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化学》复习题解析

《动物生物化学》复习题解析
《动物生物化学》复习题解析

第一章:绪论

一、思考题:

1、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概述生物化学的发展阶段。

2、生物化学和畜牧兽医专业之间有何联系?

二、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静态生化动态生化机能生化

第二章:蛋白质

一、问答题和计算题

1、为什么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2、试比较Gly、Pro与其它常见氨基酸结构的异同?

3、为什么说一级结构是蛋白质功能的基础,高级结构是蛋白质表现功能所必须?

试举例说明。

4、为什么说蛋白质水溶液是一种稳定的亲水胶体?

5、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变性的机制是什么?举例说明蛋白质变性在实践中的应用。

6、已知某蛋白质的多肽链是 -螺旋。该蛋白质的分子量为240 000,求蛋白质

的分子长度。(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0)

7. 指出以下肽段中有哪些(个)是含硫的氨基酸,哪些(个)是非极性的氨基

酸。如果用胰蛋白酶水解这段肽,其产物是什么?

Gly-Ala-Gln-Val-Lys-Ser-Leu-Met-Ala-Arg-Cys-Ile (2005.南农考研题)

8. 当蛋白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从零增至高值时,开始溶解度增加,然后溶解度降

低,直至产生沉淀,说明原因解释现象。(北师大2000考题)

9、蛋白质变性后有哪些现象出现?并举出三种以上能引起蛋白质变性的试剂。

10、某氨基酸溶于pH7的水中,所得氨基酸溶液的pH值为6,问氨基酸的pI是大于

6、等于6还是小于6?

11、一个Ala、Ser、Phe、Leu、Arg、Asp和His的混合液在pH3.9时进行纸电泳,指出哪些氨基酸向阳极移动?哪些氨基酸向阴极移动?

二、名词解释

等电点(pI)肽键和肽链肽肽平面及二面角

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蛋白质变性与复性分子病别构效应

三、是非题

1.构成蛋白质的20种基本氨基酸除脯氨酸外,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与羧基相邻

α-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氨基。 ( 对 )

2.一个氨基酸在水溶液中或固体状态时是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 ( 错 )

3. 构型的改变必须有旧共价键的破坏和新共价键的形成,而构象的改变则不发

生此变化。 ( 对 )

4.肽的命名是从肽链的N端开始到C端。 ( 对 )

5.蛋白质分子中肽链能自由旋转。 ( 错 )

6.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 ( 错 )

7.蛋白质在pl时其溶解度最小。 ( 对 )

8.pH2.3时,所有氨基酸都带正电荷。 ( 对 )

9.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肽链越长,结合的SDS分子越多,

故泳动速度越快。 ( 错 )

10.氨基酸溶液的pH大于它的pI时,则该氨基酸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 对 )

11.蛋白质分子的四级结构是指多个肽键通过共价键连成的整体分子。 ( 错 )

12.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均为氧的载体,前者是一个典型的变构蛋白,后者则不是。 ( 对 )

13.变性的蛋白质的分子量发生了变化。 ( 错 )

14.蛋白质的亚基(或称亚单位)和肽是链同义的。 ( 对 )

15.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蛋白质分子量是依据不同蛋白质所带电菏的不

同而分离的。 ( 错 )

16.蛋白质变性作用的实质就是蛋白质分子中所有的键均被破坏引起天然构象的

解体。 ( 错 )

17. 变性蛋白质溶解度降低是因为蛋白质分子的电荷被中和以及除去了蛋白质

外面的水化层所引起的。 ( 错 )

18.天然氨基酸都具有一个不对称a-碳原子。 ( 错 )

19. 蛋白质分子中所有氨基酸(除甘氨酸外)都是左旋的。 ( 对 )

20. 只有在很高或很低pH值时,氨基酸才主要以非离子化形式存在。 ( 错 )

21.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都呈兰紫色。 ( 错 )

22.蛋白质分子中肽链能自由旋转。 (错)

23.蛋白质在pl时其溶解度最小。 (对)

24.该氨基酸溶液的pH大于它的pI时,则该氨基酸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对)

https://www.360docs.net/doc/dc12366658.html,Br能裂解Gly-Met-Pro三肽。 (对)

26.用凝胶过滤(Sephade×G100)柱层析分离蛋白质时,总是分子量小的先下来

分子量大的后下来。 (错)

27.在水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最小时的pH值通常就是它的等电点。 (对)

38.某蛋白质在pH6时向阳极移动,则其等电点小于6。 (对)

39.自然界的蛋白质和多肽类物质均由L-型氨基酸组成。 (对)

40、生物体内只有蛋白质才含有氨基酸。(错)

41、蛋白质分子中个别氨基酸的取代未必会引起蛋白质活性的改变。(对)

42、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的分子病,其病因是由于正常血红蛋白分子中的

一个谷氨酸残基被缬氨酸残基所置换。(对)

43、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病,其病因是由于血红蛋白的代谢发生障碍。(错)

44、天然氨基酸都有一个不对称α-碳原子。(错)

四.单项选择

1.下列氨基酸中,哪个含有吲哚环?(C )

(A)甲硫氨酸(B)苏氨酸(C)色氨酸(D)缬氨酸(E)组氨酸

2.下列氨酸溶液除哪个外都能使偏振光发生旋转?(B )

(A)丙氨酸(B)甘氨酸(C)亮氨酸(D)丝氨酸(E)缬氨酸

3.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克,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克? ( B )

(A) 2.00g, (B) 2.50g, (C) 3.00g, (D) 6.25g (E)以上都不是

4.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 D )

