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存储-vnx5100安装手册

EMC存储-vnx5100安装手册
EMC存储-vnx5100安装手册

xxxvnx5100安装手册

在ie浏览器中输入ip192.168.5.101/192.168.5.102

输入用户名:admin密码:password

创建RAID,点击storage

点击创建create

选择storage pool id、raid type(这里先创建hotspare)

Hotspare创建成功

创建raid 选择storage pool id、raid type、点击manual

EMCVPLEX安装实施方案

VPLEX-LOCAL 的硬件配置信息 此次安装的VPLEX-Local有单台台VPLEX组成, VPLEX的硬件配置如下: 1) 1 个 Engine 2) 2 个 Director ,每个 Engine 由两个 Director 组成 3)8 个 8Gb 前端 FC端口,每 个 Director 包含一块 前端 FC卡,共 4 个 8Gb 的前端 FC端 口,由 于交换机端口限制,本次使 用 4 个前端 FC端口(每个 Directo 上两个)。 4)8 个 8Gb 后端 FC端口,每 个 Director 包含一块 后端 FC卡,共 4 个 8Gb 的后端 FC端 口。本 次使用4 个前端 FC 端口(每个Directo 上两个) 5) 4 个可用的 8Gb 的 VPLEX-Local级联 FC端口,每个 Director 包含一块 VPLEX-Local 级联 FC卡,共 4 个 8Gb 的级联 FC端口,但是只有两个可用 VPLEX-LOCAL 的硬件介绍 单台 VPLEX的硬件布局 VPLEX 的 ENGINE 的硬件布局

VPLEX-LOCAL 的级联端口连接VPLEX-LOCAL 拓扑结构

VPLEX-LOCAL 的 FABRIC 拓扑图 Host Host Fabric Switch Fabric Switch Management server Engine power supply VNX VPLEX VNX VPLEX-LOCAL 后端存储系统的配置 HOST_PRD HOST_BAK VPLEX_0550 VPLEX_0549 VMAX_3358 V p l e x M e t a v o l u m e ( >= 78GB, using 144GB ) Host data volume

系统安装部署手册模板

。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xxxxxxxxx项目 系统安装部署手册 V1.0 项目经理: 通讯地址: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文档信息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系统背景 (3)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硬件环境部署 (3) 2.1硬件拓扑图 (3) 2.2硬件配置说明 (3) 3软件环境部署 (3) 3.1软件环境清单 (3) 3.2软件环境部署顺序 (3) 3.3操作系统安装 (4) 3.4数据库安装 (4) 3.5应用级服务器安装 (4) 3.6其他支撑系统安装 (4) 4应用系统安装与配置 (4) 4.1应用系统结构图 (4) 4.2安装准备 (4) 4.3安装步骤 (4) 4.4系统配置 (5) 5系统初始化与确认 (5) 5.1系统初始化 (5) 5.2系统部署确认 (5) 6回退到老系统 (5) 6.1配置回退 (5) 6.2应用回退 (5) 6.3系统回退 (5) 6.4数据库回退 (5) 7出错处理 (5) 7.1出错信息 (5) 7.2补救措施 (5) 7.3系统维护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系统安装部署手册的目的] 1.2 系统背景 [ a . 说明本系统是一个全新系统还是在老系统上的升级; b . 列出本系统的使用单位/部门、使用人员及数量。] 1.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 [列出安装部署过程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a . 本项目的完整技术方案; b . 系统运维手册; c . 其他与安装部署过程有关的材料,如:工具软件的安装手册] 2 硬件环境部署 2.1 硬件拓扑图 [列出本系统的硬件拓扑结构,如服务器、网络、客户端等。] 2.2 硬件配置说明 [列出每一台硬件设备的详细配置,如品牌、型号、CPU 数量、内存容量、硬盘容量、网卡、带宽、IP 址址、使用、应部署哪些软件等等] 3 软件环境部署 3.1 软件清单 [列出需要用到哪些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应用服务器软件和其他支撑系统软件等,要列明每个软件的全称、版本号、适用操作系统、LICENSE 数量等] 3.2 软件环境部署顺序 [列出每一台硬件上的软件安装顺序,如果不同硬件间的软件安装顺序存有依赖关系,也要在备注中列出,

