浅论《千与千寻》中“无脸男”的形象塑造与角色意义

浅论《千与千寻》中“无脸男”的形象 塑造与角色意义
孙艺嘉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摘 要:《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在日本乃至世界的动漫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研究具体的人物形象,不 仅能够在细节之处感受到导演的制作技巧,更能体味角色背后蕴含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千与千寻》;无脸男;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塑造;角色意义
1 影片概述与制作背景 《千与千寻》是宫崎骏制导的动画 电影,于 2001 在日本上映。故事的主人 公千与千寻在偶然闯入的灵异世界中历 经挫折与成长,最终回到了现实世界。 这部电影由日文直译过来名为《千与千 寻的神隐》,“神隐”在日本的民俗中 意为“被神仙藏起来”,影片正是将作 为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神灵文化作为切入 点,堪称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佳作。 《千与千寻》的创作正值日本泡沫 经济时代。一方面,经济的飞速发展使 日本在二战后快速步入现代社会。例如, 影片中肮脏不堪的河神暗示着工业对于 环境的污染,汤屋中的工作者体现了日 本人积极的劳动态度。另一方面,日本 在向前迈进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与现代文明产生激烈碰撞。如被钱权所 诱惑的汤婆婆与坚持平淡的钱婆婆形成 对比。 在这样特定的创作背景下,宫崎骏 选择通过塑造不同的角色形象来表达自 己的创作意图。无脸男作为次要角色, 却形象鲜明、意义深远。 2 无脸男的角色塑造 从外观来看,无脸男主要有面具和 身体两部分。面具上眼睛和嘴巴微妙的 弯曲变化能够反映出他的感情倾向。漆 黑色的身躯有时是半透明状,视觉上造 成空虚、虚无的效果。在面具下他还有 一张能吃东西的嘴巴,身形随着吃下的 东西而不断变化。无脸男本身不能用语 言交流,只能发出“啊啊”的声音,但 吃下鬼怪后能够用他们的声音进行表达。 他在正常状态时行为动作滞后、迟缓, 给人整体上木讷呆滞的形象。
浅析动画《哪吒闹海》中的角色造型设计

浅析动画《哪吒闹海》中的角色造型设计《哪吒闹海》是一部以民间传说“哪吒”为背景,由唐章导演,金牌导播唐汉民,韦家辉,邵婷婷出演的一部新动画电影,作为国家文化和时代文化的代表作,《哪吒闹海》的角色造型设计独具匠心,让此电影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的浪漫,趣味和可爱。
《哪吒闹海》的角色造型设计以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对每个角色细心地进行创作,创造出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哪吒著名的三项武学为基础:斗,离,破,以及民间传说中神话主题,将武侠特征成功融入到哪吒主角的角色造型当中,使其具有古朴的气质,既令人沉醉又有神秘感,让人印象深刻。
哪吒长发佩服,一身铠甲,宝剑؛他身上装着古香古色的神秘宝物,令人联想起来源于中国古老文化底蕴中几何形状和颜色的图案,体现了古老文化独特性和历史精髓。
在片中,哪吒的父亲,大地之父峨眉帝君,则用红色和金色&紫色为主调,表示出至高无上的气势。
其造型装备上也佩带着玉佩,金扣,形状方圆,象征着正义,《礼记》中“正义昭昭”的精神,而他的大鬃则用彩色斑斓的元素表现,更加彰显着帝君的威严,气势非凡。
而另一个主角“师太”则凸显出宏伟的山水景观,表现了形神兼备的女性魅力,使角色在电影当中更加深情,具备可爱的细节,线条流畅,不仅突出了“师太”的灵动,又同时符合风格的要求。
另外,至于其他影片中的角色,如神火大将,老头子以及哪吒的护士等,则借用当地的民俗风情,给这些角色以独特的服装,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素材,让这些角色变得更加生动。
另外以动物的形象和彩绘外衣,则体现出影片中动植物的融合。
总之,《哪吒闹海》给角色具体形象,把服装布料及其细节进行精准定位,将色彩,时尚,古风等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出了神秘的浪漫气氛,把中国古代的强大文化气息融入动作画,由此可见角色造型设计对影片的影响之大。
浅析“警察”形象在警匪片电影中的塑造

浅析“警察”形象在警匪片电影中的塑造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香港的警匪片历来惯于腰现警察和罪犯之间的对抗,由此街生出展现罪犯和罪犯之间对抗的极具香港本士特色的黑社会片等亚类型。
陈木胜和杜琪峰一样可以说是近年来香港电影的中流低在,而且相对于杜琪峰对于香港这座城市的固守态度来说,陈木胜的创作可以说一直在致力于跨越内地和香港以及东方和西方之间的文化隔阂。
于2008年上映的陈木胜新作《保持通话》尽管在这一一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中并不抢眼但这部电影却相当的耐人寻味。
首先就剧本来说,这部相当中国式的影片却是改编自一部好莱坞B级制作的影片《一一线生机》。
相对于《神探》来说,同样将角色定位在普通人身上的《保持通话》整体感要好了许多;而尽管影片属于西片的翻拍之作,难能可贵的是陈木胜在编剧和导演方面都将这部影片真正地做到了本土化。
