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检测指标.

污水检测指标.
污水检测指标.

污水测定指标

污水水质测量

一.物理指标:

(一)色度:(铂钴比色法)

原理: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与天然水黄色色调相同的标准比色列,用于水样目视比色测定。规定1ml/L铂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色度单位。

仪器:100ml比色管一套(10~12支),5ml及10ml移液管各一支。

试剂:铂钴标准溶液:氯铂酸钾K2PtCl6 1.2456g(内含0.5g铂),氯化钴CoCl2·6H2O 1.000g,浓盐酸100ml,配成溶液1L,其色度为500度。

钴铂标准代用液:重铬酸钾K2Cr2O7 0.0874g,硫酸钴CoSO4·7H2O 2.00g,浓硫酸1ml,配成溶液1L,其色度相当于500度。

用次标准溶液稀释为不同色度的标准比色列:

标准原液(ml)0 12345681

1

2

1

4

1

6

1

8

20

稀释水液(ml)

1

00

9

9

9

8

9

7

9

6

9

5

9

4

9

2

9

8

8

8

6

8

4

8

2

80

色度(度)0 51

0 1

5

2

2

5

3

4

5

6

7

8

9

100

(二)嗅(气味):

①冷法:提取100ml水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调节水温至20℃左右。震荡后从瓶口闻其气味。

②热法:提取100ml水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盖一表面皿,加热至沸,立即闻

其气味。

(三)浑浊度:(比浊法)

用具:100ml具塞比色管;250ml、100ml容量瓶;250ml具塞无色玻璃瓶。

试剂:二氧化硅浊度标准溶液:称取3克纯白陶土,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水,充分研磨成糊状,移入1升的量筒中,加水至标线。充分搅拌后静置24小时,用虹吸法弃去表面的5厘米液层,收集500毫升中间层的溶液。取50毫升次悬浊液,置于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在105℃烘干箱中烘2小时,再在干燥箱内冷却30分钟,称重。重复烘干并称重,直至恒重。求出每毫升悬浊液中所含白陶土的重量(毫克)。

在边震边摇状态中,吸取含250毫克白陶土的悬浊液,置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次溶液的浊度为100度的标准溶液。

步骤:测定浊度在1~10毫克/升的水样时,先吸取浊度为100度的标准液0、1.00、2.00、4.00、6.00、8.00、10.00毫升,置于100毫升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其浊度以此为0、1.0、2.0、4.0、6.0、8.0、10.0度。再取100毫升均匀水样,置于100毫升比色管中,和上述配置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在黑色底板上进行目视比较),确定其浓度。

若浊度是10~100毫克/升的水样,则应取浊度为250度的标准溶液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毫升,置于25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其浊度为0、10、20、30、40、50、60、70、80、90、100度分别转入250

毫升具塞无色玻璃瓶中,再取250毫升水样,加入250毫升具塞无色玻璃瓶中,和标准溶液进行比较,眼睛从瓶前向后看,确定其浊度。

(四)温度:用温度计测量。

(五)总固体:挥发性固体(灼烧减重):固定性固体:

(六)电导率:

原理:使用电导池,以惠司登电桥或电导仪在同温度下测定水样电阻和已知电导率的氯化钾溶液的电阻。

(七)PH值:用PH试纸或PH计对水样进行测量。

点位分析法:

原理:利用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组成一个电池。在次电池中,待测溶液的氢例子随其浓度不同将产生相应的电位差,而次点位差经直流放大器放大后,采用电位计或电流计进行测量,即可只是相应的PK值。

仪器:1.pHS-2型酸度计或其他幸好酸度计。

2.231型或221型玻璃电极。

3.232型或222型甘汞电极。

4.塑料杯(100ml)。

试剂:1.PH值=1.68标准缓冲溶液(20℃):称取优级纯草酸钾(K2C2O4·H2O)12.71g 溶于去离子水中,稀释至1000ml,贮于塑料瓶中。

2.

二.化学指标:

(一)碱度测量:(酸碱滴定法)

原理:水的碱度主要由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组成,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水中存在磷酸盐、硅酸盐、硼酸盐等也会产生碱度。

碱度的测量是在水样中加入适当的指示剂,用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可分别测出水样中各种碱度。

注:余氯能使指示剂褪色,因而妨碍滴定进行,可用少量0.1mol/L硫代硫酸钠脱氯。水样的浑浊度、色度对滴定终点的观察有干扰,可采用点位滴定法,排除干扰。

仪器:250ml锥形瓶2个,25ml酸式滴定管1支。

试剂:0.1%酚酞指示剂;0.15%甲基橙指示剂;0.1000mol/L标准溶液;百里酚蓝-甲酚红混合指示剂(PH=8.3)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PH=4.8)。

步骤:ⅰ.双指示剂法:

移取水样100ml于200ml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三滴,如呈红色,用0.1000mol/L盐酸溶液滴定至颜色刚好消失,记下盐酸溶液的消耗体积(V1);在此溶液中,再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橙色为止,记下盐酸的消耗量(V2)。判断水样中碱度的组成及含量。

总碱度(以CaCO3计,mg/L)=[C(HCL)(V1+V2)*50.05/V(水样)]*1000

ⅱ混合指示剂法:

用移液管取50.00ml水样置于锥形瓶中,加3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水样呈淡红色,极为终点(因有CO2,终点颜色变化不敏锐,可在滴定接近终点时加热,赶去CO2,然后再滴定至终点)。

用移液管取50.00ml水样置于锥形瓶中,加三滴百里酚蓝-甲酚红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水样呈黄色,极为终点。

判断并计算水样的碱度组成及含量。

(二)游离二氧化碳测定:(酸碱滴定法)

原理:NaOH+CO2→NaHCO3如在水中加入酚酞指示剂进行滴定,当上述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值为8.3,由无色变为淡粉红色。

注:如果水样用NaOH滴定时产生浑浊,可能是由于过高的硬度和铁、铝等例子的存在,可在滴定前加如1ml酒石酸钾钠。

仪器:滴定管—为了不使空气中CO2进入标准溶液,滴定管要按图装置。250ml具玻璃塞的锥形瓶。

试剂:1. 0.1000mol/L NaOH:称取30g分析纯NaOH,溶于50ml蒸馏水中,倒入150ml 锥形瓶中,冷却后用橡皮塞塞紧,静置4天以上,是碳酸钠沉淀。轻轻吸取上层清液约7.5ml 于1L容量

瓶中,用重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的浓度约为0.1mol/L。精确浓

度可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或用已知浓度的HCl溶液滴定。

注:如果水样所含游离二氧化碳低于10mg/l,NaOH溶液应稀释10倍。

2.酚酞溶液—称取0.1g酚酞,溶于50ml95%乙醇内,再加入50ml蒸

馏水,滴加0.01mol/l NaOH至溶液呈微红色。

3.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步骤:1.称取250ml带玻璃塞锥形瓶,用虹吸法注入100ml新取来

的水样。为了精确求得结果,应按图中将水样通过虹吸法吸入吸管内。

将虹吸管装满之后使最初的第一部分水流掉。然后将虹吸管装满水直至上部顶端,将吸管取下吧水样迅速注入有玻璃塞的锥形瓶内,使吸管尖端式中低于瓶内水位。

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小心混合均匀。如水样已经生成红色,就表

示水中无游离二氧化碳存在。水样如果不生成红色,应迅速用滴定管加如NaOH标准溶液,盖好瓶盖,轻轻震荡均匀,直至出现淡粉红色极为终点,5min内不褪色为止。记录结果。

计算:

游离二氧化碳(CO2,mg/l)=[C*V*1000/V(水)]*44

(二)耗氧量测定:(高锰酸钾法)

原理:酸性介质中MnO4+8H++5e→Mn2++4H2O

过量的高锰酸钾用草酸还原:

2MnO4-+5C2O4^2-+16H+→2Mn2++10CO+8H2O

仪器:25ml酸式滴定管1支,250ml锥形瓶2个,100ml移液管1支,10ml移液管1支,10ml量筒2个,电炉、玻璃珠若干。

试剂:1.1:3硫酸:向三份(容积)蒸馏水中徐徐加入比重1.84的浓H2SO4 1份。

在250ml锥形瓶中加蒸馏水50ml,再加1:3H2SO4 5ml,然后用液管加

10ml0.00500mol/LH2C2O4标准溶液,加热至70~85℃,以0.002mol/lKMnO4溶液滴定,溶液由无色滴至刚出现浅红色,为滴定终点。计算KMnO4的准确浓度。

测定步骤:1.测定耗氧量所需水样的数量:洁净透明的水取100ml,浑浊水取10~25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将水样放入250ml锥形瓶中。

2.加入5ml1:3H2SO4。用滴定管准确加入10ml0.002mol/lKMnO4溶液(V1),并投入几粒玻璃珠,加热至沸腾,从此时准确煮沸10min。若溶液红色消失,即说明有机物含量太多,则另取少量水样用蒸馏水稀释2~5倍(至总体积100ml为至)。再按步骤1、2重做。

3.煮沸10min后趁热用移液管准确加入10ml0.005mol/l草酸溶液。摇动均匀,此时过量的KMnO4(未与有机物作用的)与草酸起反应而使红色消失。

计算:耗氧量(O2,mol/l)={[C1(V1+V1′)-C2V2]*8*1000}/V(水)

式中C1:KMnO4溶液浓度;

V1:第一次加入KMnO4溶液体积;

V1′:滴定时消耗KMnO4溶液体积:

C2:草酸标准溶液浓度;

V2:草酸标准溶液体积。

(三).化学需氧量(COD):(冲铬酸钾法)

原理:一定量的冲铬酸钾溶液在强酸性和加热条件下,将还原性物质(有机和无际的)氧化,过量的冲铬酸钾以试亚铁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回滴,由消耗的冲铬酸钾数量即可计算出水样中有机物质被氧化所消耗的氧的mg/l。

仪器:磨口三角烧瓶回流冷凝器(500ml)、电炉、玻璃珠若干。

25ml酸式滴定管1支,50ml移液管1支,100ml量筒1个。

℃烘箱内烘2h,在干燥器内冷却),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L。

2.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0.25mol/l):称取98g分析纯硫酸亚铁铵

Fe(NH4).(SO4)2.6H2O,溶于蒸馏水中,加20ml浓硫酸,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L,使用时用K2Cr2O7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法:吸取25.0ml K2Cr2O7标准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250ml,加20ml 浓硫酸,冷却后加2~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到蓝绿色到刚变到红蓝色为止。记录消耗的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毫升数。

C(Fe2+)=(C*V) K2Cr2O7*6/V(Fe2+)

3.试亚铁灵指示剂:称取1.485g化学纯邻菲罗啉(C12H3NN1.H2O)与0.695g 化学纯硫酸亚铁(FeSO

4.7H2O)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ml。

4.浓硫酸

5.硫酸银(Ag2SO4),固体,化学纯

6.硫酸汞(HgSO4),固体,化学纯。

测定步骤:1.吸取50ml水样于500ml磨口三角(或圆底)烧瓶中,加入25.0ml冲铬酸钾标准溶液,慢慢加入75ml浓硫酸,随加随摇动。若用硫酸银作催化剂,此时再加1g硫酸银,加数粒玻璃珠,装上回流冷凝器,加热回流2h。

2.若水样中含较多氯化物,则取50ml水样,加硫酸汞1g、浓硫酸5ml,待硫酸汞溶解后,再加重铬酸钾溶液25.0ml,浓硫酸70ml,硫酸银1g,加热回流2h。

3.冷却后用少量整理水沿冷凝管壁冲洗,然后取下烧瓶将溶液移入500ml三角瓶中,冲洗烧瓶4~5次,在2用蒸馏水稀释溶液至约350ml,溶液体积不得少于350ml,因酸度太高终点不明确。

4.冷却后加2~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到蓝色变成红蓝色,记录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ml数。

5.同时要做空白试验,即以50ml蒸馏水代替水样,其它步骤同水样同样操作。记录硫酸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毫升数。

计算:

化学需氧量(O2,mg/l)=[(V0-V1)*C*(Mo2/4)*1000]/V(水)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0:空白试验消耗的硫酸亚铁标准溶液(ml);

V1:水样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ml);

Mo2:氧的摩尔质量(g)。

注:回流时,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中还原性物质含量过高,应取少量水样稀释后再重新测定。

(四).溶解氧:(碘量法)

原理:MnSO4+2NaOH=Mn(OH)2↓+Na2SO4

2Mn(OH)2+2O2=2H2MnO2↓(棕黄色或棕色沉淀)

H2MnO3+Mn(OH)2=MnMnO3↓+2H2O

加入浓硫酸后

MnMnO3+2I-+6H+=2Mn2++I2+3H20

I2+2S2O3^2-=2I-+S4O6^2-

仪器:1.溶解氧测定平

2.250ml锥形瓶

3.滴定管

试剂:1.硫酸锰:称取480g硫酸锰MnSO4.H2O或400gMnSO4.2H2O或400g氯化锰MnCl2.2H2O,溶于蒸馏水中,过滤后稀释成1L。

2.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500g分析纯氢氧化钠,溶于300~400ml蒸馏水中,再称取150g分析纯碘化钾溶于200ml蒸馏水中,将以上两溶液合并,加蒸馏水稀释至1L,静置24h使碳酸钠沉淀,倾出上层澄青液备用。

配制:用粗天平称取分析纯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6.2g和0.2gNa2CO3溶于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并用同样处理的蒸馏水,稀释至1L,摇匀贮于棕色瓶内,放置7~10d按下法标定其准确浓度。

(1)0.004mol/LK2Cr2O7溶液的配制:精确称取在105~107℃干燥好的分析纯重铬酸钾0.12g~0.15g溶于30ml蒸馏水中,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2)Na2S2O3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在250ml点两瓶中加入150ml10%KI溶液及25ml 蒸馏水,自酸式滴定管加入15mlK2Cr2O7标准溶液,再加入5ml3mol/LH2SO4,摇匀,盖好瓶塞,此时:

K2Cr2O7+6KI+7H2SO4=4K2SO4+Cr2(SO4)3+7H2O+3I2

静置5min,自碱式滴定管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至溶液变成淡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褪去为止,记录用量(终点到达应带淡绿色,因为含有三价铬例子)。然后再重复滴定一次。求出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准确浓度。

4.浓硫酸,化学纯,比重1.34

5.淀粉指示剂:称取2g可溶性淀粉,溶于少量蒸馏水内,用玻璃棒调成糊状,再加煮沸的蒸馏水至200ml并煮沸至透明,冷却后加入0.25g水杨酸或0.8g氯化锌(ZnCl2)以放置分裂变质。

6.10%KI溶液

步骤:取样时绝对不能使所采取的水样与空气接触。

取水样的瓶,一般容积为200ml,带有严密的瓶塞。

分析方法:

1.取水样后用笑滴管加入1ml饱和MnSO4如哦年工业和1ml碱性碘化钾溶液。必须注

意将移液管尖端插入水面以下,不可使一夜观众的空气诸如瓶中。由于试剂重,沉入水底,此时从瓶口能排除少量的水。

2.立即将瓶塞盖好,此时应注意瓶中决不可留有气泡(若有气泡则试验作废),然后将瓶子上下转动15次以上,使试剂与水样充分混合。

3.静置溶液,直到生成的沉淀[Mn(OH)2及MnO(OH)2]降到玻璃瓶一半深度时,再次转动,使混合均匀。

4.将瓶再次静置,使沉淀又降至瓶的一半深度时,用移液管注入2ml浓硫酸。将瓶塞盖好,如前法混合均匀,此时沉淀溶解,并有游离I2析出,使溶液程深黄色。

5.用移液管吸取沉淀已完全溶解的水样25.00ml,放入锥形瓶中,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呈淡黄色时再加入1ml淀粉,继续滴定直到有蓝色刚变成无色,即为终点。记录用量。

计算:溶解氧(mg/l)=CV*8*1000/V(水)

式中C:Na2S2O3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时用去的Na2S2O3溶液的体积(ml);

V(水):水样的体积(ml).

(五).生化需氧量(BOD5):

原理: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在此过程中所消耗的mg/l称为生化需氧量,一般以20℃培养5d为标准。

注:若水样呈碱性或酸性,应当用酸或碱调节到中性。

仪器:除测定溶解氧所需的仪器外,还需:

1.培养箱:能自动调节温度,是温度保持在20±1℃。

2.20L大玻璃瓶。

3.1L容量瓶及虹吸管。

4.吸气管。

试剂:除测定溶解氧所需的试剂外,还需:

1.氯化钙溶液:称取27.5g化学纯氯化钙CaCl2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L。

2.三氯化铁溶液:称取0.25g化学纯FeCl

3.6H2O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L。

3.硫酸镁溶液:称取22.5g化学纯MgSO

4.7H2O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L。

4.磷酸盐缓冲溶液:称取8.5g化学纯磷酸二氢钾(KH2PO4)、21.75化学纯磷酸氢二钾(K2HPO4)、33.4g化学纯磷酸氢二钠(Na2HPO4.7H2O)和1.7g化学纯氯化铵(NH4Cl)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L。此缓冲溶液的pH值为7.2。

5.稀释水:在20L的大玻璃瓶中装入蒸馏水,每升蒸馏水中加入上述四种试剂各5mL,按下图装好。曝气1~2d,然后取出水样,测定溶解氧含量,到达8~9mg/L时,即停止通空气

盖严,静置一天,使溶解氧稳定。

注:假如废水中含有有毒物质,缺乏微生物时,稀释水内应加入适量的经沉淀

后的生活污水,作为微生物的接种(通常每升稀释水中加沉淀污水2mL即可)。

步骤:1.用虹吸法吸取稀释水,注满2个溶解氧测定瓶,加塞,将其中之一用

水封口,置于20℃培养箱内,培养5d,另一瓶则立即进行溶解氧的测定。这

两瓶是空白试验。

2.稀释水样,根据污水的淡浓情况,确定几个稀释比例,将水样稀释成3~4个

稀释水样。

决定稀释比例后,用每个容量瓶配置一个稀释水样,先用虹吸法将每个容量瓶中装入半瓶稀释水,然后用移液管精确加入经过计算的适量污水样,再用系是谁稀释至刻度,塞紧瓶塞摇匀。用虹吸法将每种稀释水样各注满两个溶解氧测定瓶,塞紧瓶塞。

3.将每种稀释水样中的一瓶加水封口,贴上标签注明稀释比,放于20℃培养箱中培养

5d,另一瓶立即测定溶解氧。

4.每天检查培养箱的温度,温度误差不应超过±1℃。并应注意水封口经常保持有水。

5.培养5d后,取出测定溶解氧。选出溶解氧减少量在40%~70%的水样数据,计算5d 生化需氧量。

计算:1.不经稀释直接培养的水样:BOD5(mg/l)=c1-c2

式中c1: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

c2:水样经5d培养后,剩余溶解氧浓度(mg/l).

2.经稀释后培养的水样:BOD5(mg/l)=[(c1-c2)-(B1-B2)f1]/f2

式中B1: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前的溶解氧(mg/l);

B2: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后的溶解氧(mg/l);

f1: 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

f2:水样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

(六).铁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原理:亚铁离子与邻二氮菲生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应用此反应可用比色法测定铁。当铁以三价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时:4Fe3++2NH2OH(羟胺)→4Fe2++N2O+4H++H2O 仪器:分光光度计;50ml比色管10支,5ml移液管2支,10ml移液管1支,5ml量筒一个。

试剂:1.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7020g分析纯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溶于50ml蒸馏水中,加入20ml浓硫酸,溶解后转移至1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00ml含Fe2+0.100mg。用移液管取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00ml含Fe2+0.010mg。

2.邻二氮菲溶液:称取0.15g邻二氮菲(C12H3N2HCl),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热至80℃帮助溶解。每0.1mgFe2+需此液2ml。临时配制。

3.10%盐酸羟胺水溶液(临时配制)。

4.缓冲溶液(pH=4.6):吧68g醋酸钠溶于约500ml的蒸馏水中,加入冰醋酸29ml,稀释至1L。

步骤:1.标准色列的配制:分别吸取铁的标准溶液(1ml=0.010mgFe2+):0、0.50、1.0、1.5、2.0、2.5、3.0、3.5、4.0ml分别置于9支50ml比色管中。依次分别在各管中加入1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加入2ml邻二氮菲溶液、5ml缓冲液,然后依次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n.

2.吸收曲线的制作:取上述标准比色列中浓度适当的溶液(例如0.03mg/50ml),在721型分光光度计上,用1cm比色皿,以试剂溶液为参比溶液,在480~540nm间,每隔10nm 测定一次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从而选择测定铁的适宜波长。

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铁含量(mg/50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水样中铁的测定:

(1)总铁的测定:用移液管取25ml水样,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1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加2ml邻二氮菲溶液、5ml缓冲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n。以试剂永夜做参比,于510nm波长测定吸光度。有标准曲线求出铁含量。

计算:总铁(mg/l)=相当于铁标准溶液的用量(ml)*10(ug/ml)/V水(ml)

(2)低铁例子(Fe2+)测定:

用移液管取25ml水样,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2ml邻二氮菲溶液5ml缓冲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n后。以试剂溶液作参比,于510ml波长测定吸收度。由工作曲线查出Fe2+含量,并乘以水样稀释倍数。

5.721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a.将仪器电源开关接通,打开仪器比色皿暗箱盖,选择需用的单色光波长,将仪器预热20min。

b.调零。在仪器比色皿暗箱打开时,用调“0”电位器,将电表指针调至“0”刻度。

c.将盛空白溶液的比色皿放入比色皿座驾第一格内,显色液放在其它格内,吧比色皿暗箱盖子盖好。

d.把拉杆啦出,将参比液放在光路上,转动光量调节粗调和细调,是透光度为“100%”(即电表满度)。然后拉动拉杆,使有色液进入光路,电表所指示的A值就是溶液的吸光度值。

(七).氨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原理:氨与碘化钾在碱性溶液中生成黄色络合物,其颜色深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在0~2.0mg/l的氨氮范围内近于直线。

仪器:分光光度计,50ml比色管。

试剂:1.不含氨蒸馏水:实验中所用蒸馏水为不含氮蒸馏水。每升蒸馏水中加入2ml浓硫酸和少量高锰酸钾(KMnO4)整流,集取蒸馏液。

2.纳氏试剂:称取50g分析纯碘化钾(KI)溶于35ml不含氨蒸馏水中,加入饱和二氧化汞(HgCl2)溶液并不停搅拌,加入上述溶液,最后用不含氨蒸馏水稀释至1l,静置24h,倾出上层澄青液,岂取沉淀物,将澄青液贮于试剂瓶内(用橡皮塞盖紧)。纳纳氏试剂放置过久,可能又生成沉淀物,使用时不要搅拌浑浊。

(七)氨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八)铜、锌、铬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

(九)氯化物的测定(沉淀滴定法)

(十)TN:(凯氏测氮法)

1.试剂及配制:(1)硫酸(p=1.84g/ml)

(2)硫酸钾(K2SO4)

(3)硫酸铜溶液:称取5g硫酸铜(CuSO4.5H2O)溶于水,稀释至

100ml。

(4)氢氧化钠溶液:称取500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L.

