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程视频脑电图下难治性癫痫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长程视频脑电图下难治性癫痫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长程视频脑电图下难治性癫痫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长程视频脑电图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

长程视频脑电图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图在癫痫患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2014年来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146例,应用Bio-logic视频脑电监测系统来对患者作出诊断分析,等到把癫痫灶确定好之后,有针对性的实施手术治疗,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皮层脑电图。结果所有146例患者都捕捉到了发作期的脑电图,并在手术中检测到皮层棘波放电。在经过6个月~2年的随访之后,有140例患者都没有发作,治疗效果明显。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图在癫痫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值得推广。 标签:长程视频;脑电图;癫痫;治疗 癫痫是一种由于大脑神经元出现异常的超同步化放电现象,而造成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1]。从造成癫痫的因素来看,主要是遗传,或者是由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所致。而在进行癫痫的诊断治疗中,脑电图是不可缺少的步骤。针对此,本文随机选取2012~2014年来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146例,回顾性分析了这146例患者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及治疗癫痫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2014年来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146例,其中男98例,女48例,其年龄在2~48岁,病程3个月~24年。从患者的发作频率来看,最少的只有发作过1次,最多的每天发作多次。从对患者的监测时间来看,为24、48、72、148h。从癫痫患者的发作类型来看,有18例患者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有20例患者为复杂部分性发作;有6例患者为简单部分性发作;另外的102例患者为复杂部分全面强制阵挛性发作。 1.2方法 1.2.1视频脑电图监测采用Bio-logic视频脑电监测系统来对所有146例癫痫患者进行监测。按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让患者减药或者停药。同时,根据相关的标准安放电极,并用电极膏把盘状电极进行固定。在此基础上,应用32导联和蝶骨电极的方式,对患者实行剥夺睡眠试验,以及过度换气试验。按照具体的情况,对患者实行24~148h的监测,并尽可能地保证,每一个患者都捕捉到1次或者2次发作期的脑电波。并由专业神经电生理人士,来针对监测的结果,做出诊断。这里指的注意的是,必须要让患者的家属注意在监测过程中,不可挡住摄像头,但需要对患者的发作行为表现做出严密的观察。 1.2.2手术治疗评估监测 1.2.2.1影像学检查在对所有146例患者进行了电脑图检查之后,如果是局灶性棘波放电的患者,那么,应该进一步对其实行磁共振检查,。在所有146例患者中,有112例患者在经过了磁共振检查之后,确实存在异常。出现海马硬化

癫痫患者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的护理

癫痫患者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的护理【摘要】总结40例癫痫患者长程视频脑电监测(V-EEG)的护理经验,加强监测前患者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做好癫痫发作的护理,监测中严密细致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为手术提供精确的依据。 【关键词】癫痫;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护理 癫痫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反复发作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患病率为0.4%~0.5%,其中大约20%的病人服用抗癫痫药物不能控制发作,这部分人称为顽固性或难治性癫痫[1],其中至少有50%的病人适宜手术治疗[2]。而手术治疗的关键是致癫痫灶的精确定位。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是将脑电图与录像技术结合起来,可以连续24h或更长时间地记录病人在各种状态下的脑电活动,准确地对发作当时的表现和脑电活动进行同步观察,以确定癫痫灶的位置,这一技术被认为是目前定位癫痫灶的最佳方法。我科2008年3月—2010年2月对40例癫痫患者进行了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岁5个月~55岁;病程3个月~26年。 ,原发性29例,继发性8例,其中胶质瘤术后1例,颞叶硬膜下出血开颅术后2例,脑膜炎4例。 6例,全身性发作34例,其中愣神发作1例。除2例未发现异常脑电波,不能定位致痫灶,其余均可精确定位致痫灶,为手术

提供可靠依据。 1.2方法采用美国生产的Bio-logic128导数字视频脑电图机,首先给病人剃头,将34~36根头皮条状电极固定在头皮上,安装电极时用皮尺测量位置并做好标记,导电膏进行涂抹,用布胶条或火棉胶粘附电极,外戴网状弹力帽,防止电极脱落。头皮条状电极与128导数字视频脑电图机连接,24h录像监控病人,记录病人在各种状态下的脑电活动,同时视频脑电图机还会通过监视器记录下病人的各种活动、睡眠以及癫痫发作的全部过程。 2护理 2.1监测前护理 ,主动介绍病室及周围环境,消除陌生感,减轻心理压力。尽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向家属强调监测过程中切勿遮挡摄像头,以便记录病人的临床表现。协助病人做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的评估和填写。 ,为增加脑电图阳性率和捕捉发作图像,病人需要停药1~2天。为避免停药后发作时发生意外,需禁止病人外出活动,有专人陪护。病人及家属一般都对癫痫发作存在着恐惧心理,护理人员须与病人及家属讲明停药做视频脑电图的意义,以取得充分的理解和信任[3]。 ,为了保证病人安全和癫痫发作时的及时处理,监测室里应准备好开口器、压舌板、氧气、吸引器;苯巴比妥钠、安定注射剂等抢救物品和药品。 2.2监测过程的护理 ,病室要保持安静舒适,避免人为干扰因素,光线要适宜,

