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数学必修5均值不等式

重点高中数学必修5均值不等式
重点高中数学必修5均值不等式

重点高中数学必修5均值不等式

————————————————————————————————作者:————————————————————————————————日期:

均值不等式复习(学案)

基础知识回顾 1.均值不等式:ab ≤

a +b

2

(1)均值不等式成立的条件:_______________.

(2)等号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____________时取等号. 2.几个重要的不等式

(1)a 2

+b 2

≥2ab (a ,b ∈R ). (2)b a +a b

≥2(a ,b 同号). (3)ab ≤?

????a +b 22(a ,b ∈R ). (4)

a 2+

b 22≥? ??

??a +b 22

(a ,b ∈R ). 注意:使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前提是“一正、二定、三相等”

3.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设a >0,b >0,则a ,b 的算术平均数为a +b

2

,几何平均数为ab ,均值不等式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

算术平均数大于或等于它的几何平均数. 4.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问题

已知x >0,y >0,则

(1) 如果积xy 是定值p ,那么当且仅当________时,__________有最_____值是_____(简记:积定和

最小)

(2)如果和x +y 是定值s ,那么当且仅当_____时,____有最______值是_______.(简记:和定积最大)

双基自测

1.函数y =x +1

x

(x >0)的值域为( ).

A .(-∞,-2]∪[2,+∞)

B .(0,+∞)

C .[2,+∞)

D .(2,+∞)

2.下列不等式:①a 2+1>2a ;②a +b ab ≤2;③x 2

+1x 2+1≥1.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3.若正实数a ,b 满足a +b =1,则( ).

A.1a +1

b

有最大值4

B .ab 有最小值1

4

C.a +b 有最大值 2

D .a 2

+b 2

有最小值

22

4.若实数b a ,满足2=+b a ,则b

a

33+的最小值是( )

A .18 B. 6 C. 32 D. 432 5.若正数b a ,满足3++=b a ab ,则ab 的取值范围是 . 6.若+

∈R y x ,,且12=+y x ,则

y

x 1

1+的最小值为 . 典型例题

类型一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1.若函数f (x )=x +1

x -2

(x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2.已知t >0,则函数y =t 2-4t +1

t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3. 当x >0时,则f (x )=2x

x 2+1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4. 已知x >0,y >0,且2x +y =1,则1x +1

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5. 若x ,y ∈(0,+∞)且2x +8y -xy =0,则x +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6. 已知0<x <25,则y =2x -5x 2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7. 已知

53

2,(0,0)x y x y

+=>>,则xy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8.已知x ,y ∈R +

,且满足x 3+y

4=1,则x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类型二. 证明题

1.已知a >0,b >0,c >0,且a +b +c =1. 求证:1a +1b +1

c

≥9.

2.正数a ,b ,c 满足a +b +c =1,求证:(1-a )(1-b )(1-c )≥8abc

类型三. 恒成立问题 1.若对任意x >0,

x

x 2

+3x +1

≤a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已知不等式1()()9a

x y x y

++≥对任意正实数,x y 恒成立,则正实数a 的最小值为 巩固练习

1.已知x >0,y >0,x ,a ,b ,y 成等差数列,x ,c ,d ,y 成等比数列,则2

()a b cd

+的最小值是

A .0

B .1

C .2

D .4

2.已知0<x <1,则x (3-3x )取得最大值时x 的值为( ).

A.13

B.12

C.34

D.23

3.把一段长16米的铁丝截成两段,分别围成正方形,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的最小值为( ).

A .4

B .8

C .16

D .32

4. 设x 、y 为正数,则有(x+y)(1x +4

y

)的最小值为( )

A .15

B .12

C .9

D .6

5. 已知,x y R +

∈,且41x y +=,则x y ?的最大值为 .

6. 已知54x <,则函数14245

y x x =-+-的最大值为 7. 已知x 、y 为正实数,且12

1+=x y

,则x+y 的最小值 。

8. 已知00>>y x ,,且302=++xy y x ,则xy 的最大值 .

9. 已知lg lg 1x y +=,则52

x y +的最小值是 .

10.若x ,y 是正数,则22)21

()21(x

y y x +++的最小值是

11. 函数1(01)x

y a

a a -=>≠,的图象恒过定点A ,

若点A 在直线10(0)mx ny mn +-=>上,则11

m n

+的最小值为 .

12. 已知a >0,b >0,且a +b =1,则1a +2

b

的最小值 .

13.(1)求2710

(1)1

x x y x x ++=

>-+的值域。

(2)求函数22

54

x y x +=+的值域。

14.求下列函数的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小值时,x 的值.

231(1),(0)x x y x x

++=>

1

(2)2,(3)3

y x x x =+

>-

1

(3)2sin ,(0,)sin y x x x

π=+

15. 已知0,0x y >>且19

1x y

+=,求使不等式x y m +≥恒成立的实数m 的取值范围。

16.已知x >0,y >0,且2x +8y -xy =0,求:(1)xy 的最小值; (2)x +y 的最小值.

