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6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6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考试

第I卷(共36分)2016.1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多有游艺活动,随着时间(流逝/流

失),游艺渐次

..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而“清明雨”也自然而然

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

..之情的独特物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

这场妇儒皆知

....的“清明雨”,正是因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在追思先人的日子,心怀

(悲戚/悲泣)之人看清明细雨,会赋予

....的清明,冰冷的细雨滴

..眼前淅沥一层悲凉;而乍暖还寒

落肌肤,更加剧

....之..人们的这种心理(反映/反应)。“清明雨”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脉脉

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

....之雨。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渐次乍暖还寒B.缅怀妇儒皆知

C.赋予凄凄切切D.加剧温情脉脉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流逝悲戚反应B.流逝悲泣反映C.流失悲戚反映D.流失悲泣反应3.下列诗句中的“雨”和材料中的“清明雨”意味相近的一项是

A.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B. 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

C.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D.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 国庆期间上映的电影《建国大业》和《风声》,票房都超过了3亿,其他同类型的国

庆献礼片只能望其项背

....了。

B. 国庆阅兵仪式展示了中国自主研究的先进的信息设备,国外媒体包括华人报纸纷纷报

道,无不为之侧目

....,赞叹中国人的创新能力。

C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

....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D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

客气,就姑妄言之

....吧。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俄裔学者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俄罗斯总统当天批评俄政府没有在年轻学者毕业时为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

B.在国际宇航大会上,曾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提出中国将于明年发射“天宫”二号小型空间实验室。

C.屠呦呦获得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项,本质上就是一个表彰人类科学最高成就的荣誉,它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的现代医学发展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D.中印尼合作建设雅万高速铁路,对于加快泛亚铁路网建设,发挥铁路在推进“一带一路”

战略中的服务保障作用,深化我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铁路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孟郊《游子吟》中那位“游子”的情怀,其实也是今天到处漂泊的人们的心声。为了种种原因,离开故土,走上了漂泊之路,其间的情境今古有天壤之别,但其心理和情绪却跨越千年,彼此相通。孟郊时代的时空距离比今天当然小得多,但在今天我们有了天涯咫尺的时空经验,却仍然无法消除我们“游子”的感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这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精神分析者曾经有一个命题对于人生很有说服力,这个命题是:我们不得不失掉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以实现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的“游子”情怀,就是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但这又总是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人们不可避免地失去,却又不可避免地怀念。于是,《游子吟》不朽。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到处“流动”的世界。全球的资本、产品、人口和信息的巨量的流动正是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的表征。资本冲破了过去阻滞它流动的一切要素,不断地在一种逐利的冲动中跨出边界,寻找新的机会。这种进程使得人口的流动也在一个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流动当然有不同的方向,一面是寻找机会的人从自己贫困或缺少机会的故乡向经济发达、充满机会的地方“流”过去。这可以说是一种从低向高的流动。这样的流动其实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另一面从高到低的流动也在进行着,资本总是从成本高的地方流向成本低的地方,生产和消费的链条总是要向大有希望的新兴地区滑动。于是伴随着资本的流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白领也在迅速地流动着。他们身份“灵活”了,却往往被批评为数典忘祖,也会使自己漂在半空中。但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的生活冲击。其间的那份进退失据的痛苦和彷徨的确难于厘清。我发现“游子”的生涯里有投入异乡的动力,却也深有对于过去的绵绵不尽的怀念感情。

人可以四海为家,可以获得一种更灵活的身份,但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游子的情怀其实是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它不仅仅是我们意识中的,而且是无意识深处的东西。对母亲的记忆乃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人正是从最初的感情上展开自己的。没有过去的记忆,我们根本无法构筑自己;但没有今天,过去的自己也没有任何价值。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一个“游子”毕竟都有些卸不掉的东西。其实,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回忆其实依然是现实的不可化解的部分。

其实,对于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来说,这个国家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都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力量一面来自它的传统,一面也来自它今天的能量。“游子”曾经分享过这个民族百年的悲情和屈辱,但今天的游子却有了分享这个国家和人民力量的欣慰。正是中国今天的力量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选自张颐武《全球化时代与“游子”情怀》有删改)6.“游子的情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对此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游子的情怀”既是我们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也是我们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

B.“游子的情怀”是人若身份“灵活”常被批评为数典忘祖,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的那种进退失据、难于厘清的痛苦和彷徨。

C.“游子的情怀”在今天也包括了人们对这个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出活力和冲力的国家给予他们持续力量的欣慰之情。

D.“游子的情怀”是我们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是既存在于我们意识中,也存在于我们无意识深处的东西。

7.下列各项中,对“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这句话的依据,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由于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

B.因为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

C.因为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

D.由于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

8.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游子吟》的作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游子”情怀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这正是《游子吟》不朽的缘由所在。

B.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这些东西毕竟是一个“游子”卸不掉的。

C.全球化时代各种流动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即有从低向高的人口的流动和从高向低的资本的流动。

D.正是今天的中国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高郢,字公楚,其先渤海蓚人。九岁通《春秋》,能属.文。天宝末,盗据京邑,父伯祥先为好畤尉,抵贼禁,将加极刑。郢时年十五,被发解衣,请代其父,贼党义之,乃.俱释。后举进士擢第,应制举,登茂才异行科,授华阴尉。尝以鲁不合用天子礼乐,乃.引《公羊传》,著《鲁议》,见称于.时,由是授咸阳尉。

