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比较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比较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比较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较数学练习题

1、数一数

比一比

一、小朋友,请你先数一数,再连线。

二、你能把同样多的物体图和点子图用线连起来吗相信你能行!

|

三、请你先认真地数一数,再想一想,你会画什么,就在下面的方框

里面画什么,要画得与上面的物体同样多。

亲爱的小朋友,欢迎你来数一数、比一比,

你会发现这是非常有趣的事。

四、想一想,画一画。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少的后面画√。

3、多的画√,少的画○。

4、长的画√,短的画○。

5、高的画√,矮的画○。

五、想一想,做一做。

1、哪个人高,在高的下面画√。

2、比一比下面动物的高矮,在最的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

* 六、请你试一试。

1、哪根绳子最长最长的画√。

2、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

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 共9题) 1.妈妈买红扣子18个.白扣子10个.黑扣子8个. (1)红扣子比白扣子多个? (2)黑扣子比白扣子少个? 2.下面的题你会算吗? 3. 4.2只小鸭=4只小鸡 3只小鸭=6只小鹅 1只小鹅只小鸡 5.方框中应该填什么数呢? 6.找出下面的数列的规律并填空. 7.黑兔、灰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说 说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8.在里填数字.使下面的两位数都是双数 9.10、20、11、19、12、18、、、

二、计算题. ( 共29题) 1.汽车总站有13辆汽车.开走了3辆.还有几辆? 答 2.第一个盘子里有5个梨.第二个盘子里有4个梨.把第一个盘里拿1个放到第二个盘里.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梨? 答 3.小明和小亮想买同一本书.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们的钱合买这本书.钱正好.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们各带了多少钱? 小明带了3元-1元7角=1元3角小亮带了3元-1元3角=1元7角 答 4.小明出去玩的时候.看了一下钟.时针在2和3之间.分针指向6.他回来的时候时针在6和7之间.分针指向6.小明一共外出了几小时? 答 5.学校要把12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7箱.还要送几箱? 答 6.学校开运动会.一年级同学站成一排.昊昊往左数了数.自己左面有10个人;往右数了数.自己右面有8个人.老师问昊昊这排有多少人?聪明的小朋友你们会算吗? 答 7.在一个箱子里面.乱七八糟的放着4只红色袜子和4只白色袜子.现在小红把手伸进去摸.请问至少摸几只就能保证拿到相同颜色的袜子? 答 8.数一数共有多少个角? 答 9.小青两次画了17个 .第一次画了9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答 10.0、3、6、9、12、( )、( )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较》习题精选

比较习题精选(一) 1.左边有几个西瓜,右边一共有几个西瓜?左边的西瓜和右边的西瓜一样多吗? ()()一样多吗?() 2.小动物把它下面的水都喝完,它们喝的水一样多吗?在喝水最多的小动物下面画“√”,在喝水最少的小动物下面画“×”。 ()()()() 3.哪根绳子最长?在最长的下面的()里画“√”。 ()()() 4.比一比。 (1)在最重的物品下面的()里画“√”。

(2)在最多的蛋的下面的()画“〇”。 答案 1.左边有三个,右边有七块,不一样多。 2.小猫喝的最多,因为杯里面的水高度一样,只是它用的杯子比较粗;小羊喝得最少,因为杯子最细,因而盛的少,喝得也少。 3.中间最长,因为绕的圈数多。可以这样想,因为中间的那个物体一样粗,所以绕的圈数越多,就越长。 4.(1)菠萝最重。(2)第一个鸡的蛋最多。 比较习题精选(二) 1.(1)在比较少的一行右面的()里画“√”。 () () (2)在多的一行右面()里画“〇”,在少的一行右面的()里画“√”。 ()

() 2.看图比一比,再填空。 (1 () (2 ))。 3.画一画,画的〇和?同样多。 △△△△△△ 答案 1.(1)在比较少的一行右面的()里画“√”。 () (√) (2)在多的一行右面()里画“〇”,在少的一行右面的()里画“√”。 (√) (○)

2.看图比一比,再填空。 (1 (一样多) (2 多)少)。 3.画一画,画的〇和?同样多。 △△△△△△○○○○○○ 比较习题精选(三)1.先把大的图形圈在一起,再把小的图形圈在一起。 2.比一比,再填空。