17. 某种汽车,购买时费用为10万元;每年应交保险费、养路费及汽油费合计9千元;汽车的维修费平均为第一年2千元,第二年4千元,第三年6千元,依次成等差数列递增。问这种汽车使用多少年报废最合算(及使用多少年的年平均费用最少)?

18.研究函数()(0)b

f x ax a b x

=+

>、图象及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

(4)单调性 (5)极值点 (6)图象

练习:若x 、y +

∈R ,求4

()f x x x

=+

)10(≤

a

b ab

2-ab 2a

b -

o

y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1

第一章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1正弦定理 知识结构梳理 几何法证明 正弦定理的证明 向量法证明 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 正弦定理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的两种应用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角的对角 解三角形 知识点1 正弦定理及其证明 1正弦定理: 2.正弦定理的证明: (1)向量法证明 (2)平面几何法证明 3.正弦定理的变形 知识点2 正弦定理的应用 1.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2.应用正弦定理要注意以下三点: (1) (2) (3) 知识点3 解三角形

1.1.2余弦定理 知识点1 余弦定理 1. 余弦定理的概念 2. 余弦定理的推论 3. 余弦定理能解决的一些问题: 4. 理解应用余弦定理应注意以下四点: (1) (2) (3) (4) 知识点2 余弦定理的的证明 证法1: 证法2: 知识点3 余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解三角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可以求第三边,进而求出其他角。 例1(山东高考)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tanC=73. (1) 求C cos ; (2) 若 =2 5 ,且a+b=9,求c.

1.2应用举例 知识点1 有关名词、术语 (1)仰角和俯角: (2)方位角: 知识点2 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思路 (1)读懂题意,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已知和所求,准确理解应用题中的有关术语、名称,如仰角、俯角、视角、方位角等,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解三角形模型; (3)合理选择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 (4)将三角形的解还原为实际问题,注意实际问题中的单位、结果要求近似等。 1.3实习作业 实习作业的方法步骤 (1)首先要准备皮尺、测角仪器,然后选定测量的现场(或模拟现场),再收集测量数据,最后解决问题,完成实习报告。要注意测量的数据应尽量做到准确,为此可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要有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设计实施方案,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整理信息。 (2)实习作业中的选取问题,一般有:○1距离问题,如从一个可到达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点之间的距离,或两个不可到达点之间的距离;②高度问题,如求有关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问题。一般的解决方法就是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五 第二章 数列 13

学业分层测评(十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等比数列{a n}的公比q=-1 4,a1=2,则数列{a n}是() A.递增数列B.递减数列C.常数数列D.摆动数列 【解析】因为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1 4,a1=2,故a2<0,a3>0,… 所以数列{a n}是摆动数列. 【答案】 D 2.(2014·重庆高考)对任意等比数列{a n},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a1,a3,a9成等比数列 B.a2,a3,a6成等比数列 C.a2,a4,a8成等比数列 D.a3,a6,a9成等比数列 【解析】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因为a6 a3= a9 a6=q 3,即a26=a3a9,所以a3, a6,a9成等比数列.故选D. 【答案】 D 3.在等比数列{a n}中,a3a4a5=3,a6a7a8=24,则a9a10a11的值为() A.48B.72C.144D.192 【解析】∵a6a7a8 a3a4a5=q 9=8(q为公比), ∴a9a10a11=a6a7a8q9=24×8=192. 【答案】 D 4.在3和一个未知数间填上一个数,使三数成等差数列,若中间项减去6,则成等比数列,则此未知数是() A.3 B.27 C.3或27 D.15或27

【解析】 设此三数为3,a ,b ,则??? 2a =3+b , (a -6)2=3b , 解得??? a =3,b =3或??? a =15, b =27.所以这个未知数为3或27. 【答案】 C 5.已知等比数列{a n }各项均为正数,且a 1,1 2a 3,a 2成等差数列,则a 3+a 4a 4+a 5等 于( ) A.5+12 B. 5-12 C. 1-5 2 D . 5+12或5-1 2 【解析】 由题意,得a 3=a 1+a 2,即a 1q 2=a 1+a 1q , ∴q 2=1+q ,解得q =1±5 2. 又∵{a n }各项均为正数,∴q >0,即q =1+5 2. ∴a 3+a 4a 4+a 5=a 1q 2+a 1q 3a 1q 3+a 1q 4=1q = 5-12. 【答案】 B 二、填空题 6.(2015·青岛高二检测)在等比数列{a n }中,a 3=16,a 1a 2a 3…a 10=265,则a 7等于 . 【解析】 因为a 1a 2a 3…a 10=(a 3a 8)5=265, 所以a 3a 8=213,又因为a 3=16=24,所以a 8=29=512. 因为a 8=a 3·q 5,所以q =2.所以a 7=a 8 q =256. 【答案】 256 7.在右列表格中,每格填上一个数字后,使每一横行成等差数列,每纵列成等比数列,则x +y +z 的值为 .

