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与激光治疗讲解
激光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及施图伦滴眼液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黄斑病变

均有较好 的疗效 , 差异 无统计 学意义。治 疗后 3个月 , 观察组 总有效率 为 8 % , 5 对
照 组 为 6 . 5 ; 疗 后 6个 月 , 察 组 79% 治 观
治疗方 法 : 激 光 冶 疗 : 用 光 太 ① 使
一
心 凹 周 同 的 新 生 铃 , 灌 注 Ⅸ , 动 脉 无 微 瘤 明 减 少 , 斑 水 肿 减 轻 , 野 无 改 变 , 黄 视 视 敏度 提 高 5~1d , P 0 B O S总 幅 值 变 化 l 0
~
34 0 3 0 0南 昌大 学 上 饶 医 院 ( 西 上 饶 ) 江
冶疗 前 后 对 所 有 患 者进 行 视 力 、 觉 电 生 视
视 力 情 况 : 察 组 与 对 照 绀 治 疗 前 及 观 冶 疗 后 1 月 视 力 比较 无 明 差 异 , 治 个 但 疗 后 3个 月 以上 观 察 组 中视 力提 高 , 定 稳 眼 数 明显 高 于对 照组 , 视 力 下 降 眼 数 较 而
眼 底 变 化 : 疗 后 两 组 的眼 底 病 变 都 治 得 到改 善 , 血管 瘤 , 灌 注 区 , 生 血管 微 无 新 及 黄斑 水 肿 大 部 分 消退 或 减 轻 , 1个 月 内 , 察 组 和 对 照 绀 比 较 无 明 差 异 ( 观 P > .5 ; 月 后 观 察 绀 疗 效 明 显优 00 )3个 埘 照组 ( P <00 ) 尤 其 在 预 防 新 生 ( .5 , 管 的 增 生 和 减 较 黄 斑 水 肿 方 面 , 果 效
00 ) . 5 。结 论 : 光 加 复 方 血 栓 通 胶 囊 内 激
大 的 血 管 及 分 支 , 周 1次 , 从 颞 下 、 每 再 颞
曲安奈德球周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曲安奈德球周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疗效观察黄斑水肿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视力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
黄斑格栅光凝是治疗继发性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黄斑中心凹无灌注和出血除外),但视力提高不显著。
对49例继发性黄斑水肿行光凝联合球周注射TA 的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6年5月~2007年12月收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49例(57眼),其中糖尿病性黄斑水肿35例(43眼),男19例(24眼),女16例(19眼)。
视网膜静脉阻塞致黄斑水肿14例(14眼),男8例(8眼),女6例(6眼)。
年龄35~72岁,视力0.05~0.4。
57眼中33眼有光凝史,但均未行黄斑格栅光凝。
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检查裸眼及矫正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压、散瞳检查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检查确诊临床有意义黄斑水肿。
采用美国IRIS倍频532激光机光凝:①局限性水肿:直接光凝微血管瘤,光斑75μm,时间0.1秒,能量60~150mw,微血管瘤发暗或发白即可。
②弥漫性黄斑水肿:采用C形光凝法,光斑75~125μm,时间0.1~0.15秒,能量100~250mw,光斑间距1~2光斑直径,共2~3排。
光凝术后患眼局部消毒后采用7号半钝针头,行球周注射TA(产地浙江仙琚)20mg加2%利多卡因0.5ml,注射后局部按压5分钟。
根据眼底情况间隔20天再注射,共2~4次。
注射完成后分别在1周、2周,4周、3个月、6个月观察记录视力、眼压、眼底情况,6个月后FFA及OCT检查。
疗效判断标准: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患者矫正视力,视力提高或下降:提高或下降2行或2行以上;视力不变:波动在2行以内。
FFA检查,水肿消退:黄斑区无明显荧光渗漏;水肿减轻:黄斑区荧光渗漏减少,50%以上吸收;水肿未退:吸收<50%。
结果视力:6个月后视力提高39眼(68.42%),视力不变14眼(24.56%),视力下降4眼(7.02%)。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杨海燕【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2(009)022【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5月-2010年7月确诊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50例(50眼)患者.采用曲安奈德4 mg玻璃体内注射,1周后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水肿的改善情况.结果:入选的50例(50眼)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前视力(0.10±0.08),术后1、3个月矫正视力分别为(0.22±0.15)和(0.29±0.17),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显示黄斑水肿明显消退或减轻(P<0.01).未见眼内感染、视网膜脱落、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以安全有效地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总页数】2页(P32-33)【作者】杨海燕【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周口,46600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和贝伐单抗/曲安奈德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的荟萃分析 [J], 麻南;李丹;高付林;胡莲娜2.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分析 [J], 曹慧民3.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 [J], 张荟;刘洋4.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 [J], 张荟;刘洋5.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J], 李维欣;谢桂丽;孙晓敏;王宇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氪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影 显 示 早 期 可 见 水 肿 范 围 为 暗 区 , 时 间 随