比)。 3.(1)在大的下面的()里画〇。 ()(2)在轻的下面的()里画√。 ()() 4.请比一比下面动物的轻重,在最轻动物右面的()里画√,在最重动物右面的()里画〇。 ()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口算能力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口算: 7+6= 11+5= 20-10= 3+9= 10-4=16-5= 6+7= 11+4= 3+4= 8+6=8+5=18-7= 4+12=4+10= 5+6= 9-6=5+10= 19-9=15+2=15+3=6+7=16-3= 2+3= 8-2= 2+9=10-7=11+6= 9+6=10+4=17-6= 46=+5=2 46=211 5+4= 2=2=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 )+7=17 10-( )=4 12-( )=10 8-( )=8 9+( )=19 14-( )=10 6+( )=9 ( ) -6=3

班级姓名得分 9+2= 7+4= 11—7= 9+6= 9+7= 8+4= 14—9= 12—9= 3+9= 17—8= 12—6= 2+9= 12—7= 3+8= 6+8= 12—4= 9+4= 15—9= 13—4= 11—6= 6+6= 11—5= 11—4= 15—6= 13—8= 11—8= 15—8= 11—2= 4+7= 4+8= 9+8= 13—6= 7+8= 14—6= 7+6= 14—8= 5+7= 16—9= 12—5= 5+6= 14—7= 11—3= 8+7= 6+9= 15—7= 12—3= 5+8= 9+9= 13—5= 12—8= 9+5= 7+9= 16—8= 9+3= 7+7= 7+6= 13—9= 8+8= 17—9= 6+7= 11—9= 8+5= 14—5= 7+5= 16—7= 8+9= 5+9= 18—9= 4+9= 6+5= 13—7= 8+3= 9+2= 7+4= 11—7= 1 +7 = 3 -2 =18-3 =16-14 = 3 +15 =1 +18 =13-0 =15-0 =19-19 =18-6 = ( )+8=17 10-( )=3 14-( )=10 ( )-8=8 9+( )=15 14-( )=7 6+( )=14 ( ) -6=3 8+2+5=4+5+8= 9-4+7= 4+8+7= 5+4

一年级数学上册 对应与比较 1教案 沪教版

对应与比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知道“多”、“少”、“一样多”的含义。 能力目标:能用规范的语言口述比较的结果,如“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一样多”等比较性短语。 情感目标: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互动一(背儿歌): 叮铃铃,上课了。书放桌角,人坐正,认真上课我最棒。快快乐乐学数学,快快乐乐学——数——学。 第一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初步感知 师:国庆节要到了,小伙伴们准备用鲜花来布置校园。 出示:花与花盆图 师:花与花盆到底谁多谁少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小巧和小亚进行比较呢? 板书:比较 学生可能的方法:数数、将一朵花种进一个花盆再比较(即两两配对) 媒体演示:一一对应 师:这种一个对应一个进行比较的方法就叫做“一一对应” 板书:对应 师:比较的结果是怎么样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从不同方面来说比较的结果,如:花少,花盆多,花比花盆少,花盆

比花多,) 第二阶段:创设情景,参与操作,学会表达 师:张老师还准备了水笔作为国庆节活动的奖品,不过被粗心的小胖给弄乱了。张老师想请你们一起来看看,在你手中,笔与笔套比,谁多谁少呢? (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比较,得出不同结果,进行汇报) 【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的兴趣,积极自觉地想办法进行比较活动。初步感受比的过程,因为笔和笔套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配对出现的,所以在比较散落的笔与笔套的多少时,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这种两两配对的方式,从而初步感知了“一一对应”比较法在生活中的呈现】 师:比较的结果怎么样? 【描述比较的结果,对于同一种结果,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话说一说】 形式 1:个别汇报——规范表达 2:补充表达——从不同角度描述比较结果 3:同桌互说——强化表达,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第三阶段:在情境中练习,应用方法,熟练表达。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0页 学生边翻边说:翻翻翻,20页 【用口令的形式让学生重复要求,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完成要求】 师:小巧和小丁丁也在为国庆节做着准备。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 (根据每幅图的内容比一比,说一说,练习用不同的话规范表达比较的结果) 形式:同桌互说,再个别汇报。 师:说的真棒!

