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技术关系的历史演变

科学和技术关系的历史演变
科学和技术关系的历史演变

科学和技术关系的历史演变

摘要:本文探讨了科学和技术关系的历史演变,并在评论各家之说的基础上指出:科学和技术是有联系的和有区别的,但是既非一体化,也不是决然对立的。

关键词:科学和技术关系历史演变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historical evolution in re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discusses academic views of many scholars. Author thinks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interrelated and different, but are not integrated and opposite.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lation, historical evolution

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就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产生了技术,但是长期以来,科学和技术并没有什么联系,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分道扬镳。现代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它与科学的密切结合。在古代,科学知识专属于贵族哲学家,而技术则由制造工匠掌握,二者有截然分明的高低贵贱之分。中世纪,商业蓬勃兴旺,社会交换日益活跃,哲学家传统和工匠传统开始缓慢接近。特别是在近代科学革命之后,科学以独立的社会建制和知识体系出现在社会舞台,加上随后的工业革命风起云涌,促使科学和技术逐渐接触。可是,真正以科学作为基础的现代技术,直到19世纪后期才崭露头角,化学合成技术和电气技术是其典型的代表。1858年和1866年铺设大西洋海底电缆,1868年德国科学家利伯曼(K. Liebermann)和格雷贝(K. Graebe)合成茜素红,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1878年拜耳(J. F. A. von Baeyer)合成靛蓝,1879年爱迪生发明真空碳丝灯泡,都是现代技术史上光彩夺目的事件——现代化学工业和电气工业正是伴随这些技术发明横空出世的。当代的技术是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原子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基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为主干的,这一切技术领域都是20世纪初叶的物理学革命和20世纪中期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进步直接导致的结果。就其本质而言,现代技术完全可以说是科学的副产品或衍生物。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现代技术由于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加之科学向技术转化的周期缩短,其进步如虎添翼、突飞猛进。它在规模上相当庞大,在门类上相当齐全,在分工上相当专门,在水准上相当精密,在力量上相当强劲。它给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推动社会迅猛向前发展,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目前存在两个对立的观念:科学和技术独立说对一体说。前者认为,科学和技术是两个分离的、分立的或独立的实体,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每一个都有异于它者的本性,各自按照自身的的逻辑或路径独立发展;后者则坚持,科学和技术有许多相同之处,在现代、甚至在很早之前就密不可分,乃至融为一体。这两种观点各持己见、见仁见智,至今仍未定于一尊。

关于科学和技术关系的观念的历史轨迹,克罗斯和巴克做过专门研究。他们揭橥,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区分深深地根植于西方文化。它在古希腊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可,他们的着

作在许多方面还在影响西方的思维。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内,科学在严格的意义上(即包括“第一哲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在内的“理论知识”)与为知识而知识相关。科学知识是第一原理和第一因的知识,其他洞察可以从中推导出来;科学具有证明的特征。而且,现象的完备的科学说明总是由特别指明的所包含的四因(质料因、形式因、目的因、动力因)构成。科学知识由永恒的、必然的真理构成,因为科学的对象局限于不可改变的实在。人能够达到科学真理的方式是沉思,这是人的心灵的官能。另一方面,技术涉及做事情。当然,这也涉及包括被亚里士多德称为生产知识的知识;但是它不同于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中,它的目标在于行动主体之外,它的对象是不可变化的实在。生产知识原本关注描述如何能够做成事物的法则。一般地讲,理论知识,尤其是物理学知识对技术来说并不相关。其主要理由在于,物理学知识关注实际存在的、独立于人的干预(理论知识基于沉思)的自然,而人的干预处在技术的基础上。对亚里士多德来说,科学和技术明确地属于人的经验的两个不同的范围(沉思对生产行为)。像他的老师柏拉图等许多其他希腊思想家一样,他也认为科学是比技术高贵的人类生活形式。

这两位作者还认为,至少可以说,近代科学在16世纪和17世纪的兴起使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区分变得成问题了。关于科学,几个根本性的变化发生了。首先,实验变成近代科学的奠基石之一。近代科学家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在他的实验室积极干预自然现象的进程。在人工条件下的自然研究被作为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的有效方式被接受了。人的干预变成科学和技术的共同要素,情况不再像在亚里士多德的框架中那样区分为科学和技术。其次,数学变成研究自然的主要工具。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对力学的数学分析变成所有物理现象的研究范式,似乎也是其他学科的范式。数学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中不起任何作用,而数学在古代的某些技艺(arts)中被利用,比如在天文学和力学中(在古代,力学被认为是arts,它在16和17世纪才转化为科学)。最后,与数学的引入相关,亚里士多德借助四因的科学说明图式被抛弃了。像运动和引力的物理现象的数学描述比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变得更为重要。定量的函数关系日益增长地代替了定性的因果关系。在亚里士多德科学中如此突出的终极因概念从新科学中简单地消失了。这些发展的全面影响是,近代的科学和技术比在希腊时期有更多的共同之处,相互之间处于密切的关联之中。近代科学固有地而不是偶然地与技术相关,因为它基于人对自然的干预和控制,反之亦然,科学因为在需要实验装备方面依赖技术。近代科学和技术变得相互依赖,主要由于近代科学采用了实验方法。

相当自相矛盾的是,恰恰是在科学和技术之间和睦关系开始并结出果实的时代,即在19世纪下半叶,在西欧出现了一种强烈的倾向,把科学和技术看做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在这个时期,技术以“应用的”、“实践的”、“工程的”修辞,而科学则以“纯粹的”、“为真理而追求真理”、“摆脱所有约束”修辞。工程师把科学家描绘成脱离现实接触的、研究与实际无关的问题的怪人。相对照,科学家虽然强调人类只能够从科学进展中获益,但是无论如何认为他们在科学知识的技术应用之上,认为工程师的事务是“玷污”。到19世纪末,科学和技术的职业的和体制的分离在许多国家或多或少是一个事实。存在针对工程师和科学家的不同的教育体制。工程师和科学家不在一起工作,他们时常相互对立。希腊观念——科学