视频脑电图仪技术参数

视频脑电图仪技术参数 一、设备名称:视频脑电图仪 二、购置数量:1台 三、生产国别:国产一线 四、技术参数要求: 1.功能概述:具有常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视频脑电图仪、睡眠分析等功能; 直方图功能、时域地形图、频域数值分析、数值可保持Excel格式、及FFT 数值、能量值、通道内各频段百分比,提供注册证登记表证明。 2.通道配置:≧18通道配置,标准通道脑电、包含心电、呼吸等双极导联 3.传输方式:可采用无线传输功能。患者与主机之间无线连接,患者做检查记 录时可自由活动,更易放松,对无法配合的病人更方便。 4.阻抗测试:具有头皮阻抗测试功能,可通过观察软件上指示灯的颜色变化, 了解电极是否佩戴合适。 5.附件设计:电极导线为一体式插拔,操作更便捷,快速。 6.★电极脱落检测:具有电极脱落实时监测功能,在患者长程监测过程中可随 时了解脑电电极与患者接触状况,以便随时纠正接触不良的电极,提高监测质量。 7.供电方式:脑电放大盒,采用电池直流供电方式,可外接扩展充电; 8.语言要求:全中文界面 9.数据库管理:病例数据库可分类管理,并可导入、导出病例,可对病例存档、 备份; 10.导联编辑:支持单极、双极、平均、自定义任意导联模式的编辑; 11.事件标记:采集病例时支持睁闭眼、深呼吸、闪光等多种事件诱发试验。 12.定标校准:具有自定标校准功能,校准放大器信号输出。 13.测量:具有快捷测量、局部波形放大测量、比例尺测量等多种测量功能; 14.棘波分析:具备棘波分析功能,可自动识别并标记出癫痫病理波; 15.地形图分析:可对任意病例数据进行地形图分析并显示成三维地形图,可直 观的了解脑区中的异常放电状况。 16.地形图能量图谱:具备将地形图图谱转换成曲线图、百分比图、直方图、数

癫痫患者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的护理

癫痫患者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的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总结40例癫痫患者长程视频脑电监测(V-EEG)的护理经验,加强监测前患者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做好癫痫发作的护理,监测中严密细致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为手术提供精确的依据。 【关键词】癫痫;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护理 癫痫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反复发作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患病率为0.4%~0.5%,其中大约20%的病人服用抗癫痫药物不能控制发作,这部分人称为顽固性或难治性癫痫[1],其中至少有50%的病人适宜手术治疗[2]。而手术治疗的关键是致癫痫灶的精确定位。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是将脑电图与录像技术结合起来,可以连续24h或更长时间地记录病人在各种状态下的脑电活动,准确地对发作当时的表现和脑电活动进行同步观察,以确定癫痫灶的位置,这一技术被认为是目前定位癫痫灶的最佳方法。我科2008年3月—2010年2月对40例癫痫患者进行了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岁5个月~55岁;病程3个月~26年。 1.1.1癫痫类型症状性3例,原发性29例,继发性8例,其中胶质瘤术后1例,颞叶硬膜下出血开颅术后2例,脑膜炎4例。 1.1.2发作类型部分性发作6例,全身性发作34例,其中愣神发作1例。除2例未发现异常脑电波,不能定位致痫灶,其余均可精确定位致痫灶,为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1.2方法采用美国生产的Bio-logic128导数字视频脑电图机,首先给病人剃头,将34~36根头皮条状电极固定在头皮上,安装电极时用皮尺测量位置并做好标记,导电膏进行涂抹,用布胶条或火棉胶粘附电极,外戴网状弹力帽,防止电极脱落。头皮条状电极与128导数字视频脑电图机连接,24h录像监控病人,记录病人在各种状态下的脑电活动,同时视频脑电图机还会通过监视器记录下病人的各种活动、睡眠以及癫痫发作的全部过程。 2护理 2.1监测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检查的重要性、方法、目的、检查的注意事项,主动介绍病室及周围环境,消除陌生感,减轻心理压力。尽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向家属强调监测过程中切勿遮挡摄像头,以便记录病人的临床表现。协助病人做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的评估和填写。

长程脑电图仪SOP

文件编号:SJ-SOP-(YQ)002-2012/00 长程脑电监测仪标准操作规程 版本号:2012/00 页数:3页(包括封面) 颁布日期:2012-08-01 起效日期:2012-09-01 起草人: 2012年07月10日 审核人: 2012年07月20日 批准人: 2012年08月01日

文件类别:标准操作规程版次:2012/00 文件名称:长程脑电监测仪SOP页码:第1页共2页 1目的:为了规范长程脑电监测的管理及使用过程,使操作规范、及时、准确,提高医疗和临床试验质量。 2范围: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长程脑电监测的管理及使用全过程。 3职责:接诊、治疗的医护人员对本操作规程负责。 4修订(制订)理由:原始版。 5依据:长程脑电监测仪器说明书。 6定义:无。 7程序内容: 7.1机器准备:检查安装脑电监测放大器,将导联线与心电图机接稳妥,打开电源开关,预热机器1-2分钟。 7.2患者准备:让受检者取端坐,身体保持放松,暴露安放电极的部位。注意避开疤痕及炎症的部位。 7.3减少干扰:用盐水棉球或酒精棉球分别擦拭头皮及耳垂皮肤相应部位以脱脂,减少干扰。 7.4接导连线:各肢体导联的电极板固定在相应的位置,松紧要合适,然后连接记录器,完毕核对一次,确保安放位置无误。 具体安放如下: 7.4.1电极导联放置部位: 7.4.1.1 FP1—左侧前额。 7.4.1.2 FP2—右侧前额。 7.4.1.3 F 3—左侧中额。 7.4.1.4 F 4—右侧中额。 7.4.1.5 T 3—左侧中颞。 7.4.1.6 T 4—右侧中颞。 7.4.1.7 C 3—右侧中颞 7.4.1.8 C 4—右侧中颞 7.4.1.9 C Z—中线中点 7.4.1.10 F 7—左侧前颞 7.4.1.11 F 8—右侧前颞 7.4.1.12 P3—左侧顶点 7.4.1.13 P 4—右侧顶点 7.4.1.14 O1—左侧枕部 7.4.1.15 O2—右侧枕部 7.4.1.16 A1—左侧耳垂 7.4.1.17 A2—右侧耳垂 7.5嘱受检者平静呼吸,做睁闭眼试验数秒钟,后闭眼深呼吸3分钟同时描记脑电图。 7.6描计长程脑电图操作技术要点 7.6.1接通电源。

