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卟啉及其衍生物的应用2

卟啉及其衍生物的应用2

卟啉及其衍生物的应用摘要:近年来,卟啉及卟啉衍生物在显色反应、分子识别、催化合成反应等领域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文章就卟啉及卟啉衍生物在分析化学、生命科学和化学合成方面的研究发展作一简要介绍,并提出卟啉化合物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卟啉;金属卟啉;应用卟啉和金属卟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命体中,为高熔点的深色固体,多数不溶于水和碱,但能溶于无机酸。

其溶液有荧光,对热非常稳定。

卟啉化合物在石油产品中主要是以钒卟啉存在。

在生命体系中,血红蛋白、细胞色素等生物分子的结构核心都是卟啉。

它们作为一类特殊的大环共轭芳香体系,在仿生学、药学、医学、催化、材料化学、配位化学、光谱学、电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这类化合物的性能以及应用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金属卟啉,在发展检测气体的高选择性传感物质中是一类很有潜力的分子。

本文就卟啉在分析化学、生命科学、催化等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1 卟啉的性质及基本结构卟啉是在卟吩环上拥有取代基的一类大环化合物的总称,具有特殊的刚性兀电子离域结构。

卟啉的卟吩环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因此它的性质比较稳定。

卟吩环高度共轭的体系极易受到吡咯环及次甲基的电子效应影响,从而表现为各不相同的电子光谱。

在卟啉大环中,四个氮原子构成了一定空间位置和配位能力的环境,可与金属形成稳定的金属卟啉配合物。

如果在卟啉环上改变取代基、调节4个氮原子的给电子能力,引入不同的中心金属离子或者改变不同亲核性的轴向配体,就会使卟啉和金属卟啉具有不同的性质,因而也具有不同的功能。

由于卟啉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因而被应用在多方面。

2 卟啉的应用研究2.1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2.1.1测定痕量金属离子卟啉类显色剂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其摩尔吸光系数一般可达105L/moL.cm。

因此卟啉作为显色剂,测定金属离子灵敏度很高,络合比固定,稳定性好,具有操作简便、测定快速等优点。

自1974年四苯基卟啉三磺酸被作为光度试剂测量铜以来,卟啉试剂被称为“超高灵敏度的显色剂”。

卟啉及其衍生物的应用1

卟啉及其衍生物的应用1

卟啉及其衍生物的应用摘要:近年来,卟啉及卟啉衍生物在显色反应、分子识别、催化合成反应等领域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文章就卟啉及卟啉衍生物在分析化学、生命科学和化学合成方面的研究发展作一简要介绍,并提出卟啉化合物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卟啉;金属卟啉;应用1 引言卟啉化合物是一类特殊的大环共轭芳香体系,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天然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他们在生命过程中,对氧的传递(血红蛋白)、贮存(肌红蛋白)、活化(细胞色素P-50)和光合作用(叶绿素)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卟啉化合物由于其母体卟吩具有刚性为主兼有柔性的大环共轭结构,因而具有一定的芳香性,稳定性好,光谱响应宽,对金属离子络合能力强,一般都为具有高熔点的深色结晶,由于卟啉化合物的特殊结构及性能,因而有广泛的用途。

近年来,卟啉及其配合物的研究集中在以卟啉配合物为模型化合物进行模拟生物酶的研究[3];卟啉配合物作为温和氧化还原催化剂[4]、光动力疗研究的光敏剂[5]、太阳能光电转换[6]的研究以及特殊卟啉化合物制备液晶[7]等方面的研究。

所有这些应用的深入研究,均要求卟啉化合物具有活性基。

因此带有活性基团的卟啉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成为卟啉化合物研究的热点。

目前,国内卟啉合成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开发新的卟啉类显色剂,改善其分析性能,扩大其在光分析中的应用范围[8]。

下面介绍一种新型邻羟基卟啉及其三种卟啉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2 合成方法2.1 5-邻羟基苯基-10 ,15 ,20-三苯基卟啉的合成取水杨醛2.44g 和19.1g 苯甲醛溶于150ml 丙酸中,通氮气加热到140℃,21.44g 吡咯溶于50ml 丙酸中慢慢滴加,滴加完后继续加热40分钟,停止反应。

趁热加入200ml乙醇,马上倒入烧杯中自然冷却,再以冰盐浴继续冷却10 h, 析出蓝色晶体。

用G4 熔砂漏斗抽滤, 用1∶1 的丙酸和乙醇混合溶液洗涤3 次,再以氯仿洗3 次, 抽干,产品80 ℃真空干燥10 h,得到紫色固体。

金属卟啉仿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金属卟啉仿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金属卟啉仿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顾来沅【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类型、制备方法及在催化剂方面的应用,以及仿生催化氧化机理的研究情况.迄今为止,已报道的金属卟啉催化剂大部分是小分子,在使用时难分离、不易回收且容易失活从而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此外,有关其催化氧化机理的研究也报道甚少.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在于开发出可用于固载金属卟啉的新型材料和新的修饰组分,以及拓展金属卟啉在催化反应尤其是空气氧化体系中的应用.【期刊名称】《化工中间体》【年(卷),期】2012(009)006【总页数】6页(P9-14)【关键词】金属卟啉;仿生催化剂;催化机理;新型材料【作者】顾来沅【作者单位】中北大学理学院,太原0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1金属卟啉(MPs)是一类重要的仿生催化剂。

它能够模拟细胞色素P450 单充氧酶, 在温和条件下活化分子氧, 使烃类物质在空气作用下高效率、高选择性、环境友好地得以催化氧化[1-2], 从而得到各种有机合成中间体, 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1979 年 Grove[3]首次将人工合成的金属卟啉催化剂应用于有机底物的催化氧化,目前国内外对卟啉类化合物的研究非常活跃,特别是金属卟啉。

金属卟啉在催化反应中存在氧化分解、自聚、失活, 以及难以回收等缺点,限制了在合成化学和工业领域的应用[4]。

近年来, 将金属卟啉通过各种方法固载在各种载体表面, 形成化学结构和功能非常明确的固体催化中心, 从而把均相催化反应转化为多相催化反应,最终解决催化剂的回收问题, 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金属卟啉仿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卟金属卟啉的类型、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及仿生催化氧化机理,并展望了它的发展趋势。

卟吩是由四个吡咯环通过次甲基键连形成的具有18个π 电子的大共扼体系。

卟吩分子中4个吡咯环的8个β位和4 个中位(meso-)的氢原子均可被其他基团所取代,生成各种各样的卟吩衍生物,即卟啉,其中心的氮原子与金属原子配位形成金属卟啉配合物,金属卟啉的分子。

