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硝基甲苯安全

合集下载

表1化妆品禁用组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表1化妆品禁用组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113 乙酸2-乙基己基(((3,5-双(1,1-二甲基乙基)-4-羟苯基)-甲基)-硫代)酯
114 (2-异丙基戊-4-烯酰基)脲 盐类 116 2-甲氧基乙醇及其乙酸酯
117 2-甲氧基甲基对氨基苯酚
118 2-甲氧基丙醇及其乙酸酯
119 2-甲基氮丙啶 120 2-甲基庚胺及其盐类 121 二异氰酸2-甲基-间-亚苯酯(甲苯-2,6-二异氰酸酯) 122 2-甲基-间苯二胺(甲苯-2,6-二胺)
77 2,3-二氯丙烯
78
2,3-二氢化-2,2-二甲基-6-((4-(苯偶氮基)-1-萘基)偶氮)-1H-嘧啶(溶剂黑3) 其盐类

79 2,3-二硝基甲苯
80 2,3-环氧-1-丙醇
81 2,3-环氧丙基邻甲苯基醚
82 2,3-二羟基萘
83 2,4-二硝基甲苯;工业级的二硝基甲苯
84 2,4,5-三甲基苯胺; 2,4,5-三甲基苯胺盐酸盐
54 异狄氏剂
55 56
57
58 59
1-乙烯基-2-吡咯烷酮 2-((4-氯-2-硝基苯基)氨基)乙醇(HC 黄 No. 12)及其盐类 颜料黄73 (2-((4-氯-2-硝基苯基)偶氮)-N-(2-甲氧基苯基)-3-氧代丁酰胺)及其 盐类 氯鼠酮
(+/-)-2-(2,4-二氯苯基)-3-(1H-1,2,4-三唑-1-基)丙基-1,1,2,2-四氟乙醚
93 辛酸2,6-二溴-4-氰苯酯
94 2,6-二羟基-4-甲基吡啶及其盐类
95 (2,6-二甲基-1,3-二噁烷-4-基)乙酸酯
96 2,6-二硝基甲苯
97 2,7-萘二磺酸, 5-(乙酰胺)-4-羟基-3-((2-甲苯基)偶氮)-及其盐类

硝基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硝基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火灾扑救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
·筑堤收容消防污水以备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储罐.公路/铁路槽车火灾
·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
·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发生异常现象,立即撤离
·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筑堤或挖沟槽收容泄漏物,防止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
·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泄漏物
水体泄漏
·沿河两岸进行警戒,严禁取水、用水、捕捞等一切活动
·在下游筑坝拦截污染水,同时在上游开渠引流,让清洁水绕过污染带
·监测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
·如果已溶解,在浓度不低于10ppm的区域,用lO倍于泄漏量的活性炭吸附污染物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解毒剂:静脉注射亚甲蓝
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800m。
考虑撤离隔离区内的人员、物资
·疏散无关人员并划定警戒区
·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




泄漏处理
·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用关阀、堵漏等措施,以切断泄漏源
·未穿全身防护服时,禁止触及毁损容器或泄漏物
·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
·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可引起溶血及肝损害
环境影响
·对水生生物有毒性作用,能在水环境中造成长期的有害影响

1,3-二硝基苯的物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二硝基苯的物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催化氧化装置或高温装置除去。处理稀的废液应先经过浓缩,再进行焚烧。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外观与性状:无色固体,有挥发性
熔点(℃):89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等
沸点(℃):301
相对密度(水=1):1.57
饱和蒸气压(kPa):1.11kPa/160℃;1.72kPa/170℃
相对密度(空气=1):4.8
燃烧热(kJ/mol):2912.6
临界温度(℃):--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49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3-二硝基苯的物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识别表
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文名称:1,3-二硝基苯
英文名:1,3-dinitrobenzene
分子式:C6H4N2O4
相对分子质量:168.11