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第33卷4期2011年4月文章编号:1674-6309(2011)04-0338-03 ·论著· 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李伟旺1,刘南平2,陈景云 2(1.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 2.宁夏医科大学神经电生理科,银川750004)摘要: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 -EEG )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7例癫痫患者视频脑电监测结果。结果147例癫痫患者中V -EEG 出现痫性放电者121例,占82.3%(121/147),未监测到痫 性放电者26例(17.7%,26/147),有临床发作者62例(51.2%,62/121)。59例诊断为癫痫综合征,其中儿童 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12例, 儿童失神性癫痫10例,west 综合征7例,额叶癫痫4例,颞叶癫痫19例,枕叶癫痫7例。62例患者确定癫痫发作类型,其中面强直阵挛性发作11例,失神发作10例,肌阵挛发作4例,强直发作9例,失张力发作5例,简单部分性发作9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4例。发作期脑电形式多样,在各种发作表现形式中,有较明确起始部位的30例,其中额区起源6例、颞区起源11例、额颞区起源8例、枕颞后起源3例、额中央起源2例。结论 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确定癫痫发作类型与癫痫综合征及评价脑电-临床关系 方面可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视频脑电图;癫痫;痫性放电;癫痫发作;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4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0-09-09 作者简介:李伟旺(1984-),男,陕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临 床神经电生理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刘南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神经电生理研 究工作。E -mail :EEGlnp @yeah .com 癫痫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对其正确诊断及分型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前提,然而癫痫的发作形式多种多样,且发作时间无法预测,临床医师很难亲眼目睹及观察癫痫发作时的详细状况,给正确、合理的诊治带来不少困难。常规脑电图存在描记时间短,阳性率低的不足,动态脑电图虽然延长了描计时间,但存在较多伪差,假阳性率高。视频脑电图可结合脑电变化情况和同步患者临床表现,弥补了上述两种脑电图的不足,给癫痫诊断、分类、预后判断等方面提供了依据。本文旨在探讨VEEG 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2月至2010年5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神经内外科癫痫门诊及病房的癫痫患者147例,男94例,女53例,年龄5个月 70岁,平均2 2.76岁,病程5个月 15年。 1.2方法采用美国Bio -logic 视频脑电监测仪进行VEEG 监测。采用国际10-20系统放置法安放头皮盘状电极Fp1、 Fp2、F3、F4、C3、C4、P3、P4、O1、O2、F7、F8、T3、T4、T5、T6,以双耳垂电极为参考电极,16导单、双极导联方式描记,用胶布和弹 力网帽固定。检查前向患者解释检查意义及方法, 所有患者均未使用催眠镇静药物, 对于可配合的患者监测时先后完成睁闭眼、 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等诱发试验, 然后进行24h 生理状态下的视频脑电监测。对于小儿或不合作者, 嘱检查前一日少睡或剥夺睡眠, 尤其是婴幼儿,监测时间至少保证两个睡眠周期, 一般为2 4h 。监测中将双视频摄像头对准患者, 分别对准患者全身(主要是躯干、四肢)及局部(主要是头面部), 对各种状态及事件进行标记,监测完毕由专职脑电图医生进行回放分析,分析时按照需要随意进行多种导联连接方式的转换。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 分析, 组间率的差异采用χ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痫样波检出率和发作类型147例癫痫患者 V -EEG 监测到痫性放电者121例(82.3%, 121/147),其中,放电主要出现于清醒期者32例(26.4%, 32/121),睡眠期者55例(45.5%,55/121),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161, P =0.001)。其中,清醒睡眠期均出现者34例(28.1%,34/121)。未监测到痫性放电者26例(17.7%,26/147)。本组共监测到临床发作62例(42.2%,62/147),其中清醒状态下发作者19例(30.6%,19/62),睡眠中发作者32例(51.6%, 32/·833·