高中数学必修5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5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一.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1.算术平均数 设a 、b 是两个正数,则 2 a b +称为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 2.几何平均数 a 、 b 的几何平均数 二基本不等式 1.基本不等式: 若0a >,0b >,则a b +≥,即 2 a b +≥2.基本不等式适用的条件 一正:两个数都是正数 二定:若x y s +=(和为定值),则当x y =时,积xy 取得最大值2 4 s 若xy p =(积为定值),则当x y =时,和x y +取得最小值 三相等:必须有等号成立的条件 注:当题目中没有明显的定值时,要会凑定值 3.常用的基本不等式 (1)()22 2,a b ab a b R +≥∈ (2)()22 ,2 a b ab a b R +≤∈ (3)()20,02a b ab a b +??≤>> ??? (4)()222,22a b a b a b R ++??≥∈ ??? . 三.跟踪训练 1.下列各函数中,最小值为2的是 ( ) A .1y x x =+ B .1sin sin y x x =+,(0,)2x π∈ C .2 y = D .1y x =+ 2.当02x π <<时,函数21cos 28sin ()sin 2x x f x x ++=的最小值是( )。

A. 1 B. 2 C. 4 D. 3.x >0,当x 取什么值,x +1x 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4.用20cm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应该怎样折? 5.一段长为30m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花园,墙长18m,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花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6.设0,0x y >>且21x y +=,求11x y +的最小值是多少? 7.设矩形ABCD(AB>AD)的周长是24,把?ABC沿AC向?ADC折叠,AB折过去后交CD与点P,设AB=x ,求?ADP的面积最大值及相应x 的值

高考数学全国卷选做题之不等式

2010——2016《不等式》高考真题 2010全国卷设函数f(x)=241 x-+ (Ⅰ)画出函数y=f(x)的图像; (Ⅱ)若不等式f(x)≤ax的解集非空,求a的取值范围. 2011全国卷设函数()||3 =-+,其中0 f x x a x a>. (I)当a=1时,求不等式()32 ≥+的解集. f x x (II)若不等式()0 x≤-,求a的值. f x≤的解集为{x|1}

2012全国卷已知函数f (x ) = |x + a | + |x -2|. (Ⅰ)当a =-3时,求不等式f (x )≥3的解集; (Ⅱ)若f (x )≤|x -4|的解集包含[1,2],求a 的取值范围。 2013全国卷Ⅰ 已知函数()f x =|21||2|x x a -++,()g x =3x +. (Ⅰ)当a =-2时,求不等式()f x <()g x 的解集; (Ⅱ)设a >-1,且当x ∈[2a -,12 )时,()f x ≤()g x ,求a 的取值范围.

2013全国卷Ⅱ 设a ,b ,c 均为正数,且a +b +c =1,证明: (1)ab +bc +ac ≤13; (2)2221a b c b c a ++≥. 2014全国卷Ⅰ 若,0,0>>b a 且ab b a =+11 (I )求33b a +的最小值; (II )是否存在b a ,,使得632=+b a ?并说明理由.

2014全国卷Ⅱ设函数() f x=1(0) ++-> x x a a a (Ⅰ)证明:() f<,求a的取值范围. f x≥2 (Ⅱ)若()35 2015全国卷Ⅰ已知函数=|x+1|-2|x-a|,a>0. (Ⅰ)当a=1时,求不等式f(x)>1的解集; (Ⅱ)若f(x)的图像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大于6,求a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必修五基本不等式题型(精编)

高中数学必修五基本不等式题型(精编) 变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若a b >,则ac bc > B .若a b >,则22a b > C .若a c b c +<+,0c <,则a b > D >a b > 3. 若m =(2a -1)(a +2),n =(a +2)(a -3),则m ,n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例2、解下列不等式 (1)2230x x --≥ (2)2280x x -++> (3) 405x x ->- (4)405 x x -≥- (5)112x ≥ (6)已知R a ∈,解关于x 的不等式()()01<--x x a .

变、若不等式02<--b ax x 的解集为{} 32<

例5、 1. 积为定值 (1)函数1y x x =+ (x >0)的最小值是 . (2)设2a >,12 p a a =+-的最大值是 . (3)函数1y x x =+ (x <0)的最小值是 . (4) 变、 (1 )2y = 的最小值是 . (2) . 2. 和为定值 (1) ,y=x(4-x) 的最大值是 . (2), 的最大值是 . 例6、“1”的妙用 1. 2.已知正数,x y 满足21x y +=,则 y x 11+的最小值为______

高中数学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精炼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精炼总结 4.公式: 3.解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 3.基 本不等式定理 ? ?? ? ? ??????? ? ?????????????????-≤+?<≥+?>≥+ ??? ????+≤+≥+?? ?? ???????? ?+≤??? ??+≤+≥+≥+2a 1a 0a 2a 1a 0a b ,a (2b a a b )b a (2b a ab 2 b a 2b a ab 2b a ab )b a (2 1b a ab 2b a 2 22222 2 222倒数形式同号)分式形式根式形式整式形 式11 22a b a b --+≤≤≤+???? ? <<>> ≠>)0a (a b x )0a (a b x )0a (b ax 2.不等式的性质:8条性质.

