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自编练习题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自编练习题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自编练习题

重庆交通大学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自编习题汇编

管网课程组

2014年8月

第一章给水系统概论

思考题

1. 由高地水库供水给城市,如按水源和供水方式考虑,应属于哪类给水系统

2. 给水系统中投资最大的是那一部分,试行分析。

3. 给水系统是否必须包括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等,哪种情况下可省去其中一部分设施

4. 什么是统一给水、分质给水和分压给水,哪种系统是目前用得最多

5. 水源对给水系统布置有哪些影响

6. 工业给水有哪些系统,各适用于何种情况

7. 工业用水量平衡图如何测定和绘制水量平衡图起什么作用

第二章设计用水量

思考题

1. 设计城市给水系统时应考虑哪些用水量

2. 居住区生活用水量定额是按哪些条件制定的

3. 影响生活用水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 城市大小和消防流量的关系如何

5. 怎样估计工业生产用水量

6. 工业企业为什么要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7. 说明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的意义。它们的大小对设计流量有何影响

8. 为什么城市越小,用水量变化越大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用水量变化系数

习题

1. 某城最高日用水量为15万m3/d,每小时用水量变化如下表,求:(1)最高日最高时和平均时的流量,(2)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3)拟定二级泵站工作线,确定泵站的流量。

2. 位于一区的某城市,用水人口65万,求该城市的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和综合生活用水量。

3. 位于一分区的某城镇现有8万人口,设计年限内预期发展到12万人。用水普及率以90%计,取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50L/(人?d),工业企业和公共建筑用水量,通过调查和实测,总用水量为Q2=13500m3/d,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取总用水量的20%,求最高日用水量。

第三章给水系统的工作情况

思考题

1. 如何确定有水塔和无水塔时的清水池调节容积

2. 取用地表水源时,取水口、水处理构筑物、泵站和管网等按什么流量设计

3. 清水池和水塔起什么作用哪些情况下应设置水塔

4. 有水塔和无水塔的管网,二级泵站的计算流量有何差别

5. 无水塔和网前水塔时,二级泵站的扬程如何计算

6. 对置水塔管网在最高用水时、消防时和转输时的水压线是怎样的

习题

1. 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10×104 m3/d,用水日变化系数为,时变化系数为,水厂自用水系数为。若管网内已建有水塔,在用水最高时可向管网供水900 m3/h,则向管网供水的供水泵房的设计流量应为多少

2. 某城24h用水量(m3/h)如下表所示,求一级泵站24h均匀抽水时所需的清水池调节容积。总用

3

3. 日设计用水量为12万m3/d,清水池调节容积取最高日用水量的15%,室外消防一次灭火用水量为55L/s,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2次,火灾持续时间按2h计,水厂自用水量在清水池中的贮存量按1500m3计,安全贮量取5000m3,求清水池的有效容积。

4. 某城镇管网设有网前水塔,水塔所处位置的地面标高为95m,控制点要求的最小服务水头为20m,管网最高用水时从水塔到控制点的水头损失为10m,控制点处的地面标高为89m,求水塔高度。

第四章管网和输水管渠布置

思考题

1. 一般城市是哪种形式的管网,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

2. 管网定线应确定哪些管线的位置其余的管线位置和管径怎样确定

3. 管网布置要考虑哪些主要的附属设备

4. 工业企业内的给水管网与城市给水管网相比有哪些特点

5. 输水管渠定线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6. 你认为输水管定线时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处理

第五章管段流量、管径和水头损失

思考题

1. 为什么要流量分配流量分配时应考虑哪些要求

2. 什么是年折算费用分析它和管径与流速的关系。

3. 什么叫经济流速平均经济流速一般是多少

4. 什么是连续性方程

5. 什么是能量方程

习题

1. 某城市最高时用水量为300L/s,其中集中供应的工业用水量为190L/s,干管各管段名称及长度(m)见下图。管段1-2,2-3,4-5为单向配水,其余为双向配水,求比流量q s。

2. 某城镇给水管网如下图所示,管段长度和水流方向标于图上,比流量为 L/s?m,所有管段均为双侧配水,折算系数统一采用,节点2处有一集中流量为24L/s,求节点2的计算节点流量。

3. 某管网设有对置水塔,当管网用水最高时,泵站供水量为90L/s,节点流量如下图所示,求水塔到节点1的管段t-1的流量q t-1。

90

第六章管网水力计算

思考题

1. 管段设计流量分配的目的是什么树状管网管段设计流量分配有何特点环状管网管段设计流量分配要考虑哪些原则

2. 解环方程组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 什么叫闭合差,闭合差大说明什么问题手工计算时闭合差允许值是多少

4. 为什么环状网计算时,任一环内各管段增减校正流量△q后,并不影响节点流量平衡的条件

5. 校正流量△q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求出△q值△q和闭合差△h有什么关系

6. 应用哈代-克罗斯法解环方程组的步骤怎样

7. 在设计工况水力分析时为何要暂时删除泵站所在的管段和假设控制点如何找到真正的控制点为何真正的控制点是唯一的

8. 用最大闭合差的环校正法时,怎样选择大环进行平差以加速收敛

9. 管网设计校核时泵站所在管段还要删除吗你能说明在各种工况校核时,哪些节点是定压节点,哪些节点是定流节点

习题

1. 树状网各管段的水头损失如下图所示,各节点的地面高程均为60m,所要求的最小服务水头均为

20m,则管网的水压控制点为哪个节点

2. 起点A和终点B的地形标高分别为62m和61m,若在某流量下管段AB的水头损失为2m,且B点的服务水头为20m,则此时A点的服务水头

3. 综合题

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15000m3/d,其余各小时用水量见表所示,管网中设有水塔,二级泵站分两级供水,从前一日22点到清晨6点位一级,从6点到22点为另一级,每级供水量等于其供水时段用水量平均值。试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并进行以下项目计算:

1)时变化系数、泵站和水塔设计供水流量、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积。

某城市最高日各小时用水量表

时间0~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

用水量

303293313314396465804826782681705716(m3)

时间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2121~2222~2323~24

用水量

778719671672738769875820811695495359(m3)

