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了解医学检验仪器

简单了解医学检验仪器
简单了解医学检验仪器

简单了解医学检验仪器

姓名:陈怡

学号:G140301014 摘要: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医学深入的研究,检验仪器已经成为现代化医院中十分重要的辅助诊断设备,是现代检验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科技术及电子计算机在实验方法学的应用,使医学检验仪器飞速发展并逐步在临床实验室得到普及。了解医学检验仪器的目的在于掌握各种临床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能够对常用仪器设备进行正确地使用和管理,只有做好了检验仪器的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医学诊疗中的重要作用。检验仪器的管理好坏,对保证检验质量及在医学诊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对检验仪器有一个简单了解是非常必要的,为日后医学检验的深入学习和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一、医学检验仪器的概述

1.常用的性能指标:

①灵敏度②误差③噪音④最小检测量⑤精度⑥可靠性⑦重复性⑧分辨率⑨测量范围和示值

范围⑩线性范围?响应时间?频率响应范围

2.主要部件:

①取样(或加样)装置:取样装置是把待检测的样品引入仪器。对于实验室仪器来说,其取样

装置就是进样器。②预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是将样品先加⑩以一系列处理,以满足检测系统对样品的各种状态的要求。预处理系统一般包括冷却器或恒温器、过滤器、净化器和保持仪器选择性的某种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学方法的处理装置。其任务就是要求进入检验仪器的是一份有代表性、洁净、符合检验技术要求、没有任何干扰成分的样品。③分离装置:将样品各个组分加以机械分离或物理区分的装置都属分离装置。对分离装置的要求,主要是分辨率。各组分检测仪器的分辨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分离装置。④检测器:检测器是检测仪器的核心部分。工作时根据样品中待检测组分的含量发出相应的信号,这种信号多数是以电参数输出的。一台检测仪器的技术性能,特别是单组分检测仪器的技术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器。⑤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是信号从检测器发出到显示出来过程中的一系列中间环节。对它的要求是确保信号不失真地传輸给显示装置。⑥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功能就是把检测结果显示出来。一般有模拟显示和数字显示两种。数字显示是将信号处理后

直接用数字显示检测数值。这是目前大力发展的一种显示方式。对于显示装置的要求是能精确显示出检测器发出的信号,响应速度快,能及时显示检测数据。⑦补偿装置:补偿装置的作用是消除或降低客观条件或样品的状态对检测的影响,特别是样品的温度,环境的压力、温度的波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⑧辅助装置:辅助装置是为了确保仪器测量的精度,保证操作条件而设置的附加装置。如恒温器、稳压电源、电磁隔绝装置、稳压阀等。目前,大多数检验仪器的辅助装置都采用多微处理器(CPU)系统,各工作单元独立的CPU之间也采用无噪声干扰的网络连接及传送,大大提高其速度和准确性、稳定性。⑨样品前处理系统:样品前处理系统的工作任务是将标本分类、离心、分装、编排、运送、存储等,不仅用于生化分析的样品处理,还可以用于免疫/血清、血液常规分析和尿液分析等各种标本的样品的分类和运送。

3.选用标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检验仪器质量的评估越来越严格,选用的标准也越来越全面。选用临床检验仪器的标准应着眼于“全面质量”。全面质量是指仪器精密程度和价廉质高的总体评价,或者说是通过使用户满意而获得效果的总体水平。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①要求仪器的精度等级高、应用范围广、检测范围宽、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噪音小、响应时间短等②要求仪器的检测速度快、检测参数多,结果准确可靠,可靠性好③用户操作程序界面全中文显示,操作简便,快捷④有国内生产的配套试剂盒供应⑤仪器不失效的性能、寿命、可维修性和仪器的保存性能好,如仪器的装配合理、材料先进、采用标准件及同类产品通用零部件的程度高,售后维修服务好⑥能充分体现高效益、低成本。

二、医学检验仪器的简介

医学检验仪器分类:

①分离分析检验仪器②光谱分析检验仪器③目视检验仪器④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检验仪器⑤临床检验常规仪器⑥其它临床检验仪器

医学检验常规仪器:

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凝固分析仪、血液流变学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微量蛋白比浊仪、样品自动处理系统、自动血培养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血气酸碱分析仪、微生物快速检测仪、酶免疫分析仪、发光免疫分析仪、磁分离酶联免疫测定仪、γ计数器、血沉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

三、医学检验仪器的进展

医学检验仪器学是在人们认识疾病、明确诊断、观察疗效、推测预后和不断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检验仪器技术更新快、高科技含量增长迅猛,正向自动化、智能化、一机多能化方向发展。基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检验仪器的自动化,检测全程由计算机控制,其智能化、自动化、一机多能化程度更高。仪器的联用技术使检验仪器向检测速度超高速化、分析试样超微量化、检验仪器超小型化的方向发展,许多仪器都集大型机的处理能力和小型机的应变能力于一身。

四、医学检验仪器的发展趋势

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已渗透到医学检验实验室中,形成了多用户共享高精度、高速度、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检验仪器。利用物理学的新效应和高新技术及其成就开发新型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强抗干扰能力的新型传感器技术和纳米检测技术,研制新型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检验仪器。同时,医学检验仪器超小型、多功能、低价格、更新换代频繁、床边和家庭型的方向迈进。模块式设计形成一个高质量多功能的检验系统,实现一机多用。一台仪器可测定常规、特殊生化、药物治疗、滥用药物、特种蛋白、免疫等多种项目,还可以增添各种部件,扩展其功能。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成为核心技术和前导术逐渐运用到检验设备的研发中去,影响着检验仪器发展的历程。生物传感器和芯片的应用将使检验仪器小型化,灵活多用,相应的检验仪器正在不断出现和发展。专家系统技术更趋完善,使临床检验仪器具有更高级的智能。自诊断自控、自调、自行判断决策等高智能功能,使检验仪器的操作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并向全能型、全自动化和先进的“人-机”对话方向迅速发展。仪器更机器人化,由计算机控制的机械臂和数据处理分析系统能准确无误地完成各项任务,速度更加快捷。并能定期自动校检,排除人为因素和非标准干扰,结果存储便于查询,减少误差,缩短了出报告的时间。自动化(包括分析前分析后的全过程)水平更高使检测速度更快、准确度更高、重复

