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20年4月自考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2020年4月自考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2020年4月自考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统计分析有_____统计和_____统计两种基本方法。

2.统计调查按调查目的可分为_____和_____。

3.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统计误差可分为_____误差和_____误差两大类。

4.绘制直方图时,对于定类变量和_____变量的分组,矩形的宽度是没有意义的。

5.连续变量数列中,对于恰是某一组限的数据按_____原则归入相应的组别。

6.允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称为假设检验的_____。

7.将总体中各单位某一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正中处的变量值就是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康令

B.威廉·配第

C.凯特勒

D.恩格尔

2.大量观察法的数学依据是( )。

A.大数定律

B.中心极限定律

C.小概率原理

D.贝努里定律

3.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4.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

A.平均数

B.相对数

C.绝对数

D.指数

5.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

A.设备台数

B.某市企业个数

C.职工人数

D.某市工业总产值

6.在统计整理阶段所运用的基本方法是( )。

A.综合指标法

B.统计模型法

C.大量观察法

D.统计分组法

7.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8.某灯泡厂生产一批灯泡,欲了解其产品质量,需要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9.根据单项式分组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和直接利用该数列的未分组资料计算简单算术

1

平均数的结果是( )。

A.一致的

B.不一致的

C.某些情况下一致

D.多数情况下不一致

10.按连续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末组

组中值为( )。

A.2500

B.2250

C.2100

D.2200

11.编制连续变量数列,相邻两组的组限必须( )。

A.交叉

B.重合

C.不等

D.间断

12.各项变量值皆不相同时,( )。

A.众数不存在

B.众数就是最小的那个变量值

C.众数就是最大的那个变量值

D.众数就是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变量值

13.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 )。

A.为最小值

B.等于各变量值平均数之和

C.为零

D.等于各变量值之和的平均数

14.在比较具有不同计量单位的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15.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

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16.某地区2000年底有1000万人口,零售商店数有5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指标为( )。

A.5个/千人

B.0.2千人/个

C.200个/万人

D.0.2个/千人

17.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

A.变量和次数

B.时间和指标数值

C.时间和次数

D.主词和宾词

18.某工业企业1995年产值为2000万元,2018年产值为1995年的150%,则( )。

A.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25%

B.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2%

C.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6%

D.年平均增长量为111.11万元

19.计算其他动态数列分析指标的基础是( )。

A.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发展水平

D.平均发展水平

20.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的是( )。

A.相对数时间数列

B.时期数列

C.间断时点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21.已知某企业6月末职工2510人,7月末2590人,8月末2614人,9月末2608人,则该

企业第三季度职工平均人数是( )。

A.2608人

B.2614人

2

3

C.2590人

D.2588人

22.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5%、6%、3%、7%,则最末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 A.5%×6%×3%×7%

B.(5%×6%×3%×7%)-100%

C.105%×106%×103%×107%

D.(105%×106%×103%×107%)-100%

23.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5%,则生产费用( )。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很难判断 24.在综合指数∑∑??=

1

11q p

q p k 中,同度量因素是( )。

A.q 1

B.q 0

C.p 1

D.p 0

25.类指数的性质类似于总指数,只是( )。 A.编制方法不同 B.计算方法不同 C.范围不同 D.同度量因素不同

26.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 A.低度相关关系 B.完全相关关系 C.高度相关关系 D.完全不相关

27.某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X(元)与食品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Y(%)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80-0.032X ,这表示人均收入水平每提高1元,食品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平均( )。

A.增加0.032%

B.降低0.032%

C.增加79.968%

D.降低79.968%

28.用简单随机回置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29.成数方差的最大值,是当P 值趋近于( )。 A.0.1 B.0.9 C.0.8 D.0.5

30.在同等条件下,回置抽样与不回置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哪一个大

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A.人均粮食产量 B.人均国民收入 C.居民户均支出 D.职工月平均工资 E.平均寿命

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

A.工业总产值

B.商品销售量

C.职工人数

D.商品库存额

E.生猪存栏数

3.下列关系中,存在负相关关系的是( )。

A.产量与单位成本

B.施肥量与亩产量

C.身高与体重

D.广告费支出与销售收入

E.妇女受教育程度与平均生育子女数

4.推论统计的两个基本内容是( )。

A.参数估计

B.方差分析

C.假设检验

D.抽样分布

E.随机抽样

5.用水平法计算的年平均发展速度,就是( )。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B.各年定基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C.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的n次方根

D.各年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的n次方根

E.最末年水平与基期年水平之比的n次方根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

10分)

1.所谓半数平均法就是用时间数列的一半去测定数列的长期趋势。( )

2.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其职工人数为数量标志,劳动生产率为品质标志。( )

3.全距计算简单,但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

4.计算比较相对数时,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

5.离散变量既可以编制单项变量数列,也可以编制组距变量数列。( )

6.所有的平均指标都是一种代表值,代表数据的集中趋势。( )

7.当总体呈负偏态分布时,算术平均数最大,中位数居中,众数最小。( )

