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学(含西方财政)2001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学(含西方财政)2001真题

2001年财政学专业 科目:财政学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30分

购买性支出 通货膨胀税 拉弗曲线 国债还回购 零基预算 税收乘数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某地方政府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在两建设项目X和Y之间进行选择,X项目当年支出100万元,一年后可取得110万元的收益;Y项目当年支出1000万元,一年后可取得1080万元收益。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各是多少,政府应选择哪 个项目(假定银行贷款率为6%)?

2,如何看待多国的国债规模?

3,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储蓄率低的国家政府预算出现赤字是否有利于贸易经常帐户的平衡,为什么?

二.论述题 每题 20分共40分

1.试述经济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所发展变化情况及其背后的原因。

2.从经济角度阐述中央与地方之间收支划分的基本依据。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钱宗鑫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钱宗鑫教师档案:钱宗鑫 性别男职称讲师 职务电子邮件qianzx@https://www.360docs.net/doc/db9655349.html, 工作时间2012年8月接待日 教育背景200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7年获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国际贸易与欧洲经济一体化硕士学位 2009年获荷兰蒂尔堡大学,研究型硕士学位 201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世界经济学博士学位 2012年获荷兰蒂尔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2012年8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讲师 学术和社会兼职 讲授课程 教学成果和荣誉 科研方向宏观经济学 货币经济学 国际金融 代表性学术成果科研成果 “GlobalImbalance,ExcessLiquidityandFinancialRiskinChina”inTheEconomicCrisisandEuropeanIntegration,WimMeeusen(eds.),EdwardElgarPublishing,2011. “通胀内在持续性与通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第5期。“中国通货膨胀的历史度量、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投资研究》2010年第4期。 “中国的通货膨胀决定模型”,(与刘元春合著),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刘元春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中国CGE模型与人民币升值”,(与刘元春合著),《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一期。 工作论文 Blommestein,HansJ.&Eijffinger,SylvesterCW&Qian,Zongxin,2012."AnimalSpiritsintheEuroArea SovereignCDSMarket,"CEPRDiscussionPapers9092. Blommestein,HansJ.&Eijffinger,SylvesterCW&Qian,Zongxin,2011."ADynamicGeneralEquilibriu mAnalysisofMonetaryPolicyRules,AdverseSelectionandLong-RunFinancialRisk,"CEPRDiscussio nPapers8652.

财政学选择题含答案

2014年5月财政学作业(2)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二、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交换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产品结构能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当某个消费者的效用给定时其他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2、产品组合效率要求满足()条件。 A、每一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3、生产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使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朱青教授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朱青教授教师档案:朱青 性别男职称教授 职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电子邮件zqing@https://www.360docs.net/doc/db9655349.html, 工作时间1976年3月接待日 教育背景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财贸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8年10月至1989年8月,欧盟预算司及关税司进修实习 1996年8月至1997年8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2001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5年8月至10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1976年3月至197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37813部队战士、副班长1979年11月至1980年8月邮电部北京电信公司工人 1987年7月至现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师 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税务学会理事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 北京市财政学会常务理事 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培训学院兼职教授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兼职教授 讲授课程中国税制 国际税收 税务筹划 转让定价 社会保障 教学成果和荣誉中国人民大学1999—2000学年“十大教学标兵” 《国际税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被教育部评为“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2007年获“北京市名师奖” 科研方向财政税收理论 国际税收