性更好、交叉污染和消耗也更低。对于不同型号的同类型仪器,采用相同的技术标准非常重要,这将使得各个实验室的数据具有可比性,使得各医院的化验结果互相认可。检验仪器的发展趋势正是达到同类型仪器检测的结果标准化。仪器小型便携化使功能更加全面、操作更加简便,极大地方便床旁检验和现场检验。

医学检验技能操作

医学检验技能操作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红细胞计数 1、加稀释液取小试管1支,加红细胞稀释液2ml。 2、加血用清洁干燥微量吸管或一次性微量吸管采集末梢血或抗凝血 10ul,擦去管外余血,轻轻加至红细胞稀释液底部,再轻吸上清液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3、充池混匀后用微量吸管或玻璃棒将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室温下 平放3-5分钟,待细胞下沉后于显微镜下计数。 4、计数用高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 细胞。 5、计算 红细胞/L=N/200×1012/L N:表示5个中方格内数得的红细胞数。 白细胞计数 1、加稀释液用吸管吸取白细胞稀释液于小试管中。 2、吸取血液用微量吸管吸取新鲜全血或末梢血20ul,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吸管插入小试管中白细胞稀释液的底部,轻轻放出血液,并吸取上层白细胞稀释液清洗吸管2-3次。 3、混匀将试管中血液与稀释液混匀,待细胞悬液完全变为棕褐色。 4、充池再次将小试管中的细胞悬液混匀。用滴棒蘸取细胞悬液1滴,充入改良Neubauer计数板的计数池中,室温静置2-3分钟,待白细胞完全下沉。 5、计数在低倍镜下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 6、计算白细胞=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数(N)/20×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 1、将血涂片用瑞氏染液染色,冲洗干净,自然干燥后待用。 2、镜下观察低倍镜下观察白细胞的分布和染色情况。 3、观察选择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细胞分布均匀、着色良好的区域,按一定的方向顺序对所见到的每1个白细胞进行分类,并用白细胞分类计数器作好记录,共计数100个白细胞。 计算求出各类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率。 血涂片的制备和瑞氏染色 1、采血:用微量吸管在距载玻片一端1cm处加1滴抗凝血。 2、推片:左手平执载波片,右手持推片从后方或前方接近血滴,使血液沿推片边缘展开成适当的宽度,立即将推片与载波片呈30度到45度角,轻压推片边缘将血液推制成厚薄适宜的血涂片,血涂片应呈舌、头、尾三部分。 3、干燥:将推好的血涂片在空气中晃动,使其迅速干燥。 4、标记:在载玻片的一端用记号笔编号。

临床检验仪器学(DOC)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灵敏度:检验仪器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与输入量变化之比,即检验仪器对单位浓度或质量的被检物质通过检测器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值变化大小的反应能力,它反映仪器能够检测的最小被测量。 2.误差:当对某物理量进行检测时,所测得的数值与标称值(即真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值对真值的偏离程度。 3. 噪音:检测仪器在没有加入被检验物品(即输入为零)时,仪器输出信号的波动或变化范围即为噪音。 4.最小检测量:检测仪器能确切反映的最小物质含量。最小检测量也可以用含量所转换的物理量来表示。如含量转换成电阻的变化,此时最小检测量就可以说成是能确切反应的最小电阻量的变化量了。 5.精度:对检测可靠度或检测结果可靠度的一种评价,是指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精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其高低是用误差来衡量的,误差大则精度低,误差小则精度高。 6.可靠性:仪器在规定的时期内及在保持其运行指标不超限的情况下执行其功能的能力它是反映仪器是否耐用的一项综合指标。 7.重复性:在同一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仪器、设备、检测者、环境条件)下,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间隔内,连续多次检测同一参数,所得到的数据的分散程度。重复性与精密度密切相关,重复性反映一台设备固有误差的精密度。 8.分辨率:仪器设备能感觉、识别或探测的输入量(或能产生、能响应的输出量)的最小值。 9.测量范围:在允许误差极限内仪器所能测出的被检测值的范围。 10.线性范围:输入与输出成正比例的范围。也就是反应曲线呈直线的那一段所对应的物质含量范围 11.响应时间:表示从被检测量发生变化到仪器给出正确示值所经历的时间。 12.频率响应范围:为了获得足够精度的输出响应,仪器所允许的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 第四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分光光度计:能从含有各种波长的混合光中将每一单色光分离出来并测量其强度的仪器称为分光光度计。它具有分析精密度高、测量范围广、分析速度快和样品用量少等优点。根据所使用的波长范围不同可分为紫外光区、可见区、红外光区以及万用(全波段)分光光度计等。 2.吸收光谱:光照射到物质时,一部分光会被物质吸收。在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被称作吸收光谱。每一种物质都有其特定的吸收光谱,因此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来分析物质的结构和含量。 3.朗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表达了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当用一束单色光照射吸收溶液时,其吸光度 A 与液层厚度 b 及溶液浓度的乘积 c 成正比,此即朗伯-比尔定律。数学表达式为: A=kbc。它适用于分子吸收和原子吸收。 4.摩尔吸光系数(ε):摩尔吸光系数表示在一定波长下测得的液层厚度为 1cm, 溶液浓度 c 为1mol/L 时的稀溶液吸光度值。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溶液温度、溶剂性质及吸收物质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当其它因素固定不变时,吸光系数只与吸收物质的性质有关,可作为该物质吸光能力大小的特征数据。 6.单色器:将来自光源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分离出所需波段光束的装置,是分光光度计的关键部件。主要由入射狭缝、出射狭缝、色散元件和准直镜组成。 7.吸收池:又称为比色皿、比色杯、样品池或液槽等,是用来盛放被测溶液的器件,同时也决定着透光液层厚度,可用塑料、玻璃、石英或熔凝石英制成。在可见光范围内,常用无色光学玻璃或塑料制作;在紫外区,需用能透紫外线的石英或熔凝石英制作。 8.光电管:利用碱金属的外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转换元件。按电极结构不同可分为中心阳极式、中心阴极式和平行平板式几种,按管内充气与否又可分为真空光电管与充气光电管两种。光电管的质量取决于阴极灵敏度、线性范围、最大、最小可测能量等几个重要技术指标。 9.光电倍增管:利用外光电效应与多级二次发射体相结合而制成的光电元件,由一个表面涂有光敏材料的阴极和若干个(通常为 9 个~13 个)二级电子发射极(打拿极)组成,其灵敏度比光电管高 200 多倍。有三个重要指标:波长效应、灵敏度和噪声水平。 10.波长准确度:指仪器波长指示器上所示波长值与仪器此时实际输出的波长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可用二者之差来衡量分光光度计的准确性。 11.波长重复性:是指在对同一个吸收带或发射线进行多次测量时,峰值波长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通常取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来作为衡量分光光度计的准确性指标之一。 12.光度准确度:指仪器在吸收峰上读出的透射率或吸光度与已知真实透射率或吸光度之间的偏差。该偏差