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思维能力测试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能力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总分: ( )个长方形 ( )个三角形 二、比一比,看谁写得多?(10分,每框里填上5个就得5分) + =8 9- = 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每条边上的三个数加起来都等于图形下面的数(122分))。 (9) (10) 四、在( )里填数(5分)。 1个十和5个一是( )。 1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个位是7,十位是1的数是( )。 十位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3的数是( )。 五、按照规律写数(14分,每空1分)。 1、3、5、7、( )、( )、( )、( )、( )。 10、9、8、7、( )、( )、( )、( )、( )。 16、14、12、10、( )、( )、( )、( )。

六、从9,3,15,6,8,7这六个数中选三个数,组成加法算式。这样的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6分,每写对一个得2分。) 七、把0~9这十个数字填在括号里。(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10分) ( )+( )=( )+( )=( )+( ) =( )+( )=( )+( ) 八、.按规律画图形,使横行、竖行都有这四种图形但不能重复(14分)。 九、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16分,每写对一题得2分)。 ( )+( ) ( )+( ) ( )+( ) ( )+( ) 5+9= ( )+( ) 16—10= ( )+( ) ( )+( ) ( )+( ) 十、把4、5、6、7、8里,使横行、竖行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8。(5分) 6。请你把缺的三角形补上,并说说总共有多少个三角形。(4 共有( )个三角形 十二、把2、3、4、5这四个数分别填入□(每一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等式成立(4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大小的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数的大小》说课稿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比较数的大小》,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四课时“比较大小”。 2、教材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教材提供了用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在操作中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最后有教师引导出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序。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深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二、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引导探索法,引导学生利用数位顺序和总结出 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学法: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法,总结出两个数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三、教学流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首先进行数的顺序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想不想比较一下他们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用课件出示例五,讲先让学生利用实物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两人小组进行交流,之后在班上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图,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的问题。用计数器摆出例八左图中的两个数39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再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右图中比较32和30的大小的数学。听了学生比较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与比较、认识位置复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与比较、认识位置复习题 一、填一填。 ①一共有()只小动物,从右边数,排第(); 左面有()只小动物,右面有()只小动物。 ②把从左往右数第3只小动物圈起来。 (2)、把每一行中和左图有关的一种物品圈出来。二、选一选,分一分。你一定能行! 1、在正确答案的下面画“√”。 2、分一分,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 3、圈一圈,把每行中不同类的圈出来。 4、比一比。(2)、在身材最高的小兔子下画“√”, (1)、重的画“√”。在身材最矮的小兔子下面画“” 页码/ 总页数

页码 / 总页数 4、比一比下面4 个物品,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 三、数一数,填一填。 四、想一想,填一填。(如果想不起来可借助画图解决)

一、比长短(10分) 1.长□√,短□ ○。2.最长□√,最短□ ○。 二、比高矮(15分) 1.最高□√,最矮□○。2.重的画“□ √”轻的画“□○”。三、比远近(10分) 1.小蚂蚁回家,走哪条路最近,在□里画“√”。 2.在最长的后面的“□”里画“√”。 四、实践能力题 (7分) 把同样多的方糖放进下面的杯中,哪一杯水最甜,在( )里打√。 ( ) ( ) 页码/ 总页数

( ) 五、多□ √,少□○(6分) 六、1.比一比,大□ √,小□ ○(10分) 2.比一比,厚的画□ √,薄的画□○。 □□□七、比一比(12分) 1.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2. 最快的画√,最慢的画△。 ①②③④ □□□□ 八、和哪个重?重□√,轻□○。 十、两个杯里的水一样多,放进大小不同的石块后, 哪个杯子里的水会变得更高?在更高□√。 ① ② ③ ④ □□ □□ □ □ 页码/ 总页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练习题