和技术是本质上不同的活动——不仅是19世纪修辞学的一部分,它在现时代还是十分有影响的,未被代替或改写。这个观念屡次被工程师和科学家认可,更多地是在意识形态的基础上认可,而不是在谨慎地、批判性地分析的基础上认可。科学和技术的编史学也有助于这种观念的继续。直至今日,亚里士多德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区分的传统观念还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人们屡屡陈说,科学为实在而研究实在,从而科学的目的是关于关于支配世界的永恒定律的真实知识;在技术中,知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日后的目的的手段,即用以进行人工制品的设计、建造和生产;科学通过揭示现象的真实原因力图说明现象,而技术的本来目的在于为人的目的控制现象;科学研究自然现象,而技术研究通过人的行为创造的人工制品。克罗斯和巴克坚持科学和技术一体说,他们明确表示:在科学和技术之间的任何区分都是陈腐的,因此关于科学和技术相互影响的问题并不是无意义的。

雷斯蒂沃也明确表示,欧洲人的海上霸权是有意把科学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结果,首先表现在商业精英人物和早期航海冒险者身上。近代科学从16和17世纪在欧洲诞生时,就是社会的主导精英的工具,并且作为资本主义的思想框架和工业化的认知模式逐渐兴旺起来。近代科学在它的早期阶段作为纯粹的“智力追求”的观念经不起仔细审查,它是“贵族资本家”和在通向统治权力道路上的精英人物的工具。我们能够把近代科学的根子追溯到产生较早文化的活动的知识。这些活动处处与军事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利益和强权不可分离。科学和技术的这种融合和一体倾向也体现在下述两个事实上。其一是,

皇家学会虽然坚持科学应该从宗教、哲学的和政治的思想中分离出来,但是它最初却没有把科学同技术、或者把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分离开来;反而倾向于把它们混淆在一起,而不大注意我们今天通常所寻求做出的这类区分。

其二是,在狄德罗的《百科全书》中,科学和技术是相混的,没有指出这些是人的努力的分开的范畴。更多的人被吸引到技术过程的叙述,而不是纯粹科学、哲学或历史的叙述。在18世纪,在知识的科学和实用的科学之间没有区分。

克拉马克斯着重分析了20世纪后半叶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观念的重要进化。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占统治地位的模型把技术描绘为应用科学。这种模型设想一种等级的、几乎寄生的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它假定技术发展遵循和依赖科学变革的路线,而科学遵循它自己的内在的发展路线,大体上独立于技术。到1970年代,应用科学模型的局限变得日益明显。莱顿(Edwin Layton)和其他人提出了另一种模型: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但却相互作用的共同体,每一个都具有它自己的传统、目标和价值,以及它自己的知识和技巧本体。两个共同体相互借用,但是按照它自己的措辞普遍地改造借用的知识,以便适应不同的目的。

可以肯定,工匠的技术传统是孕育科学的源泉之一;自从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和技术就逐渐发生一定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紧密。海森伯言之有理:“在最近两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技术一直既是自然科学的出发点又是其后果。技术是科学的出发点,因为科学的发展和阐明常常是因为观察工具的改进而引起的。(我们可提醒读者注意望远镜、显微镜的发明,或者甚至X射线的发展。)技术是科学的后果,因为只有在深入理解某一特

定领域的基础上,自然力的技术开发才具有普遍的可能性。”其实,马赫早就敏锐地看到:科学如何从手工的技能和行业中发展起来,逐渐地,物质和技术需要的原动力为纯粹的理智兴趣让路。现在,事实范围的理智指令反作用于它起源的有教益的技术,从而使它转化为科学的技术,科学的技术不再依靠偶然的发现,而能够系统地追求它的问题的答案。在这方面,理论思维和实践思维,科学经验和技术经验,依然处于永恒的和相互增进的接触中。

莱文森则从更深的层次揭示出二者的关系:进化、知识和技术的相交,是人类生存的驱动力——而且就我们所知,还是宇宙的驱动力。技术总是在增长知识,有时在限制知识,随时在影响知识。岂只如此呢。实际上,技术构成知识,给我们的思想和知识提供物质表现,把我们的知识使节派驻到世界上去,派驻到整个宇宙中去。他进而一针见血地指出:“技术是中介。凭借技术,我们给思想赋予物质表现,并改变构成我们人和世界的物质。通过技术,我们体现和延伸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思想注入客观世界,把我们的理论扩散到宇宙遥远的角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按照自己的设计来塑造世界。”

诚然,科学和技术在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分离的,科学大规模地转化为技术的高峰时期也寥寥可数,特别是科学和技术在诸多方面确实有天渊之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现代,科学趋于技术化和技术趋于科学化也是不争的事实。正如哈贝马斯所说:

19世纪末叶以来,标志着晚期资本主义特点的另一种发展趋势,即技术的科学化(die Verwissenschaftlichung der Technik)趋势日益明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始终存在通过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制度上的压力。但是,革新却依赖于零零星星的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和创造虽然想在经济上收到成效,但仍具有自发的性质。当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产生了反馈作用时,情况就起了变化。随着大规模的工业研究,科学、技术及其运用结成了一个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工业研究是同国家委托的研究任务联系在一起的,而国家委托的任务首先促进了军事领域的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情报资料从军事领域流回到民用商品生产部门。于是,技术和科学便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

多尔比也表示,进入20世纪,科学和技术作为创造新知识的方式,重叠也是二者的特征。科学在技术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从基于科学的技术训练的兴起可以明显看出。新技术知识的创造从手艺实践的偶尔改进,延伸到有可能基于科学原理有意识地构造新技术。两种知识创造形式的模糊也便于吸引最多的科学研究基金。

斯平纳进一步揭橥,在20世纪,科学和技术有三个最重要的发展。第一,自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科学知识呈现指数增长,从而导致大科学(Big Science)的出现。第二,当代的信息革命不仅影响了科学,而且影响了整个社会,并产生所谓的信息社会。第三,与第二个增长重合产生信息内爆,结果是信息几乎卷入几乎每一事物,从日常的过程、程序直至最高类型的智能技术。这些发展的共同结果导致认知-技术合成体(cognitive-technical complex)的出现。这是由科学的信息和技术的制造物密切混合构成的。这是大规模的现实化的科学(realized science),尤其是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的工业部门中发现的。现实化的科学首先使得知识和财产的分离不再成立了,因为技术的实现(即大规模生产的制造物)从一开始就服从“常规的”财产条件。其次,观念和利益的分离不再成立了,因为应用科学在