8.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对样本数量特征的认识。( )

9.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只受到各组权数的影响,与各组变量值无关。( )

10.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的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

五、计算题(第1小题10分,2、3小题各15分,共40分)

1.某高校研究学生旷课原因。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0人组成样本。其中有60人表示他们旷课是由于任课教师讲课枯燥。

要求:以95%的置信水平(Z=1.96)估计全校学生中由于这种原因而旷课的学生的比例。

2.检查5

要求:

(1)计算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

4

(2)确定学习成绩对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

(1)计算该企业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降低而减少的生产费用;

(2)计算该企业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或减少)的生产费用;

(3)计算该企业生产费用总指数及生产费用变动的总额。

5

生理心理学自考改版全新

精心整理第五章注意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非随意注意 第二节选择注意(其中《选择性注意的心理资源分配理论》免考,117-119页) 第三节注意的脑网络和信息流 第一节非随意注意 1、注意112: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选择性、集中性和保持的复杂过程,包括非随意注意、选择注意或集中注意的维持与调节功能。 2、非随意注意112(被动注意):

由外界较强的新异刺激或引起主体意外感的刺激,所引发的不由自主的注意过程,又称被动注意。非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是朝向反射。 一、非随意注意与朝向反射理论113 传统神经生理学和条件反射理论,把非随意注意看成是一种被动的非选择性注意过程。因此,外部刺激的强度因素在引起非随意注意中,具有重要意义。刺激的强 脑内发展的外抑制过程,随刺激重复脑内主动性内抑制的产生,引起朝向反射的消退。】 (一)非随意注意的朝向反射理论和神经模式匹配理论。 识记: 1、朝向反射是非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由外部刺激的新异性所决定的反应113:(上面)

2、皮肤电反应和事件相关电位P3a波(怪球实验范式条件下),分别作为朝向反射的外周和中枢生理指标的意义113: 皮肤电反应的习惯化过程不受刺激复杂程度影响(眼动和皮肤电反应在朝向反应中的变化规律和机能意义不完全相同)。重复刺激时,首先消退的是皮肤电反应,随后消退的是血管运动反应,脑电α波阻抑反应并不完全消退,只是弥散的α波阻抑 小于 3 不匹配。刚刚发生的外部刺激在神经系统内形成了某些神经元组合的固定反应模式。如果同一刺激重复呈现,传入信息与已形成的反应模式相匹配,朝向反应就会消退。所以在一串重复刺激中,只有前几次刺激才能最有效地引出朝向反应。几次刺激之后或几秒钟之后,朝向反应就会消退;但刺激因素发生变化,新的传入信息与已形成的神经活动模式不相匹配,则朝向反应又重新建立起来——

广东财经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广东财经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1.社会统计中的变量一般分四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变量是 D 。 A、定类变量 B、定序变量 C、定距变量 D、定比变量 2.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一定 C 。 A、等于1 B、等于-1 C、等于0 D、不等于0 3.计算中位值时,对于未分组资料,先把原始资料按大小顺序排列成数列,然后用公式 D 确定中位值所在位置。 A、n/2 B、(n-1)/2 C、(n+2)/2 D、(n+1)/2 4.下列统计指标中,对极端值的变化最不敏感的是 A 。 A、众值 B、中位值 C、四分位差 D、均值 5.如果原假设是总体参数不小于某一数值,即大于和等于某一数值,应采用的检验是。 A、两端检验 B、右端检验 C、左端检验 D、无法判断 6.在一个右偏的分布中,大于均值的数据个数将。 A、不到一半 B、等于一半 C、超过一半 D、视情况而定 7.下列关于“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回归分析可用于估计和预测 B、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 C、相关分析不需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D、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基础 8.假定男性总是与比自己年轻3岁的女性结婚,那么夫妻年龄之间的积距相关系数r为。 A、-1 < r< 0 B、0 < r< 1 C、r = 1 D、r = -1 9.“4、6、8、10、12、26”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用测量。 A、众值 B、中位值 C、均值 D、平均差 10.某校期末考试,全校语文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4.5分,数学平均成绩为87分,标准差为9.5分。某学生语文得了83分,数学得了92分,从相对名次的角度看,该生的成绩考得更好。 A、数学 B、语文 C、两门课程一样 D、无法判断 三、判断题(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打√或?。) 1.无论分布曲线是正偏还是负偏,中位值都居于均值和众值之间。 2.一组数据的均值代表了该组数据中大多数的数据。 3.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讨论某一点取值的概率是没有意义的。 4.异众比率越大,各变量值相对于众值越离散,众值的代表性越好。 5.只要样本量足够大,则不论总体分布如何,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都服从正态分布。 6.检验均值差异时,独立样本采用“差的均值”、关联样本采用“均值的差”进行检验。 7.在显著性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一端检验比两端检验更容易拒绝H0。 8.不管相关关系表现形式如何,当r=1时,变量X和变量Y都是完全相关;当r=0时,变量X 和变量Y都是完全不相关。 9.方差分析就其内容来说,是分析或检验总体间的均值是否存在差异。 10.纳伪的概率β可以根据原假设H0所设的分布计算出来。 1

