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复习资料12月份考试资料古代文学基础知识与理论复习资料

2019级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复习资料12月份考试资料古代文学基础知识与理论复习资料
2019级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复习资料12月份考试资料古代文学基础知识与理论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基础知识与理论》复习资料1

一、填空题

(一)文学常识

1.《庄子》自称其创作:“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为广。”

2.()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二)诗词名句

1.《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洞庭波兮木叶下。”

2.《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思其反。”

3、《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鼓瑟吹笙。”

4.晴川历历汉阳树,。

5. ,中间小谢又清发。

二、名词解释

1.《春秋》

2.唐传奇

3.散曲

三、简答题

1.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2.简述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四、论述题(20分)

结合作品,分析汤显祖《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一)文学常识

1.寓言

2.语录体

(二)诗词名句

1.袅袅兮秋风

2.信誓旦旦

3.我有嘉宾

4.芳草萋萋鹦鹉洲

5.蓬莱文章建安骨

二、名词解释

1.《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上,考察政治的得失成败,总结兴亡治乱的教训,艺术上叙事简明严谨,语言凝练含蓄

2.唐传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以史传笔法写奇闻逸事的小说体式,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3.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新体诗,分小令和套数。小令是单支曲,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宫调相同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也称散套。前期散曲注重本色,风格质朴,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张养浩等。后期散曲偏重词藻音律,风格趋于典雅,代表作家有张可久、乔吉、睢景臣。

三、简答题

1. 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答案要点:

(1)长于抒情,善于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两者密切结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2)善用比兴寄托手法,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3)抓取典型活动、典型细节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4)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而又凝练,含义丰富,耐人寻味。

2.简述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答案要点:

(1)诗歌应植根于社会的现实生活,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

(2)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要“补察时政”;

(3)强调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主张诗歌的写实性和通俗化。

四、论述题

结合作品,分析《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答案要点:

(1)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是《牡丹亭》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

(2)塑造了一系列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

(3)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此剧是一部诗剧,也是一部剧诗,作者善于通过诗与剧的谐美结合创造出诗情画意般的戏剧情境,极具艺术感染力,作品语言绮丽华艳、典雅蕴藉。

(4)结合作品。

《古代文学基础知识与理论》复习资料2

简答题

1.简述《诗经》的内容分类及其代表作。

2.简述李清照词的思想蕴涵。

3.简述《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特点。

论述题

结合作品,谈谈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作品评论题

鲁迅先生说:“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请结合作品,就《红楼梦》的思想或某一人物,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简答题

1.简述《诗经》的内容分类及其代表作。

答案要点:(1)讴歌先祖功业的诗篇。如《生民》、《公刘》。

(2)描写农事活动的诗篇。如《七月》。

(3)婚恋诗。或表现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情人的热切相思,如《关雎》;或表现青年男女对礼法压迫的反抗及其内心的创伤;弃妇诗如《邶风·谷风》、《卫风·氓》。

(4)战争徭役诗。

(5)讽喻诗和怨刺诗。

(6)燕飨祭祀诗。如《小雅·鹿鸣》。

2.简述李清照词的思想蕴涵。

答案要点:

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词:(1)主要抒写她少女、少妇的生活,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风格明朗,欢快。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2)抒发一种淡淡的哀愁,惜春,惜别。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后期词:主要抒写作者对国事的忧思和生活流落的痛苦,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现实意义。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3.《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特点。

答案要点:(1)作者能秉持公心,把握分寸,针对不同的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

(2)作者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和真实性结合起来。

(3)作者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起来。

(4)作者善于运用含蓄、婉曲的讽刺手法,冷静超然,不动声色。

论述题

结合作品,谈谈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答案要点:

(1)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也赋予人物和情节以浪漫主义的色彩。

(2)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女性形象。

(3)剧作结构缜密而精巧,紧凑而多变,引人入胜。

(4)语言向以本色当行著称,毫无雕琢的痕迹。

(注意:以上答案仅作为参考,如果学生从其他角度分析,并能做到纲目清晰、言之成理,论述充分,亦可酌情给分。)