(5)硼酸溶液:称取20g硼酸溶于水,稀释至1L。

(6)钠氏试剂:称取16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冷至室温。另称7g碘化钾和10g碘化汞溶于水。将此溶液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ml,贮存与聚乙烯瓶中,密封保存。

(7)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以除去氨,放冷,定容至100ml。

(8)铵标准储备液:称取3.819g经100℃干燥过的氯化铵溶于水,移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到标线。此溶液含氨氮1.00mg/ml。

(9)铵标准使用液:一曲5.00ml铵标准储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含氨氮0.010mg/ml。

(10)混合指示液:称取200mg甲基红溶于100ml 95%乙醇;另称取100mg亚甲蓝溶于50ml 95%乙醇中。以两份甲基红溶液与一份亚甲基溶液混合。

(11)0.05%甲基橙指示液。

(12)C(1/2H2SO4)=0.020mol/l标准溶液: 称取(1+9)硫酸溶于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混匀。按下属操作进行标定。

准确称取经180℃干燥2h的基准试剂及无水碳酸钠0.5g,溶于新煮沸放冷的水中,移入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移取25.00ml此碳酸钠溶液与150ml锥形瓶中,加25ml水,加1滴0.05%甲基橙指示液,用硫酸溶液滴定至淡橙红色为终点,按下式计算硫酸溶液的浓度(1/2H2SO4)(mol/l)。

p(1/2H2SO4)=(m*1000*25)/(V*500*52.995)

式中:m为碳酸钠质量(g);V为滴定碳酸钠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ml)。

试验用水均为无氨水。

2.测定步骤:(1)取样体积的确定:按下表取适量水样,移入500ml凯氏定氮瓶中。

凯氏氮含量与相应取样量

水样中凯氏氮含量p/(mg/l) 10以下10~20 20~50 50~100

应去水样体积V/ml 250 100 50.0 25.0

(2)消化:往水样中加100ml浓硫酸,2ml硫酸铜溶液,6g硫酸钾和数粒玻璃珠,混匀。置通风柜内加热煮沸,至冒三氧化硫白烟,并是溶液变清(无色或淡黄色),调节热源使继续保持沸腾30min,放冷,加250ml水,混匀。

(3)蒸馏:将凯氏定氮瓶成45°斜置,缓缓沿壁加入40ml强氧化钠溶液,使在瓶底形成碱液层。迅速连接氮球和冷凝管,以50ml硼酸溶液为吸收液,导管管尖伸入吸收液液面下约1.5cm。摇动凯氏定氮瓶使溶液充分混合,加热蒸馏,至收集溜出液达200ml时停止蒸馏。定容至250ml。

(4)钠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氮:按下述步骤进行。

a.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0、0.5、1、3、5、7、10ml按标准使用液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1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1.5ml钠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2c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测量吸光度。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吸光度后,得校正吸光度,绘制以凯氏氮含量(mg)对校正吸光度的标曲线。

b.水样的测定:取适量溜出液,加入50ml比色管中,加适量1mol/l氢氧化钠溶液以中和硼酸,稀释至标线。加1.5ml钠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按与标准曲线绘制一致的步骤测定吸光度。

c.空白试验:用无氨水代替水样,与水样测量相同步骤操作,进行空白测定。

(5)滴定法测定氮:于全部溜出液中加2滴混合指示液,用0.020mol/l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转变成淡紫色为终点。以无氨水代替水样进行空白测定。

3.计算:(1)钠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氨:

凯氏氮(N)=(m*1000/V1)/(250/V)

式中:m为由标准曲线查得凯氏氮量(mg);V1为测量所取溜出液体积(ml);V为消化时取水样体积(ml)。

(2)滴定法侧定氨:凯氏氮(N)=(V1-V2)*C*14*1000/V

式中:V1为滴定水样消耗硫酸溶液体积(ml);V2为空白试验消耗硫酸溶液体积(ml);C为硫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V为水样体积(ml);14为氮(N)摩尔质量(g/mol).

(十一)氨氮:蒸馏和滴定法

(十二)TP:(钼酸铵风光光度法)

1.仪器和试剂:

(1)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

移液管:1ml、2ml、10ml

容量瓶:100ml、250ml

锥形瓶:250ml

比色管:25ml

BOD瓶:250ml

具塞小试管:10ml

玻璃纤维滤膜、剪刀、玻棒、夹子

多功能水质检测仪

(2)试剂:

过硫酸铵(固体)

浓硫酸

硫酸溶液:2mol/l

盐酸溶液:2mol/l

氢氧化钠溶液:6mol/l

1%酚酞:1g酚酞溶于90ml乙醇中,加水至100ml

丙酮:水=9:1

酒石酸锑钾溶液:将4.4g K(SbO)C4H3O6.1/2H2O溶于200ml蒸馏水中,用塑料瓶在4℃时保存。

抗坏血酸溶液:0.1mol/l,溶解1.76g抗坏血酸与100ml蒸馏水中,转入棕色瓶;若在4℃以下保存,可维持1个兴起不变。

混合试剂:50ml 2mol/l硫酸、5ml酒石酸锑钾液、15ml钼酸铵溶液和30ml抗坏血酸溶液。混合前,先让上述溶液达到室温,并按上述次序混合。在加入酒石酸锑钾或钼酸铵后,如混合试剂有浑浊,须摇动混合试剂,并放置几分钟,至澄清为至。若在4℃下保存,可维持1个星期不变。

磷酸盐储备液(1.00mg/ml磷):称取1.098g KH2PO4,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即得1.00ml储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即得磷含量为10ug/ml的标准液。

2.试验方法:步骤

(1)水样处理水样中如有大的微粒,可用搅拌器搅拌2~3min,以至混合均匀。量取100ml水样(或经稀释的水样)两份,分别放入两支250ml锥形瓶中,另取100ml蒸馏水于250ml锥形瓶中作为对照,分别加入1ml 2mol/l H2SO4、3g (NH4)2S2O8,微沸约1h,补加蒸馏水使体积为25~50ml(如锥形瓶壁上有白色凝聚物,需用蒸馏水将其冲入溶液中),再加热数分钟。冷却后,加1滴酚酞,并用6mol/lNaOH将溶液中和至微红色。再滴入2mol/lHCL 使粉红色恰好褪去,转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移取25ml到50ml比色管中,

加1ml混合试剂,摇匀后放置10min,加水稀释至刻度再摇匀,放置10min,以试剂空白做参比,用1cm比色皿,于波长880nm处测定吸光度(若分光光度计不能测定880nm处的吸光度,可选择710nm波长)。