网膜 病 变 黄 斑 水 肿 的 疗 效 。方 法 : 据 眼 根
延 长 , 肿 区荧 光 渗 漏 并 着 染 , 成 强 水 形
荧光 。
底 荧光 血 管 造 影 ( F 检 查 糖 尿 病 视 网 F A)
膜病 变患者 显示有局 限性黄斑水肿 , 弥漫 性黄斑 水肿 , 或有 临床 意义 的黄斑 水 肿 ,
用 7 ~ 10 m 的 小 光 斑 , 黄 斑 中 心 5 0 ̄ 距 5 0 m 以 外 的 可 用 10~2 0 m 的 大 光 0 ̄ 0 0 ̄
尿病患者 中约 1% 伴 有黄 斑 水 肿 , 尿 0 糖
病 患者 病 程 >1 5年 的 黄斑 水 肿 可 高 达 2 % 。局 部光凝 是治疗 糖 尿病 性黄 斑 9 病变 的 有 效 措 施 , 组 病 例 中 大 约 有 本 8 %的黄斑水肿 的患者通 过氪 激 光治 疗 2 后水肿消失或减 轻。D ME的 主要病理 改 变是位 于毛 细血管 内皮细胞 的血 一视 网 膜 内屏障损坏 , 障损坏包括 3个主要 机 屏 制, 即细胞 连接 处破损 , 加 血管 内皮 细 增 胞问的渗漏 ; 胞破坏 , 失 血管 内皮 层 细 丧
采 用 多 波 长 氪 离子 激 光 治检 查 显示 的有 根 F 局限性黄斑 水肿 、 漫性 黄斑 水肿 、 弥 或有 临床意义 的黄斑水肿 的患者 , 采用 多波长 氪离子激 光 仪 , 氪 黄 激光 进 行 局 部 光 用 凝、 格栅 或改 良格栅 光凝 。局 部光 凝 , 用 氪黄激光封闭黄斑局部 渗漏 、 单个或 成簇 的微血管瘤 , 激光参数 : 光斑 , 近黄斑 中心
氪 激 光 局 部 光 凝 、 栅 或 改 良格 栅 样 光 格
改良格栅激光法治疗轻、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e e . eh d l ia d t o 0p t ns6 y sdan sdm l r d rt D i a ua d mab x mia dma M to sC i cl aa f ai t(4e e )ig oe i o eaeNP R wt m c lr e yea n — n 4 e d mo h e t n f pi lch rn etm ga h ( C )a dfn u u rsen a g ga h , 2 ains 3 y su dr etm d- i so t a o ee c o o rp y O T n u d sf oec i n i rp y 0 p t t(3 ee )n ew n o i o o c l o e l — c l gi p o c aua o MMG , 0 p t ns ( 1ys u d r e tt dt n lmaua r htc auain f d maua r h t og l in ( e r d o t P) 2 ai t 3 ee )n e n r io a e w a i clrgi p VA a dm clrtik esea n t n f r c tr r h tcauain (, , nh )w r l w d T P . C n a ua c ns xmiai sat ua i p ooog lt h o e ma gd o 1 3 6mo ts eef l e oo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与单纯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对比

早治疗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同时药物的正确选择也对其治疗结果具有严重影响。
在非增殖期,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复方血栓通胶囊的主要成分为中药三七, 并结合了黄芪、丹参等中药, 对于患者细胞氧代谢的加快、血小板的抑制和血液浓度的降低均具有积极作用, 是糖尿病引起病变的较好治疗药物[4]。
羟苯磺酸钙胶囊则是一种新型血管保护剂, 主要作用是抗氧和血管保护作用, 在以往临床治疗中显示, 该药对非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5-8], 但其单独使用对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则治疗效果不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血管瘤体积、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12.27± 1.90)cm 3、(1.56±0.52)mm 2、(310.16±9.39)μm、(1.81±0.62)、(0.53±0.21), 均优于对照组的(13.88±2.08)cm 3、(1.89± 1.02)mm 2、(331.38±10.23)μm、(2.21±0.87)、(0.45±0.1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显效8例, 有效19例, 无效23例, 总有效率为54.00%;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 有效22例, 无效13例, 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糖尿病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也说明了控制血糖血栓对该病治疗的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 复方血栓通胶囊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视网膜血管的增殖情况, 与羟苯磺酸钙联合使用, 可有效提高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 更大程度恢复患者视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1] 林慧, 张邓民, 衡昆山, 等. 光凝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山东医药, 2013, 49(40):74-75.[2] 许艳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光明中医,2011, 26(6):1230.[3] 林文雄, 臧晶, 鲍炯琳, 等. 复方血栓通胶囊和胰激肽酶原治疗NPD R的研究. 国际眼科杂志, 2011, 11(4):625-627.[4] 陈晓乐, 韩金涛, 陈晓鹏, 等.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卡波金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视野缺损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3):241-242.[5] 朱振涛. 眼底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国际眼科杂志. 2017, 17(2):288-290.[6] 裴瑞, 高珩.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hs-CRP、VEGF 和IGF-1水平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35):3896-3898, 3907.