税务筹划 社会保障 转让定价税务管理 代表性学术成果著作: 2007,《养老保障:多支柱养老体系下的公共养老金计划》,合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企业转让定价税务管理操作实务》,合著,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3,《中国财政理论前沿III》,参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财政金融概论》,合编,沈阳白山出版社 2001,《国际税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财政金融与证券》,合编,群众出版社 1999,《欧元与欧洲经货联盟》,主编兼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国际税收(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财政与市场经济》,合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教材: 2009,《国际税收(第四版)》(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税收管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兼作者,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国际税收(第二版)》(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论文: 2012,《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税收问题》,《涉外税务》第1期 2012,《对我国结构性减税问题的思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1期 2010,《借鉴国际经验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涉外税务》第10期 2010,《从国际比较视角看我国的分税制改革》,《财贸经济》第3期 2009,《扩大内需的财政之道》,《瞭望新闻周刊》2009-09-16刊 2009,《避税的性质、危害与对策》,《涉外税务》第1期 2009,《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财税政策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8期2008,《欧元区财政政策的协调及其面临的挑战》,《吉林工商学院学报》第1期2008,《对我国税收负担和减税问题的剖析》,《税务研究》第11期 2008,《<企业所得税法>“特别纳税调整”亮点解读》,《涉外税务》第2期 2008,《“看病贵”成因及对策》,《瞭望》第10期 2008,《关注民生: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向》,《财贸经济》第7期 2008,《企业所得税反避税:意义、措施与任务》,《涉外税务》第9期 2007,《中国与东盟国家转让定价税务管理比较研究》,《税务研究》第4期 2007,《和谐社会下的税收制度思考》,《税务研究》第9期 2007,《对当前财政收支的一点看法》,《中国财政》第10期 2007,《对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体制的思考》,《财政研究》第10期 2006,《关于财政学科发展需要探讨的几个概念问题》,《财政研究》第1期 2006,《发达国家税制改革的近期走向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财贸经济》第3期2006,《正说“税务筹划”》,《财务与会计》第4期 2006,《发达国家税制改革展望》,《涉外税务》第5期 2006,《消费税改革,弘扬公平环保新理念》,《中国税务》第6期

最新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本科专业财政学模拟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财政补贴: 2、课税对象: 3、税负转嫁: 4、国际重复征税: 5、分税制: 二、不定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大写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属于我国现行税制的行为税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土地增值税 C、耕地占用税、 D、屠宰税 2、增值税纳税人是() A、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 A、工资、薪金 B、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利息 D、偶然所得 4、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5、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6、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C、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7、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 8、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 A、公募法 B、承受法 C、出卖法 D、强制摊派法 9、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 A、分期逐步偿还法 B、抽签轮次偿还法 C、到期一次偿还法、 D、市场购销偿还法 10、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有() A、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B、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C、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D、只有A是 11、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B、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C、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D、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12、国债的特征有() A、有偿性 B、自愿性 C、灵活性 D、权力性 13、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A、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B、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14、我国分税制的特点是() A、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B、税收立法权属于中央 C、地方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D、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15、以下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A、累进的所得税 B、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出

最新《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练习1 (下列题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做选择)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物论劳动价值 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B、社会主义国家实质:实现国家职能,巩固人民政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 D、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对抗性的分配关系 4、在财政收入中,通过信用方式得的收入是()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公共收费 5. 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_____。 A.纳税人B.负税人 C.缴税人D.扣税人 6. 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A.国家主体性B.非营利性 C.强制性D.无偿性 7. 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 A债务利息支出B福利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D文教行政支出 8.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 A 33% B 25% C 20% D 15% 9. 税负转嫁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形式是()。 A.前转B. 后转C.混转 D.旁转E.辗转转嫁F.消转 10、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这种预算叫() A.单式预算 B. 增量预算 C. 复式预算 D. 零基预算 11、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A. 一国的国民收入 B. 一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C. 政府机构 D. 外国投资者 12、下列不是非政府投资特点() A、营利性,首要特点。 B、企业主要是依靠自身积累的利润和社会筹资为投资提供资金。 C、非政府投资的领域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D、公益性,以社会福利为首要目标。 13、公债收入是财政收入的()。