17-15__16-3 16-5__6+9 14+5__13-7 16-3__3+15 6+2__6+5 20-11__14+2 18-15__18-8 12+8__6-4 10+2__10-4 16+3__4-2 17-5__7-5 3+10__6+13 16-11__17-8 20-10__7+8 4+13__7+3 12+3__9+9 12+3__10+8 3+5__7+11 9-3__3+6 18-7__4+3 18-8__20-15 5+3__8+9 2+12__18-2 16-10__6+7 2+17__14+4 11+3__6+4 16-9__5+14 19-6__10-6 9+4__18-11 19-4__15-11 17-15__11-9 18-4__4+4 7+5__5+11 8+6__18-4 8-6__12-8 10-7__14+5 18-8__3+10 2+4__15-6 10+5__5+12 17-12__16+4 4+4__18-13 19-14__10+4 4+7__8-2 17-3__13-2 10+5__10-8 17-8__3+13 11-7__6+14 16-7__11+2 2+5__3+3 4+5__8+7 9+8__20-13 8-3__7+13 4+16__10+5 7-4__10-7 11+3__6+8 2+18__12-3 5+7__2+17 10-5__19-4 8+2__11-4 8+2__12+2 6-2__17+2 18-14__8+2 6+14__6+8 2+6__4+16 9-7__13-5 3+17__7+11 8+9__3+13 16-9__3+16 14+6__20-10 10+2__5+8 14+2__2+13 2+13__18-12 2+12__12+7 16-7__7+12 5+8__11+5 9+11__4+16 4+5__13-9 13-7__7+7 20-9__2+7 16-13__13-4 20-15__8+3 15-4__6+3 13-9__10+7 9+3__3+15 7+10__19-8 7-3__10+9 17-11__2+14 10-4__8+9 20-7__15-13 19-3__14-8 12-6__3+8 11+5__9-5 12-6__2+8 6+13__10+5 9-2__20-9 3+13__20-5 2+11__11-7 7+6__11+3 16-6__8+12 6+7__20-2 19-7__18-12 10-2__4+9 19-16__18-4 11+9__10+6 10+5__6-3 13-10__3+10 13+6__6+11 6+10__13-6 5-2__20-15 18-13__19-8 20-5__6+6 3+8__8-3 5+7__5+12 4+6__12-5 7+11__15-3 12-7__19-8 11+6__2+14 17-15__9+10 9+2__20-12 13-3__15-5 15-12__5+13 7+8__20-11 4+8__5-3 19-11__5+15 18-15__9+3 15-10__7+10 19-13__14+4 2+2__18-13 17-7__14-2 7+2__6+3 20-2__17-3 2+13__3+12 13+7__17-5 10-6__17-12 19-11__17-6 14-8__8+8 6+12__16-5 20-12__12-10 7+4__19-3 15-7__18-2 8-4__16-3 12+5__19-15 3+2__12+4 16-3__13+7 3+10__17-9 3+10__3+16 2+7__18-11 11-9__18-3 5+11__7-4 17-2__7+4 5+13__9+9 13-2__15-2 15-10__15-9 18-9__20-16 15+5__12-6 12-8__16-9 9+4__3+17 12-9__19-11 17+2__15+3 16-14__14-7 6+11__19-12 10+2__15+4 4+16__10+2 7+6__19-17 12-3__19-13 19-2__6+10 13-8__16-4 18-11__15-6 5+4__18-5 18-2__7+9 12-9__2+7 5+9__3+6 11+6__12-8 10-2__15-8 18-6__10-7 11+7__8-6 5+14__9+11 8+5__13-3 18-7__13+2 18-5__4-2 7+13__13+5 20-8__16-9 15-4__2+15 15-12__18-12 18-12__8+4 15-2__11+6 2+12__2+17 3+13__20-10 18-16__13-8 7+12__11+8 13-11__3+8 17-3__7-2 20-14__2+8 6+8__12+8 9+9__10+3 6-3__8+6 17-14__8+2 9+7__12+2 16-12__20-10 2+4__12+8 19-12__17-4 14+5__12-5 13-2__10-5 2+16__12-4 13+5__4+12 2+3__15+2 8-6__18-7 20-3__3+7 10+7__13-7 2+10__4+5 5-3__12+6 4+13__20-9 8-3__5+13 9+7__9+8 9-5__18-8 12+2__4+12 19-17__12+8 5+10__18+2 6-4__12-10 13-10__19-4

新苏教版1一年级下册《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含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小学生数学报)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使用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 第二单元使用认识图形(二) 3. 第三单元使用认识100以内的数 4. 第四单元使用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5. 第五单元使用元、角、分 6. 第六单元(一)使用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7. 第六单元(二)使用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8. 期末使用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 (最新修订版) 苏教版一年级(下)第一单元使用 (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 班级姓名 学号 得分 一、计算题(共30分) 1.看图列式计算。(8分) 13-□=□□○□=□ □-□=□ □○□=□□-□=□ 2.填□。(12分) 17-9=□ 13-5=□ 16-7=□ 11-4=□ □-8=4 □ -5=9 14-□ =5 □-□=7 16-8=2+□ 12-9=□-10 11-8=9-□ 14-9=□+2+2 3.连一连。(10分)