(2)一元二次不等式: +bx+c x 1 x 2 x y O y x O x 1 y x O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 解流程: 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 二判:判断对应方程的根. 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 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象. 五解集: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3)解分式不等式: 高次不等式: (4)解含参数的不等式:(1) (x – 2)(ax – 2)>0 (2)x 2 – (a +a 2)x +a 3>0; (3)2x 2 +ax +2 > 0; 注:解形如ax 2+bx+c>0的不等式时分类讨 论的标准有: 1、讨论a 与0的大小; 2、讨论⊿与0的大小; 3、讨论两根的大小; 二、运用的数学思想: 1、分类讨论的思想; 2、数形结合的思想; 3、等与不等的化归思想 (4)含参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 ??????????≠≤??≤>??>0)x (g 0)x (g )x (f 0) x (g )x (f 0)x (g )x (f 0)x (g ) x (f 0 )())((21>---n a x a x a x Λ

高中数学必修五基本不等式学案

高中数学必修五基本不等式:ab≤a+b 2(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2.能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简单的不等式及比较代数式的大小(重点、难点).3.熟练掌握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问题(重点). [自主预习·探新知] 1.重要不等式 如果a,b∈R,那么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 思考:如果a>0,b>0,用a,b分别代替不等式a2+b2≥2ab中的a,b,可得到怎样的不等式? [提示]a+b≥2ab. 2.基本不等式:ab≤a+b 2 (1)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a,b均为正实数; (2)等号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思考:不等式a2+b2≥2ab与ab≤a+b 2成立的条件相同吗?如果不同各是 什么? [提示]不同,a2+b2≥2ab成立的条件是a,b∈R;ab≤a+b 2成立的条件 是a,b均为正实数. 3.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1)设a>0,b>0,则a,b的算术平均数为a+b 2,几何平均数为 (2)基本不等式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思考:a+b 2≥ab与? ? ? ? ? a+b 2 2 ≥ab是等价的吗? [提示]不等价,前者条件是a>0,b>0,后者是a,b∈R. 4.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结论 (1)设x,y为正实数,若x+y=s(和s为定值),则当x=y=s 2时,积xy有最

小值为2xy . (2)设x ,y 为正实数,若xy =p (积p 为定值),则当x =y =p 时,和x +y 有最大值为(x +y )2 4. 5.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条件 (1)x ,y 必须是正数. (2)求积xy 的最大值时,应看和x +y 是否为定值;求和x +y 的最小值时,应看积xy 是否为定值. (3)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否满足. 思考: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应注意哪几个条件?若求和(积)的最值时,一般要确定哪个量为定值? [提示] 三个条件是:一正,二定,三相等.求和的最小值,要确定积为定值;求积的最大值,要确定和为定值. [基础自测] 1.思考辨析 (1)对任意a ,b ∈R ,a 2+b 2≥2ab ,a +b ≥2ab 均成立.( ) (2)对任意的a ,b ∈R ,若a 与b 的和为定值,则ab 有最大值.( ) (3)若xy =4,则x +y 的最小值为4.( ) (4)函数f (x )=x 2 +2 x 2+1 的最小值为22-1.( ) [答案] (1)× (2)√ (3)× (4)√ 2.设x ,y 满足x +y =40,且x ,y 都是正数,则x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400 [因为x ,y 都是正数, 且x +y =40,所以xy ≤? ???? x +y 22 =400,当且仅当x =y =20时取等号.] 3.把总长为16 m 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场地,则矩形场地的最大面积是________ m 2. 16 [设一边长为x m ,则另一边长可表示为(8-x )m ,则面积S =x (8-x )≤? ???? x +8-x 22 =16,当且仅当x =4时取等号,故当矩形的长与宽相等,都为4 m 时面积取到最大值16 m 2.]

