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净衣效能的数学建模

洗衣机净衣效能的数学建模
洗衣机净衣效能的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第九届“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接受相应处理结果。

我们允许数学中国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da6306165.html,)公布论文,以供网友之间学习交流,数学中国网站以非商业目的的论文交流不需要提前取得我们的同意。

我们的参赛队号为:

参赛队员(签名) :

队员1:

队员2:

队员3:

参赛队教练员(签名):

参赛队伍组别(例如本科组):

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

编号专用页

参赛队伍的参赛队号:(请各个参赛队提前填写好):1851

竞赛统一编号(由竞赛组委会送至评委团前编号):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团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6年第九届“认证杯”数学中国

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第一阶段论文

题目对洗衣机评价指标的探究

关键词模糊评价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净衣效能损伤率MATLAB

摘要:

洗衣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为我们省去了洗衣的负担,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洗衣机不可避免的面临净衣效能和对衣物损伤程度这两项性能的考验。

如何定量的评价洗衣机的净衣效能和对衣物的损伤程度。本文通过分析洗衣机对净衣效能和对衣物的损伤程度有影响的共有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洗衣时衣服受力情况的改变,进而表示出洗衣机工作方式对净衣效能和对衣物损伤程度的影响。综合利用模糊评价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分别构建两种模型。并利用MATLAB、Excel等软件进行综合分析。

针对问题一:为探讨出衡量洗衣机净衣效能和对衣物损伤程度的指标。我们用洗净度和磨损率分别来定量描述这两项性能。针对洗衣机各因素不易量化的特点,本文利用模糊评价分析法,通过分析洗衣机对洗衣效能和磨损程度有影响的共有的因素,评价这些因素对洗衣时衣服受力情况的改变,进而表示出洗衣机共有的因素对净衣效能和对衣物损伤程度的影响。以此描述洗衣机净衣效能和对衣物损伤程度的指标及其表示方法。

针对问题二:为估算出两种洗衣机净衣效能和对衣物损伤程度的值。我们利用问题一中得到的指标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将两种洗衣机作为方案层C,将影响洗衣机性能的五项因素作为准则层B,分别将净衣效能和对衣物的损伤程度作为目标层A。构造各层次中所有判断矩阵,再用MATLAB编程对层次单排序、总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不断改进,最终得到权重。

参赛队号: 1851 Array

所选题目:A题

英文摘要

Washing machine is a common household appliance in our daily lives, saves us the burden of laundry, which greatly facilitates our lives. But it inevitably faces the performance test of the purifying rate both attrition rate to clothing. How the damage to the laundry washing machine. By analyz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ashing machine to clean clothes and extent of damage to the laundry there are influential factors, the analysis of these factors on the laundry clothes change by force of circumstances, and then the Clean Clothes effectiveness and impact is shown washing machines work on the degree of damage to the laundry . Utilization fuzzy evaluation analysis, we constructed two models of AHP. And using MATLAB, Excel and other software were analyzed.

To solve the first problem: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measure the Clean Clothes washing machine laundry injury indicators. We wash and wear rate to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these two properties, respectively. For washing machines factors less quantifiable characteristics, we use fuzzy evaluation analysis, the analysis of the laundry washing machine performance and wear commo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valuation of these factors on laundry clothes change the situation by force, thus showing a total washing machine factors net Yui effectiveness and impact on the degree of damage the laundry. In this description clothes washing machine net efficiency and the degree of damage to the laundry index and representation.

To solve the second problem: To estim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wo kind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clothes net value of the degree of damage clothing. Indicators and calculation methods we use to get a question in. By AHP, two kinds of washing machines as the program layer C, the five factors will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ashing machine as the criteria layer B, respectively, the Clean Clothes effectiveness and extent of damage to clothing as the target layer A. Structure at all levels in all judgment matrix, then MATLAB programming for single-level sorting, the total sequencing consistency tes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finally get the weight.

一、问题的重述

洗衣机是普及率极高的家用电器,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家用洗衣机从工作方式来看,有波轮式、滚筒式、搅拌式等若干种类。在此基础上,各厂商也推出了多种具体方案,设计了不同的几何及运转参数,诸如波轮的外形、内筒的内壁形状、旋转方式和转速等。不同设计方案的净衣效能和对衣服损伤程度各不相同。

问题一、请你建立合理的指标,衡量洗衣机的净衣效能和对衣物的损伤程度。

问题二、请你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对典型的波轮式和滚筒式家用洗衣机的工作方式进行分析,并分别估算这两种工作方式的净衣效能和对衣服的损伤程度。为简单起见,我们可以只考虑洗涤过程,不考虑漂洗和脱水过程。

二、问题的分析

2.1 问题一的分析

问题一要求我们建立合理的指标用来衡量洗衣机的净衣效能和衣物的损伤程度。我们考虑用洗净度和磨损率分别作为定量衡量洗衣机的净衣效能和对衣物的损伤程度的指标,且这两个指标共同受洗衣机的转速、内筒内壁形状等因素的影响。运用相关的物理学知识,可分析洗衣机各因素的共同因子(洗衣过程中衣物所受的各种不同简单机械力)对指标的影响。通过研究洗衣机因素与因子的关系,得出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即各因素对两个指标的权重。由于不同类型洗衣机的各因素洗净度和磨损率的影响不同,我们利用模糊评价分析法,给出求解洗净度和磨损率的方法。

2.2 问题二的分析

问题二要求建立一种数学模型,分析波轮式和滚筒式洗衣机的工作方式,并估算在这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下对应的净衣效能和对衣物的损伤程度。为了确定达到这目标,首先分别分析波轮式和滚筒式洗衣机的工作方式,并提取两种洗衣机共有的因素,作为一种通用的评判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将波轮式和滚筒式洗衣机分别作为方案层,将两种工作方式所共有的影响因素作为准则层,分别将洗衣机的净衣效能和对衣物的损伤程度作为目标层,而不同的方案下的因素具有各自的评分,进而得到各个因素对净衣效能和损伤程度的总评分,最后根据评分估算判断两种洗衣机工作方式的净衣效能和对衣物的损伤程度。

三、模型的假设与符号的说明

3.1 模型的假设

(1)假设除了摩擦力、拉伸力、弯曲力等简单机械力外,不考虑其他力对模型的影响。(2)假设不考虑洗涤液、洗衣温度、衣物的污染程度等非洗衣机自身因素对模型的影响。

(3)假设模型建立在洗衣机的最佳工作状态的基础上。

3.2 模型符号的说明

符号说明

p i单位面积内不同机械力对洗净度的影响

P p i的集合

X j洗衣机不同指标对洗净度的影响

X X j的集合

q i单位面积内不同机械力对磨损度的影响

q q i的集合

y i洗衣机不同指标对磨损度的影响

Y y i的集合

B i准则层的要素

C i洗衣机的种类

四、问题一的分析与求解

4.1问题一的分析

问题一旨在建立一种合理的指标,衡量洗衣机的净衣效能和对衣物的损伤程度。本文用洗净度和磨损率分别作为定量衡量洗衣机的净衣效能和对衣物的损伤程度的指标。我们认为:

