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上机操作题宏的创建与设计

/ 7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三十二 ——宏的创建与设计㈠ 一、认识Access中的宏: 宏的定义: 宏是一种以动作为单位的特殊代码,是由一连串动作组成的操作序列的集合,用来自动完成特定任务的操作或操作集。 动作的构成: 宏中的每个动作是由其动作名及其参数构成。如,Openform(动作名)表示打开指定的窗体。 宏、宏组与条件操作宏: ⑴宏:是一个操作序列的集合。 ⑵宏组:是多个操作序列的集合,即宏的集合。 ⑶条件操作宏:是带有条件的操作序列。 宏的功能: ⑴打开、关闭表单、报表,打印报表,执行查询。 ⑵移动窗口,改变窗口大小。 ⑶模拟键盘动作,为对话框或其他等待输入的任务提供字符串输入的功能。 ⑷显示信息框,响铃警告。 ⑸数据的导入、导出。 ⑹执行任意的应用程序模块。 ⑺为控件的属性赋值。 宏的设计视图窗口: 宏的设计视图用于宏的创建、编辑与测试,其窗口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为宏设计窗口,下半部分为宏参数的操作窗口。 1、宏设计窗口:一般包含宏名、条件、操作、注释等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宏名”和“条件”两个部分经常被隐藏,可通过工具栏中的“宏名”和“条件”两个按钮显示出来。 ⑴宏名:是为所创建的宏命名。 ⑵条件:设置当前宏的运行条件。 ⑶操作:包含待执行的宏指令。 ⑷注释:为每一个操作提供注释说明,以帮助用户记忆宏的作用。 2、操作参数:是为当前宏指令设置相关的操作参数。当你选定“操作”栏中的宏指令时,就可在“操作参数”区中设置操作参数值。例如: ⑴当前选定的是“操作”栏中的“OpenForm”项,表示打开一个窗体或报表。 ⑵窗体名称:学生——表示打开的是“学生”窗体。 ⑶视图:窗体——表示在“窗体”视图方式下打开该窗体。 ⑷数据模式:只读——表示用户的操作权限为“只读”。 ⑸窗口模式:普通——表示窗口的显示方式为“普通”模式。
/ 7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三十三 ——宏的创建与设计㈡ 二、创建宏: 在窗体中设置一个命令按钮,单击它可利用宏操作打开“教学”数据库中的“学生”窗体。其操作步骤如下: ⑴打开“教学”数据库,利用窗体向导创建一个包含“学生”所有字段的“学生”窗体。 ? 创建宏: ⑵选择“宏”对象,单击“新建”按钮,进入宏设计视图。 ⑶单击“操作”栏中第一行第一列,在其下拉列表中选择宏“Hourglass”(表示运行宏时,光标呈沙漏状)。 ⑷单击“操作”栏中第二行第一列,在其下拉列表中选择宏“Openform”,在其右侧的“注释”栏中输入说明信息“打开学生窗体”。 ⑸在下方的“

操作参数”编辑区中,在“窗体名称”中选择“学生”窗体,在“视图”中选择“窗体”,在“数据模式”中选择“只读”,在“窗口模式”中选择“普通”。 注:“操作参数”编辑区,是用于设置当前宏操作的相关参数。宏不同,操作参数也不同。下面以宏“Openform”为例,说明如下: ①视图:设置打开窗体的视图方式。有:窗体、设计、数据表、打印预览、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图。 ②数据模式:设置用户的操作权限。有:增加、编辑、只读。 ③窗口模式:设置窗体的显示方式。有:普通、隐藏、图标、对话框。 ⑹单击“操作”栏中第三行第一列,在其下拉列表中选择宏“Beep”(表示运行宏时,发出“嘟嘟”声)。 ⑺单击“操作”栏中第四行第一列,在其下拉列表中选择宏“Maximize”(表示运行宏时,将窗体最大化)。 ⑻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并将该宏命名为“打开学生信息窗体”。 ? 使用宏: ⑼选择“窗体”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窗体”,新建一个窗体。 ⑽单击控件工具箱中的“控件向导”按钮,取消控件向导。然后单击工具箱中的“命令按钮”,在窗体中添加一个命令按钮。 ⑾右击“Command0”命令按钮,选择“属性”命令。 ⑿在“格式”选择卡中将按钮的标题设置为“学生信息”;在“事件”选项卡的“单击”下拉列表中选择刚创建的宏“打开学生信息窗体”。关闭此对话框,并保存此窗体为“成绩处理”。 ⒀单击工具栏中的“视图”按钮,再单击“学生信息”按钮,则运行此宏,并打开“学生”窗体。 学生操作练习: ⑴按上面的例题完成相关的操作。 ⑵先利用查询向导创建一个基于“学生”数据表所有字段名为“学生基本情况查询”的简单查询。 ⑶根据“学生基本情况查询”,创建以下参数查询: ①创建一个按学号字段前4位进行查询的参数查询,并命名为“按学号查询” ②创建一个按姓名字段姓氏进行查询的参数查询,并命名为“按姓氏查询”。 ③创建一个按出生日期字段年份值进行查询的参数查询,并命名为“按出生年份查询”。 ④创建一个按地址字段前3个字符(即城市名)进行查询的参数查询,并命名为“按地址查询”。
/ 7 ⑷根据以上4个查询,利用窗体向导分别创建4个同名窗体。 ⑸根据以上4个窗体,分别创建打开这些窗体的4个宏,并命名保存4个宏。 ⑹在设计视图中新建一个窗体,并依次创建4个使用这4个宏的命令按钮,4个按钮的标题名分别为“按学号查询、按姓氏查询、按出生年份查询、按地址查询”。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三十四 ——宏的创建与设计㈢ 三、创建宏组: 宏

组是指在同一宏窗口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宏的集合。宏组中的每个宏都独立运行,互相没有影响。如下图: 左图,即是由上节课中创建的5个单个宏和一个“Close”宏组合而成的宏组。其操作步骤如下: ⑴打开“教学”数据库,选择“宏”对象,单击“新建”按钮,进入宏设计视图。 ⑵单击工具栏中的“宏名”按钮,在宏窗口中增加了一个“宏名”列(左侧)。 ⑶按左图依次完成宏名、宏操作、注释及宏操作参数的设置。 ⑷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并为其命名为“查询子面板”。 ⑸选择“窗体”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窗体”。 ⑹单击工具箱中的“命令按钮”,在窗体添加一个命令按钮。 ⑺右击该命令按钮,选择“属性”命令,在“格式”选项卡的“标题”栏中输入“学生基本信息”;在“事件”选项卡的“单击”下拉列表中选择“查询子面板·打开学生窗体”选项。关闭“属性”对话框。 ⑻重复以上⑹和⑺两个步骤,完成“按学号、按姓氏、按出生年份、按地址、关闭”等五个命令按钮的创建。 ⑼单击工具栏中的“视图”按钮,转换为窗体视图。然后分别单击这个5个命令按钮,观察其效果,保存这个窗体并命名为“查询子面板”。 学生操作训练: 在“教学”数据库中,完成以下操作: 1、完成上面例题的“查询子面板”窗体的创建。 2、创建一个“成绩处理子面板”窗体。具体要求如下: ⑴先利用查询向导创建一个包含“学生”中“姓名”字段、“课程”表中“课程”字段和“成绩”表中“成绩”字段且名为“学生成绩”的简单查询,然后根据此查询再创建一个名为“学生成绩交叉查询”的交叉表查询,最后根据此交叉表查询利用窗体向导创建一个名为“成绩查询”的窗体.........。 ⑵在上题的“学生成绩”简单查询设计视图中,创建一个将所有学生的数学成绩加5分,且名为“数学成绩更新”的更新查询。然后根据此更新查询再创建一个名为“成绩修改”的窗体。