金属卟啉催化的三组分反应研究进展

金属卟啉催化的三组分反应研究进展

第43卷第3期2021年3月宜春学院学报Journal of Yichun UniversityVol.43(No.3Mar.2021金属吓啦催化的三组分反应研究进展梅应轩「2,邹怀波2#(1.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基础部,江西宜春336000;2.宜春学院江西省高校应用化学与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西宜春336000)摘要:金属叫、咻配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催化剂,在氧化、不对称合成、烯坯化、C-H键插入等反应中有着良好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金属叫、咻配合物在三组分反应中的催化应用,重点归纳评述了它们在合成卩比咯烷、卩比咯咻、三氮哇、异噁哇、氮杂环丙烷等重要有机分子方面的催化活性,分析了目前金属叫、咻配合物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叫、咻;金属配合物;催化;三组分反应中图分类号:06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90X(2021)03-0042-05Progress on the Three一Component Reactions Catalyzed by MetalloporphynnsMEI Ying-xuan1,2,Z0U Huat-bo2#(1.Department of Basic Medicine,Yichu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Yichun336000,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JiangH University fcr Applied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Yichun Unwersity,Yichun336000,China) Abstract:Metalloporphyrin is an important and veluablr catalysi,which can br used in oxidation,asymmetycal synthesis,olefination and C-H bond insertion,eta.In this paper,the recent progrese about catalytia application of metalloporphyriv io three-componeni oections has been reviewed,with an emphasis on the preparation of pyr­rolidines,pyrolines,t aazolidine and so on.The problems of metalloporphyans io catalysis and several directions have also been addresied.Key words:Porohyrio;metal compUxei;catalysis;three-component reactioni1引言多组分反应,是指三个或更多的化合物以一锅煮的反应方式形成一个包含所有组分主要结构片段的新化合物的过程,该反应在由简单或易于获得的分子构筑较为复杂的分子方面具有快速而高效的优点,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1]。