emcvplex安装实施方案

E M C V P L E X安装实施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VPLEX-LOCAL的硬件配置信息 此次安装的VPLEX-Local有单台台VPLEX组成,VPLEX的硬件配置如下: 1)1个Engine 2)2个Director,每个Engine由两个Director组成 3)8个8Gb前端FC端口,每个Director包含一块前端FC卡,共4个8Gb的前端FC端口, 由于交换机端口限制,本次使用4个前端FC端口(每个Directo上两个)。 4)8个8Gb后端FC端口,每个Director包含一块后端FC卡,共4个8Gb的后端FC端口。 本次使用4个前端FC端口(每个Directo上两个) 5)4个可用的8Gb的VPLEX-Local级联FC端口,每个Director包含一块VPLEX-Local级联FC 卡,共4个8Gb的级联FC端口,但是只有两个可用 VPLEX-LOCAL的硬件介绍 单台VPLEX的硬件布局 VPLEX的ENGINE的硬件布局

拓扑结构 VPLEX-LOCAL的FABRIC拓扑图

Fabric Switch Engine power supply Management server Fabric Switch VNX VNX VPLEX Host Host VPLEX-LOCAL 后端存储系统的配置 META VOLUME 的配置 请注意每台VNX 必须使用两个RG ,每个RG 各提供两个80G LUN 。Mirror 和backup 的meta volume LUN 需分开RG 存放。不推荐mirror 和 backup 放在同一个RG 里。

软件项目用户操作手册模版

六、用户操作手册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软件概述 (2) 2.1目标 (2) 2.2功能 (2) 2.3性能 (2) 3.运行环境 (2) 3.1硬件 (2) 3.2支持软件 (3) 4.使用说明 (3) 4.1安装和初始化 (3) 4.2输入 (3) 4.3输出 (4) 4.4出错和恢复 (4) 4.5求助查询 (4) 5.运行说明 (4) 5.1运行表 (4) 5.2运行步骤 (4) 6.非常规过程 (5) 7.操作命令一览表 (5) 8.程序文件(或命令文件)和数据文件一览表 (5) 9.用户操作举例 (6) 1.引言 1.1编写目的 【阐明编写手册的目的,指明读者对象。】

1.2项目背景 【应包括项目的来源、委托单位、开发单位和主管部门。】 1.3定义 【列出手册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 a.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批文; b.项目开发计划; c.需求规格说明书; d.概要设计说明书; e.详细设计说明书; f.测试计划; g.手册中引用的其他资料、采用的软件工程标准或软件工程规范。】 2.软件概述 2.1目标 2.2功能 2.3性能 a.数据精确度【包括输入、输出及处理数据的精度。】 b.时间特性【如响应时间、处理时间、数据传输时间等。】 c.灵活性【在操作方式、运行环境需做某些变更时软件的适应能力。】3.运行环境 3.1硬件 【列出软件系统运行时所需的硬件最小配置,如

emcvplex安装实施方案

VPLEX-LOCAL的硬件配置信息 此次安装的VPLEX-Local有单台台VPLEX组成,VPLEX的硬件配置如下: 1)1个Engine 2)2个Director,每个Engine由两个Director组成 3)8个8Gb前端FC端口,每个Director包含一块前端FC卡,共4个8Gb的前端FC端口, 由于交换机端口限制,本次使用4个前端FC端口(每个Directo上两个)。 4)8个8Gb后端FC端口,每个Director包含一块后端FC卡,共4个8Gb的后端FC端口。 本次使用4个前端FC端口(每个Directo上两个) 5)4个可用的8Gb的VPLEX-Local级联FC端口,每个Director包含一块VPLEX-Local级联 FC卡,共4个8Gb的级联FC端口,但是只有两个可用 VPLEX-LOCAL的硬件介绍 单台VPLEX的硬件布局 VPLEX的ENGINE的硬件布局 VPLEX-LOCAL的级联端口连接

PLEX-LOCAL 拓扑结构 VPLEX-LOCAL 的FABRIC 拓扑图 Fabric Switch Engine power supply Management server Fabric Switch VNX VNX VPLEX Host Host VPLEX-LOCAL 后端存储系统的配置