(2)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10ug/ml磷的标准溶液0.00、0.50、1.00、1.50、2.00、2.50、3.00ml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约25ml,加入1ml混合试剂,摇匀后放置10min,加水稀释至刻度,再摇匀,10min后,以试剂空白作参比,用1cm比色皿,于波长880nm (或710nm)测定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绘制总磷的标准曲线。

(3)结果处理由标准曲线查得磷的含量,按下式计算水中磷的含量。

Pp=WP/(V*1000)

式中Pp:水中磷的含量,mg/ml;

WP: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磷含量,ug;

V:测定时吸取水样的体积(本实验V=25.00ml)。

(十三)PH:玻璃电极法

(十四)总汞:双硫腙风光光度法

(十五)烷基汞:气相色谱法

(十六)总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十七)总铬: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十八)总砷: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磷酸银分光光度法

生物指标:

一.水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

1.实验仪器与试剂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灭菌三角烧瓶,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灭菌培养皿,灭菌吸管,灭菌试管;灭菌水。

2.实验步骤

(一)水样的采取

应取距水面10~15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侵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内,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处,最好立即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保存。

(二)细菌总数测定

a.稀释水样:取3个装有9ml灭菌水的灭菌试管。取1ml水样注入第一管9ml灭菌水内,摇匀,再自第一管中取1ml至下一管灭菌水内,如此稀释到第三管,稀释度分别为10-1、10-2、10-3。稀释倍数按水样污浊程度而定,以培养后平板的菌落数在30~300个之间的稀释度最为合适,若三个稀释度的菌数均多到无法计数或少到无法计数,则需继续稀释或减少稀释倍数。一般中等污浊水样,取10-1、10-2、10-3三个连续稀释度,污浊严重的取10-2、10-3、10-4三个连续稀释度。

b.自最后三个稀释度的试管各取1ml稀释水加入空的灭菌培养皿中,每一稀释度做连个培养皿。

c.各倾注15ml已融化并冷却至45℃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立即放在桌上摇匀。

d.凝固后倒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h。

(三)菌落计数方法

a.先计算相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其中一个培养皿有较大片状菌苔生长时,则不应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苔生长的培养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片状菌苔的大小不到培养皿的1/2,而其余的1、2菌落分布又很均匀时,则可将此1/2的菌落数乘2以代表全培养皿的菌落数,然后再计算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b.首先选择品均菌落数在30~300个之间的,当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以该平均菌落数乘其稀释倍数即为该水样的细菌总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为贯彻《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控制水污染,保护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和海洋等地面水以及地下水水质的良好状态,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标准编号GB 8978-1996 批准日期1996年10月4日 实施日期1998年1月1日 所属标准中华人民国标准 代替情况GB 8978-8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现行状态现行

目录 .1相关文件 .?容 .?围 .2标准 .3概念 .4技术 .5数据 .6排放标准 相关文件 编辑 现行状态:现行(查标准改革委员会官网,标准文献服务平台,工标网等是现行) 替代标准:GB18466-2005部分代替GB 8978-1996、GB 20426-2006 部分代替GB 8978-1996、GB 20425-2006 部分代替GB 8978—1996

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5年第35号(摘) GB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有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部分,并取代《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GB18466-2001)。上述标准为强制性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1] ( GB 20426-2006 部分代替GB 8978-1996 GB 16297-1996 2006-10-01实施) 为控制原煤开采、选煤及其所属煤炭贮存、装卸场所的污染物排放,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原煤开采、选煤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煤炭地面生产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以及煤炭采选企业所属煤矸堆置场、煤炭贮存、装卸场所污染物控制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现有煤矿(含露天煤矿)、选煤厂及其所属煤矸堆置场、煤炭贮存、装卸场所污染防治与管理,以及煤炭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污染防治与管理。[2] ( GB 20425-2006 部分代替GB 8978—1996 2007-01-01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促进我国皂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污染防治水平的提高,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分两个时间段规定了皂素工业企业吨产品日均最高允排水量,水污染控制指标日均浓度限值和吨产品最高水污染物允排放量。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皂素和只生产皂素水解物的工业企业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皂素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污水处理常用标准

常用标准 目录 一、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2) 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4) 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 四、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北京地标) (7) 五、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8920—2002 (9) 六、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18921—2002 (10) 七、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 (10) 八、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2) 九、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 (12) 十、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 (13) 十一、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5—2008 (15) 十二、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 (16) 十三、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7—2008 (18) 十四、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8—2008 (19) 十五、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21—2005 (21) 十六、汽车维修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877—20011 (21)

一、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1、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构污水排放一律执行表1的规定 表1: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注:1)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5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6.5-10 mg/l。 2)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做要求。 2、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2的规定。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污水,执行预处理标准。 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 规范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4分共40分) 1. 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能够提供这一 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称为。( B ) A. 控制断面 B. 对照断面 C. 消减断面 2. 当水面宽大于100米时,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是条。( C ) A. 5 B. 2 C. 3 3. 饮用水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采样频次为( C ) A. 每年至少一次 B. 逢单月一次 C. 每月至少一次 4. 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毫米采集柱状水样。采样瓶(容器)不能用 采集水样冲洗。( C ) A. 100 B. 200 C. 300 5. 需要单独采样并将采集的样品全部用于测定的项目是。( C ) A. 铅 B. 氰化物 C. 油类 6. 等比例混合水样为。( A ) A.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与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B.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C. 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如时间、流量和地点)采集的样品 7. 废水中一类污染物采样点设置在。( A ) A. 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B. 排污单位的总排口 C. 车间处理设施入口

8. 以下水质项目中不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 C ) A. 总铅 B. 总铬 C. 总锌 D. 总砷 9. 验收监测应在正常生产工况并达到设计规模的以上运行情况下进行,并记录监测时 的生产工况和其他有关参数。( B ) % B. 75% C. 80% D. 85% 10. 以下数据中,其中是3位有效数字的是。( D )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错的打×,每题3分,共30分) 1. 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 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2.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 (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3. 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米时时,在水深的1/4处采。(×) 4.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 的建设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次。(√) 5. 所谓有效数字就是保留末一位不准确数字,其余数字均为准确数字。(√) 6. 空白值的测定方法是:每批做平行双样测定,分别在一段时间内(隔天)重复测定 一批,共测定5~6批。(√) 7. 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只舍不入,保留到小数点后出现非9的一位。(√) 8. 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不用注满容器,上部可留空 间,不用水封。(×)

污水处理指标

工程能力:处理能力为m3/d得污水处理能力; 二. 承包形式:设计、施工总承包形式,不允许分包与转包(交钥匙工程)。 三. 工程范围: 1污水处理工程得总体设计; 2污水处理工程得土建设计、施工及材料购置; 3污水处理工程设备及材料得购置、制作、安装; 4污水处理工程建筑、设备及辅助设施得电器、仪表及控制系统得安装调试; 5污水站内工艺管路得购置、制作、安装(范围:从污水处理站边界到厂区外小绥芬河); 6污水处理工程设备得运行调试; 7生物污泥得接种、培养、驯化及调试; 8办理当地环保、城建等职能部门开工、承建得一切手续; 9办理污水处理工程所在地环保部门得验收及与此工程有关得竣工手续; 10施工期间与此工程有关得环保费用; 11施工场地得清理、平整,站内道路与绿化。 四. 技术要求 5、1进水水量与水质: 5.1. 1进水水量:处理能力为3 50 in'/d得污水处理工程;排水流量18 m3/h; 5.1 . 2进水水质表: 5、3设计要求 5.3.1、设计总体要求: (1)各处理单元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布局紧凑;鼓风机室与污泥脱水间远离休息 室与控制室。 (2)所有构筑物设计合理,应设放空阀、溢流口,方便检修;工艺设备、管道、仪表、 电气与土建工程得施工、安装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得要求; (3)所有得管线与阀门尽可能设在管廊内,减少井下操作,减少不安全因素。 (4)建筑物排风系统、消防系统要合理,符合规范要求。 (5)经脱水后得剩余生物污泥含水率<85%,并适宜汽车运输;