2021年自考《社会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卷二)

2021年自考《社会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卷二) 一、填空 1.( )是指由调查者直接搜集的、未经加工整理而保持其原本状态的资料。( )是指经他人加工整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引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资料。 2.如果考虑到资料的时间过程,凡某一特定时刻的资料称为( );凡某时期内变动累计的资料称为( )。 3.( )调查就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初步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做周密细致的调查。 4.( )误差,是指在调查和统计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引起的技术性、操作性误差以及由于责任心缘故而造成的误差等。( )误差,是指由调查方式本身所决定的统计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存在的差数。 5. 统计误差有( )和( )两类,其中( )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可能发生。 6.对在全国钢产量中占很大比重的十大钢铁企业进行钢产量生产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7.统计调查从调查范围上分,可分为( )和( )。 8.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 )和( )。 9.统计调查从调查目的上,可分为( )和专项调查。 10.( )误差是在遵守随机原则的条件下,用样本指标代表总体指标不可避免存在的误差,它表示抽样估计的精度。

二、单项选择 1.将总体按与研究有关的标志进行分组,然后再随机地从各组中抽选单位组成样本。这种抽样方式叫(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2.搞好重点调查的关键是( ) 。 A 力求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 B 选择好重点单位 C 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单位 D 遵循随机原则。 3.下列资料,属于静态资料的是( ) 。 A 某厂89年职工工资总额为76万元; B 某乡89年粮食总产量为1亿3千万公斤; C 某市89年末人口为36.3万人; D 某市89年征用土地125亩。 4.关于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下面正确的描述有( )。 A 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 B 满足一定条件,重点调查的结果可以用来推断总体; C 抽样调查是一种全面调查; D 典型调查是在研究现象的总体中,选择其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5.应用( )方式抽取样本时,必须避免抽样间隔和现象本身的节奏性或循环周期相重合。 A 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分层抽样 6.下面能进行除法运算的测量尺度是( )。

生理心理学自考试题02-07,部分带选择答案

2005年4月北京自考“生理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属于边缘叶的脑结构是 A 边缘系统 B 胼胝体下回 C 丘脑D中脑被盖 2、上丘位于 A 丘脑B间脑C中脑D桥脑 3、属于条件抑制的是 A外抑制B延缓抑制C超限抑制D突触前抑制 4、突触后电位的特点是 A可以总和B快电位C双向传递D全或无 5、近年来神经生理学研究发现痛觉的重要脑中枢位于间脑中的 A中线核B内侧核C外侧核D板内核 6、脑的重量占全身体重的2%,但其耗氧量与耗能量却占全身的 A20% B25% C30% D40% 7、动作电位下降部分是膜的 A极化过程B去极化过程C复极化过程D反极化过程 8、视网膜的光感受细胞是 A无足细胞B视杆细胞C双极细胞D神经节细胞 9、视网膜中央凹部分 A视敏度高,感受单位大 B视敏度高,感受单位小 C视敏度差,感受单位大 D视敏度差,感受单位小 10、人能听到的各种振动波的频谱大约为 A20-16000赫兹B30-17000赫兹C40-18000赫兹D50-20000赫兹11、听觉的初级皮层区是 A顶叶21区B颞叶21区C顶叶41区D颞叶41区 12、与躯体感觉有关的脑结构是 A丘脑腹后核B丘脑底核C丘脑前核D丘脑后核 13、属于联想式学习的模式是 A敏感化学习B印记式学习C尝试与错误学习D观察与模仿式学习14、帕帕兹环路的生理心理学功能与 A记忆有关B空间辨别学习有关 C情绪体验有关D短时向长时记忆转化有关 15、近年来所积累的科学事实表明下丘脑外侧区、旁室核和围穹隆区是A防御行为中枢B饮水行为中枢C性行为中枢D饥饱感觉中枢 16、保持正常睡眠与觉醒状态的动物标本是在猫的 A延脑与脊髓之间横断B延脑与桥脑之间横断 C桥脑中部横断D上丘与下丘之间横断 17、夜间睡眠中多梦期是 A异相睡眠B慢波二期C慢波三期D慢波四期 18、异相睡眠的开细胞是 A延脑网状大细胞B桥脑网状大细胞C蓝斑中的小细胞D缝际核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提纲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10×1分=10分)二、判断题(10×1分=10分) 三、单项选择题(20×1分=20分)四、简答题(2×6分=12分)五、计算题(4题共48分) ·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总论 P.2 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其中: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活动过程和成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统计”一词包含三种涵义,并且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工作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y ) P.11—P.13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结合课件相关内容) 量化尺度特征功能举例 1、定类尺度确定类别分类民族的测量 2、定序尺度确定类别排列顺序分类排序考试成绩等级的测量 3、定距尺度确定类别排列顺序测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无绝对零点分类排序加减智商的测量 4、定比尺度确定类别有序排序测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有绝对零点分类排序加减乘除体重的测量何谓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两者有何区别?1定类尺度是确定事物类别的计量尺度---高一个层次 2定类只能区分不同性质的现象并予以归类---可将所区分的类别按高低,大小,好坏,强弱,优劣等顺序做有序排列。 3定类不能进行数的比较和数学运算--能进行大小比较。 何谓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两者区别定距尺度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某些数值相差的距离的尺度---最高的数据计量尺度 缺乏绝对零点---有,0 2. 0只表示一个值,即0值---0是绝对零点,表示没有 3.只能加减,不能乘除---加减乘除,高层次的各种统计分析。 P.13—P.14 总体和总体单位 一、总体和总体单位 (一)总体 1、概念总体(也称为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同质个体的集团)。 2、特点·客观性·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1、总体单位除了必须具备同质性外,还必须具备1、差异性(或变异性)性,否则