2)城市给水管网布置如下图所示,各管段长度与配水长度见表,各集中用水户最高时用水量见表,进行节点设计流量计算、管段设计流量分配和管段直径设计。

各管段长度与配水长度表

管段编号123456789101112

管段长度(m)320160650770530500420430590520550470

配水长度(m)00650385530500315215280220400120

最高时集中用水流量表

集中用水户名称火车站学校宾馆医院工厂A工厂B工厂C

集中用水流量(L/s)

所处位置节点编号266581011

3)已知清水池最低水位标高,各节点地面标高与用户要求自由水压见表,进行设计工况的水力分析计算,确定控制点,计算泵站扬程、水塔高度并选泵。

节点设计数据表

节点编号1234567891011

地面标高(m)

要求自由水压(m)--

4)根据规范,本管网消防按同时一处火灾考虑,灭火流量为15L/s,请进行消防工况校核,判断消防时水塔时供水还是进水你选的水泵满足消防要求吗有必要修改个别管径吗

第八章分区给水系统

思考题

1. 泵站供水能量分配图是如何绘制的

2. 特大城市如地形平坦,管网延伸很远,是否有考虑分区给水的必要,为什么

第九章排水系统概论

思考题

1. 排水工程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说排水工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排水工作者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应如何完成这一任务

4.就你所看到(或媒体上)的某一水污染案例分析可能的污染类型、原因和应该采用的技术控制措施。

5. 污水分为哪几类各类污水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6. 污水的最终出路有哪几种

7.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及雨水排水系统各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个组成部分的功用是什么

8. 试以地形为主要考虑因素,说明排水系统布置形式的种类及适用条件。

9. 工业废水是否可以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系统为什么

10. 什么是区域排水系统有哪些优缺点

第十章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思考题

1. 污水管道中的水流是否为均匀流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为什么仍采用均匀流公式

2. 在污水管道设计时,管道底坡(管道坡度)与水力坡度是等同的吗为什么

3. 在污水管道进行水力计算时,为什么要对设计充满度、设计流速、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作出规定是如何规定的

4. 污水管道的起点埋深如何确定在没有确定管径前,起点埋深就一定可以确定吗

5. 在污水管道衔接的各种方法中,哪种方法在什么情况下会使下游管段埋深最大

6. 在平坦或反坡地区与较大坡度地区的污水管道设计中,哪种情况一般采用最大充满度设计

7. 如果早污水管道设计中要考虑经济性因素,那么平坦或反坡地区与较大坡度地区哪一个更容易考虑为什么

习题

1. 某居住小区人口密度n=350人/ha,该区生活污水量标准为200L/(人?d),如下图所示,求管段1-2和2-3的设计流量。

2. 某小区污水管线如下图所示,人口密度为350人/ha,生活污水量标准为200L/人,其中公共浴室和工厂所排放水量分别为4L/s、16L/s,求管段3-4的流量。

3. 某街坊污水管道通过支管街道污水管连接,如下图所示,其中1~2管道管径为200mm ,长度为200m ,坡度为,街道污水管管径为300mm ,1、2点处的地面高程分别为和,若街坊污水管起点最小埋深为,则街道污水管2点的最小埋深为多少

4. 某小区污水管线各管段水力条件及各检查井处的地面高程如下图和下表所示。请进行水力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空白之处(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第十一章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思考题

1. 你认为计算雨水设计流量的推理公式有何缺陷什么情况下其计算会不正确

2. 为什么污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在没有确定管径前可以计算出来,而雨水管道不能

3. 圆形管道的最大流速和最大流量均不是在h/D=1时出现那为什么圆形断面的雨水管道要按h/D=1设计呢

4. 排洪沟的设计标准为什么比雨水管渠的设计标准高得多 习题

1. 如下图所示的雨水管道,重现期p=1年,0.711

2001(8)q t =

+,F 1=,F 2=,径流系数相同,即Ψ=,降雨历时t=15min ,地面集流时间相同,即t 1=15min ,求Q 1-2。

2. 如下图:某小区域雨水管道局部平面图,汇水面积标于图上,单位为ha ,径流系数Ψ=,重现期P=1a ,地面积水时间t 1=10min ,L 1-2=120m ,L 2-3=130m ,v 1-2=s ,v 2-3=s ,求1-2,2-3,3-4各管段雨水设计流量(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暴雨强度公式:20(1lg ) mm/min 15

P I t +=+

3. 试进行某研究所西南区雨水管道(包括生产废水在内)的设计和计算。并绘制该区的雨水管道平面图及纵剖面图。 已知条件:

(1)如图所示该区总平面图;

(2)当地暴雨强度公式为:q=错误! (L/s?ha)

(3)采用设计重现期P=1a ,地面集水时间t 1 =10min ; (4)厂区道路主干道宽6m ,支干道宽,均为沥青路面;

(5)各实验室生产废水量见下表,排水管出口位置见平面图; (6)生产废水允许直接排入雨水道,各车间生产废水管出口埋深均为(指室内地面至管内底的高度); (7)厂区内各车间及实验室均无室内雨水道;

(8)厂区地质条件良好,冰冻深度较小,可不予考虑。

(9)厂区雨水口接入城市雨水道,接管点位置在厂南面,坐标x=,y=,城市雨水道为砖砌拱形方沟,沟宽,沟高(至拱内顶),该点处的沟内底标高为,地面标高为。

各车间生产废水量表

实验室名称 废水量(L/s )

实验室名称 废水量(L/s )

A 实验室 南实验楼

B 实验室 Y530出口 8 Y433出口 5 Y515出口 3 Y463出口 10 D 实验室 Y481出口 5 Y406出口 15

C 实验室

Y396出口

某研究所西南区总平面图(单位,m)

第十二章合流制排水管网设计

思考题

1. 什么情况下考虑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管网的设计有何特点

第十三章给水排水管道材料、附件与附属构筑物思考题

1. 常用给水排水管道材料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你认为哪些管材有较有发展前途

2. 铸铁管有哪些主要配件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3. 下部面积小,上部面积大的排水沟渠有何优点什么情况下使用

