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数据助力中国制造2025
工业4.0

工业时代4.0这条路刚刚开始,但给了我们大概的方向,未 来企业会变成数据的企业、创新的企业、集成的企业、不断 快速变化的企业。对于整个制造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颠 覆,称之为工业革命,是毫不为过的。
代化所带来的压力将影响到中国几乎所有的行业,而工业 自动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是关键。
工业4.0有哪些特点?
互联:互联工业4.0的核心是连接,要把设备、生产线、工 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数据:工业4.0连接和产品数据、设备数据、研发数据、 工业链数据、运营数据、管理数据、销售数据、消费者数据。 集成:工业4.0将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中端系统、 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通过CPS形成一个智能网络。通过这 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 服务之间,能够形成一个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 的高度集成。 创新:工业4.0的实施过程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过程,制 造技术、产品、模式、业态、组织等方面的创新,将会层出不 穷,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到模式创新,再到液态创新,最 后到组织创新。 转型:对于中国的传统制造业而言,转型实际上是从传统 的工厂,从2.0、3.0的工厂转型到4.0的工厂,整个生产形态 上,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实际上整个生产的过程 更加柔性化、个性化、定制化。这是工业4.0一个非常重要的 特征。
“工业4.0”是德国联邦教研部与 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 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概念。它描 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 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 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后, 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 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 四次工业革命。“互联网+制造” 就是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 推出的概念,美国叫“工业互联 网”,我国叫“中国制造2025”, 这三者本质内容是一致的,都指 向一个核心,就是智能制造。它 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所以很多人说,工业4.0是整个中 国时代性的革命。
《中国制造2025》(全文)

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给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介绍(最新版)PPT课件

生产均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当前产品设计已被高度固化,客户不可以将跨一款车的雨刷器用于跨厂商的其它车型。工业 4.0之下,设计、生产均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完成端到端的从客户需求到加工制造等各方面的 配置,以较低的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产量很低仍能获利的一次性生产,为客户生产该款雨刷 器。
.
10
正文 . 第一章
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完美融合
在未来,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将在虚拟世界被设计、仿真以 及优化,为真实的物理世界包括物料、产品、工厂等建立起一个高 度仿真的数字“双胞胎”
三大趋势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在未来的只能工厂中,产品信息都将被输入到 产品零部件本身,他们会根据自身生产需求, 直接与生产系统和设备沟通,发出下一道生产 工序指令,指挥设备进行自组织生产。这种自 主生产模式能够满足每个用户的“定制需求”
↓10%。
.
24
正文 . 第三章
0将3发
布高
中 端领
国 域技
制
术
造 路线
2 0
图的 绿皮
书
2
5
u通过一百多位专家研究而来。 u是政府给市场提出的一个方向指导意见(非指令)。
•未来中国装备要实现由大变强、高端引领,需要突破的技术方向。 •这些技术方向是强国建设必须要达到的基础的技术目标。 •动态管理,两年一修订,不断深化。
.
14
LOGO 正文 . 第二章
02
工
业
4. 0
德 国
各工
国业
战 4.
略0
战
略
国家战略下合作探索“工业 4.0”智能工厂
德国提出“工业4.0”这一概念本 身带有国家的反思。德国称得上是一个 高端制造的大国,制造业作为其经济增 长的动力,使其在欧债危机中长期保持 坚挺。但他们的制造业始终以产品为主。 他们一直在反思,为什么自己的产品只 有生产功能的价值,而没有服务的价值。 为此通过互联、数字、智能化的融合、 智能工厂的建设,可能是未来的方向。 基于自身较强的制造设备工业,在国家 战略下合作建设互联的智能工厂系统可 能是重要的路径,使得德国成为第四次 工业革命的先行者。
工业大数据分析综述:模型与算法

摘要:随着条形码、二维码、RFID、工业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互联网、ERP、CAD/CAM/CAE等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大量与工业生产活动相关的数据被实时采集并存储到企业的信息系统中。
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智能制造奠定基础。
因此,工业大数据分析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模型和算法是大数据分析理论和技术中的两个核心问题。
介绍了工业大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综述了几种流行的工业大数据分析模型在工业大数据分析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相应求解算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探索了大数据分析模型和算法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工业大数据; 大数据分析; 模型; 算法; 智能制造1 引言当今时代,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中国制造2025》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工业大数据在两化融合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务院颁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把发展工业大数据列为主要任务之一:“推动大数据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流程各环节的应用,分析感知用户需求,提升产品附加价值,打造智能工厂。
建立面向不同行业、不同环节的工业大数据资源聚合和分析应用平台”。
工业大数据是指在工业领域中产生的大数据。
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渗透到了工业企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条形码、二维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工业传感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工业互联网、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等技术在工业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制造2025升级案例分析