可以利用模糊评价分析法,分析洗衣机影响洗衣性能的因素,进而分析各因素的共同因子对洗净率和磨损率的影响,得到洗衣机因素对洗净度和磨损率的数重,并将洗衣机因素与其相对应洗净度和磨损率的数重相乘累加,所得即为求洗净度和磨损率的方式。

4.2对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的适用性分析

洗衣机在洗衣的过程中,会受到转速、旋转方式、内桶直径、内壁形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洗衣机的净衣效能和对衣物的损伤程度。[1]我们可以用洗净度来定量表示洗衣机的净衣效能,用磨损率来定量表示对衣物的损伤程度。通过提取各因素共同对洗净度和磨损率作用的因子,以一种标准判断各因素对洗净度和磨损率的作用。同时,各因素之间相互独立,不会带来某些因素评价分重复计算等问题,从而保证了最后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因此,原始因素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计算衡量指标。

4.3构成因素

在洗衣机的洗衣过程中,洗涤机械力是洗净衣物必不可少的作用力。显然,这是一个复杂的力系,但是一般可认为主要由以下几种力组成:衣物与衣物间的摩擦力,衣物与水间的摩擦力,衣物与筒壁的摩擦力,水对衣物的弯曲力,水对衣物的冲击力以及水对衣物的拉伸力。[2]由相关文献已知上述简单机械力的做功量和洗净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简单机械力的做功量与洗净度的关系

从图1中可以看出,虽然洗净度随各种机械力作功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对于摩擦力(包括布与布的摩擦力、布与塑料的摩擦力)其作功量大于5.71公斤·厘米/厘米时,洗净度不再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摩擦力对洗净是有利的作用,布与布的摩擦对洗净度的影响特别大。因此可以断定,在洗衣机中,波轮与布的摩擦,布与布的摩擦,对洗净起重要作用。当这些机械力作功量达到某一数值时,对洗净度的影响不再变化。弯曲力随作功量的增加,洗净度有所提高;冲击力作功量的变化,几乎对洗净度没有影响。

简单机械力的做功量和磨损率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简单机械力的做功量与磨损率的关系

从图2中可以看出,伴随机械力作功量的增加,磨损率上升。洗净度和布的磨损存在比例关系,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洗净度高,磨损也严重。布的磨损与布接触的材料有一定关系。拉伸力增加对布的磨损影响严重,而对洗净度的提高却没有什么好处。弯曲力引起的布的损伤非常小,与图1对照综合比较可以看出,对于布无论给予怎样的弯曲力,布的损伤没有加剧但洗净度有提高。

洗衣机中包含的这一个力系又是由洗衣机本身的要素所控制,诸如洗衣机运行时的转速,洗衣机内筒的直径,洗衣机内筒内壁的形状,洗衣时间,旋转方式因素。故洗净率与磨损率通过简单机械力与洗衣机的本身要素建立了联系。 4.4计算各样本因子变量得分

4.4.1求解净化程度的指标

由于净化程度与六个简单机械力有关,并且六个简单机械力之间具有独立性,故将单位面积的六个简单机械力所做功的净化程度作为自变量,净化程度作为因变量,建立如下的线性相关的式子。

i i ij j p k X ∑==6

1

其中),,2,1(n j X j ?=表示洗衣机各要素对洗净度的影响;)6,,2,1(?=i p i 分别表示单位面积的衣物与衣物间的摩擦力、衣物与水间的摩擦力、衣物与筒壁的摩擦力、水对衣物的弯曲力、水对衣物的冲击力以及水对衣物的拉伸力对洗净度的影响;

)52,1;6,2,1(,,,?=?=j i k ij 分别表示各要素对六个力)6,,2,1(?=i p i 的影响权重。

通过总结洗衣机本身的要素,并结合上式的影响,我们可得以下矩阵。

???

????

?

??????????????????????????=????????????????6543215655

54

53

52

51

4645444342413635343332312625242322

21161514131211

54321p p p p p p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X X X X X 其中,)5,2,1(,?=j X j 分别表示洗衣机运行时的转速、洗衣机内筒的直径、洗衣机内筒内壁的形状、洗衣时间、旋转方式对洗净度的影响。由图1可得,在单位面积作功量为11.4的时候,p 矩阵取值为

P=[]T

12.020.025.028.020.040.0

通过引用论文实验数据可得,k 矩阵为

???

??

?

?

????

??

???--=34.048.032.038.025

.021.003.005.001.002.003.002.006.004.006.042.003

.002.005.005.003

.015

.017.009.037.026.008

.042

.031.012.0K

其中,设洗衣机对应因素改变时,各力增加一倍为单位1。【3】

利用MATLAB 进行矩阵计算,可得,X 矩阵为

X=[]T

4572.00307.01618.00635.03440.0

4.4.2求解洗衣磨损度的指标

同上可得,六个机械力对于洗衣机的衣物损伤程度可用如下矩阵所示。

???????

?

??????????????????????????=????????????????6543215655

54

5352

51

4645444342413635343332312625242322

2116151413121154321y y y y y q q q q q q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其中,由图2可得矩阵q

q=[]T

062.0070.0030.0140.0024.0120.0

通过上文所引论文实验数据可得,t 矩阵和k 矩阵数据相同,为

????????????????--=34.048.032.038.025.021.003.005.001.002.003.002.006.004.006.042.003.002.005.005.003.015.017.009.037.026.008.042.031.012.0T

其中,设洗衣机对应因素改变时,各力增加一倍为单位1。

利用MATLAB 进行矩阵计算,可得,Y 矩阵为

Y=[]T

1487.00110.00702.00218.01242.0

4.5 对指标的评价

综上所述,本文用洗净度作为衡量洗衣机的净衣效能的指标,用磨损率作为衡量洗

衣机对衣物损伤程度的指标。而通过上文计算可得洗衣机运行时的转速,洗衣机内筒的直径,洗衣机内筒内壁的形状,洗衣时间,旋转方式对洗净度所占权重为X T ,进而将五个要素和对应权重之积累加,即为洗净度。同理,五个要素对磨损度所占的权重为Y T ,进而将五个要素和对应权重之积累加,即为磨损率。

五、问题二的分析与求解

5.1问题二的分析

问题二需要建立一种数学模型,分析波轮式和滚筒式洗衣机的工作方式,并估算其对应的净衣效能和对衣物的损伤程度。我们认为:

可以先分别分析波轮式和滚筒式洗衣机的工作方式,并提取两种洗衣机共有的改变工作方式的五个因素,作为一种通用的评判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波轮式和滚筒

式洗衣机各自具有的五个因素的评分,得到五个因素对净衣效能和损伤程度的评分,根据评分估算判断两种洗衣机工作方式的净衣效能和对衣物的损伤程度。

5.2波轮式洗衣机工作方式

波轮式洗衣机的工作结构主要有两个部件:洗衣桶与波轮。衣物的洗涤过程类似液—固萃取过程,在机械力的作用下,洗涤液与衣物上的污垢形成乳状液并使固体尘埃胶融,均匀的分散到洗涤液中去。波轮式洗衣机Z轴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