[7] 赵燕, 吴建华, 严立.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国际眼科杂志, 2017, 11(11): 168-171.[8] 蔡玲敏, 黄锦林, 卢益丽. 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3):228-230.[收稿日期:2019-01-17]康柏西普联合激光与单纯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对比陈达钻 赖均伟【摘要】 目的 探究康柏西普联合激光与单纯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分析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分析作者:吴福进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20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究康柏西普(COI)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DME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激光联合COI治疗)和对照组(35例,单纯激光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后眼压水平、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视野灰度值、视野平均缺损值、30°视野平均光阈值敏感度水平,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30°视野平均光阈值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MT、视野灰度值、视野平均缺损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COI联合激光治疗DME,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升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缓解黄斑水肿症状,其疗效显著高于单纯激光治疗,并且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康柏西普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力激光治疗doi:10.14033/ki.cfmr.2020.10.054 文獻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10-0-03Therapeutic Effect of Conbercept Combined with Laser on Diabetic Macular Edema/WU Fujin.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0, 18(10): -13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nbercept (COI) combined with laser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 Method: Seventy patients with DM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35 cases, laser combined with COI) and the control group (35 cases, laser alone).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level,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macular fovea retinal thickness (CMT), visual field gray value, visual field average defect value, 30 degree visual field average optical threshold sensitivity level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 After treatment,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nd 30 degree visual field average light threshold sensitiv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MT, visual field gray value and visual field average defect valu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level of the two groups (P>0.05). There were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COI combined with laser in the treatment of DME has prominent clinical efficac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of patients,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macular edema, its efficacy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laser alone, and has high safety, and has promotional value.[Key words] Conbercept Diabetic macular edema Visual acuity Laser therapyFirst-author’s address: Quanzhou First Hospital, Quanzhou 362000, China随着糖尿病患者人群的扩大,由于广大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不足,多数患者出现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类型,并且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这直接导致了视力受损的患者人群扩大,而引起患者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则是糖尿病性黄斑水肿[1]。
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需警惕黄斑水肿