VMAX_3358Vplex Meta volume ( >= 78GB, using 144GB )Vplex Meta volume backup ( >=78GB, using 144GB )VPLEX logging volume ( >=10GB, using 72GB ) Host data volume VMAX_0251 HOST_BAK HOST_PRD VPLEX_0550VPLEX_0549 Host data volume Host data volume META VOLUME 的配置 请注意每台VNX 必须使用两个RG ,每个RG 各提供两个 80G LUN 。Mirror 和backup 的meta volume LUN 需分开RG 存放。不推荐mirror 和 backup 放在同一个 RG 里。Cluster Meta Volume Storage RAID Group LUN ID RAID Size VPLEX_01Meta_Mirror_1 VNX5400RG1800RAID1080GB Meta_Bcakup_1 VNX5400RG1801RAID1080GB Meta_Mirror_2 VNX5400RG0800RAID1080GB Meta_Backup_2VNX5400RG0801 RAID1080GB LOGGING VOLUME 的配置 Cluster Log Volume Storage RAID Group LUN ID RAID Size VPLEX_01Loggin_Mirror_1 VNX5400802RAID1010GB Mirror 2VNX5400802RAID1010GB VPLEX-LOCAL 安装配置流程

EMC私有云存储平台方案

EMC私有云存储平台方案 目录 一、前言 (1) 二、VPlex产品及功能概述 (3) 三、方案设计原则 (6) 3.1、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高可靠性 (6) 3.2、系统的高性能 (6) 3.3、系统的可扩展性/可扩充性 (7) 3.4、系统的多平台支撑能力 (7) 3.5、灵活性和系统管理的简单性 (7) 3.6、存储的虚拟化 (8) 四、存储方案设计 (8) 1:存储系统 (8) 2:存储虚拟化系统 (9) 3:系统参考拓扑 (9) 4:建议配置 (11) 5:Vmware EMC优势 –超过70个集成点 (11) 6:方案优势 (15) 五、相关产品介绍 (15) EMC Vplex系列 (15) 一、前言 信息是各行业的命脉, 近十年来信息存储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各行业取得长足的进步。从内置存储转向外置RAID存储,从多台服务器共享一台外置RAID阵列,再到更多台服务器通过SAN共享更大型存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容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其功能也不断增强,从提供硬件级RAID保护到独立于服务器的跨磁盘阵列的数据镜像,存储服务器逐渐从服务器外设的角色脱离出来,成为单独的“存储层”,为数

据中心的服务器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保护和共享服务。 多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可以预防单数据中心的风险,但面对多数据中心建设的巨额投资,如何同时利用多数据中心就成为IT决策者的首要问题。同时利用多数据中心就必需实现生产数据跨中心的传输和共享,总所周知,服务器性能的瓶颈主要在IO部分,数据在不同中心之间的传输和共享会造成IO延时,进而影响数据中心的总体性能。 同时,各家厂商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容量不断扩展,性能不断提高,功能越来越丰富,但由于不同存储厂商的技术实现不尽相同,用户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界面来使用不同厂商的存储资源。这样,也给用户带来不小的问题,首先是无法采用统一的界面来让服务器使用不同厂商的存储服务器,数据在不同厂商存储服务器之间的迁移也会造成业务中断。 客户要求不断提高服务级别,同时希望减少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为满足这些不断变化的要求,数据中心在经历持续的技术转变。近年来,服务器和存储资源整合已被证明是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和提供更大灵活性的有效手段。难题在于如何做到既利用新技术,同时又不损害为最终用户提供的服务级别。 人们往往用“云”这一类比来表述流畅、动态的 IT 基础架构这一构想。云的一个定义是:将向用户提供的 IT 服务与物理基础架构分离开来。云的一种具体实现是:服务器虚拟化,并且环境中所有服务器上的服务都得到优化,这些服务连接到适当的存储,可从 IT 基础架构中的任何位置访问。此外,“云”这一类比描述了这样一种环境:服务可根据需求变化而无缝地移置。图 1 显示了一个私有云基础架构,其中用户与由 IT 提供的服务是松耦合的,而且服务、计算和存储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灵活的。