医学仪器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及其设计试汇总题库(2016年度)

一、简答题 第一章 1、简述医疗器械的定义。 指那些单独或组合应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其它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2、简述生物医学信号的基本特征。 不稳定性非线性概率性 3、简述医疗仪器的特殊性。 噪声特性、个体差异与系统性、生理机能的自然性、接触界面的多样性 操作与安全性 4、画出医学电子仪器的结构框图,简述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1)被测量(被测对象):需要医学仪器测量的人体的物理量、化学量、特性和状态等。 (2)传感器:传感器是将一种能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的器件。 (3)生物信息的处理:为了从检测到的信号中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同时使信息的特征更明确、更 准确、更直观 (4)生物信息的记录与显示系统:记录显示,供人可直接观察 5、简述医学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准确度:衡量仪器测量系统误差的一个尺度 精密度:指仪器对测量结果区分程度的一种度量 输入阻抗:外加稳态作用力输入变量X1 (如电压、力、压强等)与相应稳态流速输入变量X2 (如电流、速度、流量等)之比为仪器的输入阻抗。 灵敏度:指输出变化量与引起它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 频率响应:仪器保持线性输出时,允许其输入频率变化的范围,它是衡量系统增益随频率变化的一个尺度 信噪比:定义为信号功率PS与噪声功率PN之比 零点漂移:仪器的输入量在恒定不变(或无输入信号)和恒定条件下,输出量偏离原来起始值而上、下漂动、缓慢变化的现象 共摸抑制比:放大差模信号和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为共模抑制比 6、简述医学仪器的设计步骤。 (1)建立生理模型(2)系统设计(3)试验样机设计(4)动物实验研究 (5)临床试验(6)医疗仪器新产品的审批和注册

医学检验技能操作

红细胞计数 1、加稀释液取小试管1支,加红细胞稀释液2ml。 2、加血用清洁干燥微量吸管或一次性微量吸管采集末梢血或抗凝血10ul,擦去管外余血, 轻轻加至红细胞稀释液底部,再轻吸上清液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3、充池混匀后用微量吸管或玻璃棒将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室温下平放3-5分钟,待 细胞下沉后于显微镜下计数。 4、计数用高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 5、计算 红细胞/L=N/200×1012/L N:表示5个中方格内数得的红细胞数。 白细胞计数 1、加稀释液用吸管吸取白细胞稀释液0.38ml于小试管中。 2、吸取血液用微量吸管吸取新鲜全血或末梢血20ul,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吸管插入小试管中白细胞稀释液的底部,轻轻放出血液,并吸取上层白细胞稀释液清洗吸管2-3次。 3、混匀将试管中血液与稀释液混匀,待细胞悬液完全变为棕褐色。 4、充池再次将小试管中的细胞悬液混匀。用滴棒蘸取细胞悬液1滴,充入改良Neubauer 计数板的计数池中,室温静置2-3分钟,待白细胞完全下沉。 5、计数在低倍镜下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 6、计算白细胞=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数(N)/20×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 1、将血涂片用瑞氏染液染色,冲洗干净,自然干燥后待用。 2、镜下观察低倍镜下观察白细胞的分布和染色情况。 3、观察选择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细胞分布均匀、着色良好的区域,按一定的方向顺序对所见到的每1个白细胞进行分类,并用白细胞分类计数器作好记录,共计数100个白细胞。计算求出各类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率。 血涂片的制备和瑞氏染色 1、采血:用微量吸管在距载玻片一端1cm处加1滴抗凝血。 2、推片:左手平执载波片,右手持推片从后方或前方接近血滴,使血液沿推片边缘展开成适当的宽度,立即将推片与载波片呈30度到45度角,轻压推片边缘将血液推制成厚薄适宜的血涂片,血涂片应呈舌、头、尾三部分。 3、干燥:将推好的血涂片在空气中晃动,使其迅速干燥。 4、标记:在载玻片的一端用记号笔编号。 5、染色:血涂片自然干燥后,用蜡笔在两端画线,以防染色时染液外溢。随后将玻片平置于染色架上,滴加染液3-5滴,使其盖满血涂片,大约1分钟后,滴加等量或稍多的II液,用吸耳球轻轻混匀。 6、冲洗:1分钟后,用流水冲去染液,待干。 7、观察结果:将干燥后的血涂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用低倍镜观察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的血细胞。 ABO血型鉴定 (一)正定型法

