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范围经济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范围经济探究

一、银行范围经济与实证研究基础

(一)资产专用性与银行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

本范畴。如果因为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的范围的扩大,导致平均成本

降低、经济效益提升,则存有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如果因经

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的扩大,出现平均成本不变,甚至升高的状况,

则存有范围不经济(DiseconomiesofScope)。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的观点,金融服务业的“资产专用性”(Asset-specificity)水准低,是银行

业范围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所谓资产专用性是指因为不同行业对生

产要素的品质、要素特征、要素结构等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如果不降

低生产率或付出极高的成本,就难以实现资源在不同行业的转移。资产

专用性越强,资源在不同行业或业务之间实行转移的成本(Switchingcost)就越高,生产要素就会被锁定(Lock-in)在相对应行业。但是如果两种行业或者业务的生产要素资产专用性水准低,那么,就能

够通过合作和其他的资源转移方式在更广泛的经济领域实行资源优化

配置,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已有资源。现代金融业,不管是商业银行、投

资银行还是保险公司,其生产要素不外乎资金、信息和企业家才能等三

种形式。从金融业的运作过程来看,各种金融业务的生产要素专用性水

准都很低,所以构成了各种金融业务在上述三个方面生产要素间实行互

动的基础。

1.金融机构资本要素的专用性。

在资本要素方面,金融业的生产要素能够细分为非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包括从M0到M4各层次货币、有价证券以及各种抵押

票据等多种形式的“货币”。对于这些金融工具来讲,随着资金流动性

的降低,资产专用性逐渐上升。例如,作为现金的M0一般不具有资产专

用性,转换成本几乎为零,M4则具有较高的资产专用性。但是,因为多元化金融工具和各种交易市场的存有,这些非人力资本相对其他行业的实

物资产来讲,资产专用性水准还是低得多。金融机构的其它固定资产,

如办公场所、计算机设备、通讯线路,甚至交易平台等在商业银行与投

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通用性都非常强。在人力资本方面,因为

金融业的服务对象是类似的,且经营金融业务所需的金融资产具有高度

的相关性,所以,各类金融服务人员的知识积累也必然是趋同或者高度

相关的。

2.信息要素的资产专用性。

金融业务是一种与信息具有最密切联系的经济活动。金融机构的信息

来源包括宏观经济信息、行业和市场信息、企业信息和个人信息等。

因为金融业面临的宏观环境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能够认为,金融机构在

经营过程中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趋向,以及与经济

相关的各种非经济变动等方面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水准是相类似的。即

使因为业务操作程序的不同,不同种类金融机构在信息利用上能够根据

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但是这并不能构成严重的信息专用性问题。

不但如此,金融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行业环境,以及企业客户和消费

者的个人信息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在现代金融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以

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金融服务业的广泛应用,使现代金融生产要

素更加趋同化。在传统金融服务业需要花费极大的交易成本才能实现

的金融服务,在一个网上综合金融业务平台就能够完全满足。

3.金融企业家才能要素资产的一致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广泛展开的金融创新,使得金融业的资产专用性水准大幅度降低,其实践的推动使商业银行家和投资银行家的“经营才能”不但没有专用性,反而具有更强的互补性。同时,保险业的竞争也使得

很多保险企业家更为重视创新以及与商业银行家、投资银行家的合作,

导致企业家才能表现出进一步的趋同性。〔1〕从总体上看,金融服务

业较低的资产专用性,使其能够节约大量的技术费用和网点建设费用。

更重要的是,金融业能够获得管理上的协同效应———管理资源的充分

利用和财务上的协同效应———现金流量的充分利用,这就为其提供综

合金融服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银行范围经济的实证研究基础

20世纪60至7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银行业的范围经济问题使用各种方法作了多方面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超越对数成本函数(Translogcostfunction)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衡量范围经济的方法被普遍接受,这主要是因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不能处理自变量取值为0的情形。因为研究方法、样本选择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Cebenoyan(1990)以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所管辖的主要是小银行的商业银行为样本,利用Box-Cox函数对其范围经济实行了研究,发现银行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房地产贷款、按揭贷款和商业贷款五项业务间存有显著的范围不经济;〔2〕Tseng(1999)利用二次成本函数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银行业的研究表明,就整体来说,加州银行业在存款和贷款两项业务上并不存有范围经济;〔3〕Ashton(1998)使用中介法和生产法研究了英国银行业的范围经济,两种方法得出了不完全一致的结果。在中介法中,银行的贷款和投资业务存有范围不经济;在生产法中,银行的投资和存款业务存有轻微的范围不经济,而贷款业务存有显著的范围经济。〔4〕国外的这类研究广泛采用了数理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估算出银行范围经济或范围不经济的水准,但因为不同国家银行业的监管体制、市场化水准、市场结构等方面存有差异,这些研究成果只能反映特定国家银行业的状况,不具有普遍意义,不能直接用于解释中国银行业的现状。

赵一婷(2000)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现状,指出,分业经营使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过窄,是造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范围不经济的原因。〔5〕类似的国内对银行范围经济的研究甚少,并且以定性分析为主,分析结果缺乏实证检验的支持。本文力图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问题进一步实行实证研究。

二、基本分析框架和模型

(一)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