卟啉

卟啉

中国科学B辑:化学 2009年 第39卷 第3期: 253~268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 PRESS卟啉超分子的组装合成及其应用新进展詹海莺, 刘海洋*, 胡军, 江焕峰*华南理工大学化学系, 广州 510641* 通讯作者, E-mail: chhyliu@; jianghf@收稿日期:2008-11-17; 接受日期:2008-12-03摘要卟啉超分子已被广泛地用于光学、催化、仿生等方面的研究, 部分研究成果已获得实际应用. 本文综述了卟啉超分子在组装合成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 包括基于不同结构卟啉砌块的新型二维与三维超分子的构筑以及卟啉超分子在光学、催化和分子识别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卟啉超分子双光子吸收催化分子识别1前言自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Lehn教授[1]首次提出超分子化学的概念以来, 超分子化学作为包含物理和生物现象的化学科学前沿领域, 已得到迅速的发展.卟啉(porphyrin)是由四个吡咯通过亚甲基相连而形成的共轭大环化合物. 卟啉及其衍生物如血红素(铁卟啉)、血蓝素(铜卟啉)、维生素B12(钴卟啉)、叶绿素(镁卟啉)等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与催化、氧的输运和能量转移等相关的重要细胞器中. 运用卟啉单体、二聚体或多聚体砌块(building block)单元, 通过分子间非共价键作用自组装而成的卟啉超分子具有优异的光、电、仿生等性能[2,3], 在光学材料、化学催化、电致发光材料、分子靶向药物等不同领域均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文就近几年卟啉超分子的组装合成及应用研究作一基本介绍, 并对其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2卟啉超分子的组装合成超分子是由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氢键、配位键、静电作用、范德华力、疏水作用等)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以卟啉为砌块, 加入小分子(有机、无机分子)、大环分子(冠醚、富勒烯、环糊精等)及聚合物等, 通过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卟啉超分子. 按其空间结构, 卟啉超分子可以分为二维构型(如直链形、网格形、树枝形等)和三维构型(如侧臂形、矩形、面对面形、多面体形等).根据卟啉基本砌块中含有的卟啉环个数, 卟啉类超分子还可分为单卟啉、二聚卟啉、多聚卟啉砌块构筑的超分子等几种类型. 本文以卟啉基本砌块的类型为线索, 根据最近发表的相关文献, 对卟啉超分子的组装合成进行归纳总结.2.1单卟啉砌块构筑的超分子卟啉的基本结构是卟吩, 卟吩分子中β位和中位(meso位)上的氢原子均可被其他基团取代形成卟啉衍生物, 而中心氮原子上的质子既可被金属取代生成金属卟啉, 也可被其他基团取代生成卟啉衍生物. 卟啉分子表面较大且具有刚性, 容易通过控制周边功能团的位置和方向, 或控制轴向配体周围的空间大小和相互作用方向等对卟啉超分子的结构进行调控. 利用特定结构的单卟啉衍生物做砌块可以组装253詹海莺等: 卟啉超分子的组装合成及其应用新进展出多种形态的二维和三维构型超分子.2.1.1二维构型单卟啉砌块可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组装成二维构型的卟啉超分子. (1)配位键驱动:在卟啉环周边引入螯合基团, 利用螯合基团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络合, 进行卟啉平面的横向配位, 形成超分子. 其中包括单个卟啉与多个金属, 或是多个卟啉与多个金属两种配位方式. (2)氢键驱动:卟啉本身带有多个质子给体和受体, 通过氢键驱动的自组装而形成平面型卟啉超分子.由于配位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定位能力, 使之成为构筑多种超分子体系的一个有力工具. 利用单个卟啉与多个金属配位很容易构筑二维构型卟啉超分子. 例如, 图1是刘建辉等[4]通过酰胺化反应将联吡啶接到卟啉中位取代基上, 利用联吡啶优越的配位能力与钌配位, 合成出的一系列二维构型的卟啉-多吡啶钌超分子. 分子4-Zn由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测得的激发态寿命为τ =432 ns. 加入TiO2纳米颗粒后, 其电荷分离态寿命大大延长到τ1= 500 ns和τ2 = 15000 n s,其长寿命的电荷分离对模拟光合作用与光图1 单卟啉砌块与钌配合物形成的二维超分子电池光敏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多个单卟啉与多个金属由金属配位键还可以组装出环状或四方形的二维卟啉超分子.图2是Lehn 等[5]用周边带有吡啶基的卟啉与Pd配位首次组装合成得到的4+4及更小的2+2型环状卟啉超分子.Drain等[6]还以2+2型为基础模块, 用不同的金图2 二维环状卟啉超分子254中国科学B辑: 化学 2009年第39卷第3期属化合物与不同的卟啉砌块一锅法自组装合成了线形、棋盘格形、飘带形等一系列新颖的二维卟啉超分子. 最近, Elisabetta[7]对这类配位键组装的卟啉金属超分子进行了述评.在生物体中, 蛋白质、DNA 等聚集体结构与功能的调节及维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氢键的作用. 氢键有很好的方向性和选择性, 是超分子自组装的基本驱动力之一. 由氢键驱动形成的二维构型卟啉超分子有很多. Langford等[8]设计合成了带有O—H…O 连接模式的平面方格形卟啉超分子6(图3), 同时他们还得到了三维面-面(face to face)型的超分子5和7. Nishide等[9]则设计合成了带两组四个氢键单元的单卟啉衍生物, 它可以高选择性地组装成稳定的平面方格形超分子8(图4).图3 氢键驱动形成的多种形状卟啉超分子图4 平面方格形卟啉超分子2.1.2三维构型三维构型的单卟啉砌块超分子大致可分为以下图5 单卟啉砌块构筑的三维构型超分子几种:面-面(face to face)[10~12]、侧臂(side-armed)[13]、矩形[14,15]、多面轮形[16~22]等几何拓扑构型(图5).Nguyen等[10]合成了一系列带有二苯基膦的卟啉单体, 通过卤素引发的重排反应得到了磷与铑(Rh)配位的面-面型层状不对称三维卟啉超分子. Yeh等[11]则将冠醚由炔键与卟啉中位碳相连, 合成了具有稳定结构的卟啉大分子9, 通过周边冠醚与铯离子的键合形成了面-面型的卟啉超分子10(图6). 当卟啉中位取代基末端带有氮含杂环的长链结构基团时, 其与中心金属配位可形成独特的侧臂(side-armed)型结构超分子(图5)[13].在超分子化学中, 吡啶是被广泛使用的配体. 卟啉中位引入吡啶基团后与钌(Ru)[14]、铼(Re)[17]、铂(Pt)[18]、铜(Cu)[19]、银(Ag)[12]、钯(Pd)[20]等金属配位可以得到多种三维构型的超分子. 如Therrien等[14]合成的双核钌配合物与5, 10, 15, 20-四吡啶基卟啉配位形成的矩形超分子, 核磁结果显示它具有螺旋手性(helical chirality).卟啉环内氮原子上的质子可被大多数金属离子取代生成金属卟啉(metalloporphyrin). 金属卟啉由于255詹海莺等: 卟啉超分子的组装合成及其应用新进展图6 冠醚键合铯离子形成的卟啉超分子中心金属的不同, 其结构可以是四配位的正方形、五配位的四方锥形和六配位的八面体. 通过金属卟啉的轴向配位作用, 可以形成四面体[15,16,21]、六面体[22]等拓扑结构三维超分子. 如Biani 等[22]合成的一系列由两个以上钌卟啉与多吡啶金属(铜、铁、钌、锇)配合物组装成的线性及多面体结构卟啉超分子.三维构型的单卟砌块啉超分子还有许多, 如Morin 等[23]利用Click 反应以轮烷作为桥联基将两个卟啉连接在一起(图7), 这种主体分子对富勒烯(包括C 60、C 70和C 84)都有很好的亲和力, 它们的结合常数图7 含轮烷结构的卟啉超分子 K a 可以达到103~105 mol ⋅L −1.国内黎占亭等[24]最近基于三聚氰胺-三聚氰酸模板, 利用氢键结合得到了如图8所示玫瑰形结构的卟啉超分子.图8 玫瑰形结构的卟啉超分子2.2 卟啉二聚体砌块构筑的超分子在合成卟啉二聚体时, 常用到偶联反应[25,26]、酰胺化反应[27,28]、醛基合成[29~32]等方法. 利用炔键做桥联基团时可以得到平面结构的卟啉二聚体砌块[33,34], 卟啉二聚体砌块本身往往具有特殊的光物理性质. 例如, 郭立俊等[35]利用稳态和瞬态光谱技术研究证明锌卟啉(ZnP)-苯桥(BB)-铁卟啉(Fe (Cl) P)二聚体(图9)中三线态给体到受体的能量转移主要通过桥联256中国科学B辑: 化学 2009年第39卷第3期图9 平面卟啉二聚体砌块基团电子耦合的超交换机理实现. 二聚卟啉在组装超分子时, 通常可以得到比单卟啉砌块更多形态的三维构型超分子.卟啉二聚体砌块构筑的三维结构超分子有很多, 本文主要介绍如图10所示U形[27,28,30~32,36~39]、线形[40~43]和轮形[44,45]结构超分子.图10 卟啉二聚体砌块构筑的三维构型超分子卟啉二聚砌块U形超分子是由具有一定夹角的桥联基连接的双卟啉与特定结构的客体分子组装而成, 其组装过程往往带有很强的分子识别效应. 上海有机所的黎占亭等[27]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了五种由芳基胺连接的卟啉二聚体(如图11). 其中三种带2个阳离子受体(receptor), 另外两种带6个阳离子受体, 而且这些卟啉二聚体本身都含有5个离子型氢图11 U形卟啉-富勒烯超分子键受体. 有趣的是, 在水或DMSO溶剂中, 由于氢键作用, 这些卟啉二聚体会形成U形结构. 在水中按1︰1加入阴离子型C60后, 在静电作用下这种U形结构的卟啉二聚体就像镊子一样将C60夹住, 形成U形的卟啉-富勒烯超分子.这种U形二聚卟啉除了能“夹住”富勒烯外[31,32,36~39], 还能“夹住”其他客体分子, 如过渡金属离子[41]、醇类化合物[28]、胺类化合物[28]等. 