二、填空题(共30分) 1.在○里填上“>”“<”或“=”。(4分) 18-9○9 16-7○8 12-6○8 13-8○15-9 2.在○里填上“+”或“-”。(6分) 8○7=15 9○5=14 15○8=12○5 16○8=8 11○3=8 13○6=4○3 3.不计算,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括号里打“√”。(4分) 4.将得数大于7的算式涂上红色。(2分) 5.请在9、4、8、12、13、7、15中任选三个数,写出四道算式。(4分)6.(4分) 7.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填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 1.明明两周一共吃了14个苹果,第一周吃了6个,要算第二周吃了多少个,用算式( )计算。 ①6+8=14 ②14-6=8 ③14-8=6 左面的图意用算式( )表示。 ① 3+2=5 ② 11-3=8 ③ 11-3-2=6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能力测试试题 含答案

乡镇(街 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能力测试试题 含答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3分),附加题单独2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3分。 一、我会填(本题共10分,每题2分) 1、一个一个地数,把79前面的一个数和后面的两个数写出来。( )、79、( )、( )。 2、写出下面的钱数。 (1)一张10元、一张5元、一张1元 ( )元 (2)一张5元、一张2元、一张5角 ( )元( )角 (3)一张50元、三张10元、一张2元 ( )元 (4)一张20元、两张10元、一张5角 ( )元( )角 3、一只螃蟹8支脚,2只螃蟹共有( )支脚。 4、看图填一填。 5、5、50、 6、51、 7、52、 8、53、( )、( )。 二、我会算(本题共20分,每题5分) 1、看图列式计算。 2、看图列算式计算。 3、计算一下。 如果△=2,○=3,□=5,那么 □+○+△=( ) △+○-□=( ) △+△-○=( ) □+□-□=( ) 4、军军从一楼走到二楼需要1分钟,用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走到五楼,再从五楼回到一楼共需要多少分钟? 答:一共需要( )分钟。 三、我会比(本题共10分,每题5分) 1、把下面的算式按结果从小到大排列。 5 + 9 17 - 9 6 + 9 8 + 3 12 – 8 ( ) < ( ) <( ) < ( ) <( ) 2、在○里填上“>”、“<”或“=”。

最新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比较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较 数学练习题 1、数一数比一比 一、小朋友,请你先数一数,再连线。 二、你能把同样多的物体图和点子图用线连起来吗?相信你能行! 三、请你先认真地数一数,再想一想,你会画什么,就在下面的方框 里面画什么,要画得与上面的物体同样多。 亲爱的小朋友,欢迎你来数一数、比一比,

四、想一想,画一画。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少的后面画√。 3、多的画√,少的画○。 4、长的画√,短的画○。 5、高的画√,矮的画○。 五、想一想,做一做。 1、哪个人高,在高的下面画√。

2、比一比下面动物的高矮,在最的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 * 六、请你试一试。 1、哪根绳子最长?最长的画√。 2、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家畜解剖组织学》本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胸廓:指由背侧的胸椎、两侧的肋和腹侧的胸骨组成一个前口小、后口大的截顶、平卧的 圆锥形腔体,称为胸廓。 2.骨盆:指由左右髋骨、背侧的荐骨、前3~4个尾椎及两侧的荐结节阔韧带围成的前口大、 后口小的腔体。 3.鼻旁窦:指头骨内外骨板之间含气腔体的总称,它们直接或间接与鼻腔相通,故称为鼻旁 窦,又称副鼻窦。 4.乳镜:指家畜乳房的皮肤薄而柔软,毛稀而细,与阴门裂之间有线性聚合毛流的皮肤纵褶, 称为乳镜。 5.内脏:指大部分位于胸腔、腹腔和骨盆腔内的管道系统,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直接参与动 物的新陈代谢,个体生存,种族繁衍的器官系统,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等。 6.胸膜腔:指胸膜壁层和胸膜脏层在肺根处互相移行共同围成的腔隙。 7.神经核:指在中枢神经系内,由功能和形态相似的神经细胞胞体和树突集聚而成的灰质团 块称为神经核。 8.内脏神经:指分布于内脏器官、心脏、血管、腺体、皮肤立毛肌等的神经总称。 9.细胞器:指分布于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执行一定功能的微小器官,如线粒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10.血浆:指为血液的细胞间质成分呈淡黄色,其中水分约占91%,其余9%为各种溶解状 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纤维蛋白原、血清蛋白、球蛋白、糖类、脂质、激素、无机盐及代谢产物等。 11.肌节:指骨骼肌和心肌肌原纤维上相邻两条Z线间的部分。 12.气血屏障:指肺泡与肺泡隔内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 13.卵泡:指卵巢皮质中由一个卵母细胞和包在其周围的卵泡细胞构成,包括原始、生长、 成熟和闭锁卵泡。 14.精子获能:指进入母畜生殖道内的精子,需要在子宫、输卵管内渡过一段时间进行受精 的准备,最后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 15.受精:指精子穿过卵子的放射冠、透明带后进入卵子后形成合子的过程。或:精、卵细 胞结合成合子的过程。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120分)答案: 1.光镜下切片的厚度一般为( A )。 A、5~8微米 B、20~30微米 C、50~80纳米 D、20~30埃 E、5~8毫米 2.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有(ACE)。 A、嗜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尘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组织细胞 3.为细胞提供所需能量,被称为细胞内“能量工厂”的细胞器是( E )。 A.内质网 B.高尔基复合体 C.溶酶体 D. 中心体 E. 线粒体 4.单层扁平细胞位于哪些器官的内表面( ACE )。 A、淋巴管 B、膀胱 C、心脏 D、小肠 E、动脉 5.变移上皮分布于(CE)。 A、气管 B、肠 C、膀胱 D、食管 E、输尿管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比较2教案北京版