临床检验仪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汇总.doc

《临床检验仪器学》 一、选择题 I.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大小的信号是.:前向角散射2、VCS白细胞分类技术不包括: 细胞化学染色技术3.毛细管粘度计不适合检测:.全血4、尿液分析仪的测试项目中, 与酸碱指示剂无关的项目是:尿葡萄糖5.血细胞分析仪中对网织红细胞的检测原理: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6、关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下列有误的是:与照明光的波长成反比7、流式细胞仪中的光电倍增管接收:荧光8、前向角散射可以检测:被测细胞的大小 9、流式细胞仪测定的标本,不论是外周血细胞,还是培养细胞,首先要保证是:单细胞悬液 10、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的缺点是只能将白细胞按体积大小分为:三个亚群或二个亚群 II、有关血细胞分析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高档次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很准确 12、双磁路磁珠法中,随着纤维蛋白的产生增多,磁珠的振幅逐渐:减弱13、毛细管黏度计工作原理的依据是:泊肃叶定律14、尿蛋白定性干化学检测法只适用于检测:清 蛋白15、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16、BacT/Alert 血培养瓶的底部含一个传感器,用于检测:二氧化碳17、密度梯度离心法又称为:区带离心法18、根据样品组份的密度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分离方法是:等密度 区带离心法19、等密度区带离心法对于密度梯度液柱的要求是:液柱顶部的密度明显小于样品组份的密度,液柱底部的密度明显大于样品组份的密度20、表示从转轴中心至试管最内缘或试管顶的距离的转头参数是:Rmin 21、pH玻璃电极对样本溶液pH的敏感 程度取决于:电极的玻璃膜22、PCO2电极属于:气敏电极23、临床上大量使用的电解质分析仪,测量?样本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电极是:离子选择电极24、通常血气分析仪中毛细管pH玻璃电极的pH测定范围是:0?10 25、为将血气分析仪气路系统所提供的气体饱和湿化,需经过的装置是:湿化器26、世界上最早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管道式自动生化分析仪27、具有空气分段系统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 析仪28、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特有的关键部件是:转头29、自动分析仪中采用“顺序分析”原理的是: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30、微孔板固相酶免疫测定仪器(酶标仪)的固相支持是:PVC微孔板31、以空气为加热介质的PCR仪是:离心式实时定量PCR 仪32、能在细胞内进行PCR扩增的PCR仪为:原位PCR仪33、PCR反应正确过程应为:变性一退火一延伸34、一步就可以摸索出最适合反应条件的PCR仪为:梯度PCR仪35、PCR基因扩增仪最关键的部分是:温度控制系统36、试剂空白变化速率:是在反应温度下试剂自身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37、以下哪项不是微生物自动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的性能特点:数据管理系统功能强大,但系统软件大多不可以不断升级。 38、全自动血凝仪中的免疫学方法,通常选用:免疫比浊法39、自动生化分析仪工作较长时间后个别项目出现系统误差,则首先考虑日因素是:.标准品是否变质40、比色杯清洗步骤中可以忽略的是:经吹干后可以继续循环使用41、使用(区带)转头离心时 不需要离心管,样品直接加至其中即可42、使用电阻加热和半导体冷却的PCR仪的恒 温方法属:变温金属块恒温法43、含2个加样针、灌注式加试剂装置、双圈反应盘的自 动生化分析仪的取样周期为6s,则测定单试剂法的工作效率为(1200 )测试/h 44、测最电流变化的电极是:P02电极45、血培养仪的检测信号不包括:温度46、按血凝仪检测原理,下述中不属于凝固法的是:免疫比浊法47、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应用的原理是: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原理48、含1个加样针、1个加试剂针、 单圈反应盘的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取样周期为 4.5s,贝删定单试剂法的工作效率为(800 ) 测试/h 49、关于底物消耗限额参数,不正确的是:目的是提高监测精密度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中F1几乎极低而Fsc大小不等可以为:红细胞51、以下哪项不是微生物自动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的性能特点:数据管理系统功能强大,但系统软件大多不可以不断升

临床检验仪器学复习题

《临床检验仪器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灵敏度线性范围预处理系统K系数TEM SEM STM 灵敏度数值孔径离子选择性电极血细胞分析仪(BCA) 尿液分析仪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化程度电化学分析技术流式细胞术噪音线性范围响应时间漂移电化学分析技术参比电极待测电极预处理系统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全实验室的自动化(TLA)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IS) 医院信息系统(HIS) 化学电池离心现象离心技术扩散现象相对离心力沉降系数沉降速度沉降时间自动化程度通道差孔间差零点漂移ELISA 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电化学性质POCT 二、填空 高速(冷冻)离心机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临床实验室常用的离心方法包括、和三类. 显微镜的分辨率表达式是。 流式细胞仪主要在通常在____ 和____ 这两个角度接收并检测细胞散射光强度。 电子显微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五部分。 电子透镜包括____ 和____ 两种。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根据量子力学原理中的和而设计。 STM 的两种工作模式分别是____ 和____ 。 尿液分析仪的测试原理包括、和三个原理。 尿液分析仪的反射率= 。 尿液分析仪由:、和三部分组成。 尿有形成分检验包括和两方面的检验。 流式细胞仪主要接受细胞的____ 信号和____ 信号。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五部分构成。 常用参比电极主要有____ 和____ 两种 流式细胞仪中鞘液的作用是。 自动血培养系统主要由、和所构成。 电子显微镜根据成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 和____ 两种类型。 生化分析仪的光路按照单色器的位置可以分为____ 和____ 两种。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类型按反应装置的结构可分为4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三类免疫标记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床电化学分析仪器包括____ 和____ 两种 血气分析仪的包括基本电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血气分析仪的pH系统使用和两种标准缓冲液来进行定标;氧和二氧化碳系统用两种混合气体来进行定标。第一种混合气中含;第二种含。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发光反应底物有____ 和____ 两种 生化分析仪的分析效率是指。 A/D转换的含义是。 LCD器的中文全称是。 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后分光的含义是指。 自动生化分析仪中的通道数是指。 微生物自动化系统一般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类。 临床电化学分析仪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单色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样品前处理系统占检验总工作量的。 离心机按照离心速度大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CM分选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学检验技能操作讲课教案