软件项目安装部署手册(模版).doc

模块部署流程手册(范本) 二○一年月日 文档修改历史记录

目录 第1章部署环境 (4) 1.1系统配置 (4) 1.2系统依赖配置 (4) 1.2.1JDK配置 (4) 1.2.28080端口配置 (4) 1.2.3xxx配置 (4) 1.3依赖组件配置 (4) 1.3.1Active MQ配置 (4) 1.3.2Gearman配置 (5) 1.3.3Xxx 配置 (5) 第2章模块安装与配置 (6) 2.1总体说明 (6) 2.2数据库数据初始化 (6) 2.3系统安装部署 (6) 2.3.1子系统A (6) 2.4模块使用 (7)

第3章其他事项 (8) 3.1故障排查 (8) 3.1.1故障1 (8) 3.2Q&A (8) 第1章部署环境 1.1系统配置 可在本部分描述系统部署所需的各种服务器的配置。 1.2系统依赖配置 可在本部分描述系统层面的依赖,如需要开哪些权限,是否需要系统层面的工具,如编译工具,jdk,网络层端口,链路检测,rds,ots是否正常等, 1.2.1JDK配置 描述检测是否安装。如未安装,参考TA文档安装 描述检测是否需要特殊配置。如何正常加载特殊配置 1.2.28080端口配置 描述检测组件是否安装。如未安装,参考TA文档安装 1.2.3xxx配置 。。。。。。 1.3依赖组件配置 可在本部分描述系统部署所需的各种组件。

1.3.1Active MQ配置 描述检测组件是否安装。如未安装,参考TA文档安装。 描述检测组件是否正常运行。如未运行或运行异常,参考TA文档起停组件。描述检测组件是否特殊配置。如何让组件正常加载特殊配置 1.3.2Gearman配置 描述检测组件是否安装。如未安装,参考TA文档安装。 描述检测组件是否正常运行。如未运行或运行异常,参考TA文档起停组件。描述检测组件是否特殊配置。如何让组件正常加载特殊配置 1.3.3Xxx 配置 。。。。。。

EMC VPLEX-Hardware-Installation-Guide

Introduction This document describes the basic hardware setup tasks for a factory-racked EMC? VPLEX? cluster at a customer site. Steps are included for both VS1 and VS2 VPLEX hardware. Prerequisites 1. Verify that you have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EMC Best Practices Guide for AC Power Connections in Two-PDP Bays - Power requirements, including redundant power feeds on separate circuits (included in Open First box)?EMC AC Power Configuration Worksheet - Power zone identification (included in Open First box)?EMC 40U-C Cabinet Unpacking and Setup Guide - Instructions to unpack and secure the hardware in the data center (attached to cabinet)2. Note the approximate time that you moved the equipment into the data center. The equipment requires the time shown in the following table before you apply power, to prevent condensation on VPLEX components. 3.Confirm that the following customer-supplied cables are available: ?Enough fiber-optic cables to make all necessary I/O connections, each cable with enough additional length to allow for component serviceability and a minimum two-inch bend radius ?Ethernet cable, to connect the VPLEX management server to the network ?Two AC power cables from separate site power sources 4. Review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available on EMC Powerlink ?: ?EMC VPLEX Site Preparation Guide , for electrical, mechanical, and cooling requirements ?EMC Simple Support Matrix , for support information on VPLEX integration into the customer’s storage environment ?Implementation and Planning Best Practices for EMC VPLEX Technical Notes ?EMC VPLEX with GeoSynchrony (version) Configuration Worksheet - Download for use during VPLEX setup Procedure 1.Remove the cable holder kit from the Open First box, and place it into the pouch on the inside of the cabinet’s rear door. 2. VS1 hardware only: a.At the front of the cabinet, remove each engine’s bezel, and confirm that the component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figure are secure: b.At the rear of the cabinet, push in on each director and the I/O module (IOM) carrier. If a component is not fully seated, loosen the orange screws, push the component firmly in, and retighten the screws. Verify that each IOM’s latch button is in: 3.VS2 hardware only : a.At the front of the cabinet, remove the 2U (3.5 inch) front panel approximately nine inches below the VPLEX nameplate, to expose the laptop service tray. Then remove and discard the two Phillips screws (used only for shipping) that secure the tray to the NEMA rails, and snap the front panel back into place.b.Remove each engine’s front panel. Then check the latches on all power supplies, and directors, and confirm that the components are secure. When finished, replace the front panel(s). c.At the rear, check the latches on all modules, and confirm that the 4. VS1 and VS2 - Pull gently on each SFP on the I/O modules and (if present) Fibre Channel switches, to confirm that the SFPs are secure. 5. Verify each cable connection by pressing the cable connector into its port or receptacle. Check the AC power cable connections closely, and confirm that any wire cable bales are positioned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figure. 13.Verify the LED status on each SPS: NOTE: The On-Battery LED stays on while the SPS units fully charge (which could be a few minutes or a few hours). From transit/storage environment Time required To nominal computer room environment Above 75o F (24o C) 4 hours 68o F to 72o F (20o C to 22o C) 68o F to 72o F (20o C to 22o C)None 40o F to 65o F (4o C to 18o C) 4 hours Below 40o F (4o C)8 hours Damp/high humidity 16 hours Air conditioned, low humidity