(6)站区景观、绿化实际效果,应与招标人得整个厂区效果协调。 (7 )能根据我方得实际生产淡旺季情况及污水排放量得多少进行处理能力得调解,以达 到节约能源与运行费用得目得。 5.3. 2处理后排水水质要求: 1)处理后得排水水质指标如下: 5. 3. 3工艺技术要求: (1)采用高效厌氧一好氧处理工艺; (2)在进水管处设置阀门,设置超越排放管线; (4)事故池应能贮存4个小时得事故性碱水、酵母液等; (5)沼气现场燃烧; (6)鼓风机变频控制; (7)化验室能达到测定DO、COD、HLSS、挥发酸、PH、BOD、氨氮与总P得设备配 置; (8)考虑臭气得处理; (9)经污泥脱水后得污泥通过螺旋输送机送至污泥储罐,每天清运一次,污泥储罐 得容积至少满足一天得储存量。 (10)设备选用国内外知名品牌。 二、设计要求: A、标书中应注意: 1、做总体初步设计:根据招标方提供得地理、排水管网条件、土地面积、及污水进出水指标进行总体初步设计,包括整个污水处理场改造得总体布局,整个污水处理场改造工艺流程图,工程总体投资概况,设备及建筑物一览表,施工工期安排,运行人员配备等。 2、要求出水指标达到或优于啤酒企业排放标准(GB1 9 8 2 1-2 0 05),如果进水指标超标, 要在设计上有足够得工艺措施保证其处理达标。

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CJT51

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CJT51-2004 1城市污水 pH值的测定电位计法 2城市污水悬浮固体的测定重量法 3城市污水易沉固体的测定体积法 4城市污水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5城市污水总固体的测定重量法 6城市污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7城市污水油的测定重量法 8城市污水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8.1三氯甲烷萃取法 8.2直接分光光度法 9城市污水氰化物的测定 9.1 异烟酸一毗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9.2银量法 10城市污水总氰化物的测定吡啶一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 11城市污水硫化物的测定 11.1对氨基N,N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 11.2容量法——碘量法 12城市污水硫酸盐的测定 12.1重量法 12.2铬酸钡容量法 12.3离子色谱法 1 3城市污水氟化物的测定 13.1 离子选择电极法(标准添加法)

13.2离子选择电极法(标准系列法) 13.3离子色谱法 14城市污水苯胺类的测定偶氮分光光度法 15城市污水苯系物(c6 -Ca)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6城市污水总铜的测定 16.1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16.2直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6.3螯合萃取火焰愿子吸收光谱法 16.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7城市污水总锌的测定 17.1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17.2直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7.3整合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7.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8城市污水总汞的测定 18.1冷原子吸收光度法 18.2原子荧光光度法 19城市污水总铅的测定 19.1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19.2直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9.3螯合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9.4原子荧光光谱法 19.5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9.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污水处理常用标准

污水处理常用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常用标准 目录

一、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1、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构污水排放一律执行表1的规定 表1: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注:1)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接触池出口总余氯 mg/l。 2)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做要求。

2、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2的规定。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污水,执行预处理标准。 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注:1)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 排放标准: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3-10 mg/l。 预处理标准: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2-8 mg/l。 2)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做要求。 3、县级以下或20张床位以下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所有医疗机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4、禁止向GB3838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的饮用水保护区和游泳区,GB3097一、二类海域直接排放医疗机构污水。 其他要求: 1、化粪池应按照最高日排水量设计,停留时间24-36小时,清掏周期180-360天。 2、采用臭氧消毒,污水悬浮物浓度应小于20mg/l,臭氧用量应大于10mg/l,接触时间应大于12min或由试验确定。 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本标准规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控制)的污染物限值。 区民小区和工业企业内独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也按本标准执行。 标准分级: 1.一级标准A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湖泊作为城镇景观用水或者一般回用水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2.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 3.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Ⅳ、Ⅴ类功能水域或GB3097海水三、四类功能海域,执行二级标准。

常用污水指标排放标准整理

常用污水指标排放标准整理 污染物适用范围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标准来源备注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A等级B等级C等级 COD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98前建设)60 120 -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它排污单位(98前建设)100 150 500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98后建设)60 120 500 其它排污单位(98后建设)100 150 500 现有排污单位500 500 300 CJ343-20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扩建排污单位800 800 300 城镇污水处理厂I(08前建设)50 DB32/1072-2007《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 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_江苏省 地方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II(08前建设)60 城镇污水处理厂I、II(08后建设)50 BOD5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98前建设)20 30 -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它排污单位(98前建设)30 60 300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98后建设)20 30 - 其它排污单位(98后建设)20 30 300 排污单位350 350 150 CJ343-20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pH 一切排污单位6-9 6-9 6-9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排污单位 6.5-9.5 6.5-9.5 6.5-9.5 CJ343-20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SS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98前建设)20 30 -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它排污单位(98前建设)70 200 400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98后建设)20 30 -

污水处理厂化验指标计划的监测

污水处理厂运行指标的监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典型处理流程为: 一级处理,主要分离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胶状物、浮油或重油等,可以采用水质水量调节、自然沉淀、上浮、隔油等方法。二级处理主要是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溶解物和部分胶状物的污染,用以减少废水的BOD和部分CDD,通常采用生物化学法处理。化学混凝和化学沉淀池是二级处理的方法,如含磷酸盐废水和含胶体物质的废水须用化学混凝法处理。对于环境卫生标准要求高,而废水的色、臭、味污染严重,或BOD和COD比值甚小(小于0.2~0.25),则须采用三级处理方法予以深度净化,污水的三级处理,主要是去除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废水中溶解的无机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和化学氧化,也可以采用离子交换或膜分离技术等。含多元分子结构污染物的污水,一般先用物理方法部分分离,然后用其他方法处理。各种不同的工业废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组合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是保证正常出水的根本保证。而对于污水厂进行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是保证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其中,对于污水厂的运行指标的定期、准确的监测,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从而指导污水厂运行则是污水厂工作的根本。 水质指的是水与水中杂质共同表现的综合特征。水中杂质具体衡量的尺度称为水质指标。污水处理系统需要监测的指标有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也可以分为运行前监测指标、运行中监测指标、出水

监测指标。具体而言,可细分为几十种之多,这些指标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一、污水的物理性质指标 1.温度 对污水、污泥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物性质有着直接影响。在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池中,主要依靠大量活性微生物(菌胶团)进行处理,他们比较适合的温度一般在20~30℃左右,因此,如果要保证较好的有机物处理效果,温度应该尽可能的控制在20~30℃左右。 温度监测在现场进行,常用的方法有水温计法、深水温计法、颠倒温度计法和热敏温度计法。 2.色度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污水不同,其色度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并不说对于色度的监测不重要。其实,通过对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颜色的观察,可以判断污水的新鲜程度。通常,新鲜的城市污水呈灰色,可是如果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厌氧腐败,DO很少,则污水呈黑色并带有臭味。另外,在我国,由于通常采用将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合流排放的排水体制,所以有时城市污水厂的色度有时有较大差异。色度给人以不悦的感觉,我国对于污水厂排放标准中对于色度有排放要求,因此,如果进水的色度较大时,出水的监测指标中色度应该予以重视。 3.臭味 水中臭味主要来自有机质的腐败产生的,也会给人带来不快,甚至会影响到人体生理,呼吸困难、呕吐等。因此,臭味是比较重要的物理指标,不过,目前污水厂并没有对臭味进行专门的监测。 二、污水的化学(包括生化)性质指标 污水水质化学指标有悬浮物、pH、碱度、重金属离子、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总有机碳、有机氮、溶解氧等等。 1.化学需氧量(COD)