图3、波轮式洗衣机Z轴受力分析

如上图3所示,在洗衣桶中,衣物在对对流液流的拖载下而上下浮沉。因衣物在洗涤液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有液体动压的变化,衣物因织物弹性又将滞后液体压力变化,洗涤液对织物有渗入渗出的过程,促使洗涤液的更换。[4]

波轮式洗衣机X、Y轴受力分析俯视图如图4所示。

图4、波轮式洗衣机X、Y轴受力分析俯视图

同时,如上图4所示,衣物进入螺旋液流时,各部分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旋转速度各不相同,于是作用在衣物上便有一个力偶将衣物拧紧,把衣物中的洗涤液挤压出来。当波轮反转时,在反向旋涡的牵引下,螺旋液流反旋而将衣物拧松,再度吸足洗涤液。如此多次反复,实现衣物在洗涤液中的反复变形,并迫使洗涤液穿过衣物纤维。

在加速度作用下,衣物因其自身惯性而滞后于洗涤液的速度变化。这便提供了洗涤液与

衣物之间的相对运动,使洗涤液冲刷衣物,并随时供应新鲜洗涤液取代交换后的洗涤液。

5.3、滚筒式洗衣机工作方式

滚筒洗衣机是将被洗衣物装在一个卧式多孔的洗涤滚筒内。洗涤时,洗涤液液面小于内筒容量的二分之一,衣物主要在液面下进行洗涤。

在内筒的内壁上布有轴向等分排列的的凸体筋条,称为举升筋。内筒转动的时候,由于衣物与带小孔的筒壁及举升筋之间的摩擦,使得衣服与筒壁及举升筋贴近的部分同较远部分发生相对运动,产生与手工洗涤的搓揉动作极为相似的效果。滚筒式洗衣机运行状态如图5所示。

图5、滚筒式洗衣机运行状态图

如上图所示。当滚筒以一定速度旋转,举升筋和衣物升高到快要接近顶端的时候,由于衣物所受离心力不足以克服自身所受的重力,导致衣物脱离筒壁,产生跌落、冲击、冲刷与摩擦洗涤作用,衣物与衣物间以及洗涤液与衣物纤维间有较大的相对运动。当衣服再旋转到内筒底部时,又重新吸进较多的洗涤液,举升筋又将衣服带起来,借助落差作用,如此反复循环。并且滚筒洗涤的机械作用还靠内筒作周期性的正反交替旋转的方式实现,从而达到了较高的净衣效果。[5]

5.4影响两种洗衣机洗衣方式的五个因素

综上所述,两种洗衣机的工作方式都是通过洗衣机运行时的转速,洗衣机内筒的直径,洗衣机内筒内壁的形状,洗衣时间,旋转方式等洗衣机的本身构造因素来影响洗衣时衣服受力状况,进而达到净衣效果,并同时伴随对衣物的损伤程度。因此我们可以将五个因素作为判断洗衣机洗衣效果的准则层,在下文利用估算判断两种洗衣机的净衣效能和对衣物的损伤程度。

5.5两种洗衣机对衣物净衣效能的影响

5.5.1 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构建如图6所示的影响洗衣机净衣效能的层次分析结构。

目标层A

准则层B

方案层C

图6、影响洗衣机净衣效能的层次分析结构

5.5.3设立标度

采用对因子通过两两比较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判断。设两个因子对Z 的影响之比为a ij ,为了确定a

ij 的值及一致性检验,引入Saaty 等建议采用表4-1所示的标度和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标准值表4-2。

表4-1 比例标度表

5.5.4构造判断矩阵

(1) 判断矩阵A-B

目标层单排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因素i 比因素j 量化值 同等重要 1 稍微重要 3 较强重要 5 强烈重要 7 极端重要 9 两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2,4,6,8

反比因素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

A B1 B2 B3 B4 B5 B1 1 1/2 4 3 3 B2 2 1 7 5 5 B3 1/4 1/7 1 1/2 1/3 B4 1/3 1/5 2 1 1 B5

1/3

1/5

3

1

1

???????

?????????=1087.00981.00538.04758.02636.0w ,

λmax = 3.0385 CI= 0.0193 CR= 0.0370

由于CR=0.037<0.1 表明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具有满意一致性。

判断矩阵B1-C

准则层B1单排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

?

?

???=2500.07500.01w ,λmax = 3.0385 CI= 0.0193 CR= 0.0370 由于CR=0.0370<0.1 表明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具有满意一致性 ③判断矩阵B2-C

准则层B2单排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

??

???=2000.08000.02w λmax = 3.0183 CI= 0.0091 CR= 0.0176 ④判断矩阵B3-C

准则层B3单排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

????=7500.02500.03w λmax = 3.0183 CI= 0.0193 CR= 0.0468 由于CR=0.0468<0.1 表明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具有满意一致性。 ⑤判断矩阵B4-C

准则层B4单排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

????=8333.01667.04w λmax= 3.4758 CI= 0.0098 CR= 0.0365 由于CR=0.0365<0.1 表明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具有满意一致性。 ⑥判断矩阵B5-C

准则层B5单排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

????=2500.07500.05w λmax= 3.0385 CI= 0.0193 CR= 0.0370 由于CR=0.0370<0.1 表明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具有满意一致性。

(2) 通过模型分析,洗衣机内筒的直径,洗衣机内筒内壁的形状,洗衣时间,旋转方式相对于增加衣服受力,使洗衣机净衣效能变高的层次总排序计算如下:

权重

B1 0.2636 B2 0.4758 B3 0.0538 B4 0.0981 B5 0.1087 C1 0.7500 0.8000 0.2500 0.1667 0.7500 C2 0.2500 0.2000 0.7500 0.8333

0.2500

(3)层次总排序权值如下:

6897.015

1

1==∑=C B C i i

3103.025

1

2==∑=C B C i i

综上所述,滚筒式洗衣机的净衣效能估算得分为0.6897,波轮式洗衣机的净衣效能估算得分为0.3103,因此滚筒式洗衣机比波轮式洗衣机的净衣效能比滚筒的净衣效能好。 5.6两种洗衣机对衣物损伤程度的影响

5.6.1 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构建如图7所示的影响洗衣机对衣物损伤程度的层次分析结构。

B4 C1 C2 C1 1 1/5 C2

5

1

目标层A

准则层B

方案层C

图7、影响洗衣机对衣物损伤程度的层次分析结构

同上文5.5所示,运用相同方法层次分析法,可得到关于洗衣机对衣物损伤程度的矩阵。 (1)①判断矩阵A-B

目标层单排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

?????????=2764.01259.00332.01852.03793.0w ,

λmax = 3.0385 CI= 0.0193 CR= 0.0370

由于CR=0.037<0.1 表明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具有满意一致性。

②判断矩阵B1-C

A

B1 B2 B3 B4

B5 B1 1 3

7 5

1 B

2 1/

3 1 9 1 1 B3 1/7 1/9 1 1/7 1/5 B

4 1/

5 1 7 1 1/4 B5

1

1

5

4

1

准则层B1单排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

?