癫痫患者护理查房

查房内容名称:癫痫患者 查房日期:2015.8.22.17:30 主讲人:张燕指导老师:姚瑶地点:办公室参加人员: 患者:汪恭记性别:男年龄:79 床号:2床。患者于2015年8月16号晚进食烤鸭并饮酒,夜间呕吐胃内容物,无腹泻,与8月17号清晨8时左右突发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伴抽搐,后由120送入我院急诊科,入急诊科时神志呈深昏迷,瞳孔左右均为3mm,光反微弱(+),口角及四肢抽搐,压眶、角膜反射消失,心率为205次/分左右,室速伴快速型房颤,血压189/102mmHg,脉氧为88%,既往有矽肺病史,高血压病史30年余,从未正规治疗,近期未服药。急诊头胸部CT主要提示:两叶肺炎,右侧颞叶有大面积陈旧性梗死、老年脑。查体:左侧肢体偏瘫,右侧肢体肌力为5级。 初步的主要诊断为:症状性癫痫,高血压三级(极高危),陈旧性大面积脑梗死,缺血缺氧性脑病,心律失常,室速伴快速型房颤。矽肺病史吧,肺部感染。于17号中午12时左右以“昏迷待查”收入我科,来时神志昏迷,GCS评分5~6分,小便失禁瞳孔等大等圆2mm(+),予以完善相关检查,急检生化提示低钾血症,危急值钾:2.8mmol/L,予以补钾对症处理,复检后较前改善。后续医师予以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予以持续面罩给氧,19号夜间20时左右,患者心率为150次/分左右,最快达170次/分,血压为160/110mmHg, 呼吸频次明显增快,予以西地兰静脉推入效果不佳,呼吸达35次/分,血压204/110mmHg,血气提示“呼吸衰竭”经家属签字同意后联系麻醉科予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SIMV模式。后人机对抗较强,予以丙泊酚小剂量持续镇静的,期间严密监测血压。予以强心可达龙、降压硝酸甘油稀释后小剂量泵入静脉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与次日凌晨时,遵医嘱停止安定、丙泊酚、硝酸甘油及可达龙静脉给药。 程立新:好的。张燕刚刚已经把患者的病情详细介绍了。那我们今天重点说一下这个癫痫。那我想问下大家什么是癫痫? 杨玲莉:癫痫是一组由已知或未知病因引起的,脑部神经元反复过度同步放电,导致临床上出现反复、短暂、刻板的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民间,人们习惯把癫痫称作为“羊癫疯”,叫法虽然不同,但是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根据对患者发作症状的直观认识来起名字。 刘丽:那我来说下发生癫痫的原因。癫痫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脑部疾病、全身或系统性疾病等。遗传因素是导致癫痫尤其是特发性癫痫的重要原因。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一部分遗传性癫痫的分子机制为离子通道或相关分子的结构或功能改变。脑部疾病先天性脑发育异常:大脑灰质异位症、脑穿通畸形、结节性硬化、脑面血管瘤病等颅脑肿瘤: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颅内感染: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囊虫病、脑弓形虫病等颅脑外伤:产伤、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各种颅脑复合伤等脑血管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和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变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皮克病等全身或系统性疾病缺氧:窒息、一氧化碳中毒、心肺复苏后等;代谢性疾病:低血糖、低血钙、苯丙酮尿症、尿毒症等;内分泌疾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胰岛素瘤等;心血管疾病:阿-斯综合征、高血压脑病等;中毒性疾病:有机磷中毒、某些重金属中毒等;其他:如血液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子痫等。癫痫病因与年龄的关系较为密切,不同的年龄组往往有不同的病因范围。 徐琴:那我来补充一下。癫病的病因很多,通常将其归为特发性和症状性(继发性)两类。

癫痫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癫痫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摘要:癫痫状态多发生于癫痫患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癫痫持续状态((SE)或称癫痫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不自行停止)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症。本文主要探讨持续状态的与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癫痫患者,急救,护理 前言 癫痫持续发作状态严重危害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因此医护人员要尤为重视病人的急救及护理[1]。及时抢救以及全面系统的护理可以改善癫痫持续发作的时间及次数,减轻对身体器官尤其脑的损伤,改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 癫痫患者的急救方法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一旦诊断为癫痫持续状态,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检查患者口腔,有假牙者取出假牙,清理口腔内分泌物,防止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将牙垫或厚纱布块塞在牙间,避免舌咬伤。 防治脑水肿 癫痫发作期,呼吸不规则,脑血管通透性增加,脑组织供氧减少,导致脑水肿。给予患者适当浓度吸氧,改善大脑供氧。权青云,陈静,张君毅等认为在癫痫发作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热,高热增加脑组织基础代谢率,加重患者脑缺氧,应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减轻脑水肿,避免脑组织的进一步损害。防治脑水肿可用20% 甘露醇250ml 迅速静脉滴注或地塞米松10到20mg 静脉滴注;高热可物理降温。发作控制后,继续用苯巴比妥肌内注射,每天3到4次,连续应用3到4d,清醒后可选用苯妥英钠( 或其他) 口服药,过度到长期维持治疗量。 控制癫痫发作 梁燕冰,关常青,梁庆元等在研究中发现控制癫痫发作,可有效减轻脑缺氧、脑水肿,避免脑功能进一步损害。首选安定控制癫痫发作,迅速给予足量、有效的控制大发

癫痫持续状态抢救方案

癫痫持续状态抢救方案 急救原则 保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和进行心肺功能支持;终止呈持续状态的癫痫发作,减少癫痫发作对脑部神经元的损害;寻找并尽可能根除病因及诱因;处理并发症。 处理方法 (1) 对症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做气管插管或切开,尽可能对患者进行心电、血压、呼吸、脑电的监测,定期进行血 气分析、生化全项检查;查找诱发癫痫状态的原因并治疗;有牙关紧闭者应放置牙套。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值得注意的是葡萄糖溶液能使某些抗癫痫药沉淀,尤其是苯妥英钠;积极防止并发症: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滴;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纠正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钠、低血钙、高渗状态及肝性脑病等,纠正酸中毒,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2)地西泮治疗:首先用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每分钟不超过2mg,如有效,再将60~100mg地西泮溶于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于12小时内缓慢静脉滴注。儿童首次剂量为0.25~0.5mg/Kg,一般不超过10mg。地西泮偶尔会抑制呼吸,需停止注射,必要时加用呼吸兴奋剂。 (3)地西泮加苯妥英钠:首先用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取得疗效后,再用苯妥英钠0.3~0.6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速度不超过50mg/敏。用药中如出现血压降低或心律不齐时需减缓静滴速度或停用。 (4)苯妥英钠:部分患者也可单用苯妥英钠,剂量和方法同上。 (5) 10%水合氯醛:20~30ml加等量植物油保留灌肠,每8~12小时1次,适用肝功能不全或不宜使用苯巴比妥类药物者。

