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ppt1

合集下载

国立武汉大学 PPT课件

国立武汉大学 PPT课件

学部院士(1994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

邓子新微生物学家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美国微生物
科学院院士

舒红兵 1967.1. 细胞生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2011年当选

龚健雅 1957.4. 遥感测绘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学部院士,2011年当选
2020/3/30
19
武大简介
•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教育部 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溯源 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 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 堂,于1913年由国民政府建立 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 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 近代中国首批国立综合大学之 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学府。目 前武汉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 重点综合大学,“985工程”和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 与法国同行联系最紧密、合作 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
2020/3/30
20
两院院士

【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查全性1925.4.11 著名电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1980年当选

卓仁禧1931.2.12 著名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1997年当选

李德仁1939.12.31 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
国立武汉大学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2020/3/30
1
气派的校大门
2020/3/30
2
胜似皇宫的老图书馆
(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2020/3/30
3
2020/3/30

大地测量学课程第16讲-将地面观测的水平方向归算至椭球面

大地测量学课程第16讲-将地面观测的水平方向归算至椭球面

H1
S
Q 2'
Q 1'
d
RA
O
小结
• 三差改正:地面方向 椭球面上大地线方向 • 每项改正的目的 • 掌握电磁波测距长度改正公式
作业与思考
• 将地面上的方向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上 要经过哪些改 正?每项改正的目的是什么?
• 将地面长度观测值归算至参考椭球面的步骤。
Hm
高程对长度归算的影响
SS0(1H R m) 1u12u 2(H 2H 1)
R
电磁波测距的归算
SD1 2D h2DH RA m2D R 43A2来自测线变 平距变 弦线变
成平距 成弦线 成弧长
其中 RA: 1e'2co N 2B s1co2A s1 Hm 12(H1H2)
hH2H1
Q2 D
Q1
H2
一、将地面观测的水平方向归算至椭球面
垂线偏差改正
标高差改正
三差改正
截面差改正 u
1.垂线偏差改正
Z( 大 地 天 顶 )
z z1 法
u
Z1
(天文天顶)
M
线垂
m
线
M点在ZZ1O平面上,照准面
A
只有一个,不用改正;
R1 R
O

三差改正 垂线偏差
意义(目的)
化为法线为基准 的方向观测值
主要关系量

数值
一等 二等
加加
0.05~0.1
三四等 酌情
标高差 化为椭球面上法 截线的方向值
截面差 化为椭球面上大 地线方向值
加 加 不加
H2
0.01~0.07
S
加 酌情 不加
0 .01 0 ~0 .07 0

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五章 大地测量技术-1-2-3

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五章 大地测量技术-1-2-3
三角点的密度是指每幅图中包含有多少个控制点,而测图的比 例尺不同,每幅图的面积也不同。所以,三角点的密度也用平 均若干平方公里有一个三角点来表示。常规大地测量和GPS测 量的基本要求:
(1)不同比例尺地图对大地点的数量要求 :
测图比例尺
1:5万 1:2.5万 1:1万
平均每幅图面积(km2) 350~500 100~125 15~20
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
惯性测量系统(INS)
惯性测量是利用惯性力学基本原理,在相距较远的两点之间, 对装有惯性测量系统的运动载体(汽车或直升飞机)从一个已知点 到另一个待定点的加速度,分别沿三个正交的坐标轴方向进行 两次积分,从而求定其运动载体在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增量 ,进而求出待定点的位置,它属于相对定位,其相对精度为 (1~2)·10-5,测定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为±25cm左右。 优点:完全自主式,点间也不要求通视;全天候,只取决于汽 车能否开动、飞机能否飞行。 缺点:相对测量,精度不高。
平均每幅图的三角点个数
3
2~3
1
每点控制的面积(km2)
150
50
20
三角网的平均边长(km)
13
8
2~6
相应的三角网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布设原则
(2)GPS测量中两相邻点间的距离要求(单位:km):
等级 相邻点最小距离
A
100
B
15
C
5
D
2
E
1
相邻点最大距离 2000 250 40 15 10
测图比例尺
1∶5万 1∶2.5万 1∶1万 1∶5千 1∶2千
图根点对于三角点 的点位误差(m) ±5.0 ±2.5 ±1.0 ±0.5 ±0.2