?

???=7500.02500.06w λmax = 3.0183 CI= 0.0193 CR= 0.0468 由于CR=0.0370<0.1 表明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具有满意一致性 ③判断矩阵B2-C

准则层B2单排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2000.08000.07w λmax = 3.0183 CI= 0.0091 CR= 0.0176 ④判断矩阵B3-C

准则层B3单排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2500.07500.08w λmax = 3.0385 CI= 0.0193 CR= 0.0370 ⑤判断矩阵B4-C

准则层B4单排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

?

?

???=2500.07500.09w λmax = 3.0385 CI= 0.0193 CR= 0.0370

B2 C3 C4 C3 1 4 C4

1/4

1

B4 C3 C4 C3 1 3 C4

1/3

1

由于CR=0.0370<0.1 表明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具有满意一致性。 ⑥判断矩阵B5-C

准则层B5单排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

????=8333.01667.010w λmax = 3.4758 CI= 0.0098 CR= 0.0365

由于CR=0.0370<0.1 表明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具有满意一致性。

(2) 通过模型分析,洗衣机内筒的直径,洗衣机内筒内壁的形状,洗衣时间,旋转方式相对于增加衣服受力,使洗衣机对衣物损耗程度增加的层次总排序计算如下:

权重 B1 0.3793 B2 0.1852 B3 0.0332 B4 0.1259 B5 0.2764 C3 0.2500 0.8000 0.7500 0.7500 0.1667

C4

0.7500 0.2000 0.2500 0.2500 0.8333

(3)层次总排序权值如下:

4084.035

13==∑=C B C i i

5916.045

1

4==∑=C B C i i

综上所述,滚筒式洗衣机的对衣服损伤程度的估算得分为0.4084,波轮式洗衣机的

对衣服损伤程度估算得分为0.5916,因此波轮式洗衣机比滚筒式洗衣机对衣物的损伤程度更大。

六、模型的评价

6.1模型优点

1.问题一建立的净衣程度指标取代了传统通过测量反射率求洗净度的方法,而对衣物的损伤程度的指标也取代了传统的绒毛法、失重法求磨损率。本文的这两个指标可以通过对洗衣机的自身因素进行定量测量从而直接得出,可行性更高,取代了传统测量的繁琐步骤。

2.问题二的层次分析模型依赖第一题的指标研究洗衣机自身的因素与不同的工作方式的关系,比较清晰的估算了波轮式与滚筒式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下的净衣程度与对衣物的损伤程度。

6.2 模型的缺点

1.问题一建立的指标只能估算出衣服的洗净效果与磨损程度,无法达到传统测量方法的准确度。

2.问题二由于所考虑的是洗衣机自身的要素与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由于这些之变量不具有动态性,故对结果会造成一定偏差。

七、模型的推广

模型对洗衣机净衣系数和对衣物的损伤程度的评价体系将无法量化的模型转化为可以定量分析的数据。并得到了获得这些数据的相关因素的权重。因此在评价洗衣机性能的时候,可将洗衣机本身的要素经过评分,乘以权重,从而得到洗衣机洗衣的性能评分。可以给顾客一个挑选的模板,也可以让厂家通过改变洗衣机本身具有的工作方式来改善洗衣机的性能。

模型建立的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他无法进行量化的评价模型中,从而量化的得到评价的指标,是评价更加客观直接。

引用文献

[1]周德林.洗衣机的性能指标及影响因素[J].家用电器.1998(9).

[2]赵旭,李鸿升,赵慎严.波轮式洗衣机洗涤模式与优缺点的研究[J].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2000.(1).

[3]魏玉东.滚筒洗衣机动态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6).

[4]王风霞,曾靖峰,丁雪梅.家庭洗涤中衣物磨损性能的研究[J].中国清洁具年会暨技术论坛专刊.2014.

[5]李国.影响洗衣机洗涤的各种因素[J].家用电器.2001(2).

附录

附录一:层次分析法通过matlab实现的编程

①目标层验证代码

disp('请输入准则层判断矩阵A(n阶)');

A=input('A=');

[n,n]=size(A);

[V,D]=eig(A);%求得特征向量和特征值

%求出最大特征值和它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tempNum=D(1,1);

pos=1;

for h=1:n

if D(h,h)>tempNum

tempNum=D(h,h);

pos=h;

end

end

w=abs(V(:,pos));

w=w/sum(w);

t=D(pos,pos);

disp('准则层特征向量w=');disp(w);disp('准则层最大特征根t=');disp(t);

%以下是一致性检验

CI=(t-n)/(n-1);RI=[0 0 0.52 0.89 1.12 1.26 1.36 1.41 1.46 1.49 1.52 1.54 1.56 1.58 1.59 1.60 1.61 1.615 1.62 1.63];

CR=CI/RI(n);

if CR<0.10

disp('此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disp('CI=');disp(CI);

disp('CR=');disp(CR);

else disp('此矩阵的一致性验证失败,请重新进行评分!');

end

②方案层成对比较代码

disp('请输入方案层各因素对准则层各因素权重的成对比较阵');

fori=1:n

disp('请输入第');disp(i);disp('个准则层因素的判断矩阵B');disp(i);

G=input('=');

[m,m]=size(G);

[V,D]=eig(G);%求得特征向量和特征值

%求出最大特征值和它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tempNum=D(1,1);

pos=1;

for h=1:m

if D(h,h)>tempNum

tempNum=D(h,h);

pos=h;

end

end

eval( ['W',num2str(i),'=abs(V(:,pos))/sum(abs(V(:,pos)))']);

eval( ['T',num2str(i),'=D(pos,pos)']);

temp=D(pos,pos);

%以下是一致性检验

CI=(temp-m)/(m-1);RI=[0 0 0.52 0.89 1.12 1.26 1.36 1.41 1.46 1.49 1.52 1.54 1.56 1.58 1.59 1.60 1.61 1.615 1.62 1.63];

CR=CI/RI(m);

matlab实验案例节水洗衣机

1实验案例 (1) 1.1案例:节水洗衣机 (1) 1.1.1问题重述与分析 (2) 1.1.2基本假设及说明 (2) 1.1.3符号和变量说明 (2) 1.1.4建模准备 (3) 1.1.5模型建立 (4) 1.1.6模型求解 (4) 1.1.7思考题 (10) 1实验案例 1.1 案例:节水洗衣机 问题:1996年全国赛B题节水洗衣机 我国淡水资源有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洗衣机在家庭用水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目前洗衣机已非常普及,节约洗衣机用水十分重要。假设在放入衣物和洗涤剂后洗衣机的运行过程为:加水—漂洗—脱水—加水—漂洗—脱水—…—加水—漂洗—脱水(称“加水—漂洗—脱水”为运行一轮)。请为洗衣机设计一种程序(包括运行多少轮、每轮加水量等),使得在满足一定洗涤效果的条件下,总用水量最少。选用合理的数据进行运算,对照目前常用的洗衣机的运行情况,对你的模型和结果出评价。

