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量刑建议制度的合理构建

合集下载

设立量刑建议制度的探讨上2

设立量刑建议制度的探讨上2

设立量刑建议制度的探讨上(3)
关于设立量刑建议制度的探讨(上)
关于“量刑建议书”的移送方式题目
有的地方在量刑程序改革试点中,对于适用量刑辩论程序的案件,由人民***制作单独的“量刑建议书”,在案件提起公诉时,连同起诉书一并移送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在向被告人、辩护人投递起诉书副本的同时投递人民***的“量刑建议书”;有的地方将量刑建议书作为起诉书的附件一并移送法院。

公诉权,又称“求刑权”,按照通说是国家为确定刑罚权的存在及其内容,在刑事诉讼中由检察官请求法院确定刑罚权而实行的权限,其本身是以刑罚请求权为其对象。

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其内容和目的一为指控犯罪,二为请求法院对被告人处以刑罚。

对于不构成犯罪或者不需要判处刑罚以及免除刑罚的案件,即无提起公诉的必要。

但凡提起公诉的案件,检察官以为被告人构成犯罪,并请求法院处以刑罚,所以起诉书作为提起公诉的法律文书载体,理应既包括指控犯罪的内容,也应当包括请求法院处以刑罚、提出详细量刑建议的内容。

人为地将指控犯罪与量刑建议割裂开来,分别制作起诉书和量刑建议书,本身没有全面熟悉公诉权的性质和内容,人为地增加法律文书的数目,实无必要。

笔者主张,在将量刑程序纳进法庭审理程序后,检察官在起诉书中既要写明指控犯罪的事实和证据依据,明确触犯的刑法条文,同时也要提出详细的量刑建议,并写明量刑的事实与依据,提请法庭裁决。

这样做既符合公诉权的根本理论,又减少了法律文书的数目。

关于构建和完善量刑建议制度的思考

关于构建和完善量刑建议制度的思考

关于构建和完善量刑建议制度的思考刘娟;王继军【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庭审的核心侧重于定罪而非量刑,量刑一直是法官独事的权力,量刑的不公开化致使一些案件的量刑不公正、不平衡,影响了司法的权威性.量刑建议权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求刑权的有力途径,也是国家刑罚权运行的重要方面.检察机关行使量刑建议权不仅符合当前司法改革的方向,在实践中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我国当前的量刑建议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规定亦有一些模糊之处.应当从增强可操作性入手,制定统一的量刑建议规则和量刑标准,规范量刑建议的形式和内容.建立健全监督和测评机制,促进量刑建议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期刊名称】《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09)001【总页数】3页(P20-22)【关键词】量刑建议;现实意义;制度完善【作者】刘娟;王继军【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检察院,安徽,合肥230071;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检察院,安徽,合肥23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613量刑建议权,亦称量刑请求权或“求刑权”,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诉人代表人民检察院在法院裁判以前的某个诉讼环节,在综合考虑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刑事政策等基础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建议,请求法院对被告人处以某一特定的刑罚,对刑种、刑期、执行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对具体意见的一种权力。

1.量刑建议权是公诉权的应有之义。

公诉权是检察机关依法代表国家主动追究犯罪,并将犯罪诉至审判机关,请求予以定罪量刑的一种诉讼权能。

而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就包括定罪和量刑两个部分:一是请求审判机关对其起诉的犯罪予以确认;二是请求审判机关在确认其指控的犯罪的基础上予以刑罚制裁。

[1]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定罪请求权和量刑建议权,两者都属于公诉权的具体权能,前者是基础,没有前者,自然不会存在后者,后者是请求确认前者的目的,没有后者,对定罪的请求就失去了意义,其请求也就不是完整的请求。

浅析我国量刑建议制度

浅析我国量刑建议制度

浅析我国量刑建议制度作者:张宇琼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28期摘要量刑建议制度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法从传统的保护、同情被害人转向平等地兼顾、尊重和保护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

检察机关行使对定罪、量刑两方面的自由裁量权,更有利于犯罪分子的改过自新、回归社会以及对实现对被害人的补偿或安慰,消除被害人利益受损的不平心理的同时也在根本上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能够合理分配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实现诉讼效益;促进程序法和实体法更紧密的结合,实现形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平衡。