某种程度上、现实化的科学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科学加效用,而不是对真理的“无功利性的追求”。第三,理论和实践的分离不再成立了,因为在理论的技术实现中二者不可分割地混合在一起。于是,默顿的科学的精神气质给其他规范让路,纯粹科学的伊甸园丧失了。拜尔茨举例说明,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后果不仅涉及研究过程中认识论的结构,而且还使人们对认识世界的科学与改造世界的技术之间沿袭已久的区别产生了疑问,如同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之间的区别产生疑问一样。“基础研究中的发展不可能同应用生物技术脱节。……原则上,谁肯定了基础研究,谁就会容忍潜在的生物技术的应用。”(霍夫施耐德)确实,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进步以及工业化应用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这样紧密,它们相互之间的转化也从来没有这样迅速,就像在分子生物学中发生的那样。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建立,不仅科学领域内部以获得认识为目的的实践活动的意义发生了变化,而且与外部实践活动之关系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近40年来,生物学中的理论突破,是随着生物工程的的根本变革一起发生的,而不是以前那种科学革命直接影响技术实践。

斯平纳和拜尔茨的观点虽然有些言过其实——因为纯粹科学及其精神气质的理想并未泯灭,仍然是一种现实存在,科学和技术的分野在一般情况下依然泾渭分明——但是毕竟道出了20世纪以来科学和技术关系愈来愈密切的事实,即科学的技术化倾向和技术的科学化倾向日益加强。也许正是出于对现实状况的过激反应和过度考虑,拉图尔和盘托出了“技科学”或“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的生硬概念,平奇(Pinch)和比吉克(Bijker)提出消除“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区别的原则。这种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思想是后现代主义的主题思想之一,诚如福曼(P. Forman)所言,技术取向的科学(technologically oriented science)以及科学取向的技术(scientifically oriented technology)其范围之广和力量之大是众所周知的。这是后现代性之结果。对于这类科学与技术乃至社会政治不可分的观点,在科学大战中挺身而出的科学卫士列维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很清楚,我拒绝这样一个提法,即我们所关注的对象是“技科学”。这种假想的怪物被认为是与晚期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意识形态)需要相一致的。据断言,真正的本质被掩盖在“纯粹”的、非应用科学的虚饰之下,利用了“纯粹”科学带来的无私的、超出尘世的、公正的科学家的形象,为了使所有的自私、追逐名利以及远非公正的那些事情合法化。据认为,“科学客观性”仅仅是掩盖性的故事,在它下面隐藏着技治主义的利爪对褫夺了科学权利的大众的毁灭。

不管怎样,在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关联,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里普把二者的关联概括为三种类型:实验室的结果被另外的意图开拓,像在DNA技术或杂种细胞中那样;或者在实验室中打开了自然的新领域,然后也适合于技术开拓,伦琴射线和核辐射就是如此;科学可以是技术探索过程的强有力的启发源泉。波兰尼则表明:“至今依然构成现代工业之大部分的较老的手工艺是通过纯粹试错而被创建的,没有得到过科学的帮助。与此适成对照,电工技术和化工技术的大部分则源自纯粹科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这样,科学和技术有了如下的相互关系。就技术过程是科学知识的一种应用这一点来说,它对科学是毫无贡献的;但是经验性技术本身就是非科学的,所以,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它极有可能给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素材。”

为了说明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人们提出了诸多说明模型。一种模型是所谓的“线性模型”,即技术革新导源于科学发现,就像它处于线性序列。里普开门见山地批评说,这是神话,而且是流行的神话。作为神话,它是顽强的,因为它与科学是丰饶的、技术作为魔杖的重要合法性联系在一起。线性模型固然有某种真理,但是它与其说是帮助,毋宁说是遮掩我们的理

解。这个模型给人以生金蛋的鹅的印象:只要把鹅自由地放牧在科学的草地,它将源源不断地生出金蛋。亥姆霍兹在1862年就讲出了这个意思:“科学家——为整个民族的利益几乎总是处于请求和付出之中——正在力图增多能够服务于工业生长、健康和生活之美、政治组织的改善和个人道德发展的知识。可是,并不是寻求即刻的用处,这如此经常地由未被告知者完成。告知我们自然力或人的精神之力的一切东西是有价值的,迟早可以证明是有用的,通常在人们期望这一点的地方可以证明。”此外,这个模型也造成另一个神话:人类能够梦想什么,技术就能够达到什么。把技术视为科学的应用的老一套形象,实际上是把科学在现代技术中的十分真实的和日益增长的作用与从科学到技术的因果序列错误地等同起来。要知道,技术革新并不必然是科学发现开始的轨道的结果,拉链和盘尼西林的发明就是这样。普赖斯(D. de S. Price)在1965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舞伴模型”认为,科学和技术作为相对独立的、但却是密切互动的图像,仿佛是舞伴。他倾向于作为分离的、统一整体的科学和技术,而不是作为不断发展的过程及其互动的科学和技术,后者以各种方式集成一束,也以多样性的方式贴上“科学”和“技术”的标签。

克拉马克斯构造的“杂交模型”相信,为了对科学和技术密切配合的本性的进化获得新的洞察,把科学和技术不是视为间歇地相互作用的不同的共同体,而宁可看做是社会活动的部分包含的领域,也许是有帮助的。该模型假定,在科学和技术共同体中,以及在组织机构、知识本体、实践传统、价值系统和奖励体制方面有部分重合。两个领域之间也有主要的差异:首要的科学活动是关于自然界的正式的公共的知识的创造、筛选、整理和传播,而技术首先取向社会物质的基础结构的生产和维修。该模型有这样几个好处。首先,通过唤起对科学和技术相互密切配合的范围的注意,它鼓励我们更仔细地审查这些领域如何联系。第二,它假定科学和技术之间的交叉是多维的,可以借助这些重合定义它。第三,它与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的动力学观点一致。最后,它顾及到科学和技术不可能保留分明的边界和分离的特性,它暗示我们应该找到混合杂交现象的发生。莱顿就他所谓的“杂交职业”(hybrid careers)提出两个观点,它们分别涉及科学和技术的社会组织根源以及二者对实践和知识生产的影响。第一点是,杂交职业创造了科学界和技术界之间的结构联系的交互组织网络的养育。第二点是,杂交职业不仅导致了两个世界之间知识和信息的扩散,而且也导致可以命名为杂交实践的全部组成部分的创造。在科学和技术二者中的实践传统依赖于知识和特定的技艺、方法、概念、价值、意识形态、优先权等库存。个人(以及科学和技术实践者)也具有这些要素的特定组成部分。在杂交职业的例子中发生的东西,是把来自两个领域的要素结合起来形成的新组成部分。他以法国工程师、在数学和理论力学方面有出色研究的纳维叶(C. L. Navier),毕生把卓越的科学生涯与对工程和技术的革新结合起来的开尔文勋爵,挪威理论物理学家、后转为实践的气象学家的皮耶克尼斯(V. Bjerknes)为例,证明他的见解是有道理的。