洗衣机的节水优化模型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洗衣机的洗衣过程,认为是一次性溶解、多次稀释的过程。据此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迭代公式和最优化原理,得出最少用水量的判断公式和代数解。以海棠洗衣机为例,通过对比,利用我们的模型算出的用水量比厂家提供的数据要少,从而说明所建模型的优越性。最后,根据模型解,给出最少用水量与脏衣服的重量的关系图,并从中得出有趣的结论,也给厂家提供一个节约用水的模型。 1.1.1问题重述与分析 对洗衣机的运行进行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用水量。在满足洗涤效果的前提下使得用水量最少。因此,这是一个典型的最优化问题,目标为洗衣总用水量最少,主要的决策为洗多少轮以及每轮加水量的问题。而一般洗衣只是第一次加水漂洗时才放洗涤剂,而过后则是清水漂洗,通过化学原理,可以将第1轮洗涤后的各轮洗涤看成是不断的稀释过程。为了评价洗涤效果,可用衣服上残留的污物质量与洗涤前污物质量之比作为评价指标。在设计每轮加水量时,要考虑洗衣机本身洗衣同的最大容积,运行的最低加水量。 1.1.2基本假设及说明 1.洗衣机一次用水量有最高限和最低限,能连续补充在限度内的任意水量; 2.洗衣机每轮运行过程为:加水-漂洗-脱水; 3.仅在第一轮运行时加上洗涤剂,在后面的运行轮中仅有稀释作用; 4.洗衣时所加的洗涤剂适量,漂洗时间足够,能使污垢一次溶解,忽略不能溶解的污垢; 5.脱水后的衣服质量与干衣服的重量成正比; 6.每缸洗衣水只用一次; 1.1.3符号和变量说明 A:污物的质量(kg);

洗衣服的学问-教案

如何洗衣服 教学目的: 过程技能: 1.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2.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2.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2.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不能理解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层次2: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不能理解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 层次3: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能理解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 探究能力: 层次1:没有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不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 层次2:没有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但是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 层次3: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 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 教学材料: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粉(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植物油、沾有“污物”的布条(浅色)、筷子 教学步骤: 教学步 骤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目 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 题创设问题:老师可以拿着一件 衣领沾有污垢、衣襟沾有油迹、 衣袖沾有墨汁、衣角沾有血迹 的衣服,沮丧的说:今天,老 师打扫卫生,不小心把衣服弄 脏了,你们瞧,这衣领沾有污 创设情景,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同时 把本节课要研究的 课题引出。

洗衣机的发展及其分类

课题一:洗衣机的发展及其分类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了解洗衣机的分类特点,提高对洗衣机的认知能力。【教学重难点】 熟悉洗衣机的分类情况,明白不同类的洗衣机有何优缺点,以便于根据不同顾客的需要正确导购洗衣机。 【教学进程】 前言:目前,全自动洗衣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家电产品。作为家电产品的全自动洗衣机已进入各类职高及培训学校的课堂,目的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家电制造、维修和服务的技术工人。通过这一次的实习让我们对全自动洗衣机有个全面的了解并且掌握一定检修维护全自动洗衣机故障的技术,为以后从事这方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洗衣机作为家用电器的一种,普及率和使用率都很高。洗衣机把人们从人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受到广大人们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洗衣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传统洗衣机还是存在一些弊端。所以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洗衣机技术的革新。模糊控制理论和变频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智能型全自动洗衣机的发展,使得家用

洗衣机能够模拟人脑操作实现高度的自动化,绿色环保更是刻不容缓。表明了绿色、低噪音、低能耗将是智能洗衣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能1 洗衣机的发展史及其技术演变 1.1 洗衣机的发展史 自19世纪中叶,美国人史密斯研制出了世界上首台洗衣机,洗衣机的发展已历了一个多世纪。1910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问世,标志着人类家务劳动自动化的开始。1922年世界上第一台立轴搅拌式洗衣机在美国诞生,由此洗衣机有了立轴式和卧轴式之分。1937年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滚筒式洗衣机投放市场。1957年日本三洋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涡流式波轮洗衣机。从此确定了搅拌式、滚筒式和波轮式三种工作方式洗衣机三足鼎立天下的局面。 20世纪60年代以后,洗衣机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家用电器市场上开始形成系列,社会普及率也迅速上升。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成熟,洗衣机在结构和一些零部件上开始大量使用塑料和人工合成材料。在日本已经出现了带甩干桶的双桶洗衣机,当时人们称其为“半自动型”洗衣机。70年代,日本生产出波轮式套桶全自动洗衣机。70年代后期,日本又生产出微电脑控制型波轮式套桶全自动洗衣机。80年代以后,模糊控制开始应用于洗衣机生产出智能型模糊控制洗衣机,使得洗衣机的功能更加的完善,操作更加的简洁方便,更加

61 节水洗衣机 作业1

开放性实验(六) 一、实验题目:节水洗衣机 作业1 洗衣机的节水优化模型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洗衣机的洗衣过程,认为是一次性溶解、多次稀释的过程。据此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迭代公式和最优化原理,得出最少用水量的判断公式和代数解。以海棠洗衣机为例,通过对比,利用我们的模型算出的用水量比厂家提供的数据要少,从而说明所建模型的优越性。最后,根据模型解,给出最少用水量与脏衣服的重量的关系图,并从中得出有趣的结论,也给厂家提供一个节约用水的模型。 1.1.1问题重述与分析 对洗衣机的运行进行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用水量。在满足洗涤效果的前提下使得用水量最少。因此,这是一个典型的最优化问题,目标为洗衣总用水量最少,主要的决策为洗多少轮以及每轮加水量的问题。而一般洗衣只是第一次加水漂洗时才放洗涤剂,而过后则是清水漂洗,通过化学原理,可以将第1轮洗涤后的各轮洗涤看成是不断的稀释过程。为了评价洗涤效果,可用衣服上残留的污物质量与洗涤前污物质量之比作为评价指标。在设计每轮加水量时,要考虑洗衣机本身洗衣同的最大容积,运行的最低加水量。 1.1.2基本假设及说明 1.洗衣机一次用水量有最高限和最低限,能连续补充在限度内的任意水量; 2.洗衣机每轮运行过程为:加水-漂洗-脱水; 3.仅在第一轮运行时加上洗涤剂,在后面的运行轮中仅有稀释作用; 4.洗衣时所加的洗涤剂适量,漂洗时间足够,能使污垢一次溶解,忽略不能溶解的污垢; 5.脱水后的衣服质量与干衣服的重量成正比; 6.每缸洗衣水只用一次; 1.1.3符号和变量说明 A:污物的质量(kg); :第i轮运行时污物浓度(kg/升); i n:洗衣服时洗衣机运行轮数(次); x:第i轮用水量(升); i