奏贬猗氏丞。李怀光节制邠宁,奏为从事,累转副元帅判官、检校礼部郎中。怀光背叛,将归河中,郢言:“西迎大驾,岂非忠乎!”怀光忿而.不听。及归镇,又欲悉众而西。时浑瑊军孤,群帅未集,郢与李鄘誓死驻之。属怀光长子琟候郢,郢乃谕以逆顺曰:“人臣所宜效顺。且自天宝以来阻兵者,今复谁在?况国家自有天命,非独人力。今若恃众西向,自绝于天,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安知三军不有奔溃者乎?”李琟震惧,流泪气索。明年春,郢与都知兵马使吕鸣岳、都虞候张延英同谋间道上表;及受密诏,事泄,二将立死。怀光乃大集将卒白刃盈庭引郢诘之郢挺然抗辞无所惭隐愤气感发观者泪下怀光惭沮而止德宗还京,命谏议大夫孔巢父、中人啖守盈赴河中宣慰怀光,授以.太保;而.怀光怒,激其亲兵诟詈,杀守盈及巢父。巢父之被刃也,委于.地,郢就而抚之。及怀光被诛,马燧辟.郢为掌书记。

未几,征拜主客员外,迁刑部郎中,改中书舍人。凡九岁,拜礼部侍郎。时应进士举者,多务朋游,驰逐声名;每岁冬,州府荐送后,唯追奉宴集,罕肄

抑浮华,朋滥之风,翕然一变。拜太常卿。贞元十九年冬,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顺宗即位,转刑部尚书,为韦执谊等所惮.。寻罢知政事,以本官判吏部尚书事。明年,出镇华州。

元和元年冬,复拜太常卿,寻除御史大夫。六年七月卒,年七十二。赠太子太保,谥曰贞。

(节选自《旧唐书?高郢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属.文属:写作

B. 辟.为掌书记辟:征召

C. 为韦执谊等所惮.惮:弹劾

D. 罕肄.其业肄:学习,练习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尝以.鲁不合用天子礼乐授以.太保

B. 贼党义之,乃.俱释乃.引《公羊传》,著《鲁议》

C. 怀光忿而.不听而.怀光怒,激其亲兵诟詈

D. 巢父之被刃也,委于.地著《鲁议》,见称于.时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怀光乃大集/将卒白刃盈庭/引郢诘之/郢挺然抗辞无所惭/隐愤气感发观者/泪下/怀光惭沮而止/

B.怀光乃大集将卒/白刃盈庭/引郢诘之/郢挺然抗辞/无所惭隐/愤气感发/观者泪下/怀光惭沮而止/

C.怀光乃大集将卒/白刃盈庭引郢/诘之郢/挺然抗辞/无所惭隐/愤气感发/观者泪下/怀光惭沮而止/

D.怀光乃大集将卒/白刃盈庭引郢/诘之/郢挺然抗辞/无所惭隐/愤气感发观者/泪下/怀光惭沮而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郢知书识礼,以义救父。他九岁通晓《春秋》,能写文章;他的父亲将要被贼寇杀害,他主动请求替父受刑,打动了贼寇。

B.高郢为人刚正,不卑不亢。郭子仪因对张昙不满,上奏章要把他杀掉,高郢极力谏止,惹怒了郭子仪,因而被贬官。

C.高郢深明大义,能言善辩。李怀光反叛,高郢向他讲明利害,力劝其效忠皇帝;面对死亡威胁慷慨陈词,使李怀光停止叛乱。

D.高郢尽职尽责,力纠时弊。他在执掌贡部时,采取了一些实际行动,使当时官场上的钻营请托之风有了很大的改变。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子仪尝怒从事张昙,奏杀之。

⑵人臣所宜效顺。且自天宝以来阻兵者,今复谁在?

⑶郢性刚正,尤嫉其风,既领职,拒绝请托,虽同列通熟,无敢言者.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伤愚溪【注】

刘禹锡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

隔帘惟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

【注】愚溪,在湖南省永州市西南,本名冉溪。唐柳宗元谪居于此,改其名为愚溪,并结茅树蔬,筑堂而居。此诗作于柳宗元去世三年后。

(1)本诗和晏殊《浣溪沙》词中都有“燕”这一意象,它们在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请具体说.

明。(4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4分)

15.根据提示写出诗文的原句。(6分)

(1)诗经氓中描述女子对男子行为没有标准,德行不专一而表达不满的两句是“

,。”

(2)《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五、(12分)

16.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不超过15字的标题。(4分)

12月19日上午,2013两岸年度汉字评选在台北揭晓,“进”字当选年度汉字。得票位列2至10名的汉字分别为“梦”、“福”、“信”、“爱”、“躁”、“控”、“开”、“革”、“忧”。

本次活动由台湾《旺报》与大陆《海西晨报》主办,历时半个月网络评选,共投下574万多张票,刷新两岸年度汉字票选总票数的纪录。其中,“进”字得到39.7万票。活动第一阶段由两岸名人与网友共同推荐40个年度代表汉字。初选评出10个侯选汉字,此后再进行复选。