高一必修五数学数列全章知识点(完整版)

高一数学数列知识总结 知识网络

二、知识梳理 ①),2(1为常数d n d a a n n ≥=-- ②211-++=n n n a a a (2≥n ) ③b kn a n +=(k n ,为常数). 二、看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0,,2(1≠≥=-且为常数q n q a a n n ②112 -+?=n n n a a a (2≥n ,011≠-+n n n a a a ) 三、在等差数列{n a }中,有关S n 的最值问题:(1)当1a >0,d<0时,满足?? ? ≤≥+0 01m m a a 的项数m 使得m s 取最大值. (2)当1a <0,d>0时,满足???≥≤+0 1m m a a 的项数m 使得m s 取最小值。在解含绝对值

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四.数列通项的常用方法: (1)利用观察法求数列的通项. (2)利用公式法求数列的通项:①???≥-==-) 2()111n S S n S a n n n (;②{}n a 等差、等比数列{}n a 公式. (3)应用迭加(迭乘、迭代)法求数列的通项: ①)(1n f a a n n +=+;②).(1n f a a n n =+ (4)造等差、等比数列求通项: ① q pa a n n +=+1;②n n n q pa a +=+1;③)(1n f pa a n n +=+;④n n n a q a p a ?+?=++12. 第一节通项公式常用方法 题型1 利用公式法求通项 例1:1.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求a n 。 2.已知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求下列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⑴ 1322-+=n n S n ; ⑵12+=n n S . 总结:任何一个数列,它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都存在关系:???≥-==-) 2() 1(11n S S n S a n n n 若1a 适 合n a ,则把它们统一起来,否则就用分段函数表示. 题型2 应用迭加(迭乘、迭代)法求通项 例2:⑴已知数列{}n a 中,)2(12,211≥-+==-n n a a a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⑵已知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1=a ,n n a n S ?=2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总结:⑴迭加法适用于求递推关系形如“)(1n f a a n n +=+”; 迭乘法适用于求递推关系形如“)(1n f a a n n ?=+“;⑵迭加法、迭乘法公式: ① 11232211)()()()(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 ② 11 2233221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 ----- . 题型3 构造等比数列求通项 例3已知数列{}n a 中,32,111+==+n n a a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总结:递推关系形如“q pa a n n +=+1” 适用于待定系数法或特征根法: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不等式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不等式 一、选择题 1.若a =20.5,b =log π3,c =log πsin 5 2π ,则( ). A .a >b >c B .b >a >c C .c >a >b D .b >c >a 2.设a ,b 是非零实数,且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a 2<b 2 B .ab 2<a 2b C . 21ab <b a 21 D . a b <b a 3.若对任意实数x ∈R ,不等式|x |≥a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1 C .|a |<1 D .a ≥1 4.不等式x 3-x ≥0的解集为( ). A .(1,+∞) B .[1,+∞) C .[0,1)∪(1,+∞) D .[-1,0]∪[1,+∞) 5.已知f (x )在R 上是减函数,则满足f (11 -x )>f (1)的实数取值范围是( ). A .(-∞,1) B .(2,+∞) C .(-∞,1)∪(2,+∞) D .(1,2) 6.已知不等式f (x )=ax 2-x -c >0的解集为{x |-2<x <1},则函数y =f (-x )的图象为图中( ). A B C D 7.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 ? ??y x y x y x 2++- 则目标函数z =5x +y 的最大值是( ). A .2 B .3 C .4 D .5 8.设变量x ,y 满足?? ? ??5 --31+-3-+y x y x y x 设y =kx ,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 21,3 4 ] B .[ 3 4 ,2] C .[ 2 1 ,2] D .[ 2 1 ,+∞) ≥0 ≤1 ≥1 ≥0 ≥1 ≤ 1 (第6题)

2017-18全国卷高考真题 数学 不等式选修专题

2017-2018全国卷I -Ⅲ高考真题 数学 不等式选修专题 1.(2017全国卷I,文/理.23)(10分) [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 已知函数f (x )=–x 2+ax +4,g (x )=│x +1│+│x –1│. (1)当a =1时,求不等式f (x )≥g (x )的解集; (2)若不等式f (x )≥g (x )的解集包含[–1,1],求a 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析】 解:(1)当1a =时,()24f x x x =-++,是开口向下,对称轴12 x = 的二次函数. ()211121121x x g x x x x x >??=++-=-??-<-?,,≤x ≤,, 当(1,)x ∈+∞时,令242x x x -++= ,解得x =()g x 在()1+∞, 上单调递增,()f x 在()1+∞,上单调递减 ∴此时()()f x g x ≥ 解集为1? ?? . 当[]11x ∈-, 时,()2g x =,()()12f x f -=≥. 当()1x ∈-∞-, 时,()g x 单调递减,()f x 单调递增,且()()112g f -=-=. 综上所述,()()f x g x ≥ 解集1?-??? . (2)依题意得:242x ax -++≥在[]11-, 恒成立. 即220x ax --≤在[]11-, 恒成立. 则只须()()2211201120 a a ?-?-??----??≤≤,解出:11a -≤≤. 故a 取值范围是[]11-, .