以上各个模型都有可取之处,也道出了部分真理。但是,线性模型似乎简单化了一些,把科学和技术复杂、多变的关系描绘得过于径直,而且易于引起技术神话。舞伴模型亦有把科学和技术互动过程简单化之嫌,同时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科学和技术不仅可以跳双人舞,而且有时也独舞。杂交模型把科学和技术视为一个新的综合体,这实际上已经使二者一体化了——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同意的——尽管这种一体化是部分的一体化而非整体的一体化。我觉得,可以接受的比较周全的观点也许是:

科学和技术是有联系的,但并非一体化;科学和技术是有区别的,但并非决然对立;科学和技术有时是互动的,但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互动的过程错综复杂,而不是线性的和一义的。参考文献

哈勃就持有这种看法:“技术是科学的副产品。它必然滞后于科学。在过去它滞后得很远,在较近时期,它急剧地缩小了间隔。”由于工业实验室的出现,加速了科学成果向技术的转

化过程。参见E. Hubble, 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Other Lectures, Los Angles, U. S. A., 1954, pp. 20~35.

P. Kroes and M. Bakker, Introductio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cience. P. Kroes and M. Bakker e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cience in the Industrial Age, New Pespective on the Science-Technology Relationship, Dordrecht/ Boston/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2, pp. 1~15.

S. Restivo, Science, Society, and Values, Toward a Sociology of Objectivity, Bethlehem: Lehigh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85~87.

李克特:《科学概论——科学的自主性、历史和比较的分析》,吴忠等译,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编辑、出版李(内部版),1982年,第60~61页。

I. B. Cohen, Commentary: The Fear and Destruct of scienc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SYVS, Summer 1981, pp. 20~24.

E. Kramakis, Hybrid Career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Science ang Technology. P. Kroes and M. Bakker e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cience in the Industrial Age, New Pespective on the Science-Technology Relationship, Dordrecht/ Boston/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2, pp. 177~204.

海森伯:《物理学家的自然观》,吴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版,第6页。

马赫:《认识与谬误——探究心理学论纲》,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86页。

莱文森还说:“有了技术之后,人就变了,人就从进化的产物变成了进化和变革的生产者,就从现存世界的理解者变成了新世界的创造者。技术的故事实际上是三个主人公即进化、思想和技术的故事。思想是进化的产物和结果,它如何产生技术并表现于技术之中,以便反过来驾驭进化——这也是技术的故事。”参见莱文森:《思想无羁》,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i、x、14、15页。

普赖斯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科学的正常成长更多地来自科学,而技术的正常成长更多地来自技术。技术专家用的科学大多数是他们在学校学习和大众知识中的科学,而科学家用的技术大多数是伴随他们成长起来的那些技术。两者之间的强有力的相互作用只出现在很少的时候,因而引人注目地形成历史山脉的高峰。在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中,有一种从工匠技艺状态向新型科学仪器的有力转换,它使科学从古代状态突破而获得爆炸性的增长,并带来现代的实验传统,带来望远镜、显微镜、气压计、温度计、抽气机和各种静电机械。在我们这一代,工业革命已经达到一个新水平,主要通过物理学——特别是爱迪生的电学——科学找到了它回报技术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科学并没有给技术许多帮助,但偶尔你会遇到像晶体管和青霉素这样完全相反的反常事件。同样必须注意的是,这里存在的引人注目的例外而不是规律。高峰不是典型。不能以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标准去判断科学家。不能以晶体管的特例去判断科学对技术的影响。承认科学和技术大体上是只有松散联系的系统,人们的动机目的甚至训练都非常不同,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这在理智上是没有什么困难的。普赖斯:《巴比伦以来的科学》,任元彪译,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70~171页。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科学》,李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62页。

R. G. A. Dolby, Uncertain Knowledge, An Image of Science for a Changing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183.

H. F. Spinner, The Silent Revolution of Rationality in Contemporary Science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the “Scientific Ethos”. Revolution in Science, U. S. A.: Science History

Publications, 1988, pp. 192~204.

拜尔茨:《基因伦理学》,马怀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4页。

拉图尔说:我将用“技科学”或“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来描述与科学内容相关的要素,而不管它显得多么龌龊、多么不如人意或陌生;同时使用“科学和技术”——加引号——来指明,一旦所有责任归属的考验已然完成,技科学还余下什么。“科学和技术”圈内容纳的东西越多,它们在外部的扩展就越远。因此,“科学和技术”仅仅是个子集,它似乎只是因为一个最佳幻想而占据优先地位。然而,为了把资助者、盟友、雇主、帮手、信任者、赞助者和顾客包括在技科学之中,技科学规模的扩展似乎存在着危险,因为他们也许会依次被视为领导科学的人。一个可能的结论是:倘若科学不是由科学所构成并由科学家来领导,它将由所有的兴趣团体构成和领导。由于这种结论正是由所谓“科学的社会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这种危险就更大。当“科学和技术”不能由其内在的动力加以解释的时候,它将由外在的推动力和需求加以说明。那时,我们的技科学之旅不仅应该充满微生物、放射性物质、燃料库和药品,还应该充满邪恶的将军、关系复杂的跨国公司、热切的消费者、被剥削的妇女、饥饿的儿童和扭曲的意识形态。参见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刘文旋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289~290页。

平奇和比吉克争辩说,应该在相同的社会结构理论的框架中处理技术和科学。这类论据是对拉图尔所主张的更激进的“技科学”方案的贡献。科学机器(science machine)和技科学这样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看到在科学和技术周围的边界之间的关联,同时也看到科学和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的关联。参见S. Restivo, Science, Society, and Values, Toward a Sociology of Objectivity, Bethlehem: Lehigh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83~84.