最新7月浙江自考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社会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统计资料整理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 2.总体作为研究对象具有___________、同质性和变异性等三个特征。 3.标志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品质标志。 4.统计调查按照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成经常性调查和___________。 5.频数分配数列按照品质标志分组可以得到___________。 6.上限与下限之差为___________。 7.U形曲线特征是___________。 8.基尼系数为0时表示收入分配___________。 9.第三四分位数和第一四分位数的半距是___________。 10.时间数列按照其排列的指标不同可以分为:总量指标时间数列、___________时间数列和平均指标时间 数列。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统计学家____首先将概率论原理引入到社会现象的研究之中。( ) A.康宁 B.凯特勒 C.佩第 D.格朗特 2.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H0,备择假设H1,则称____为犯第二类错误。( ) A.H0为真,拒绝H0 B.H0为真,接受H0 C.H0不真,接受H0 D.H0不真,拒绝H0 3.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 A.人口总数 B.人口密度 C.产品价格 D.工资收入 4.关于统计指标和标志表述正确的为( ) A.指标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个数和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汇总而来 B.指标是说明总体中个体特征的 C.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D.指标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数值表示 5.关于静态指标表述正确的是( )

06057生理心理学浙江省13年10月自考试题

浙江省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生理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不直接传递神经信息,但调节神经信息传递过程的效率和速率的化学物质称为 A.调质 B.激素 C.递质 D.因子 2.美国学者贝克西因为提出行波学说而获诺贝尔奖,行波学说是用来解释 A.电磁波传播 B.水波运动 C.神经传导 D.听觉编码 3.对面孔知觉最敏感的脑区是 A.颞上回 B.顶上小叶 C.梭状回 D.额中回 4.根据特征整合理论,对视野中各种特征并行加工的非意识活动属于 A.选择注意阶段 B.不随意注意阶段 C.前注意阶段 D.后注意阶段 5.学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是 A.神经递质的传递 B.受体蛋白分子变构 C.核糖核酸的合成 D.离子通道的开放 6.慢性酒精中毒者的记忆障碍表现为 A.顺行性遗忘 B.逆行性遗忘 C.元记忆障碍 D.以上均有 7.失读症、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共同的行为表现是语言交际方面的障碍,它们的共同原因可能是 A.幼年轻度脑损伤 B.早年受虐经历 C.大脑皮层长距离神经纤维发育不足 D.大脑皮层灰质神经细胞发育不足 8.使动物70~90%时间处于觉醒状态的处理方式是 A.脑干以上横断 B.脑干中部横断 C.脑干下位横断脑 D.给脑干上部注入麻醉剂 9.海马损毁以后,动物和人变得 A.狂躁不安,暴怒不止 B.情感淡漠,退缩反应

C.恐惧焦虑,惊慌失措 D.无忧无虑,无所畏惧 10.同一个运动功能柱的神经元支配 A.同一个动作的运动 B.同一系列动作运动程序 C.同一块肌肉在同一关节上的运动 D.同一块肌肉在不同关节上的运动 11.两性人格差异的E-S理论认为男性 A.在E-S维度的E端 B.在E-S维度的S端 C.大脑白质相对较多而灰质相对较少 D.执行语言作业时两半球双侧激活 12.由感受野相同的各种特征检测功能柱组合成简单知觉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称为 A.超柱 B.多模式感知细胞 C.知觉柱 D.皮层柱 13.由腹侧通路实现的知觉加工包括 A.空间关系、长度、宽度、颜色 B.运动、空间频率、色调、物体方位 C.空间关系、空间频率、运动 D.长度、空间频率、色调、物体方位 14.联络区的多模式感知细胞的作用是 A.将视、听、嗅等多种感觉信息综合为复杂的知觉 B.实现同一种感觉通道中各种属性的综合反应 C.将颜色、形状、朝向、运动等基本特征整合成一个客体 D.以上均是 15.重复刺激时,朝向反应各种生理变化中最先消退的是 A.脑电α波阻抑反应 B.血管运动反应 C.眼动 D.皮肤电反应 16.“怪球范式”中的小概率事件引发明显的ERP成分是 A.MMN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025567.html,V C.P3a D.N200 17.在初次应用新异刺激时出现于顶颞区的是 A.顶负波 B.顶正波 C.不匹配负波 D.不匹配正波 18.舞蹈、体操等熟练技巧的记忆属于 A.情景性表述记忆 B.语义性表述记忆 C.习惯性记忆 D.非表述性程序记忆 19.短时记忆生理基础在于 A.通道及受体蛋白分子变构 B.合成新蛋白质 C.突触生长 D.以上均是 20.电休克以后病人往往发生