然而量刑建议制度在我国正处于建立初期,并没有在立法中得以系统化,使得其实施与探索处于混乱迷茫之中,因此,对量刑建议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量刑建议权起诉裁量权刑事诉讼作者简介:张宇琼,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0-037-03量刑建议制度是基于检察官起诉裁量权发展而来的,适用于刑事诉讼的起诉阶段,是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中“量刑建议权”(在我国台湾地区又称求刑权、科刑意见)的具体化和制度化,是现代刑事诉讼制度发展方向之一。

检察机关在起诉时对犯罪嫌疑人的各种情况也较法院更为了解,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害性、个人态度以及犯罪事实有着更为详细全面的认识,其行使量刑建议权能够更为贴合实际的适用刑法规定的量刑情节,为法院裁判提供更为合理具体全面的参考,有利于更进一步的实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刑法目的,同时也能够合理分配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益,实现诉讼经济效益和诉讼社会效益。

此外,量刑建议制度通过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可以促进程序法和实体法更紧密的结合,从而实现形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平衡。

因此,应当积极对有关量刑建议权的立法、制度建立与完善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

一、量刑建议制度概述量刑制度改革在近年来在法学界、司法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正当性已经不存在异议,已成为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课题。

论量刑建议制度

论量刑建议制度

[ 作者简介 ] 庾丹妮 ( 9 6 ) 1 8 一 ,女 ,硕 士研 究生,研 究方 向为刑法学。 可见 , 检察机关 的量刑 建议 制度作为量刑程序 改革 的重要组 成 部分 , 有利于实现我 国刑事诉 讼的程序正义 。


量刑 建议 制度 概述
我 国刑事 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着 “ 重定罪 , 轻量刑” 的现
年2 2 月 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 了《 人民检察 院开展量刑建
议 工 作 的 指 导 意 见 ( 行 ) 。这 些 法 律 文 件 的 发 布 与 试 行 , 试 》
践来 看 , 刑建议 的采纳 率普 遍较高 , 量 量刑建议 的开展提 高 了法 院判决 的准确率与 当庭宣判率 , 也减少 了被 告人 的上诉 率 。可 见 , 量刑 建议 制度 作 为量刑 程序 改革 的重要 组成 部
现在 的量刑建议制度存在立 法规定 的缺 失和不完善 、量刑信息 的不 完整 性和不准确性 、量刑建议 的高采纳率等 问题。应 当 从检 察机关 自身方 面、律 师的量刑辩护和法 官的量刑裁判 方面对我 国的量刑建议制度 予以完善和构建 ,使我 国的量刑 程序 改革达 到应有的效果 ,实现 刑事诉讼 的程序正义。 [ 关键词 ] 量刑建议制度 ;问题 ;应然构建 [ 中国分类号 ] D 1 . 9 53 [ 文献标识码 ] A
议 的试 点工作就在我 国的检察机关 中展开 , 累了不少的经 积 验 。而 2 1 年 1 月 1 最高人 民法 院、 00 O 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公
安部、 国家安全部 、 司法部联合 签发的《 于规范量刑程序若 关 干 问题 的意见》 开始 在全 国试 行。 同 日, 高人 民法 院发布 最 的《 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 也开始在全 国试行 。同时 ,0 0 2 1

认罪认罚案件中的量刑建议制度探究

认罪认罚案件中的量刑建议制度探究

03
充分听取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意见
检察机关应当充分听取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量刑建议的意见,保障被
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权。
量刑建议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适用条件
2.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检察机关对案件的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符合提起公诉的 条件。
适用范围:量刑建议制度适用于 各类刑事案件,但存在法定不追 究刑事责任、刑事案件自诉、刑 事案件和解等特殊情况的除外。
强化法律意识
认罪认罚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接受 法律制裁,有助于强化其法律意识 。
02
量刑建议制度的基本概 念
Chapter
量刑建议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量刑建议制度是指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检察机关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认罪态度等 因素,对被告人应当判处的刑罚提出具体的量刑意见,并依法向审判机关提出建 议的制度。
法院判决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可检察院的 量刑建议,依法作出判决。
案例二:量刑建议制度的调整和采纳情况分析
案件概述
在某认罪认罚案件中,检察院提出的量刑 建议未被法院采纳,引发争议。
量刑建议调整
检察院根据案件情况,对量刑建议进行了 调整,增加了赔偿金额等具体内容。
量刑建议采纳情况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可了调整后的量刑 建议,依法作出判决。
05
案例分析
Chapter
案例一:被告人认罪认罚的量刑建议适用
案件概述
被告人涉嫌犯罪,在审查起诉阶段 自愿认罪认罚,检察院提出量刑建 议。
认罪认罚情况
被告人对检察院指控的犯罪事实无 异议,自愿认罪认罚。
量刑建议考虑因素
检察院在提出量刑建议时,需综合 考虑被告人的犯罪性质、情节、后 果、悔罪表现、赔偿情况等因素。