软件项目安装部署手册(模版)

管理信息系统安装部署手册(范本) 二○一年月日

文档修改历史记录

第1章部署环境 1.1 系统部署结构 可在本部分描述系统部署图,拓扑图等内容。 1.2 服务器配置 可在本部分描述系统部署所需的各种服务器的配置 1.3 客户端配置 可在本部分描述系统部署所需的各种客户端的配置 1.3.1 客户端机器配置要求 描述硬件方面的配置要求。 1.3.2 客户端机器系统软件环境 描述软件方面的配置要求。

第2章系统软硬件安装与配置参考2.1 服务器操作系统和组件安装要点可在本部分描述系统部署所需的各服 务器(除数据库服务器外)的操作系统、组建,如IIS 、Oracle 客户端、MQ 等。 2.2 数据库服务器安装与配置 可在本部分描述数据库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如Oracle 数据库。 2.3 客户端用户权限设置 如需要正常使用系统,可能需要本部分描述数据库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如应用软件及各类Oracle 数据库

第3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3.1 总体说明 总体说明公司发布的系统的安装及启动顺序,不同系统可不同。 3.2 数据库数据初始化提供详细的数据库升级方式及脚本说明,可附件。以下各章节内容根据实际系统情况不同来分别描述,可增加和删除不同的具体章节。 3.3 系统安装部署 描述系统本身的安装部署,可分不同的子系统或者服务器来描述。 3.4 自动更新服务部署如程序支持自动更新,可在本部分描述自动更新的相关部署内容。可按照服务端、客户端、数据库等内容来描述。 3.5 自动服务部署 如系统存在着一些需要部署成服务来运行的,可在本章节进行描述。 5/ 5

软件安装部署说明书

西京学院校园信息化平台安装部署说明书 (过渡版本)

文件修订历史 模板修订历史

目录 1 安装规划 (5) 2 系统概述 (5) 2.1 硬件 (5) 2.2 软件 (5) 2.3 安装顺序 (5) 3 数据库服务器安装设置(1台) (6) 3.1 操作系统注意事项 (6) 3.2 安装及设置Oracle(企业版) (7) 3.3 拷贝数据 (7) 3.4 创建数据库及数据库用户 (7) 3.5 数据库用户授权及创建作业任务 (8) 4 应用服务器安装设置(4台) (8) 4.1操作系统注意事项 (8) 4.2 安装及设置IIS6.0 (9) 4.3 安装.net framework 2.0 (11) 4.4 安装Oracle客户端 (11) 5 数据库接收(同步)程序安装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拷贝程序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配置运行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重新启动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信息化平台系统安装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拷贝程序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配置运行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重新启动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用户管理系统 (12) 7 信息化系统安装设置 (19) 7.1 拷贝文件 (19) 7.2创建IIS服务 (19) 7.3 IIS权限设置 (19)