作品评论题

鲁迅先生说:“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请结合作品,就《红楼梦》的思想或某一人物,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

该题全面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不必采点给分。

该题可以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论述,也可以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来论述,只有能够言之成理即可。有自己独特见解且论述较为充分者,可以给满分。

《古代文学基础知识与理论》复习资料3

填空题

文学常识

1.《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其“(),无韵之《离骚》”。

2.()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3.被称作“诗佛”的诗人是()。

4.白居易的讽喻诗以《》和《》为代表。

5.南北朝时期,诗歌艺术造诣达到“穷南北之胜”高度的诗人是()。

名词解释

1.竹林七贤

2.互见法

3.《窦娥冤》

4.《四声猿》

简答题

1.概述屈原《离骚》的思想内涵。

2.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

3.《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参考答案

填空题

(一)文学常识

1. 史家之绝唱

2. 语录体

3. 王维

4.秦中吟;新乐府(顺序可颠倒)

5. 庾信

名词解释

1.竹林七贤: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以及阮咸。

2.互见法:是《史记》选择、安排材料以反映历史,表现人物的一种方法。就是关于某一历史人物的部分材料,不放在本传中去写,而是移植到其他相关的人物传记中。采用互见法,有时是为了避免行文重复,有时则是为了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多面性。采用互见法,既有助于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又有助于突出历史人物形象。

3.《窦娥冤》: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讲述了善良的窦娥被冤枉处斩、冤感天地、最后平反昭雪的故事、中国著名悲剧之一。

4.《四声猿》:明代徐渭创作的四种杂剧,即《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名字取自“猿鸣三声泪沾裳”,意思是猿鸣三声足以堕泪,何况四声。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简答题

1.概述屈原《离骚》的思想内涵。

答案要点:(1)“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

(2)深沉挚着的爱国感情。

(3)放言不惮的批判精神。

(4)“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

2.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

答案要点:(1)风格委婉缠绵、清新自然;

(2)突出的艺术技巧就是利用汉语的谐音构成双关隐语;

(3)善于利用景物传达出深婉的情思;

(4)大多体制小巧,多五言四句。

3.《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答案要点:(1)写不同战役的不同特点,千变万化,各具特色。

(2)集中笔墨,着重描写战争双方前的力量对比、形式分析和战略战术的运用,以揭示决定胜负的因素。

(3)突出人的智慧韬略和内在威力。

(4)写战争时兼写其他活动。

2010年辽宁专升本考试真题-C语言部分

2010辽宁省高职高专毕业生升入本科学校招生考试 计算机试卷 第二部分计算机高级语言部分(C语言) 四、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10分) 41.C语言程序中可以对程序进行注释,注释部分必须使用的符号是______ 42.设float x=3.8,y=2.7,int a=5,则表达式x+a/3*(int)(x+y)%2+4的值为____________ 43.在C语言程序中,若对函数类型未加说明,则函数的隐含类型为:______________ 44.求解逗号表达式(a=9,a+4),a*2的值和a的值依次为____________ 45.函数的参数为float类型时,形参与实参与结合的传递方式为_____________ 五、阅读程序题(阅读下列程序,将正确的运行结果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3分,共24分) 46、下面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main() { int x=4; if(x++>=5)printf("%d",x); else printf("%d\n",x--); } 47、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main() { int a[]={1,3,5,7,9}; int y=1,x,*p; p=&a[1]; for(x=0;x,3;x++) y+=*(p+x); printf("%d\n",y); } 48、下面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include int func(int a) { int b=1; static c=4; a=++c,++b; return a; } main() {