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 批准日期1996-10-04 实施日期1998-0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8978-1996 代替GB 8978-8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控制水污染,保护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和海洋等地面水以及地下水水质的良好状态,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69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按照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造纸工业执行《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92)》,船舶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 552-83)》,船舶工业执行《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6-84)》,海洋石油开发工业执行《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GB4914-85)》,纺织染整工业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肉类加工工业执行《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合成氨工业执行《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92)》,钢铁工业执行《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92)》,航天推进剂使用执行《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374-93)》,兵器工业执行《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470.1~14470.3-93和GB4274~4279-84)》,磷肥工业执行《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9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执行《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95)》,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 1.3 本标准颁布后,新增加国家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行业,按其适用范围执行相应的国家水污染物行业标准,不再执行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3097-82 海水水质标准 GB3838-8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8703-8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污水检测指标95747

污水化验指标 污水——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生产资源。人们采用适当的净化方法,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以满足人类生活或生产工艺对水的需求。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的加剧,人们普片重视了水资源的保护,水污染的防治和水再利用工作,而水质化验更是确定水处理的方案,选择合理的水处理方案和流程,监测水质污染和治理是对工程的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常用来衡量污水水质的指标:BOD 、COD 、SS 、PH值、氨氮、总磷、电导率、浊度、硬度。 1、生化需氧量,简称BOD,(BOD培养箱、BOD分析仪) 是指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2、化学需氧量,简称COD (COD快速测定仪) 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徘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氮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 3、SS:(ss便携式测定仪) 悬浮固体,是水中未溶解的固形物质,以SS表示。 4、PH值,(酸度仪) 是表示废水酸碱度的指标,其范围为0—14。 PH>7呈碱性数值越大,碱性越强 PH=7中性 PH<7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大 当PH值超出6—9的范围,对人、畜特别是对水中生物会造成危害作用,尤其是PH <6,对水下管渠、设备有腐蚀作用。 5、氨氮(氨氮测定仪) 氨氮主要来源于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当工业废水中氮量不足时,采用生物处理时要人为补充氮。 6、总磷(总磷测定仪) 污水中存在多种无机磷酸盐和有机磷酸化合物。磷同氮一样,也是污水生物处理所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 代替GB8978-88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控制水污染,保护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和海洋等地面水以及地下水水质的良好状态,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69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按照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造纸工业执行《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544-92)》,船舶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船舶工业执行《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海洋石油开发工业执行《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GB4914-85)》,纺织染整工业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肉类加工工业执行《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457-92)》,合成氨工业执行《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92)》,钢铁工业执行《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92)》,航天推进剂使用执行《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374-93)》,兵器工业执行《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470.1~14470.3-93和GB4274~4279-84)》,磷肥工业执行《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9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执行《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5581-95)》,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 1.3 本标准颁布后,新增加国家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行业,按其适用范围执行相应的国家水污染物行业标准,不再执行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3097-82 海水水质标准 GB3838-8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8703-8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8703-88 辐射防护规定 3 定义 3.1 污水: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3.2 排水量: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工艺生产的水的排放量。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厂区锅炉、电站排水。 3.3 一切排污单位:指本标准适用范围所包括的一切排污单位。 3.4 其他排污单位:指在某一控制项目中,除所列行业外的一切排污单位。 4 技术内容

污水BOD检测方法

BOD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 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 它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其单位ppm成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 为了使检测资料有可比性,一般规定一个时间周期,在这段时间内,在一定温度下用水样培养微生物,并测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况,一般采用五天时间,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记做BOD5。数值越大证明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越多,因此污染也越严重。 生化需氧量的计算方式如下: BOD(mg / L)=(D1-D2) / P D1:稀释后水样之初始溶氧(mg / L) D2:稀释后水样经20 ℃ 恒温培养箱培养 5 天之溶氧(mg / L) P=【水样体积(mL)】 / 【稀释后水样之最终体积(mL)】 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的比值能说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多少是微生物所难以分解的。微生物难以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大。 与COD(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区别:COD,化学需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水样在一定条件下,以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指标,折算成每升水样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数,以mg/L表示。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BOD,生化需氧量(BOD)是一种环境监测指标,主要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一般有机物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时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给微生物的需要,水体就处于污染状态。BOD才是有关环保的指标! 二、BOD5的测定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质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由于生物氧化过程非常缓慢,故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20℃五天培养法来测定BOD值,这就是BOD 5 的意义。 仪器法测定BOD 5 的实验步骤:采集水样→水样稀释→水样培养测定→数据处理。 用BOD作为水质有机污染指标,是从英国开始的,以后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时,有机物质就会被好氧微生物所分解,从而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有机物含量越高,溶解氧的消耗就越多,BOD值就越高,水质也就越差。所以BOD是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综合指标。那么如何测定水体的BOD值呢?请看下边的录像。 第一步:水样稀释用玻璃棒取少量水样涂在pH试纸上,测定pH值。如果水样的pH值不在6~8之间,需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通过测定COD值,估计BOD5在3~5之间,因此确定稀释比为1。取四只干净的250mL溶解氧瓶和一只干净的500mL量筒,溶解氧瓶要带有磨口玻塞,并具有供水封闭的钟形口。从保温箱中取出水样,向量筒中加入250mL水样。再用烧杯向量筒中加入250mL稀释水至量筒满刻度位置,并搅拌。 第二步:水样培养测定用虹吸法将混合均匀的水样分别装入两只干净的溶解氧瓶。在两只盛有水样的溶解氧瓶外壁分别贴上标有"水样1"和"水样2"的标签,并在其中一个溶解氧瓶中加入一个搅拌子,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对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的水质监测,包括向国家直接 报送监测数据的国控网站、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级、县级控 制断面(或垂线)的水质监测,以及污染源排放污水的监测。 2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本规范同效。 GB 6816—86 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GB 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 GB 12997—9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 12998—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 1299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 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4581—93 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GB 50179—93 河流流量测量规范 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HJ/T 15—1996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161 号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ISO 555—1: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一部分恒流注射法 ISO 555—2: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二部分 积分法 ISO 555—3: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三部分恒流

积分法和放射示踪剂积分法 ISO 748:1979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速度面积法

ISO 1070: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斜速面积法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定义 3.1 潮汐河流 指受潮汐影响的入海河流。 3.2 水质监测 指为了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系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对水的各种特性 指标取样、测定,并进行记录或发出讯号的程序化过程。 3.3 流域 指江河湖库及其汇水来源各支流、干流和集水区域总称。 3.4 流域监测 指全流域水质及向流域中排污的污染源监测。 3.5 水污染事故 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 3.6 瞬时水样 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断面而言)采集的单一样品,一般在一 定的时间和地点随机采取。 3.7 混合水样 3.7.1 等比例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 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3.7.2 等时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断面)按等 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3.8 采样断面 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 制断面和削减断面等。