4. 阀门有哪些种类他们各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管网什么地方需要安装排气阀和泄水阀

5. 哪些情况下管道安装需要支墩应放在哪些部位

6.水塔和水池需要布置哪些管道

第十四章给水排水管网管理与维护

思考题

1. 为了管理管网,平时应积累哪些技术资料

2. 如何发现管网漏水部位

3. 为什么要监测管网压力

4. 管网中的流量如何测定

5. 旧水管如何恢复输水能力

6. 你认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能从哪几方面帮助更好地完成给水管网调度任务

7. 管网中节点的“水龄”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改变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考试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

给排水管道系统(Ⅱ)考试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 径流系数:雨水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其值大小受雨型,地形,地面覆盖等条件影响。 2 设计管段:在设计中采用的设计参数不变的管段叫设计管段,这些参数包括管径,坡度,流量,流速等 3 管道衔接:指上游管段与下游管段的连接,管道衔接通常通过检查井。其衔接形式分为管顶平接与水面平接。 4 污水出路:污水的处置与利用途径,污水出路一般分为直接排放,处理后利用等。 5 雨量累积过程线:即自记雨量计过程线,主要反应一场雨随降雨时间雨量的累积增长过程。 6 总泵站:管网末端设置的泵站,通常设在污水厂前。 二、问答题:(每题14分,共56分) 1 室内及房屋排水系统—收集屋面雨水,并将其安全输送到室外。街坊雨水排水系统—收集街坊雨水,将其输送出街坊,在街坊较小时一般不需单设街坊系统,可利用街坊道路沟直排。 街道雨水系统—主要组成有雨水口,检查井等,主要用于收集街坊及街道雨水。 雨水泵站—自流排水有困难时,往往需设泵站提升。 出水口—雨水最终通过出水口进入天然水体。 2 正交式:干管与等高线正交布置,比较适合雨水管道及污水干管布置。 截流式:干管与等高线正交,主干管平行等高线在低处布置,适合污水系统布置及截流式合流制布置。 平行式:干管与等高线近乎平行布置,适合坡度较大山区城市的各种排水管布置。 分区式:城市分为高低区时,低区排水困难时往往采用这种布置形式 分散式:城市周围有较多污水出路的大城市,往往建多个污水厂,就近排放或利用 环绕式:在城市周围建环流截流干管,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或利用。 3 工业企业排水与城市排水关系密切,当工业废水需排入城市下水道时,应满足排入下水道的水质要求,对下水道设施不产生有害影响。当工业废水需通过污水厂处理时,应保证工业废水对生物处理不产生毒害。当工业废水水质不能满足这些要求时,就应进行厂内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要点

第一章 1、给水的用途 2、根据排水系统所接纳的废水的来源 种类型。 3、给水排水系统应具备以下三项主要功能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均应具有以下功能 4、给水排水系统可划分为以下子系统 5、城市用水量分类: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市政用水量,主要道路和绿地浇洒用水量、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管网漏失水量。上述各类用水量总和称为城市综合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公共设施用水量之和称为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 6、平均日用水量(Q ad):即规划年限内,用水量最多的年总用水量除以用水天数。该值一般作为水资源规划和确定城市设计污水量的依据。 7、最高日用水量(Q d):即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用水量最多的一天的总用水量。该值一般作为取水工程和水处理工程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8、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Q d/24):即最高日用水量除以24小时,得到最高日小时平均用水量。 9、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Q h):用水量最高日的24小时中,用水量最大的1小时用水量、该值一般作为给水管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依据。 10、用水量日变化系数(K d):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K d=365Q d/Q y(Q d ——最高日用水量(m3/d); Q y ——全年用水量(m3/a)) 11、时变化系数(K h):最高时用水量和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K h=24Q h/Q d(Q h——最高时用水量(m3/h)) 12.水头:位能与压能之和称为测压管水头,工程上又称为压力水头,或简称水头。 13、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输水管(渠):是指在较长距离内输送水量的管道或渠道,一般不沿线向外供水。 配水管网构成 给水管网系统中的泵站 两种形式。 水量调节设施 减压设施:用减压阀和节流孔板等降低和稳定输配水系统局部的水压,以避免水 压过高造成管道或其他设施的漏水、爆裂、水锤破坏,或避免用水的不舒适感 15、排水管网系统构成 16、给水管网系统类型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分区给水管网系统(串联分区、并联分区) 17、排水体制: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可采用同一个排 水管网系统排除,也可采用各自独立的分质排水管网系统排除。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 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18.排水系统种类 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渠)系统内排放 的排水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管道(渠) 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 优缺点分析: 合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 造价、施工造价低、施工较容易两套管道,造价高、施工量庞大 污水厂运行管理晴、雨天水量变化大,管理复杂水量较恒定,管理方便 环境污染雨污水溢流,造成污染初期雨水直排,造成污染

给排水管网试卷(有答案)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长度比流量:假定沿线流量均匀分布在全部配水干管上,则管线单位长度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长度比流量。 2. 本段流量:从管段沿线街访流过来的污水量称为本段流量。 转输流量:从上游管段或旁侧管段流过来的污水量。 集中流量:从工业、企业及大型公共建筑物流出来的污水量。 3. 最小覆土厚度:指的是管道外壁顶部到达地面的距离。 埋设深度:只管到内壁距离地面的距离。 4. 经济流速:求一定年限t(称为投资偿还期)内,管网造价和经营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的流速。 5. 降雨历时:指的是降雨的连续时段,可以是一场雨整个降雨过程所持续的时间,也可以是其中某个连续的降雨时段。 集水时间:流域内最远点的雨水流到雨水口所需要的时间。 6.时变化系数:最高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 1. 清水池有效容积确定后尚需复核必要的消毒接触时间,加氯消毒一般不低于 30 min,且清水池个数一般不少于2个,并能单独工作和分别放空,若因条件特殊亦可采用1个,但需分格,以便清洗或检修时不间断供水。 2. 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收集污水并输送到合适的地方并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者重复利用。 3. 管道衔接方式通常有水面平接和管顶平接。 4. 污水管道中污水流动的特点是重力流和均匀流。 5. 给水管道的水力等效简化的原则是:经简化后,等效的管网对象与原来实际对象具有相 同的水力特性。 6. 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300mm 相应的最小坡度为0.004 。 7. 排水管渠的清通常用的方法为水力清通和机械清通。 8. 给水管网的连续性方程组与能量方程组组成描述管网模型水力特性的恒定流基本方程组。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陈启帆 学号:23 专业:环境工程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2016年07月 - 1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学生姓名:陈启帆 导师: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所在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日期:2016年07月 学校名称: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2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目录 1. 课程设计题目 (4)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4) 3. 设计任务 (5) 4. 原始资料 (5) 5. 基本要求 (8) 6. 设计成果 (8) 7. 设计步骤 (8) 8. 设计用水量计算 (9) 9. 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 (11) 10.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11) 11. 设计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4) 12. 参考资料 (16) - 3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1. 课程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为以后毕业设计及从事给水管网的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1)了解管网定线原则; (2)掌握经济管径选择要求; (3)掌握给水系统压力关系确定方法; (4)掌握管网水力计算。 - 4 -