评选活动自2008年起已连续举办五届,分别选出汉字“震”、“生”、“涨”、“微”、“平”,归纳当年世态。今年的“进”传达正能量,表明民众希望两岸关系继续向前迈进。

17.阅读下面的语段,提取信息的主要内容,在横线上写出4个关键词(每个词不能超过4个字)。(4分)

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因持续干旱,水位直线下降,目前水位只有11米,达到194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平。据介绍,洪泽湖水位在日前降到11.3米的死水位后,由于上游没有来水,加之长时间的干旱蒸发导致洪泽湖水位持续降低,虽然5月25日到30日有两次降水过程,但是这对洪泽湖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严重的旱情,给沿湖地区水产养殖、工农业生产、渔业和湖区水运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该湖区的三条航线中,已无一条能够维持正常通航。除航运受影响外,水位很低使过去“日出斗金”的洪泽湖水产渔业遭受严重损失。登上高高的洪泽湖大堤,只见无数只渔船静卧湖滩,往日2000多平方公里的洪泽湖水面,如今只剩下100多平方公里。走进湖滩,曾蔚为壮观的万亩临湖围网蟹鱼塘口已完全干涸龟裂。洪泽湖区围网养殖及内塘养殖旱情严重,仅洪泽县养殖塘口就干涸1000亩,露滩5000亩,缺水受旱6万亩,造成经济损失6500万元人民币。

18.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海囤族”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字)。(4分)

所谓“海囤族”就是囤货一族,而且什么都囤,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从表面上看,“海囤族”反映出的是百姓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的盲目和慌乱,而背后却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范。海囤族的行为固然失去理智,但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这实在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与其说他们“囤”的是生活必需品,倒不如说囤的是“安全感”。从“菜奴”、“特搜族”、“团购族”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笈”,可以说,民众的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剪得秋光入卷来

王清铭

①我一直以为在稿纸上划下一个“秋”字,就有萧索的秋风吹过,落叶纷纷布满我的视野。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长安是贾岛生活过的诗情宛转的都城,秋风只在千年前将轻愁悄然拂上他的心头。古人很形象地把秋天嫁接到心头,然后创出另一个字:愁。

②也不是现代都市的楼太高,遮住秋风往来的路径。城市人越来越多,树相切来越少,那些作为城市风景的行道树多是常所不凋的树种。踯躅在繁华都市,想拾取一片落叶跟想在都市的喧嚣中找一点诗意一样难。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大概只栖息在唐诗宋词的枝桠上,西楼有霓虹灯、白炽灯和各种彩类,却挤不进一片昏黄的月光。晴空一鹤排云上,可鹤都住在观赏的动物园,要引的诗情碰到冰凉的铁栅栏便铩羽了。

③在城市很难找到秋天的痕迹。温室效应使季节的界限模糊,我生活的这座南方小城,套一件夹克就可以穿越整个冬于,何况气候变化不大的秋天?现代都市人不知什么原因,都很忙,没有几个人去注意秋天枝头飘落的那几片落叶,更不地将它们夹进心情笔记,即使远上寒山,也只在红于二月花的霜叶前留此存照。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这样的诗情大概也随洞庭湖的水位水落石出了。

④现代人讲究实用,美化环境用塑料花、水泥树,谁也不想为清扫落叶去浪费金钱般的时间,难怪落叶的金黄色难以染上他们的心灵。标志秋天到来的是公园里的枫树。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这样妙趣横生的想象现代人构思不出,即使灵光一现,务实的他们考虑更多的是枫树偷饮的究竟是茅台酒,还是XO。晓来谁来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感情日益浇薄的都市人可以洒脱的挥手告别,谁会为思乡情、离别情掬一把廉价的眼泪呢?

⑤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那份因悲秋、伤秋而引起的愁也很难在攒动的都市落

脚,但为什么世故的都市人却经常愁云密布?花自飘零水自流,都在都市人的目光之外;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是股票指数,房价涨幅。

⑥秋需要用心体验,冷漠的都市人很难有一叶知秋的感触。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惊,现在又有几个人去倾听这心灵深处的律动呢?也不是都市人心灵不敏感,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身外之物,至于心头的细微感受总被忽略,更遑论生命的内在关照?

⑦以前读古典诗歌,记得有一个术语叫“萧索美”,具体含义不甚明了。秋天草木凋零,西风温紧,北雁南飞,让人联想起时光流逝,心灵无端生出些许感伤。这感伤犹如凋零的花,枯落的黄叶,远去的雁给人类来诗情和美感。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或许,我们需要一付聆听天籁的耳朵。

⑧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对我们来说,也许太空泛了。我们先要做的事是去注意身边的一片落叶,且不要去拒绝落叶给我们心灵带来的清、静和悲惊。金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生命深处的诗情。如果典当了固有的诗意体验,生命还剩下多少本真?

⑨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让陆游的《秋思》给生活在都市中的你剪来几朵渐开的黄菊,几声零落的雁鸣;剪一点诗情,给枯竭的心灵。

19.第⑤段作者说“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请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条陈述这样说的原因。(6分)

20.古典诗歌的“萧索美”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21.文章以陆游的《秋思》诗句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2.阅读第⑧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生命阅历,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4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钝感力”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以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过于敏感。尤其是我们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敏感的心灵会使我们迅速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但是这些反应是否都是正确的呢?请你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需要“钝感力”的地方?