(A)精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谷氨酸(E)以上都不是

5.肽在下列哪个波长具有最大光吸收?(C)

(A)215nm (B)260nm (C)280nm (D)340nm (E)以上都不是

6.有一多及经酸水解后产生等摩尔的Lys、Gly和Ala。如用胰蛋白酶水解该肽,仅发现有

游离的Gly和一种二肽。下列多肽的一级结构中,哪一个符合该肽的结构? (B) (A)Gly-Lys-Ala-Gly-Ala (B)Ala-Lys-Gly (C)Lys-Gly-Ala

(D) Gly-Lys-Ala (E) Ala-Gly-Lys

6.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那种条件下不稳定: ( B )

(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等于pI, (C)溶液pH值小于pI,

(D)在水溶液中(E)以上都错

7.蛋白质的等电点是: (D )

(A)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7时溶液的pH值,

(B)蛋白质分子呈正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

(C)蛋白质分子呈负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

(D)蛋白质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时溶液的pH值

(E)以上都错

8.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 C )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 (B)肽键的断裂,

(C)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D)蛋白质的水解(E)以上都错

9.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 C )

(A)粘度下降 (B)溶解度增加 (C)生物学活性丧失 (D)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E)以上都错

10.下列那种因素不能使蛋白质变性: ( D )

(A)加热震荡,(B)强酸强碱、有机溶剂, (C)重金属盐, (D)盐析(E)以上都错

11.蛋白质变性不包括: ( B )

(A)氢键断裂,(B)肽键断裂, (C)疏水键断裂, (D)二硫键断裂(E)以上都是

12. 下列氨酸溶液除哪个外都能使偏振光发生旋转?(B)

(A)丙氨酸(B)甘氨酸(C)亮氨酸(D)丝氨酸(E)缬氨酸

13.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特点是(B )

(A)相同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功能一定相同

(B)一级结构相近的蛋白质,其功能类似性越大

(C)不同结构中任何氨基酸的改变,其生物活性即消失

(D)不同生物来源的同种蛋白质,其一级结构相同

(E)以上都不对

14.通过凯氏微量定氮测得某样品的总蛋白氮为2.0克,该样品含多少克蛋白质?(D)

(A)28.14 (B)18.56 (C) 14.07 (D)12.5

15.某一溶液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为45%,此溶液的蛋白质氮的百分浓度为:( E )

A.8.3% B.9.8% C.6.7% D.5.4% E.7.2%

16.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 D )

A.组氨酸 B.赖氨酸 C.甘氨酸 D.天冬氨酸 E.色氨酸

17.下列哪一种氨基酸是亚氨基酸: ( A )

A.脯氨酸 B.焦谷氨酸 C.亮氨酸 D.丝氨酸 E.酪氨酸

18.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 C )

A.离子键 B.疏水键 C.肽键 D.氢键 E.二硫键

19.关于肽键特点的错误叙述是: ( E )

A.肽键中的C-N键较C-N单键短 B.肽键中的C-N键有部分双键性质

C.肽键的羰基氧和亚氨氢为反式构型 D.与C-N相连的六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E.肽键的旋转性,使蛋白质形成各种立体构象

20.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B )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这种结构 B.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21.含有Ala,Asp,Lys,Cys的混合液,其pI依次分别为6.0,2.77,9.74,5.07,在pH9环境中电泳分离这四种氨基酸,自正极开始,电泳区带的顺序是: ( B )

A.Ala,Cys,Lys,Asp B.Asp,Cys,Ala,Lys

C.Lys,Ala,Cys,Asp D.Cys,Lys,Ala,Asp

E.Asp,Ala,Lys,Cys

21. 含有疏水侧链的一组氨基酸是: ( B )

(A)色氨酸、精氨酸, (B)苯丙氨酸、异亮氨酸,

(C)精氨酸、亮氨酸, (D)蛋氨酸、组氨酸(E)以上都不对

22..血清白蛋白(pI=4.7)在下列那种pH值溶液中带正电荷? ( A )

(A) pH4.0,(B) pH4.7,(C) pH5.0,(D) pH8.0

23.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根据各种蛋白质(B)

(A)在一定pH值条件下所带净电荷不同

(B)分子大小不同(C)分子极性不同

(D)溶解度不同(E)以上说法都不对

24. 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 A )

(A)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 (B)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

(C)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D)使蛋白质溶液成为Pi

(E)以上说法都不对

25. 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那种氨基酸? ( D )

(A)半胱氨酸,(B)蛋氨酸,(C)胱氨酸,(D)瓜氨酸(E)以上说法都不对

26、在寡聚蛋白质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

之谓 (C )

A、三级结构

B、缔合现象

C、四级结构

D、变构现象(E)以上说法都不对

27、形成稳定的肽链空间结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肽键中的四个原子以及和它相

邻的两个α-碳原子处于 (C )

A、不断绕动状态

B、可以相对自由旋转

C、同一平面

D、随不同外界环境而变化的状态(E)以上说法都不对

28、甘氨酸的解离常数是pK1=2.34, pK2=9.60 ,它的等电点(pI)是( B )

A、7.26

B、5.97 C 、7.14 D、10.77 E、都不是

29、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 D )

A、全部是L-型

B、全部是D型

C、部分是L-型,部分是D-型

D、除甘氨酸外都是L-型

E、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三章:酶

一、问答题

1、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2、试比较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异同。

3、什么是米氏方程,米氏常数Km的意义是什么?

4、什么是同工酶?为什从可以用电泳法对同工酶进行分离?同工酶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有何应用?