给排水规范考试试题(含答案)

给排水规范考试试卷 姓名: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 室外排水管道应采用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排水铸铁管或(塑料 管)。其规格及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 2. 排水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无坡)或(倒坡)。 3. 管道埋设前必须做(通水)试验和(灌水)试验,排水应畅通, 无堵塞,管接口无渗漏。 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与相关各专业之间,应进行(质量)检验, 并形成记录 5. 排水铸铁管外壁在安装前应除锈,涂二遍(石油沥青漆)。 6. 承插接口的排水管道安装时,管道和管件的承口应与水流方向(相反)。 7. 管道、设备和容器的保温,应在防腐和(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 8. 保温的设备和容器,应采用粘接保温钉固定保温层,其间距一般为 ( 200 )mm。当需采用焊接勾钉固定保温层时,其间距一般为 250mm。 9. 卫生器具交工前应做(满水)和通水试验。 10. 中水管道不宜暗装于墙体和楼板内。如必须暗装于墙槽内时,必须在管

道上有明显且(不会脱落)的标志。 11. 中水池(箱)、阀门、水表及给水栓均应有"(中水)"标志。 12. 方形补偿器应(水平)安装,并与管道的坡度一致;如其臂长 方向垂直安装必须设排气及泄水装置。 13. 供热管道的水压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倍,但不得小于。 检验方法:在试验压力下10min 内压力降不大于() 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下检查,不渗不漏。 14. 管道试压合格后,应进行(冲洗)。 15. 供热管道作水压试验时,试验管道上的阀门应(开启),试验管道与 非试验管道应隔断。 16. 热量表、疏水器、除污器、过滤器及阀门的型号、规格、公称压力及安 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17. 管道连接的法兰、焊缝和连接管件以及管道上的仪表、阀门的安装位置 应便于(检修),并不得紧贴墙壁、楼板或管架。 18. 水泵安装的外观质量检查:泵壳不应有(裂纹)、砂眼及凹凸不平 等缺陷;多级泵的平衡管路应无损伤或折陷现象;蒸汽往复泵的主要部件、活塞及活动轴必须灵活。 19. 给水系统定义 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按照建筑物和用户的(生产)、(生活)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某县城区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内容 (一)给水管网工程设计 三、应完成的设计成果 1. 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50页左右。包括设计说明、水量、水力计算表格及草图) 2. 铅笔绘图纸3张 ① 绘制给水排水管网总平面布置图一张 ② 给水管网某一管段的纵断面图一张 比例 横1:1000 纵1:100 ③ 排水管道某一干管纵剖面图一张 四、设计原始资料 第一部分任务书 m 2 3 4 5 6 7o 水质不好,故近期不考虑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 1. 2. 确定设计规模 进行输配水管网定线 3. 确定水塔或水池调节容积 4. 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确定二级泵站扬程和设计流量 5. (二)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1. 2. 3. 4. 选择该县城排水体制; 城市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的定线;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流量计算;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设计. 比例 横 1:1000 纵 1:100 1.县城平面图(A 图) 该县城为我国西北地区一小县城,城内有工厂数家及部分公共建筑。 居民区居住人口在规划期内近期按 2.64万 人/平方公里设计,远期按 最高建筑为六层楼,室内有完善的给排水设备,给水普及率为近期 综合生活用水量时变化系数为 K h 为1.5 O 4.92万 人/平方公里考虑。 85 %,远期 90 %o

10 年最高温度39 C ,年最低温度-8C 最大冰冻深度 1.0m 最大积雪深度0.4m 土壤性质:(最低处) 0.4m-0.8m 垦殖土 0.8 m -3.8m 粘沙土 932(1 1.292 Ig P) q 0 7 (t 8.22) (9) (10) 地基承载力 2.0Kg/cm 2 (11) 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8.地面水系: (1) 最高水位31.5 (2) 最低水位 27.5 (3) 常水位 29.0 9.材料来源及供应:本地区自产砖、混凝土及混凝土管。 3 浇洒道路面积30万 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一览表 1 2 3 4 5 6 7 8 9 注:每班8小时 序号 (2) (6) (7) (8) 3.8 m -8 m 中沙及砂石 地下水位深度:10.0m (最浅) 地震等级:中国地震划分为七级地震区 该县城暴雨强度公式 地面径流系数0= 0.40 附表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2)资源耗费大,电量耗费大 3)供水流程的最后环节,直接承担向用户输 水的任务,对用户龙头出水的水量、水压 及水质的影响至关重要。直饮水的控制环 节. 4)水司最重要的部门,待遇最好的部门 3.给水管网的类型(简答题) 1)按水源数目:单水源给水管网,多水源给水管网 单水源:所有用于水来自于一个清水池 多水源:多个清水池作为水源,大中城市一般为多水源 2)按照连接方式:统一给水管网,分区给水管网 统一:系统中只有一个管网。中国管网之庞大世界第一。 分区:划分为多个区域,各区域 管网具有独立的供水泵 站,不同的水压可降低管 网平均压力,减少爆管和 泵站能量的浪费