福曼:近期科学:晚现代与后现代,曹南燕译,北京:〈科学文化评论〉,第3卷(2006),第4期,第17~48页。

列维特:《被困的普罗米修斯》,戴建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69页。

A. R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Dancing Partners. P. Kroes and M. Bakker e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cience in the Industrial Age, New Pespective on the Science-Technology Relationship, Dordrecht/ Boston/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2, pp. 231~270.

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274页。

A. R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Dancing Partners. P. Kroes and M. Bakker e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cience in the Industrial Age, New Pespective on the Science-Technology Relationship, Dordrecht/ Boston/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2, pp. 231~270.

E. Kramakis, Hybrid Career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Science ang Technology. P. Kroes and M. Bakker e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cience in the Industrial Age, New Pespective on the Science-Technology Relationship, Dordrecht/ Boston/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2, pp. 177~204.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doc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考点提示 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知识清单 知识梳理 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背景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生产经验的积累。 思想准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个人因素——科学家具有科学精神。 (二)经典力学 1、伽利略——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1)主张:为了解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地观察和实验。 (2)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3)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 (4)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2、牛顿——17世纪英格兰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 (1)牛顿在其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2)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的范例。 (3)数学方面,牛顿是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等。 (三)相对论的创立: 1、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20 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时,质量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2020高考语文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2020高考语文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一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其他功名利禄之途关闭,只留下科举这一扇门。他们不仅废除了唐代由当朝显贵公荐举人的惯例,而且打破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让所有人都能走进考场。在宋代,只要不是残疾之人,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 从上古到中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即使是最开明的唐代也是如此。然而有唐到宋,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控制显著松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颁布诏令废除夜禁,里坊制也名存实亡。宋代城镇里面基本可以随处开设商铺,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小商贩也可在各处叫卖,城市景观较以前大变。《清明上河图》就是里坊制消亡以后城市面貌的反映。 这些现象都显示,从唐到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由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不自由的社会,

科学发展简史

《科学发展简史》复习1(辽宁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能否是人与猿之间本质的区别。 2.由于的发现,使太阳系成为一个严格按照规律运行的力学体系,故被称为“天空立法者”。 3.西亚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其中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文字的发明 4.古希腊自然哲学值得注意的知识包括:第一,关于问题;第二, 关于问题;第三,关于天体系统的模型问题。 5.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发表了《动物哲学》一书,提出了“”的观点。 6. 被西方人称为“医学之父”。 7.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改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 8.第一艘实用的轮船是由美国发明家发明的,首航成功标志着取 代帆船的新时代的开始。 9.著名医学家的《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果。 10.1864年,法国人在西门子兄弟的帮助下,创造了平炉炼钢法。 11.、和的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12.1969年,美国的“”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 13. 1487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 11. 、和的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12.1969年,美国的“”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 13. 1487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 1.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希腊 2.我国采用十进位的计数方法是在( ) A.西汉 B.南北朝C.商代 D.夏代 3.近代电磁理论的创始人是( ) A.伏特 B.麦克斯韦C.奥斯特 D.法拉第 4.实验遗传学的创始人是( ) A.魏斯曼 B.孟德尔C.施莱登 D.施旺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关日食的记载。距今25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问世的《考工记》准确地记载了六种不同成份的铜锡合金及其不同用途。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世纪中期,中国医学家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时为止,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四大发明已经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著名英国科学家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 由于从明代14世纪60年代末始以来,中国对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使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与此同时,欧洲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

术获得迅速进展。中国逐渐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 在近代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科技舞台。 19世纪中叶,一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行者,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于是中国开始有了出国求学者。1847年,来自香山南屏镇的容闳来到美国,3年后,他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大学毕业,成为历史上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位中国人。1872年至1875年,清朝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青少年到美国留学。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清政府举行了第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这些归国人员为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在革命先行者领导下,终于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中国走向。 是近代中国主科学救国的先驱。但是,20世纪前叶的中国,动荡不安,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极差,所以发展依然很缓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反对“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即“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提倡与科学,为中国近代科学的诞生扫清了道路。当时的留美学生元任、任鸿隽、铨、胡适等在美国发起组织了中国科

论述类文本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其他功名利禄之途关闭,只留下科举这一扇门。他们不仅废除了唐代由当朝显贵公荐举人的惯例,而且打破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让所有人都能走进考场。在宋代,只要不是残疾之人,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 从上古到中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即使是最开明的唐代也是如此。然而由唐到宋,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控制显著松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颁布诏令废除夜禁,里坊制也名存实亡。宋代城镇里面基本可以随处开设商铺,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小商贩也可在各处叫卖,城市景观较以前大变。《清明上河图》就是里坊制消亡以后城市面貌的反映。 这些现象都显示,从唐到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由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不自由的社会,向一个更自由、更平等因而也更合理的社会转变。(选编自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以前的老百姓想要进入上层社会,只能选择起兵造反或是疆场立功的道路。