污水微生物指标检查法

污水总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 一、采样方法 用采水器或其他灭菌容器采取污水样1000毫升,放入灭菌瓶,如果是经加氯处理的污水,需加1.5%硫代硫酸钠5毫升中和余氯。 二、检验方法 总大肠菌群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在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能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总大肠菌群数系指每升污水中,所含的总大肠菌群的数目。 (一)初发酵试验:以无菌操作将各盛有3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5毫升的5支发酵管,各接种污水样10毫升,将各盛有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约10毫升5支的发酵管,各接种污水样1毫升,再将各盛有单料乳糖蛋白脏培养液约10毫升的5支发酵管,各接种1∶10稀释的污水样1毫升(相当于原污水样0.1毫升)。将此15支管已接种的发酵管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 (二)平板分离:经培养24小时后,将产酸产气及只产酸不产气的发酵管,分别接种于伊红美兰培养基或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置37℃恒温箱培养18~24小时,挑选符合下列特征的菌落,取菌落的一小部分,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1 伊红美兰培养基上的菌落色泽: (1)深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2)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3)淡紫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2 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的菌落色泽: (1)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2)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3)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三)复发酵试验:涂片、镜检的菌落,如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则挑取上述典型菌落1~3个接种于一支单料乳糖发酵管,然后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产酸产气者(包括小量产气)即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 根据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的阳性管数,查对总大肠菌群近似数(MpN)检索表(附表1.1)即是每升污水中的大肠菌群数。此MPN表中所列数值系指100毫升水样中的细菌数,因此需将表中的数值再乘10、为每1000毫升水中的细菌数。举例:某一污水样接种10毫升的5支管中有5管为阳性;接种1毫升的5支管中有2管为阳性;接种1∶10稀释水样1毫升(即原污水样0.1毫升)的5支管皆为阴性,即结果为5、2、0,查附表1.1得知100毫升污水中总大肠菌群数为49个,即1000毫升污水中总大肠菌群数为49×10=490个。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1)

污水常用指标含义: 1、PH值 一般来讲,PH值测量就是用来确定某种溶液的酸碱度。在水中加入酸,水的酸度便会提高,而PH值降低;在水中加入碱,水的碱度便会提高,而PH值升高。PH值是用来表示酸碱度的单位。2、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COD)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与强氧化剂重铬酸钾作用时所消耗的氧的量。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时,水中的有机物几乎可以全部被氧化,这时氧消耗量即称化学需氧量,简称COD。化学需氧量的优点是能够更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并且测定时间短,不受水质的限制。缺点是不能像BOD那样表示出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另外还有部分无机物也被氧化,并非全部代表有机物含量。COD通常以每升水所消耗氧的量来表示,单位为mg/L。 3、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是一个反映水中可生物降解的含碳有机物的含量及排到水体后所产生的耗氧影响指标。它指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将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的量,称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BOD。BOD越高,表示污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越多。通常是指在20温度下,经5天培养后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用BOD5表示,BOD5 常用来表示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的含量。单位为mg/L。 4、溶解氧(DO)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里氧的量,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它跟空气里氧的分压、大气压、水温和水质有密切的关系。在20℃、100kPa下,纯水里大约溶解氧9mg/L。有些有机化合物在好氧菌作用下发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里的溶解氧。当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时,一些鱼类的呼吸就发生困难。水里的溶解氧由于空气里氧气的溶入及绿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不断得到补充。但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 黑、发臭。 5、悬浮物(SS) 水中未溶解的非胶态的固体物质,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沉淀。悬浮固体分为有机性和无机性两类,反映污水汇入水体后将发生的淤积情况,其含量的单位为mg/L。因悬浮固体在污水中肉眼可见,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污水监测的相关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污水手工监测的监测方案制定,采样点位,监测采样,样品保存、运输和交接,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是对《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中污水监测技术规范部分的修订。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02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主要修订内容如下:——增加了监测方案制定的内容;——增加了附录A,给出常用污水监测项目的采样和水样保存要求;——删除了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急监测、资料整编等内容;——修改了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中污水内容的相关表述;——完善了采样点位、监测采样、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相关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中涉及到污水监测的部分废止。 本标准自2020年3月24日起实施。 附件: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1-2019部分代替HJ/T91-2002)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污水手工监测的监测方案制定,采样点位,监测采样,样品保存、运输和交接,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手工方法对排污单位污水进行监测的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concentrated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为两家及两家以上排污单位提供污水处理服务的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工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各类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以及其他由两家及两家以上排污单位共用的污水处理设施等。 3.2 瞬时水样instantaneous sample从污水中随机手工采集的单一水样。 3.3 等时混合水样equal time composite sample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按等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3.4 等比例混合水样equal proportional composite sample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3.5 自动采样automatic

污水化验室常用指标检测方法

污水处理站常用指标检测方法

目录 污水处理站常用指标检测方法 (1) 一、CODcr——重铬酸钾法 (3) 二、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 (7) 三、DO——溶解氧 (14) 四、SS ——103~105℃烘干的总不可滤残渣 (16) 五、SV30——沉降法测定 (18) 六、VSS测定方法 (19) 七、可沉降物 (19) 八、pH值测定 (21) 九、NH3-N——纳氏试剂光度法 (24) 十、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27) 十、亚硝酸盐氮的测定方法 (32) 十一、硝酸盐氮的测定方法 (36) 十二、总磷的测定 (40) 十三、VFA——滴定法 (42) 十四、总碱度的测定方法 (43) 十五化验室操作规程 (46)

一、C ODcr——重铬酸钾法 1、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2、干扰及其消除 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话化合物、笨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能被重铬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氯离子含量于2000ml/L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至2000mg/L以下,再行测定。 3、方法的适用范围 用0.25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mg/L的COD值。用0.025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5-50mg/L的COD值,但准确度较差。 4、仪器 回流装置:带25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如取样量在30ml 以上,采用50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 1、加热装置:电热板或变阻电炉。 2、50ml酸式滴定管。 试剂

污水处理关键参数控制

污水处理关键参数控制 (1)BOD 5 生物化学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表示在20℃下,5d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所消耗水中溶解氧量。第一阶段为碳化(C-BOD),第二阶段为消化(N-BOD)。 BOD的意义:a、生物能氧化分解的有机物量;b、反映污水和水体的污染程度;c、判定处理厂效果;d、用于处理厂设计;e、污水处理管理指标;f、排放标准指标;g、水体水质标准指标。 (2)COD Mn /COD Cr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表示氧化剂有KMnO 4 和 K 2Cr 2 O 7 。COD测定简便快速,不受水质限制,可以测定含有生物有毒的工业废水, 是BOD的代替指标。也可以看作还原物的量。 COD Cr 可近似看作总有机物量,COD Cr -BOD差值表示污水中难被微生物分解的 有机物,用BOD/COD Cr 比值表示污水的可生化性,当BOD/COD Cr ≥0.3时,认为污 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当BOD/COD Cr <0.3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不宜采用生物处理法。 (3)SS 悬浮物质(suspended soild)简写,水中悬浮物测定用2mm的筛通过,并且用孔径为1μm的玻璃纤维滤纸截留的物质为SS。交替物质在滤液(溶解性物质)和截留悬浮物中均含有,但大多数认为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一样被滤纸截留。(4)TS 蒸发残留物(total solid)简写,水样经蒸发烘干后的残留量,在105-110℃下将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溶解性物质量等于蒸发残留物减去悬浮物质量。 (5)灼烧碱量(VTS)(VSS) 蒸发残留物或悬浮物质在600℃±25℃经30min高温挥发的物质,表示有机物量(前者为VTS,后者为VSS),蒸发残留物灼烧减量的差称为灼烧残渣,表示无机物部分。 (6)总氮、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