大地测量学第2章

大地测量学第2章
g=(357. 528°+35999.050°T)(2 /360)
原子时(AT)
原子时:是一种以原子谐振信号周期为标准。原子时的基本单位是原子时 秒,定义为:在零磁场下,位于海平面的铯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 迁辐射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为原子时秒,规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 时间单位。
根据原子时秒的定义,任何原子钟在确定起始历元后,都可以提供 原子时。由各实验室用足够精确的原子钟导出的原子时称为地方原子时。
高程参考系统
以大地水准面为参照面的高程系统称为正高,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参照面的 高程系统称为正常高的高程系统。 正常高H正常及正高H正与大地高有如下关系:
H=H正常+ H=H正+N 式中: ——高程异常,N——大地水准面差距。
大地水准面相对于旋转椭球面的起伏
大地测量参考框架(Geodetic Reference Frame)
大地测量参考系统(Geodetic Reference System)
坐标参考系统:分为天球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
天球坐标系:用于研究天体和人造卫星的定位与运动。
地球坐标系:用于研究地球上物体的定位与运动,是以旋转椭球为参照体 建立的坐标系统,分为大地坐标系和空间直角坐标系两种形式
大地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
TAI-GPST=19(s) GPST的起点,规定1980年1月6日0时GPS与UTC相等。
2.3 坐标系统
基本概念
1.大地基准
所谓基准是指为描述空间位置而定义的点、线、面,在大地测量中,基准是 指用以描述地球形状的参考椭球的参数(如参考椭球的长短半轴),以及参考 椭球在空间中的定位及定向,还有在描述这些位置时所采用的单位长度的定义。
2. 天球
天轴与天极:地球自转轴的延伸直线为天轴;天轴与天球的交点称为天极( 为北天极 为南天极)。 天球赤道面与天球赤道:通过地球质心 与天轴垂直的平面,称为天球赤道面,它与天球 {相交的大圆,称为天球赤道。 天球子午面与子午圈:包含天轴并通过地球上任一点的平面,称为天球子午面,它与天 球相交的大圆,称为天球子午圈。 时圈:通过天球的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半个大圆。 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 ,称为黄赤空角, 约为23.5 。 黄极:通过天球中心,且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的交点。其中靠近北天极的交点 称 为北黄极,靠近南天极的交点 为南黄极。 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r。

测量 学

测量    学
yA=500000+136780=636780(m) yB=500000-272440=227560(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地面点位的确定
规定在横坐标值前冠以投影带带号。如A、B两点均位于第20号带, 则
yA=20636780m,yB=20227560m
当要求投影变形更小时,可采用3°带投影。如图1-5所示,3°带
是从东经1°30′开始,每隔经度3°划分一带,将整个地球划分成120
个带。每一带按前面所述方法,建立各自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各带
中央子午线的经度λ0′,可按式(1-3)计算。
λ0′=3°n
(1-3)
式中 n—3°带的带号。
为避免y坐标出现负值,3°带的坐标原点同6°带一样向西移动
500km,但加在y坐标前的带号应是3°带号。假设C点所在的中央子午线 精度为105°,yC=538640m,那么该点所在的3°带的带号为n=105°/3 =35,则该点加上带号后的y坐标值为yC=35538640m。
三、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是测量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门测定地面点位的 科学,广泛用于建筑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各个阶段。其主要 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将地面上的地物、地貌的几何形状及 其空间位置,按照规定的符号和比例尺缩绘成地形图,为建筑工程的规 划、设计提供图纸和资料。
(2)相对高程。局部地区采用国家高程基准有困难时,可以采用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如 图1-10中,A、B两点的相对高程为HA′、HB′。
(3)高差。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高差有 方向和正负。A、B两点的高差为