例如, Borhan等[28]合成了由长碳链桥联的卟啉二聚体, 发现它的金属锌配合物可以“夹住”二醇化合物、氨基醇化合物或二胺化合物. 同时他们还发现当加入过量氨基醇化合物(浓度超过1︰1)时, 这种卟啉二聚体可以展开形成直链形超分子(图12).另外一类U形的卟啉超分子是由多重的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如范德华力、π-π堆积、CH/π等协同作用形成的[46,47]. 随着桥联基团改变, 这类U形的超分子会形成A、B两种不同构型(图13).Kobuke小组[40~43]合成了一系列含咪唑基的卟啉257詹海莺等: 卟啉超分子的组装合成及其应用新进展图12 二聚卟啉砌块构筑的可变U 形超分子图13 U 形卟啉超分子的不同构型二聚体, 通过咪唑与卟啉中心金属锌的配位得到了线形超分子(如图10所示). 在非共振波长(800 nm)下, 对meso -meso 连接不含炔烃的卟啉二聚体砌块构成的超分子[43]进行飞秒光学克尔效应(the femtosecond optical Kerr effect)测量, 发现没有非线性吸收. 而当加入联炔基团后, 这种线形二聚卟啉超分子[41,42]具有很强的双光子吸收, 用飞秒开孔Z 扫描方法(a femto-second open-aperture Z-scan method)测得873 nm 下双光子吸收截面(two-photon absorption cross section val-ues)ó(2)≈4.4×105GM, 用毫微秒脉冲(nanosecond pulses)扫描时ó(2)≈2.2×107GM[42].最近Kobuke 小组[44,45]改变桥联基使卟啉二聚体呈一定夹角, 成功地由卟啉二聚体砌块组装得到了稳定的五聚及六聚轮形超分子(图10).除上述形状外, 卟啉二聚体砌块超分子还有如类似单卟啉超分子的面-面[48~50], 特殊的矩形[51,52]、叉形[49,53]等组装体(图14).图14 二聚卟啉砌块构筑的其他形状超分子2.3 卟啉多聚体砌块构筑的超分子由三个以上单个卟啉分子通过共价键相连就形成卟啉多聚体砌块, 这些砌块本身可以是带状、树状等三维构型. 卟啉多聚体能有效地使吸收光谱红移, 增加电荷分离态中正负电荷的距离, 延长激发态寿 命[52]. 图15是2001年Osuka 等在Science 上发表的卟啉环之间三个共价键相连的带状多聚卟啉砌 块[54,55].最近Wasielewski 等[56]合成了带状三聚卟啉及树状五聚卟啉砌块(图16). 研究发现它们都有双光子吸258中国科学B辑: 化学 2009年第39卷第3期图15 带状多聚卟啉砌块图16 平面三聚卟啉和五聚卟啉砌块收; 且它们的荧光寿命比其二聚卟啉要长(二聚卟啉τfl = 1.11 ns, 三聚卟啉τfl =1.27 ns, 五聚卟啉τfl =1.58 ns).平面多聚卟啉砌块通常具有强共轭效应, 可由π-π堆积作用得到超分子. 多聚卟啉砌块的超分子也可通过配位驱动形成. Kobuke小组[57,58]继组装合成二聚卟啉砌块的轮形超分子之后, 又设计合成了由二茂铁桥联的三聚卟啉砌块, 有趣的是由这种三聚卟啉组装得到的轮形超分子像铰链一样其大小是可控的(图17). 由这类三聚卟啉砌块配位成轮状超分子后, 中间的卟啉环轴向还可与其他基团配位, 因此将不同的三齿配体与这类卟啉轮状超分子混合可成功得到如图18所示的新型轮状超分子[59]. 图17 三聚卟啉砌块构筑的大小可控的轮形超分子图18 新型轮状卟啉超分子共价键连接的多聚卟啉聚合物砌块的合成也被大量研究. Osuka等[60]利用AgPF6催化卟啉环之间meso-meso偶联得到了一系列多聚卟啉砌块. 其中由24个卟啉环共价连接而成的轮形分子(图19)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测得平均直径达到了70 Å.259詹海莺等: 卟啉超分子的组装合成及其应用新进展图19 含24个卟啉环的轮形多聚卟啉砌块最近Gossauer等[61]合成了一种新型轮状超分子(图20). 它由炔烃连接的多聚卟啉砌块与三聚卟啉三吡啶化合物配位而成. 值得注意的是, 核磁共振结果显示即使在很低的温度下(−40℃), 中心三齿配体也能很快与多聚卟啉中心金属锌配位得到这种超分子.目前树状分子的合成研究非常活跃, 以卟啉为砌块的树状超分子可作为人工模拟酶的模型而受到广泛关注. 2001年, Frechet[62]对树状多聚卟啉合成进行了详细综述. Aida等[63,64]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Aida等[64]指出可通过调节树状结构卟啉分子(图21)结构的柔韧性和客体分子链的长短来控制树状卟啉超分子的性质.Solladie等[65]用多聚缩氨酸作为骨架串联卟啉分图20 主-客体配位组装成的新型轮状超分子260中国科学B辑: 化学 2009年第39卷第3期图21 树状多聚卟啉砌块图22 新型卟啉-C60夹心结构串联超分子子形成多聚卟啉P(H2P)n, 它在静电作用驱动下与富勒烯C60形成新型卟啉-C60夹心结构串联超分子(图22).3金属卟啉超分子的应用3.1 光学方面的应用自1985年首次报道卟啉具有非线性光学(Nonlinear optical, NLO)性质以来[66], 卟啉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被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卟啉单体的双光子吸收(two-photon absorption 以下简称TPA)截面小于100GM[67,68], 其双光子吸收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 1990年, 美国康奈尔大学Denk等[69]提出将双光子激发现象应用到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中, 开辟了双光子荧光显微和成像这个崭新的领域. 近年来, 随着卟啉超分子化学发展, 科学家们发现卟啉分子经过修饰组装成超分子后会大大提高TPA截面[70]. Osuka小组[71]总结出卟啉超分子外围基团及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对其TPA性质的影响因素, 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设计及合成策略. 按这些策略设计合成双光子吸收截面大、转换荧光强的卟啉超分子能大大促进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 包括单分子检测、免疫测定、DNA 片断测定、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生物微芯片、毛细管分离检测等[72].生物体的光合作用是非常有趣的光化学活动之一, 它能够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研究发现紫菌光合作用中的光捕获卟啉配合物是一种具有“轮”状结构的超分子体系, 即光收集天线(light-harvesting antennae)[73]. 这种“轮”状结构卟啉超分子对太阳能的有效捕获以及随后在反应中心进行的反应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74].Hwang等[75]分析了如图23所示的两种轮形卟啉超分子的能量转移速率(energy hopping rates), 6-mer 和5-mer的能量转移速率分别为5.3和8.0 ps. 而且6-mer的Soret 带分裂更大, 这说明6-mer的激子-激子偶合作用(exciton–exciton interaction)更强. 这种自组装6-mer卟啉超分子是一个很好的B850的生物光收集天线模拟体系.卟啉衍生物叶绿素是天然光合作用中主要的反应中心, 能够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因此化学家们图23 两种轮形卟啉超分子“光捕获天线”261詹海莺等: 卟啉超分子的组装合成及其应用新进展利用卟啉超分子组装体来设计人工光收集天线系统, 模拟光合成天线独特的纳米尺度三维结构, 并成功地应用在光伏电池、场效应晶体管等分子器件中[76,77]. 卟啉超分子在光伏电池研制中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南京大学沈珍等[78]最近综述了卟啉超分子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 简称 DSSC)中的实际应用.3.2催化方面的应用由于催化活化过程一般依赖于取代基与活泼金属的协同作用, 因此金属卟啉超分子的催化及电催化活性很大程度上受中心金属氧化还原性质的影响.3.2.1分子氧的四电子还原目前, 发展新的环保型绿色能源已经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率无污染的新能源而被广泛研究. 其中高效的分子氧四电子还原成水一直是发展高效耐用室温燃料电池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79].自然界中众多的酶类, 如细胞色素C 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亚硫酸还原酶等很容易就能实现多电子氧化还原反应. 这与酶中各个活性中心之间的超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且这种超分子结构对实现多电子氧化还原反应是必需的. 大多数的催化剂, 尤其是一些过渡金属大环配合物一直被认为是解决燃料电池阴极(除铂以外)最有希望的催化材料, 但是催化稳定性差使它们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因此稳定高效的卟啉超分子合成及其电催化应用得到科学家们广泛关注[80].从分子氧四电子还原电位及机理[80](图24)可以看出, 分子氧可以通过一个或两个电子传递分别得到超氧化物或过氧化物. 目前大多数金属卟啉类化合物是通过后一种路径催化相关反应的(图24(b)). 但这条路径不仅会降低催化效率, 还会对电池系统造成损害. 许多电池只能通过提高温度和pH值来解决. 