请联系生活,展开联想,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0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18级高中班 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44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D.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2、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 A .日地距离适中 B .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C .形成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D .有月球围之绕转 3、坚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运动和改变的要紧动力是 ( ) A 、大气辐射能 B 、太阳辐射能 C 、空中辐射能 D 、重力能 4、下列地区中, 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条件最好的是 ( ) A. 海南岛 B. 重庆 C. 拉萨 D. 乌鲁木齐 5、太阳外部构造的三个层次,从里到外依次是 ( ) A 、光球、日冕、色球 B 、日冕、色球、光球 C 、光球、色球、日冕 D 、日冕、光球、色球 6、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①哈雷彗星、流星体 ②月球、星云 班级 姓名 考号

③航天飞机、陨石 ④恒星、待发射的航天飞机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赤道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B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侧是信风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D .极地东风的实际风向是东北风 8、图2-7表示①地处于北半球的低压区,箭头表示①地的风向。四幅图中风向正确的是: 据南通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2-4,回答9~11题: 9.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 A .反气旋造成 B .气旋造成 C .冷锋造成 D .暖锋造成 10.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 A .气流下沉造成 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11.此系统易造成 ( )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图2-7 图2-4

湖北省荆州市2018届高三英语1月月考试题

湖北省荆州市2018届高三英语1月月考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es the woman ask John to do? A. Leave the room for a moment. B. Have a discussion with Pete. C.Get something to eat. 2.How much will the speakers pay for the match? A.£24. B.£42. C.£48. 3.Why can't the woman pick up the man now? . A.Her car is under repair. B.She can't open the car door. C.She locked her car keys in her house. 4.Where are the speakers? A.In a restaurant. B.In the man's office. C.In a theater. 5.How does the man feel? A.Relieved. B.Worried. C.Angr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A notebook computer. B.A mobile phone. C.A new T-shirt. 7.What can the tiny computers do?

浙江省临海市2019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8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 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3分) () A.习总书记亲自布署(shǔ)的粤港澳大湾区,为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创造了新机遇。伴 随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引擎(qín)已经启动。 B.中产阶级对教育的焦虑,从不断高涨的学区房价和愈(yù)发火热的补习班便可一窥 (kuī)全貌。其背后的原凶是全社会对教育的浮燥,由“坐立不安”走向“剧场效应”。 C冬天来临,天气越来越冷,很多耄耋(dié)老人都因过不了冬天这一关而去逝,他们的家人多悲怆( chàng)欲绝,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D.曾创作多部脍(kuài)炙人口的武侠小说的金庸先生驾鹤西去,永别江湖,引发无数感慨与回 忆。金庸作品再次掀起热潮,在部分书店售罄(qì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电影界中存在一种残酷的“马太效应”。那些获得极大的关注度、被最大范围的观众 看到且能激发踊跃 ....耕耘多年的导演,一个在业..讨论的电影,[甲]背后往往存在着一个呕心沥血 内非常强势的制片方或发行方,一段维持了多年的合作关系,以及一双深谙行业游戏规则的“推手”。在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名声在外的欧美电影节很大程度上反而成了“被选择”的平台。[乙]在16年的时间里,促成《儿子的房间》《华氏911》《孩子》……等作品赢得金棕榈奖的法国发行人文森·马拉瓦赫总结过他30年的从业经验:如果认为在戛纳影展的入围和得奖能成为影片的市场助力、能让导演往后的职业道路顺畅,这是对电影节的错觉。[丙]时任 戛纳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的蒂耶里·福茂在2002年看到了阿彼察邦的《祝福》,决定不遗余 ... 力.地在戛纳的平台上推荐这位泰国导演, 于是 ..在8年后《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得到金棕棡奖时,阿彼察邦在众多东西方记者的眼中仍是个陌生人。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踊跃 B.呕心沥血 C.不遗余力 D.于是 3.文中划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符号有误的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高三化学1月月考试题04(2)

2018高考高三化学1月月考试题04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 16 Cl-35.5 Na-23 Fe-56 Cu-64 Al-27 Mg-24 Ti-48 第Ⅰ卷 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1-15每小题2分,16-22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O 2― 的结构示意图:.Na 2S 的电子式:Na S Na ??? ?? ??? C .羟基的电子式: D .氮分子的结构式:????≡N N 2、最近媒体报道了一些化学物质,如:爆炸力极强的N 5、结构类似白磷的N 4、比黄金还贵的18 O 2、太空中的甲醇气团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O 2和16 O 2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B .将a 克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甲醇中,铜丝变红,质量小于a 克 C .N 4分子为正方形结构,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共价键 D .2N 5= 5N 2是化学变化 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④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 ⑤Na 2O 2、Na 2CO 3、NaHCO 3、Na 2SiO 3均为钠盐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③⑤ 4、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Na 的金属活动性比Mg 强,故可用Na 与MgCl 2溶液反应制Mg B .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只能与强酸、强碱反应 C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不反应,故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贮藏贮运浓硫酸 D .观察焰色反应实验为黄色火焰,则可证明该溶液中含有Na + 5、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过量,都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 ②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 ③苯酚钠溶液与CO 2 ④硝酸银溶液与氨水 ⑤氯化铝溶液与氨水 ⑥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的石灰水 A. ③⑤ B. ①③⑥ C. 仅有⑤ D. ②④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4mol/L 的NaAlO 2溶液和7mol/L 的HCl 等体积互相混合均匀 4AlO 2-+7H ++H 2O=3Al(OH)3↓+Al 3+ B. 向100mL0.1mol/L 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CH 3COOH CO 32-+CH 3COOH=CO 2↑+2CH 3COO -+H 2O C.向硫酸铝铵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NH 4++Al 3++2SO 42-+2Ba 2++5OH -= AlO 2-+2BaSO 4↓+NH 3·H 2O+2H 2O D.KHS 的水解: HS -+H 2O H 2S+OH - 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K +、Na +、CO 32-、NO 3- B .c (H +)=10—1mol/L 的透明溶液中:Cu 2+、Al 3+、SO 42—、NO 3— C .能使氢氧化铝迅速溶解的溶液:Na +、Fe 2+、NO 3-、SO 42- D .水电离出的c (H +)=10-12mol /L 的溶液中:Na +、Mg 2+、Cl -、SO 4 2- ·· ·· :O ∶H