int a=2,i,k; for(i=0;i,2;i++) k=func (++a) printf("%d\n",k); } 49、下面程序运行的结果是。#include main() { int k=0; char c='B'; switch(c++) { case 'A':k++;break; case 'B':k--; case 'C':k+=2; default:k*=3;break; } Printf("k=%d\n",k); } 50、下面程序运行的结果是。#include main() { int a[6]={12,4,17,25,27,16},b[6]={27,13,4,25,23,16},I,j; for(i=0;I<6;i++) { for(j=0;j<6;j++) if(a[i]==b[j])break; if(j<6)printf("%d",a[i]); } printf("\n"); } 51、下面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include int fun(int u,int v); main() { int a=27,b=18,c; C=fun(a,b); printf("%d\n",c); }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三上)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三上) 一、填空题。 1、王安石晚年曾隐居在南京城东钟山,又称紫金山,这座山向西距南京城7里,向东距钟山山顶也是约7里,因此称半山,这期间他的诗以七绝形式描写自然风光,注重炼字炼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受到历代诗论家的赞赏,世称半山体。又称“王荆公体”、半山绝句、半山诗。 2、《春江花月夜》,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存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3、北宋处士林逋(和靖先生),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 4、扬州慢,词牌名,是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即故国之悲)也”而以此调创作的词中最著名的就是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5、文章四友指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6、柳永,北宋婉约派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二、选择题。 1、初唐四杰指: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唐P185 2、通俗诗派,又称“元白诗派”,是中唐时期,以元稹(《织妇词》、《田家词》)、白居易(组诗《秦中吟》 10首、《新乐府》50首,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一个诗派,诗歌多用写实手法,多用“新乐府”诗,语言通俗易懂和浅显,重要作家还有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王建(《田家行》)、李坤等。唐P277 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 4、陈子昂论诗提倡汉魏风骨,主张诗要有兴寄,强调文学的社会意义,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 他自己的创作,如《登幽州台歌》、《感遇》等共三十八首诗,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标志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神魔(怪)小说:出现于明代后期的白话章回小说。它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的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风格上尚“奇”贵“幻”。它是在“三教合一”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影响和道教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产生的。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历史演义: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字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而《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

临川派: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又叫“玉茗堂派”。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体现优美文采。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魏禧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琬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屈详尽。 “四声猿”:“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组杂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本短戏。创作活泼畅快、汪洋恣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价值的世俗观念和相对进步的市民精神,带有甚为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 公安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3点: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他们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的倾向,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应冲破一切束缚文学创作的藩篱。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

辽宁省专升本考试计算机模拟练习题一审批稿

辽宁省专升本考试计算机模拟练习题一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专升本计算机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选择(40分,每个2分) 1、RAM的特点是()。 A)断电后,存储在其内的数据将会丢失 B)存储在其内的数据将永久保存 C)用户只能读出数据,但不能写入数据 D)容量大但存取速度慢 2、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A.1958年年年年 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当包括()。 A.计算机与外设 B.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C.主机、键盘与显示器 D.系统硬件与系统软件 4.第4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元件是() A.电子管 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在计算机存储器的术语中,一个“Byte”包含8个() A. 字母 B. 字长 C. 字节 D. 比特(位) 6.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 CAM B. CAI C. CAD D. CAT 7.在计算机中,用来传送、存储、加工处理的信息表示形式是() A. 拼音简码 B. ASCII码 C. 二进制码 D. 十六进制码 8.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是指() A. 控制器与运算器 B. 控制器与外设 C. 运算器与内存贮器 D. 存贮器与控制器 9.十进制数23转化为二进制为() .10111 C 10.微机在工作中尚未进行存盘操作,突然电源中断,则计算机 ( )全部丢失,再次通电也不能恢复。 A.硬盘中的信息 B.软盘中的信息 C.硬盘、软盘中所有信息 D.内存RAM中的信息 11.打印机是一种() A. 输出设备 B. 输入设备 C. 存贮器 D. 运算器