吉林大学徐吉庆等[81]设计合成了一类卟啉阳离子—金属氧簇阴离子超分子化合物, 发现其具有良好和稳定的电催化氧还原活性.3.2.2超分子催化体系金属卟啉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 可以模拟细胞色素P450体系, 在氧给体如亚碘酰苯(phIO)、过图24 分子氧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还原反应电位(a)、面-面形钴卟啉催化分子氧四电子还原机理(b)硫酸、双氧水等存在下催化氧化有机分子. 相关研究已经引起了化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众多科学家的兴趣[82,83]. 一些具有多部位协同催化作用的多聚金属卟啉及手性金属卟啉超分子的合成又掀开了卟啉模拟酶研究崭新的一页.Hupp等[84]发现在5, 15-二吡啶-10, 20-二苯基卟啉锰催化苯乙烯环氧化过程中加入5, 10, 15, 20-四苯基卟啉(TPP)的锌或锰配合物后能大大促进反应的进行. ZnTPP或MnTPP在反应中的作用是与5, 15-二吡啶-10, 20-二苯基卟啉锰配位生成图25所示的超分子, 它的空间位阻效应有效地抑制了卟啉自身的氧化分解, 增强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图25 卟啉超分子模拟酶在卟啉超分子催化体系研究方面, 最近Kostas等[85]合成了钯卟啉超分子并首次成功地利用它催化了Suzuki-Miyaura反应, GC收率高达80%~99%. 这为卟啉超分子在催化反应方面的发展开辟了新线路.3.3分子识别分子识别可理解为底物与给定受体的选择性结合. 识别过程可能引起体系的电学、光学性质及构象的变化, 也可能引起化学性质的变化. 这些变化意味着化学信息的存储、传递及处理. 因此分子识别在信262中国科学B辑: 化学 2009年第39卷第3期息处理及传递、分子及超分子器件制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86].酶的高效率、高选择性和高速度等生理功能与酶对底物分子有特殊的识别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卟啉配合物是许多酶的活性中心, 它同肽链靠共价键和非共价键作用产生的三维结构是卟啉类酶实现其特殊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 也是理解酶的特殊生理功能的关键[87]. 卟啉具有特殊的结构:(1) π-电子共轭的平面结构, 很适合作为设计立体结构分子的框架; (2) 卟啉化合物具有较大的平面, 对轴向配体周围的空间容积和相互作用方向的控制余地较大; (3) 卟啉化图26 卟啉超分子识别富勒烯合物的种类具有多样性, 母体卟吩具有4个中位和8个β-吡咯位置可用以立体分子设计; (4) 可以在光谱上感应卟啉与环绕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微小变化. 基于以上优点, 以卟啉类配合物为主体的分子识别研究, 正引起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Dayong Sun等[88]合成的“上下颚”超分子金属卟啉化合物能识别富勒烯(如图26: R = Ag, Ni, Cu, Zn, Co, Rh). 研究发现在C60中加入少量更大的富勒烯(C70、C76、C78、C84 )与Cu2JawsP作用时, MALDI质谱显示有更多的C84配合物生成, 说明Cu2JawsP能很好的选择识别C84. 这种识别与传统的π-π堆积作用不同, 它是通过紧密靠近的弯曲分子表面与平面分子之间的亲合力来完成的. 而且这种识别体系可以通过精巧的配位作用、电荷转移、静电作用及溶剂效应很好地调节与卟啉中心金属的相互作用. 同时这种识别方法为设计、合成离散型的超分子配合物和固态超分子配合物提供了新的途径. 可以预期这一分子设计原理在调控分子磁体和分子导体的光物理性质、电荷转移以及研制新型多孔金属-有机骨架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应用前景.目前, 由于卟啉超分子具有强配位能力及分子识别功能, 其衍生的固定相已成功地应用于HPLC[89]、CE[90]等分析设备中. 详细情况可参考饶明益等[91]对这方面研究的综述.3.4其他应用卟啉类超分子具有光敏性好、性能稳定、易于修饰等优点, 成为了分子器件研究的理想模型.图27是2006年Muraoka等[92]设计合成出的剪刀型的二聚卟啉化合物主体分子与二齿配体客体分子形成的卟啉超分子. 这种卟啉超分子在不同光照下会像剪刀似的收缩或张开, 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了复杂机械功能的突破性进展. 卟啉超分子在分子器件中的应用可以参考彭孝军等[93]的相关综述.卟啉类化合物因其自身的特殊结构, 还被广泛应用于设计、合成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方面的研图27 二聚卟啉与二齿配体形成的卟啉功能超分子263詹海莺等: 卟啉超分子的组装合成及其应用新进展究. 自组装单分子膜( SAMs)是活性分子通过化学键相互作用自发吸附在固/液或气/液界面上而形成的有序分子组装体系, 是近20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新型有机超薄膜. 与其他单层膜相比, 自组装膜具有序度高、缺陷少、能量较低; 易于用近代物理和化学表征技术进行研究; 在分子水平上, 可通过人为设计表面结构来获得预期的界面物理和化学性质. 因此是研究各种表面和界面复杂现象的理想模型体系.最近, Lu等[94~97]合成了系列巯基尾式卟啉组装到金电极表面形成巯基卟啉自组装膜(如图28), 借助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SECM)考察了卟啉自组装膜异相电荷转移机理和不同金属卟啉对分子氧、多巴胺的催化性能.4展望卟啉类超分子已广泛地用于光学、催化、仿生等方面的研究, 部分研究成果已获得实际应用. 随着卟啉超分子结构的变化, 其性能也相应地变化. 一些功能分子如富勒烯、冠醚、二茂铁等通过非共价键与卟啉自组装形成的超分子由于其表现出的特殊性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重视. 然而从设计合成一个卟啉分子单元(包括单卟啉、二聚卟啉及多聚卟啉砌块), 到分子自组装成超分子, 其中有很多工作要做, 而且结图28 巯基卟啉在金电极上的SAM模型构越复杂的卟啉类化合物一般也越难合成. 如何得到选择性高、方向性好、稳定的卟啉超分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功能卟啉超分子研究方面, 对细胞色素P450、光合反应中心和氧分子的输运等生命反应系统的仿生模拟仍然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利用卟啉配合物的特性, 研究金属卟啉与氨基酸、多肽、核酸等生物功能分子的自组装正在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 籍此可望人工合成出仿生活性高的自组装卟啉超分子体系. 具有光、电、磁特性的卟啉超分子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是卟啉超分子研究的另一主要方向. 利用自组装技术制作亚微观尺度的卟啉超分子器件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课题, 还需科学家们深入研究. 功能卟啉超分子器件的发展, 不仅为卟啉超分子仿生化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且为具有实用价值的功能超分子的开发展示了诱人的前景[98].致谢本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20771039, 20625205)资助, 特此致谢.参考文献1 Lehn Jean-Marie. 超分子化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2 刘海洋, 胡希明, 应晓, 等. 金属卟啉配合物超分子自组装. 无机化学学报, 1998, 14(4): 371—3873 王树军, 阮文娟, 朱志昂. 卟啉组装体的结构、功能和性质. 化学通报, 2005, 3: 161—1664 Liu X, Liu J, Pan J. Synthesis, electrochemical, and photophysical studies of multicomponent systems based on porphyrin and ruthe-nium(Ⅱ) polypyridine complexes. Tetrahedron, 2007, 63: 9195—9205[DOI]5 Drain C M, Lehn J-M. Self-assembly of square Multiporphyrin arrays by metal ion coordination.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94,23136 Drain C M, Nifiatis F, Vasenko A, Batteas J D. Porphyrin tessellation by design: Metal-mediated self-assembly of large arrays andtapes. Angew Chem Int Ed, 1998, 37: 2344—2347[DOI]7 Elisabetta I, Franco S, Enzo Alessio. Metal-mediatedmulti-porphyrin discrete assemblies and their photoinduced properties. StructBond, 2006, 121: 105—143[DOI]8 Langford S J, Woodward C P. Synthesis, characterisation and X-ray structure of a novel porphyrin array employing Zn—O and O—H…O bonding motifs. Polyhedron, 2007, 26: 338—343[DOI]9 Ohkawa H, Takayama A, Nakajima S, Nishide H. Cyclic tetramer of a metalloporphyrin based on a quadruple hydrogen bond. Org 264。