拉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

拉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子衿(jīn)城阙(quē)追溯(sù) B.緘默(ji?n)雾霭(?i)龟裂(jūn) C.山麓(lù)沟壑(hè)腐蚀(zhuó) D.叹惋(w?n)箬篷(ruò)荇菜(xìng) 2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 ②温度太高,不但人类无法忍受,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会被“烤干”。 ③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 ④没有尘埃,地球表面将会热得不得了。 ⑤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可以将照在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了太阳的威势。 A.④③②①⑤B.④⑤②③① C.④②③①⑤D.③④②①⑤ 3 . 对这首诗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诗歌前两句直陈其事,交代观察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传达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中,“澹澹”是动态,“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展现了诗人登上碣石山后所见实景,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C.“日月、星汉”,所写之景尽是宏观、浩大之景,作者近望沧海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给人壮美之感。 D.诗歌借景抒情,以奇特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津塘沽爆炸事故中,许多人杳无音讯,家属们备受煎熬、悲痛欲绝。 B.歌手李代沫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刑事拘留,在娱乐界引起轩然大波。 C.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既想报北京大学,又想报南京大学,真是见异思迁。 D.泰州作为一座文化名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 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6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准确的一项是_____ A.湛蓝漩涡栀子揠苗助长B.荡漾涎生摇拽津津乐到 C.狡狯决别谨慎急不遐择D.嗔怪嘈杂脉络无动于忠 二、现代文阅读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附答案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附答案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关于下图中A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纬度是20°S,经度是15°W B.A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 5°E 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东半球 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南半球 图甲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是同一地点阴天和晴天的昼夜温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③表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C.a表示阴天的昼夜温度变化 D.b天气与a天气相比,白天②更强 3.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对图甲影响明显的是 A.①减少 B.②不变 C.③减弱 D.④增强 5.上图中C处谷地某侧半山坡上有一家排放大气污染的企业,谷底是居民区,环保部门要求其开工生产的时间不超过半天,那么在正常的环流形势下,他选择生产的时间段应该是 A.白天 B.晚上 C.可以随意确定 D.雨天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关于该图反映的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地面 B.高空 C.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 D.不考虑摩擦力 7.图中d代表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风向 D.摩擦力 8.图中的A地与B地相比 A.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 B.风向相反 C.A地风速小于B地 D.摩擦力一定相同 一架从上海飞往美国洛杉矶的飞机,日落时正好飞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此时北京时间是下午2点整,据此回答9~11题 9.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非阴影为白昼,可能是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0.此时,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围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四分之三 D.无法确定 11.若飞机继续飞行5个小时到达洛杉矶,则到达洛杉矶时,当地时间西八区是: A.3点 B.19点 C.7点 D.15点 12.. 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地形的影响 D.海水运动的影响 13. 当北半球某纬度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图中状态时,正是 A.亚洲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B.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C.阿留申低压强盛的季节 D.冰岛低压强盛的季节 14. 关于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唯 一原因 B.季风环流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2018届上海市高三上学期1月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2018届高三 英语12月考试卷 II. Grammar and Vocabulary Section A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For some blanks, there is a word given in the brackets. Fill in each of these blanks with the proper form of the given word. Fill in the other blanks with words that are correct in structure and proper in meaning. (A) Mr. Briggs got a job 25 an insurance pany(保险公司) after he left school and went around visiting people in their homes 26 (sell) them life insurance. One day, after he 27 (work) for the pany for about a year, the insurance manager sent for him and said, “Mr. Briggs, I have been looking 28 your record as a salesman with our pany, and there is one thing 29 surprises me about it. Why have you been selling insurance only to people over 95 years old, and why have you been giving them such generous conditions? You’ll ruin our pany 30 you go on like that. ” “Oh, no, sir,” answered Mr. Briggs at once, “Before I started work, I looked at the figures(数字) for deaths in this country 31 the past ten years, 32 I can tell you that few people die at the age of 95. ” (B) He is the man who for many people has been a role model. Now your __33__ (big) hero deserves a special day when you can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4级一月月考 语文试题卷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主旋律床第之言节.骨眼jié 层见.叠出xiàn B.哈密瓜世外桃源乞骸.骨hái 一塌.糊涂tā C.老俩口矫揉造作发横.财hèng 正当.防卫dàng D.大拇指食不裹腹香喷.喷pēn酩.酊大醉mǐng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纵观各类贪腐案件,真心悔过者有之,把悔过作为一种避重就轻、博得同情的手段者有之,把认罪伏法 ..当成一种谋求轻判的诉讼策略者亦有之。 B.从过去个别项目赴海外试水,到如今大规模到海外买地,开发商“走出去”的步伐越 来越快,不过海外诸多风险琢磨 ..不定,房企海外扩张不可轻狂。 C.近日,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落成,其主碑铭全文217字,以典雅的文言文写就, 微言大义 ....,字字千钧。 D.城外峭壁千寻,城墙雄壮巍峨,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这就 是早在海内外闻名遐迩 ....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钓鱼城。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湾万里乡,由于大海波浪的常年侵蚀、岩石风化及地壳运动等作用,造就了蜂窝石、蕈状岩、溶蚀盘等绵延罗列的奇特景观。 B.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取得的。 C.大学是一个大熔炉,让身在其中的我们得到锻造,从而塑造出更完善、更成熟的自己,而这段黄金时光也必将成为我们每个人最珍贵美好的记忆。 D.澳大利亚的大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及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批判思考,不盲从,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汉口三金潭小区的一厕所围墙上赫然写着______外来民工禁止入内,违者罚款二百______的警示语。据写下标语的老人说______由于这一带外来民工较多,他们把厕所弄得很脏,自己只是想警示一下,并非歧视______ A.“”:“。” B.“!”,“”。 C.“!”,。 D.:“”,。 二、(本大题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考察民俗节日中秋节的内核,团圆、平等、诗意都成为其重要内涵,而团圆又是最为核心的内涵。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说到当时的中秋节,家家户户“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明代田汝城也说:中秋日,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同时代刘侗则云:“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这些记载都揭示出中秋团圆的主题。中华民族一向有追求和谐圆满的人生理想,而中秋节的形成正满足了人民的这一愿望。