3)按照动力方式:重力输水管网,压力输水管网 重力:水源地势高,水依靠自身重力流入用户 压力:清水池的水由泵站加压送出。有时经过多级加压 4)按照布置方式:枝装管网,环状管网 枝装:可靠性差,末端易水质恶化 环状:可靠性高,投资大(可能会考优缺点) 4.给水管网布置的总要求 1)供给用户所需的水量 2)保证用户足够的水压 3)保证不间断供水 4)保障用户饮水安全5.给水管网布置的具体原则(简答题) 1)前瞻性——按照城市规划来布置管网,考 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性,留有充分 的发展余地。 2)安全性——保证管网安全可靠,当局部管 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到可接受的 最小程度 3)全面性——管线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

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4)经济性——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 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减少拆迁, 少占农田 5)层次性——先确定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2~3级 管线综合——协调好与其它管道电缆和道 路等工程的关系 6.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环状网和枝装网 枝装网——供水安全性差,末端水质恶化严重,造价低 环状网——供水安全性好,造价高。 1)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枝装网,以后逐步连成环状; 2)供水安全性较低的边缘地区工矿企业可采用环状网 7.给水管网布置的具体注意事项(可能有填空题) 1)与城市平面布置图和规划图一致,一般敷设在道路下,应避免在高级路面下通过。 2)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泵站到水池、水塔、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课程设计汇总

****学院《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班级: 专业课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指导教师: 201* 年月日

一设计概要 (一)设计题目 某小区污水管网初步设计 (二)主要设计内容 本设计主要包括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厂至污水厂干管设计; (2)工厂至污水厂水力计算; (3)绘制管道平面图; (4)绘制干管纵断面图。 (三)设计原始资料 (1)人口密度为400cap/104m2; (2)污水量标准为140L/(cap.d); (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为8.24L/s和6.84L/s; (4)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 (5)工厂排出口地面标高为43.5m; (6)管底埋深不小于2.0m; (7)土壤冰冻深度为0.8m; (8)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0m。 二排水系统概论 (一)街坊污水的分类 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着大量的水。水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这些用过后的水称作污水或废水。而街坊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工厂污水组成。 1.生活污水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水,主要包括从住宅、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及其他公共建筑和工厂的生活间,如厕所、浴室、盟洗室、厨房、食堂和洗衣房等处排出的水。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质,在收集后需

经过处理才能排入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2.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工业废水水质随工厂生产类别、工艺过程、原材料、用水成分以及生产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工业废水又分为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生产废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轻度污染或仅水温增高的水,如冷却水,通常经简单处理后即可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或直接排放水体。生产污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水,具有危害性,需经处理后方可再利用或排放。不同的工业废水所含污染物质有所不同。如冶金、建材工业废水含有大量无机物,食品、炼油、石化工业废水所含有机物较多。另外,不少工业废水含有的物质是工业原料,具有回收利用价值。 街坊污水通常是指排入街坊排水管道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物。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可能包括截流入街坊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的雨水。街坊污水实际上是一种混合污水,其性质变化很大,随着各种污水的混合比例和工业废水中污染物质的特性不同而异。城市污水需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天然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在街坊和工厂企业中,应当有组织地、及时地排除上述废水和雨水,否则可能污染和破坏环境,甚至形成环境公害,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乃至于威胁到人身健康。(二)排水体制选择 1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是指排水系统对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降水所采取的不同收集和排除方式,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是针对污水和雨水的合与分而言的。 ⑴合流制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将生活污水和雨水收入同一套排水管渠内排除的排水系统,又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和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最早出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欲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就近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因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会使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国内外许多老城市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所造成的污染危害很大,现在一般不再采用。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在邻近河岸的街坊高程较低侧建造一条沿河岸的截流总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第三版 知识总结

1. 给水排水系统功能:向各种不同类别的用户供应满足需求的水质和水量,同时承担用户排出的废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2. 给水用途通常分为: 生活用水 、 工业生产用水 、 市政消防用水 。 3. 生活用水包括: 居民生活用水 、 公共设施用水 和 工业企业生活用水 。 4. 排水工程系统: 为及时收集和处理和处理废水而建设的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的工程设施。 5. 根据排水系统所接纳的废水来源,废水可分为 生活污水 、 工业废水 和 雨水 。 6. 给水排水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有 水量保障 、 水质保障 和 水压保障 。 7. 给水排水系统可划分为哪些子系统? 1)原水取水系统。有水源地、取水设备等; 2)给水处理系统。用各种物化生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 3)给水管网系统。即输水与配水系统; 4)排水管网系统。污水和废水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及附属构筑物等; 5)废水处理系统。用各种物化生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构筑物; 6)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包括废水收纳体和最终处置设施。 8. 给水排水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组成部分具有 流量连续关系 。 9. 三个水质标准: 1)原水水质标准:作为城镇给水水源,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 2)给水水质标准:供应城镇用户使用的水,须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要求; 3)排放水质标准:废水处理后要达到的水质要求,应按国家国家废水排放水质标准及受纳水体承受能力确定。 10. 三个水质变化过程: 1)给水处理:即将原水水质净化或加入有益物质,使之达到给水水质要求的处理过程。 2)用户用水:即用户用水改变水质,使之成为污水或废水的过程,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3)废水处理:即对污水或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污染物质,使之达到排放水质的标准。 11. 水的机械能有 位能 、 压能 、 动能 。 12. 水在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有 全重力给水 、 一级加压给水 、 二级加压给水 、 多级加压给水 。 13. 给水排水管网应具有的功能有 水量输送 、 水量调节 、 水压调节 。 14. 给水管网系统由 输水管(渠) 、 配水管网 、 水压调节设施 及 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构成。 15. 排水管网系统由 废水收集设施 、 排水管网 、 水量调节池 、提升泵站 、废水输水管渠 和 排放口 等构成。 16. 用水量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y d d Q Q k 365= 用水量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d h h Q Q k 24= 17. 居民生活用水量:由给水系统统一供给的城市用水量为规划范围内的居民生活用水; 综合生活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公共设施用水量之和; 城市综合用水量:在城市用水量规划设计中,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市政用水量,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管

