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钡餐造影的x线课件
合集下载
消化道疾病X线诊断ppt课件

1、继发肺结核,常并发腹膜结核和肠系 膜淋巴结结核。
2、好发青壮年。
3、好发于回盲部。
4、临床表现:低热、腹痛、腹泻、消瘦、 乏力等。 5、病理分为:溃疡型和增殖型。
肠结核的钡餐造影表现:
溃疡型肠结核:
1、肠管的痉挛收缩,粘膜皱壁紊乱。
2、跳跃征。
增殖型肠结核:
1、狭窄、缩短和僵直。
2、粘膜皱壁紊乱、消失、充盈缺损。
3、回盲瓣受侵犯。
大 肠
盲肠,升、横、降、乙状结肠及直肠
肝、脾曲
结肠袋、结肠带
双重造影:腔壁线,无名沟,无名小区
阑 尾 光滑易移动
结肠与直肠的基本病变表现: 1、肠腔轮廓的改变。 2、肠腔大小的改变。
结肠癌
直、乙状结肠
70%,盲肠、升结肠
常继发于血吸虫或肠息肉
气钡双重造影可发现早期癌肿 晚期左半结肠癌肿者,忌用钡餐
消化道疾病X线诊断
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ulcer)
1、慢性病,规律性的上腹部痛
2、X线能明确溃疡部位、数目、大小 并发症及发展情况 3、好发部位 二指肠球后壁 胃小弯、近小弯前后壁、十
重要概念:
1、穿透性溃疡 2、穿孔性溃疡 3、胼胝性溃疡 4、多发性溃疡
5、复合性溃疡
X线表现
3、服钡后2-6小时钡剂前端达盲肠。 4、7-9小时小肠排空钡剂。
空、回肠的双重对比造影:
1、钡剂涂布并被气体充分扩张、均匀连续, 走行弯曲自然,粗细均匀。 2、弹簧状阴影。
空、回肠的基本病变表现:
1、肠管的改变(肠腔狭窄、肠腔扩张)。
2、肠腔轮廓和粘膜的改变。 3、位置和功能的改变。
肠结核
X线表现
气钡双重对比检查可显示息肉的全貌。 充盈缺损边缘光滑,界限清楚。 充气时可见带蒂和/或宽基底光滑分叶状软 组织肿块,表面常附着少量薄层钡剂。 带蒂息肉有一定的活动度。
消化系统造影 ppt课件

饮食调整
造影前需遵循一定的饮食 要求,如禁食、限制某些 食物等,以避免食物对造 影结果的影响。
药物告知
患者需告知医生当前服用 的所有药物,特别是可能 影响造影结果的药物。
心理准备
让患者了解造影过程,减 轻紧张情绪,有助于造影 的顺利骤
消化系统造影通常包括口服或注射造 影剂、观察消化道显影情况等步骤。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01
内窥镜检查
内窥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的检查方法,对于消化道器质性
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但操作相对复杂,患者不适感较明显。
02 03
CT和MRI检查
CT和MRI检查可以提供消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信息,对于某 些特定疾病(如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但费用相对较高,且存在辐射 暴露风险。
功能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 、咀嚼、消化、吸收和排泄食物 残渣,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消化系统造影的意义和作用
• 意义: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消化系统造影已经成为诊断消化道疾 病的重要手段。通过造影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消化道内部的形态和 结构,对于早期发现病变、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化道病变。
02
消化系统造影技术
造影剂的选择和使用
造影剂类型
选择适当的造影剂对于消化系统造影 至关重要。常用的造影剂包括钡剂和 碘剂,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使用方法
