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庄子》故事两则

【文学常识】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一)惠子相梁

【课文在线】

惠子相.( )梁,庄子往.( )见之。或.( )谓.( )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 )相。”于是惠子恐.( ),搜.( )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 )名为鹓,子知之.( )乎?夫鹓发于.( )南海,而飞于.( )北海,非梧桐不止.( ),非练实..( )不食.( ),非醴泉..( )不饮.( )。于是..( )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 )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 )子之.( )梁国而吓我邪?”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古今异义 或 或谓惠子曰 古义:

今义:

国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古义:

今义:

于是 于是鸱得腐鼠 古义:

今义:

吓 仰而视之‘吓!’ 古义: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今义:

词类活用 相 惠子相梁

虚词 之 庄子往见之

子知之乎/仰而视之

鹓过之

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于 于是鸱得腐鼠

发于南海

飞于北海 2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惠子相.梁 ( ) (2)非梧桐不止.( )

(3)非练实..不食( ) (4)非醴泉..不饮( )

(5)于是..鸱得腐鼠( )

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非练实不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去国.怀乡

C.或.谓惠子曰 或.王命急宣 D.于是.鸱得腐鼠 是.金陵人,客此

3.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子知之乎 B.仰而视之 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D.鹓过之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

(2)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5.结合文意说说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课文在线】

庄子与惠子游于.( )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 ),是.( )鱼之.( )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 )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 )不知子矣;子固.( )非鱼也,子之.( )不知鱼之乐全.( )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 )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 )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古今异义 从容 鱼出游从容 古义:

今义:

一词多义 固 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虚词 于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之 子之①不知鱼之②乐全矣

濠梁之上

既已知吾知之

3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是.鱼之乐也 ( ) (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

(3)子固.非鱼也 ( ) (4)请循其本... ( )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安.知鱼之乐 衣食所安.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苟全.性命于乱世

C.是.鱼之乐也 是.日更定矣 D.子固.非鱼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公与之.乘 B.杀之.以应陈涉 C.闻之.,欣然规往 D.何陋之.有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5.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更欣赏谁?为什么?

【主题阅读】

秋 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百川灌河 ( ) (2)东面而视 ( )

(3)河伯始旋其面目( ) (4)而轻伯夷之义者 ( )

12.翻译下面句子。

(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13.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参考答案:11.(1)注入 (2)面向;朝向 (3)旋转;掉转 (4)认为……轻 12.(1)(河伯)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2)“知道很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13.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或: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