给排水管网试卷有答案

给排水管网试卷有答案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长度比流量:假定沿线流量均匀分布在全部配水干管上,则管线单位长度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长度比流量。 2. 本段流量:从管段沿线街访流过来的污水量称为本段流量。 转输流量:从上游管段或旁侧管段流过来的污水量。 集中流量:从工业、企业及大型公共建筑物流出来的污水量。 3. 最小覆土厚度:指的是管道外壁顶部到达地面的距离。 埋设深度:只管到内壁距离地面的距离。 4. 经济流速:求一定年限t(称为投资偿还期)内,管网造价和经营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的流速。 5. 降雨历时:指的是降雨的连续时段,可以是一场雨整个降雨过程所持续的时间,也可以是其中某个连续的降雨时段。 集水时间:流域内最远点的雨水流到雨水口所需要的时间。 6.时变化系数:最高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 1. 清水池有效容积确定后尚需复核必要的消毒接触时间,加氯消毒一般不低于30 min,且清水池个数一般不少于2个,并能单独工作和分别放空,若因条件特殊亦可采用1个,但需分格,以便清洗或检修时不间断供水。 2. 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收集污水并输送到合适的地方并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者重复利用。 3. 管道衔接方式通常有水面平接和管顶平接。 4. 污水管道中污水流动的特点是重力流和均匀流。 5. 给水管道的水力等效简化的原则是:经简化后,等效的管网对象与原来实际对象具有相 同的水力特性。 6. 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300mm 相应的最小坡度为。 7. 排水管渠的清通常用的方法为水力清通和机械清通。 8. 给水管网的连续性方程组与能量方程组组成描述管网模型水力特性的恒定流基本方程组。

【给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doc 38页)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doc 38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拟稿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河南城建学院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班级 026413163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设计时间 2015.12.21~2016.1.1 设计地点九号楼A502 课程名称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指导教师谭水成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5年12月

前言 课程设计是课程学习期间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获得工程知识必不可少的锻炼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次课程设计为杭州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设计时间为两周。整个设计包括三大部分:给水管道设计、污水管道设计和雨水管道设计。 在大致了解杭州市地形位置和分布后,我决定采用整体供水满足城市用水需求的供水方案。给水管道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管线布置及水厂选址、设计流量的计算、清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平差和校核等。考虑到城市的初步规划以及资金投资问题,排水体制采用完全分流制,即污水和雨水分别设置独立的管道系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排入水体;雨水是通过雨水排水系统直接排入水体。排水管道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排水体制的确定、设计流量计算和管网水力计算。 课程设计让我们结合所学知识,运用CAD、鸿业软件进行绘图和平差校核计算,绘制出自己设计的给水排水管道总平面布置图和污水干管纵剖面图。通过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将以前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力框架,为今后更深层次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Preface Curriculum design is not only an significant practical teaching link during the study of course , but also an requisite exercise to obtain engineering knowledge and an important mean to realiz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curriculum design is the Hangzhou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design time is two weeks. The whole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design of the water supply pipeline, the design of the sewage pipe and the design of the rainwater pipeline. In the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Hangzhou topographic 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I decided to use the overall water supply scheme to meet the demand for urban. Water supply pipeline design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Pipeline layout and water plant site selection , calculation of the designed flowrate of water supply pip , determination of the volume of clear water tank,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pipe network , adjustment and check of pipe network and so on. Considering the problem of cities in the initial planning and capital investment, the drainage system adopts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 充满度:污水管道中水深与其管径的比值。 2 最小坡度:对于某一规格的管道,为满足其不发生沉积,保证有一定的自清流速而规定的最小坡度。 3 覆土厚度:管顶到地面的距离,其厚度的大小受冰冻深度及地面荷载的影响。 4 推理公式:Q=ψqF ψ—地面径流系数q—暴雨强度F—汇流面积 5 环境容量:自然环境具有同化一定污染物质的能力,在一定量的范围内,通过环境自身的物理、化学、物化等过程将污染质净化,但超过此界限时环境就受到污染,这个界限就叫环境容量。 6 出水口:污水与雨水排入受纳水体的最终构筑物,其型式有岸边式与江心式等。 二、回答问题(每题14分,共56分) 1 城市雨水与污水是采用一套管路系统集中排放,还是采用两套或两套以上管路系统分别排放,就形成了不同的排水体制,体制分为:合流制:雨水污水共用一套管路系统集中排放,直排式合流制是旧城市中遗留下的一种系统,现已少用,截留式合流制则是在直排式合流制的改造中出现的一种体制。 分流制:雨污分别排放,雨水直接排放,污水经处理后排放,这种体制便于污水的处理与利用,是目前优先考虑的一种体制。 2 (1)根据设计人口确定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先算平均流量 Q _1=npF/86400 n —污水量标准(L/人×日) p —人口密度(人/ha ) 根据平均流量算K T K T =2.7/ Q _10.11 F —设计面积(ha) (1.3≤K T ≤2.3)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Q 1=K T Q _ (2)根据比流量确定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比流量: q 比=np/86400(L/s×ha) 平均流量:Q _1= q 比F K T =2.7/Q _10.11 (1.3≤K T ≤2.3) 设计流量: Q 1=K T Q _1 污水设计流量:Q=Q 1+Q 2+Q 3 Q 2—工业企业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Q 1—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3 当暴雨同时笼罩全汇水面时,使降雨暴雨公式中的历时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的集流时间相等,即t=τo ,并且集流时间τ时段内的瞬时暴雨强度恰恰位于暴雨的雨峰时,这时全部汇水面积上的雨水流到集流点,集流点形成最大流量,这就是极限强度法。推理公式: Q=ψqF q=167A 1(1+clgT)/(t+b)n 4 (1)管径:街道管 D min =300mm; 街坊管 D min =200mm ; 连接管 D min =200mm 。 (2)坡度: 街道管 I min =3‰; 街坊管 I min =4‰; 连接管 I min =10‰。 (3)流速 V min =0.75M/s(暗管) V min =0.4M/s (明渠) (4)充满度 h/D=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重点(无计算)