2021年高三1月份月考试题化学含答案

2021年高三1月份月考试题化学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温度、外加酸(碱)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B、在任何条件下,纯水都呈中性 C、氯化氢是电解质,因为其在水溶液中和液态时均能导电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2.Na 2CO 3 水溶液中存在CO 3 2—+ H 2 O HCO 3 —+OH—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增大 B.通入,溶液pH减小 C.升高温度,此平衡常数增大 D.加入NaOH固体,减小 3、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和1molY进行如下反应:X (g)+Y(g)2Z(g)+W(s)△H﹥0,当反应进行到2min时达到平衡,测知Z的浓度为0.2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向平衡混合物中加入少量W,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B、平衡后再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C、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D、2min时,用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mol·L-1·min-1 4、25℃时,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PH=1的溶液中:Fe2+、NO 3-、SO 4 2-、Na+ B、c(Fe3+)=0.1mol/L的溶液中:K+、ClO-、SO 4 2-、SCN- C、c(H+)/c(OH-)=1012的溶液中:NH 4+、Al3+、NO 3 -、Cl-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 3 - 5、将0.1mol/L的氨水加水稀释至0.01mol/L,稀释过程中温度不变,下列叙述正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济南一中高三年级2018 新年学业检测 文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北半球四地在夏至日当天所看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的纬度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合理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丁、乙、丙、甲 C. 丙、丁、甲、乙 D. 丁、乙、甲、丙 2.夏至日当天,对于分别站立在 O1、O2、 O3、 O4 四点的四个人来讲,其身影在地面的旋转 角度最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1. D 2. C 【解析】 1.图中是北半球四地,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甲地太阳位于南部天空,正午太阳高度角 大,说明距北回归线较近。乙图是极昼现象,应位于北极圈内,纬度较高。丙地有阳光直射现 象,位于北回归线上。丁图是极昼现象,且一日内太阳高度不变,位于北极点,纬度最 高。四地的纬度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合理的是丁、乙、甲、丙, D 对, A、 B、C 错。 2. 夏至日当天,图中乙、丁是极昼现象,O2、 O4 两人的身影旋转角度最大,B、D错。甲 比丙的纬度较高,所以站立在O1 的人的身影在地面旋转角度较大, A 错。 O3 纬度最低,太 阳视运动转过的角度最小,03 人的身影在地面的旋转角度最小,C对。 点睛: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直射。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极点 一天内的太阳高度不变。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纬度越高,太阳视运动转过的角度越大,地面