GB12021.4-2013洗衣机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摘要)

GB12021.4-2013 电动洗衣机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摘要)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洗衣机单位功效耗电量限定值、用水量限定值、节能评价值、节水评价值、能效等级和用水效率等级。本标准适用于额定洗涤容量为13kg及以下的家用电动洗衣机(以下简称洗衣机);不适用于额定洗涤容量为1.0kg及以下的洗衣机和没有脱水功能的单桶洗衣机;不适用于搅拌式洗衣机。对于洗衣干衣机只考核其洗涤功能。 能源效率等级 洗衣机能源效率等级分为5级,其中1级能效等级最高。按照洗衣机的实测单位功效耗电量、用水量、洗净比对洗衣机能效分级,各等级实测单位功效耗电量、用水量、洗净比均应达到表1和表2的规定。 用水效率等级 洗衣机用水效率等级分为5级,其中1级用水效率最高。按照洗衣机的实测单位功效用水量、耗电量、洗净比对洗衣机用水效率分级,各等级实测单位功效用水量、耗电量、洗净比均应达到表3和表4的规定。

洗衣机的单位功效耗电量和用水量及洗净比应符合能效水效等级5级的规定值,同时额定容量的三次测试平均值和半载容量的三次测试平均值应符合GB/T4288中关于洗净比、脱水率、漂洗性能的最低限值要求;否则,产品为不合格。 节能节水评价值 电动洗衣机的节能节水评价值为表1~4中的2级。 试验方法 按照GB/T 4288的相关规定进行。耗电量、用水量、洗净比、脱水率和漂洗性能的测试。参照GB/T 2828、GB/T2829的组批原则,从中抽取三台样品,同时测试耗电量、用水量、洗净比、脱水率、漂洗性能,取其平均值为该类型产品的实测耗电量、用水量和洗净比。并换算成单位功效耗电量和单位功效用水量。被测洗衣机应按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标准工作周期进行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测试:半载容量测试应和额定容量测试选用同样的程序,如果制造商另有说明,仅水位可以按照制造商说明进行调节。分别在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下进行测试,每个容量测试三遍,取额定容量和半载容量下的耗电量、用水量和洗净比的平均值,计算单位功效耗电量、用水量和洗净比。 检验规则 能效水效限定值应作为洗衣机出厂检验的抽检项目。 抽取一台样品,如发现技术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限定值要求时,再抽取二台样品,实测值均应满足规定要求,否则判定该批为不合格。

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概况

合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科目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高玲玲、肖连军

1、题意分析与解决方案 1.1 题意需求分析 根据以上题目所给的提示,我们对其进行解析:首先,刚开始的时候系统处于初始状态,准备好启动,然后一声蜂鸣表明洗衣机已经进入工作状态。当按下暂停键之后,9s的放衣服时间,然后选择洗衣周期,然后我们进入了洗衣状态。在洗涤的过程时,打开进水阀(此过程就是注水的过程),当到达预定水位时,按下水位开关,然后电机MO转动,在洗涤的过程中电机正反转三次后停止转动。然后进入脱水的过程,此时我们要打开排水阀,然后使电机正转,脱水结束后,电机停止转动。漂洗过程和洗涤的过程相似,只是在漂洗的时候,是把电机转动的次数改成正反转两次。甩干的过程和脱水的过程相似,只是电机转动的时间比脱水过程长一些。 从题意需求分析本课程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1)怎样用程序实现电机的正转反转; (2)我们怎么样在全速运行的条件下知道程序已经进入到哪一个步骤; (3)怎样分配按键,使程序尽可能的全自动化。 1.2 解决问题方法及思路 1.2.1硬件部分 本课程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进水阀由继电器模拟; (2)洗衣流程进展过程由LED等指示; (3)预设水位由按键控制; (4)波轮旋转由电机控制。 此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在程序运行时,需要用到按键,所以对按键的分配如下:

表1-1 按键分配表 K1 暂停开关0 关闭 1 开启 K2 洗衣程序选择0 标准洗衣 1 经济洗衣 K3 水位开关0 低水位 1 高水位 本实验中我们要用到的硬件主要是8255A、LED指示灯、继电器、八路二进制开关、步进电机、蜂鸣器。 我们将LED指示灯接在8255A的PA口,而LED指示灯在此次实验过程中的作用就是指示洗衣流程进展(第5个灯亮表示在洗涤的过程,第6个灯亮表示在脱水的过程,在第7个灯亮表示在漂洗的过程,第8个灯亮表示在甩干的过程)和提示我们下一步应该怎样按键。将八路二进制开关接在8255A的PB口上,八路二进制开关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模拟洗衣机面板上的按键和水位开关的作用。将步进电机的A、B、C、D四相分别按顺序接到PC口的PC0~PC3上,本次实验过程中采用的是四相八拍的步进电机。将蜂鸣器接在PC口的PC4上,蜂鸣器的作用主要是提示我们洗衣机已经启动和洗衣结束。将继电器接入到PC口的PC5上,继电器在本次实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模拟进水阀。 1.2.2软件部分 8255A是一个可编程芯片,我们可以通过程序对8255A芯片进行编程来实现本次课程设计所要求实现的所有功能。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需要在程序中实现对电机的转动。为了能实现洗涤过程(此过程要求电机正转和反转),所以我们采用的是步进电机,实际应用中步进电机的类型有很多种,然而我们的实验箱上是四相的步进电机,在实验中我采用的是四相八拍的控制,当我们使其从A→AB→B →BC→C→CD→D→DA,这样可以实现电机的正转,当使他从DA→D→CD→C →BC→B→AB→A,这样就可以实现电机的反转,这个过程就是通过程序对PC 口的PC0~PC3进行设置的。排水阀我们是用继电器来模拟的,实验箱上的继电器是低电平工作,所以如果我们要用到继电器即要打开进水阀时,我们只要对PC口的PC5进行设置。在本实验中,我们要使用蜂鸣器来提示洗衣机工作和洗衣结束,这个过程也是通过程序来实现的,我们只要将PC4设置成低电平,蜂鸣器就开始工作了。