分类、比较 前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利用学生实际生活中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引出物体之间的比较关系;再让学生观察场景图,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来判断,并组织学生反思比较的方法。 学习需求分析: 通过小组活动交流,让学生感知轻重是相对的,再次体会比较的方法。最后通过划线等一些方法让学生体会同样多、谁比谁多或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了解轻重、多少、同样多等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的方法,建立比较的数学意识。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轻重与多少,以及如何判断物体同样多;体会比较的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与逻辑推理能力。 思想与情感: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比较的方法,了解比较的结果,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比较。找两个同学来比个子,说说他们俩比起来怎样 呢?[一开始用与老师比身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已有的经 验,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引起学生兴趣,更加直观。)你们真棒,已经会比较高矮了,在生活中,除了比较身高,还有许多事物 需要我们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去比较轻重与多少。 [通过创设情境,了解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学生的比较方法,并激发学生的兴趣。][板书:比较] [ 板书:轻重、多少] 那再请两个小朋友到前面来,现在你们能比一比他们俩谁轻谁重吗?你是 怎么知道的? 二、自主探究比较轻重的方法。 [让学生自主观察场景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判断。] 看,在游乐园里,小花猫与小鹿也想比比谁轻谁重(课件),大家观察一下,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出它们俩谁轻谁重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昨天老师去菜市场买菜,买了土豆和青椒,现在老师分别拿来一个,大家 来比一比它们俩谁轻谁重呢?现在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 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并渗透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三、创设情景,体会同样多。大家都知道在前不久刚举行的奥运会上,我 国羽毛球和乒乓球都取得了非

一年级数学能力测试试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能力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直接写得数(1个1分,共48分) 11-3= 12-6= 13-7= 12-8= 11-2= 19-8= 14-5= 17-3= 13-9= 54-4= 2+72= 65-5= 20+6= 90+5= 77-7= 69-60= 28-20= 37-7= 6+70= 34-30= 89-9= 93-90= 78-70= 2+80= 7+6= 8+8= 5+40= 48-8= 60+4= 95-5= 16-7= 93-90= 63-6= 48+2= 63-6= 25+9= 30+9= 17-8-3= 9+4-6= 5+4+7= 11-6+7= 5+9-8= 8+7-9= 15-9+20= 35-30+7= 6+7+5= 13-5-6= 42-40+60= 二、写出下面各数(1空1分,共8分) 三十八五十五六十三九十 ()()()() 八十九三十七十二一百 ()()()() 三、填空(1空2分,共18分)