2014年秋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题

2014年秋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地区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万户家庭年均收入水平,从中抽取3000户家庭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A.332.1万户家庭B.3000户家庭 C.332.1户家庭的年均收入D.3000户家庭的年均收入 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A.频率B.累积频数C.累积频率D.比率 3.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A.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B.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 A.50%的数据B.68%的数据C.95%的数据D.99%的数据 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7、 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A.39.19B.28.90C.19.54D.27.95 6.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 A.点估计B.区间估计C.有效估计D.无偏估计 7.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 A.各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比B.各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比 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 8.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A.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B.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 C.各总体的方差相等D.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9.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A.-0.9B.0C.0.5D.1.2 1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相关系数B.离散系数C.回归系数D.判定系数 11.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虚无假设意味着() A.虚无假设是肯定正确的B.虚无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C.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正确的D.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错误的

2020年7月浙江自考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自考2018年7月社会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相关关系按相关变量的多少,分为__________和复相关。 2.允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称为假设检验的__________。 3.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 4.对于连续变量,恰是某一组限的数据应按照__________的原则归入相应的组别。 5.统计表按主词的分组情况,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__________。 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和划分各组界限。 7.当基尼系数为__________时,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8.凡用相对数来表达的变异指标,统称__________。 9.指数体系中,__________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 10.在抽样调查中,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那一部分单位叫做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大量观察法的数学依据是() A.大数规律 B.中心极限定理 C.小概率原理 D.贝努里定律 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合格品数量 B.产品价格 C.职工人数 D.工资总额 3.一个总体单位() 1

2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4.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康令 B.威廉·配第 C.凯特勒 D.恩格尔 5.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6.整群抽样的特点是( ) A.对群全面调查 B.对抽中群的所有单位进行全面调查 C.对抽中群的单位抽样调查 D.没有抽样调查 7.人口数与出生人数( ) A.前者是时期指标而后者是时点指标 B.前者是时点指标而后者是时期指标 C.两者都是时点指标 D.两者都是时期指标 8.拟对占全市储蓄额54 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这种调 查方式是(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9.下列哪种测量层次,既可进行加减运算,也可进行乘除运算?( ) A.定类层次 B.定距层次 C.定序层次 D.定比层次 10.关于统计误差,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非抽样误差是因破坏随机原则而产生 B.非抽样误差是一种代表性误差 C.非抽样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 D.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1.某企业职工的工资分为四组:(1)500元以下;(2)500~1000元;(3)1000~1500元;(4)1500元以上,则1500元以上的这组组中值应近似为( )