硝基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硝基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硝基苯安全技术说明书别名:密斑油特别★有毒警★解毒剂:静脉注射亚甲蓝示化学分子式 C 6H5N02式危险性类别6.1类毒害品燃烧爆炸危险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健康危害·职业接触限值:3PC-TWA 2mg/ m(皮 )(G2B)危· IDLH:200ppm险·急性毒性:大鼠经口 LD50 349mg/kg ;大鼠经皮性 LD502100mg/kg;大鼠吸入 LC50556ppm(4h)·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可引起溶血及肝损害环境影响·对水生生物有毒性作用,能在水环境中造成长期的有害影响·在土壤中具有极强的迁移性·有轻微的生物富集性·易被生物降解,但在高浓度时,会使微生物中毒,影响降解效率理化特性·黄绿色晶体或黄色油状液体,有苦杏仁味。

不溶于水理·熔点: 5.7 ℃化·沸点: 210.9 O C特·相对密度: l.20性·闪点: 88℃及·爆炸极限: 1.8 %(93 ℃ ) ~40%用用途途·用于生产多种医药和染料中间体.如苯胺、联苯胺、偶氮苯、二硝基苯、间氨基苯磺酸等。

也用作有机溶剂个体·佩戴全防型滤毒罐防·穿封闭式防化服护隔离与公共安全泄漏: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lOOm,下风向疏散至少500m。

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应测,根据有害蒸气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急离行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800m。

动考虑撤离隔离区内的人员、物资·疏散无关人员并划定警戒区·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泄漏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应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用关阀、堵漏等措施,行以切断泄漏源动·未穿全身防护服时,禁止触及毁损容器或泄漏物·筑堤或挖沟槽收容泄漏物,防止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泄漏物水体泄漏·沿河两岸进行警戒,严禁取水、用水、捕捞等一切活动·在下游筑坝拦截污染水,同时在上游开渠引流,让清洁水绕过污染带·监测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如果已溶解,在浓度不低于10ppm 的区域,用lO 倍于泄漏量的活性炭吸附污染物火灾扑救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筑堤收容消防污水以备处理,不得随意排放储罐.公路/铁路槽车火灾·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发生异常现象,立即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易制爆化学药品名录

易制爆化学药品名录

公安部公告:《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告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第23条规定,公安部编制了《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1年版),现予公布。

公安部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注: 1.“主要的燃爆危险性分类”栏列出的化学品分类,是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GB20576~20591)》等国家标准,对某种化学品燃烧爆炸危险性进行的分类,每一类由一个或多个类别组成。