2.(2017全国卷Ⅱ,文/理.23)(10分) [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 已知0a >,222ba b +==2.证明: (1)()22()4a b a b ++≥; (2)2a b +≤. 【答案解析】 3.(2017全国卷Ⅱ,文/理.23)(10分) [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 已知函数f (x )=│x +1│–│x –2│. (1)求不等式f (x )≥1的解集; (2)若不等式f (x )≥x 2–x +m 的解集非空,求m 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析】 解:(1)()|1||2|f x x x =+--可等价为()3,121,123,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讲义及题型归纳:基本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 1.均值定理:如果a , b +∈R (+R 表示正实数),那么 2 a b +,当且仅当a b =时,有等号成立. 此结论又称均值不等式或基本不等式. 2 2a b +2 a b +需要前提条件,a b +∈R . 2 a b +叫做a ,b a ,b 3.可以认为基本元素为ab ,a b +,22a b +;其中任意一个为定值,都可以求其它两个的最值. 考点1:常规基本不等式问题 例1.(1)已知0x >,则1 82x x +的最小值为( ) A .2 B .3 C .4 D .5 【解答】解:0x >Q ,1842x x ∴+=… 当且仅当1 82x x =即14x =时取等号, 故选:C . (2)已知3 05 x <<,则(35)x x -取最大值时x 的值为( ) A . 310 B .910 C . 95 D . 12 【解答】解:305 x << Q , 则2115359 (35)5(35)()5 5220 x x x x x x +--=?-?= ?, 当且仅当535x x =-即3 10 x =时取最大值 故选:A . (3)已知函数9 4(1)1 y x x x =-+>-+,当x a =时,y 取得最小值b ,则23a b +等于( ) A .9 B .7 C .5 D .3 【解答】解:1x >-Q ,10x ∴+>,

99 41511 y x x x x ∴=-+ =++-++ 5… 1=, 当且仅当9 11 x x += +,即2x =时取等号, y ∴取得最小值1b =,此时2x a ==, 237a b ∴+=. 故选:B . (4)已知0a >,0b >,且22a b +=,则ab 的最大值为( ) A . 12 B C .1 D 【解答】解:0a >Q ,0b >,且22a b +=, 则21 121(2)()2 222 a b ab a b +=??=g ? , 当且仅当2a b =且22a b +=即12a =,1b =时取得最大值1 2 . 故选:A . 考点2:基本不等式易错点 例2.(1)已知1x y +=,0y >,0x ≠,则1||2||1 x x y ++的最小值是( ) A . 1 2 B . 14 C . 34 D . 54 【解答】解:由1x y +=,0y >得10y x =->, 解得1x <且0x ≠, ①当01x <<时,1||12||121 x x x y x y +=+++, 122242x x x x x x x x +-=+=+ --, 12115()2442424 x x x x -= +++?=-…, 当且仅当 242x x x x -= -即23x =时取等号; ②当0x <时, 1||1()2||121 x x x y x y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通项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求数列的通项》 【知识要点】 1、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它把数列各项的性质集于一身.常用的求通项的方法有观察法、公式法、叠加法、叠乘法、前n 项和作差法、辅助数列法 2、常见方法和基本结构形式: (1)、观察法:根据给定数列的几项观察规律,直接猜测结论; (2)、叠加法:数列的基本形式为))((*1N n n f a a n n ∈=-+的解析式,而)()2()1(n f f f +++ 的和可求出. (3)、叠乘法:数列的基本形式为))((*1N n n f a a n n ∈=+的解析关系,而)()2()1(n f f f ??? 的积可求出. (4)、前n 项和作差法:利用???≥-==-)2()1(11n S S n S a n n n , ,,能合则合. (5)、待定系数法:数列有形如)1(1≠+=+k b ka a n n 的关系,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得}{t a n +为等比数列, 再求得n a . 【典例精析】 例1、根据数列的前4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1)-1,3,-5,7 (2)2,6,12,20 (3)17 81,1027,59,23 例2、已知}{n a 的首项11 =a ,)(2*1N n n a a n n ∈+=+,,求}{n a 的通项公式. 例3、已知}{n a 中,n n a n n a 21+= +,且21=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例4、已知下列各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公式为)(23S 2*∈-N n n n n =,求}{n a 的通项公式。 例5、已知数}{n a 的递推关系为231 +=+n n a a ,且11=a ,求通项n a . 例6、设数列}{n a 满足21=a ,)N (3 *1∈+=+n a a a n n n ,求n a 【巩固提高】 一、填空题:

高中数学必修五《基本不等式》优秀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不等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人教A版)中第三章第四节。本节课主要研究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代数证明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基本不等式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比较广泛。本节课通过从生活与几何背景中得到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与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体现新课标“数学有用”的理念。同时,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也是数列研究的基本问题。通过对本节的研究,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不等关系与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对不等关系的一般性质和不等式的求解证明有了一定的理解,为基本不等式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授课班级为高一(1)班,我班学生整体基础知识一般、部分学生思维较活跃,能够较好的掌握教材上的内容,但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设计思想: 本课为新授课,积极践行新课程“数学有用”理念,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在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中体现数学思想和文化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师生共同探究基本不等式; (2) 了解基本不等式的代数、几何背景及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3) 会简单运用基本不等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基本不等式的探索、发现,在知识发生、发展以及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分析、综合和逻辑推理的能力;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尝试、分析、类比的方法导出基本不等式,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逻辑推理能力,并通过不等式的几何解释,丰富学生数形结合的想象力; (2) 通过具体的现实问题提出、分析与解决,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重点: (1)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并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2)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基本不等式的运用。 重、难点解决的方法策略: 本课在设计上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图形到抽象代数的教