科学技术发展史论文

成都理大学 科学技术史论文题目:世界科技发展史回顾与未来科技发展展望 彭静 201206020228 核自学院 指导老师:周世祥

世界科技发展史回顾与未来科技发展展望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之时,大家是否会感受到,人类经历了一个多么漫长而伟大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一.古代科技发展概况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人类由石器时代跨入青铜器时代,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文字。在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人类不断推动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不断丰富,科学技术的萌芽不断成长起来。 世界文明发端于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十分辉煌,但主要在技术领域。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影响。古代中国科技文明的主要支桂有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四大学科和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及世界闻名的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生活在尼罗河和两河流域的古埃及和巴比伦人在天文学,数学等方面创造了杰出的成就,埃及金字塔名垂史册,印度数学为世界数学发展史大侠光辉的一页。 古希腊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夺目的科学奇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毕达哥拉斯,希波克拉底,以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都是那一时期的解除代表人物。公元前3世纪,进入希腊化时期的古希腊获得更大的发展,出现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托勒密三位杰出的科学家,使得古代科学攀上三座高峰。 公元最初的500多年中,欧洲的科学技术持续衰落,5世纪后进入黑暗的年代,并且延续了1000多年,科学一度成为宗教的婢女。但是科学精神在14世纪发出自己的呐喊,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逻辑尔-培根像一颗新星,点亮了欧洲的天空。 在整个古代,技术发展的水平不高,科学也没有达到系统的程度,不同地域的人民之间还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经济、文化联系, 但许多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 如阳历和阴历, 节气、月、星期和其它时间单位的划分, 恒星天区的划分和名称,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十进制记数法、印度——阿拉伯数字、轮车技术、杠杆技术、造纸术、印刷术等等,都已深深镶入了整个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础。 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停留在描述现象,总结经验的阶段,个学科的分野并不明确,因而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和双重性,但它给近代科学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2.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卷 (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 1.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 C.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 D.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2.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3.太平天国运动持续14年,严重动摇了清朝统治。其开始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4.“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持这种观点的派别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5.面对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6.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A.戊戌变法 B. 义和团运动 C. 护国战争 D.新文化运动 7.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的地点是 A.广州 B.武汉 C.日本东京 D.南京 8.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 A.秋瑾 B.章炳麟 C.陈天华 D.孙中山 9.“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材料反映的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 摘要 城乡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2003年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养育工作、2004-2007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2007年十七大以后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从中得出三点重要启示: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实施城乡并重战略、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并重、转变职能 城乡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城乡关系的状况及其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改革、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与社会发展,影响到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国以来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所造成城乡在体制、机制和发展水平方面的巨大差距,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一系列矛盾的根本症结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不合理的城乡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城乡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调整城乡关系,是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1978-2003年:农村支持城市、农业养育工业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国家确立了工业化战略。为了解决工业化所

需资金问题,确立了“农村支持城市、农业养育工业”的方针和政策。具体实现形式为“多取少予”。改革开放以后到2003年,虽然国家在国民收入分配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但总体而言,“农村支持城市、农业养育工业”的政策框架依旧,并没有根本改变,只是支持形式上发生了变化。 (二)2004-2007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2004年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同时,中共中央作出了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阶段的判断。在对这些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我国城乡关系政策开始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其标志就是“多予少取”。(三) 2007年十七大以后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的格局。这是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方略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建立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健全“三农”工作体制机制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二、启示 (一)中国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

科学发展简史

《科学发展简史》复习1(辽宁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能否是人与猿之间本质的区别。 2.由于的发现,使太阳系成为一个严格按照规律运行的力学体系,故被称为“天空立法者”。 3.西亚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其中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文字的发明 4.古希腊自然哲学值得注意的知识包括:第一,关于问题;第二, 关于问题;第三,关于天体系统的模型问题。 5. 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发表了《动物哲学》一书,提出了“”的观点。 6. 被西方人称为“医学之父”。 7. 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改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 8.第一艘实用的轮船是由美国发明家发明的,首航成功标志着取 代帆船的新时代的开始。 9.著名医学家的《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果。 10.1864年,法国人在西门子兄弟的帮助下,创造了平炉炼钢法。 11. 、和的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12.1969年,美国的“”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 13. 1487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 11. 、和的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12.1969年,美国的“”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 13. 1487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 1.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希腊 2.我国采用十进位的计数方法是在() A.西汉 B.南北朝C.商代 D.夏代 3.近代电磁理论的创始人是() A.伏特 B.麦克斯韦 C.奥斯特 D.法拉第 4. 实验遗传学的创始人是() A.魏斯曼 B.孟德尔C.施莱登 D.施旺 5.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是奥地利修道士。 A.魏斯曼 B.孟德尔 C.施莱登 D.施旺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第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 人民版必修3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本课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而零散,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分阶段记忆。同时,要结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对其加以分析,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能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人生理想。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 教学建议: (1)“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一目,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爆发前,我国在科研方面的政策和成就。教师需要让学生依据教材理清线索即可,同时可以补充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一目,主要讲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但不需要补充太多的课外知识,把课文中的内容讲清楚,使学生能清晰的理解即可,也可以提供相关的影片资料,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3)“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一目,主要讲述了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教师可以依据教材从核技术、空间技术、运载火箭研究、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几个方面阐述成就即可。在讲述中需要教师补充一些图片、文字和影视资料,增强直观性。

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

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 物三李妍 1130060110 纳米科学与技术(简称纳米科技)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面向21 世纪的综合交叉性 学科领域,是在纳米尺度上新科学概念和新技术产生的基础.它把介观体系物理、量子力学、混沌物理等为代表的现代科学和以扫描探针显微技术、超微细加工、计算机等为代表的高技术相结合, 在纳米尺度上(0.1nm到10nm之间)研究物质(包括原子、分子)的特性和相互 作用,以及利用原子、分子及物质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来的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实现生产方式的飞跃。 历史背景 对于纳米科技的历史, 可以追溯到30多年前着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Richard Feynman于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的一次富有远见性的报告 . 1959 年他在《低部还有很大 空间》的演讲中提出:物理学的规律不排除用单个原子制造物品的可能。也就是说, 人类 能够用最小的机器制造更小的机器。直至达到分子或原子状态, 最后可以直接按意愿操纵原子并制造产品。他在这篇报告中幻想了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操纵和控制物质.他的设想 包括以下几点: (1)如何将大英百科全书的内容记录到一个大头针头部那么大的地方; (2) 计算机微型化; (3)重新排列原子.他提醒到, 人类如果有朝一日能按自己的主观意愿排列原子的话, 世界将会发生什么? (4) 微观世界里的原子.在这种尺度上的原子和在体块材 料中原子的行为表现不同.在原子水平上, 会出现新的相互作用力、新颖的性质以及千奇 百怪的效应. 就物理学家来说, 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构建物质并不违背物理学规律.这正 是关于纳米技术最早的构想。20 世纪70 年代, 科学家开始从不同角度提出有关纳米技术的构想。美国康奈尔大学Granqvist 和Buhrman 利用气相凝集的手段制备出纳米颗粒, 提出了纳米晶体材料的概念, 成为纳米材料的创始者。之后,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德雷克斯勒积极提倡纳米科技的研究并成立了纳米科技研究小组。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是在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1981 年发明了可以直接观察和操纵微观粒子的重要仪器———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 为纳米科技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84 年德国学者格莱特把粒径6 nm 的金属粉末压成纳米块, 经研究其内部结构, 指出了它界面奇异结构和特异功能。1987 年, 美国实验室用同样的方法制备了纳米TiO2 多晶体。1990 年7月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与第五届国际扫描隧道显微学会议在美国巴尔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商)(周)(秦)(汉)(魏晋)(草书)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⑴"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例如:"ma、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汉语中大约有4×400=1600种声音。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辩出一些线索。例如: "鹅、鸡、鸭、猫……"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据其叫声而定其名的。 "哈、喔、嘘、哎唷……"等声音是直接表示人类在不同情绪下的自然发声。 "五→午"、"苗→渺"、"木→冒"……音相通,意相联。 【原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⑵"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例如:远出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 【原文】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háng 野兽经过后留下的痕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 "审(审)→宀番→宀采田","番"谓田中野兽的脚印。"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审",悉也。 【原文】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兽足谓之番,从采、田,象其掌。审,悉也,知审谛也,从宀、从采。悉,详尽也,从心、从采。释,解也,从采。采取其分别物也。 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图象向表示声音的字母方向发展,以语音作为主体。汉字由原始图象向"象、数、理"方向发展,用不同的图象来表示各种各样的意思。 ⑶"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 【原文】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如:"明→日月"、"易→日勿→日月","旦→日一"(下边的"一"表示"地",与"?"卦三阳爻象"天、人、地"相通),"显→日业"("业",表示地上有茂密的树木,"日"已上树梢,太明"显"了)。 这些字还可以组成更多的字。如:"盟→明皿"、"踢→易"、"湿→氵显"、"但→亻旦"……。 造字和易理在这里完全相通,即所谓的"取象生理"的模糊思维和"阴阳互动"的二分原理。 ⑷"数"概念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无"和"有"。没水喝会渴,没东西吃就会饿。"有→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