浅议量刑建议制度

浅议量刑建议制度

充分考虑和权衡 了犯罪事 实与法律适用 , 对法 官有 很好的参考
作用, 有助于准确行使量刑权 , 提高审判效率 。
三、 推行量刑建议制度的几点建议 首先, 检察机关应加强对刑事案件量 刑建议这 一制度 的探
4 .量刑建 议制度能够 促进 公诉人业务 素质的提 高, 有助 索和研 究。通过 调查研究和不 断积累实践经验 , 定出一整 套 制 于审判监督 , 是提高办案质量的有效机制 。实施量刑建 议制 度 切实可行的量刑建议 实施办法 , 统一规范刑事案件量刑 建议 的 并将之纳入业务考核后 , 公诉人 员必将大大关心量刑建议 的准 提 出方式 、 出时间及 相关配套 的保 障措施 , 提 使各级检察机 关 确 率, 促使其 更加努力地提 高 自身 的业 务能力 , 提高公诉人对 刑事案件量刑建议的提 出有章可循 , 有法可依。
具体 化 、 明确 化 。
【 关键词】量刑建议; 司法改革 ; 量刑公正; 审判监督


推行量刑建议制度 的积极意义
到检察机关提 出刑事案件量刑建议 的有效性。 3 .检察机关 、 审判机 关对于刑事案件量 刑建议 的认识 有
1 量刑 建 议 制 度 是 从 程 序 上 保 障 量 刑 公 正 的 良策 。公 诉 .
人在法庭上提出量刑建 议及其理 由, 以树立一个给予被告人 待统一化 。目前检、 可 法两家对刑事案件量刑建议还存在不同的 及其辩护 人批 驳的靶子 ,由此通过控辩双 方对量刑 的充分辩 认识。有的审判 人员认为 目前我国现有法律未对刑事案件量刑 论, 找出一个合理 的量刑界 限, 提高量刑 程序的透 明度和 量刑 建议予以认可, 因而审判机关对检察机关提出的刑 事案件量 刑 的可预测性 , 保障量刑的公正。促使被告人认罪伏法, 被害人息 建议采信 与否 并不违背法律 ; 有的则认为检察机关 的刑 事案件 诉止纷, 少不必要 的上诉 、 减 抗诉 , 加快 案件 的流转 , 到减 少 量刑 建议 是对人 民法 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干涉, 达 因而对检察机

浅析量刑建议制度

浅析量刑建议制度

浅析量刑建议制度提要:长期以来,刑事审判的量刑权一直被视为人民法院的专项权力。

近些年来,随着刑事诉讼改革的深入,检察机关行使量刑建议权问题,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司法界的重视。

赋予我国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有利于制衡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对于完善公诉权、增加量刑透明度、监督审判权、保障被告人的权利、防止司法腐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量刑建议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方向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量刑建议权;理论基础;意义;发展及完善量刑建议权,亦称请求权或者“求刑权”,是指检察机关在量刑裁判前的某个诉讼环节,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认罪态度和社会危害程度等,代表人民检察院提出建议,对刑种、刑期、罚金数额、执行方法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请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处以某一特定刑罚的权力。

一、量刑建议权的理论基础虽然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检察机关享有量刑建议权,但在法律中却为检察机关行使量刑建议权提供了一定得法律基础。

刑事诉讼法第160条关于“公诉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的规定,可以视为检察机关拥有量刑建议权的直接法律依据之一。

根据“两高”、司法部制定的《意见》第7条第4项规定:“控辩双方主要围绕确定罪名、量刑及其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根据该规定,量刑是法庭辩论的重点,作为公诉机关的检察机关应该提出量刑建议。

我国宪法第13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因为,检察机关是国家惟一的公诉机关,负责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即行使公诉权。