造影剂的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操 作规范,确保安全有效。通常需要通 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将造影剂引入消 化道。
造影前的准备
01
02
03
胃癌的造影表现及诊断
总结词
胃癌的造影表现及诊断
上消化道的钡餐检查技术ppt课件

4、跟患者阐明检查步骤及主要事项:如吞 服产气粉时不要吐,防止打嗝等……
5、假设患者需求做咽部钡餐检查,那么在 双对比完成后再做
常见体位:
• 食管双对比相〔站立左/右前斜位〕 • 食管充盈相或粘膜相〔站立左/右前斜位〕 • 胃双对比相〔仰卧左前斜位〕 • 胃双对比相〔仰卧右前斜位〕 • 胃体、胃窦充盈相〔俯卧位〕 • 胃底、贲门双对比相〔左前斜位〕
针〔从检查床足侧察看〕翻身并 停顿于右前斜位;假设患者不能 360°翻身,可以做3次来回双侧 卧位的翻身〔或者可以陪人协助 下完成
8、经过旋转体位获得4个部位的图像〔点片, 假设是数字胃肠就更好了〕
• a、胃窦部〔LPO〕
b、胃体下部〔AP〕
c、胃底〔右侧卧位RL〕
d、胃体上部〔RPO〕〔床面头侧抬高 15°,防止钡液流入胃底。〕。
• 胃底、贲门双对比相〔右前斜位〕 • 十二指肠球和圈充盈相 • 十二指肠球和圈双对比相 • 十二指肠球和胃窦部加压相 • 全胃充盈相〔半卧位、立位〕 • 不同角度的全胃充盈相或作加压
• 检查方法:
1、患者站立于检查床,背靠床面,如 不能站立可以让床倾斜30-45°。 2、先做常规胸腹透检查,排除忌讳。 3、吞服产气粉,少许凉水吞入,嘱患 者不要打嗝,延续吞入,这个要看各个 单位的详细操作方法。
9、让患者再做一次逆时 针翻身,让胃粘膜再一 次到达良好涂布,停顿 于右前斜位。
10、按以下次序和体位 再点4张பைடு நூலகம்全景片。
a、LPO
b、AP
c、RPO〔患者先取右 侧卧位,而后头侧抬 高15°,防止钡液返 流入胃底,而后旋转 至RPO位置〕。
d、RL〔等待十二指肠 圈显示后摄片,胃双对 比完成〕。
11、患者取右前斜位 〔RAO〕,使十二指肠 球部完全充盈后摄取单 对比片1张。
5、假设患者需求做咽部钡餐检查,那么在 双对比完成后再做
常见体位:
• 食管双对比相〔站立左/右前斜位〕 • 食管充盈相或粘膜相〔站立左/右前斜位〕 • 胃双对比相〔仰卧左前斜位〕 • 胃双对比相〔仰卧右前斜位〕 • 胃体、胃窦充盈相〔俯卧位〕 • 胃底、贲门双对比相〔左前斜位〕
针〔从检查床足侧察看〕翻身并 停顿于右前斜位;假设患者不能 360°翻身,可以做3次来回双侧 卧位的翻身〔或者可以陪人协助 下完成
8、经过旋转体位获得4个部位的图像〔点片, 假设是数字胃肠就更好了〕
• a、胃窦部〔LPO〕
b、胃体下部〔AP〕
c、胃底〔右侧卧位RL〕
d、胃体上部〔RPO〕〔床面头侧抬高 15°,防止钡液流入胃底。〕。
• 胃底、贲门双对比相〔右前斜位〕 • 十二指肠球和圈充盈相 • 十二指肠球和圈双对比相 • 十二指肠球和胃窦部加压相 • 全胃充盈相〔半卧位、立位〕 • 不同角度的全胃充盈相或作加压
• 检查方法:
1、患者站立于检查床,背靠床面,如 不能站立可以让床倾斜30-45°。 2、先做常规胸腹透检查,排除忌讳。 3、吞服产气粉,少许凉水吞入,嘱患 者不要打嗝,延续吞入,这个要看各个 单位的详细操作方法。
9、让患者再做一次逆时 针翻身,让胃粘膜再一 次到达良好涂布,停顿 于右前斜位。
10、按以下次序和体位 再点4张பைடு நூலகம்全景片。
a、LPO
b、AP
c、RPO〔患者先取右 侧卧位,而后头侧抬 高15°,防止钡液返 流入胃底,而后旋转 至RPO位置〕。
d、RL〔等待十二指肠 圈显示后摄片,胃双对 比完成〕。
11、患者取右前斜位 〔RAO〕,使十二指肠 球部完全充盈后摄取单 对比片1张。
消化道钡餐造影的x线

难。病理分三型:浸润型、增生型、溃 疡型。或分四型:髓质型、蕈伞形、溃 疡型、缩窄型。
2021/6/16
50
2、影像学表现: (1)粘膜皱襞破坏、中断、消失 (2)管腔狭窄 (3)不规则充盈缺损 (4)腔内龛影 (5)管壁僵硬 并发症表现 (1)穿孔形成瘘管 (2)纵隔炎、纵隔脓肿 (3)食管气管瘘
阴性造影剂---气体,油脂类。
2021/6/16
10
为什么用硫酸钡?