• 酷特智能的经营模式是订单驱动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Customer/Business to Manufacturer,即C2M模式),核心特点是数据
驱动和大规模定制。酷特智能拥有自主研发及合作开发的全流程软件控制系统以及配套的智能化硬件,将服装定制生产周期缩短至7
个工作日,基本实现按需生产,解决了困扰服高知名度的红领品牌。
加征关税清单中最终消费品占比
500 400 300 200 100
0
对美国出口金额(亿美元) 从美国进口金额(亿美元)
注:劳动密集型消费产品主要包括: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等。
数据来源:左图来源于恒大研究院、右图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
9
1 网易严选:零售端赋能制造
NetEase Yanxuan: E-Commerce Brand Empowers Manufacturer
平衡淡旺季产能,保证供货。
工厂面临痛点
问题关键
网易严选赋能方式
•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一些出口美国为主的袜企 转向国内市场,低价低质产品恶性竞争加剧。
消费者缺乏信息,线上购
品牌 • 网易严选品牌为商品品质背书,帮助企
物识别优质产品能力欠缺。 赋能 业找到注重品质、调性一致的消费群体。
• 订单不够灵活,传统企业订单可能面临较长库 存周期,影响周转率;传统渠道获得消费者反 馈较慢,不能及时改善产品问题、调整生产。
灵活生产与库存管理
生 产 周 期 从 最 初 的 1-2 月 缩 短为15-20天。
数据来源:网易严选工厂访谈
40
网易严选合作工厂案例二:小水怪智能水杯
1 网易严选:零售端赋能制造
• 小水怪智能水杯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智能水杯先进制造商,掌握产品设计、软硬件开发、生产线等核心能力。 2018年开始和网易严选合作。
中国制造2025知识概述

中国制造2025知识概述《中国制造2025》是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印发的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文件,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结构:“一”,就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
“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
“四”,就是确定了四项原则。
第一项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第二项原则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
第三项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第四项原则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
“五五”,就是有两个“五”。
第一就是有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
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十”,就是十大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
二、一条主线“中国制造2025”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主要包括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三、四大转变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
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中国制造业升级方向 工业4.0:互联网 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升级方向工业4.0:互联网+制造业中国制造业升级方向工业4.0:互联网+制造业文/张澄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市场对此早有热切期盼,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下面这篇旧闻是兴业证券(17.06, 1.05, 6.56%)对此的分析,华尔街见闻汇总如下,以飨读者。
“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又一次作为重点提出,以互联网和制造业结合为亮点的工业4.0即将迎来一轮发展大潮。
兴业证券分析认为,这一概念也将带动一系列投资机会涌现。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将是中国工业未来10年的发展纲领、顶层设计。
政府的诸多行动向市场传递出强烈信号,显示工业转型将迎来大突破、大提速。
工信部表示,计划大体分三步、用三个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步,将指导中国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
总理对此说了啥?“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自从2014年12月被首次提出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今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制造2025”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将在国际合作中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
欢迎各国企业积极参与,利用国际产能合作等机会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希望有关国家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倡导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共同反对保护主义。
中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世界。
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方向——工业4.0:互联网+制造业工业4.0驱动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特征是互联。
图为工业1.0、2.0、3.0到工业4.0的发展进程:更值得注意的是,工业4.0是“互联网+”的重要一部分,互联网技术降低了产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速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反馈,因此,催生出消费者驱动的商业模式,而工业4.0是实现这一模式关键环节。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中国制造2025》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印发的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文件,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结构:“一”,就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
“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
“四”,就是确定了四项原则。
第一项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第二项原则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
第三项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第四项原则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
“五五”,就是有两个“五”。
第一就是有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
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十”,就是十大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
二、一条主线“中国制造2025”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主要包括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三、四大转变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
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