自考生理心理学模拟试题

生理心理学课程代码:06057 一、单项选择题 1.1874年,( B )发现了“语言感觉区”。 A.布罗卡 B.维尔尼克 C.拉施里 D.巴甫洛夫 2.根据大脑皮层细胞层次不同,可将皮层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和占大脑皮层90%左右的( A ) A.新皮层 B.灰质 C.髓质 D.中央皮层 3.脑的电现象可分为自发电活动和( B )电活动两大类。 A.引导 B.诱发 C.叠加 D.其他 4.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较高,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较高。这类因膜内外带电离子浓度差造成膜内外大 约负70至90毫伏的电位差,称之为( D )电位。 A.动作 B.去极化 C.反极化 D.静息 5.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这称为( A ) A.辐合 B.分散 C.共轭运动 D.调节反射 6.存在许多记录和研究眼动规律的方法。传统的方法是( B )描记术,近年来更出现了许多精密的专用眼动仪。 A.通用眼动仪 B.眼电图 C.多导生理仪 D.EOG仪 7.对感受野施以光刺激引起神经节细胞单位发放频率增加的现象称为( A )反应。 A.开 B.闭 C.诱导 D.聚合 8.对视觉信息特征的提取,存在两种功能柱理论,分别为特征提取功能柱理论和( D )功能柱理论。 A.颜色 B.眼优势 C.方位 D.空间频率 9.浅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和( C )等,它们的感受细胞都分布在皮肤中。 A.痛觉 B.本体觉 C.温度觉 D.运动觉 10.( D )是一种神经心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力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觉功能无恙,但却不能通过该感觉 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或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 A.遗忘症 B.MBD C.巴金森氏症 D.失认症 11.( B )在他1938年发表的专著中系统地总结了操作条件反射的动物学习模式和学习规则。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布罗卡 D.维尔尼克 12.( D )是简单运动条件反射和快速α条件反射形成中最基本和最必要的脑结构。 A.大脑 B.间脑 C.中脑 D.小脑 13.1966年,罗莫发现电刺激内嗅区皮层向海马结构发出的穿通回路时,在海马齿状回可记录到细胞外的诱发反应。 如果电刺激由约100个电脉冲组成,在1至10秒内给出,则齿状回诱发性细胞外电活动在5至25分钟后增强了2.5倍。以后发现这种增强效应可持续数月。这种现象被称为( C )效应。 A.长时记忆 B.记忆干扰 C.长时程增强 D.长时程抑制 14.葡萄糖及其感受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激素、胆囊收缩素和垂体分泌的激素,在摄食行为的调 节中均有一定的作用,这些物质是随( D )运行的,作用距离远,发挥生理效应的环节多,所需时间较长。 A.神经系统 B.反馈回路 C.上行激活系统 D.血液 15.下丘脑分泌的与性行为有关的激素主要分布在下丘脑的正中隆起、( B )、弓状核、视上核和旁室核。 A.视交叉 B.视前区 C.外侧膝状体 D.内侧膝状体 16.从上半夜到下半夜每更换一个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的交替周期,( A )睡眠的时间都有所增加。 A.异相 B.慢波一期 C.慢波二期 D.慢波三期 17.由不良的个性特点、重大精神创伤、心理暗示作用和赔偿心态等多种心理因素造成的遗忘症称之为( D )遗忘症。 A.顺行性 B.逆行性 C.柯萨可夫 D.心因性 18.当电刺激大脑的某些区域时,动物会出现追求刺激的强烈欲望,这些区域称为( B ) A.惩罚中枢 B.奖励中枢 C.饥中枢 D.饱中枢 19.脊髓运动神经元发挥最后共同公路的功能时,存在着许多生理现象:聚合、分散、闭锁、( A )和分数化。 A.易化 B.耽搁 C.开放 D.整合 20.( B )是防御和攻击行为的重要中枢,它的不同区影响着不同类型的防御和攻击行为。 A.丘脑 B.下丘脑 C.中脑 D.大脑皮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神经解剖将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 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 2.中脑、( 桥脑)和( 延脑)统称为脑干。 3.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上彼此拮亢,共同调节和支配内脏活动。 4.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它以(心身关系)为自己的基本命题,力图阐明各种心 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5.视网膜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是(色素上皮层),内层是由5种(神经细胞)组成的神经层。 6.音强的神经编码较为复杂,可分为(级量)反应编码、调频式编码和(细胞)分工编码。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 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社会统计学自考真题

浙江省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统计资料整理阶段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 2.调查人员从记录社会现象的各种载体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调查方法,称为________。 3.若采用异距分组,________用来反映单位组距内分布的频数。 4.将所有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中位数就是________的变量值。 5.已知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应采用________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6.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7.推论统计的两个基本内容是________和________。 8.在数据的各种测量尺度中,既可进行加减运算,也可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尺度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总体单位(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2.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康令 B.格朗特 C.凯特勒 D.恩格尔 3.要了解某企业员工的收入,则总体单位是( ) A.该企业的全部员工 B.该企业每个员工的收入水平 C.该企业的每一个员工 D.该企业全部员工的平均收入水平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等级 5.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分类抽样是( ) A.定额分配 B.等额分配 C.定比分配 D.异比分配 6.抽样调查应遵循的原则是( ) A.灵活性 B.准确性 C.可靠性 D.随机性

生理心理学自考期末考试笔记.

第一章导论一、神经解剖学知识 A.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神 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B 脑研究的6 个理论体系: 自然哲学理论、机能定位理论、经典神经生理学理论、细胞神经生理学理论、脑化学通路学说、神经科学理论。1. 神经解剖将神经系统分为两大部分:即中 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2. 中枢神经系统由颅腔里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组成。颅腔里的脑又可分为大脑、小脑、间脑、中脑、桥脑和延脑六个脑区。椎管内的脊髓分31节。3. 外周神经系统是中枢发出的纤维,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 神经组成,它们分别传递躯干、头、面部的感觉与运动信息。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称之为植物神经(自主神经)。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上彼此拮抗,共同调节和支配内脏活动。4. 神经组织学根据脑与脊髓内的细胞聚集和纤维排列将其分为灰质、白质、神经核和纤维束。灰质和神经核是由神经细胞体和神经细胞树突组成。白质和纤维束是由神经细胞的轴突(神经纤维)组成。5. 在大脑中,灰质分布在表层,称为大脑皮层;白质在深部,称为髓质。在脊髓中正好相反,灰质在内,白质在外。根据大脑皮层细胞层次不同,可将皮层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和新皮层(占大脑皮层90%)。6. 根据解剖部位从前向后,又 可将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 7. 前额叶皮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的运动功能为主。 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 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8. 边缘叶: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 球内侧缘的皮层-边缘叶(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及