软件使用手册模板

冠唐设备管理系统 使用手册 目录 第一章安装及系统设置 (3) 安装使用 (3) 系统管理 (4) 数据库优化 (4) 数据备份 (4) 数据恢复 (5) 重新初始化 (5) 系统设置 (5) 修改登陆口令 (5) 注册信息设置 (6) 管理员设置 (6) 往来单位设置 (7) 相关人员设置 (7) 参数设置 (8) 全局参数 (8) 单位结构 (9) 设备类型 (9) 其他选型 (10) 自定义字段设置 (10) 第二章数据导入及模板管理 (11) 批量导入 (11) 模板管理 (13) 模版添加 (13) 模版修改 (16) 模版输出 (18) 第三章设备管理 (18) 设备信息 (18) 基本信息 (19) 关联配件 (19)

外观图片 (20) 关联文档 (21) 保养/维修 (21) 设备履历 (22) 备注信息 (22) 信息查看 (23) 分类查看 (23) 列表显示 (23) 数据输出 (24) Excel列表输出 (24) 设备清单 (25) 设备标签 (25) 按照模板输出 (26) 统计分析 (26) 切换统计指标 (27) 统计设置 (27) 反查与关闭反查 (28) 更新净值 (28) 第四章维修/保养 (29) 维修信息 (29) 添加维修记录 (29) 查看/搜索维修记录 (31) 添加维修计划 (32) 查看/搜索维修计划 (33) 保养信息 (33) 添加保养记录 (33) 查看/搜索保养记录 (35) 添加保养计划 (36) 查看/搜索保养计划 (37) 维修保养提示 (37) 维修/保养统计分析 (38) 第五章备品配件 (40) 配件信息 (40) 基本信息 (40) 关联设备 (40) 外观图片 (41) 出入库记录 (41) 入库 (42) 出库 (42) 配件查看 (43) 第六章文档管理 (43) 文档添加 (43) 文档查看 (43)

常见问题解答emcvplex系列

常见问题解答:EMC VPLEX 系列 目录 概述 GeoSynchrony 5.1 提供哪些新增功能? 硬件 一般产品信息 定位 竞争概况 订购、组装和许可 保修与服务 概述 问:什么是 VPLEX 系列? 答:目前世界上唯有 VPLEX 系列包含的产品可在数据中心内、跨数据中心和在数据中心之间实现信息的移动和访问。VPLEX 系列包括: VPLEX Local,用于管理单个 VPLEX 群集内各异构存储阵列间的数据移动和 访问 VPLEX Metro,用于在同步距离内(往返延迟最多 5 毫秒)的两个VPLEX 群集之 间通过 Federated AccessAnywhere 移动和访问数据 VPLEX Geo,用于在异步距离内(往返延迟最多 50 毫秒)的两个 VPLEX 群集之 间通过 Federated AccessAnywhere 移动和访问数据 这些解决方案相结合,就能实现在数据中心内部和彼此之间的移动性、可用性和协作。 问:VPLEX 体系结构由哪些组件组成? 答:每个 VPLEX 群集包含以下两个主要组件: VPLEX Engine:VPLEX Engine 基于 EMC 强健、经验证且具备最高可用性的存储硬件平台,并充分利用每个引擎的两个高可用性控制器、冗余电源、集成的 备用电池,以及“call home”和远程支持。目前有两种硬件选项可供选择, 即 VS1 和 VS2。与相似引擎计数的 VS1 相比,VS2 可提供显著的性能增强。 GeoSynchrony 提供了基本操作环境,可实现 N+1 群集、无中断硬件和软件升级,以及虚拟化存储的能力。 GeoSynchrony 5.1 提供哪些新增功能? 问:GeoSynchrony 5.1 包括哪些新功能? 答:GeoSynchrony 5.1 增加了以下功能: VPLEX RecoverPoint 拆分器:可为 VPLEX Local 和 VPLEX Metro 实现增强的操作恢复和灾难恢复 VMware 集成:VAAI 比较和写入、基于 VASA vCenter 的管理

软件系统操作手册模板

软件系统操作手册模板

<项目名称> 操作手册 作者: 完成日期: 签收人: 签收日期: 修改情况记录:

目录 1 引言 (1) 1.1 编写目的 (1) 1.2 背景 (1) 1.3 定义 (1) 1.4 参考资料 (1) 2 软件概述 (2) 2.1 软件的结构 (2) 2.2 程序表 (2) 2.3 文卷表 (2) 3 安装与初始化 (2) 4 运行说明 (3) 4.1 运行表 (3) 4.2 运行步骤 (3) 4.3 运行1(标识符)说明 (3) 4.3.1 运行控制 (3) 4.3.2 操作信息 (4) 4.3.3 输入-输出文卷 (4) 4.3.4 输出文段 (5) 4.3.5 输出文段的复制 (5) 4.3.6 恢复过程 (5) 4.4 运行2(标识符)说明 (6) 5 非常规过程 (6) 6 远程操作 (6)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操作手册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1.2 背景 说明: a.这份操作手册所描述的软件系统的名称;b.列出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或首批用户)以及安装该软件的单位。 1.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 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

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 软件概述 2.1 软件的结构 结合软件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提供该软件的总体结构图表。 2.2 程序表 列出本系统内每个程序的标识符、编号和助记名。 2.3 文卷表 列出将由本系统引用、建立或更新的每个永久性文卷,说明它们各自的标识符、编号、助记名、存储媒体和存储要求。 3 安装与初始化 一步一步地说明为使用本软件而需要进行的安装与初始化过程,包括程序的存在形式,安装与初始化过程中的全部操作命令,系统对这些命

软件操作手册模板(国标整理版)

操作手册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操作手册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 前景 说明: a.这份操作手册所描述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该软件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或首批用户)及安装该软件的计算中心。 1.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 列出有用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列出的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 软件征述 2.1 软件的结构 结合软件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提供该软件的总体结构图表。

2.2 程序表 列出本系统内每个程序的标识符、编号和助记名。 2.3 文卷表 列出将由本系统引用、建立或更新的每个永久性文卷,说明它们各自的标识符、编号、助记名、存储媒体和存储要求。 3 安装与初始化 一步一步地说明为使用本软件而需要进行的安装与初始化过程,包括程序的存载形式,安装与初始化过程中的全部操作命令,系统对这些命令的反应与答复,表征安装工作完成的测试实例等。如果有的话,还应说明安装过程中所需用到的专用软件。 4 运行说明 所谓一个运行是指提供一个启动控制信息后,直到计算机系统等待另一个启动控制信息时为止的计算机系统执行的全部过程。 4.1 运行表 列出每种可能的运行,摘要说明每个运行的目的,指出每个运行各自所执行的程序。 4.2 运行步骤 说明从一个运行转向另一个运行以完成整个系统运行的步骤。 4.3 运行1(标识符)说明 把运行1的有关信息,以对操作人员为最方便最有用的形式加以说明。

EMC VPLEX安装实施方案

VPLEX-Local的硬件配置信息 此次安装的VPLEX-Local有单台台VPLEX组成,VPLEX的硬件配置如下: 1)1个Engine 2)2个Director,每个Engine由两个Director组成 3)8个8Gb前端FC端口,每个Director包含一块前端FC卡,共4个8Gb的前端FC端口, 由于交换机端口限制,本次使用4个前端FC端口(每个Directo上两个)。 4)8个8Gb后端FC端口,每个Director包含一块后端FC卡,共4个8Gb的后端FC端口。 本次使用4个前端FC端口(每个Directo上两个) 5)4个可用的8Gb的VPLEX-Local级联FC端口,每个Director包含一块VPLEX-Local级联 FC卡,共4个8Gb的级联FC端口,但是只有两个可用 VPLEX-LOCAL的硬件介绍 单台VPLEX的硬件布局 VPLEX的ENGINE的硬件布局

VPLEX-LOCAL拓扑结构 VPLEX-LOCAL的FABRIC拓扑图

Fabric Switch Engine power supply Management server Fabric Switch VNX VNX VPLEX Host Host VPLEX-LOCAL 后端存储系统的配置 META VOLUME 的配置 请注意每台VNX 必须使用两个RG ,每个RG 各提供两个80G LUN 。Mirror 和backup 的meta volume LUN 需分开RG 存放。不推荐mirror 和 backup 放在同一个RG 里。