1、56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2、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二位数是()。 3、比75大5的数是(), 比75小5的数是()。 4、6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与他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四、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空2分,共6分) 1、10个十与100个一同样多。() 2、100比所有的两位数都大。() 3、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6,个位上的数字是4,这个数是46。() 五、在○里填上“〉、〈、”或“=”。( 1个1分,共12分) 41○45 68○78 69○69 57○56 80○90 98○89 7+3○112○11-7 16○7+8 12-9○5 9○18-9 17-9○7+9 六、用数学(1个4分,共8分) 1、小花做了12个风车,送给小红5个,小花现在有多少个风车? 2、庆“六、一”,小朋友们一起先做了40面大彩旗,又做了8面小彩旗,一共做了多少面彩旗?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比较棒

一年级数学单元练习一、看图写数 二、看数画出缺少的珠子 三、按要求排顺序 1.把6、5、7、9、10、8从大到小排列。 2.把0、4、6、8、5、10、7从小到大排列。 四、在○里填上“>”、“<”或“=”。 3○5 7○9 10○8 6○5 2○8 4○3 6○6 10○1 0○1 6○4 8 4 10 9 6

五、请你接着画△ △△△△△ △△△△△ 六、填一填 1.在8、4、7、1、2、3、10中,把大于3的数写在下面。2.在5、9、4、2、1、6、8、中,把小于6的数写在下面。3. 有()只有()只有()只比比 9 10 7

一年级数学(上)测试卷 1、想一想,连一连: 2、找规律,接着画,画满10个。 △○△○ □△○□△○ 3、(1)最短的画“√”,最长的画“○”。 (2)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4、 ○○○○○○ 5、填一填: (1)在8、4、7、1、2、3、10中,把大于3的数写在下面。 (2)在5、9、4、2、1、6、8、中,把小于6的数写在下面。 △比○多( ),( )○( ) ○比△少( ),( )○( )

6、在4、6、2、0、1、5、8中,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左边起第3个数是(),右边起第2个数是()。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一排: 7 、请你填上合适的数。 5>( ) ( )<8 ()>7 2<()9<() 1>()()<()()=()8、用上、下、左、右填空。 9、看图填空: (1)第1盆开4朵,第4盆开( )朵花, (2)开3朵花的是第( )盆,它左面一盆开了( )朵,它右面一盆开了( )朵。 10、数一数,涂一涂: 一共有()只苹果。从左起涂第3个,从右起涂3个。 11、 在第()层第()间 在第()层第()间 在第()层第()间 在第()层第()间 1 2 3 1、小熊猫在小猴的( )面。 2、小鱼在布娃娃的( )面。 3 小马在熊猫的( )面。 4、小兔在熊猫的( )面。 5、小猴的( )面是小狗。 6、小猫的( )面是小鱼。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3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难点: 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复习课件):全班集体回答。 2.谈话:你们能给数学王国里的宝宝找找他们的家吗?(出示课件)这些数有的大,有的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100以 内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课件)请听:(教师讲述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到底谁捡得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2、(出示课件)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4、(出示课件)指出: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38) 追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看十位,一个是四十几,一个是三十几,肯定四十几比三十几大。) 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我们一起用手势表示一下。(出示课件“〉”) 5、指名板书后全班读一读。 6、练习扩展(出示课件)学生说一说想法。 师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6.(出示课件)比较63和68的大小。 7.扩展练习。(出示课件) 师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上的数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8、再独立完成试一试。(出示课件) (1)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小学一年级数学能力测评

1.小学一年级数学能力测评 2.一群小朋友排成一排上体育课;从左往右报数;君君报第7个; 从右往左报数;君君报第5个;那么一共有________个小朋友. 3.找规律填数. 4.计算:18+14+6-8=________ 5.晚上;艾德在家开着灯写作业;突然停电了;艾德去拉了两下开 关;这时候妈妈回来了;又拉了3下开关;等来电后;艾德的房

间是_______.(填A或B) A.亮的B.不亮的 6.渔网里有9条小鱼;不一会儿又钻进来6条;后来水流变急了又 逃出去8条;请问现在渔网还有条_________小鱼. 7.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_______线段. 8.光明小学一(1)班有16名学生;一(2)班有13名学生;现在 又从其他学校转过来5名学生;应该分给一(1)班_____名;分给一(2)班_____名;才能保证两个班的人数一样多. 9.林林今年7岁;爸爸说:“当你长到10岁时;我正好40岁.”那 么爸爸今年______岁. 10.已知“杯”+“赛”+“测”+“评”=“能力”;这六个汉字代表 1、3、4、5、6、8这6个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其 中“能力”是一个两位数;那么“能力”=_________ 11.将下图分成形状大小都相同的4份;使每份上4个数相加的和相 等.