如,“氧化性液体”类,按照氧化性大小分为类别1、类别2、类别3三个类别。

2. CAS是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的缩写。

CAS号是美国化学文摘社对化学物质登录的检索服务号。

该号是检索化学物质有关信息资料最常用的编号。

文本格式: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1年版)序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主要的燃爆危险性分类 CAS号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1 高氯酸、高氯酸盐及氯酸盐1.1 高氯酸[含酸50%-72%] PERCHLORIC ACID 氧化性液体,类别1 7601-90-3 18731.2 氯酸钾 POTASSIUM CHLO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1 3811-04-9 14851.3 氯酸钠 SODIUM CHLO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1 7775-09-9 14951.4 高氯酸钾 POTASSIUM PERCHLO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1 7778-74-7 14891.5 高氯酸锂 LITHIUM PERCHLO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1 7791-03-91.6 高氯酸铵 AMMONIUM PERCHLORATE 爆炸物,1.1项氧化性固体,类别1 7790-98-9 14421.7 高氯酸钠 SODIUM PERCHLO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1 7601-89-0 15022 硝酸及硝酸盐类2.1 硝酸[含硝酸≥70%] NITRIC ACID 金属腐蚀物,类别1氧化性液体,类别1 7697-37-2 20312.2 硝酸钾 POTASSIUM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3 7757-79-1 14862.3 硝酸钡 BARIUM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0022-31-8 14462.4 硝酸锶 STRONTIUM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3 10042-76-9 15072.5 硝酸钠 SODIUM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3 7631-99-4 14982.6 硝酸银 SILVER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7761-88-8 14932.7 硝酸铅 LEAD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0099-74-8 14692.8 硝酸镍 NICKEL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4216-75-2 27252.9 硝酸镁 MAGNESIUM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3 10377-60-3 14742.10 硝酸钙 CALCIUM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3 10124-37-5 14542.11 硝酸锌 ZINC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7779-88-6 15142.12 硝酸铯 CAESIUM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3 7789-18-6 14513 硝基类化合物3.1 硝基甲烷 NITROMETHANE 易燃液体,类别3 75-52-5 12613.2 硝基乙烷 NITROETHANE 易燃液体,类别3 79-24-3 28423.3 硝化纤维素3.3.1 硝化纤维素[干的或含水(或乙醇)<25%] NITROCELLULOSE,DRY OR WETTED WITH WATER (OR ALCOHOL) 爆炸物,1.1项 9004-70-0 03403.3.2 硝化纤维素[含增塑剂<18%] NITROCELLULOSE WITH PLASTICIZING SUBSTANCE 爆炸物,1.1项 9004-70-0 03413.3.3 硝化纤维素[含乙醇≥25%] NITROCELLULOSE WITH ALCOHOL 爆炸物,1.3项 9004-70-0 03423.3.4 硝化纤维素[含水≥25%] NITROCELLULOSE WITH WATER 易燃固体,类别1 2555 3.3.5 硝化纤维素[含氮≤12.6%,含乙醇≥25%] NITROCELLULOSE WITH ALCOHOL,NOT MORETHA N 12.6% NITROGEN 易燃固体,类别1 25563.3.6 硝化纤维素[含氮≤12.6%,含增塑剂≥18%] NITROCELLULOSE WITH PLASTICIZING SU BSTANCE, NOT MORETHAN 12.6% NITROGEN 易燃固体,类别1 25573.4 硝基萘类化合物 NITRONAPHTHALENES3.5 硝基苯类化合物 NITROBENZENES3.6 硝基苯酚(邻、间、对)类化合物 NITROPHENOLS(O-,M-,P-)3.7 硝基苯胺类化合物 NITROANILINES3.8 2,4-二硝基甲苯 2,4-DINITROTOLUENE 121-14-2 20382,6-二硝基甲苯 2,6-DINITROTOLUENE 606-20-2 16003.9 二硝基(苯)酚[干的或含水<15%] DINITROPHENOL 爆炸物,1.1项 25550-58-7 00763.10 二硝基(苯)酚碱金属盐[干的或含水<15%] DINITROPHENOLATES 爆炸物,1.3项 007 73.11 二硝基间苯二酚[干的或含水<15%] DINITRORESSORCINOL 爆炸物 1.1项 519-44-8 007 84 过氧化物与超氧化物4.1 过氧化氢溶液4.1.1 过氧化氢溶液[含量≥70%] HYDROGEN PEROXIDE SOLUTION 氧化性液体,类别1 7722-84-1 20154.1.2 过氧化氢溶液[70%﹥含量≥50%] HYDROGEN PEROXIDE SOLUTION 氧化性液体,类别2 772 2-84-1 20144.1.3 过氧化氢溶液[50%﹥含量≥27.5%] HYDROGEN PEROXIDE SOLUTION 氧化性液体,类别3 7 722-84-1 20144.2 过氧乙酸 PEROXYACETIC ACID 易燃液体,类别3 有机过氧化物D型 79-21-04.3 过氧化钾 POTASSIUM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1 17014-71-0 14914.4 过氧化钠 SODIUM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1 1313-60-6 15044.5 过氧化锂 LITHIUM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2031-80-0 14724.6 过氧化钙 CALCIUM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305-79-9 14574.7 过氧化镁 MAGNESIUM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335-26-8 14764.8 过氧化锌 ZINC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314-22-3 15164.9 过氧化钡 BARIUM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304-29-6 14494.10 过氧化锶 STRONTIUM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314-18-7 15094.11 过氧化氢尿素 UREA HYDROGEN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3 124-43-6 15114.12 过氧化二异丙苯[工业纯] DICUMYL PEROXIDE 有机过氧化物F型 80-43-3 3109液态3110固态4.13 超氧化钾 POTASSIUM SU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1 12030-88-5 24664.14 超氧化钠 SODIUM SU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1 12034-12-7 25475燃料还原剂类5.1 环六亚甲基四胺[乌洛托品] HEXAMETHYLENETETRAMINE 易燃固体,类别3 100-97-0 1328 5.2 甲胺[无水] METHYLAMINE 易燃气体,类别1 74-89-5 10615.3 乙二胺 ETHYLENE DIAMINE 易燃液体,类别3 107-15-3 16045.4 硫磺 SULPHUR 易燃固体,类别2 7704-34-9 13505.5 铝粉[未涂层的] ALUMINIUM POWDER UNCOATED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3 7429-90-5 13965.6 金属锂 LITHIUM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7439-93-2 14155.7 金属钠 SODIUM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7440-23-5 14285.8 金属钾 POTASSIUM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7440-09-7 22575.9 金属锆粉[干燥的] ZIRCONIUM POWDER,DRY 1.发火的:自燃固体,类别1;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2.非发火的:自热物质,类别1 7440-67-7 20085.10 锑粉 ANTIMONY POWDER 7440-36-0 28715.11 镁粉(发火的) MAGNESIUM POWDER (PYROPHORIC) 自燃固体,类别1;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7439-95-45.12 镁合金粉 MAGNESIUM ALLOYS POWDER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5.13 锌粉或锌尘(发火的) ZINC POWDER or ZINC DUST (PYROPHORIC) 自燃固体,类别1;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7440-66-6 14365.14 硅铝粉 ALUMINIUM SILICON POWDER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3 13985.15 硼氢化钠 SODIUM BOROHYDRIDE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16940-66-2 14265.16 硼氢化锂 LITHIUM BOROHYDRIDE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16949-15-8 1413 5.17 硼氢化钾 POTASSIUM BOROHYDRIDE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13762-51-1 1870 6其他6.1 苦氨酸钠[含水≥20%] SODIUM PICRAMATE 易燃固体,类别1 831-52-7 13496.2 高锰酸钠 SODIUM PERMANGAN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0101-50-5 15036.3 高锰酸钾 POTASSIUM PERMANGAN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7722-64-7 1490注: 1.“主要的燃爆危险性分类”栏列出的化学品分类,是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GB20576~20591)》等国家标准,对某种化学品燃烧爆炸危险性进行的分类,每一类由一个或多个类别组成。