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高考典型题

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高考典型题 一、一般数列 *1、(08北京)已知数列a对任意的满足,且,那么aaa,, pq,,Na,,6a,,npqpq,210等于( ) A( B( C( D(,21 ,165,33,30 ana2、(10辽宁理)已知数列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aaan,,,33,2,,,n11nn,n 13、(08江西)在数列中,,,则 ( ) {}aa,2a,aa,,,ln(1)n1nn,1nn 2(1)ln,,nnA( B( C( D( 2ln,n2ln,nn1ln,,nn aSSSS,,aannnmnm,1104、(11江西理)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且 =1(那么= A(1 B(9 C(10 D(55 5、(07福建理)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等于( ) A 1 B C D 二、等差数列 1、(09山东文)在等差数列中,,则. {a}a,7,a,a,6a,____________n3526 2、(09安徽文)为等差数列,,则等于( ) A. -1 B. 1 C. 3 D.7 a3、(10全国理)如果等差数列中,,那么 aaa,,,12aaa,,,,...,,n345127( )(A)14 (B)21 (C)28 (D)35 ab,,,,baanN,,,(*)nn3nnn,14、(11四川理)数列的首项为,为等差数列且(若b,,2b,12a,3108,,则( )A(0 B(3 C(8 D(11

,S{}aaa,,1,7()nN,nnn145、(11湖南理)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 S9则= ________________ ( 26、(10安徽文)设数列Sn,的前n项和,则的值为( ) {}aann8 (A) 15 (B) 16 (C) 49 (D)64 7、(10辽宁文)设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S{}aSS,,324,a,nnn369 a8、(10福建理)3(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当取 Sa,,11aa,,,6S,,nn146n最小值时,n等于( ) A(6 B(7 C(8 D(9 1 A7n,45n9、(07湖北理)已知两个等差数列{a}和{b}的前n项和分别为A和B,且,,nnnnBn,3n an则使得为整数的正整数n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bn 10、(07辽宁)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aSS,9S,36aaa,,,nnn36789A(63 B(45 C(36 D(27 是等差数列,,,则该数列前10项和11、(08陕西)已知 {}aaa,,4aa,,28Sn127810等于( ) A(64 B(100 C(110 D(120 212、(09宁夏海南文)等差数列a的前n项和为,已 知,,aaa,,,0SS,38,,nmmm,,n21m,11 则 (A)38 (B)20 (C)10 (D)9 m,( ) 三、等比数列 a1、(10重庆理)(在等比数列中,,则公比q的值为( ) aa,8,,n20102007 A. 2 B. 3 C. 4 D. 8 aq,12、(10北京理)在等比数列中,,公比.若,则m=( ) a,1aaaaaa,,,n1m12345(A)9 (B)10 (C)11 (D)12

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基本不等式

第一课时 3.4基本不等式 2a b +≤(一) 教学要求: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 教学重点: 2 a b +≤的证明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当且仅当a=b 时取等号”的数学内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回顾: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形规划问题。 2. 提问: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基本不等式 2a b +≤ ①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在 正方形ABCD 中右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 那么正方形的 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2ab ,正方形的面积为22a b +。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222a b ab +≥。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 时,正方形EFGH 缩为一个点,这时有222a b ab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师生总结) ②思考:证明一般的,如果)""(2R,,2 2号时取当且仅当那么==≥+∈b a ab b a b a ③基本不等式:如果a>0,b>0,我们用分别代替a 、b ,可得a b +≥, (a>0,b>0)2a b +≤ 2 a b +≤ : 用分析法证明:要证 2a b +≥, 只要证 a+b ≥ (2), 要证(2),只要证 a+b- ≥0(3)要证(3), 只要证( - )2(4), 显然,(4)是成立的。当且仅当a=b 时,(4)中的等号成立。 ⑤练习:已知x 、y 都是正数,求证:(1)y x x y +≥2;(2)(x +y )(x 2+y 2)(x 3+y 3)≥8 x 3y 3.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总结 一、不等式的主要性质: (1)对称性:a b b a (2)传递性:c a c b b a >?>>, (3)加法法则:c b c a b a +>+?>; d b c a d c b a +>+?>>, (4)乘法法则:bc ac c b a >?>>0,; bc ac c b a 0, bd ac d c b a >?>>>>0,0 (5)倒数法则:b a a b b a 110,> (6)乘方法则:)1*(0>∈>?>>n N n b a b a n n 且 (7)开方法则:)1*(0>∈>?>>n N n b a b a n n 且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02>++c bx ax 和)0(02≠<++a c bx ax 及其解法 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注意:一般常用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顺口溜:在二次项系数为正的前提下:大于型取两边,小于型取中间