古代文学考试资料

1上官体就是指以初唐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诗体。其诗以“以绮错婉媚为本”,追求形式的工偶精对。因其官居显位,时人争相效仿,称为“上官体”。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归纳了六朝以来诗中的对偶方法,加以程式化,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为后人写作律诗的对仗作了规范,对律诗形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 “初唐四杰”是指高宗武后时期出现在文坛上“以文章名天下”的四位“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作家,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的题材、风格、形式上都有新的开拓和贡献,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盛唐边塞诗派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众多作家。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边塞诗的主要艺术特点是: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边塞诗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4大历诗风P247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到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的战乱,使大历诗人的心态产生明显的变化。失去了盛唐诗人的昂扬精神风貌。他们的诗,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这使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 5大历十才子P249 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十才子”齐名的重要原因是,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他们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升平、吟咏山水和称道隐逸成为基本主题;擅长写送别诗和隐居的诗歌。诗歌艺术: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 6韩孟诗派中唐时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人群体,其主要诗歌理论为“不平则鸣”、“笔补造化”,在艺术上创新求异,崇尚雄奇怪异之美。他们另辟蹊径的诗作对丰富诗歌的艺术风格有一定积极作用,并开宋诗先河,但过分追求晦词抑调,亦破坏诗的形象性和音乐性。7新乐府运动是中唐出现的一次文学运动。“新乐府”是以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在艺术表现上,以平易浅切的语言、自然流畅的意脉来增加诗歌的可读性,包括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李绅等人 8古文运动中唐时,藩镇割据,佛道盛行,宦官专权,韩愈等人试图通过提倡古文和复兴儒学来振兴唐王朝。因此,他们以复兴儒学为旗号而进行了文体、文风、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要求恢复秦汉时的单行散句的“古文”,史称“古文运动”。这是中唐时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领袖、有广泛参加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韩、柳是“古文运动”的主帅。唐代的这次散文改革是和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的,与强烈的中兴愿望相联系,赋予文以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现实性格。 9唐传奇唐代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逸事。“传奇”之名似起于裴铏小说集《传奇》,是在六朝志怪小说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它的发展与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大致同步,中唐达到极盛,至晚唐而稍衰。 10花间派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编十八家词人的词五百首为《花间集》,这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十八名作者,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外,均为西蜀词人。他们的词风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他们为“花间词人”和“花间派”。花间派尊温庭筠为鼻祖。特点是多写闺阁情事,情致缠绵,辞藻富丽。代表作家除温庭筠、韦庄外,还有欧阳炯、李珣、牛希济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正确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 1、关于神话得产生,一向比较通行得解释有两种:一种就是劳动说,另一种就是( ) A、宗教说 B、游戏说 C、模仿说 D、宣泄说 2、《诗经》得传统分类就是( ) A、南、风、雅 B、风、雅、颂 C、雅、颂、南 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得类别就是( ) A、哲学散文集 B、历史散文集 C、文学散文集 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得历史时期就是( ) A、先秦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得主要手法就是( ) A、重言 B、卮言 C、寓言 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得全式就是( ) A、四言体 B、五言体 C、七言体 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得李斯散文最鲜明得特色就是( ) A、流畅谐偶 B、铺陈排比 C、质实无华 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得评价就是( )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得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就是( ) A、记述历代帝王得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得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得家族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得史实与状况 10、《汉书》所属得历史编自体例就是( ) A、编年史 B、纪传体通史 C、断代史 D、国别史 11、枚乘得《七发》所标志得赋体发展阶段就是( ) A、骚体赋得终结 B、抒情小赋得开端 C、骈赋得开端 D、大赋文体得形成 12、形制完整得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得时期就是( ) A、西汉中期 B、西汉末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得名句就是( )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得风格就是( )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得描述就是( )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 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得创作倾向就是( )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C、农事家常,怡然自适 D、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17、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得性格表现就是( ) A、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恬静寡欲 B、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C、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D、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8、前人对左思生平得评价就是( ) A、寻山陟岭,必造幽峻 B、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C、貌寝口讷,不好交游 D、少负壮志,有纵横才