对硝基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对硝基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对硝基甲苯
对硝基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信息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信息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
(mg/m3):
5[皮]
前苏联MAC
(mg/m3):
生态毒理毒性:
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
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
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用控制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对二硝基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对二硝基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对二硝基苯化学品英文名:1,4-dinitrobenzeneCAS号:100-25-4分子式:C6H4N2O4分子量:168.11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致命。

皮肤接触致命。

吸入致命。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2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1急性吸入毒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00吞咽致命H310皮肤接触致命H330吸入致命H373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H410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2严防进入眼中、接触皮肤或衣服。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84[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戴呼吸防护装置——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1+P310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10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61+P364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4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P391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P405存放处须加锁。

——P403+P233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吞咽致命。

皮肤接触致命。

吸入致命。

种高毒物质中文告知卡精编版

种高毒物质中文告知卡精编版

种高毒物质中文告知卡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4.2?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54种)。

4.2.1?N-甲基苯胺
4.2.2?N-异丙基苯胺
4.2.3?氨
4.2.4?苯
4.2.5?苯胺
4.2.6?丙烯酰胺
4.2.7?丙烯腈
4.2.8?对硝基苯胺
4.2.9?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
二苯胺
二甲基苯胺
二硫化碳
二氯代乙炔
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
二硝基甲苯
二氧化氮
二异氰酸甲苯酯
氟化氢
氟及其化合物(不含氟化氢)
镉及其化合物(按Cd计)
铬及其化合物