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需警惕黄斑水肿在实际生活中不少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此时就要引起重视,警惕黄斑水肿,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旦出现黄斑水肿就可能发生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属于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如果疾病治疗干预不及时,就有可能引发患者失明。
所以在糖尿病患者的实际疾病干预过程中,应该重视血糖的控制,以便积极的进行对症治疗,避免疾病恶化,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需警惕黄斑水肿。
1.糖尿病患者为何会出现黄斑水肿?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显著表现。
因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其如果没有发生视网膜病变是不会出现黄斑水肿的,所以到底黄斑水肿的形成与何种因素有关呢?一般来说,因为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一种高血糖状态,此时非常容易出现视网膜、脉络膜的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容易导致蛋白成分通过血管壁渗透出来,在黄斑区域形成水肿。
2.糖尿病患者出现什么表现要警惕是黄斑水肿?黄斑区域一旦发生水肿,就可能出现视力下降,其视力下降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不少患者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昨天的视力还挺好,为何今天眼睛就看不到了。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感觉到近期几个月内出现了明显的视力减退,就需要及时进行干预,避免患者失明。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在非增殖期出现了黄斑水肿,就可能出现中心视力差等临床症状,患者此时越想要看清什么,就越看不清,此时看东西需要利用余光来看。
此外,患者还会出现看东西变形、弯曲的情况,如果看到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物体从直的变成弯曲状,就可能出现黄斑水肿。
另外,老年患者还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白内障,其伴随着白内障的加重,眼底看物体会逐渐变得模糊。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定期开展眼科检查,对于存在的疾病做到尽早发现和治疗。
1.糖尿病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黄斑其实存在于所有人的眼睛中央,因为黄斑是人眼睛中最关键敏锐的区域,人的视力良好本质上就是黄斑在发挥作用。
在眼科医院中,每年接受的糖尿病患者人数较多,存在黄斑水肿的患者年龄范围能从40岁到70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与激光治疗作者:曾铃,李晟,廖品正,代丽娟,余玲玲【摘要】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常见原因,自1962年激光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以来,根据资料和研究表明激光治疗黄斑水肿可以稳定和提高患者的视力。
本文就DME的病因分型、发病机制、治疗(主要是激光治疗的原理、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相关问题和合理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激光光凝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目前是西方发达国家四大致盲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已逐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和生存质量。
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是其导致视力损害的常见原因[1]。
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自1960年Meyer-Schwickerath首先用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激光光凝治疗在提高视力及减轻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方面疗效显著。
1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定义及分型(1)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黄斑中心凹一个视盘直径范围内的细胞外液积聚所致的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沉积[2]。
(2)美国早期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研究小组(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ETDRS)所定义的有临床意义黄斑水肿(clinically significant diabetic macular edema,CSDME)需具备以下一项或一项以上:①视网膜水肿增厚在距黄斑中心500 μm区域,或小于500 μm;②硬性渗出位于距黄斑中心500 μm区域,或小于500 μm,并伴有邻近视网膜增厚;③视网膜增厚至少有1个视盘直径(disk diameter,DD)范围,其任何部位病变皆距黄斑中心1DD范围之内[3]。
2 影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形成因素及其发病机制 2.1 影响DME形成的因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糖尿病的病程、玻璃体后脱离、妊娠与白内障手术、代谢控制。
2.2 发病机制 2.2.1 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血-视网膜屏障又分为内屏障和外屏障,内屏障是由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构成,外屏障是由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构成。
细胞外液主要来自血管内血液成分外流,其主要机制是视网膜内外屏障的破坏。
内屏障的破坏使微血管瘤渗漏或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胞外液聚集在神经纤维层和内核层之间。
外屏障的损害使脉络膜毛细血管内的大量液体进入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从而导致黄斑水肿,同时视网膜色素上皮泵功能缺损[4]减少了液体从视网膜神经感觉层流向脉络膜毛细血管。