近代史国民性报告1

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 国民性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 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国民性是一国大多 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 心因素。这是比较官方的解释,但我个人认为解释国民性一句话就可以,就是国民素质。国民性最基本的就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或者说国民性与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 般情况下是通用的。 最近翻阅了张宏杰的《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一书,里面有一句话我看了以后觉 得很有意思。该句如下:“今天中国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也是由历史塑造的。——张宏杰”。照此 所说,我国现今社会国民性的变化也能够从历史中找到答案。这就为我们对国民性的 思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那现在就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一下我们中国国民性的变化。 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越来越恶化。春秋时代中国人单纯淳朴;唐代人雄健阳光,有尚武精神; 进入明清之后,流氓气越来越重。而此流变与专制制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梁启超说:“凡是经过重重内乱的国家是不可能产生纯洁国民性的,内乱会在老百姓 心目中培养起六种倾向:侥幸、残忍、彼此倾轧、虚伪狡诈、冷漠凉薄、苟且”。纵 观我们这泱泱五千年的历史,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战争的不断进行,各种争斗持续,我们民众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复杂,侥幸、残忍、彼此倾轧、虚伪狡诈、冷漠凉薄、苟且,这些都是在我们当今社会存在的。 为了更具体的来看待这个问题,在这主要以元明清以来的历史为主,来细致的分 析一下我们国民性的变化。 中国文明的倒退,参考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我认为是从元朝开始的,宋朝以前中国都是由汉族人统治,中华文明一步一步走向巅峰;而到了元朝,蒙古人 一直比较残暴,靠暴力统治;明朝开国皇帝朱重八先生是农民出身,则是专制集权到 顶峰,他认为凡是威胁到朱家统治的,文人、商人阶级,有目的地进行清除和屠杀, 往往是满门抄斩;到了清朝也是如此,扬州十日屠城,杀死80万人;嘉定三屠,浮尸满河。 清史记载,清朝入关以前,经常跑到关内烧杀抢掠,非常残忍,从东北跑到山东,就是为了抢牲口、抢人,清兵向努尔哈赤汇报时,是把人、马、牛、驴混到一起的, 因为满族人是从奴隶社会直接发展过来的,所以满族大臣喜欢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

城乡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城乡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目前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关系走向协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许多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60多年城乡关系的演变表现出五个基本特点,其变迁轨迹给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城乡关系演变之历史轨迹 (一)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关系 1.1949—1952年:开放的城乡结构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长期形成的相互对立的畸形的城乡关系,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央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央政府采取了在经济上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允许富农经济存在,允许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城乡私营工商业可以自由发展[1]。同时,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无偿分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整个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有较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城市人口的比重由10.64%上升到12.46%,城市人口从5 765万增加到7 163万,增加了1 398万人。在这一时期,城乡结构是开放的,城乡之间的迁移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城乡关系的发展基本上是正常的。 2.1953—1957年: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 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央政府开始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合作化从组织上配合统购统销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 1953年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后,由于国家投资增长过快,积累与消费、市场与计划(实质上是个体农民与国家)、农业与工业的矛盾突然以农副产品供应短缺的形式表现出来[2]。从1953年起,我国出现了粮食供应紧张,人口的迁移出现了一定的盲目性,“盲流”造成了对城市稳定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出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953年11月19日政务院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从12月初开始在全国对粮食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国家规定农民消费和积累的定额后,其余的全部征购走,也就是从农民手中收购“余粮”,造成农民种粮没粮吃,乡村粮食不足问题史加严重,同时也加速了城乡隔离的制度设计。 1956年秋天,农业合作化运动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国许多地区出现了粮食歉收的情况。山于粮食严重短缺,大批生活困境的农民,从农村流到城市寻找生存空间。1956年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史为严重的“盲流”问题。为了防止农村人口过多“盲流”到城市,减少对城市的冲击,维护社会稳定,1956年12月,周恩来总理签发了《国务院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但这一规定并没有有效解决农民大量外流的问题。 到1957年春天,农村人口盲流的情况仍十分严重。于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7年连续下发通知,规定企业、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不能随意招工用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 第四章、第五章学习辅导 第四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1、中国古代的实用科学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有哪些不同? 答:古希腊自然哲学是通过直觉和哲学的思辩,对自然现象作出了种种对后来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猜测和解释。它既是古代的哲学,又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形态。(P25)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它从整体上对自然现象作直观的考察,提出了许多对后来的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猜测,成为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重要思想渊源。(P26) 中国古代的实用科学特别注重于生产实践和直接经验,注重于工艺过程、工艺方法和实践操作的效益。但是实用科学分析不足,关心效益而对原因甚少追究,知识水平常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分为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 答:一、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不同的思想学说纷起,大量的思想家、哲学家各持主张,到处游说,互相争辩,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秦汉到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我国古代实用科学技术的模式和道路,对中国后来的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唐宋时期。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高峰。如果说唐代是许多科学技术成就的开荒时期,宋代则是结果的时期。 四、明清时期。在科学知识和技术创造方面均有所发展,相比之下在技术创造方面更为突出。但就科学形态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看却和以前没有本质的不同。 3、中国古代实用科学的发展是由哪些原因促成的? 答:一、秦朝采取了一系列统一全国的措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和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在汉代,由于开辟了海上和陆上的丝绸之路,增进了同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 三、在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代,各对峙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都采取了发展生产的措施,促进了生产技术和实用科学的发展。 第五章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兴起与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 1、阿拉伯人在科学上独立地做出了哪些贡献? 答:数学方面:创造了阿拉伯数码,发展了代数学;