上人的身影旋转角度越大。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甲乙丙 B.乙丙甲 C. 丙乙甲 D.丙甲乙 4.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答案】 3. B 4. B 【解析】考查地质构造。 3.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 后才形成甲沉积岩。故选 B。 4.图中有多个侵蚀面,当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不是平行关系时,说明岩层发生完全变 形,形成褶皱构造,图中有两处侵蚀面与岩层相交,所以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 数是 2。故选 B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及现象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为该地区主要的植被自然带,图中左上方给出了 M山对应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高三年级阶段考试语文试卷(2015.01.02) 语文Ⅰ试题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组卷:陈海艳刘月霞审核:廖海燕签印:还立金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契诃夫的这部中篇小说所表现的思想是相当复杂的:既嘲笑了当时的所谓“上流社会”,也________了一些虚无思想。 ②布托在拉瓦品第遇刺当天,一名负责照顾她饮食起居的贴身随从________相当可疑,但就在警方即将对他进行传讯调查时,这名随从却匆忙地出逃了。 ③竞技体育,________以胜败论英雄,胜者为王,但对职业俱乐部而言,长远建设和良性发展比一时的名次进退更为重要。 ④安徽“三农”问题专家均认为,种粮大户的涌现,有助于粮食优良品种和现有种粮技术的集成推广,提高单产________实现粮食总产持续增长。 A.寄寓形迹固然进而B.寄予行迹纵然从而 C.寄寓行迹纵然从而D.寄予形迹固然进而 【答案】A(“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沉浸,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寄寓,有寄居或寄托的意思;寄予,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身上。行迹:行动的踪迹;形迹:举动和神色。) 2.下列咏史诗所歌咏的历史人物,每一选项前后不相同的是(3分) A.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答案】D(A 诸葛亮;B 王昭君;C 杨贵妃;D 周郎、项羽)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再次大规模喷发,冲上数千英尺的高空,景象极其恐怖,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B.当微信如日中天的时候,微信和微信的产品经理们都是“医科大学教授”,他们任何一个产品上的改变都会被认为是正确的,都会被很多无脑者追捧。 C.据商务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食用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其中猪肉价格比上周上涨0.3%,粮油零售价格上涨0.25%。 D.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答案】B(A搭配不当,在“冲上数千英尺的高空”加上“火山灰” C句式杂糅,去掉“据”或者去掉“显示” D不合逻辑,“近年来”和“将”时态上矛盾)4.阅读下面的内容,对麦家的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著名作家麦家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 A.平庸的人就是贪生怕死、明哲保身的人,活着如同死人。 B.有所敬畏,勇于担当,才能脱离平庸,走向优秀和卓越。 C.人人都有“性命”,人生而平等,没有尊卑贵贱的区别。

高三化学月考试题

6.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46 2与N 2O 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 B .7.82O 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 1 C .2.24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个 D .1 L0.523 溶液中含有的32-数目为0.5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 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一定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的是放热反应 D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8.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经实验测得该溶液中存在+2Ba 和-3NO ,则 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 .+4NH 、+2Mg 、-1C 、+K B .+2Fe 、+Na 、-34PO 、+2Zn C .-2 4SO 、-3HCO 、-1C 、+K D .-2AlO 、+Na 、-Cl 、-OH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将少量2气体通入溶液中:2+2-+H 2-23+2 B .在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2溶液至7: 2+-24 +2++2– 4↓+2H 2O C .在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2溶液: 2++2-3+2++2– 3↓+3↓+2H 2O 10.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 4+5O 24O 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 分别为:P —P ·—1、P —O ·—1、 ·—1、 ·—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 ,其中正确的是 A 、(6a+5d -4c -12b )·—1 B (4c+12b -6a -5d )·—1 C 、(4c+12b -4a -5d )·—1 D 、(4a+5d -4c -12b )·—1

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卷(文字版)

2019年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卷(文字版)2019年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卷(文字版)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 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 150N,1350E B.150S,1350W C.23026/N,00 D.23026/S,1800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图2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3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3~4题。 3.图2甲处的洋流与图3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著名的渔场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北京时间2019 年11 月3 日1 时36 分6 秒,天宫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冶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图4是神舟八号冶与天宫一号冶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5 ~6 题。 5. 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 ①线 B. 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6.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 通信联系的是 A. 云雾 B. 流星 C. 太阳活动 D. 太阳辐射 图5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重庆市铜梁中学高三英语1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重庆市铜梁中学2014届高三1月月考英语试题 1. What happened to Harvey’s insurance policy? A. It was lost somewhere. B. It was given up . C. It was useful. 2. What is the woman’s favorite? A. Taking photos. B. Collecting coins. C. Keeping pets. 3.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Student and teacher. B. patient and nurse. C. Lawyer and client. 4. Who is out of town this week? A. Jim. B. Deb. C. Lemens. 5. 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begin going skiing? A. On Monday. B. On Friday. C. On Saturday.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8三个小题。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至第11三个小题。 9. Why is David fat? A. He is too busy. B. He takes no exercise. C. He often eats a lot. 10. What do we know about David? A. He never eats lunch at noon. B. He works all day for long hours. C. He is busy but always does exercise. 11.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in the end? A. Eating less food. B. Not giving up watching TV. C. Enjoying music while taking a walk.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2至14三个小题。 12. Why is the boy a bit nervous? A. He is a newcomer to the school.