5、举例说明酶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6、称取25毫克某蛋白酶制剂配成25毫升溶液,取出1毫升该酶液以酪蛋白为

底物,用Folin-酚比色法测定酶活力,得知每小时产生1500微克酪氨酸。另取2毫升酶液,用凯式定氮法测得蛋白氮为0.2毫克。若以每分钟产生1微克酪氨酸的酶量为一个活力单位计算,根据以上数据,求出:

(1)1毫升酶液中含有的蛋白质和酶活力单位数;

(2)该酶制剂的比活力;

(3)1克酶制剂的总蛋白含量和酶活力单位数。

答案(1)1毫升酶液中含有的蛋白质和酶活力单位

数;

答:0.1 x 6.02 = 0.602mg 1500/60 = 25 u

(2)该酶制剂的比活力;

答:25 x 25 /25 = 25u/mg

(3)1克酶制剂的总蛋白含量和酶活力单位数。

答:0.602 x 25/25 x 1000 = 602mg

25 x 1000 = 25000 u

7、100克胰脏中胰酶总活力是10000u,经硫酸铵盐析得胰酶10克,胰酶总活力

是8000u,经层析得胰酶1克,5000u,问胰脏和硫酸铵沉淀、层析两步所得胰酶比活力以及纯化倍数?

答案:胰脏 100克比活力:0.1u/mg

硫酸铵沉淀 10克胰酶比活力:0.8 u/mg 纯化倍数:8倍

层析 1克胰酶比活力:5 u/mg 纯化倍数:50倍

8、竞争性抑制剂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请解释为什么在有抑制剂存在时Km变大

了,而Vmax没有变化?

二、名词解释(都应掌握)

酶的活性中心全酶酶原酶原激活活力单位

比活力米氏方程诱导契合变构效应 ribozyme

辅酶和辅基多酶复合体系酶原激活别构酶同工酶Km

竟争性抑制作用非竟争性抑制作用维生素

三、选择题

1.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 C )

A.上的几个必需基团 B 中心部位的一种特殊结构

C.结合底物并发挥催化作用的部位 D.与底物结合的部位

E.催化底物变成产物的部位

2.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的动力学特点是( E )

A.Vmax和Km都不变 B.Vmax不变,Km↓ C.Vmax↑,Km不变

D.Vmax↓,Km不变 E.Vmax不变,Km↑

3.有机磷农药结合酶活性中心丝氨酸上的基团是:( B )

A.氨基 B.羟基 C.羧基 D.咪唑基 E.巯基

4.酶原激活的实质是:( C )

A.酶原分子的某些基团被修饰 B.酶蛋白的变构效应

C.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D.酶原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而一级结构不变

E.激活剂与酶结合使酶激活

5.同工酶的特点是:( C )

A.催化同一底物起不同反应的酶的总称

B.催化的反应及分子组成相同,但辅酶不同的一组酶

C.催化作用相同,但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D.多酶体系中酶组分的统称

E.催化作用、分子组成及理化性质均相同,但组织分布不同的一组酶

6.别构效应剂与酶的哪一部位结合:( A )

A.活性中心以外的调节部位 B.酶的苏氨酸残基

C.酶活性中心的底物结合部位 D.任何部位

E.辅助因子的结合部位

7.唾液淀粉酶经透析后,水解淀粉能力显著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B )

A.酶蛋白变性 B.失去Cl- C.失去辅酶 D.酶含量减少 E.失去Mg2+

8、某酶的动力学资料如下图,它的Km为(C )

A.2

B.-3

C.0.33

D.0.23

E.0.5

9、酶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作图,当底物浓度达一定程度时,得到的是零级反应,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C )

A、形变底物与酶产生不可逆结合

B、酶与未形变底物形成复合物

C、酶的活性部位为底物所饱和

D、过多底物与酶发生不利于催化反应的结合

E、以上说法都不对

10、米氏常数Km是一个用来度量 ( A )

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

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

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

D、酶的稳定性的常数

E、以上说法都不对

10、下列关于辅基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D )

A、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B、只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化学基团的传递

C、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

D、一般不能用透析和超滤法与酶蛋白分开

E、以上说法都不对

11、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 ( A )

A、酶蛋白

B、底物

C、辅酶或辅基

D、催化基团

E、以上说法都不对

12、某酶今有4种底物(S),其Km值如下,该酶的最适底物为( E )

A、S1:Km=5×10-5M

B、S2:Km=1×10-5M

C、S3:Km=10×10-5M

D、S4:Km=0.1×10-5M

E、S5::Km=0.01×10-5M

13、下列关于酶特性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D )

A、催化效率高

B、专一性强

C、作用条件温和

D、都有辅因子参与

E、酶活性可以调节

14、酶具有高度催化能力的原因是 ( A )

A、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酶能催化热力学上不能进行的反应

C、酶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D、酶能提高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E、以上说法都不对

15、目前公认的酶与底物结合的学说是( D )

A、活性中心说

B、诱导契合学说

C、锁匙学说

D、中间产物学说

E、以上说法都不对

16、变构酶是一种( B )

A、单体酶

B、寡聚酶

C、多酶复合体

D、米氏酶

E、核酶

17、具有生物催化剂特征的核酶(ribozyme)其化学本质是( B )

A、蛋白质

B、RNA

C、DNA

D、糖蛋白

E、以上说法都不对

18、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的。( A )

A、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活性中心。

E、以上说法都不对

19、乳酸脱氢酶(LDH)是一个由两种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假定这些亚基随机结合成酶,这种酶有多少种同工酶?( D )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E、六种