卟啉及其钴配合物的作用

卟啉及其钴配合物的作用

卟啉及其钴配合物的作用
卟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分子,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卟啉与金属
形成的钴配合物对生命活动也有着很大的意义,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
绍卟啉及其钴配合物的作用。

1. 生物色素
卟啉是一种重要的复杂生物色素,它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

比如,人体内的血红素分子中就含有卟啉分子,它可以将氧气从肺部运输到
人体的各个组织,同时将二氧化碳运回肺部排出体外。

此外,类胡萝
卜素合成时也需要卟啉的出现。

因此,卟啉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2. 临床用途
钴卟啉是一种药物,它曾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贫血。

此外,钴卟啉
还可以用于某些药物的催化合成,如阿奇霉素、吗啡等。

3. 光合作用
卟啉与铁、镁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卟啉叶绿素是植物体内进行光合
作用的关键分子。

在光合作用中,卟啉叶绿素可以吸收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有机物质的化学能,从而完成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4. 其他应用
卟啉及其钴配合物还可以应用于电化学、光化学、催化等领域,比如
卟啉和钴离子可以构筑化学传感器,检测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卟啉叶
绿素还具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总叶绿素的功能。

总之,卟啉及其钴配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生物学、化学、医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研究
成果涌现。

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特性及光催化机理与应用研究_王攀

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特性及光催化机理与应用研究_王攀

第3 等 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特性及光催化机理与应用研究 3 卷 第 5 期 王 攀 ,
8 5
1 卟啉类 化 合 物 分 子 结 构 特 性 与 化 学 合成
卟啉类化 合 物 是 一 类 中 心 由 2 0个 C 和4个 N 形成的具有一个 2 并且 4 个中心 2 6 个电子的大 π 键 , 所有大环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大共轭杂环类芳香
2 性化合物 , 其中 C 和 N 均 为 s C 上 P轨道的 p 杂 化,
大量焦油状的副产物 , 也给分离纯化带来了一定 的 困 然后再氧化生 难. L i n d s e y 法是基于还原卟啉的合成 , 成卟啉 , 此法能 够 克 服 酸 对 反 应 体 系 的 影 响 , 反应的 然而其反应体系中原料 浓 度 产率较高且易分离纯化 ,
图 2 卟啉的合成方法
2 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特性
图 1 卟啉分子的 Q 带和 B 带吸收光谱
卟啉因其吡 咯 环 上 的 -NH 键 的 存 在 而 具 有 一 作为弱 碱 , 其p 它们可 定的弱碱性 . K 7, K 4, p a 1≈ a 2≈ 以被质子化形成双阳离子型卟啉 . 卟啉和它们的金属 例如在 m 配合物均可被 亲 电 试 剂 取 代 , e s o- 和 吡 咯 的 β 位上发 生 氘 代 、 硝化和 V i l s m e i e r酰 化 等 取 代 反 应, 形成各种各 样 的 卟 啉 及 金 属 卟 啉 . 卟啉类化合物 / 经硼氢化钠 、 N a H g或催化加氢可以得到还原卟啉 类化合物 . 卟啉化合物是 用 吡 咯 或 者 取 代 吡 咯 与 各 种 醛 通 过缩合反应制 得 , 在 合 成 卟 啉 过 程 中, 反应条件及方 式对卟啉的产率有较大的影响 . 已有众多经典的合成 方法 , 包括 A l d e r L o n o法机理与应用研究