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总称。 给水的用途通常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市政消防用水三大类。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⑴水量保障;⑵水质保障;⑶水压保障。 给水排水系统组成:⑴原水取水系统;⑵给水处理系统;⑶给水管网系统;⑷排水管网系统;⑸废水处理系统;⑹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 城市用水量:⑴居民生活用水量;⑵公共设施用水量;⑶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 ⑷消防用水量;⑸市政用水量,主要指道路和绿地浇洒用水;⑹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管网漏失水量。 用水量的表达:⑴平均日用水量,一般作为水资源规划和确定城市设计污水量的依据;⑵最高日用水量, 一般作为取水工程和水处理工程规划和设计的依据;⑶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⑷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一般作为给水管网工程规划设计的依据。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⑴水量输送;⑵水量调节;⑶水压调节。 给水管网系统一般由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构成。输水管(渠):是指在较长距离内输送水量的管道或渠道,输水管(渠)一般不沿线向外供水。配水管网:是指分布在供水区域内的配水管道网络。 排水管网系统一般由⑴废水收集设施:是排水系统的起始点;⑵排水管网:指分布于排水区的排水管道 (渠道)网络,其功能是将收集到的污水、废水和雨水等输送到处理地点或排放口,以便集中处理或排放; ⑶水量调节池:指具有一定容积的污水、废水或雨水贮存设施,用于调节排水管网与输水量或处理水量的差值;⑷提升泵站:指通过水泵提升排水的高程或使排水加压输送;⑸废水输水管(渠):指长距离输送废 水的压力管道或渠道;⑹排放口:排水管道的末端是废水排放口,与接纳废水的水体连接。 排水体制: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可采用同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排除,也可采用各自独立的分质排水管网系统排除。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渠)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有直排式和截流式。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管道(渠)系统内排除的排水系统;有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专业功能规划的重要内容,是针对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供水排水系统建设的综合优化功能和工程布局进行的专项规划。 任务:⑴确定给水排水系统的服务范围与建设规模;⑵确定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措施;⑶确定系统的组成与体系结构;⑷确定给水排水主要构筑物的位置;⑸确定给水排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和水质保证措施;⑹给水排水管网规划和干管的布置与定线;⑺确定废水的处置方案及其环境影响评价;⑻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技术经济比较,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规划原则:⑴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和法规;⑵城镇及工业企业规划是应兼顾给水排水工程;⑶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要服从城镇发展规划;⑷合理确定近远期规划和建设范围;⑸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环境;⑹规划方案应尽可能经济高效。 工作程序:⑴明确规划任务,确定编制依据;⑵调查收集资料,进行现场勘察;⑶根据掌握资料和规划要求,合理确定城市用水定额,估算用水量和排水量;⑷制定规划方案;⑸确定规划步骤和措施,提高项目投资效益;⑹编制规划文件,绘制规划图纸,完成成果文本。 给水管网布置原则:⑴按照总体规划,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⑵主次明确,先搞好输水管渠与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⑶尽量缩短管线,节约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⑷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⑸保证供水安全可靠性;⑹尽量减少拆迁,少占农田;⑺保证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⑻近远期结合,考虑发展。 树状网:优点:管道长度小,节约投资;缺点:供水可靠性、水质安全性较差。 环状网:优点:供水安全可靠性高,减轻水锤作用;缺点:造价明显地比树状网高。

给排水试卷简答题及其答案

第一份 三、1、由高地水库供水给城市,如按水源和供水方式考虑,应属于哪类给水系统? 高地水库供水给城市,按水源种类属于:表水给水系统;按供水方式属于:自流系统。 2、给水系统中投资最大的是哪一部分,试行分析。 泵站、输水管渠、管网和调节构筑物等称为输配水系统,从给水系统整体来说,是投资最大的子系统。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给水系统,相应的工程设施为: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水处理构筑物,清水池,二级泵站,管网。 3、给水系统是否必须包括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和管网、调节构筑物,哪种情况下可省去一部分设施? 如果是地表水这些构筑物不可省去,但如果是地下水,一般可以省去水处理构筑物而只需加氯消毒,使给水系统大为简化。 4、什么是统一给水、分质给水和分压给水,哪种系统目前用得最多? 给水系统,即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用水。分质给水,可以是同一水源,经过不同的水处理过程和管网,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类用户;也可以是不同水源,例如地表水经简单沉淀。分压给水,因水压要求不同而分系统给水,有同一泵站内的不同水泵分别供水到水压要求高的高压水网和水压要求低的低压管网,以节约能量消耗。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同一给水系统。 四、1、水体污染的防治,溶解氧为何是一项重要控制指标?在用水体溶解氧确定污水处理程度时,为何用夏季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DO 是微生物利用氧降解有机污染物、微生物自身氧化速率和外界环境向水体的充氧效果的综合反应。它是一个综合指标,而且易于在线检测。 在用水体溶解氧确定污水处理程度时,用夏季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主要是因为夏季水体的溶解氧的含量低,(温度越高,溶解氧的含量越低)。当夏季的DO 能满足处理程度时,其他季节也就能符合要求。 2、请推导泥龄和污泥负荷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说可以通过控制排泥来控制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的运行? :活性污泥微生物每日在曝气池内的净增值量为: ()a e d V X Y S S Q K VX ?=-- 式中:()a e Y S S Q -——每日降解有机污染物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污泥; d V K VX ——微生物由于自身氧化而消耗的自身质量。 ∴ r d V V QS X Y K X V X V ?=- 而 ()a e r rs V V Q S S QS N X V VX -==

给水管网设计课程设计要点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青阳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陈兰 学院名称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给水排水工程 指导教师程斌 2012年10月31日

给水工程的任务是向城镇居民、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公共服务部门及各类保障城市发展和安全的用水个人和单位供应充足的水量和安全的水质,包括居民家庭生活和卫生用水、工矿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冷却用水、机关和学校生活用水、城市道路喷洒用水、绿化浇灌用水、消防以及水体环境景观用水等等。 此次设计为苏北地区青阳镇给水管网系统设计,主要设计以下内容。 (1)用水量计算 (2)供水方案选择 (3)管网定线 (4)清水池、水塔相关计算 (5)流量、管径的计算 (6)泵站扬程与水塔高度的设计 (7)管网设计校核 给水工程必须满足各类用户或单位部门对水量、水质和水压对的需求。要求能用确定管网的布置形式,管线的选择,管径的选择,流量的分配及校核,确保管线的合理布置及使用。