钡的原子量高,不易被X线穿透,在胃肠道内与周围组织形成鲜明对比。 硫酸钡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不被胃肠道吸收,而引起中毒或过敏反 应
硫酸钡的禁忌症
胃肠道穿孔、胃肠道梗阻、胃肠道金属异物时禁用。
气体的引入方式: 胃管直接引入 口服产气粉:片剂 粉剂 颗粒
2021/6/16
32
正常贲门部的形态可随体位、吞咽、膈肌活动以及贲门管紧张度而变化, 呈多种形态,互相交替出现, 与贲门部的复杂解剖生理状态有密切关系。 因此熟悉贲门部的正常形态是十分重要的。(1)贲门管:本组100例照 片中,对22例关闭状态贲门管进行测量,其长度为2~3 cm,略呈“S”形 弯曲,局部无蠕动,主要起开放关闭作用,有关长度比教科书中所述3~ 5 cm短,贲门管扩张度2~2.5 cm。(2)贲门环:为贲门管于胃底交接所 形成的向上弧形钡线影,此线的产生是在贲门部接受钡剂涂布后与未涂 布的扩张胃底在气体衬托下出现的截然对比线,不管在任何体位该线总 是向上,主要表现在立位左右前斜位及侧位,俯卧位时此线出现率低。 当胃底被钡剂全部涂抹后,则此线消失。一般认为贲门环与齿状线是一 致的,当在滑动性食管裂孔疝发生时,贲门环则位于膈上,又被称为B环, 但实践证明并非如此,有人对7例滑动食管裂孔疝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 明,即使膈上出现疝囊和粗大胃黏膜,但所谓的贲门环仍位于膈下或胃 泡内,主要是变形的胃底在膈裂孔的束缚下呈漏斗状,当钡剂通过胃底 的狭窄段,与未被钡剂涂抹的膨大端两者交角处形成钡剂涂抹与未涂抹 的交界线。还发现有4例在贲门处同时出现2个或3个向上的弧线钡影,大 环为漏斗部形成的环,小环为贲门环,一般小环套入大环内,形成双环 征象。此位主要是在立位服第一、二口钡剂时出现。(3)贲门部的黏膜 皱襞:正常贲门部黏膜皱襞是贲门部病变的标志,食管胃移行黏膜通常 表现为3~5条,它随着贲门管开放或关闭产生不同形态,彼此排列规则。 贲门管开放时状如轨道,贲门管关闭时呈扇形或放射状,立位时细而长, 卧位时粗短,一般为2~3 cm。
2021/6/16
50
2、影像学表现: (1)粘膜皱襞破坏、中断、消失 (2)管腔狭窄 (3)不规则充盈缺损 (4)腔内龛影 (5)管壁僵硬 并发症表现 (1)穿孔形成瘘管 (2)纵隔炎、纵隔脓肿 (3)食管气管瘘
阴性造影剂---气体,油脂类。
2021/6/16
10
为什么用硫酸钡?
钡的原子量高,不易被X线穿透,在胃肠道内与周围组织形成鲜明对比。 硫酸钡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不被胃肠道吸收,而引起中毒或过敏反 应
硫酸钡的禁忌症
胃肠道穿孔、胃肠道梗阻、胃肠道金属异物时禁用。
气体的引入方式: 胃管直接引入 口服产气粉:片剂 粉剂 颗粒
2021/6/16
32
正常贲门部的形态可随体位、吞咽、膈肌活动以及贲门管紧张度而变化, 呈多种形态,互相交替出现, 与贲门部的复杂解剖生理状态有密切关系。 因此熟悉贲门部的正常形态是十分重要的。(1)贲门管:本组100例照 片中,对22例关闭状态贲门管进行测量,其长度为2~3 cm,略呈“S”形 弯曲,局部无蠕动,主要起开放关闭作用,有关长度比教科书中所述3~ 5 cm短,贲门管扩张度2~2.5 cm。(2)贲门环:为贲门管于胃底交接所 形成的向上弧形钡线影,此线的产生是在贲门部接受钡剂涂布后与未涂 布的扩张胃底在气体衬托下出现的截然对比线,不管在任何体位该线总 是向上,主要表现在立位左右前斜位及侧位,俯卧位时此线出现率低。 当胃底被钡剂全部涂抹后,则此线消失。一般认为贲门环与齿状线是一 致的,当在滑动性食管裂孔疝发生时,贲门环则位于膈上,又被称为B环, 但实践证明并非如此,有人对7例滑动食管裂孔疝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 明,即使膈上出现疝囊和粗大胃黏膜,但所谓的贲门环仍位于膈下或胃 泡内,主要是变形的胃底在膈裂孔的束缚下呈漏斗状,当钡剂通过胃底 的狭窄段,与未被钡剂涂抹的膨大端两者交角处形成钡剂涂抹与未涂抹 的交界线。