碳酰氯(光气)
黄磷
甲基肼
甲醛
焦炉逸散物

可溶性镍化合物
磷化氢
硫化氢
硫酸二甲酯
4.2.33?氯化汞
氯萘
氯甲甲醚

氯乙烯
锰及其化合物
镍与难溶性镍化合物
铍及其化合物
偏二甲基肼
铅(尘、烟)
氰化氢
氰化物
三硝基甲苯
砷化氢(胂)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
石棉
铊及其可溶性化合物
羰基镍
锑及其化合物
五氧化二钒烟尘
硝基苯
一氧化碳(非高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DI生产的硝化阶段的火灾危险性
原料甲苯是一无色易燃的液体,蒸气有毒,爆炸极限为1.27% ~7%。

中间产品硝基苯是有毒的可燃液体,其爆炸下限为1.8% ;二硝基甲苯虽不属高爆等级的物品,但当引爆后,它具有77% 的TNT爆炸强度,是一种易燃易爆的高危险物质,急剧加热易爆炸,其单独贮存有一定的危险;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和浓硝酸浓硫酸遇水能大量放热,甚至引起爆炸,它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作用,硝酸是一强氧化剂,与有机材料接触会着火,放出剧毒气体。

2.2 二硝基甲苯还原阶段的火灾危险性
氢气是易燃的气体,遇到氯气能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在4% ~75% 的浓度范围内,氢气与空气形成了强烈的爆炸性混合物;在还原工序用的催化剂干燥后,在空气中还会自燃,并且生成的甲苯二胺也是一有毒的易燃液体。

2.3 合成光气阶段的火灾危险性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易燃气体,空气中含有12%~ 75% 的一氧化碳,就构成了爆炸性混合物,并由于火花、火焰存在及有热源时就能够爆炸,在空气中是高允许浓度为30 mg/m3;氯气虽是非燃烧和非爆炸的.正如氯气能使一定的物质燃烧一样.许多有机化学品迅速与氯气发生反应,如与无水氨气反应,急剧加热易爆炸光气虽然不易燃易爆.但它是剧毒气体.遇水有腐蚀性,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 01 。

TDI为无色有毒的可燃液体,遇到热源、火种时也可剧烈燃烧
3 防火防爆对策
3.1 杜绝一切火源
在TDI生产的各工序中.为防止火灾,要严格执行防火制度。

在生产中进行检修要使用不引起火花的工具.严禁用铁器敲打设备和管线,严禁穿带钉子的鞋,在任何操作厂房内都需要穿安全鞋;不得在暖气或高温设备上烘烤易燃物品。

3.2 防止静电放电
液体在管道内的流速不应过大,如甲苯加入量应为1 800 kg/'h,硝基苯的加人量应控制为2 835 kg/h,二硝基甲苯加人量应控制在1 900 kg/h~3 800 kg/h,甲苯二胺的加人量应控制在2 207 kg/h 灌注液体时,应防止液体飞溅和剧烈的搅拌现象;向贮槽输送液体的管道.要放在液面之下或将液体沿容器的内壁缓慢流下,以免发生静电;TDI生产各工序的金属设备.要有安全可靠的接地措施,防止静电的积累
3.3 为防止电火花的产生,在TDI生产中的一些工序,如氢气钢瓶附近或使用氢气的地方的电器设备,应该使用本质安全型的防爆电气设备
3.4 要控制好混合物的组成.使其组成处在爆炸极限之外,防止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其次,要控制和消除各种用以点火的能量。

3.5 由于二硝基甲苯有潜在爆炸破坏的能力,所以它的贮槽应该和装置分开设置。

二硝基甲苯贮存应稀释成乳液(二硝基甲苯与水的体积比为1:3)
3.6 防止跑冒滴漏,生产中接触的物料大都是易燃易爆的有毒物质,生产设备、工艺管线和贮罐等出现跑冒滴漏易酿成火灾。

因此,日常生产中要作好安全检查,不留任何死角,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修复存有跑冒滴漏的部位。

5-11
晚上22时多,记者从沧州市有关部门拿到沧州大化TDI车间爆炸事故通报。

通报中说,5月11日下午13时30分,中国化工集团沧州大化TDI有限责任公司TDI车间硝化工段发生爆炸,引发甲苯供料槽起火。

目前爆炸未造成有害气体泄漏。

初步查明,事故造成3人死亡,9人重伤,数十人轻伤。

事故发生后,沧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现场成立了TDI 抢险救援指挥部,并召开了紧急调度会。

