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_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
2020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瑟,枫叶飘落,挂帆远去(2分),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诗人因不遇知音的孤寂、凄苦之情(2分)。
10.(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殷峤,字开山,雍州鄠县人,司农卿殷不害孙子。
他的祖先本居住在陈郡,(后)迁徙到关中。
年轻时好学,博览经史,品性宽厚自尊。
圣历年间,皇上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荐殷峤为判官,专意委托他起草表奏。
王方庆爱好《三礼》之学,每当有了疑难之处,常常去询问殷峤,殷峤必定能征引旧说,解释详明,王方庆很喜欢他。
又赏识他的文章典雅充实,曾称赞说:“殷峤是撰写诏令的最佳人选。
”杨再思也说:“他是做凤阁舍人的材料,有这样的才识,是逃避不了的。
”殷峤又与给事中徐彦伯等人一同修撰《三教珠英》,众人依照殷峤等人的体例,很快撰修成书,殷峤升任司封员外郎。
神龙初年,殷峤两次升任给事中。
当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发武三思的不轨行为,反而被武三思诬陷,中宗立即命令杀掉韦月将。
当时正值盛夏,殷峤上表说:“韦月将诬告忠臣,有意违背诏命,依据他的情状,的确应当严厉诛杀。
但如今是酷夏季节,天道让万物生长,在这时公开杀戮,违背了时令。
谨依照《月令》:‘夏行秋令,则会使低湿的地方发生水涝,庄稼不能成熟。
’陛下承受天命,中兴圣业,将弘扬伏羲、轩辕的风范,而光大史册的美名,怎可以违背时令而进行杀戮,以至于伤害和气?君主的举动必须记载于史书,陛下还是三思啊。
希望详细依照国家法典,允许等到秋分处决,以使陛下审慎用刑罚的规范,光照千载;又使陛下哀怜的仁惠,遍及四海。
”中宗采纳了殷峤的表奏,便下令对韦月将处以杖刑,流放岭外。
当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求派兵进击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投降归顺以后,又请求筑城,加重征收他们的赋税。
殷峤认为蛮夷生性粗陋,不能让他们使用与华夏相同的制度,如果使军队劳累长途跋涉,损失的东西弥补不了获取的东西(得不偿失)。
2020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_2020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12月月考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
”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读者 要问: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 。
只是改变了不该改变的东西,这才 。
A . 不禁 改变 匪夷所思 B . 难免 变迁 难以想象 C . 不禁 变迁 不可思议 D . 难免 改变 难以琢磨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句是( ) A .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B .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C . 鬓向此时应有雪,心从别处始成灰。
D .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春天是希望,那么,夏天便是绸缪,秋天便是品格,冬天便是抗争。
。
; ; ; ; ,人类将始终是幻想国中的美丽而无用的幼芽。
①没有希望,便没有欲念,便不会有行动 ②没有品格,便没有纲纪,行动便常常误入歧途 ③于是,如果只有春天,仅仅有希望 ④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行动便失之于盲目⑤没有抗争,便没有在痛苦中的最后冲刺,便可能一事无成 ⑥希望、绸缪、品格和抗争,是人类摆脱命运束缚的必备四品A . ⑥②⑤①④③B . ③①④②⑤⑥C . ⑥①④②⑤③D . ①②④⑤⑥③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 余素鄙陋,一事无成,反受此殊遇,非陨首结草,不可报也!B . 日前,因家庭之故,辱贤弟垂示,兄非草木,宁不知感激乎?C . 贵稿因排版问题而搁置,延误甚久,十分抱歉,现已出版,万乞见谅!D . 礼物微薄,聊表私衷,万望笑纳,事情进展如何,仍望随时告知。
(完整)江苏省2020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推荐文档

写作专题苏州期初调研八、作文 (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反派一哥申公豹的一句话,戳痛无数人的心:“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
”培根有一句关于“成见”的名言,他也认为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偏见。
八、写作 (70分)21.参照高考要求。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期初测试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70分)材料一:在今年上半年国内电影市场整体表现乏力的背景下,《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让国人大呼“国漫崛起”,横扫动画电影内地国产动画电影总票房、动画电影内地总票房记录,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动画电影票房记录“大满贯”。
然而,一部《哪吒》大火,就能代表国漫崛起吗?一部《哪吒》的热度,又能让国产动漫高潮多久?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到《白蛇》,每一次国漫的“高光”时刻,国人都激动地喊出“国漫崛起”。
然而每次振臂一呼之后,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下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
所以有人形容国漫是“间歇性爆发,超长空窗期”,而这样“青黄不接”的状态,怎么能称作崛起呢。
材料二: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有句台词“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不管是人们对妖的成见,还是对哪吒的成见,很难转变。
正如这些年,人们对国产动画电影的成见也是一座大山。
一提起国产动画,就嗤之以鼻,而这种现状,因为《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优秀作品的出现得到改善,人们看到了属于国产动画的美好未来。
整部电影笑中带泪,泪点与笑点的切换自然,剧本走心,电影传递的价值观特别正。
特效、画面、动作、故事情节等都体现了幕后团队特别高质量的水准,如果这样的一群人能够不忘初心,那国产动画真的就崛起了。
写作略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八、作文(70分)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C项,“匹夫之责”为谦辞,不能用在别人身上。
D项,“趋之若鹜”, 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为贬义词,用在此处语言色彩不对。
故选A。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D项,此话强调的是人要乐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故选C.