财政学试卷四

模拟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 A、资源配置效率 B、收入分配公平 C、经济稳定发展 D、财政监督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治理垄断所产生效率损失问题的措施是( ) A、征税 B、反垄断立法 C、公共定价 D、取消区域间的竞争壁垒 3.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筹集应主要由()承担。 A、农民个人 B、国家财政 C、银行贷款 D、社会集资 4. 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量为( )。 A、单个消费者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横向加总所得到的总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点所决定的产品数量。 B、单个消费者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纵向加总所得到的总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点所决定的产品数量。 C、每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与公共产品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数量的加总。 D、每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与公共产品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数量中的最大数量。 5. 如果假定各个人收入的边际效应是一个常数,()原则意味着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收取等量的税。 A、比例牺牲 B、最小牺牲 C、均等牺牲 D、以上都不对 6.下述哪种税收方式会直接对收入——休闲的选择产生扭曲性影响( ) A、对资本收入课税 B、对消费品课税 C、对劳动收入课税 D、对财产课税 7.政府在为自然垄断产品定价时,会产生企业亏损问题的定价方法是( ) A、边际成本定价 B、二部定价 C、平均成本定价 D、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定价 8.竞争市场上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公共定价主要针对以下产品() A、奢侈品 B、耐用消费品 C、高档消费品 D、生活必需品 9.关税依其课税对象的性质属于()。 A、所得税 B、流转税 C、财产税 D、资源税 10.预算外资金的性质是()。 A、财政性资金 B、信用资金 C、企业资金 D、闲置资金 11.政府预算由()负责审批。 A、财政部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各级地方政府

2005-2013年人大财政金融学院考博真题

2005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经济学综合专业:财政学金融学 一、利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说明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35) 二、运用相关的企业理论分析中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问题。(35) 三、谈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30) 科目:金融学综合专业:金融学 一、据近年来美元贬值的情况,分析和论述今后美元汇率的走势及对中国金融学的影响,你 认为我们应采取何种政策?(40) 二、结合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论述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谈谈你对如何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认识。(30) 三、结合国际保险业的实践和经验,从理论上论述保险资金入市的积极意义及风险,阐明你对保险资金入市后管理风险的看法。(30)

2006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经济学综合专业:财政学金融学 一、运用内外均衡理论分析我国巨额外贸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35) 二、从市场结构或市场组织类型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35) 三、试述新凯恩斯主义对“挤出效应”的看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谈谈它的实用性。(30) 科目:金融学综合专业:金融学 一、根据汇率机制形成理论,阐述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及其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35) 二、试从金融开放和稳定的角度,评述国际商业银行入股中资银行后的积极意义及其风险。(35) 三、试述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依据及其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预期。(30)

2007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经济学综合专业:财政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风险投资 一、为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35) 二、试述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并说明绿色GDP的意义。(35) 三、你如何认识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及贸易摩擦?(30) 科目:金融学综合专业:金融学保险学风险投资 注意:报考金融学专业的考生答一、二、三题,报考保险学专业的考生答一、二、四题一、试阐明外汇收支与国内货币供应的内在联系机制,并评述我国当前外汇收支对人民币供 应的影响,应如何协调好外汇政策与货币政策?(30) 二、论述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过程中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你认为应如何发挥商业银行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30) 三、有观点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必须进行战略性转型,作为战略转型的重要步骤,在海外上市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正在回归A股,请对以下两点进行分析: 1.海外上市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回归A股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意义 2.从资本供给角度看,如何实现市场供求的内外平衡?(40) 四、随着国务院2006年23号文(国十条)的颁布及海外上市公司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回归A股,试分析中国的保险市场和货币市场及资本市场将可能发生哪些变化?适应这种变化,在分业经营的前提下如何构架三个市场的联动机制?(40)

财政学练习题1及答案

财政学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机制存在缺陷,但是下列各项中,(B)不属于市场机制的缺陷。 A出现不完全竞争B就业不充分 C物价不稳定D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2.公共财政提供一致性服务是为了(B)。 A弥补市场失灵B维护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C界定政府的参与程度D加强法制 3.在修建高速公路时,政府通过(D)的方式体现出公共财政的非营利性。 A招标B贷款C引进外资D补贴 4.调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可以(A)。 A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C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D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5.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但是下列选项中,(B)不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 A机关职工工资的调整B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 C离退休人员工资的调整D部队官兵津贴的调整