自《无间道》以后的香港警匪片无不是在警匪对抗这一类型模式中艰难地寻找者突破和创新。
麦兆辉和庄文强这一组合自《无间道》大获成功之后似乎终于为香港管匪片进入内地电影市场开启了一道窄门,于是从(无闻道3之终极无间》2003)到《伤城》(2006)再到《奇听风云》(2009),三年一度的“麦庄作品”构成了香港电影在进人内地市场的道路上颇为黑色的一一个文本序列D。
以迷途警察的悲剧结尾收场似乎已成为此类警匪片进人内地的一一个可复制模板,于是从无间道》系列里的刘德华到<伤城》里的梁初伟,再到《窃听风云)里的刘青云、古天乐和吴彦相,包括这一时期出现的同类型影片《杀破狼》(2005)里面的甄子丹、任达华等,原本在《警察故事》、《飞虎》这类香港电影里面朝气蓬勃的香港警察近年米却一次又一次地向内地呈交自己迷途后的悔过书,令这一一系列影片散发着浓郁的黑苦味。
此类影片能否代表香港电影的未来希望,或者能否开启一种香港电影的新的模式,个人的感觉更多还是悲观的。
毕竟,迷途警察最终被绳之以法这样的定型模板可操作的空间太小太小。
浅析《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角色性格设计

浅析《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角色性格设计《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备受瞩目的动画电影,该影片在角色性格设计上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
影片中的角色形象个性鲜明,不仅仅以传统的英雄与反派为主,还有涵盖了更多的复杂性格特征,这也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
下面将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几个主要角色的性格设计展开分析。
首先要介绍的是影片的主角——哪吒。
哪吒在影片开始时呈现出调皮捣蛋、桀骜不驯的性格。
他不喜欢被限制,对父母的教诲不以为然。
他头脑灵活、机智,但却极其自私和任性。
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哪吒经历了磨难和成长,性格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他学会了责任、担当,学会了去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最终成为了保护家人和正义的英雄。
哪吒的性格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孩子的成长困境,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其次是哪吒的父母——李靖和夫人。
李靖是个责任心极强的父亲,他对哪吒的宠爱和疼爱无比,但也无法摆脱对哪吒的严厉要求。
夫人则是一个贤惠温柔的母亲形象,她对哪吒也有着深深的爱和关怀。
在影片中,他们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哪吒成长的关键。
他们的性格设计成熟稳重,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沉爱意和对成长道路的坚定信念。
最后要谈论的是敖峰这个角色。
敖峰是个为人忠诚,任劳任怨,永不放弃的侍从。
他对哥哥敖丙和夫子李靖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是整个敖家族的中流砥柱。
他的性格设计体现了一种忠诚与勇敢,并在关键时刻为哪吒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他的性格也相对稳重朴实,成为了影片中的一处亮点。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角色性格设计错落有致,给观众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的人物交锋和心灵成长的奇妙历程。
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这也为整个故事注入了更多的戏剧性和深度,在影片的成功之处,角色性格设计功不可没。
希望通过今后的作品,导演和制作团队能够延续这一优秀的性格设计传统,创作出更多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角色形象设计在影片中的重要性
作者:罗玲鑫任燕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24期
摘要:电影作为综合小说、绘画、音乐、雕刻的第七艺术,之所以可以给人们呈现更真实立体的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
人们在荧幕中所看到的角色造型可以说是影视的核心。
通过故事的脚本塑造人物形象,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时代性,电影是个造梦的地方,不同的时代,人们对美的感受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大众在这时代的变迁中也会对审美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成功的塑造具有时代性的鲜明生动的人物是电影的关键之一。