8.下列选项中,对下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津、上海、武汉三个城市的铁路客运量比重相同。
B。 北京、广州、上海三个城市的铁路客运量比重不同.
C。 成都、天津、上海三个城市的公路客运量比重不同。
D. 北京、广州、上海三个城市的航空客运量比重相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语言表达的连贯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明确,本题属于语句的排序题。从题干来看,这是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且从所给语境来看,句子分布在不同地方,故考生要结合每一处的前后语境进行选择。本题中,前两个空中间是分号,因此句式应一致,应选①③,其中,③是事实,应在前,①是影响,应在后,排除AB;⑤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照应了前边两句中的“文学”,又引出了下一句⑦中的“读者”,因此接下来应是⑤⑦,排除C。
江苏省天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江苏省天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辗转迂回间,我忽然明白,我看到的,其实都是时间,▲的展品,其实都只是时间的各种幻象。
只有经历过时间,▲后,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被保留下来,或者,再往遥远的将来想一想,最终,这些有幸保留下来的展品或许也会▲。
A.形形色色洗心革面风流云散B.形形色色洗尽铅华烟消云散C.形神兼备洗尽铅华风流云散D.形神兼备洗心革面烟消云散2.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我国传统元宵节的一项是(3分)()A.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B.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C.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D.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艺术既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物,它和美感一样,也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①此外还要加上用来加工改造的工具和媒介②人的条件包括艺术家的自然禀赋、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③又要有物的条件④物的条件包括社会类型、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社会实况和问题⑤它就既要有人的条件⑥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加工改造的对象A.⑤②③④⑥①B.⑤②③④①⑥C.⑤③②④⑥①D.⑤③②④①⑥4.对下面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
这个孩子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
大家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认为他做得对。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
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都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了他。
江苏省苏州市五校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

江苏省苏州市五校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的哲学如一条▲的大河,汹涌而曲折地奔流着。
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就涌现出一大批独具个性的哲学家,他们不仅提出人类的所有哲学命题,而且用简洁有力的文字、诗一般的语言进行极具个性的艺术化▲,至今都让人▲。
A.波澜壮阔解释拍案叫绝B.波涛汹涌解释叹为观止C.波澜壮阔诠释叹为观止D.波涛汹涌诠释拍案叫绝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
①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③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④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⑤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⑥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A.①③④②⑤⑥ B.①⑤②③⑥④ C.②①④⑤③⑥ D.②③④①⑤⑥3.下列广告用语,在使用语境中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弘扬传统美德,爱心温暖千家。
(慈善公益广告)B.纵使天涯海角,追寻油迹知晓。
(XX汽车广告)C.一呼天下皆应,天涯若比近邻。
(XX手机广告)D.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
(公园公益广告)4.对下面一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光懂得收藏素材还不行,那只是物理性的采集,你必须识别素材,你要与素材之间发生深刻的反应,就像化学实验室发生的那种“热反应”,如此,你才算是完成了个性化的“占有”。
A.物理性的采集指写作者对素材进行有效合理运用。
江苏省苏州市五校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题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的哲学如一条▲的大河,汹涌而曲折地奔流着。
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就涌现出一大批独具个性的哲学家,他们不仅提出人类的所有哲学命题,而且用简洁有力的文字、诗一般的语言进行极具个性的艺术化▲,至今都让人▲。
A.波澜壮阔解释拍案叫绝B.波涛汹涌解释叹为观止C.波澜壮阔诠释叹为观止D.波涛汹涌诠释拍案叫绝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
①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③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④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⑤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⑥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A.①③④②⑤⑥ B.①⑤②③⑥④ C.②①④⑤③⑥ D.②③④①⑤⑥3.下列广告用语,在使用语境中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弘扬传统美德,爱心温暖千家。
(慈善公益广告)B.纵使天涯海角,追寻油迹知晓。
(XX汽车广告)C.一呼天下皆应,天涯若比近邻。
(XX手机广告)D.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
(公园公益广告)4.对下面一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光懂得收藏素材还不行,那只是物理性的采集,你必须识别素材,你要与素材之间发生深刻的反应,就像化学实验室发生的那种“热反应”,如此,你才算是完成了个性化的“占有”。
A.物理性的采集指写作者对素材进行有效合理运用。
江苏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高三总复