LOGGING VOLUME的配置 VPLEX-LOCAL安装配置流程

软件开发用户手册模板

软件开发用户手册模板 2009-03-04 14:22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用户手册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a. 这份用户手册所描述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 该软件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或首批用户)及安装此软件的计算中心。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用的参考资料,如: a. 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 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 c.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取得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用途 2.1功能 结合本软件的开发目的逐项地说明本软件所具有各项功能以及它们的极限范围。 2.2性能 2.2.1精度 逐项说明对各项输入数据的精度要求和本软件输出数据达到的精度,包括传输中的精度要求。 2.2.2时间特性 定量地说明本软件的时间特性,如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数据传输、转换时间,计算时间等。 2.2.3灵活性 说明本软件所具有的灵活性,即当用户需求(如对操作方式、运行环境、结果精度、时间特性等的要求)有某些变化时,本软件的适应能力。 2.3安全保密 说明本软件在安全、保密方面的设计考虑和实际达到的能力。 3运行环境 3.1硬设备 列出为运行本软件所要求的硬设备的最小配置,如: a. 处理机的型号、内存容量; b. 所要求的外存储器、媒体、记录格式、设备的型号和台数、联机/脱机; c. I/O设备(联机/脱机?); d. 数据传输设备和转换设备的型号、台数。 3.2支持软件 说明为运行本软件所需要的支持软件,如:

EMC_VPlex存储双活建设方案详细

XXXX市社保EMC VPlex建议方案 V1.0 易安信电脑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

目录 一、总体架构图 (2) 二、项目建设规划 (3) 1.本地存储双活 (4) 2.存储系统利旧 (5) 3.数据迁移 (6) 4.本地数据备份与恢复 (6) 5.备份数据容灾和恢复 (6) 三、未来建设规划 (7) 1.“双活数据中心” (7) 2.“两地三中心” (8) 四、产品配置清单 (9) 五、相关产品介绍 (11) 1.EMC VNX系列存储系统产品介绍 (11) 2.EMC VNX系列存储系统规格表 (16) 3.EMC存储虚拟化VPLEX产品介绍 (26) 4.EMC VPLEX解决方案 (28) 5.EMC D ATA D OMAIN虚拟带库介绍 (34) 6.N ET W ORKER备份系统介绍 (34)

一、总体架构图 目前XXX市社保已经在使用EMC的存储系统VNX5100,为了进一步保障社保应用的高可用性,提高生产的安全级别,XXX市社保计划对目前的存储系统进行虚拟化整合,并搭建双活存储系统,保证关键业务所使用的存储系统即使有一台存储系统出现故障,也不会出现业务停顿,达到更高的生产安全保障。 另外,目前发现备份到磁带中的备份集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几乎所有备份集都无法读取,这将严重影响整个备份系统的成功率。所以,非常有必要对整个备份系统进行重新整合,淘汰目前使用的落后技术,采用更加安全、稳定的备份方式。 经讨论和分析,目前XXX市社保的存储整合与数据备份项目可归纳为以下几点需求: 1.更加稳定、安全的存储平台; 2.更加安全、稳定运行的备份平台和备份存储,并能通过现有网络进行远程备份和恢 复; 3.可扩展性更强的备份存储,可满足未来几年内数据量的多份全备份,保留所有备份 数据若干年以上; 经讨论分析,结合系统目前的现状,我们建议XXX市社保存储整合与数据备份项目的架构设计,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在生产中心的SAN网络中配置一套存储虚拟化设备——EMC VPlex,将目前的存储系统接入VPlex,所有应用系统只需要访问VPlex上的卷即可,接入VPlex上的存储可以做到镜像关系(即双活)或级联关系。建议对重要应用的数据存储在镜像的两台存储系统上。通过全新的备份软件Networker和备份存储Datadomain对生产数据进行本地及远程备份和恢复。 整个方案的组成部分为: A.省中心机房-光纤交换网络:由两台速度为8Gbps的光纤交换机组成光纤交换网络, 为所有系统提供基于光纤协议的访问;两台光纤交换机之间互为冗余,为系统的网 络提供最大的可靠性保护。用户可自行建设冗余SAN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