20、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按抑制类型应属于( C )

A、反馈抑制

B、非竞争性抑制

C、竞争性抑制

D、底物抑制

E、以上说法都不对

21、NAD+在酶促反应中转移( B )

A、氨基

B、氢原子

C、氧原子

D、羧基

E、以上说法都不对

22、NAD+或NADP+中含有哪一种维生素的辅酶形式?( C )

A、B1

B、B2

C、B5

D、B7

E、B12

23、生物素是下列哪一个酶的辅酶?( D)

A、丙酮酸脱氢酶

B、丙酮酸激酶

C、丙酮酸脱氢酶系

D、丙酮酸羧化酶

E、以上说法都不对

24、酶原是酶的前体( B )

A、有活性

B、无活性

C、提高活性

D、降低活性

E、以上说法都不对

四、是非题

1、当[ES]复合物的量增加时,酶促反应速度增加。(对)

2、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是一个特征性常数因此与所用酶底物无关。(错)

3、对酶的催化活性来说,酶蛋白的一级结构是必需的,而与酶蛋白构象关

系不大。(错)

4、酶原激活过程实际就是酶活性中心暴露或形成的过程。(对)

5、辅酶和辅基无严格界限,只是和酶蛋白结合牢固程度不同。(对)

6、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是恒定的,是特征性常数。(错)

7、所有别构酶都是寡聚酶。(对)

8、巳有记载的核酶(ribozyme)不符台酶的经典概念。(对)

9、所有的酶都有蛋白质的四级结构。(错)

10、同工酶就是一种酶同时具有几种功能的酶(错)

11、酶影响它所催化反应的平衡。(错)

12、米氏常数(Km)是与反应系统的酶浓度无关的一个常数。(对)

13、辅酶与酶蛋白的结合不紧密,可以用透析的方法除去。(对)

14、一个酶作用于多种底物时,其最适底物的Km值应该是最小。(对)

15、酶反应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取决于酶蛋白本身。(对)

16、酶的最适温度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错)

17、竞争性抑制剂在结构上与酶的底物相类似。(对)

18、L-氨基酸氧化酶可以催化D-氨基酸氧化。(错)

19、本质为蛋白质的酶是生物体内唯一的催化剂。(错)

第四章:糖代谢

一、问答题

1、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未端代谢途径?

2、糖异生与糖酵解代谢途径有哪些差异?写出不同步骤反应式和催化反应的酶。

3、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物学意义。

4、简述生物体糖代谢有哪些主要途径?

5、有氧氧化中有那些关键酶?写出它们催化哪些反应的反应式?

6、什么是三羧酸循环?写出三羧酸循环反应全过程反应式和酶。

7、为什么说虽然糖酵解作用是古老供能途径,但糖酵解作用仍有其生物学意义。

8、一分子葡萄糖氧化成CO2、H2O时,生成多少分子ATP?说明其生成的部位和过

程。

二、名词解释

血糖糖酵解糖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

Cori循环糖异生作用底物循环

三、选择题

1.哺乳动物肝中,1分子葡萄糖酵解内2分子乳酸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B)

A.1 B.2 C.3 D.4 E.5

2.丙酮酸氧化分解时,净生成ATP分子数是:(B)

A.12ATP B.15ATP C.18ATP D.21ATP E.24ATP

3.下述哪个产能过程不在线粒体? (D)

A.三羧酸循环 B.脂肪酸β-氧化 C.电子传递 D.糖酵解 E.氧化磷酸化

4.下述哪步反应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一分子高能磷酸化合物? (B)

A.柠檬酸→α-酮戊二酸 B.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 C.琥珀酸→延胡索酸

D.延胡索酸→苹果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5.在丙酮酸羧化支路中,草酰乙酸+NTP→ND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O2反应中,NTP代表: (C)

A.ATP B.CTP C.GTP D.TTP E.UTP

6、在厌氧条件下,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E)

A、丙酮酸

B、乙醇

C、草酸

D、CO2

E、乳酸

7、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 )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如核糖等。(A)

A、NADPH+H+

B、NAD+

C、ADP

D、CoASH

E、FADH2

8、下面哪种酶既在糖酵解又在葡萄糖异生作用中起作用?( B )

A、丙酮酸激酶

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1,6-二磷酸果糖激酶

D、已糖激酶

E、都起作用

态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态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1.0分,共25.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某个人工作能力低,但他经常抱怨同事和领导,他的这种负性态度实际上是在掩盖真正的原因”,这种现象体现出的是态度的( )功能。 A 效用 B 认知 C 自我防御 D 价值表达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态度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效用功能、认知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以及价值表达功能。态度的自我防御功能能够使人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弗洛伊德提出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在本质上都是自我防御的态度。通过防御机制,人们能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 第2题 在态度的ABC模式中,B是指( )。 A 认知 B 情感 C 行为 D 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态度包括三个成分:①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②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 ③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

词首分别为C(认知)、 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的三种成分也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 第3题 对畏惧与态度转变的研究表明,( )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A 低程度畏惧 B 中等程度畏惧 C 高程度畏惧 D 任何程度畏惧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的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会使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第4题 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 与生俱来的 B 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 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态度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因此,答案选D。 第5题 社会心理学家为了避免社会赞许性的反应偏差对态度测量的干扰,发明了 ( )。 A 直接测量方法