而公诉权是一种司法请求权。

当检察机关行使司法请求权时,其请求的内容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

首先,是请求审判机关对其起诉的犯罪予以确认,即定罪请求权;其次,是请求审判机关在确认其指控的犯罪的基础上予以刑罚制裁,即量刑请求权。

检察机关指控犯罪,就是请求法院以裁判的方式同意检察机关对案件认定事实、确认案件性质、认定犯罪,并由法院根据检察机关认定的犯罪中的法定、酌定量刑情节对被告人量刑处罚并确定执行方式。

浅析我国量刑建议制度

浅析我国量刑建议制度

浅析我国量刑建议制度量刑建议制度是基于检察官起诉裁量权发展而来的,适用于刑事诉讼的起诉阶段,是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中“量刑建议权”(在我国台湾地区又称求刑权、科刑意见)的具体化和制度化,是现代刑事诉讼制度发展方向之一。

检察机关在起诉时对犯罪嫌疑人的各种情况也较法院更为了解,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害性、个人态度以及犯罪事实有着更为详细全面的认识,其行使量刑建议权能够更为贴合实际的适用刑法规定的量刑情节,为法院裁判提供更为合理具体全面的参考,有利于更进一步的实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刑法目的,同时也能够合理分配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益,实现诉讼经济效益和诉讼社会效益。

此外,量刑建议制度通过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可以促进程序法和实体法更紧密的结合,从而实现形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平衡。

因此,应当积极对有关量刑建议权的立法、制度建立与完善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

一、量刑建议制度概述量刑制度改革在近年来在法学界、司法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正当性已经不存在异议,已成为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量刑建议制度的含义根据最高人民检察厅于2010年出台的《人民检察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第一条的内容,量刑建议是指人民检察院对提起公诉的被告人,依法就其适用的刑罚种类、幅度及执行方式等方面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建议。