沧州市领导郭华、刘学库、潘冬青、张宇、周爱民、李继中、宋文新、匡洪治、赵义山、吕维彬等赶往现场进行部署。

沧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还赶到医院慰问了伤员。

据介绍,沧州市武警消防官兵、医护人员以及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立即投入到抢险救援工作中。

消防支队在接警后出动市区所有消防车辆对现场大火进行扑救;沧州市中心医院、沧州市人民医院、沧州市二医院迅速组织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伤员展开救护;交警部门组织警力疏导过往车辆。

另据介绍,环境监测部门在爆炸发生后,立即在厂区下风处设立了临时监测点。

检测结果显示,目前总有机物、氮氢化物、氯气等三项有害物质没有检出。

事故发生后,沧县政府立即对工厂附近达子店村村民进行疏散,至下午15时整村民全部疏散完毕。

截至下午16时30分,现场明火已被扑灭。

初步查明,事故造成3人死亡,受伤者大部分是由于爆炸造成冲击波导致划伤所致。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政府昨日确认,截至12日7时30分,沧州大化TDI车间爆炸事故已造成5人死亡,并造成重度伤14人、中度伤4人,另有62人轻伤。

11日13时40分左右,中国化工集团沧州大化TDI有限责任公司TDI车间硝化工段发生爆炸引发甲苯供料槽起火。

记者目击大化公司一片狼藉
在沧州大化记者发现,厂区西侧百米左右的2米多高围墙上半截已被强大的冲击波击倒在外,只剩下一人高的下半截。

原先围墙上的铁丝网掉在地上,墙外到处散落着玻璃、土石块、铁块,还有一些衣物。

通过围墙可以清楚地看到爆炸现场的情况。

从围墙处可以看到,空无一人的爆炸现场狼藉一片,罐体的保温层已经脱落,铝板随风摇晃,爆炸区的罐体和一些建筑物都被浓烟熏黑,在里面还有屡屡青烟升起。

在厂区西侧几百米外,有罐体残骸。

医院“人满为患”
爆炸后众多伤者被送往沧州市各大医院,沧州市人民医院、沧州市中心医院、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都住满伤者。

沧州市人民医院一名医务人员透露,这两天医院的所有手术已经停了,集中力量救治爆炸中的伤者,各个科室都有此次事故的伤者,医院的手术用品也一时告急,病房早已告罄,
很多伤者住在临时加的病床上。

记者在沧州市人民医院的外科住院楼3楼4楼看到,很多伤者家属聚集在病房的楼道内,病房里住满伤者,不时有身穿大化集团工作服的人员进出。

爆炸拷问四大疑点
疑点1离居民区到底有多远?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沧州市环保局闫玉坤局长说,化工厂离居民区的安全距离是1500米,符合国家规定。

但记者发现,在达子店村西侧,几十家民居呈一排处在距离化工厂围墙400-500米之间。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记者提问,该安全距离到底是多少?什么时候测量的?
就此,“就算是居民的住宅距离离化工厂很近,也不会是500米……”闫玉坤说。

疑点2爆炸后是啥气体泄漏?
闫玉坤局长说,爆炸发生后,沧州市环保局成立了3个空气监测点。

但截至目前,在空气中没有监测到有害有毒气体,空气质量正常。

但很多村民都称爆炸后闻到了一种刺鼻难闻的气体,导致多人出现呕吐、难受的症状。

既然空气中没有监测到有毒有害气体,那村民闻到的是啥?
疑点3消防设施为何全瘫痪?
当消防车到达现场时,化工厂全部停电,该厂的消防设施全部瘫痪。

该厂在立项审批建设的时候,消防设施是否合格?是否达到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疑点4没发生有毒气体泄漏?
沧州大化安全环保部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厂从建厂以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一起气体泄漏事件。

但附近村民反映,化工厂在刚刚建厂的时候就发生过一起气体泄漏事故。

2004年又发生过一次,不仅如此,在此期间他们还经常会闻到一种难闻刺鼻气味从化工厂飘散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