数学建模节水洗衣机

节水洗衣机的优化设计 摘要: 简化模型,我们将洗衣过程简化为一次性溶解、多次稀释的模型。根据每轮添水量的多少,以及脱水时,污物浓度的变化来建模。分别建立:一, 溶解特性和动态方程;二,优化模型;针对不同衣物上可能存在的不同溶解物的溶解特性,定量溶解物的溶解性看做一致。当污物浓度小于某个特定的值认为洗衣过程结束,根据比较总用水量的多少,来求出运行多少轮。 设定洗衣机的最低水量,依照动态规划模型,采用固定变量的分析方法便可求得合理的循环次数,从而达到最少用水的目的。 关键词:溶解特性和动态方程;优化模型;动态规划模型;固定变量的分析方法; 1、问题的提出 我国淡水资源有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洗衣在家庭用水中占有相当大分量,目前洗衣机已非常普及,节约洗衣机用水非常重要。假设在放入衣物和洗涤剂后洗衣机的运行过程为:加水—漂洗—脱水—加水—漂洗—脱水—……—加水—漂洗—脱水(称“加水—漂洗—脱水”为一轮)。请为洗衣机设计一种程序(包括运行多少轮,每轮加水量等),使得在满足一定洗涤效果的条件下,总用水量最少。选用合理的数据进行计算。对照目前常用的洗衣机是运行情况,对该模型和结果作出评价。 2、问题的分析 我们的目的是用最少量的水达到满意的洗衣机效果,按照传统洗衣的方法,只要加入适量碱性的洗涤剂,经漂洗后即可将衣物的污渍洗掉。 目前尚难有明显的办法来确定洗衣机固定的用水量,但从洗衣机的正常洗涤程度和节约程序表明,水、电、时间是成正比的,减少漂洗次数和时间,又要达到干净的目的,同时又节约水电,惟一的办法是从清洗前的工作及使用的洗涤剂质量及功能上入手。 洗涤剂的投放量(即洗衣机在恰当水位时水中含洗衣粉的浓度)应掌握好,这是漂洗过程的关键,也是节水、节电的关键。 3、基本假设 1) 仅考虑一次洗涤剂,以后是加清水稀释的过程。 2) 每次洗漂加水量不能低于L,否则洗衣机无法转动,加水量不能高于H,否则会溢出设L

苏教版六上科学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六2科学六1科学 第四节六1科六4科学六3科学六3科学 午休 第五节六2科 第六节六4科 第七节

学案目录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任课教师安全工作责任书…………………………………………………() 实验员安全工作责任书……………………………………………………() 第五小学教师廉洁从教承诺书……………………………………………() 学生过程性成绩评价登记表………………………………………………() 导学进度计划………………………………………………………………() 实验进度计划………………………………………………………………() 《课程标准》对学年或学期的要求………………………………………() 学期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备课……………………………………() 1、水滴里的生物………………………………………………………() 2、做酸奶…………………………………………………………() 3、馒头发霉了…………………………………………………()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第一单元目标达成情况小结………………………………………………()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单元备课………………………………………()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表面…………………………………………………………() 3、地球的内部…………………………………………………………() 4、火山和地震…………………………………………………………() 5、地表的变迁…………………………………………………() 第二单元目标达成情况小结………………………………………………()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单元备课…………………………………………() 1、蜡烛的变化………………………………………………………() 2、铁钉生锈了………………………………………………………() 3、变色花………………………………………………………………()

199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A题最优捕鱼策略B题节水

199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A题最优捕鱼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B题节水洗衣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199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A题零件的参数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B题截断切割.................................................................................................... 错误!未定义书签。199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A题投资的收益和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B题灾情巡视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1999创维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A题自动化车床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B题钻井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C题煤矸石堆积.................................................................................................. 错误!未定义书签。 D题钻井布局(同 B 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0网易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A题 DNA分子排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B题钢管订购和运输........................................................................................ 错误!未定义书签。 C题飞越北极.................................................................................................... 错误!未定义书签。 D题空洞探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A题血管的三维重建........................................................................................ 错误!未定义书签。 B题公交车调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C题基金使用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D题公交车调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A题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B题彩票中的数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 C题车灯线光源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D题赛程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3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A题 SARS的传播............................................................................................... 错误!未定义书签。 B题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C题 SARS的传播............................................................................................... 错误!未定义书签。 D题抢渡长江......................................................................................................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A题奥运会临时超市网点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B题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C题饮酒驾车...................................................................................................... 错误!未定义书签。 D题公务员招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A题: 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B题: DVD在线租赁........................................................................................... 错误!未定义书签。 C题雨量预报方法的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节水洗衣机

节水洗衣机 摘要 目前洗衣机已非常普及,节约洗衣机用水十分重要。假设在放入衣物和洗涤剂后洗衣机的运行过程为:加水--漂水--脱水--加水--漂水--脱水…加水--漂水--脱水。本文中通过建立数学规划模型,计算在某种情况下洗衣机的最少用水量,并为洗衣机设计一种运行程序,其中包括运行多少轮和加水量等,使得在满足一定洗涤效果的条件下,洗衣机洗衣总用水量最少。然后经过系列的变量替换等操作优化数学模型,让过程更加简方便计算和操作。最后选用合理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对照目前常用的洗衣机的运行情况,对此模型和结果作出评价。 关键词:洗衣机用水;数学规划;优化模型

WATER-SAVING WASHING MACHINE ABSTRACT At present already very popular washing machine, saving washing machine is very important. Water The hypothesis in into clothing and scour process of after washing machine for: adding water -- drift water - dehydration - adding water -- drift water - dehydration... Water - bleaching water - dehydration. In this paper, by establishing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odel for washing machine design a running program, including how much each round wheels running water added etc, make the cleaning effect in satisfy certain conditions, the total water consumption minimum. Then after a series of variable replacement operation optimiz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and make the process more simple and understandable. Finally choosing reasonable data calculation, and controls the operation of currently used washing machine, evaluate this model and results. Key words:Washing machine water;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Optimization model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4. 洗衣服的学问》教学设计内容

《4. 洗衣服的学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 2、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3、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植物油、旧报纸(保持清洁,易于清理)、洗衣粉、草酸。 学生准备:多块质地相同的布料(浅色)、筷子、自备“污物”。 三、教学活动建议 1、新课导入可以用以下师生谈话法导入。 2、实验探索环节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首先,让学生猜猜,哪一种污迹用哪一种洗涤用品效果好?并将猜测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其次,组织学生探讨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如选择布条上污迹的大小、浸泡布条的水量多少、倒入肥皂、洗衣粉、草酸的多少……通过讨论,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在这个对比实验中,其他条件都要一样,只有洗涤用品不一样。学生只有明白了控制条件,实验才能做得科学规范。建议第一个实验选择的污物最好是比较常见的,如油迹,用肥皂或洗衣粉就能洗去的,然后再选择墨汁或血迹,用肥皂或洗衣粉洗不净,而用草酸效果却非常好。这样,实验的难度逐渐加大,学生的兴趣也会逐渐增强。最后,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表格中,并将结果与猜测比较,从而认识一些科学事实。 3、分组实验探索。 不同的小组选择不同的污物,如圆珠笔油迹组、蓝墨水组、红墨水组、血迹组等等,仍然按照上述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开展探究,最后,全班同学汇报实验结果。 4、资料分析。 通过视频、图片、网页资料等,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这节课所讲的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不管选用哪种洗涤用品洗涤,都是为了使污物发生变化,溶解到水中,达到去污的目的。

六年级科学上册 洗衣服的学问教案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洗衣服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1、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2、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2、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2、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l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l 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l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l 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不能理解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层次2: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不能理解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层次3: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能理解了解肥皂去污的道理。探究能力: 层次1:没有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不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层次2:没有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但是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层次3: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能够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