1设计资料及任务 (1) 1.1设计原始资料 (1) 1.1.1地形地貌 (1) 1.1.2气象资料 (1) 1.1.3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1) 1.1.4图纸资料 (1) 1.1.5用水资料 (1) 1.2设计任务 (2) 2设计说明书 (2) 2.1设计方案的流程及考虑细则 (2) 2.1.1管网及输水管的定线 (2) 2.1.2输水管径的确定 (2) 2.1.3管网管径平差计算 (2) 2.1.4节点水压计算 (3) 2.1.5管网消防校核计算 (3) 3设计计算书 (3) 3.1设计用水量计算 (3) 3.1.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3) 3.2供水方案选择 (4) 3.2.1选定水源及位置和净水厂位置 (4) 3.2.2选定供水系统方案 (4) 3.3.管网定线 (4) 3.4设计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确定 (4) 3.5泵站供水流量设计 (5) 3.5.1供水设计原则 (5) 3.5.2具体要求 (5) 3.5.3二级供水 (5) 3.5.4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确定清水池和水塔的容积 (6) 4 管网布置及水力计算 (7) 4.1管段布线,并确定节点和管道编号 (7) 4.1.1 节点设计流量分配计算 (7) 4.1.2节点设计相关计算 (8) 4.1.3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9) 4.1.4给水管网设计数据计算 (9) 4.1.5平差计算 (10) 4.1.6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1) 4.1.7 二级泵站流量、扬程及水塔高度设计 (11) 4.2 消防工况校核 (12) 4.2.1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2) 4.2.2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3) 5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附图 (16)

给排水规范考试试题(含答案)

给排水规范考试试题(含答案)

检验方法:在试验压力下10min 内压力降不大于( 0.05 ) MPa, 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下检查,不渗不漏。 14. 管道试压合格后,应进行(冲洗)。 15. 供热管道作水压试验时,试验管道上的阀门应(开启),试验管道与 非试验管道应隔断。 16. 热量表、疏水器、除污器、过滤器及阀门的型号、规格、公称压力及安装 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17. 管道连接的法兰、焊缝和连接管件以及管道上的仪表、阀门的安装位置应 便于(检修),并不得紧贴墙壁、楼板或管架。 18. 水泵安装的外观质量检查:泵壳不应有(裂纹)、砂眼及凹凸不平等 缺陷;多级泵的平衡管路应无损伤或折陷现象;蒸汽往复泵的主要部件、活塞及活动轴必须灵活。 19. 给水系统定义 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按照建筑物和用户的(生产)、(生 活)和消防的需要,有组织的输送到用水地点的网络。 20. 排水系统定义 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把屋面雨水及生活和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污 水)、(雨水)及时排放出去的网络。 21. 给水管道在竣工后,必须对管道进行冲洗,饮用水管道还要在冲洗后进行 (消毒),满足饮用水卫生要求。 22. 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对有严格防 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23. 给水配件定义 在给水和热水供应系统中,用以调节、分配水量和水压,关断和改变

水流方向的各种管件、(阀门)和(水嘴)的统称。 2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 具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核查确认。 2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分项工程,应按系统、区域、施工段或楼层 等划分。分项工程应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 26. 试验压力定义 管道、容器或设备进行(强度)和气密性试验规定所要达到的压力。 27. 额定工作压力定义 指锅炉及压力容器出厂时所标定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28.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工程质量验 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29. 活动支架定义 允许管道在支撑点处发生(轴向)位移的管道支架。 30.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 (公司审核)后方可实施。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1. 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 同规格)数量中抽查(),且不少于()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A.5%,1 B.10%,1 C.10%,2 D.10%,10 2. 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

试卷A_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

试卷A_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考试

3、(15分)某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投资为9600万元,年运行费用为325万元/年,计算: 1)投资偿还期为20年的静态年费用计算值; 2)利率为5.5%,还款期为20年的动态年费用计算值。 【提示:动态年平均还款计算公式:P i i i P A n n 1 %)1(%)1%(-++==θ】 解:1)静态年费用折算值: 805325209600=+=+=Y T C W 万元/年 2)动态年费用折算值: 32.112832596001%)5.51(%)5.51%(5.52020=+?-++=W 万元/年 4、(20分)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27000m 3/d ,其各小时用水量如表1所示,管网中设有水塔,二级泵站分两级供水,从前一日22点到清晨6点为一级,从6点到22点为另一级,每级供水量等于其供水时段用水量平均值。试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并进行以下项目计算: 1)时变化系数; 2)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积。 某城市最高日各小时用水量 表1 解:1)时变化系数:22.124 /270001375= 2)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 3)列表求清水池和水塔调节池的调节容积 4)清水池调节容积约为7.57%×270000 (m 3)

6 水塔调节容积约为1.28%×270000 (m 3) 5、(20分)某雨水管网平面布置如图所示,各汇水区域面积(hm 2)及进水管渠点如图示,已知设计重现期P =1a ,暴雨强度公式: i = 22 / (t +18.8)0.8 (mm/min) 经计算,径流系数 ψ=0.6,地面集水时间t 1=10min ,折减系数m =2,各管长(m )与流速(m/s )为:L 1~2=150、L 2~3=180、L 4~3=250、L 3~5=250、 v 1~2=1.0、v 2~3=1.2、v 4~3=0.85、v 3~5=1.2。试计算各管段雨水设计流量。 (第5题图) 解:8.021)8.18(22167167++?==mt t i q 管段1-2:02=t 75.3443.2) 8.180.1(221676.08.021=?+??=-Q L/s 管段2-3:150/21212==--v L t s = 2.5 min 46.594)1.23.2()8.185.220.1(221676.08 .021=+?+?+??=-Q L/s 管段4-3:02=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