医学检验技能操作

红细胞计数 1、加稀释液取小试管1支,加红细胞稀释液2ml。 2、加血用清洁干燥微量吸管或一次性微量吸管采集末梢血或抗凝血10ul, 擦去管外余血,轻轻加至红细胞稀释液底部,再轻吸上清液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3、充池混匀后用微量吸管或玻璃棒将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室温下平放 3-5分钟,待细胞下沉后于显微镜下计数。 4、计数用高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 5、计算 红细胞/L=N/200×1012/L N:表示5个中方格内数得的红细胞数。 白细胞计数 1、加稀释液用吸管吸取白细胞稀释液0.38ml于小试管中。 2、吸取血液用微量吸管吸取新鲜全血或末梢血20ul,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吸管插入小试管中白细胞稀释液的底部,轻轻放出血液,并吸取上层白细胞稀释液清洗吸管2-3次。 3、混匀将试管中血液与稀释液混匀,待细胞悬液完全变为棕褐色。 4、充池再次将小试管中的细胞悬液混匀。用滴棒蘸取细胞悬液1滴,充入改良Neubauer计数板的计数池中,室温静置2-3分钟,待白细胞完全下沉。 5、计数在低倍镜下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 6、计算白细胞=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数(N)/20×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 1、将血涂片用瑞氏染液染色,冲洗干净,自然干燥后待用。 2、镜下观察低倍镜下观察白细胞的分布和染色情况。 3、观察选择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细胞分布均匀、着色良好的区域,按一定的方向顺序对所见到的每1个白细胞进行分类,并用白细胞分类计数器作好记录,共计数100个白细胞。 计算求出各类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率。 血涂片的制备和瑞氏染色 1、采血:用微量吸管在距载玻片一端1cm处加1滴抗凝血。 2、推片:左手平执载波片,右手持推片从后方或前方接近血滴,使血液沿推片边缘展开成适当的宽度,立即将推片与载波片呈30度到45度角,轻压推片边缘将血液推制成厚薄适宜的血涂片,血涂片应呈舌、头、尾三部分。 3、干燥:将推好的血涂片在空气中晃动,使其迅速干燥。 4、标记:在载玻片的一端用记号笔编号。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培训资料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为了保证仪器设备安全良好运行,充分发挥仪器设备在技术工作中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益,制定本规程。 一、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 1.公司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同类仪器进行编号管理。 2.公司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簿、保养簿,制定专人负责管理,进行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做好防寒、防热、防潮、防尘、防火“五防”工作,填写仪器维护保养登记簿。 3.各种仪器设备需制定详细的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每台仪器设备应挂操作维护保养标示牌。 4.负责人每周检查仪器设备的性能,挂好标示牌,性能良好者挂“备用”标示,如出现故障,挂“待维修”标示,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维修,并记录维修情况。 5.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测,贴上“检测合格”标示,包括检测日期及检测负责人,并做好检测登记,检测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要送检、维修,检测合格方可继续使用。 6.公司组织对仪器设备操作的培训及考核,需熟练掌握。 7.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新进人员在未掌握使用方法前,不得独立操作仪器设备,以免造成仪器设备损坏。 二、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制度 1.根据仪器设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操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时,应按要求穿着工作服,防护衣,戴防护手套等,以保证仪器设备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经常对水电及环境温度、湿度等进行检查测试,如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仪器设备的运行条件。 3.根据仪器设备使用要求,开机前要进行检查,做好开机准备工作。 (1)检查供电电压是否符合仪器设备的要求。 (2)需电源、水源、润滑等条件的仪器设备,要检查气源、水源、油路等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泄漏等问题。 (3)定期对仪器设备接地线路进行测试检查,以防发生电路故障。 4.使用仪器设备必须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程序操作。 5.使用仪器设备时,操作人员要集中精力时刻观察仪器设备使用状态,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6.要准确记录实验过程和数据。 7.仪器设备使用完毕,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方式关闭、清洗、存放。使用过程中如遇紧急情况,操作人员一定要按照技术要求妥善处置。 三、主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万用表操作规程 一、目的 确保仪器的正确使用、避免仪器和产品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坏,提高产品测试数据的有效性、真实性、准确性。

临床医学工程题库-医学仪器

1.以下不是人体生理信号的特点的是(D)A:低幅; B:低频; C:被检测对象难以接近,不易直接测量; D:信噪比高; E:人体的信号不稳定。 2.下列不是医学测量仪器的通用要求是(B)A:安全性; B:重复性; C:具有高稳定性与抗干扰性; D:高敏感、高特异、非侵入、非危害; E:记录与存储。 3.以下属于医学测量仪器的动态特性的是(E)A:灵敏度; B:精确度与准确度; C:误差; D:非线性度和漂移; E:对信号响应的快慢。 4.以下不是心电图术语表述的是(A) A:P波代表心房复极; B:QRS波群反映了左右两心室的除极过程; C:P-R间期; D:T波由心室得复极化产生; E:S-T间期。 5.下列不是正常脑电图的组成的是(D) A:α波; B:β波; C:θ波; D:ω波; E:α波阻断。 6.下列不是生物传感器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是(C)A:热敏电阻法; B:PN结测温; C:CCD器件; D:热电偶测温; E:辐射测温法。 7.下列不是医学仪器常用的光电传感器的是(E)A:光电二极管;

B:光电倍增管; C:光电管; D:CCD; E:CRT。 8.关于心电图机的表述正确的是(D) A:心电图机分为普通电图、24小时静态心电图和遥测心电图等; B:心电图机的组成包括输入电路、心电放大、心电测量、记录与显示四大部分; C:心电图机的放大电路包括前置信号放大器、噪声放大器以及功率放大器等; D:动态心电图的英文全称为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E:中央集中监护中下辖一个中央监护仪和床边监护仪。 9.以下关于血压测量的相关知识正确的是(B) A:血压测量学利用压力传感器包括电致收缩效应和负压电效应; B: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通过血液对动脉血管壁产生侧压力,使血管扩张并形成动脉压; C:导管术法属于间接测量法的一种; D:示波法中的幅度系数完全由仪器厂商决定,大人小孩都一样通用; E:常用的测血压方法的导管术法、触诊法、示波法和染料法。 10.关于血流量测量的综述正确的是(E) A: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称血流量,单位通常以m3/min; B:心输出量又称容积速度,表示每分钟泵的出的血量; C:创伤性测量的常用方法是热稀释法; D:非创伤性测量的常用方法是电磁流量法; E:染料法的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印度花青绿作为指示剂。 11.有关呼吸测量的表述正确的是(C) A:潮气量是指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B: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是指人体从外环境吸收代谢所消耗的CO2,排出代谢废物O2; C:呼吸机按通气频率的高低分常规频率、高频喷射以及高频振荡呼吸机; D:呼吸机结构包括传感器、电子电路、连接管路和气体回路; E:持续气道正压力的英文简称为PRVC。 12.超声诊断仪的表述下不正确的是(A) A:超声发出和接收的探头对应原理是负压电效应和电致伸缩效应; B:在一定范围内,超声探头的频率越低,能探测的深度就越深; C:人体组织的声特性阻抗越大,反射的能量越大; D:多普勒超声仪可以用来大致探知血流的方向和流速; E:通常相控阵超声探头都比较小,一般为2cm左右。 13.酸度计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B) A:pH含义是“氢离子指数”; B:酸度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参考电极测试一个自发原电池的平衡电动势;