1.琪琪买了2个猴公仔和2个羊公仔一共花了14元钱.乐乐买了1 个羊公仔和2个猴公仔一共花了10元钱.那么买1个羊公仔要_____元.买1个猴公仔要_____元 2.明明、亮亮和晶晶三个好朋友的妈妈;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 生;一个是演员.请根据下面三个条件;判断他们的妈妈各是什么职业. (1)明明的妈妈不是教师 (2)亮亮的妈妈不是医生 (3)明明的妈妈和亮亮的妈妈正在听一位当演员的妈妈唱歌 请问;明明的妈妈是_____;亮亮的妈妈是_____;晶晶的妈妈是_____ A.教师B.医生C.演员

一年级数学上册 比多少教案(新)新人教版

比多少 学习比多少,教材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通过比较小兔和砖(一只小兔对一块砖,4只小兔正好对4块砖,小兔没有多余的,砖也没有剩余的)引出“同样多”概念。第二次活动是通过小猪和木头(把猪和木头一个一个地对起来,木头多1根)引出“多”、“少”的概念。第三次活动是通过对教材资源的观察,提出“还可以比什么”?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进行比较,可以进行动物之间的比较,也可将桌上的水果与猪和兔进行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探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经历观察、操作、体验、交流等数学活动,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达比较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从1数到10。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数一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 同学们,伸出我们的左手,再伸出我们的右手,请大家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还是右手的手指多?还是一样多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 创设情景: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请边看大屏幕,边听故事。 看这是谁?这又是谁呢?把小动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同学们看一看,它们在做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他们在帮小兔盖房子等。 (渗透互相帮助的德育教育)数一数,有几只小兔?每只小兔搬了几块砖? 三、观察交流,探究新知 1、理解“同样多”。 就像一位小朋友说的那样,有4只小兔,1只小兔搬1块砖,你能摆出来,让大家一眼就看清楚吗? 学生活动。 学生尝试摆,拿出手中的学具盒,用三角表示小兔,用长方形表示砖。 对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有代表性方法的学生到黑板上用放大的教具摆一摆。小朋友们评一评,你认为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课件操作(1只小兔搬1块砖。边说边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学生读。 你能边指图边用“同样多”说一说吗? 同桌互说。 请同学们找一找,在图中还有同样多的事物了吗? 2、认识“多”、“少”。 我们会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比较小兔和砖的数量了。图中还可以比什么?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数量同样多的物体进行比较,另一种是数量不一样多的物体进行比较。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3只小猪和4根木头,你能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摆一摆,比一比吗?1只小猪对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而木头有多余,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板书“多少”) 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 你能用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来说一说其他物体的比较吗? 四、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探索生活 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找到了图中的数量关系。那在我们的周围,你还能发现那些同样多,还有多出与少出的事物呢? 学生自由观察、交流、评价。 2、在多的后面打对 3、在少的后面打对 4、动手操作

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大小》教案

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6课时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正确运用“>”“<” 或“=”。 难点:探索并总结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与大家一起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较大小) 二、探究新知 1.利用小棒比较42与37的大小。 (1)猜数游戏。 ①小朋友们,请你们猜猜老师手中小棒的根数。 ②验证:学生猜对后,再让一名学生把10根扎成1捆摆在讲台上。学生说数,教师写42. ③只看一眼小棒根数(事先放在投影仪上,用纸盖好)。学生猜对(37)

后,把3捆又7根小棒移到讲台上,教师写数37. (2)比较42与37的大小。 左边42根小棒,右边37根小棒,谁来说说这两个数谁大谁小,用什么符号衔接?(用“>”连接)你是怎样想的? ①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 ②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大小。42是由4个十2个一组成的,37由3个十7个一组成,所以42>37. ③42比40多两根,37比40少3根,所以42>37。 (3)利用刚才的方法,比较大小。(手势表示) 2.利用计数器比较大小。 (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23,请学生读书,教师板书。 请一位学生上台拨数,要求拨的数比老师拨的要大。(学生在个位上多拨几颗珠子) 教师提问:你为什么这样拨?(个位上的数比老师个位上拨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2)请全班同学拨数,要求拨的数比老师拨的要大,并请每位学生把老师拨的数与他们自己拨的数写在练习纸上,再用“>”“<” 比较大小。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引导学生提问:你是怎样比较大小 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当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而个位上的数不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