6.为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财政运用的手段主要是(C)。A增加税收B减少财政转移支付 C增加支出D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7.“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的税收原则,是(B )提出来的。 A配第B斯密C瓦格纳D凯恩斯 8.一国政府制定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是(C)。 A税收法律B税收原则C税收负担D税收机构 9.收费也是政府参与分配的一种方式,它具有(D)。 A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B临时性、区域性和有偿性 C特定性、福利性和随意性D自愿性、受益性和普遍性10.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的办法,把所纳税款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称为(A )。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11.买主在购房时,将该房未来的应纳税款从房价中扣除,这样,该收款实际上由卖主承担。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称为(D)。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12.按税负转嫁与否,一国的税种可分为(B)。 A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B直接税与间接税 C中央税与地方税D从价税与从量税 13.国债作为特殊的财政范畴,其基本功能是(B)。 A筹集建设资金B弥补财政赤字C调节收入分配D调节经济运

2019人大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硕复试(英语部分)

2019人大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硕复试(英语部分) 鸣谢:凯程蒙蒙老师 内容:笔试+面试 流程:上午笔试,下午面试(复试的事情在1天内完成) 上午笔试:笔试(150分)只有一场考试(连在一起的,中间短暂休息,可以上卫生间),但是试卷分为英语(50分)和专业课(100分)两部分。 英语部分 ①听力:听几段对话,判断对错;听一段对话,填空;听一段对话,回答几个问题。 ②单选:和高考英语单选题型差不多(语法、词义辨析等一堆),选项一般是是几个单词或词组长得差不多,让你按题干选一个。 ③阅读:几篇文章,每篇都很短(考研阅读文章一半左右),然后出几个题,挺简单的。每年都有人折在英语上,一般是阅读没做完(听力听完就完了别纠结,再纠结后面的阅读就没时间做啦;另外听去年考过复试的人说,每道大题之间会有长时间的停顿,停顿这段时间就直接涂卡,还有时间剩余就看下一题听力的选项,如果还是有时间剩余,那就直接看后面的单选或者阅读,时间一定要充分利用) 过去几年英语都没有作文。 初复试加权计算公式=(100×初试总成绩×初试权重0.6)÷初试满分500分+(100×复试总成绩×复试权重0.4)÷复试满分350分 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60%,复试成绩权重40%。 提示:复试尤为重要,不要小看复试,尤其是初试不占优势的分数段。 要想考名校金融硕士,现在就马上开始。 1、将战线适当拉长(但不是无限长),降低每日的工作量 2、可以做更多的题,准备的更加充分 3、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是学习专业课和数学/396的好时期 4、后期压力小很多,而且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政治 概括一句话: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本科专业财政学模拟试卷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20分) 1、财政补贴: 2 、 课税对象: 3 、 税负转嫁: 4 、 国际重复征税 5 、 分税制: 、不定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大写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 30 分) 1、以下属于我国现行税制的行为税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土地增值税 C、耕地占用税、 D、屠宰税 2、增值税纳税人是 A、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 A、工资、薪金 B、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利息 D、偶然所得 4、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5、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6、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C、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7、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 A 、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 、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 、纳税人的负担 D 、负税人的负担 8、 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 A 、公募法 B 、承受法 C 、出卖法 D 、强制摊派法 9、 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 A 、分期逐步偿还法 B 、抽签轮次偿还法 C 、到期一次偿还法、 D 、市场购销偿还法 10、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有 A 、 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B 、 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C 、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D 、只有 A 是 11、 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B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C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D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12、国债的特征有 ( ) A 、有偿性 B 、自愿性 C 、灵活性 D 、权力性 13、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 ) A 、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A 、 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B 、 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 、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14、我国分税制的特点是 ( ) A 、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B 、税收立法权属于中央 C 、 地方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D 、 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15、以下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 ) () ()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 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陈共教授 教育背景: 1948年10月毕业于东北大学; 1951年1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部; 1998年8月赴韩国与城市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1998年12月赴越南与财政部科研所进行学术交流; 1999年10月赴德国与汉堡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工作经历: 1950年3月至1969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教员; 1972年11月至1978年8月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兼党支书记; 1978年9月至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曾任系副主任、主任; 1997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 学术和社会兼职: 中国财政学会历届常务理事; 中国税务学会历届常务理事; 中国税务咨询协会常务理事; 代表性学术成果: 1954,《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964,《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1,《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4,《财政学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1987,《税收基础》,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3,《财政理论探索》,中国审计出版社出版; 1994,《财政学》(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证券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5,《财政理论与财政改革》,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8,《财政学》(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美国财政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2003,《积极财政政策及其财政风险》,10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学术奖励: 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 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全国第一届人文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安体富教授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汇编