/ 7 ⑶利用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向导,创建一个“学生”表和“成绩”表中不匹配的名为“缺考名单”的查询,然后根据此查询利用窗体向导创建一个同名的窗体。 ⑷根据“缺考名单”查询,再创建一个名为“补考名单”的窗体。 ⑸创建打开以上4个窗体和一个关闭当前窗口的宏组,并将此宏组命名为“成绩处理”。 ⑹在设计视图中,创建一个空白窗体。然后在此窗体中创建“成绩处理”、“成绩修改”、“缺考名单”、“补考名单”、“退出”等5个命令按钮,并分别运行以上宏组中的5个宏。 ⑺单击工具栏中的“视图”按钮,转换为窗体

视图。然后分别单击这个5个命令按钮,观察其效果,保存这个窗体并命名为“成绩处理子面板”。 3、创建一个名为“报表子面板”的窗体。具体要求如下: ⑴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上题“学生成绩”简单查询名为“成绩纵览”的报表。 ⑵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学生”数据表所有字段名为“学生资料”的报表。 ⑶利用标签向导创建一个基于“学生成绩”简单查询名为“个人成绩单”的选项卡式报表。 ⑷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缺考名单”查询名为“补考通知单”的报表。 ⑸创建打开以上4个窗体和一个关闭当前窗口的宏组,并将此宏组命名为“报表”。 ⑹在设计视图中,创建一个空白窗体。然后在此窗体中创建“成绩纵览”、“学生资料”、“个人成绩单”、“补考通知单”、“退出”等5个命令按钮,并分别运行以上宏组中的5个宏。 ⑺单击工具栏中的“视图”按钮,转换为窗体视图。然后分别单击这个5个命令按钮,观察其效果,保存这个窗体并命名为“报表子面板”。 4、创建一个名为“主面板”的窗体。具体要求如下: ⑴创建一个打开“成绩处理子面板”、“查询子面板”、“报表子面板”三个窗体和退出Access系统名为“主面板”的宏组。 ⑵在设计视图中,创建一个空白窗体。然后在此窗体中创建“成绩处理”、“查询”、“报表”和“退出Access系统”等4个命令按钮,并分别运行宏组中的4个宏。 ⑶单击工具栏中的“视图”按钮,转换为窗体视图。然后分别单击这个4个命令按钮,观察其效果,保存这个窗体并命名为“主面板”。
/ 7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三十五 ——宏的创建与设计㈣ 四、在宏中使用条件: 条件宏是指宏只有在满足某些条件(逻辑表达式)时才会运行。当条件值为真时,则执行宏操作;否则,转至下一个包含其他条件或“条件”栏内为空的操作。 同一条件若有多个操作时,则其下方的“条件”栏中也必须输入相同的条件表达式,也可用“…”来替代该条件表达式。 设计带条件宏的操作步骤: 例:在“教学”数据库中,打开“学生基本情况”窗体时,当“性别”字段的值为“男”时,则将“性别”字段中文本的背景色设置为“亮蓝色”(QBColor(9)),并弹出“该生为男生”的消息框。 ⑴打开“教学”数据库,选择“宏”对象,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 ⑵单击工具栏上的“条件”按钮,在宏窗口增加一个“条件”列。 ⑶在第一行“操作”栏中选择宏“OpenForm”,并在“操作参数”的“窗体名称”栏中选择“学生基本情况”窗体。 ⑷在第二行的“条件”列中输入条件表达式:

[Forms]![学生基本情况]![性别]=‘男’,在“操作”列中选择宏“SetValue”(设置“性别”字段的属性);在其下方的“操作参数”栏的“项目”栏中输入:[Forms]![学生基本情况]![性别],在“表达式”栏中输入:QBColor(9)。 注1:条件表达式的基本格式为:[Forms/Reports]![窗体/报表名称]![字段名]+关系或逻辑运算符+条件值。 例如,[Forms]![学生基本情况]![入学成绩]>500,表示判断“学生基本情况”窗体中的“入学成绩”字段的值是否大于500,“真”则执行宏。 注2:color 参数有以下这些设置: 值 颜色 值 颜色 值 颜色 值 颜色 0 黑色 4 红色 8 灰色 12 亮红色 1 兰色 5 洋红色 9 亮兰色 13 亮洋红色 2 绿色 6 黄色 10 亮绿色 14 亮黄色 3 青色 7 白色 11 亮青色 15 亮白色 ⑸在第三行的“条件”列中输入“…”(表示与上一行条件相同),在“操作”列选择宏“MsgBox”(显示消息框),并在“操作参数”的“消息”栏中输入消息内容:该学生为男生。 ⑹保存该条件宏,并命名为“性别条件宏”。 ⑺选择“窗体”对象,在设计视图中打开“学生基本情况”窗体。 ⑻按Alt+Enter键,打开“窗体属性”对话框。 ⑼在上方的下拉列表框中必须选择“窗体”选项,然后在下方的“成为当前”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刚创建的宏——“性别条件宏”,关闭属性对话框。 ⑽单击工具栏上的“窗体”视图按钮,观察其效果,保存退出。 学生操作训练 1、在“教学”数据库中,打开“学生基本情况”窗体时,当显示是团员学生时,则弹出一个“该生是团员”的消息框。 2、在“教学”数据库中,打开“学生基本情况”窗体时,当入学成绩字段值超过500时,则发出“嘟嘟”声。
/ 7 3、在“教学”数据库中,打开“学生成绩”窗体时,当成绩字段值低于60分时,则弹出一个“该生不及格”的消息框。 4、在“教学”数据库中,打开“学生成绩”窗体时,当成绩字段值等于100分时,则弹出一个“该生太优秀啦!”的消息框。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三十六 ——宏的创建与设计㈤ 五、宏的运行: 创建宏后,运行宏的方法有多种: ⑴在数据库窗口选择“宏”对象,双击宏名或右击宏名→运行; ⑵在宏设计窗口中,单击工具栏上的“运行”按钮; ⑶工具(菜单)→宏→运行宏→选择要运行的宏→确定; ⑷在窗体、控件、报表中调用宏; ⑸从一个宏中调用另一个宏; ⑹自动远行宏。 六、调试宏: 若在一个宏中有多个宏操作,且又包含了错误,则可采取“单步”方式来逐步检查宏中的错误。其操作步骤如下: 在数据库窗口选择“宏”对象,在设计视图中打开要调试的宏,单击工具栏上的单步执

行按钮,再选择工具栏上的运行按钮。其中3个命令按钮的功能为: ⑴“单步执行”按钮:将使宏移至下一个操作。 ⑵“停止”按钮:将停止宏的运行。 ⑶“继续”按钮:将停止单步方式并继续运行宏的其余部分。 七、AutoExec宏: AutoExec宏是Access中能自动运行的宏。即当打开含有AutoExec宏的数据库时,则自动运行该AutoExec宏。其操作方法为: 在当前的数据库中,右击要自动运行的宏名,选择“重命名”命令,然后把宏名更改为“AutoExec”即可。 八、AutoKeys宏组: AutoKeys宏组是指在数据库操作中,按某个特定的键或组合键就可执行相应的宏操作。其操作步骤如下: ⑴在“数据库”窗口中,选择“宏”对象,单击“新建”按钮。 ⑵单击工具栏上的“宏名”按钮。 ⑶在“宏名”栏中键入要为一个操作或一组操作指派的键或组合键。 ⑷添加单独的键或组合键执行的单个操作或一组操作。 ⑸重复第3步和第4步,对其他操作指派相应的操作键。 ⑹以AutoKeys为名保存该宏组。以后每次打开该数据库时,新的键分配就会生效。 学生操作训练 1、在“教学”数据库中,利用运行宏的几种方法,分别运行前面所创建的宏,观察其操作效果。 2、在“教学”数据库中,将名为“学生信息管理面板”的宏确定为打开“教学”数据库时则自动运行。 3、在“教学”数据库中,将“查询子面板”宏组中的每个宏都指派一个特定键或组合键,并该宏组另存为名“AutoKeys”的宏组。关闭后,按相应的键观察其效果。
/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