江西省奉新县2019届高三语文1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江西奉新县2019届高三语文1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共4题,共150分,共5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祖国?”“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日前,某研究机构对“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青年做了一番街采,得到了这份外国人心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身边事物,却成为最受老外关注的“西洋景”,让很多国人感到不小的意外。细究这些“新发明”,一大特点便是依托先进技术,创新应用模式,便利人们生活。比如,先进的支付系统,买卖东西只需“扫一扫”;畅达的电商平台,足不出户便可“购全球”;发达的高铁网络,让城市之间不再遥远;方便的共享单车,随骑随停,自由畅快。前几天,一篇名为《中国的非现金社会飞速发展已超乎想象》的帖子在日本某网络论坛上疯传,有日本网友担心:中国人会偷偷嘲笑我们落后吗?不夸张地说,新经济之门在创新之轴的带动下,迅速向我们开启,“中国制造”正带给世界越来越多意想不到的改变和奇迹。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开始,在这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推力的变革大潮中,中国无疑已经走在前列。在“互联网+”的引领下,中国科技创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窗口期。以“新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创新充分说明,我们已度过学习模仿的粗放时期,开始向外输出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大缩短。一千年前,古老中国的四大发明问世,拉近了世界技术和文化的距离,奠定了中国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如今,这个古老国度正乘着信息化快车,在“互联网+”的热潮中全面发力,顺势而上、弯道超车尤为可期。 在人类现代化历程中,科技创新是一个决定性的变量,多少“老大帝国”在因循守旧中被远远甩在后面,又有多少新兴国家抓住了“创新窗口”实现了追赶超越。对今日中国来说,站在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变量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技术创新与生活需求更好对接。其实,类似网购、高铁等先进技术并非我们独有,但为什么却在中国土地上展现出更为蓬勃的生命力,收获了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这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些技术创新对接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和引领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一经推出便迅速打开市场、赢得认可。在新技术革命的持续竞逐中,我们还要在这方面继续探索,凭借技术、产品、服务和品牌等方面的创新,占据世界产业链、价值链中更为有利的位置。 技术进步永无止境。今天,中国科技创新已进入收获期,国之重器频频亮相,大工程、大动作惊艳世界。与此同时,我们也不断将技术变革与生活需求有效融合,让科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惊喜。“大小”相宜,两翼齐飞,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信心将更足。 (摘编自范荣《“新四大发明”标注中国创新窗口》)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外国青年最想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带回家,充分说明世界各国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关注和认可。 B. 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身边事物成为最受老外关注的“西洋景”,表明中国已经摆脱了对西方技术的依赖。 C. “新四大发明”的出现充分说明我们已经度过了学习模仿的粗放时期,全面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D. 今天,在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中国应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决定性的变量,顺势而上,把握命运。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开篇借助材料引出中心论点,统率全篇,为全文树起一面鲜明的旗帜。 B.文章从历史、世界、未来等方面进行论述,赞美中国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成就。 C.作者灵活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阐释观点,分析问题。 D.文章结构严谨,结尾联系现实,不仅使论证严密,而且使文章内容更加厚重,很好地升华了主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很多新兴国家抓住“创新窗口”,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追赶和超越,将不少“老大帝国”远远甩在了后面。 B.目前,中国的国之重器频频出现,大工程、大动作惊艳世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惊喜。 C. 网购、高铁等技术能在中国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些技术创新满足和引领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D. 一千年前,四大发明的问世奠定了中国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今天,“新四大发明”充分表明中国正在赶超世界先进技术,建设科技强国的信心更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6小题。 战地斜阳 张恨水 天上的红日,有澡盆那么大,慢慢地沉下大地去了。沉下红日的大地上,有些如烟如雾的浮尘了,和天上一些淡红色的云彩,这两样颜色调和起来,把眼前望见的一些人家,都笼罩在那苍茫的暮色里。 因了误会,顺起挨了母亲的骂,一赌气便说:“得!我这就走,我要挣不到钱,一辈子也不回来。”顺起离开了村子,来到北京城,遇见同村赌输了钱的姚老五,两人聊起当兵的事。顺起说:

最新高中度高三1月月考理综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精品】度高三1月月考理综化学试 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炭经蒸馏、气化和液化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B.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细菌蛋白发生变性 C.“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D.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错误的是 A.《咏石灰》(明·于谦)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是指氢氧化钙 B.《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 C.《天工开物》中记载:“以消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魂散惊而魄齑粉”文中提到的是火药 D.《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mol浓硝酸与足量Al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A B.标准状况下,5.6 L Cl2完全溶解于水配成1 L溶液,溶液中Cl-数为0.5N A C.20 gH218O含有的中子数为10N A D.1 L 0.5 mol·L-1 Al2(SO4)3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电荷数为3N A 4.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单质b D.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 5.白屈菜有止痛、止咳等功效,从其中提取的白屈菜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白屈菜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是C7H4O6B.能发生加成反应 C.能发生水解反应D.能发生酯化反应 6.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7.室温时,下列各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的浓AgNO3溶液,析出的AgCl 沉淀少于AgBr沉淀

八年级(上)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八年级(上)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1分) A. 震悚.(shǒng)荒谬.(miào)溃.退 (guì) 锐不可当.(dǎng) B. 要塞.(sāi)瞥.见(piē)惊骇. (gài) 歼.灭(qiān) C.俨.然(yān)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à) 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 仄.歪(z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阻遏创疤鸿蠕穷愁撩倒 B.烦躁狼籍蹒栅缭绕不绝 C.琐屑皇急杀戮臭名昭著 D.簌簌颓唐案牍黄发垂髫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分) 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4、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②排比③拟人 B 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 C ①排比②对偶③反问 D ①夸张②对偶③反问 5.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1分) 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6、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下列几个句子划线词语()项是错 误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2 分)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