1、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在最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即最优的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效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必须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对资源作出选择,必须回答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所以,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 2、什么是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与市场效率相对应的,市场配置有效的实现需要完全自由竞争、无外部性、信息完全对称等条件为前提,而现实中不具备这些条件。市场机制存在的这种缺陷导致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称之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垄断(规模效应、先发优势—>垄断地位—>太高物价超额利润、资源配置不足、社会总福利下降)、信息不对称或不充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效率和公平,收入差距过大产生社会问题,影响效率)、经济波动(价格波动与生产周期的不匹配 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等。 3、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十八届三种全会中的定位,第一,优化资源配置;第二,维护市场统一;第三,促进社会公平;第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资源配置,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乃至社会总产品的配置。政府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财政预算制度、公共工程、直接投资、税收优惠补贴、公共财政规模) 收入分配,即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税收调节、财政转移支付、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界限) 经济稳定和发展,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税收补贴投资的调节,对公共需求、特定发展的支出) 4、正、负外部性各指什么 外部性即外部效应,是指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正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溢出效应,但其他经济人不必为此支付任何费用,无偿地享受福利。 负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减损,而实施者不必为此承担代价。 5、公共选择下的政治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公共选择理论,是使用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方法,研究公共决策问题。 指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以及相应的税收分摊。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经过立宪、立法或议会、行政与司法三个阶段来实现这种均衡。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何青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 简介何青 教师档案:何青 性别男职称副教授 职务货币金融系副主任电子邮件qinghe@https://www.360docs.net/doc/db9655349.html, 工作时间2009年9月接待日 教育背景200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9年7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硕士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硕士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硕士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 工作经历2009-2010,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讲师 2011-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 2012-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副系主任 2010年5月-2010年9月,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学术和社会兼职多种SSCI杂志审稿人 讲授课程国际金融等相关课程 教学成果和荣誉 科研方向国际金融 公司金融 代表性学术成果英文期刊(SSCI) [1]“Factor-AugmentedV ARAnalysisoftheMonetaryPolicyinChina”(withTai-LeungChongandPak-HoLEUNG),ChinaEconomicReview,forthcoming. [2]“TunnelingandtheDecisiontoGoPrivate:EvidencefromHongKong”

财政学模拟试题(四)