生理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生理心理学的概念 生理心理学是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生理过程,主要解释人类自身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机制的科学。 研究方法 1.脑损伤法: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药物损伤扩布性抑制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 伤 2.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 3.电记录法 4.生物化学分析法 5.分子遗传学技术 6.脑成像技术:CT技术PET技术 研究对象:人和高等动物基本行为的胜利基础或神经机制,如随意运动摄食与饮水性行为睡眠与觉醒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1.为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用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好的思路 3.生理心理学能够为许多时间领域服务,尤其是为了人类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4.研究生理心理学的巨大动力和这门学科的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是对人类自身的心理活动 进行寻根究底的 生理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的关系 相同之处:研究对象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范围都比心理生理学广泛 2.生理心理学用动物做实验,心理生理学则大多数以人为被试 3.生理心理学可以采用多种仪器和方法来记录数据,而心理生理学则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数据。 第二章 注意的神经网络包括:警觉网络定向网路执行网络 上行多巴胺(上行DA系统)的功能:有助于不同形式的行为激活,从而在认知或运动的传出激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上行5-HT系统的功能:有助于行为抑制即降低无关信息引起的活动 丘脑闸门的控制理论:该理论认为,丘脑抑制性网状神经核既接受丘脑-额叶系统的特异兴奋作用,有接受中脑网状结构泛化性的抑制影响,从而对各种感觉冲动进行筛选。只有能通过站们的神经冲动才能传到到大脑皮层,没有通过闸门的神经冲动则不能到达大脑皮层。额叶在执行网络中的作用:额叶的一些区域包括扣带回参与注意的执行,人类的前额叶损伤,导致多种多样的注意障碍。一是前额叶病人注意的调控能力低下,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被特别暗示的事情上,过分敏感新异刺激和环境干扰。二是前额叶病人往往不能根据暗示信号调整自己的行为,注意力很难在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行为操作之间进行转移。顶叶在定向网络中的作用:是注意相关的主要部位,参与注意过程 中脑上丘在定向网络中的作用:视觉定向的作用。顶叶皮层存在“注意神经元”,并且对注意转移也非常敏感。 丘脑枕核在定向网络中的作用:损伤后在隐蔽定向上表现出困难,对视觉形状的选择性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主词 和 宾词 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 、 横行标题 、 纵栏标题 和 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正 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负 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 数量 指标;单位成本属于 质量 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 二、判断题

江苏省自学考试-社会统计学-复习提纲word版本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社会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国势学派产生于德国,创始人为康令和阿享瓦尔,又可称为记述学派和历史学派。 政治算数学派创始人是英国人格朗特和威廉.配第 数理统计学派比利时统计学家凯特勒首先将概率论原理引入到社会现象的研究中,被称为“现代统计学之父”。 战后社会统计工作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法国)该计划规定,要关心经济增长成果的分配和区域发展。 社会指标运动(美国)用社会指标的方法解决社会分析和社会规划的基本理论。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国) 第二节社会统计的对象与特点 社会统计学运用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与动态趋势进行定量描述或推断的一种专门方法与技术。 广义的社会统计学在我国实际上就是社会经济统计学 狭义的社会统计学从社会经济统计学中独立出来的社会统计学 第三节社会统计的方法 描述统计讨论范围仅以搜集资料本身为限,而不予以扩大。 推论统计主要是依据概率论,研究如何依据有限资料对总体性质作推断,从而使统计的功能大为扩充。 大量观察法就总体中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并综合分析,用以反映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大数规律随机现象出现的基本规律,它的一般意义是:观察过程中每次取得的结果不同(因为具有偶然性),但大量重复观察结果的平均值却几乎接近某个确定的数值。 第四节社会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作为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由许多具有共性的单位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被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的基本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和变异性。 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按其包括的单位的数目是有限还是无限,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通过抽样得到的用以推断总体特征的那个“部分”。 现实总体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体构成 想象总体想象总体都是无限总体。 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在统计上称为标志。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能够用数值表示,称之为变量。 连续变量相邻的两个变量值之间可以连续不断分割的变量。 离散变量各变量值之间是以整数断开的变量。 自变量作为变化依据的变量。 依变量随自变量而发生对应变化的变量。 随机变量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观测,其可能实现的值不止一个 确定性变量条件一定,可能实现的值确定。 统计指标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 社会指标体系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社会统计指标的集合体。 质量指标说明总体在内涵上的数量特征。 数量指标说明总体在外延上的数量特征。 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对社会统计学所具有的意义全面衡量社会发展情况。