四苯基卟啉(TPP)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表征

四苯基卟啉(TPP)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表征

四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卟啉简介 1.卟啉的结构卟吩(Porphine )是由4个吡咯分子经4个次甲基桥联起来的共轭大环分子。

环中碳、氮原子都是sp 2杂化,剩余的一个p 轨道被单电子或孤对电子占用,形成了24中心26电子的大π键,具有稳定4n+2π电子共轭体系,具有芳香性。

卟啉(porphyrins ),是卟吩的外环带有取代基的同系物和衍生物。

卟啉化合物的命名主要有两种即fischer 命名和IUPAC 命名法,IUPAC 命名法将卟吩环与甲叉相连的吡咯环上的碳开始依次编号,fischer 命名法是将卟吩的四个甲叉用α,β,γ,δ表示。

NH NNN H12345678910111213141516181920IUPAC 命名编号方法 Fisher 命名编号方法卟吩核的α,β,γ,δ位由于不同的取代基取代后就成为中位取代卟啉,它是一类与血卟啉相似的化合物。

如四苯基卟啉,结构式如图1:N HN NNH图1 四中位取代四苯基卟啉化合物的结构式卟啉环中心的氢原子电离后,形成的空腔可以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金属卟啉配合物。

周期表中几乎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和卟啉类大环配位,金属卟啉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例如动物体内的血红素是含铁卟啉化合物,血蓝素是铜卟啉化合物,植物体内的叶绿素是含镁的卟啉化合物,维生素B 12是含钴的卟啉化合物。

卟啉化合物由于其母体卟吩具有刚性为主兼有柔性的大环共轭结构,因而具稳定性好,光谱响应宽,对金属离子络合能力强的特性。

卟啉化合物巨大的应用前景激起了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对卟啉化学极大的兴趣和研究热情。

人们相信卟啉化合物在医学、仿生学、材料化学、药物化学、电化学、光物理与化学、分析化学、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应用前景。

2、中位取代卟啉的一般光谱特征 红外光谱(1)卟啉化合物的的红外光谱特征峰为在1590-1300cm -1C=N 伸缩振动峰, 在1000cm -1左右的卟啉骨架振动峰, 在3550-3300cm -1的 N-H 伸缩振动峰和在970-960cm -1的N-H 面内变形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眵一 高 分 子 通 报 1994年3月 高分子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三 进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70) O 6毒弓、3- 

摄要高分子金属卟啉在载氧、导电及催化氧化性能方面日益受到重枧,高分子金属卟啉有 多种连接方式,如金属叶咻以配位键或共价健担载于高分子,金属卟啉轴向聚合及卟啉平面聚合 等 率文综述了近lo年来高分子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在合成和性能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蕾词 子担戴 ’墨童 ’卟啉荐嚣物,话9 . 

叶绿素、血红蛋白、维生素B 及一些生物 酶等在生命现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结 构的核一L-是金属卟啉。为了探索光合作用及一 些生物过程的实质,对卟啉的研究已有上百年 的时间。 。目前,卟啉化合物已被应用于光能 转换、光解水、催化、导电、铁磁性、载氧性、医药 等许多方面。随着卟啉核微观环境的变化,其性 能也相应韵变化。高分子能为卟啉核提供特殊 的微观环境,使卟啉化合物表现出一些优良性 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 Tsuchida“ 和W6hrle“”分别于1 977年和1 983 年对高分子平面型金属配合物(包括高分子金 属卟啉)进行了综述。本文着重综述近10年的研 究成果。 卟啉分子有多个取代位置(如Ia所示,Ib 为简式)。高分子卟啉有多种连接方式,按其连 接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4类。 

1金属卟啉与高分子以配位键结 合 含有碱性基团,如吡啶、咪唑等的高分子配 体从轴向与金属卟啉进行第5位(A)或第6位 (B)配位。其中,金属卟啉以物理吸附的方式包 埋或嵌入于高分子化合物,是高分子卟啉中特 殊而重要的一个分支。 该类化合物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的或合成 的小分子金属卟啉在适当的溶剂中与高分子配 体进行配合来制得。 

(1a) (1b) (A) ‘B) (1)原卟啉一IX—Fe‘或Fe 的配合物(血 红素、氯化血红素)及其二甲酯衍生物(2)(如表 1所示,以下编号与表中或图中相应)等与含N 原子的高分子配体相结合,如聚乙烯基吡啶、聚 乙烯基咪唑、聚(卜乙烯基一2一甲基)咪唑 及聚 

王荣民生于1966年,1988年毕业 于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1991年获 理学硕士学位。现在西北师范大学 工作。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及金属有 机功能高分子的研究工作。已在国 际、国内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发表研 究论文1O余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高 分 子 通 报 表1以配位键担载于高分子的金晨卟啉 载于聚(1一乙烯基咪唑一苯乙烯)。 取代基 毒拿 

(5) Rz 3、t.a.12、l; 1 7】B——一CHzCH ̄(OEP)Mg。、Fe ’’ *注:①卟咻取代基如图(Ia)所示,未写出取代基为氢原 子f表3、表3相同。@括弧由为卟啉的缩写符号 

赖氨酸“ 等。 (2)次卟啉一Ⅸ一Fe CI(3)担载于聚[ 一 谷氨酸乙酯一L一谷氨酸(卜咪唑丙酰胺))。 。 (3) 四取代苯基卟啉金属配合物(4)担载 于取代聚苯乙烯 或担载于咪唑改性的硅 胶。 四苯基卟啉(TPP)与锌(I j、钴(I)的配 合物担载于聚乙烯吡啶 、氯化四苯基钼卟啉 (TPPMoCI)嵌入聚苯乙烯“ (Zn、Pd、Pt)TPP (4a)嵌入聚(1,4一二甲基一2一乙烯基萘) 中、 (Co、Mn、Fe、Mg)TPP吸附于siO2“ 、 O2一 A】 O。“ 或A1:O 。 上。四(对磺酸基苯基)卟啉 (TPPS)的钯(Ⅱ)、锰(Ⅲ)、铁(I)的配合物担 载于聚乙烯吡咯酮、聚乙烯吡啶“ 或吸附于 离子交换树脂“”。 (4)八乙基卟啉(OEP)金属配合物(5)担 