科学技术发展史

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如何? 科学问题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且有可能解决)的矛盾或疑难。它包含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科学问题的提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结构的。它蕴涵着问题的指向,即科研的目标和求解的应答域。问题的指向是指问题的现状和性质,求解目标是指求解的方向和要求,应答域是指在问题的论述中所确定的域限,并假定所提出问题的解必定在这个域限之中。 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推广应用的过程。可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并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旧的问题解决了,又引入了新的、更深刻的问题。因此,善于和勇于提出科学问题,用科学批判和理性质疑的科学精神去审视旧的科学问题,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尤其是提出大跨度、综合而复杂的重大交叉科学难题就显得更有意义了。 问题是从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科学研究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从已知出发提出问题进而探求未知的过程,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问题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标志。问题的提出,问题不断的解决、不断的再生,表示科学的前沿在不断地向前推进,表示人类的认识在不断地从已知向未知推进。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科学研究,也就没有科学的进步。 技术与科学有哪些区别? 技术是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目的。相反,技术是应用科学。技术涉及使用工具以及研究特定科学的知识。技术与设计的综合有关。虽然科学涉及理论和研究结果,但技术却非常关注过程。技术必须使其流程正确地在应用科学领域取得进步。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科学涉及观察和实验,而技术则涉及发明和生产。工具及其生产的发明是技术的方面。 科学是“知识和实践活动,包括通过观察和实验系统地研究物理和自然世界的结构和行为。科学可以称为系统知识库。科学是对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各个学科的研究。科学涉及观察和实验。科学更关注分析。科学涉及理论及其发现。科学这个词被解释为通过实验和观察获得知识的系统,以便阐明自然现象。 区别: 1. 科学可以被定义为通过各种观察和实验收集关于某一主题的知识的有组织的方式。技术是用于不同目的的科学定律的实际用法。 2. 科学只不过是探索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则将科学知识付诸实践。 3. 科学对于获得有关自然现象及其原因的知识非常有用。相反,技术可能是有用的或有害的,即技术既有利也有祸害,如果以正确的方式使用,它可以帮助人类解决许多问题,但是,如果它被错误地解决了使用,它可以导致整个世界的破坏。 4. 科学仍然是不可改变的; 只增加了进一步的知识。相反,技术变化很快,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前的技术不断改进。 5. 科学强调发现,就像事实和自然规律一样。与技术不同,重点放在发明上,例如开发最新技术,以减轻人类的工作。 6. 科学是研究自然和物理世界的结构和行为,创造前提。相比之下,技术涉及将这些前提付诸实践。 7. 科学关注的是分析,演绎和理论发展。另一方面,技术基于设计的分析和综合。 8. 科学用于预测,而技术简化了工作并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试述科学理论评价的标准

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

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 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 张宏杰的书一贯好看,这本《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也不例外。题目相当宏大,但是本书的水平和他以前的相比,相差很多。 作者用了半本书,详细描写了中国人是怎么从勇武开放走到怯懦犬儒的过程,后半本论述专制的起源和发展,对我来说,大部分内容都知道,简单翻翻就行了。唯一有新意的,我觉得是后面对胡适和鲁迅的论述。作者认为,鲁迅过于理想化,而且过于追求精神上的东西,一生的思想也经过几次重大转向,而胡适则始终坚持改良,立足中国的实际,为当时的执政党提建设性意见。如果蒋介石做得太过分,胡适也会激烈地批评。但是鲁迅一贯以批评嘲讽为主,却提不出建设性意见。 作者对胡适和鲁迅的论述给了我很大教益。最近几十年,尤其是在大陆上,鲁迅的地位被拔得很高,而胡适的地位则低多了,貌似是一个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只会写政论文章的半吊子文人。因此在绝大部人心里,胡适的地位不仅远不如鲁迅,甚至可能不如林语堂、梁实秋、郭沫若、巴金等人。但作者的详细论述,至少彻底改变了我的观点。 但纵观全书,我感觉颇为支离破碎,似乎不同章节的内容没有很好地整合,某些篇章的内容似乎应该大量取自于其他某本书。这是我长期看书后的感受,作者旁征博引揉化观点,和主要取自于一本书,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书的不同部分的风格肯定不一致。看了后记才知道,我的感觉完全得到了证实。 首先,作者说这本书不是一本学术着作,里面也许有太多的感性,太多的个人化感受,关于国民性的演说显然更粗糙一些。显然,作者也认识到这不是一本高水平学术着作。我甚至觉得这是一本愤青水平的书。因为我觉得,对于一国国民性的探讨,除了历史文化、制度等因素,还应该有地理、经济因素,可惜这方面探讨的都不多。尤其是地理因素,历史学有一个重要的地理决定论思路,虽然现在已经不是主流,但我始终认为很有道理。比如在南方人中,湖南人为什么骠悍勇武、热情洋溢但又忧国忧民?这和湖南的山水有很大关系。为什么四川人同样热情洋溢、讲究袍哥义气但却比较安闲?也和四川的山水有关。虽然作者对中国的地理有探讨,但我觉得远远不够。 其次,作者罗列了几十本参考资料,最重要的一本书是《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我觉得他引用的资料或许更有参考价值,因此把我感兴趣的罗列在下面,以后阅读: 《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邵建着,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秦晖关于制度与文化的系列论述 《中国民族文化源新探》,徐良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关于我国上古文化的入门着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