量刑建议是检察机关公诉权的一项重要内容。

量刑建议权就是检察机关基于起诉裁量权,在刑事诉讼程序中、量刑裁判前,根据案件情况提出被告人如何适用刑罚之建议的权力,包括刑罚种类、幅度和执行方式等具体方面。

而量刑建议制度,就是围绕这个权力的主体、内容、适用范围、效力等的规则和原则的总和。

(二)量刑建议制度的实践和法理基础1.司法实践基础我国在刑事诉讼程序建立之初就选择了大陆法系的“定罪量刑一体化”的模式,即法院在庭审过程中,将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犯何罪和如何量刑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解决,与英美法系的“定罪量刑相分离”的模式相对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 议制 度 ,改变 了法 官 量 刑 的封 闭操作 模 式 。检 察机 关 提 出 量刑 建 议 ,有 助 于提 高刑 事 案 件 量刑 的 透 明度 。 辩双 方通 过抗 辩 , 控 能 够 进 一 步 弄 清 量 刑 的 过 程 和 结
量 刑 建 议 制度 的 构 建
— —
果 法 院 的 判 决 在 预 测 的 合 理 范 围 内 , 无 其 他 特 殊 情 况 , 察 如 检 机 关 一 般 不 会 提 出抗 诉 , 有 效 能 避 免 出 现 懈 怠 或 滥 用 抗 诉 权 的
众认 同判 决结 果 。
际 上是 有 一 定 预 i 的 , 这 种 预 贝 4 但
测 并 不 是 公 开 的 、 式 的 。 实施 正
实行 量 刑 建 议 制 度 , 有
利 于提 高量 刑透 明度 。实 行量 刑
量 刑 建 议 制 度 后 , 察 机 关 的 量 检
刑 预测 得 以 正 式 化 、 开 化 。 如 公
察官制度 的地方 , 量刑 建议一般 可
徒刑以上刑罚的严重刑事案件 ; 4职 务犯 罪案 件 ;. 简易 程 序 . 5适用 审 理的 案件 或普 通程 序 简化 审 理 的 案 件 ;.其 他 适 合提 出 量 刑 建 6 议 的案件 。
— —
审还 是普 通 审 , 无特 殊情 况 , 如 均
的透 明度 ,实行 量 刑 建 议 制 度 , 有
利 于强 化监 督 制 约 。在 未 实 行量
刑 建 议 制度 前 , 诉 人 对 量 刑 实 公
公正 和程 序 公 正 。这 也 是一 个 普 法教 育 的过 程 ,既有 利 于促 使 被 告 人悔 罪服 判 ,又 有 利 于社 会 公
果 。 司法 实践 来看 , 官对 于公 从 法
诉 人的量刑建议越来越重视 , 与 公 诉 人就 量 刑 问题 交换 意 见 的情 况 屡 见不鲜 。 此外 , 告人 及其辩 被
护 人还 可 以就量 刑 问题 与公 诉 人
情况 。
量 刑建 议 制度 的实施 也 进 一
步加 强 了对 审 判 机 关的 监督 。检 察 机 关的 量刑 建 议如 果 充分 且 合 法 ,法 院 最终 的 判决 结 果也 不 会 与 其存 在 较大 差 舁 。如 果法 官作 出 了超 出 量刑 建 议幅 度较 大 的判
— —
出 的 ,进 而使 其理 解和 服 从 所 判
刑罚 。
— —
实行 量 刑 建 议 制 度 , 有
利 于提 高案件 办理 质量 。 今 , 如 大
部分 检 察机 关 将量 刑 建议 的采 纳 率 作 为 衡 量 工 作 质 量 的 重 要 标 准 ,更 加重 视 量 刑建 议是 否 既符 合 法 律 规 定 又 体 现 个 案 的 特 殊 性 , 力做 到公 正 、 理 。公 诉 人 努 合 只有 全 面 掌握 案情 ,熟 悉 刑事 法 律 及相 关 政 策 ,掌握 以 往 类似 案 例 的情 况 ,才 能 提高 量 刑 建议 的 采 纳 率 ,也会 大 大提 高 检 察机 关
前 尚未完全推行主诉检察官制度
的情 况下 , 按照传统 体制 办案 的公 诉 人提 出的定罪及量 刑建 议 , 皆由
进 行 充 分辩 论 。通 过参 与 量 刑 辩
论 ,让被 告 人 明 白刑 罚 是 如 何作
■ RS 00 D 18 J2 . 1
研 究与探 索
检察机 关集体 决定 。 在实行 主诉检
实行 量 刑 建 议 制 度 , 有
利 于提 高 司 法 审 判 的 社 会 认 同
量 刑 建 议 制 度 的价 值
所 谓 量 刑建 议 ,是指 检 察机 关 有 权 根 据 被 告 人 的犯 罪 事 实 、 性质 、 节 和社 会 危 害程 度 , 合 情 结 有 关刑事 政 策 和判 例 ,请 求人 民 法 院 对 被 告 人 处 以 某 一 特 定 刑 罚 , 在 刑 种 、 期 、 金 数 额 及 即 刑 罚 执行 方 法等 方 面提 出 具 体 的量 刑 意见 。从性 质上 讲 , 量刑 建议权 属 于公 诉 权 的范 畴 ,是 公 诉 权 的一 个 方面 。
— —
度 。英 国大 法 官 丹 宁 勋 爵说 过 : “ 正义 不 仅要 实现 , 而且 要 以 看得 见 的方 式实现 。” 诉 人提 出量 刑 公 建 议 并 阐明 理 由 , 果 法 官接 受 , 如
那 么 说 明他 也接 受 了 量刑 建 议 的
理 由 ; 果 法官 拒绝 , 么他 就 有 如 那 必 要 说 明 未 采 纳 量 刑 建 议 的 理 由。 样 , 这 既增加 了法 官量 刑活 动
量刑建议 的提 出主体 。 关
于提 出量刑建 议的主体 , 学界 有个 体建议 说与集体建 议说之争 。 个体
建 议 说认 为 ,就 检 察机 关 内部 而 言 , 法庭上 发表量 刑建 议的只能 在
是公诉 人 。 在庭 审前特 别是在提起 公 诉前 , 定并提 出量刑建 议的主 决 体要 结合现行公 诉体制确定 。 当 在
这 一需 要产 生的 。 出 的 ,是依 据 哪些 法 律和 事 实 作
决 ,检 察 机 关 自然会 考 虑 是 否存 在钱 权 交 易 、暗箱 操 作 等 司法 腐 败 问题 。这 既监督 和 制 约 了审 判 人 员的 自由裁 量权 ,又 实现 了对 审判 工作 的 同步监 督 。
。原 军 许 晓 蕊
试论量刑建议制度的合理构建
长 期 以 来 ,刑事 审 判 的 量刑 权一直被视为 法院的专项权力 , 量 刑 及 其 幅 度 基 本 上 由 法 官 掌 握 。对 于 法 官 的 自由裁 量 权 应进 行 必要 的规 制 , 防止 其滥 用 。 以 检 察机 关 的量 刑建 议制 度 正 是 基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