2013年辽宁专升本考试真题-C语言部分

2013辽宁省高职高专毕业生升入本科学校招生考试 计算机试卷 第二部分计算机高级语言部分(C语言) 四、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10分) 41.若有定义:int a=2,b=1; 则表达式b+1.0/a 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若有定义:int a,b;则表达式b=((a=2*3,a*2),a+4)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语句fopen(“myfile”,”r+”):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若有定义:int a;能正确表达-1≤a≤2 且a≠0 的C语言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若有定义:int a=1,b=2,max; 则能实现语句if(a>b) max=a;else max=b;的条件赋值语句为______。 五、阅读程序题(阅读下列程序,将正确的运行结果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3分,共24分) 46.下面程序运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V oid main() { int i=1,sum=0,t=1; while(i<5) { t*=i++; Sum=sum+t; } Printf(“%d\n”,sum) } 47. 下面程序运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main() { char c1,c2; c1=?A?+?8?-…3?; c2=?A?+?6?-…3?; printf(“%d,%c \n”,c1,c2); } 48.下面程序运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main() { int a,b; for(a=1,b=1;a<=100;a++) { if(b>=20) break; if(b%3==1) { b+=3; continue;} b-=5; } printf(“%d\n”,a); }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晚明小品文是指体制短小、轻君灵巧、真情流露的“小文小说”,以区别于以往庄重古板的“高文大册”。题材上则不拘一格,尺牍、游记、传记、日记、序跋、铭、赞等文体都可适用。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尚。 晚明小品文的另一个特点是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不论是描写个人日常生活,表达审美感受,还是评议时政,抨击秽俗,时有胸臆直露之作。 2 “肌理说”中国清代翁方纲提出的诗论主张。肌理本来是指肌肉的纹理。翁方纲借用肌理论诗,理是指义理和文理,肌理是指儒家的经术和学问,有时也兼指文理。他把儒家经籍和学问看作诗歌的根本。要求作诗以学问为根底,以考据入诗,是清代大力提倡经学和乾嘉学派盛行下的产物。 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是王士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调和与修正。他用肌理给神韵、格调以新的解释,目的在于使复古诗论重振旗鼓,与袁枚的性灵说相抗衡。 3《浣纱记》《浣纱记》是明代中、晚期作家梁伯龙的代表作,是以吴越战争为题材的大型传奇作品,是第一次以改革后的昆山腔进行舞台演唱的典型之作。它的影响很大,曾流传海外,在戏曲历史上它与李开先的《宝剑记》、王世贞的《鸣凤记》是代表传奇繁兴的三部著名的政治戏。它打破才子佳人的俗套,开拓了新的题材领域,是了解中国古典戏曲的必读名著。 4《四声猿》 《四声猿》是一组杂剧短剧,共四本: 《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 《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 “四声猿”作为这组短剧的名称,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鸣叫四声当更加凄惨哀愁,令人肠断。从这命名可见,徐渭是想通过这组剧,大声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不平,表现自己狂放不羁的个性和愤世嫉俗的精神。 5“性灵说”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以清代袁枚倡导最力。它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派别之一。一般把性灵说作为袁枚的诗论,实际上它是对明代以公安派为代表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宏道《序小修诗》)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

2018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专升本)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 )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C 2、唯物主义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C.精神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参考答案:B 3、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引进从重视硬件发展到重视软件 B.从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从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国际劳务合作与跨国经营 D.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参考答案:D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参考答案:C 5、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参考答案:C 6、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不变论 D.相对主义诡辩论

参考答案:D 7、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中共六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十二月会议 参考答案:C 8、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 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B.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 C.社会主义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答案:D 9、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 ) A.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 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D.观赏和被观赏的关系 参考答案:B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2004年辽宁专升本考试真题-英语