2011年10月自考《生理心理学》必背知识汇总

1.在突触间隙处ACh作用消失的主要方式是 A.被MAO灭活 B.被胆碱酯酶破坏 C.被神经末梢重新摄取 D.进入血管被带走 E.被COMT灭活 2.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被酶破坏 B.被氧化 C.水解 D.摄取1 E.摄取2 3.α受体不存在于下列哪一组织? A.皮肤粘膜血管平滑肌 B.骨骼肌纤维 C.膀胱括约肌 D.瞳孔扩大肌 E.胃肠括约肌 4.下列哪种表现不属于?受体兴奋的效应。 A.支气管舒张 B.血管扩张 C.心脏兴奋 D.瞳孔扩大 E.肾素分泌 5.胆碱能神经不包括: A 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 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D 运动神经 E 支配汗腺分泌的神经 6.不属于β受体效应的是: A 膀胱逼尿肌收缩 B 支气管扩张 C 心率加快 D 骨骼肌血管扩张 E 脂肪分解 7.β1受体主要分布于 A.肝脏 B.支气管平滑肌 C.血管 D.心脏 E.突触前膜 8.某受体激动后,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此受体为: A.受体 B. ?1受体 C. ?2受体 D.M受体 E.N1受体 1.B 2。D 3。B 4。D 5。B 6。A 7.D .8.C 1.治疗青光眼宜首选 A.新斯的明 B.毒扁豆碱 C.加兰他敏 D.毛果芸香碱 E.以上均可 2.治疗重症肌无力药是 A.山莨若碱 B.琥珀胆碱 C.新斯的明 D.筒箭毒碱 E.毛果芸香碱 3.属于有机磷酸酯类中毒N2样症状的是 A.瞳孔缩小 B.大汗淋漓 C. 腹痛和腹泻 D.肌肉震颤 E.流涎 4.新斯的明的禁忌症为 A.手术后腹气胀、尿潴留 B.青光眼 C.机械性肠梗阻 D.重症机无力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5.以下何药不属于胆碱酯酶抑制药 A.加兰他敏 B.新斯的明 C.毒扁豆碱 D.吡斯的明 E.阿托品 6.解救有机磷中毒应用阿托品过量,宜用何药解救 A.新斯的明 B.毒扁豆碱 C.吡斯的明 D.毛果芸香碱 E.加兰他敏 7.切除支配虹膜的神经(即去神经眼)后再滴人入毛果芸香碱,则应: A扩瞳 B.缩瞳 C.先扩瞳后缩瞳 D.先缩瞳后扩瞳 E.无影响 1.D 2.C 3.D 4.C 5.E 6.D 7.B 1.阿托品对眼的作用为 A.扩瞳、视近物清楚B.扩瞳、调节痉挛C.扩瞳、降低眼内压 D.扩瞳、调节麻痹E. 缩瞳、调节麻痹 2.阿托品治疗何种休克是可不受极量限制 A.出血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神经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2009年自学考试《生理心理学》复习要点总结

浙江省2009年1月自学考试生理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是心理学各种理论问题的基石,也是心理学的基本命题之一的是( ) A.生理心理问题 B.心身关系问题 C.教育与心理问题 D.心理与发展问题 2.各类认知实验范式中,令被试选择注意的刺激称为( ) A.分心项目 B.干扰项目 C.靶子 D.目标 3.根据大脑皮层细胞层次不同,可将皮层分为不同类型,其中占大脑皮层90%左右的是( ) A.新皮层 B.古皮层 C.髓质 D.中央皮层 4.眼的基本功能的实现,依靠于两种生理机制,眼的折光成像机制与( ) A.光的传播机制 B.光感受机制 C.视锥细胞的工作机制 D.棒体细胞的工作机制 5.调节反射是指视轴、___________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 ) A.眼帘 B.眼球 C.晶体曲率 D.视细胞感光性 6.面孔认知的拓扑编码规律是在下列哪个研究中发现的?( ) A.正常脸与重组脸 B.熟悉脸与陌生脸 C.面孔旋转 D.正位脸与倒置脸 7.MBD的中文名称为( ) 自考人(https://www.360docs.net/doc/dd1025567.html,) 免费在线学习700门自考专业课!第 1 页

A.多动症 B.轻度脑损伤 C.轻度脑功能失调 D.注意缺陷症 8.桑戴克提出的学习类型是( ) A.顿悟学习 B.错误式学习 C.条件反射学习 D.操作式学习 9.人类大脑皮层的80%属于联络区,其中最大的是( ) A.前额叶联络皮层 B.后额叶联络皮层 C.颞顶区联络皮层 D.枕区联络皮层 10.是运动功能的低级中枢,实现着最基本的反射活动的是( ) A.神经肌肉装置 B.脊髓 C.脑锥体系 D.锥体外系 11.首先提出气质概念的学者是( ) A.帕拉图 B.苏格拉底 C.希波克拉特 D.德谟克利特 12.一直被视为饥饿中枢的是( ) A.下丘脑腹内侧核 B.下丘脑外侧区 C.上丘脑腹内侧核 D.上丘脑外侧区 13.葡萄糖在摄食行为的调节中有一定的作用,它是随___________运行的。( ) A.神经系统 B.反馈回路 C.上行激活系统 D.血液 14.作为本能的行为,性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 A.下丘脑腹内侧核 B.下丘脑性两形核 C.脊髓腰段 D.颞叶皮层 15.在体内环境平衡与情绪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 A.下丘脑 B.颞叶皮层 C.边缘系统 D.海马 自考人(https://www.360docs.net/doc/dd1025567.html,) 免费在线学习700门自考专业课!第 2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