临床检验仪器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概论 1、一个优良的检验仪器应具有(P3):灵敏度、分辨率和精度高,噪音和误差小,可靠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响应时间短,测量范围、示值范围、频率响应范围和线性范围宽等性能指标。 2、最小检测量与分辨率的区别?(P5) 答:①分辨率:仪器设备能感觉、识别或探测的输入量(或能产生、能响应的输入量)的最小值。 3、精确度与灵敏度的区别?(P3) 答:①灵敏度:检验仪器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与输入量变化之比,即检验仪器对单位浓度或质量的被检物质通过检测器是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值变化大小的反应能力,他反应仪器能够检测的最小被测量。②精确度:对检测可靠度或检测结果可靠度的一种评价,是指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精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其高低是用误差来衡量的,误差大则精度低,误差小则精度高。③区别: 4、精确度(P5):对检测可靠度或检测结果可靠度的一种评价,是指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精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其高低是用误差来衡量的,误差大则精度低,误差小则精度高。 5、重复性(P5):在同一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仪器、设备、检测者、环境条件)下,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间隔内,连续多次检测同一参数,所得到的数据的分散程度。重复性与精密度密切相关,重复性反映一台设备固有误差的精密度。 6、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区别。(P5) 第二章离心机 1、简述分析型超速离心机的工作原理。(P26) 答:分析型超速离心机主要由一个椭圆形的转子、一套真空系统和一套光学系统所组成。该转子通过一个柔性的轴联接成一个高速的驱动装置,此轴可使转子在旋转时形成自己的轴。转子在一个冷冻的真空腔中旋转,其容纳了两个小室:分析室和配衡室。配衡室是一个经过精密加工的金属块,作为分析室的平衡用。分析室的容量一般为1ml,呈扇形排列在转子中,其工作原理与一个普通水平转子相同。分析室有上下两个平面的石英窗,离心机中装有的光学系统可保证在整个离心期间都能观察小室中正在沉降的物质,可以通过对紫外光的吸收(如对蛋白质和DNA)或折射率的不同对沉降物进行监测。在分析室中物质沉降时重粒子和轻粒子之间形成的界面就像一个折射的透镜,在检测系统的照相底板上产出一个“峰”。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灵敏性,误差,噪音,最小检测量,精确度,可靠性,重复性,分辨率,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线性范围,响应时间,频率响应范围。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供人们提取物质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由两组会聚透镜组成光学折射成像系统。把焦距较短、靠近观察物、成实像的透镜组成为物镜;焦距较长,靠近眼睛、成虚像的透镜组称为目镜。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像,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得到最大放大效果的倒立的虚像,位于人眼的明视距离处。相对于物镜的成像条件及最后二次成像于观察者的明视距离等条件的满足,是通过仪器的机械调焦系统来实现的。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光学系统(物镜、目镜、聚光镜及反光镜)和机械系统(聚光镜升降、调焦系统、载物台和物镜转换器等运动夹持部件以及底座、镜臂、镜筒等支持部件) 光学显微镜照明设置部件:光源、滤光器、聚光镜、玻片。 光的吸收定律:即郎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表达了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A=-lg I/I0=lg I0/I=lg 1/T=kbc 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原理:血细胞与等渗的电解质溶液相比为不良导体,其电解质比稀溶液大。当血细胞通过检测器微孔的孔径感受区时,其内外电极之间的恒流电路上的电阻值瞬间增大,产生电压脉冲信号。脉冲信号数等于通过的细胞数,脉冲信号幅度大小与细胞体积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在恒电流电路上,电压变化与电阻变化成正比,电阻值又同细胞体积成正比,血细胞体积越大,电压越高,产生信号的脉冲幅度就越大。各种大小不同的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分别被送入仪器的检测通道,经计算机处理后,以体积直方图显示出特定细胞群中的细胞体积和细胞分布情况。最后得出WBC、RBC、PLT。(该原理称库尔特血细胞检测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b的原理:除干式离心分层型、无创型外,各种BCA对Hb测定都采用光电比色原理。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溶血剂后,RBC溶解释放出Hb,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形成Hb衍生物,进入Hb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多为530~550nm)下进行光电比色,吸光度值与所含Hb含量成正比。与不同型号BCA配套的溶血剂不同,形成Hb衍生物也不同,吸收光谱也有差异,但最大吸收峰都接近540nm,因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氰化高铁(HiCN)法的最大吸收峰在540nm,仪器Hb的校正必须以HiCN值为标准。 尿液分析: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尿液的物理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可观察尿液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在尿沉渣检查中能够看到的有形成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细

