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子廓形的变化

裙子廓形的变化
裙子廓形的变化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圆裙的结构设计与变化

《服装结构设计一》第三章第三节裙子廓形的变化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圆裙的结构设计与变化在人才培养方案及本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圆裙的结构设计与变化”是《服装结构设计一》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在款式特征方面,还是在设计方法方面,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圆裙的结构设计是裙子廓形中的一个最大化体现,它的裙摆所形成的效果又是褶皱中的波浪褶,因此它在裙子廓形变化、分割线变化、褶裥变化三大裙装结构设计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学习圆裙的结构设计与变化,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学过的半紧身裙、斜裙结构设计等知识为圆裙结构设计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方面,从紧身裙、半紧身裙到斜裙是裙子廓形逐渐增大的变化,而圆裙的廓形是斜裙廓形进一步增大的效果,前者学习的省道、臀围大小和裙摆围度的设计原理对后者有一定的适用性,只有在理解了斜裙等的结构设计原理后,才能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圆裙的结构设计原理,为后者打下必要的基础。

另一方面,圆裙的结构设计比半紧身裙、斜裙等的结构设计直观性更强,因为它的裙摆是整圆、半圆或1/4圆,在实际结构制图时,学生相对更容易理解圆摆的制图。

(3)圆裙的结构设计为后续裙子施褶原理及应用等打下基础

圆裙形成的波浪褶,为后续裙子施褶的学习形成初步认识。后续裙子施褶原理及应用中,裙子的波浪褶是重要内容之一,而圆裙波浪褶的结构设计原理对后续波浪褶同样适用,因此,圆裙的结构设计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4)教学重点

圆裙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制图方法是教学重点,因为圆裙与紧身裙、半紧身裙和斜裙同属于裙子廓形变化的内容,圆裙是廓形增大的极限,圆裙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后者的结构设计原理融会贯通,都能够体现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原

理。

(5)教学难点

圆裙结构设计中腰围曲线对应的半径计算和圆裙结构设计变化的规律总结是教学难点,因为学生在之前的裙装结构设计中很少需要计算作图数值;从圆裙到半圆裙、1/4圆裙的半径公式总结出规律,在服装结构设计中也很少涉及到,因此最终总结出圆裙结构变化的规律不仅是难点,更是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圆裙的款式特征,掌握圆裙款式变化的原理和结构设计的原理,学会整圆裙、半圆裙和1/4圆裙结构制图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出圆裙制图中关键值半径R的计算公式。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教师1:1制图示范,学生实际1:5制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直观式样片演示和平面制图,将平面的造型立体化,复杂的原理简单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

三、教法、学法设计

(1)教学方法

1.直观式演示法

服装结构设计是根据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来解决衣片与衣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衣片缝合后所形成的成衣立体空间与人体空间对应关系的技术。因此,在进行服装结构平面制图的教学中,服装的平面结构图和与之对应的款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全靠教师的讲解和描述,再加上学生的空间想象来理解,学生有时想象不出平面纸样与立体人体的对应关系。

因此在教学中,对于一些难以理解、需要空间想象能力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开展现场直观演示,力求以物说理,深人浅出地揭示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基本知识原理及内涵,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学习,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容易接受“服装结

构设计”课程的内容。

在本节课中,在讲解圆裙结构设计的原理时,教师准备一块圆形白坯布,中间开一个洞即可穿在人台身上,此时学生就会了解圆裙的实际造型,裙摆呈大波浪,臀围宽松,腰围曲线呈圆弧状,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圆裙制图的关键在哪里,帮助学生理解服装平面结构和立体服装造型之间的关系。

2.启发式教学法

在启发式教学法中,主要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师生互动解决问题、新问题获解、问题的延伸及总结规律的过程来体现。在本节课中,①“教师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回顾复习前次课的内容,提出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变化,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②“师生互动解决问题”:主要通过直观式演示立体造型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圆裙结构设计的原理,在必要时进行点拨;③“新问题获解”:利用几何学方法计算出圆裙结构制图的关键值R,教师完成1:1制图,学生依照教师的制图相应完成1:5制图;④“问题的延伸”:学生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思考整圆裙的结构设计原理是否对半圆裙、1/4圆裙适用?师生共同找出半圆裙和1/4圆裙制图的关键;⑤“总结规律”:圆裙结构制图的问题得到解决,教师鼓励和帮助学生及时理清思维路线,总结半径R在任意角度圆裙中的计算公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法设计

1.互动学习和观察探究

教师完成1:1制图示范,学生动手完成1:5制图,在制图的过程中相互讨论注意点,边讲边做的形式非常直观,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用实物进行直观演示,学生通过观察立体造型,对比探究出平面制图的原理。

2.分析总结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通过一步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问题;通过比较圆裙制图中半径值,引导学生总结出半径计算的规律。

四、教学程序设计

五、板书设计

1cm;

)整圆裙可一片缝制、两片缝制、四片缝制、多片缝制。

片作图,腰围曲线所对应的R=W/π=22.3cm

六、教学辅助方案设计

在引导学生学习圆裙的结构设计原理时,本节课使用了1:2立体裁剪人台和白坯布,将平面制图在人台上用白坯布直观地表现出来,提高学生对平面结构设计的兴趣,更便于学生对服装结构制图的直观理解。

纺织服装系

赵敏

2015.12.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