(6)副醛:8~10ml(儿童0.3ml/Kg)植物油稀释后保留灌肠。可引起剧咳,有呼吸疾病者勿用。 (7)经上述处理,发作控制后,可考虑使用苯巴比妥0.1~0.2g肌注,每日2次,巩固和维持疗效。同时鼻饲抗癫痫药,达稳态浓度后逐渐停用苯巴比妥。上述方法均无效者,需按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处理。发作停止后,还需积极寻找癫痫状态的原因予以处理。 对同存的并发症也要给与相应的治疗。 (8)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是指持续的癫痫发作,对初期的一线药物地西泮、氯硝西泮、苯巴比妥等无效,连续发作1小时以上者。 癫痫持续状态是急症,预后不仅与病因有关,还与成功治疗的时间有关。如发作超过1小时,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被破坏,将引发中枢神经系统许多不可逆损害,因而难治性癫痫状态治疗的首要任务是迅速终止发作,可选用下列药物:A、异戊巴比妥:是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标准疗法,几乎都有效。成人每次0.25~0.5g,1~4岁的儿童每次0.1 g,大于4岁的儿童每次0.2g,用注射用水稀释后缓慢静注,每分钟不超过100 mg。低血压、呼吸抑制、复苏延迟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因而在使用中往往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来保证生命体征的稳定。B、咪达唑仑:由于其起效快,1~5分钟出现药理学效应,5~15分钟出现抗癫痫作用,使用方便,对血压和呼吸抑制作用比传统药物小。近年来,已广泛替代异戊巴比妥,有成为治疗难治性癫痫状态标准疗法的趋势。常用剂量为首剂静注0.15~0.2mg/Kg,然后按0.06~0.6mg /(Kg·h)静滴维持。新生儿可按0.1~0.4mg/(Kg·h)维持静脉滴注。C、丙泊酚:是一种非巴比妥类的短效静脉用麻醉剂,能明显增强GABA能神经递质的释放,可在几秒钟终止癫痫发作和脑电图上的痫性放电,平均起效时间2.6min。建议剂量1~2mg/kg静注,续之以2~10mg/(Kg·h)持续静滴维持。儿童静注推荐剂量超过24小时,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难治性低氧血症、酸中毒、心衰等不良反应。D、利多卡因:对苯巴比妥治疗无效的新生儿癫痫状态有效,终止发作的首次负荷剂量为1~3mg/Kg,大多数患者发作停止后仍需静脉维持给药。虽在控制癫痫发作的范围内很少有毒副反应发生,但在应用利多卡因的过程中仍应注意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如烦躁、谵妄、精神异常、心律失常及过敏反应等。心脏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者慎用。E、也可选用氯胺酮、硫喷妥钠等进行治疗。

视频脑电图

视频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 yuechaof 摘要:常规脑电图在研究复发性、无刺激因素而发作的癫痫时,往往并不完善,视频脑电图(V-EEG)在对癫痫及其发作类型的诊断方面是一重要的改进。本文对V-EEG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方面作一综述。长程EEG记录可用于对于出院病人的监测或用于癫痫监测病房。V-EEG潜在的技术优势包括:延长了传统EEG的监测记录,拥有可移动的EEG和用计算机辅助的EEG记录分析。在癫痫监测单元的长程EEG记录中,对围发作期的SPECT 研究,将会大大增加术前评估的诊断正确率。对于部分顽固性癫痫、需行病灶皮质切除的病人,应用V-EEG进行手术定位是十分必要的。而对无临床发作的癫痫应用V-EEG同样是必要的。 关键词:V-EEG 诊断分类手术定位 V-EEG,可对癫痫发作时的EEG模式和阵发性的行为进行同步传输,可用于对癫痫病进行确诊、分类,评估发作频率和危险因素及手术定位(1-5)。应用V-EEG,对住院和出院病人都可以进行电生理的研究,在部分病例中,V-EEG对于成人癫痫的治疗和护理是十分必要的(1-6),包括心电图、血压、心率、眼电图、肌电图和呼吸功能在内的许多生理参数都可以通过V-EEG来评估(7),特别是在区分与生理性非癫痫病相联系的阵发性发作时,这种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在成人患者,V-EEG主要被用来进行癫痫分类的诊断(如,癫痫与非癫痫疾病)、对难治性部分发作性癫痫病人手术指征的评估等。后者的适用证主要是对难治性部分发作性病人在考虑病灶皮质切除时适用(1)。V-EEG在确定癫痫灶的位置时是作用非常重要(如,确定癫痫发作位置和原始癫痫灶的传播)。在成人患者,V-EEG常被用在切除手术的术中监测(6)。有研究证实,V-EEG在成人癫痫复发和非发作期的诊断正确率都非常高(3)。认识病人发作时的EEG模式对作出癫痫的诊断是非常关键的。而发作间期的头皮脑电图记录的分析、神经系统的病史和检查、神经影像检查等,都无法对发作间期的分类作出恰当的诊断。V-EEG潜在的不利因素包括,电生理研究及住院的费用较高,且需要特殊的资源和专业技术人员(3),由于眨眼等肌运动的假象,使得发作期的EEG图形很难被完全正确地解释,例如,一个复杂的癫痫放电表现就很难与背景区分开。在被选择的癫痫类型中(如,先兆或简单的部分发作),可能并无一个头皮EEG记录的明确改变(1-6,8-11)。最后,在V-EEG监测期间,病人也可能并没有一个典型的临床发作表现,因此,单纯依靠通过延长发作间期的EEG记录,对于发作分类的诊断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常规EEG的局限性 在对推测性癫痫病人评估时,对门诊病人来说,经头皮EEG(常规EEG)是最常用来完成对所作诊断进行研究的方法(8,9,12),但常规EEG研究的有明显的局限性。在睡觉或清醒状态下的常规EEG,能简洁、较好地观察发作间期EEG的改变,但也可能被抗癫痫药物(AED)而改变(12),由于发作活动的短暂性,所以门诊病人常规EEG记录到的几乎总是发作间期EEG的改变(与发作EEG模式相对)(12)。然而,对于发作类型的分类,发作间期EEG并不是一个可信赖的指标,所以,它往往导致治疗方案无效(12)。常规EEG还缺乏灵敏性(如,没法鉴定癫痫样的放电),也缺乏特异性。对一个没有癫痫行为的病人,阵发性的发作(非特异性的或是潜在的癫痫样放电)也许会被鉴定为癫痫(12-14),而且,癫痫病人,甚至药物难治性癫痫,都可能有重复的“正常”发作间期的EEG。发作间期的癫痫样活动,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区分癫痫的类型(8),例如,少棘波或低棘波的成人患者,提示很可能有颞叶外的部分性癫痫(12)。当然,发作时的EEG,作为诊断工具,其灵