三、均值不等式 1.均值不等式:如果a,b 是正数,那么 ).""(2 号时取当且仅当==≥+b a ab b a 2、使用均值不等式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3、平均不等式:平方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a 、b 为正数),即 2 112a b a b ++(当a = b 时取等) 四、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x 是指数轴上点x 到原点的距离;12||x x -是指数轴上12,x x 两点间的距离 2、则不等式:如果,0>a a x a x a x -<><=>>或|| a x a x a x -≤≥<=>≥或|| a x a a x <<-<=><|| a x a a x ≤≤-<=>≤|| 3.当0c >时, ||ax b c ax b c +>?+>或ax b c +<-, ||ax b c c ax b c +?∈,||ax b c x φ+?-<<,|| (0)x a a x a >>?>或x a <-. (2)定义法:零点分段法;(3)平方法:不等式两边都是非负时,两边同时平方. 五、其他常见不等式形式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知识点

一、知识纲要 (1)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数列的分类,从函数的观点看数列. (2)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 (3)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4)等差中项、等比中项. (5)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二、方法总结 1.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有些题目可结合函数知识去解决,体现了函数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2.等差、等比数列中,1a 、n a 、n 、)(q d 、n S “知三求二”,体现了方程(组)的思想、整体思想,有时用到换元法. 3.求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时要考虑公比是否等于1,公比是字母时要进行讨论,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4.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有:公式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拆项法,裂项法,累加法,等价转化等. 三、知识内容: 1.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 ?≥-===-)2() 1(111n S S n S a a n n n 数列的前n 项和:n n a a a a S ++++= 321 1、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 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 3、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 4、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 5、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6、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7、常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 8、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9、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数列 {}n a 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的公式. 10、数列的递推公式:表示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的公式. 例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n S n -=2 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当1=n 时,111==S a ,当2n ≥时,34)1()1(222 2-=-+---=n n n n n a n ,经检验 1=n 时 11=a 也适 合34-=n a n ,∴34-=n a n ()n N +∈ 2.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对于数列 {}n a ,若d a a n n =-+1(常数),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2)等差中项:对于数列{}n a ,若212+++=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 {}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等差数列的通项为d n a a n )1(1-+=。 说明:该公式整理后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①2)(1n n a a n S += ②d n n na S n 2 ) 1(1-+ = 说明:对于公式②整理后是关于n 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 等差中项: 如果a ,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 b a A += 或b a A +=2 说明: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事实上等差数列中某一项是与其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 等差数列的性质: (1)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n a 是等差数列的第n 项,m a 是等差数列的第m 项,且n m ≤,公差为d ,则有 d m n a a m n )(-+=

必修5数学不等式典型例题解析(整理)

不等式 一.不等式的性质: 1.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异向不等式可以相减:若,a bc d >>,则a c b d +>+(若,a b c d ><,则a c b d ->-), 但异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加;同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减; 2.左右同正不等式:同向的不等式可以相乘,但不能相除;异向不等式可以相除,但不能相乘:若 0,0a b c d >>>>,则ac bd >(若0,0a b c d >><<,则 a b c d >); 3.左右同正不等式:两边可以同时乘方或开方:若0a b >>,则n n a b >> 4.若0ab >,a b >,则11a b <;若0ab <,a b >,则11 a b >。如 (1)对于实数c b a ,,中,给出下列命题: ①22,bc ac b a >>则若; ②b a bc ac >>则若,22; ③22,0b ab a b a >><<则若; ④b a b a 11,0<<<则若; ⑤b a a b b a ><<则 若,0; ⑥b a b a ><<则若,0; ⑦b c b a c a b a c ->->>>则若,0; ⑧11 ,a b a b >>若,则0,0a b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 (答:②③⑥⑦⑧); (2)已知11x y -≤+≤,13x y ≤-≤,则3x 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137x y ≤-≤); (3)已知c b a >>,且,0=++c b a 则 a 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12,2??-- ??? ) 二.不等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 1.作差: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等手段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 2.作商(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 3.分析法; 4.平方法; 5.分子(或分母)有理化; 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7.寻找中间量或放缩法 ; 8.图象法。其中比较法(作差、作商)是最基本的方法。如 (1)设0,10>≠>t a a 且,比较 2 1log log 21+t t a a 和的大小 (答:当1a >时,11log log 22a a t t +≤(1t =时取等号);当01a <<时,11 log log 22 a a t t +≥(1t =时取等号)); (2)设2a >,12 p a a =+-,2 422-+-=a a q ,试比较q p ,的大小 (答:p q >); (3)比较1+3log x 与)10(2log 2≠>x x x 且的大小 (答:当01x <<或43x >时,1+3log x >2log 2x ;当413x <<时,1+3log x <2log 2x ;当4 3 x =时,1+3 log x =2log 2x ) 三.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相等,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这17字方针。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