测量学课件PPT详解演示文稿

测量学课件PPT详解演示文稿
赤道面之交点 Y 轴 方 向:垂直于XOZ平面,构成右手
坐标系
3、地面点的高程
绝对高程:简称高程,又称海拔; 相对高程:又称假定高程; 高差:两点间绝对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 我国的高程系统 : 1956年黄海高程系 (72.289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72.260m)
四、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2.1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al reference system)
①天文坐标系 子午面 子午线 赤道
①天文坐标系
天文经度λ 天文纬度φ 特点:天文坐标系以铅垂线为基准线,
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 测量方法:在地面点上用天文测量的方
法测定。
②大地坐标系
大地经度L:
大地纬度B:
所以说测量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பைடு நூலகம்
3、测量学有关的学科:
大地测量学 地形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 海洋测量学
地图制图学 遥感信息系统 GPS系统 GIS信息系统
二、现代测量科学的发展概况:
新的3S技术:
GPS-卫星定位系统 GIS-地理信息系统 R S-遥感
三、地面点位的确定
特点:大地坐标是以法线为基准线,以 椭球体面为基准面
测量方法:大地坐标是根据大地原点坐 标,再按大地测量所测得的数据推算而 得。
2.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投影的特点
⑴等角投影;⑵投影后中央子午线的长度 不变,离开中央子午线越远的线变形越大, 并且凹向中央子午线,各纬圈投影后凸向 赤道;⑶中央子午相投影后为坐标纵轴X, 赤道投影后为坐标横轴Y,从而构成高斯 平面直角坐标系;⑷为了将变形限制在一 定精度范围内,采用分带投影法,有6度 带和3度带两种投影方法;

测量基础知识(图文丰富)PPT

测量基础知识(图文丰富)PPT

重力G

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地心O
线
2. 水准面


自由静止的水面;

是等位面, 有无数个

线
14
大地水准面
设想当海洋处于静止均衡状态时,将它 延伸到陆地内部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静止海水 面
陆地
大地水准面
15
地球表面
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示意图
16
起始天文 子午面
G•
E
O
地球自转轴
地球自然表面
地心O
大地水准面
5.地图制图学 ——地图学与GIS、地图制图工程 6.测绘仪器学 ——光学测绘仪器学、电子测绘仪器学 7.普通测量学 ——局部地区地形测量与一般工程测量
5
第1章 测绘基础知识
§ 1.1测绘学的任务及作用 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 工程建设的尖兵 2. 军事作战的眼睛 3. 科学研究的工具 4. 现代管理的基础 (数字地球、数字中国和数字城市)
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水准仪和数字水 准仪 目前,普通工程测量中最常用的水准仪是:
DS3微倾式水准仪(或DS3自动安平水准仪)
40
第2章 水准仪及水准测量
§ 2.3 水准仪及其使用
一、DS3微倾式水准仪
1. 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
作用:为测量高差提供一条水平视线
组成: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2.仪高法(视线高法):
H H a
i
A
H H b
B
i
39
2012年6月
第2章 水准仪及水准测量
§ 2.3 水准仪及其使用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所使用的工具为水 准尺和尺垫。

大地测量学基础(椭球面上的几种曲率半径)

大地测量学基础(椭球面上的几种曲率半径)
首先证明:n a和n b 不重合
Ona Q1na sinB1 Onb Q2nbsinB2
b
A
a
B
O B 1 B 2 Q 2
Q1
由 Qn Ne2 ,得
na
Ona N1e2 sinB1
nb
Onb N2e2 sinB2
若 B1B2, Oan Obn
若A、B两点不在同一子午圈上,也不在同一平行圈上时,两点有两条法
⑷了解大地线微分方程和克莱劳定理
—定义:椭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程曲线叫大地线。
B
⑴ 大地线是一条空间曲线;
—性质:⑵ 大地线惟一,位于相对法截线之间。
C
—说明:⑴
1 3
A
其长度与法截线长度
相差为百万分之一毫米;
B
⑵地面观测值归算成大地线的
方向,距离。
A
3.大地线的微分方程和克莱劳方程 ⑴ 大地线的微分方程 描述p到p1时,dS与 dA、dL、 dB之间的关系 在微分直角三角形pp2p1中
截线。
说明:⑴相对法截线
A照准B:AaB叫A点的正法截线,B点的反法截线;
B照准A:BbA叫B点的正法截线,A点的反法截线。
⑵ 相对法截线的位置
BbA比AaB偏上。
B2B1, ObnOa, n
正反法截线的位置如课本图4-18 所示
⑶ 当A、B两点位于同一子午圈或平行圈时,正反法截线合 二为一。
⑷ 椭球面上A、B、C三点构不成三角形。(产生了矛盾) 2.大地线的定义和性质
个与该点子午面相垂直的法截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 闭合的圈,称为卯酉圈。
r N cos B
xr
a cos W
B
N
a W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