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治要点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任榕娜 癫痫持续状态为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在30分钟内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隙意识不恢复者 一、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status epilepticus,SE) 传统的定义:指癫痫连续多次发作,两次发作间期病人意识不恢复,或一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者。 现代SE概念:Smith等认为惊厥持续5分钟或连续惊厥且意识不能恢复者;Scott等认为以急诊治疗为目的应为惊厥持续5分钟以上;以病理生理学、流行病学和预后为目的惊厥应持续至少20分钟。Pellock认为以引起癫痫发作的神经元持续活动,神经功能在持续或反复发作期间不能恢复达30分钟二、癫痫持续状态的流行病学 癫痫持续状态( SE) ——神经科常见严重急症之一 ——占癫痫患者的2.6%-6.0%。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因生命功能衰竭而死亡或造成持久性脑损害后遗症,因而必须给予充分重视。癫痫持续状态约占癫痫病人的2.6%~6%。在新生儿和婴儿发病率较高 1、小儿癫痫持续状态 --37%发生在1岁以内 --73%发生在3岁以内 --85%发生在5岁以内 --有时癫痫持续状态又是癫痫的首发症状 2、SE的死亡率

--约1%-2%癫痫患者直接死于SE --SE患者死亡率在3%-20% --生存者中48%出现精神发育迟滞 --37%有神经功能缺损,其中9%神经功能缺损直接来源于SE 【病因】 1、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时突然停药是引起癫痫持续状态最常见的原因 2、感染包括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及颅外感染。颅外感染引起的高热惊 厥一般发作时间短暂,但也可发生高热惊厥持续状态,与癫痫持续状态相似 3、缺氧性疾病如窒息,呼吸循环系统疾病,一氧化碳中毒等 4、代谢紊乱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水中毒、高钠血症等 5、脑血管病和头部外伤颅内出血、急慢性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血管栓塞等 6.脑进行性或非进行性疾病脑肿瘤、变性疾患、畸形等 7.中毒中毒药物、食物、重金属中毒 8.寄生虫脑囊虫等 在6个月以下的婴儿,癫痫持续状态主要是由脑的器质性病变和代谢紊乱所引起 【临床表现】 1、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又称大发作持续状态,强直阵挛性发作连续反复出现。间歇期意识不恢复。常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角膜反射消失,并出现病理反射患儿意识障碍程度与强直阵挛发作所致脑缺氧、脑水肿有关,每次发作又可引起大脑缺氧、充血、水肿,多次反复发作后,则造成严重脑缺氧和脑水肿,而脑缺氧和脑水肿又可产生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形成恶性循环。 2、半侧性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病人的护理试题

癫痫病人的护理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5题,每题5分) 1癫痫大发作时最重要的护理是() A.避免外伤?B.不可强力按压肢体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严密观察意识和瞳孔的变化 E.禁用口表测试体温 2.诊断癲痫的主要依据是() A.体格检查 B.头颅X线片 C.脑CT、MRI D.脑脊液检查 E.病史和脑电图 3. 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 A.苯妥英钠 B.地西泮 C.苯巴比妥钠 D.水合氯醛 E.异戊巴比妥 4. 药物治疗癫痫的原则是() A.坚持单一用药,尽量避免联合用药 B.大量突击静脉用药 C.按发作类型短期用药随时改变品种 D.长期规则用药,禁酒 E.口服药物+静脉用药 5. 患者,男性,29岁。因突然发作性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入院,既往有癫痫病史。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叙述错误的是() A.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 B.不能从事攀高、驾驶等工作 C.癫痫停止发作 3 个月后及时停药 D.随身携带有患者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的个人卡片