2017司法考试法理学真题

2017 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视程序, 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④ 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 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 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 罪 D. 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答案】ABCD 【解析】法律意识是一 种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民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的看法,对现行法的理解、解释、态度的情绪,对自己喝他**** 利、义务的认识,对人民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的知识修养等,故ABCD选项均应入选。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 .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 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 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答案】ABC 【解 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 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 中国声明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生甲的论点是:①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和法律规 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 。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表现为法 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 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 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 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此法的构成 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5[单选题]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 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A.法律事件 B. 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答案】B 【解析】法律事实就是 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是意志行为,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的表现。题中魏明与桂敏登记结婚的行为引起婚姻关系的产生,是一种法律行为。 6[单选题]“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 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这段话是由谁阐述的?A.马克思B.恩格斯C. 列宁 D. 亚里士多德

法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法理学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阶级社会中,法的实施主要依靠( D ) A.自觉遵守 B.领导威信 C.社会舆论 D.国家强制力保证 2.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 B ) A.法律规范 B.法律概念 C.法律原则 D.法律技术性规定 3.在当代中国社会,正义和利益的关系是( A ) A.一致的 B.对立的 C.矛盾的 D.对等的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中一个突出问题是( C ) A.无法可依 B.法律滞后 C.不依法办事 D.违法不纠 5.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 B ) A.一般人的行为 B.人们相互的行为 C.每个人本人的行为 D.违法者的行为 6.法的消亡是如何实现的( B ) A.国家领导人废除 B.自行消亡 C.由国家公布法律予以废除D.全民公决废除

7.社会主义的法是怎样产生的?( A ) A,在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B.在已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C.以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D.不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 8.美国法属于哪一法系?( D ) A.大陆法系 B.法典法系 C.罗马一日耳曼法系 D.普通法系 9.资产阶级法律的核心是( A ) A.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B.维护资产阶级专政 C.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D.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和平等10.下列哪项不是法治所蕴涵的法律精神? ( A ) A.依法办事 B.法律至上 C.权力制约 D.权利本位 11.在中国古代,下列哪一项是儒家的主张( B ) A.依靠圣君贤人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B.由掌权者通过强制性法律来治理国家 C.贤人政治 D.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12.下列对法律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商品经济越发展,社会对法律的需求就越多 B.法律保证商品生产和流通 C.商品经济越发展,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强,法律作为重要手段,其作用日益增强

动态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动态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7小题.每题1.0分,共17.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循环波动分析中,周期谷底所处的时刻为( )。 A 衰退转折点 B 扩张转折点 C 峰值 D 谷值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衰退转折点是指周期峰值所处的时刻;峰值是指经济周期顶点的指标值;谷值是指经济周期谷底的指标值。 第2题 y t =a 1y t-1+a 2y t-2+…+a n y t-n +b 0e+b 1e t-1+…+b m e t-m ,是( )。 A 一阶自回归模型 B 二阶自回归模型 C 滑动平均模型 D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n ,m)是指用n 阶自回归m 阶滑动平均的混合模型来描述的模型。它满足: y t =a 1y t-1+a 2y t-2+…+a n y t-n +b 0e t +b 1e t-1+…+b m e t-m 第3题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下列模型中属于滑动平均模型的是( )。 A y t =a 1y t-1+e t B y t =a 1y t-1+a 2y t-2+e t C y t =a 1y t-1+a 2y t-2+…+a k y t-k +e t D y t =b 0e t +b 1e t-1+…+b k e t-k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A 项是一阶自回归模型;B 项是二阶自回归模型;C 项是k 阶自回归模型。 第4题 在指数平滑法建立模型时,对远期和近期资料给予权数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 远近相同 B 远近不同 C 远大近小 D 远小近大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因为社会经济现象在一较短时期内的结构的稳定性一般总是优于一较长时期,分析对象在两个较为接近的时期,其结构的相似性一般总是大于两个相距较远的时期。因此在指数平滑法建立模型时,对远期和近期资料给予权数应遵循“远小近大”的原则。 第5题 当扩散指数50>DIt >0时,表明经济正面临全面收缩的阶段,进入一个新的不景气的前期,此时( )。 A 扩张的指标数多于下降的指标数 B 扩张的指标数等于下降的指标数

2020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 【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 【答案】ABCD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 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 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 生甲的论点是:①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 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 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 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 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 【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 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动物生物化学试题

动物生物化学试题 (A) 2006.1 一、解释名词(20分,每小题4分) 1. 氧化磷酸化 2.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3. Km 4. 核糖体 5. 联合脱氨基作用 二、识别符号(每小题1分,共5分) 1.SAM 2.Tyr 3.cDNA 4.PRPP 5.VLDL 三、填空题(15分) 1. 蛋白质分子的高级结构指的是(1分), 稳定其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有(2分)。 2. 原核生物的操纵子是由 (1分)基因, (1分)基因及其下游的若干个功能上相关的(1分)基因所构成。 3. NADH呼吸链的组成与排列顺序为 (3分)。 4.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中产生的不完全分解产物,包括(1分),

(1分)和(1分),在肝外组织中利用。 5.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首先要(1分)转变成脂酰辅酶A,从胞浆转入线粒体需要一个名为(1分)的小分子协助;而乙酰辅 酶A须经过 (1分)途径从线粒体转入胞浆合成脂肪酸。 四、写出下列酶所催化的反应,包括所需辅因子,并指出它所在的代谢途径 (10分) 1.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 2. 谷丙转氨酶 五、问答题(50分) 1. 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构作用(4分),请举例说明(4分)。(8分) 2. 以磺胺药物的抗菌作用为例(4分),说明酶的竞争抑制原理(4分)。(8分) 3. 一摩尔的乙酰辅酶A经过三羧酸循环完全氧化分解可以生成多少ATP?(3分)请说明理由(5分)。(8分) 4.比较在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III和聚合酶I作用的异同。(8分) 5.真核基因有什么特点,简述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的加工方式。(8分) 6.简述由肾上腺素经PKA途径调控糖原分解代谢的级联放大机制。(10分)