财政学模拟试题(四)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税收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购买商品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增加不征税或轻税的购买,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代替征税或重税商品。 2.或有债务 或有债务是指由某一或有事项引发的债务,关键看或有事项是否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是否最终由政府来承担。它不是政府完全能够控制的,也不是最终完全转化为财政负担,关键取决于转化的面和概率有多大。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答案要点:(1)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具有通过分配调整各分配主体的分配利益关系的功能。收入分配职能目标是:实现国民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公平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2)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第一,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通过市场形成的企业职工工资、企业利率、股息收入等,财政的职能是通过再分配进行调节。第二,规范工资制度:指国家预算拨款的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都应纳入工资总额;第三,加强税收调节: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第四,通过转移性支出,调节社会利益关系; 2.简述政府加大对“三农”投资的背景意义及财政采取的措施。 答案要点:背景:第一,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第二,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目前发展阶段的特殊困难: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长期历史遗留及价格剪刀差形成的城乡差距;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保障发展严重滞后。 财政政策措施:第一,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体制改革。第二,从2004年起,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实行“三补贴”。第三,大力支

2018人大财政金融学院考研导师和宏明情况

2018人大财政金融学院考研导师和宏明 情况 教师档案:和宏明 性别男职称副教授 职务电子邮件hehongm@https://www.360docs.net/doc/db9655349.html, 工作时间xxxx年xx月接待日 教育背景1987年9月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得工程管理学学士学位 1989年1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6年9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89年12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学术和社会兼职 讲授课程项目管理 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 企业管理 投资经济学 企业投资理论与实践 房地产投资与金融 理财规划 公司理财 教学成果和荣誉 科研方向企业投融资理论与实践 项目投融资理论与实践 个人理财 代表性学术成果著作: 200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教程》,地震出版社 2002,《投资建设合同范本应用手册》,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手册》,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手册》,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设施投融资改革研究报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企业投资学》,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0,《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手册》,地质出版社 1998,《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手册》主编,物价出版社 1995,《建筑工程手册》,地震出版社 1992,《施工项目经理工作手册》,地震出版社 1992,《企业投资与融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论文: 2009,《认识历史的不同层面,树立科学的经济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2期2009,《把金融建立在实体价值的基础上》,《生产力研究》第4期 2009,《金融不可忘本》,《中国财经报》,2009-06-16刊 2009,《老百姓的钱怎样才能不贬值》,《中国财经报》,2009-06-25刊 2009,《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的界限》,《山西经济日报》,2009-06-27刊 2009,《掌握经济发展规律,科学推进改革》,《河南经济报》,2009-06-30刊 2009,《国有化还是市场化》,《中国财经报》,2009-06-30刊 2009,《全面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06-30刊2006,《我国当前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研究》,《生产力研究》第1期 2006,《千方百计提高投资效益》,《人民日报》,2006-03-22刊 2004,《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改革的理论》,《城市发展研究》第1期 2003,《论公司分离----中国固定投资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经济管理》第12期2003,《论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中的多元化角色(C)》,《广东社会科学》第8期2003,《论我国当前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东岳论丛》第11期 2002,《项目管理比较研究》,《中国基本建设研究会》第10期 1999,《论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四因素模式”》,《基建优化》第5期 1999,《论项目投资全过程控制》,《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财政、金融与投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论西方项目范畴》,《基建优化》第3期 科研项目: 主持建设部课题:《国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研究》 参与国家计委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投资法》起草小组 参与国家教委课题:《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 主持中国基建优化研究会课题:《项目原理及其在投资领域应用》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财政从本质上看是属于()范畴。 A. 生产 B. 分配 C.交换 D.消费 2、在封建社会,财政分配以()形式为主。 A. 力役 B.实物 C.价值 D.劳动 3.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 (C ) B. (C+V) C. (V+M) D.(M ) 4、财政分配的基本特征是()。 A. 惩罚性和无偿性 B.惩罚性和补偿性 C.强制性和无偿性 D.强制性和补偿性 5、财政起源于财政产生相比较,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长 B.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短 C. 财政起源与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一样长 D. 两者的比较视具体情况而定 6、()是现代干预主义的鼻祖。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阿道夫·瓦格纳 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7、把政治家描绘成一个“政治企业家”的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米尔顿·弗里德曼 B.詹姆斯·M ·布坎南 C.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 D. . 阿道夫·瓦格纳 8、说明财政运行在历史、现在及未来的一个区间的发展取食的研究方法属于()。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静态分析 D.动态研究 9、实证分析也称()。 A.主观分析 B.客观分析 C.理论分析 D.经验分析 1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政府为了生财 B.政府为了聚财 C.政府为了维护统治 D.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 1.B 2.B 3.D 4.C 5.A 6.C 7.B 8.D 9.B 10.D 第二章经济形态与政府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 A. 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B. 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C. 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D. 自然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2、()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A. 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 3、下面哪一个不是计划经济的特征。 A. 国有制占主导地位 B. 经济决策权的部分集中 C. 生产单位从属于行政等级制度 D. 国家通过至上而下的命令协调经济活动