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常用方法。教学材料: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粉(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植物油、沾有“污物”的布条(浅色)、筷子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创设问题:老师可以拿着一件衣领沾有污垢、衣襟沾有油迹、衣袖沾有墨汁、衣角沾有血迹的衣服,沮丧的说:今天,老师打扫卫生,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你们瞧,这衣领沾有污垢,这衣襟沾有油迹,这衣袖沾有墨汁、这衣角沾有血迹,哎(大叹气),怎么办呢?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把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引出。探索和调查学生开始讨论,并且很快就会有学生开始汇报 。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汇报,并给学生一些建议。学生汇报后,教师提问:那么你们是否认为不管什么污渍都用一种清洗剂就可以呢?学生进行汇报 XXXXX:教师将比较合适的答案记录下来,提问,你是如何知道这些的呢?教师:那么你们有办法证明这个观点吗?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进行汇报,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教师:很好,我们可以用改变不同清洁剂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观点。老师给大家准备几种污渍和一些肥皂水和洗衣粉水,你们能利用这些来设计一个实验吗?教师让学生开始设计实验,然后给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学生开始设计实验,然后进行汇报,教师将好的建议记录在黑板上。学生开始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并且让学生填写记录表格。学生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汇报

数学建模_淋雨模型

专业及班级土木10班学号20136452 姓名杨昌友

淋雨量模型 一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人在雨中行走的淋雨量问题。在给定的降雨条件下,分别建立相应的 数学模型,分析人体在雨中奔跑时淋雨多少与奔跑速度、降雨方向等因素的关系。得出结论:若雨迎面落下,则以最大的速度跑完全程淋雨量最少;若雨从背后落下,则以降雨速度的水平分量时奔跑时淋雨量最少。 关键词:淋雨量雨速大小雨速方向跑步速度路程远近 二、问题概述 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越少。 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1.5m(颈部以下),宽b=0.5m,厚c=0.2m,设跑步的距离d=1000m,跑步的最大速度v m=5m/s,雨速u=4m/s,降雨量ω =2cm/h,及跑步速度为v,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17]: (1)、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降雨淋遍全身,以最大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总淋雨量; (2)、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θ,如图1.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参数a,b,c,d,u,ω,θ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多大,总淋雨里最少。计算θ=0,θ=30°的总淋雨量. (3)、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α,如图2.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参数a,b,c,d,u,ω,α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多大,总淋雨量最小。计算α=30°的总淋雨量.(说明:题目中所涉及的图形为网上提供) (4)、以总淋雨量为纵轴,速度v为横轴,对(3)作图(考虑α的影响),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5)、若雨线方向跑步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模型会有什么变化?

【精选】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洗衣服的学问--苏教版

洗衣服的学问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肥皂去污的奥秘及加热能提高洗涤剂的去污能力。 2.认识到洗衣服也有很多学问。 过程与方法 会用实验探究肥皂去污的奥秘和加热能提高洗涤剂去污能力,并会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所观察到的变化情况。。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可以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意识到洗衣服也需要学问。 教学重点: 知道肥皂去污的奥秘及加热能提高洗涤剂的去污能力,认识到洗衣服也有很多学问。 教学难点: 会用实验探究肥皂去污的奥秘和加热能提高洗涤剂去污能力,并会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所观察到的变化情况。 教学过程: ` 一、用清水洗“衣服”,认识油与水的相溶关系

1、出示一块同时带有油污和泥浆水的布,放在清水中搓一搓,能发现什么先猜猜看,再做一做交流。 2、学生交流发现:泥浆水洗掉了,油没有洗掉。 3、泥浆水到哪儿去了呢(溶化到水里去了)板书:溶化 那么布条上的油有没有溶化到水里去呢(没有) 4、你有没有办法让布条上的油洗干净,也像泥浆水这样溶化在水里学 生交流用哪种洗涤剂。 二、探究去污实验,理解洗衣服的学问 1、每组任选你们认为合适的洗涤剂,在小盆子里洗“衣服”。 ( 2、教师参与实验并随时引导学生用夹子把洗好的布条夹在黑板上的铁 丝上观察。 3、根据各组挂在黑板上的布条进行研讨: 观察各组的洗涤效果,发现什么 (一)探究去污的原理 (1)油污都洗掉了。现在知道油污到哪儿去了呢(到水中去了)(2)它是怎么到水中去的呢可以先讨论,再交流。(洗衣粉的作用能够把油拉到水中,最后变成污水) (3)是不是这样呢教师播放肥皂去污的课件。 (4)这下你明白了什么(原来油和水不溶解,是洗衣粉的作用把油污到水了溶解了,衣服洗干净了) , (二)探究加热是否影响去污的效果。

数学建模习题集

虚拟实验 1.一男孩和一女孩分别在离家2km和1km且方向相反的两所学校上学,每天同时放学后分别以4km/h和2km/h的速度步行回家,一小狗以6km/h的速度由男孩处奔向女孩,又从女孩处奔向男孩,如此往返直至回到家中。问小狗奔波了多少路程。 如果男孩和女孩上学时小狗也往返在他们之间,问当他们到达学校时小狗在何处? 2.老式的录像机上都有计数器,而没有计时器,一些录音机也有类似的情况。这种计数器有什么用呢,让我们从这样一个问题开始:一盘标明180分钟的录像带从头转到尾,用时184分钟,计数器读书从0000变到6061。在某一次使用中录像带已经转过大半,计数器读数为4450,问剩下的一段还能否录下一小时的节目? 3.讨论以下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协议关系: (1)以雇员一天的工作时间t和工资w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画出雇员无差别曲线簇的示意图。解释曲线为什么是你画的那种形状。 (2)如果雇主付计时工资,对不同的工资率(单位时间的工资)画出计时工资族。根据雇员的无差别曲线族和雇主的计时工资线族,讨论双方将在怎样的一条曲线上达成协议。 (3)雇员和雇主已经达成了一个协议(工作时间t1和工资w1)。如果雇主想使雇员的工作时间增加到t2,他有两种办法:一是提高计时工资率,在协议的另一点(t2,w2)达成新的协议;二是实行超时工资制,即对工时t1仍付原计时工资,对工时t2-t1付给更高的超时工资。试用作图方法分析哪种办法对雇主更有利,指出这个结果的条件。 4.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越少。 将人体简化为一个长方体,高a=1.5 m(颈部以下),宽b=0.5m,厚c=0.2m,设跑步距离d=1000m,跑步最大速度为v m=5m/s,雨速u=4m/s,降雨量w=2 cm/h,记跑步速度为v,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 (1)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降雨淋遍全身,以最大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总淋雨量。 (2)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如图1。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参数a, b, c, d, u, w, ?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为多大,总淋雨量最少。计算?=0, ?=300时的总淋雨量。 (3)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α,如图2。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参数a, b, c, d, u, w,α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多大,总淋雨量最少。计算α=300时的淋雨量。 (4)以总淋雨量为纵轴,速度v为横轴,对(3)作图(考虑α的影响),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5)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模型会有什么变化。 图1 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