阅读(一) During the rest of sleep, the fatigue (疲劳) of the body disappears and recuperation (复原) begins. The tired mind gathers new energy; The memory improves; and annoyance and problems are seen correctly. Some adults require little sleep , others need eight to ten hours in every twenty-for. Infants sleep sixteen to eighteen hours daily, the amount gradually decreasing as they grow older. Young students may need twelve hours; university students may need ten. A worker with a physically demanding job may also need ten , whereas an executive working under great pressure may manage on six to eight. Many famous people are well known to have required little sleep . Napoleon Bonaparte, Thomas Edison , and Charles Darwin apparently averaged only four to six hours a night. Whatever your individual need , you can be sure that by the age of thirty you will have slept for a total of more than twelve years. By that age you will also have developed a sleep routine : a favorite hour, a favorite bed .a favorite posture (姿势),and a formula you need to follow in order to rest comfortably. Investigators have tried to find out how long a person can go without sleep. Several people have reached more than 115 hours-nearly days. Whatever the limit, it is absolute Animals kept awake for from five to eight days have died of exhaustion. The limit for human beings is probably about a week. 1.It is implied in the passage that__. A. a light sleep is as refreshing as a deep one B. sleep is important for good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C. memory is greatly improved during sleep D. famous people need less sleep that ordinary people 2.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amount of sleep required___, A. depends on the bed one sleeps in B. varies greatly from one individual to another C. can be predicted from the type of job one has 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mount of pressure one suffers 3.The word ―formula‖ (line 3, paragraph 3) most probably means___ A. a prescription B. a mathematical rule C. a fixed method or approach D. an expression of the elements of a compound 4.A person should __ in order to sleep well. A. follow his sleep routine B. go to bed early C. sleep as much as he can D. do a physically demanding job 5.The longest time a human being can survive without sleep is probably. A. five days B. seven days C. ten days D. twelve days 阅读(二) As prices and building costs keep rising , the “do-it-yourself ”(DIY) trend (趋势) in the U.S

大一古代文学考试内容整理

大一古代文学考试内容整理 1. 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和原始的宗教 2. 神话(名释)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3. 简要说明上古神话的特点 A 记录分散,多有异词,不系统 B 突出为工为群的无私精神 C 很早就被历史化,幻想的能力不断弱化,不断流失 4.流传至今有文字记录的上古歌谣是《弹歌》《蜡辞》 5.记载上古神话最为集中的三部古籍《山海经》《淮南子》《楚辞》 6.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因此总篇目为311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十五“国风”有诗160篇,大雅,小雅一共105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7.诗学四家(名释)汉代《诗经》研究有不同派别,其中最重要的有四家,他们是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简称齐、鲁、韩、毛四家。《鲁诗》为鲁人申培所传,《韩诗》为燕人韩婴所传,《齐诗》为齐人辕固生所传。三家诗为今文诗学,并立于学官,魏晋以后先后失传。《毛诗》为毛亨、毛苌所传,虽比三家诗晚出,但学有渊源,又经学大师郑玄作笺,流传至今。 8.诗六义: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就是陈述铺叙。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 9.简要说明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地位。 A《诗经》特别是其中民歌部分所表现得“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而不要把文学看成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 B~还以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真正的诗歌史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C~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在文学史上永远闪烁着不朽的光辉。 10.微言大义(春秋笔法)用很少的字来说出最重要的正义和非正义。用微言大义这种方法来记录历史就叫做春秋笔法。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词准确,浅显平实,表现出修辞学的发展,例如禧公十六年书曰:“春,王正月,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寥寥几字,叙述错落有致。这种笔法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严格倾向性,也产生了消极作用。 11.中国最早的编年史是《春秋》 12.春秋三传(名释)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左传》一书丰富多彩。其主要内容不外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各方面的活动及有关言论。通过人物言行所表现得进步思想是很显著的。包括民本思想、爱国思想、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和荒淫无耻。 13.简要说明《左传》的文学艺术特点: A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总是抓住故事的重要环节或有典型意义的部分来着重叙述或描写。 B善于写战事,特别是几次大规模的战事写得最突出。对战争的看法有一定的思想原则 C行辞令之美—就是语言之美(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罕譬而喻,富于形象性) 14.中国最早的国别史是《国语》 15.先秦诸子散文三家:孟子、庄子、韩非 孟子所用寓言大多来自民间传说故事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 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 世界有无统一性的问题 C. 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 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2.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这是一种()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3.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A. 实质 B. 总特征 C. 核心 D. 总规律 4.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 A. 绝对同一