江苏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高三总复习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2020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喜欢某些人是完全正常的,不喜欢并不等于不能合作。
但要强求彼此________,亲密无间,这就是分裂,是对真实________的阉割。
生活就是________,就是鲜花和荆棘并存。
尊重生活的本来面目,也许是应对分裂的法宝之一。
A.相敬如宾一刀两断泥沙俱下B.情投意合一刀两断江河日下C.相敬如宾一厢情愿江河日下D.情投意合一厢情愿泥沙俱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辨析能力。
解答时要注意语境、语体风格、情感色彩、语法功能等等。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间相处融洽,互相敬爱,像对待宾客一样。
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第一空根据语境可知,“我们”不一定是夫妻,应用“情投意合”。
一刀两断:比喻由于某种原因而感情破裂,单方或双方坚决断绝关系,从此不愿意来往。
一厢情愿:指只是单方面的愿望,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同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第二空根据语境“但要强求彼此情投意合,亲密无间,这就是分裂,是对真实________的阉割”可知,上述做法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是“一厢情愿”的阉割。
泥沙俱下:泥土和沙石跟着水一起流了下来。
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
江河日下:指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现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第三空根据语境及后文“鲜花和荆棘并存”可知,应用“泥沙俱下”。
故选D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________它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①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
②如果它变成漂亮的小湖,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艰辛,但是它不愿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专题
天一中学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我们总是在寻找这样的突破口:学业获得更大成功,经济获得跨越发展,科技获得超越寻常的进步。
突破口,有时能找到,有时始终不见踪影。
这就是人生的状态。
21. 略。
参照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要求执行
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三年级第三次考试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在后面紧跟着向同一方向行动叫跟。
跟,可能步调一致,可能少走弯路,可能快速到达目标,也可能失去自我。
世界上的许许多多的人或事大多这样。
八、作文(70分)
21.略
扬州中学
八、作文(70分)
21. 根据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树木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才会越长越茂盛;人因为懂得扎根,才会成就生命的精彩。
略
南通市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礼记.大学》)
科学世界是无穷的领域,人们应该勇敢去探索。
(童第周)
让一切未发现的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牛顿)
南京市十校
八、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可能,就走在时代的前面;如果不能,那就同时代一起前进;但是决不要落在时代的后面。
你对以上材料有怎样的体验或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略
常熟中学
六、作文(70 分)
2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处处有镜子,除了一般的镜子,人、事也都可为镜。
通过不同的镜子,我们可以整理
衣装,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与成长,还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与发展……
略
六校联盟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学情调查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鲁迅《<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的确,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一种精神……
21.鲁迅先生认为,愚弱的国民,若没有精神,就只是“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改变人们的精神,才可能彻底改变一个群体、一个民族。
这句话说明了鲁迅先生对一个人肉体与精神的辩证关系的看法,也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在写作时,考生需结合一定的时代背景展开作文,同时在明确了肉体与精神的关系后,思考一个人若想实现更好的发展,应该怎么做。
立意参考①人不应只是生存在这世界上,还应有所追求。
②一个人的精神,即这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
参照近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分等赋分。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礼记·大学》)
科学世界是无穷的领域,人们应该勇敢去探索。
(童第周)
让一切未发现的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牛顿)
略
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联考2020届高三12月月考
七、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来,脚踏风火轮的“哪吒”、勇闯火海的“烈火英雄”等影视形象感染了众多的年轻人,兴起了“燃文化”。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燃点”,可以是无私奉献社会,可以是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还可以是在困境中不被击倒……“燃文化”反映了当代青年自我定义、自我塑造的愿望。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略
高邮市2020届高三年级12月阶段性学情联合调研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川剧中,变脸是绝活;影视作品中,优秀演员不断变脸,诠释着不同的角色。
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变脸现象,变脸或是情绪的转换,或是职业的需求,或是涵养的体现……
八、作文(70分)
21.略
评分标准参见2019高考作文细则。
南通市西亭高级中学第二次模拟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俯视是一种愚蠢的自我夸张,仰视是灵魂的自我贬低。
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整好焦距,再放出明亮的眼光——我们平视社会,平视别人,平视自己。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