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主题的,它要借助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灵活的运用一些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给人物形象加入一些新鲜的元素和丰富的想象力,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的呈现出来,更加的具有时代性具有鲜明生动性。
关键词:电影;时代性;鲜明生动;人物;塑造;形象
一部成功的电影,需要各方面巧妙的安排与结合,需要各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完善应处理的部分,将储存已久的功能发挥到最佳。
这样生动鲜活的人物才能让影片为之亮眼,而人们这个大群体会深深的被吸引着,在美轮美奂的电影海洋轻松遨游。
一、人物塑造的重要性
影片是否深入人心,让人们流连忘返,都取决与电影中人物的塑造。
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需要通过真实、独到的细节将每个不同的人物刻画出来。
时隔多年,人们依旧记得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打坐思考问题的一休哥、喋喋不休的唐老鸭、喜爱打闹的猫和老鼠……观众们有可能已经记不清动画片的故事情节和故事场景,而可以肯定的是动画片中的主人公形象是人们一直记忆深刻的。
主人公是一部动画片的灵魂,动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表达、日常行为、外表形象甚至是人物的逻辑思维通过各种方式反映出来,更是打动广大观众的心理。
可见,一部影片里的动画人物时如此的关键。
二、人物塑造的特征性
人物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方面。
在塑造这些动画形象时,还可以在这些角色的外表形象上赋予一些独特的特征,这可以是创新的东西,也可以给人物特定的道具,使这个人物具有区别于其他形象的特征。
外在形象又包括人物的外貌和人物的语言行为。
在设计一个动画片的角色时,对这个人物加以想象力进行一些夸张、独特的刻画,使这个角色更加的生动、深入人心。
人物语言是展现人物形象最有效的方式。
利用人物语言来传达内心思想,来表明对待人、对待事物的某种态度。
通过夸张的语言突显人物形象的主导性格。
主要角色设定要避免性格的重复。
在商业动画片的剧本中,动画角色的性格一般都采用类型化的塑造手法。
动
画人物形象的塑造还需要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要想一部动画片的角色被人记住,首先它的形象特征就要突出、醒目、与众不同。
加入一些丰富的想象力元素,一切物体都可以在动画片里成为主角,都可以成为富有人性的“人物”。
三、人物塑造的多面性
随着对动画影片的喜爱,影片的观看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片面和单调,而会去体会作者想表达的人物类型、作者塑造人物的方式和手法。
在已知的动画影片中去概括分析动画人物的塑造以及与其相关的各项内容。
电影作品中对人物的塑造,首先要仔细的了解电影的内容、电影的时代、电影中每个人物的特征、电影中每个人物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对电影进行一系列的初步分析,对人物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应该从总体上规范出所要塑造的人物性格在那个时代生活冲突中的体现,将人物融入情节的因果关系,并按照开始、发展、高潮到结局这个情节层次逐步展开,其电影的事件安排比较严谨,通过巧妙的情节起伏跌宕去排列,让观众可以很好的通过电影中鲜活生动的人物塑造去体会所涉及的时代背景。
在当代社会中,动画电影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
同样的是,塑造动画人物也是动画的第一任务,这些人物也往往被作者设置在一个特定环境下,让他们也具备着些许的时代性。
不同的是,动画电影中,时代性的人物被大大夸张了,但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塑造却更为鲜活生动,能更好的将观众置身于动画世界中,去体验一个奇幻的世界,去观看另一类人物的生活。
在人们看来动画人物只是作者在平面上创造出来的立体形象,其实动画人物不仅仅只是一个平面形象,作者早在创作时将自己的生命中最美好的、曾经遗失的、走过的时代、自己的思想情感都赋予了动画人物,所以他有血有肉了,有思想有情感了,也有了作者都达不到的特异功能,更能够和观众进行情感沟通。
许多成功的实例证明,一个好的动画人物,也能够跨越漫长的时间与不同的文化背景,被多年龄层的广大观众接受,让人们一直深深记住,久久难以忘怀。
四、结束语
要想成功的塑造一个具有时代性具有鲜明生动性的人物,不仅要做到以上所分析的几个方面,还需要广泛的阅读相关书籍,多观看优秀的设计作品,从客观上去找寻主观的体会和经验,将理论和实际设计相结合,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一点一滴的积累和丰富自己所需的各项素材,将自己的体验与设计相结合,使动画角色的设计置身在所处的环境中,使设计的人物形象更具有内涵。
综上所述,成功的人物设置是电影作品的成功关键,让人们在美轮美奂的电影海洋欢快畅游。
参考文献:
[1]周涌.影视剧人物塑造的基本方法[J].现代传播,1999.
[2]富阑译.雷里赫弗.银幕的创作[M].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