E.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 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是的常见原因。 2.癫痫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但引起发作的主要电生理改变为, 。 3.癫痫具有, , 和反复发作性特征。4.癫痫发作常分为、和的癫痫发作三大类。 5. 对癫痫诊断最有价值。 6.病人应尽快制止发作,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采取维持生命功能的措施和防治并发症。 7.时,适度扶住病人的手脚,以防自伤及碰伤,切不可 ,以免造成骨折、肌肉撕裂及关节脱位。 8.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有关本病的基本知识及发作时家庭紧急护理方法,如出现先兆时立即、, , ,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9.鼓励病人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 三,论述题(15分) 请结合理解论述癫痫病的护理目标。

丙泊酚和硫喷妥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56例疗效

丙泊酚和硫喷妥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56例疗效 发表时间:2017-05-31T15:13:55.7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7期作者:陈灵芝 [导读] 观察丙泊酚和硫喷妥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疗效。 (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江阴 214400) 【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和硫喷妥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疗效。方法:回归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6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硫喷妥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泊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发作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作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低血压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对比丙泊酚和硫喷妥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疗效,丙泊酚可快速控制癫痫持续状态,可作为临床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丙泊酚;硫喷妥钠;难治性癫痫 【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7-0064-02 所谓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是指通过静脉使用抗癫痫药物常规治疗后仍未控制住的癫痫持续状态,其死亡率、病死率较高。临床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难度仍然较大[1]。常规抗癫痫治疗对绝大多数患者有效,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2]。丙泊酚是一种新型抗癫痫持续状态药物,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本文作者结合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6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对比丙泊酚和硫喷妥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6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28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41.35±3.15)岁。观察组28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40.86±2.8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癫痫持续发作超过2h或2h内反复发作;癫痫间歇期意识恢复正常;均属于强直-阵挛发作,有意识障碍;经反复静脉推注安定、苯巴比妥、氯硝安定治疗无效。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补液、降温、脱水、降颅压、维持生命体征等常规治疗[3]。 1.3.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硫喷妥钠治疗,具体方法:静脉推注100mg,1min后每2~3min推注50mg直到发作控制。然后以3~ 5mg/(kg·h)维持静脉滴注,持续12h,缓慢减小剂量。 1.3.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泊酚治疗,具体方法:静脉推注100mg后,1min后每6~12mg/(kg·h)维持静脉滴注,持续24h,缓慢减小剂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作控制率、控制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发作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作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及诱因较为复杂,若不能及时解除诱因,治疗过晚或常规治疗难以控制,死亡率较高。因此,临床寻找有

癫痫病人的护理

癫痫病人的护理 一、临床表现 1.简单的部分性发作以发作性一侧肢体、局部肌肉的感觉障碍或节律性抽搐为特征,或出现简单的幻觉、无意识障碍。 2.复杂的部分性发作病人表现为吸吮、咀嚼、舔唇、摸索等动作的重复;伴有意识障碍。 3. 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无理取闹、唱歌、脱衣裸体等,事后不能回忆。 4. 单纯失神发作表现为突然发生和突然停止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短,发作后仍继续原有的动作。 5. 强直阵挛性发作也称大发作,以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为特征。。先有瞬间麻木、疲乏、恐惧或无意识的动作为先兆,随后出现意识丧失,发出叫声倒在地,所有骨骼肌强直收缩、头后仰、眼球上翻,上肢屈肘、下肢伸直,喉部痉挛,牙关紧闭,呼吸暂停,口唇发紫,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持续10~20秒,随即全身肌肉阵孪,约1分钟抽搐突然停止,口吐白沫,然后呈昏睡状态,伴有大小便失禁。约10余分钟至2~4小时后病人逐渐苏醒。对发作不能回忆。若发作间歇仍有意识障碍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二、治疗措施 1.对继发性癫痫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进行病因治疗,对颅内占位性病变首先考虑手术治疗。 2.合理用药,长期用药者在完全控制发作后应再持续服药3~5年,然后再考虑停药平时要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保证一定的血药浓度。特别是要根据发作类型选

择最佳药物。最好单一药物治疗,如两种以上类型发作同时存在,最多只能用两种药。 3.定时测量血中药物浓度以指导用药。 4.癫痫持续状态在给氧、防护的同时应从速制止发作,首先给地西泮10~20mg 静脉注射,注射速度每分钟不超过2mg,以免抑制呼吸,在监测血药浓度的同时静脉滴入苯妥英钠以 控制发作。 三、观察与护理 (一)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变化,注意发作时有无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减慢或暂停、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等。 2.观察发作的类型,记录发作持续的时间与频率。 3.观察发作停止后病人意识是否完全恢复,有无头痛、疲乏或自动症。 (二)护理措施 1. 防止发作时发生意外评估癫痫类型,如果是强直阵挛性发作,一旦发作应迅速将病人就地平卧,解开领扣和裤带,用软物垫在病人头下;移走身边危险物体,以免抽搐时碰撞造成外伤;抽搐发作时床边加床栏,护士应保护病人;使用牙垫或厚纱布包裹压舌板垫于病人上、下臼齿之间,防咬伤舌头;抽搐肢体不可用力按压,以免造成骨折或关节脱位;精神运动性发作,应保护病人,防止自伤和伤人。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形成癫痫持续状态,应立即按医嘱缓慢静脉滴入抗惊厥药物,如昏迷加深、呼吸