仪器及项目培训教材

艾丽嘉妍――“皇室尊崇·梦幻三娇”皇牌美颜项目面部:6大皇牌项目、演绎顶级“娇宠”面部美颜神话 1、晶钻能量金――雕塑、提升祛皱:配合冰点RF光电波能量仪(光纤射频探头、射频 导入探头、冰电拉皮探头) 功能及特点:干性、缺水、松弛下垂、皱纹、衰老性肌肤。配合手法一次见效,定格青春,有非手术整形的美誉,要你一次年轻5——10岁。 A、激活细胞,促进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紧实肌肤。 B、保持肌肤活力和弹性,提升紧致面部轮廓。 C、防止肌肤老化、松弛,祛除面部皱纹。 2、晶钻能量金――修饰轮廓:配合冰点RF光电波能量仪(光纤射频探头、冰电拉皮探 头、魔术手) 功能及特点:娃娃肥、浮肿、循环欠佳、脂肪过多、轮廓线不分明及一切想瘦脸的人士。配合手法一次见效,定格青春,有非手术整形的美誉。 A、促进肌肤微循环,紧致提升松弛肌肤。 B、排除深层毒素,活化细胞与组织,增强皮肤弹性,收紧肌肤。 C、平复皱纹,兼具修复、保湿、嫩肤、提升多重功效于一身。令肌肤润滑紧致、 富有弹性。 3、面晶钻能量金――拨筋刮痧:配合冰点RF光电波能量仪(光纤射频探头、射频导入 探头、BIO) 功能及特点:暗黄、色斑、暗疮印、缺水性、衰老性。配合手法一次见效。 A、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凉血解毒。 B、改善面色发黄、晦暗、粗糙无光泽的问题。 C、深层排毒,平衡油脂分泌,收紧毛孔。 4、晶钻能量金――面部磨皮术:配合冰点RF光电波能量仪(光纤射频探头、魔术手) 功能及特点:粗糙、凹凸洞、吸收缓慢、衰老、油性及混合性的肌肤。 A、疏通毛孔,活化肌肤,补充角质含水量。 B、促进细胞分裂,加速细胞生长,消除疤痕,令肌肤饱满、健康、白净有光泽。 C、淡化暗疮印,嫩滑肌肤。 D、改善粗黄黑的肌肤。 5、晶钻能量金――嫩肤:(光纤射频探头、冰电拉皮探头、魔术手) 功能及特点:色素沉着、暗黄、粗糙、无光泽、角质层厚、暗疮印的肌肤。 A、促进代谢,改善微循环,激活细胞。 B、排毒肌肤毒素,润泽肌肤,提亮肤色。 C、抗氧化,抗自由基,淡化色素、暗疮印,改善粗黄黑的肌肤,使之达到水润通透,焕发 迷人光彩。 6、面部磁动力舒缓疗程:(光纤射频探头、冰电拉皮探头) 功能及特点:脆弱、薄、面色潮红、红血丝及敏感的肌肤。

临床检验仪器学考试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概论 1.临床检验仪器常用性能指标(可能考问答题) 1灵敏度 2 误差3噪声4最小检测量5精确度6可靠性7重复性8分辨率9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10线性范围11响应时间12 频率影响范围 1 灵敏度:检验仪器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与输入量变化之比。 2 误差:当对某物理量进行检测时,所测得的数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3 噪音:检测仪器在没有加入被检物品时,仪器输出信号的波动或变化范围。 4 最小检出量:检验仪器能确切的反应最小物质含量。 5 精确度: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 6 可靠性:仪器在规定时期内及在保持运行不超限的情况下执行其功能的能力,反应仪器是否耐用的一项指标。 第二章离心机 1.离心技术:应用离心沉降进行物质的分析和分离的技术 2. 离心机的工作原理:利用离心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离心力,迫使液体中的微粒克服扩散,加快沉降速度,把样品中具有不同沉降系数和浮力密度的物质分离。颗粒的沉降速度取决于离心机的转数、颗粒的质量、大小和密度。 3. 离心力:由于物体旋转而产生的力,物体作圆周运动所产生的向心力的反作用力。

4. 相对离心力:通常颗粒在离心过程中的离心力是相对于颗粒本身所受的重力而言,因此把这种离心力叫做相对离心力。 5. 离心机的分类:按转数分为:低速、高速、超高速。 6. 离心机的最大容量:离心机一次可分离样品的最大体积,m ×n,一次可容纳最多离心管×一个离心管容纳样品最大体积。 7. 沉降系数:颗粒在单位离心力场作用下的沉降速度,其单位为秒。 8. 离心机的基本结构 低速离心机的结构较简单,由电动机,离心转盘(转头)、调速器、定时器、离心套管与底座等主要部件构成。其最大转速在10000r/min以内,相对离心力在15000xg以内。 高速(冷冻)离心机最大转速为20000~25000r/min 超速(冷冻)离心机最大转速可达50000~80000r/min 9. 差速离心法:差速离心法又称分步离心法,根据分离物的沉降速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时间分步离心的方法。10. 差速离心法的优缺点: 优点:操作简单,离心后用倾倒法即可将上清液与沉淀分开,并可使用容量较大的角式转子;分离时间短、重复性高;样品处理量大。 缺点:分辨率有限、分离效果差,沉淀系数在同一个数量级内的各种粒子不容易分开,不能一次得到纯颗粒;壁效应严重,特别是当颗粒很大或浓度很高时,在离心管一侧会出现沉淀,颗

临床检验仪器学(第二版)

临床检验仪器学第四讲第12章血细胞分析仪 (Blood Cell Analyzer)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工程处 刘坚

?血细胞分析仪(Blood Cell Analyzer)是指对一定体积全血内血细胞异质性进行自动分析的 常规检验仪器。 ?血液分析仪主要完成以下两大功能: ⑴血细胞计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 ⑵血细胞分类:白细胞中的淋巴、中性、嗜酸、嗜碱、单核、 幼稚细胞;红细胞中的网织红细胞。 ?根据计数/分类的测定值计算间接测定值 红血球容积比(HCT)、平均红血球血红蛋白含量(MCH)、 血小板容积比(PCT),等等

1947年Coulter 发明了小孔电阻抗法 通过测量细胞的体积大小对细胞进行分类计数 主要是用来计数红、白细胞 该技术一直被各种血液分析仪沿用至今 1953年库尔特家族研制出全世界第一台血细胞计数仪:Model A Wallace H. & Joseph R. Coulter