还发现有4例在贲门处同时出现2个或3个向上的弧线钡影,大 环为漏斗部形成的环,小环为贲门环,一般小环套入大环内,形成双环 征象。此位主要是在立位服第一、二口钡剂时出现。(3)贲门部的黏膜 皱襞:正常贲门部黏膜皱襞是贲门部病变的标志,食管胃移行黏膜通常 表现为3~5条,它随着贲门管开放或关闭产生不同形态,彼此排列规则。 贲门管开放时状如轨道,贲门管关闭时呈扇形或放射状,立位时细而长, 卧位时粗短,一般为2~3 cm。
胃肠道钡餐检查的操作规范精典图片PPT课件

第11页/共61页
常用的上消化道钡剂检查 摄片体位
第12页/共61页
➢食管双对比相(站立左右前斜位) ➢食管充盈相或粘膜相(站立左右前斜位) ➢胃双对比相(仰卧左前斜位) ➢胃双对比相(仰卧右前斜位) ➢胃体、胃窦充盈相(俯卧位) ➢胃底、贲门双对比相(左前斜位)
第13页/共Leabharlann 1页➢胃底、贲门双对比相(右前斜位) ➢十二指肠球和圈充盈相 ➢十二指肠球和圈双对比相 ➢十二指肠球和胃窦部加压相 ➢全胃充盈相(半卧位、立位) ➢不同角度的全胃充盈相或作加压
第35页/共61页
第36页/共61页
第37页/共61页
男,78岁。反复中上腹饱胀半年
第38页/共61页
早期胃癌
女,60岁。反复上腹部 疼痛2年,加重3月
第39页/共61页
低分化腺癌
男,56岁。胃镜提示 胃窦黏膜肥厚性病变
胃角前壁溃疡型CA
第40页/共61页
女,42岁。反复中上 腹疼痛1月伴恶性、呕
第2页/共61页
虽然CT和MR进展很快,在胃肠道 病变的检测中有了很多新的应用,但胃 肠道钡餐检查仍是胃肠道病变最常用的 影像学检测方法。
第3页/共61页
胃肠钡餐检查显示胃肠道的大体解 剖形态有其优势,并可进行动态和功能 观察,和内镜检查有很好的互补作用。 高质量的上消化道钡剂检查和内镜相比, 两者诊断的正确性非常接近。
第8页/共61页
病人的准备
➢ 检查前空腹 ➢ 对于有幽门梗阻的病人,应在检查前 一天晚上置入胃管给予引流
第9页/共61页
关于低张
于检查前3~5分钟给予低张药物 654-2 10~20mg 胰高糖素 0.5~1mg
*应注意低张药物的禁忌症
第10页/共61页
常用的上消化道钡剂检查 摄片体位
第12页/共61页
➢食管双对比相(站立左右前斜位) ➢食管充盈相或粘膜相(站立左右前斜位) ➢胃双对比相(仰卧左前斜位) ➢胃双对比相(仰卧右前斜位) ➢胃体、胃窦充盈相(俯卧位) ➢胃底、贲门双对比相(左前斜位)
第13页/共Leabharlann 1页➢胃底、贲门双对比相(右前斜位) ➢十二指肠球和圈充盈相 ➢十二指肠球和圈双对比相 ➢十二指肠球和胃窦部加压相 ➢全胃充盈相(半卧位、立位) ➢不同角度的全胃充盈相或作加压
第35页/共61页
第36页/共61页
第37页/共61页
男,78岁。反复中上腹饱胀半年
第38页/共61页
早期胃癌
女,60岁。反复上腹部 疼痛2年,加重3月
第39页/共61页
低分化腺癌
男,56岁。胃镜提示 胃窦黏膜肥厚性病变
胃角前壁溃疡型CA
第40页/共61页
女,42岁。反复中上 腹疼痛1月伴恶性、呕
第2页/共61页
虽然CT和MR进展很快,在胃肠道 病变的检测中有了很多新的应用,但胃 肠道钡餐检查仍是胃肠道病变最常用的 影像学检测方法。
第3页/共61页
胃肠钡餐检查显示胃肠道的大体解 剖形态有其优势,并可进行动态和功能 观察,和内镜检查有很好的互补作用。 高质量的上消化道钡剂检查和内镜相比, 两者诊断的正确性非常接近。
第8页/共61页
病人的准备
➢ 检查前空腹 ➢ 对于有幽门梗阻的病人,应在检查前 一天晚上置入胃管给予引流
第9页/共61页
关于低张
于检查前3~5分钟给予低张药物 654-2 10~20mg 胰高糖素 0.5~1mg
*应注意低张药物的禁忌症
第10页/共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