癫痫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

癫痫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 癫痫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均以在病程中有反复发生的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以肌肉抽搐和或)意识丧失为其重要表现,另外还可表现为感觉、运动、行为、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等方面的障碍,具有发作性、复发性及通常能自限等特点。每次或每种发作称为癫痫。 二、临床特点 1.痫性发作 临床上大多数痫性发作者是起源于大脑皮质的局限部位,所表现的系列症状是由局灶性放电扩散至邻近区域以至远隔部位而引起的,它的分类包括两个方面: (1)部分性发作:是痫性发作最常见的类型,起始于一侧脑结构。发作不伴有意识障碍则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如伴有意识障碍,发作后不能回忆,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 ①单纯部分性发作:可分为四种亚型,部分性运动性发作,体觉性发作或特殊感觉性发作、自主神经性发作和精神性发作等。大多表现为局部肢体的抽搐、肢体的麻木感和针刺感、多汗、呕吐、遗忘等症状。 ②复杂部分性发作:主要特征有意识障碍、错觉、幻觉等精神症状, (2)全面性发作 ①强直一阵挛发作:在原发性癫痫中也称大发作,以全身抽搐和意识障碍为特征。 ②失神发作:意识短暂丧失,持续3~15秒,无先兆和局部症状,发作和停止均突然。 ③肌阵挛发作:为突然快速短暂的肌肉收缩,累及全身,也可限于面部、躯干或肢体。④阵挛性发作:全身重复性阵挛发作。 ⑤强直性发作:全身强直性肌痉挛,肢体伸直,头、眼偏向一侧,伴有苍白、潮红等。 2. 癫痫症的表现可分部分性癫痫症和全面性癫痫症。 三、临床护理 (一)一般护理 1.癫痫发作时,抽搐肢体产生不可抗拒力,强行按压易致骨折,仅关节处稍加保护。 2.许多生理因素可促使癫痫发作,内分泌特别是性腺功能对癫痫发作有一定影响,如月经期或妊娠期发作频繁,需加以注意。 3.癫痫可突然发作,故平时亦绝不能口腔测温。床旁需放防护架,以免突然发病坠床。 4.持续大发作后由于脑缺氧可产生弥漫性脑细胞变性、水肿,应予吸氧。 (二)心理护理建立自信心,排除自卑感,癫痫患者自身极为痛苦,除非脑部有严重病变,癫痫患者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与正常人没有区别。但原发性癫痫患者自幼发病,长期以药控制,智力常受影响,学习、工作亦困难。至少年期,自卑情绪更甚。成年期考虑问题复杂,情绪悲观,常形成一种癫痫性格,孤独、怪僻。已婚患者,又常忧虑疾病是否会 遗传给后代。护士应从多方面多层次关心患者,使其充满治愈信心。 (三)对症护理 1.根据情况,遵医嘱给药物控制。 2.连续抽搐易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应及时吸出痰液和口腔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做好口腔护理。 3.如高热应予药物及物理降温。 4.发现精神运动性发作,需严加监护,防止自伤及伤人。 5由于抽搐体力消耗很大,应尽早给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饮食。 6发作时不能强行喂食,应鼻饲。可适当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 碱平衡。

如何做好癫痫病人的护理工作

如何做好癫痫病人的护理工作 (一)有发作预兆的病人 病人应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告知家属或周围人,因为发作不可避免,有条件及时间可将病人扶至床上,来不及就顺势使其躺倒,防止意识突然丧失而跌伤,迅速移开周围硬物、锐器,减少发作时对身体的伤害。作为家属及身边的人,应密切观察病人发病时间,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包括意识丧失时间、抽搐时间),要注意观察先抽搐的部位,是局部还是全身,是否伴有意识丧失及两目上视,二便失禁等,这些表现对医生进行定位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对于经期发作的病人,发作时情绪激动,可能发生自伤、伤人、毁物、自杀、杀人等过激行为,应立即采取紧急控制措施,严格限制其行为,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可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地西泮,对兴奋并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可采用抗癫痫药与抗精神病联合治疗,如氯丙嗪和氟派丁醇等应急措施。对于失神小发作的患儿,家长和教师不要以为孩子漫不经心、不认真而责备孩子,因为有时癫痫发作只表现为患儿突然停止原来的活动,双目直视,呼之不应,或手中所持之物坠地,这是病情发作,并不是孩子捣乱、顽皮。 (二)癫痫大发作的护理

出现先兆,首先要保护好舌头,抢在发作之前,将缠有纱布的压板放在病人上、下磨牙之间,以免咬伤舌头,若发作之前未能放入,待病人强直期张口进再放入,阵挛期不要强行放入,以免伤害病人。发作期使病人平卧,松开衣领,头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排出,防止流入气管引起呛咳窒息。大发作时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易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吸入性肺炎,抽搐时口中不要塞任何东西,不要灌药,防止窒息。有些人看到癫痫病人抽搐时常常采用掐人中的办法,希望以此来终止病人的发作,病人抽搐是大脑过度放电,一旦发作,不能控制,只能等放电终止,抽搐才能停止,所以遇到病人抽搐发作,不要去掐病人的人中,这样对病人毫无益处。有人在病人阵挛期强制性按压病人四肢,试图制止抽搐而减少病人的痛苦,但过分用力可造成骨折和肌肉拉伤,反而会增加病人的痛苦。 (三)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 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急危重症,如不及时救治可出现脑水肿,脑疝,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家属一旦发现病人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应立即送往医院,送医院之前如家里备有苯巴比妥针剂、地西泮针剂或灌肠剂,可给予一次药物,然后送往医院,送医院后要向医生详细报告发病过程,给药时间及剂量,以利于医生掌握病情,合理救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