应用文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应用文写作考试 一、多项选择题 1. 适用于报告写作的事项有(ACE )0 A. 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B. 向下级或有关方面介绍工作情况 C. 向上级提出工作建议 D. 答复群众的查询、提问 E. 答复上级机关的查询、提问 2. 工作报告的内容包括(ACDE )。 A. 经常性的工作情况 B. 偶发性的特殊情况 C. 向上级汇报今后工作的打算 D. 对上级机关的查问做出答复 E. 向上级汇报的工作经验 3. 适合作报告结尾的习惯用语有(AC )。 A. “特此报告” B. “以上报告,请批复” C. “以上报告,请审示” D. “请批准” E. “如无不妥,请批准” 4. 适合请示的事项有(BCDE )。 A. 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请求上级指导 B. 下级无权解决的问题,请求上级机关作出指示 C. 下级无力解决的问题,请求上级机关帮助解决 D. 按规定不能自行处理,应经上级批准的事项 E. 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涉及面广而下级无法独立解决必须请求上级机关协调和帮助的问题 5. 下列事项中,应该用请示行文的有(ACD)。 A. XX县教育局拟行文请求上级拨款修复台风刮毁的学校 B. XX县政府拟行文向上级汇报本县灾情 C. XX集团公司拟行文请求上级批准引进肉食品加工自动化生产线 D. XX海关拟行文请求上级明确车辆养路费缴纳标准 E. XX市政府拟行文向上级反映农民负担增加的情况 6. “请示”应当(AC )0 A. 一文一事 B. 抄送下级机关 C. 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D. 不考虑上级机关的审批权限和承受能力 7. 下列标题中正确的有(BDE )o A. XX分公司关于请求批准开发新产品的报告 B. XX县人民政府关于解决我县高寒山区贫困户移民搬迁经费的请示 C. XX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将XX风景区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报告

2017司法考试 法理学真题

2017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答案】ABCD 【解析】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民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的看法,对现行法的理解、解释、态度的情绪,对自己喝他****利、义务的认识,对人民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的知识修养等,故ABCD选项均应入选。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生甲的论点是:①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5[单选题]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B.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答案】B 【解析】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是意志行为,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的表现。题中魏明与桂敏登记结婚的行为引起婚姻关系的产生,是一种法律行为。

动物生物化学(1)

动物生物化学复习题 1、天然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要点? 答:在与羧基相连的α-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氨基,称为α-氨基酸。α—碳原子不是手性碳原子的是哪个氨基酸? 答:甘氨酸 具有紫外吸收特性的氨基酸有哪些? 答: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 吸收波长是多少? 答:280nm 核酸的紫外吸收波长是多少? 答:260nm 2、全酶包括哪几部分? 答:酶蛋白与辅助因子 辅基与辅酶的异同点? 答:与酶蛋白结合梳松,用透析、超滤等方法可将其与酶蛋白分开者称为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用透析发分离的称为辅基。 正常情况下,大脑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糖酵解是在细胞的是在细胞的哪个部位进行的?

答:细胞的胞液中 3、糖异生的概念和意义? 答: 概念: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意义:由非糖物质合成糖以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有利于乳酸的利用;可协助氨基酸代谢。 生糖氨基酸、丙酮酸、乳酸、乙酰COA哪个不能异生成糖? 答:乙酰COA 4、什么是呼吸链? 答:又称电子传递链,是指底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后经过一系列的中间传递体,最后传递给被激活的氧分子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 答:B-C1-C-AA3-O2 两条呼吸链的磷氧比分别是多少? 答:NADH呼吸链:P/O~2.5(接近于3) FADH2呼吸链:P/O~1.5(接近于2) 氰化物中毒是由于抑制了哪种细胞色素? 答:Cytaa3(细胞色素氧化酶) 5、为了使长链脂酰基从胞浆转运到线粒体内进行脂肪酸的β-氧 化,所需要的载体是什么? 答:肉碱

6、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通常以哪种化合物的形式暂存和运输?答:谷氨酰胺 参与尿素循环的非蛋白氨基酸有哪几种? 答:瓜氨酸和鸟氨酸 7、RNA 和 DNA 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哪些不同? 答:DNA彻底水解产物:磷酸,脱氧脱氧核糖,鸟嘌呤,腺嘌呤, 胞嘧啶,胸腺嘧啶。 RNA彻底水解产物:磷酸,核糖核酸,鸟嘌呤,腺嘌呤,尿嘧啶,胸腺嘧啶 双链DNA 解链温度的增加,提示其中碱基含量高的是哪几种碱基?答:C和G(胞嘧啶和鸟嘌呤) 8、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概念? 答: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上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即氨基酸序列。 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什么键? 答:肽键 9、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哪些变化? 答:破坏次级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如:溶解度降低,易形成沉淀析出,结晶能力丧失,分子形状改变,酶失去活力,激素蛋白失去原来的生理功能。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 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 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 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对象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的制定主体D.法律的效力 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 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 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 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 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 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不选都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 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 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B.判决书 C.裁定书D.决定书 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 C.法律移植D.法律规范的认可 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B.处理C.制定D.制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法的体系 2.法律制裁 3.法律寂的权利 4.法系 5.法的创制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法的产生的标志。 2.简述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征。 3.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4.简述违法构成的概念及要件。 五、论述题 试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word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考试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 1.在Word中,单击下面四个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可以打开一个下拉列表,该按钮是: (A)显示比例(B)拼写检查(C)帮助(D)新建 2.在Word窗口的工作区中,闪烁的垂直条表示: (A)鼠标位置(B)插入点(C)键盘位置(D)按钮位置 3.在Word中,不打印却想查看要打印的文件是否符合要求,可单击: (A)"打印预览"按钮(B)"文件"按钮 (C)"新建"按钮(D)"文件名"按钮 4.下列操作中,执行不能选取全部文档。 (A)执行"编辑"菜单中的"全选"命令或按Ctrl+A组合键 (B)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光标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 (C)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光标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连续三击鼠标