血细胞计数(Blood count) 早期的血液分析仪主要用来计数红、白细胞全血细胞计数(Complete Blood cell Count) 增加光电比色系统用来同时测定血红蛋白 血小板可在同一仪器上与红细胞一起计数 利用直接测量到的项目运算得到间接计算 项目(如血球压积等参数) 不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 测定标本采用机外人工处理的预稀释方式

白细胞分类计数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ell Count) 带电脑的显微镜下辨认细胞的图象识别技术 效率低,受制片、染色技术的影响大 在计数细胞数不多时,重复性较差 没有得到普遍推广 阻抗法仪器检测白细胞“二分群、三分群” 仪器内部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微处理器分辨力的进一步提高 特殊溶血剂的应用 无法对细胞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准确性有限

医学仪器原理学试题

医学仪器原理学试题姓名:班级: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分) 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影响医疗器械使用的使用环境:D A、温度 B、湿度 C、供电系统 D、操作人员性别 2、下列哪项不是临床使用的生物放大器所应满足的需求:B A、不影响所测部位的生理功能 B、测得信号存在畸变 C、能将信号和干扰分离 D、放大器能经受住大电流冲击 3、下列哪种设备不是治疗设备:D A、直线加速器 B、超声雾化器 C、呼吸机 D、显微镜 4、心电分析的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A、QRS波的周期 B、QRS波峰方向 C、R-R间期 D、QRS波的幅度 5、床边监护仪的基本功能为:D A、无创血压 B、ECG C、体温测量 D、辅助呼吸 6、下列哪种设备不是用于电外科领域的:C A、氩气刀 B、超声刀 C、X刀 D、射频消融仪 7、呼吸机通气模式中不包括以下哪项:D A、控制通气 B、辅助通气 C、自主呼吸 D、部分控制通气 8、下列哪项是麻醉机日常使用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A

A、呼吸活瓣 B、挥发罐 C、监护仪 D、供气装置 9、心脏起搏器代替的是心脏哪一部分释放出电脉冲:A A、窦房结 B、希氏束 C、房室结 D、结间束 10、下列哪项不是人工心肺机的应用领域:D A、神经外科 B、一氧化碳中毒 C、心肺复苏 D、微创手术 11、医用直线加速器设备中产生电子束的部件是:B A、脉冲调制器 B、电子枪 C、加速管 D、治疗头 12、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对冲击波源的要求中错误的是:D A、足够的能量 B、良好的方向性 C、对人体损伤较小 D、压力脉冲阶段稳定 13、激光束的特性不包括B A、方向性强 B、照射距离远 C、单色性好 D、能量密度大 14、X线物理特性不包括:A A、感光作用 B、穿透作用 C、荧光作用 D、电离作用 15、专门用于妇女乳腺检查的设备室:B A、移动X线机 B、钼靶机 C、C臂机 D、胃肠X线机 16、CT机的基本结构不包括:D A、X线产生系统 B、数据采集系统 C、图像显示系统 D、X 线防护系统 17、电磁波产生磁共振现象的基本条件不包括:D A、磁性原子核 B、静磁场 C、适当频率 D、高强度脉冲 18、超声设备中,完成电声的转换作用的组件是:B

临床检验仪器学.

临床检验仪器学 第一章概论 1. 灵敏度:检验仪器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与输入量变化之比,即检验仪器对单位浓度或质量的被检物质通过检测器是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值变化大小的反应能力,他反应仪器能够检测的最小被测量。 2. 误差:当对某物理量进行检测时, 所测得的数值与标称值 (真值之间的差异。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值对真值的偏离程度。 3. 噪音:检测仪器在没有加入被检验物品(输入为零时,仪器输出信号的波动或变化范围。 4. 精度:对检测可靠度或检测结果可靠度的一种评价,是指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精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 其高低是用误差来衡量的, 误差大则精度低,误差小则精度高。 5. 可靠性:仪器在规定的时期内及在保持其运行指标不超限的情况下,执行其功能的能力。它是反映仪器是否耐用的一项综合指标。 6. 重复性:在同一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仪器、设备、检测者、环境条件下, 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间隔内, 连续多次检测同一参数, 所得到的数据的分散程度。重复性与精密度密切相关, 重复性反映一台设备固有误差的精密度。 7. 分辨率:仪器设备能感觉、识别或探测的输入量(或能产生、能响应的输入量的最小值。 8. 线性范围:输入与输出呈正比例的范围,也就是反映曲线呈直线的那一段所对应的物质含量范围。 1. 临床检验仪器具有哪些特点? 答:临床检验仪器具有以下特点:结构复杂、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技术先进、精度高、对使用环境要求严格。

2. 临床检验仪器常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一个优良的检验仪器应具有的性能指标有:灵敏度好、精度高;噪音、误差小;分辨率高;可靠性、重复性好;响应迅速;线性范围宽和稳定性好。 3. 通常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的? 答:通常以临床检验的方法为主对临床检验仪器进行分类或以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为主对临床检验仪器进行分类。 4. 临床检验仪器有哪些主要部件? 答:通常,临床检验仪器有取样装置、预分离系统、分离系统、检测器、信号处理系统、显示装置、补偿装置、辅助装置、样品前处理系统等主要部件。 第二章显微镜技术和显微镜 1. 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是利用日光照明将小物体形成放大影像的精密光学仪器, 由光学系统、机械装置和照明系统三部分组成。光学系统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其核心是物镜和目镜中的两组透镜, 其放大成像的机理是先由物镜形成放大的实像, 再由目镜进一步放大成虚像,最后在人眼中形成实像。 2. 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线为光源来激发生物标本中的荧光物质,产生能观察到的各种颜色荧光的一种光学显微镜。 3. 相衬显微镜:是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成振幅差,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间的对比度, 用于观察活细胞和未染色的标本的一种特殊显微镜。 4.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以单色激光作为光源的一种特殊光学显微镜。其物镜和聚光镜互相共焦点, 使得只有从标本焦面发出的光 线聚焦成像, 而焦面以外的漫射光不参加成像, 改变焦平面, 可获得细胞或原标本不同层次的图像, 从而得到样品的三维结构图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