《财政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与答案

《财政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闭卷时间120分钟) 年级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从所给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 最佳选项并填在括号内)。 1. 主张市场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经济的运行,任何对它的干预都是不可取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亚当·斯密 C.弗里德曼 D.马克思 2. 在财政的职能中,属于公平职能的是()。 A.资源配置 B.监督职能 C.促进经济稳定与发展 D.收入分配职能 3.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A. 混合物品 B. 固定资产 C. 消费品 D. 准私人物品 4. 购买性支出意味着政府的资金()。 A.脱离了政府的控制 B.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

C.可用于购买商品 D.只用于购买劳务 5. 下面哪一项不是公共需要的特征?() A.共同的需要 B.具有排斥性 C.具有竞争性 D.既具有正的外部效应,也具有负的外部效应 6. 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 A.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也相应增加。 B.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收入也相应增加。 C.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D.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7. 基尼系数为()时,说明社会分配绝对不公平。 A.1 B. 0.3-0.4 C. 0.2-0.3 D. 0 8. 拉弗曲线属于()。 A.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B.货币主义学派 C.理性预期学派 D.供给学派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财政学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

厦门大学《财政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是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共同组成的,这就是所谓的混合经济。 2._______________的存在,是市场失效的首要原因,也是人们最初分析的市场失 效状态。 3.公共选择下的财政决策,始终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____________;二 是____________。 4.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 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_______相加,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 线的_______相加。 5.在所有选民中偏好居中的那位投票人,即一半投票人对某公共产品的偏好比他 强,另一半则比他弱,这样的投票人称作____________。 6.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不仅表现在支出的绝对额不断增长善,而且还表现在支 出占____________的比重不断提高上。 7.教育是一种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越是基础性的教育,其___________越强。 8.财政补贴,按补贴的透明度划分,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9.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________之间的比例。它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________税率、________税率和________税率。 10.税收制度的三个基本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市场失灵表现的有______。 A.公共产品的存在 B.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C.自然垄断 D.社会分配不公 2.具有明显外部性的产品是______。 A.面包 B.饮用水 C.衣服 D.二恶英化合物 3.公共产品的集体决策需要顾及社会公众的______,但每个人的偏好和愿望可能 不尽相同。 A.全体偏好 B.个人偏好 C.社会福利 D.个人福利 4.影子价格是反映______大小的分析工具。 A.边际成本和效益 B.社会效益 C.社会成本 D.社会成本和效益 5.______是投票悖论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 A.单峰偏好 B.多峰偏好 C.无峰偏好 D.中间投票者 6.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有______。 A.国防支出 B.教育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科学文化支出 7.哪个是属于代议制民主的特点______。 A.选举代表参与 B.公民直接参与 C.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 D.不需要中介和代表 8.下列属于财政消费支出的有______。 A.债务利息支出 B.科学文化支出 C.基础产业建设支出 D.自然垄断行业支出 9.在社会保险中占据核心位置的是______。 A.社会养老保险 B.社会失业保险 C.社会医疗保险 D.工伤保险 10.下列税种中属于行为税的有______。 A.遗产税 B.消费税 C.筵席税 D.土地税 三、多项选择(每题1.5分,共1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