(D)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双击鼠标 5.把单词cta改成cat,再把teh改成the后,单击"撒消上一次"按钮会显示: (A)cta (B)cat (C)teh (D)the 6.下列操作中,执行不能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 (A)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命令 (D)使用剪切板粘贴其他文件的部分图形或全部图形 (C)使用"插入"菜单中的"文件"命令; (D)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对象"命令 7.要改变文档中单词的字体,必须: (A)把插入点置于单词的首字符前,然后选择字体 (B)选择整个单词然后选择字体 (C)选择所要的字体然后选择单词 (D)选择所要的字体然后单击单词一次 8.Word把格式化分为等3类。 (A)字符、段落和句子格式化(B)字符、句子和页面格式化 (C)句子、页面格式和段落格式化(D)字符、段落和页面格式化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2012篇)

2019年国家法考《法理学》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在现代的法治社会,人们总是要求法律决定具有高度的可预测性,同时具有高度的正当性。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对于特定时期特定国家的法律人而言,法律的可预测性具有初始的优先性 B、法律的可预测性是实质法治的要求,正当性是形式法治的要求 C、法的可预测性意在实现法律的安定性、确定性 D、法的可预测性和可接受性存在紧张关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3节>法适用的目标 【答案】:B 【解析】: 考查法律适用的目标。B选项错误,法律的可预测性是形式法治的要求,正当性是实质法治的要求。 2.关于法律责任,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被告人张某在刑事审理过程中突发心脏病死亡,对于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B、主债权因清偿、提存、抵销、免除、混同等原因而消灭,保证之债赖以存在的基础消失,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也自然归于消灭 C、李某持刀故意伤害王某,并致其重伤。王某如果以公开方式声称同意免除其责任的,李某的法律责任得以免除 D、徐某为军队高官,被控贪污罪、受贿罪等重大罪名。在审判开始前,徐某患病去世。此时,徐某的法律责任自然消灭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8节>规则与免责 【答案】:C 【解析】: 考查法律责任的消灭。王某可以免除李某的故意赔偿责任,但是司法机关依然需要追究其故意伤害的法律责任。因此,C项错误。 3.李某在某餐馆就餐时,被邻桌互殴的陌生人误伤。李某认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第1款中“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的规定,餐馆应负赔偿责任,据此起诉。法官结合该法第7条第2款中“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的规定来解释第7条第1款,

动物生物化学(1)

一.绪论与酶 1.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简称生命的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有机体化学本质的一门学科。 酶——由生物活细胞产生,具有高度专一性和极高催化效率的生物催化剂。 酶原——在细胞内最初合成或分泌时并没有催化活性,必须经过适当物质的作用才具有催化活性的酶的前体。 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酶原的激活——使无活性的酶原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 维生素——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所必需,但需要量很少,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酶活性部位——酶分子中能直接与底物相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部位。 活化能——从反应物(初态)转化成中间产物(过渡态)所需要的能量。 必需基团——直接参与对底物分子结合和催化的基团以及参与维持酶分子构象的基团。 诱导契合学说—— 酶活力——酶催化底物化学反应的能力 2.酶催化作用的特征(P2) 答:1.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 2.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3.反应条件温和 4.体内的酶活性是受调控 5.酶易变性失活 3.单纯酶和结合酶 单纯酶:只含有蛋白质成分,如:脲酶、溶菌酶、淀粉酶、脂肪酶、核糖核酸酶等。 结合酶:除蛋白质组分外,还有非蛋白质的小分子物质,只有两者同时存在才有催化功能。 4.维生素与辅酶(P3) 名称辅酶形式主要作用缺乏病 B1 TPP 丙酮酸脱氢酶的辅酶脚气病 B2 FMN FAD 脱氢酶的辅酶,递氢口角炎等 B3 CoA 酰基转移酶的辅酶 B5 NAD+、NADP 脱氢酶的辅酶,递氢、递电子作用癞皮病 B6 磷酸吡哆醛氨基转移的载体 B7 生物素羧化酶的辅酶 B9 FH4 一碳基团的载体巨红细胞贫血 B12 变位酶的辅酶,甲基的载体恶性贫血 5.酶催化机理(P4) 答:过渡态和活化能: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中间产物学说 诱导契合学说

法理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专科)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法 2.法律义务 3.法律关系 4.法律行为 5.归纳推理 6.法律效力 7.立法 8.立法技术 9.司法 10.部门法 11.法律事实 12.准用性规则 13.法律权利 14.法的实施 15.法的渊源 16.法的移植 17.法律意识 18.国家赔偿责任 二、简答题 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及其种类。 2.为什么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简述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4.简述人治和法治的区别。