(9) R (5)四(邻—烷酰胺基苯基)卟啉金属配合 物(6)担载于乙烯基咪唑一苯乙烯共聚物或嵌段 共聚物“s=、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 辛酯一乙烯基吡啶(或乙烯基咪唑)的共聚 物。 ,嵌入聚丙烯酸衍生物 ”、聚二甲基硅氧 烷 或膦脂层中“ 。 (6-)(Mn、Zn)TMPyP(7b)吸附于硅 胶“ 或聚电解质。 中。 (7)镁四苯骈卟啉(MgTBP)(8)嵌入聚 乙烯基吡啶0 。 (8)Fe。_Cu‘二聚卟啉(9)担载于聚N一 乙烯基吡咯烷酮或包埋于聚苯乙烯、聚甲基丙 烯酸甲酯 ”。 高分子材料包埋的铁卟啉具有较高的疏水 性,能有效地排斥湿气、防止水和氢质子的攻 击,从而延长子氧加合物的寿命。 土田英俊 等 ”通过类脂包埋四(邻一取代酰胺苯基)卟啉 (6)得到具有载氧性能的人造血代品。。 咪唑改性的硅胶担载MnTPP后对环己烷 的氧化和羟基化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全氟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高 分 子 通 报 1994年3月 酸树脂(Nofionl17)担载TPyP(7a)具有催化 光还原和电化学还原行为。 ,高分子担载金属 卟啉可催化SO 光氧化生成H SO 。”及催化烯 烃的氧化。 “ 。 碘掺杂聚乙烯吡啶~MgTBP。 ,电导率可 达6.3×10一S/cm。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金属卟啉启能模拟细胞 色素P-450。 、过氧化酶。“、催化酶。 等的某 些性能。 2 金属卟啉与高分子以共价键结 合 与配位键结合的高分子金属卟啉相比,该 类聚合物固定性好,但制备较复杂。 该类聚合物的合成有两种方式 2.1叶啉以共价键方式与高分子结合(c.) (1) 天然卟啉如叶绿素、血红素等 与含 有胺基、羟基、卤甲基等侧基的高分子反应得到 类似(10)。 、(11)。 (见表2,以下同)的高分 子担载金属卟啉,反应是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 进行的。氯化血红素在DMF中用PC1 催化以 羧酸酐键与聚丙烯酸结合。”。 t十 。一AJ~一 …一 窗一 园 { 】 (2)羟基、氨基取代的TPP与带活性基 的聚苯乙烯反应生成不溶性的(12a)“ 或可溶 性的(12b)“ ” 。作者“ 成功地将n{PP担载 于交联的聚苯乙烯上。多肽与羟基或氨基苯基 卟啉反应生成(12c)“”、(12d) 。(对一醛基)苯 乙烯聚合物与吡咯、苯甲醛直接反应得(12e)。 将Mn(TPP)OAc担载于异腈聚合物上可得 (12f)“”。卟啉也可以结合高分子末端,得到双 亲性卟啉(13a) 、(13b)“ 、(13c)“ ,后者可 用于合成不对称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 2.2卟啉以乙烯侧基均聚或与其它单体共聚 (c2) 天然卟啉一般含有一个或两个乙烯侧基 (2),因此能与 一共轭的单体共聚 “” 。合成的 乙烯基取代卟啉(14)~(18)(如表3所示)可均 聚。 ”或与苯乙烯、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 酯等单体共聚 。聚合时~般以苯腈作溶 剂、惰性气体或真空中用AIBN引发。 。 (18)的聚合可用紫外光引发 ”。二聚卟啉 C(1 9),n一1~6]可与N一乙烯基一2一吡咯酮共 聚 。 用电化学手段使金属卟啉聚合的研究也不 断增多。这类卟啉主要是中位一四(芳基)卟啉 [(4)、(7)]。聚合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金属 卟啉以酯键或酰胺键锚链于玻璃状碳电极“” 上,另一种是卟啉或金属卟啉在电极上聚合成 膜“ 。这类高分子金属卟啉电极具有较高的 光学活性、电学活性和催化活性。 ’ ,但条件 较苛刻。 a、 、a、 一四(邻一取代酰胺苯基)卟啉金属 配合物(18)担载于类脂后。…”,增加氧加合物 的稳定性,因而在生理条件下能延长载氧体的 寿命。 高分子担载的Mn。、Fe。金属卟啉能催化 烯烃环氧化、苯胺羟基化及光能一化学能的相 互转化。 。高分子担载Mg、Fe卟啉做敏化剂 光敏化可产生单线态氧。 、担载zn卟啉可 光敏化产生氢。”。 高分子侧键担载顺磁类金属卟啉被认为是 种新的磁性材料 ”。(14a)的均聚物是半导 体(dⅢ一6X10 S·cm )。 聚苯乙烯担载的血红素可做CN一离子交 换剂 。高分子卟啉已应用于医疗试剂的研究 中 ” 。 

3轴向聚合的金属卟啉(D) 该类聚金属卟啉单体主要有4种,TPP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高 分 子 通 报 表2以侧基担载的高分子卟啉 

“J】 (4a)、OEP(5)、TBP(8)、四荣骈卟啉(2,3一 

TNP)。 根据中心离子价键的不同,金属卟啉结合 成不同类型的高分子。中心离子是四价的金属 (Sn、Ge)卟啉以共价键桥联聚合。 ;三价金 

属卟啉(Mn 、Co‘)以共价键一配位键混合做桥 联键进行聚合。 ;二价金属(Fe‘、Ru‘、Os·)卟 啉以配位键桥联聚合。 ” ,一般以氮为配位原 子。 轴向聚合金属卟啉的主要性能是导电性, 导电率最高可达5×10 S·ClTI一,这是因为高 共轭的卟啉核有18个 电子,当卟啉分子平面 用适当的桥联剂连接时,分子间的电子可轴向 流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高 分 子 通 报 1994年3月 表3均聚或与其它单体共聚的卟啉 

根据中心离子价键的不同,金属卟啉结合 成不同类型的高分子。中心离子是四价的金属 (Sn、Ge)卟啉以共价键桥联聚合。 }三价金 属卟啉(Mn。、Co。)以共价键一配位键混合做桥 联键进行聚合。 ;二价金属(Fe‘、Ru 、Os )卟 啉以配位键桥联聚合 ,一般以氮为配位原 子。 轴向聚合金属卟啉的主要性能是导电性, 导电率最高可达5×10 S·cm-。,这是因为高 共轭的卟啉核有18个 电子,当卟啉分子平面 用适当的桥联剂连接时,分子间的电子可轴向 流动。 

4平面聚合的卟啉(E) 聚酰亚胺卟啉(20)是由氨基取代的TPP 与均苯四甲酸酐反应而得。 。吡咯与7.-醛。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