B. 相互分离 C. 相互依存 D. 绝对排斥 5.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表现为() A. 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B.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 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对立 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 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7. 社会存在指的是 A.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B. 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 C. 社会的物质财富 D.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8. 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容,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 产品分配关系 B.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C. 产品交换关系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9. 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是() A. 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 B. 意识形态和观念上层建筑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10. 社会革命和改革都根源于() A. 新理念和传统观念的矛盾 B. 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11. 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A.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B. 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 12. 鸦片战争后,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 A. 帝国主义的压迫 B. 封建主义的压迫 C.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 13. 新主义革命与旧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革命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 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上官体”。(古代文学史2P22—23) 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_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___。(古代文学史2P39) 3、《诗经》__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4、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__李斯。 5、“骚”指_《离骚》_,代表楚辞。 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仁_。 7、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P64 8、《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P140 9、《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P216 10、南歌的抒情长诗_西洲曲______和北歌的叙事长诗____木兰诗_______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11、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2、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3、__《孔雀东南飞》_____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 我国 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朴素的辩 证观点。 16、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17、_曹植___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18、刘义庆的《__世说新语___》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 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19、有人推尊王维为“诗佛”,他写过一些著名的赠别朋友的抒情诗句,其中_《渭城曲》_被谱成《阳光三叠》的送行乐曲,成为 众所周知的名作。 20、《文心雕龙》是刘勰的作品。 二、名词解释。 1、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 年号。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 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 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 统一天下的

2006年辽宁专升本考试真题-英语

一、选择 1 The French pianist who had been ______ very highly turned out to be a great disappointment. A talked B mentioned C praised D pleased 2 ______we were given the right address, we found her house easily. A Since B although C If D so 3 In childre n’s _______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ssociated with nice food and presents. A brain B head C heart D mind 4 The doctor says that the new medicine will ______ you a good night’s sleep. A secure B assure C ensure D insure 5 The old couple ______to adopt a boy and a girl though they already had three of their own. A determined B settled C assigned D decided 6 The government is trying to do something to ______ better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 raise B lift C promote D push 7 Jane’s dress is similar _____ her sister’s in design. A for B to C with D with 8 By the time you get there this afternoon, the film _______. A is to start B is starting C will start D will have started 9 I suggested he _____himself to his new life in the countryside. A adopt B adapt C regulate D suit 10 It _____ me there days to have the watch repaired. A took B gave C kept D made 二、阅读(一) Here are two cars. They may some day take the place of today’s big cars. If we use such cars 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be less pollution in the air. There will be more space for parking cars in cities, and the street will be less crowded. There such cars can park in the space that is needed for one of today’s cars. The little cars will be very cheap. They will be very safe, too. Because these little cars can go at a speed of only 65 kilometers per hour. The car of the future will be fine for getting around a city but they will not be useful for long trips. If the car is powered by electricity, it will have two batteries—one for the motor and the other for the lights, signals, etc. If the little cars run on gasoline, they will go 450 kilometers before they need to stop for more gas. If big cars are still used along with the small ones, we must build two sets of roads, one for the big and the other for the small, slower cars. 11 The” two cars” talked about in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first paragraph refer to two cars_______. A with a small size B used for long trips C running on electricity D bigger th an today’s ca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