5.简述司法解释的作用。 6.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7.简述法律规范的特征。 8.简述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 9.试述法律解释的概念和特点。 10.什么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如何贯彻这项原则? 11.什么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有几种方法?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2.简述法的继承的依据。 13.简述法律责任的免除。 14.简述法的规范作用。 15.法律责任的功能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试述法制的民主化和民主的法制化。 2.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一致性和主要区别。 3.在我国立法工作中,如何做到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立法原则? 参考答案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2.法律义务: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即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应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或约束。 3.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法律行为: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 5.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在法律适用中运用该推理之典型是判例法制度。法官审案时,将案件事实与以前类似案件的事实加以比较,从中归纳出一个比较抽象的法律原则或法律规则。 6.法律效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效力,是指所有法律文件的效力,无论是规范性法律文件还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均具有法律效力;狭义的法律效力,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1、给定资料3-6缉拿了我国传统节日被“淡化”和“异化”的诸多现象,请指出具体表现。(25分)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300字。 解析:单一式概括题 要求中出现逻辑清晰,需要对淡化和异化进行分类概括。 淡化主要是在材料三、四中,异化主要在材料五、六。 淡化: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节日文化的内涵,节日生活空荡荡,无事可做。对传统民俗遗忘,节日氛围缺失,节日以吃为主要基调,节日主要文化活动是看电视。 异化:传统节日变成了社交资源的主要契机,节日食品,节日传统式微,对文化符号和功能意义曲解或淡忘,对传统节日事象妄谈。 2、根据给定资料判断并分析下列观点的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解析:综合分析题。此题只需要对两个观点判断对错,并进行分析即可。 第一个观点是错误的。原因:传统是被不断发明、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现有的传统并非一成不变的。今天出现的文化现象,实际上也正在为促成向后延续的传统增加新的因素。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面前,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会使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发展、弘扬。 第二个观点是正确的。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节日文化的内涵,节日生活空荡荡,无事可做,即使“申遗”成功,也不会引起人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重 视。 3、某公益组织与策划一次名为“月满中秋”的公益活动,向全社会发出重视传统节日的文 化倡导。请你写出该倡议书的主要内容。(20分) 要求:目标清楚,内容具体,倡议具有可操作性,300字左右。 解析:此题题目要求中明确提出倡议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作答中侧重倡议书内容,以对策为主。 倡议:1、保护传统文化。要珍爱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全球文化交融中更加自觉地运 用多种形式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2、过好传统节日。配合国务院把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日的举措,过好各具特色的民族节日,积极开展节庆文体娱乐活动。3、弘扬传统美德。以过好节日为载体,大力弘扬庄敬自强、孝老爱亲、家庭和睦、重诺守信等传统美德,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4、锻造民族精神。在新的形势下自觉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包容和谐的精神、扶助友爱的精神、刻苦耐劳的精神、革故鼎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5、发展文化产业。依托传统节日资源,发展节庆用品生产、文化艺术展演、旅游观光等产业,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4、南宋思想家朱熹曾说:自敬,则敬之;自慢,则人慢之。请你从给定的资料处罚,结 合实际,以“增强民族自信重建节日文化”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35分)要求:主题正确,内容丰富,论证深入,语言流畅900-1100字。 解析:为命题式作文,标题为“增强民族自信重建节日文化”。因为题目内容偏正面,因 此适宜写政论文。题目中虽然谈的是重建节日文化,但是主旨还是谈的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只要在文章中谈到对节日文化重建,对传统文化传承,均可。 答:当今社会,小到个人、企业,大到国家都开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曾几何时,中华文化有如一丝耀眼的曙光,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蛮荒大地,从此便一直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前沿,引领着人类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形成了自信积极的文化自信心。然而自鸦片战争以降,在西方军事、科技、经济和文化猛烈冲击之下,中华文化逐渐丧失了自信心,不断地徘徊在盲目自大和妄自菲薄的怪圈里。 重建文化自信,不能靠吃老本,而必须依靠创新。我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有着可与日月争辉、能同天地齐寿的文化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与革新

《法理学》期末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法理学》期末复习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1、下列关于法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法可以管制人的思想; B、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故合同是法; C、所有国家机关的内部规章制度都是法; D、法的根本属性是其阶级性。 2、“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法律规范中,()是该规范的假定部分。 A、“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C、“有配偶而重婚的”; D、“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结婚登记会引起()。 A、法律关系的发生; B、法律关系的变更; C、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 D、法律关系的消灭。 4、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5、违法行为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主观存在过错; B、应受法律制裁性; C、违法性; D、社会危害性。 6、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是()。 A、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 B、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C、违法行为的客体; D、违法行为的主体。 7、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 A、法系; B、立法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律体系。 8、法律调整是一种( )。 A、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习惯性调整; D、具体性调整。 9、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 A、唯一标准; B、次要原则; C、主要标准; D、主观标准。 10、大陆法系是以(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法国民法典; B、德国民法典; C、罗马法; D、美国法。 11、下列对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A、法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B、好的法律文件必然会导致公正的法律后果; C、法是唯一的统治工具; D、法与现实生活总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12、在司法实践中,当行为发生在新法事实之前,而新法与旧法规定不同时,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理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以下是整理的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 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 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 【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 【答案】ABCD 【解析】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民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的看法,对现行法的理解、解释、态度的情绪,对自己和他人权利、义务的认识,对人民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的知识修养等,故ABCD选项均应入选。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 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生甲的论点是:①法 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 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 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 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 【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5[单选题]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 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历年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历年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 ? ? ?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

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