2.2.2 血流动力学改变视网膜细胞外液的异常积聚导致黄斑水肿,其消长依赖水分在血管和组织间转运方向[5]。
依据Starling定律,血管与组织间的流体静力压差使水分由血管渗入组织,而血液和组织液间的渗透压差回收并保留水分。
正常状态下,两者保持平衡,组织和血管间无水分流动。
如果毛细血管和静脉的流体静力压升高,使水分由血管内渗入组织则引起水肿;反之若渗透压恒定,流体静力压下降,则减轻水肿。
2.2.3 视网膜灌注不足[6]有时黄斑水肿是由于黄斑缺血所造成的,对于这些病例无论做与不做光凝治疗,视力预后都很差。
黄斑缺血可能由于中心凹毛细血管丧失或黄斑外毛细血管无灌注或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引起。
而脉络膜缺血也可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功能障碍及血-视网膜外屏障破坏而造成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及黄斑水肿。
3 激光治疗治疗的目的是使增厚的视网膜消退,硬性渗出吸收。
高血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或妊娠所引起的液体潴留可能使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恶化,故通过控制血压和利尿等全身治疗可使视网膜毛细血管充盈压降低,减少视网膜渗漏及黄斑水肿。
对小部分有玻璃体黄斑牵引者,玻璃体切割术还是最有效的。
对大部分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病人,激光光凝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本文主要讨论激光光凝。
3.1 指征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或弥漫性黄斑水肿是黄斑光凝的指征(与视力无关)[7]:(1)可造成视网膜增厚和(或)硬性渗出,距黄斑中心≥500 μm区域内散在的视网膜高荧点或局部渗漏。
(2)考虑可造成视网膜增厚和硬性渗出的,距黄斑中心300~500 μm范围内的局部渗漏,如果原先已予治疗而CSDME持续存在,视力≤20/40,且治疗者不认为这种治疗可能损害残留的中心凹旁毛细血管网时。
(3)视网膜内弥漫渗漏的区域(视网膜内血管异常或视网膜毛细血管床弥漫渗漏)。
(4)增厚的视网膜无血管区除正常的中心凹无血管区(FAZ)。
3.2 机制激光光凝可直接封闭黄斑区扩张渗漏的毛细血管及其微血管瘤,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视网膜水肿;光能被视网膜色素上皮的黑色素吸收,其热量破坏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可清除失去功能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代之以新的有活力的细胞,重建新的完整的外层血-视网膜屏障[4];而且光能被视网膜色素上皮的黑色素吸收后也会破坏邻近的光感受器及一定范围的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这种组织学的改变影响了生理学的改变,使富含线粒体消耗大量的氧的光感受器被含线粒体极少耗氧量极低的神经胶质所取代,从而降低了视网膜外层的新陈代谢和耗氧量,使视网膜内层得到更多的营养和氧供。
同时光凝斑起到了窗口的作用,使氧从脉络膜穿过视网膜外层进入内层,提高了内层视网膜的氧压,使视网膜小动脉自主调节性收缩,动脉阻力增加,毛细血管和静脉的流体静力压下降,血管扩张得以缓解,依据Starling定律,血管内液体向组织间的渗出减少,使黄斑水肿减轻[5]。
3.3 光凝方法包括局灶性、格栅样和改良的格栅样光凝[8]。
直接光凝治疗局灶性荧光素渗漏灶;格栅样光凝治疗弥漫水肿增厚的视网膜。
初始治疗通常只做一次,当必须多次治疗时,它们应在这初始治疗后1个月内完成。
3.3.1 局灶性光凝对DME局灶性光凝的激光设置:(1)波长:氩绿,倍频532激光,氪黄激光或半导体激光;(2)曝光时间:0.15 s或更少,当治疗位于距黄斑中心500 μm内时推荐用0.05 s;(3)光斑:75~100 μm,当治疗距黄斑中心500 μm内时,用50~75 μm,中心500 μm 以外或成簇血管瘤用200~300 μm;(4)强度:病损变白或变暗,镜下成淡灰色。
直接光凝局灶性渗漏点,包括单个或成簇的血管瘤,以及局部光凝由一小段毛细血管引起的渗漏或由视网膜微血管异常(IRMA)引起的渗漏。
初次光凝应选择距黄斑中心500 μm范围内的局灶性渗漏,同时选择未被荧光素充盈的直径<125 μm的微血管瘤,光凝应避开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火焰状或碎片状出血和直径>125 μm的斑点状出血。
如果渗漏在出血灶内,且认为此渗漏明显与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环有关,即使该渗漏位于黄斑中心2DD范围内,也应予以光凝。
在黄斑中心1DD范围内的乳头黄斑束上不予光凝,除非在此范围中有明显造成黄斑水肿的病损,而且确定治疗这些病损不太可能损伤中央视力。
对于距黄斑中心500~3000 μm范围内的所有微血管瘤均须给予治疗,因为这些可引起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
治疗先选择距黄斑中心500 μm内有渗漏的微血管瘤。
如果随访黄斑水肿持续存在并且视力<20/40,中心凹周围毛细血管网良好,可考虑对距黄斑中心300 μm的微血管瘤做局灶性治疗。
为了减少旁中心暗点的出现,在距黄斑中心凹750 μm以内时应避免光斑重叠。
对于成簇的微血管瘤起始可用大光斑(200~500 μm)直接光凝,以后可用50~100 μm的光斑逐一光凝使瘤体本身发暗或发灰。
对于孤立散在的微动脉瘤,起始可用50~100 μm的光斑光凝,达到使其下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部分发白,发白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可以阻止光凝反应斑穿透,以保护Bruch膜不受到过量损伤,以后再用50 μm的光斑使微动脉瘤本身发暗或发灰。
治疗期最后,所有被治疗的微血管瘤应予再次检查,以确保已达到最终的反应点,并维持着。
因为许多微血管瘤光凝后可能开始出现变暗,随后又复变红而需补充治疗。
激光光凝时应注意精确聚焦于需要治疗的病损水平。
百事通 3.3.2 格栅样光凝对DME格栅样光凝的激光设置:(1)波长:氩绿,倍频532激光,氪黄激光或半导体激光;(2)曝光时间:0.1 s;(3)光斑:50~200 μm;(4)强度:淡的视网膜烧灼。
距黄斑中心500~3000 μm范围内弥漫性视网膜增厚区,认为是由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引起,必须进行格栅样光凝治疗。
格栅样光凝也可用于伴有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距黄斑中心500~3000 μm视网膜无血管区及成簇的微血管瘤,但通常不被重复应用于已行光凝治疗的区域。
方法:在黄斑中心及视盘500 μm以外的任何部位做C形或环形光凝,每个光凝斑间必须相隔一个光凝斑直径的间隙。
C形光凝为围绕黄斑区做光凝,只留下乳斑束区不做光凝。
环形光凝为围绕黄斑区做环形光凝即乳斑束区有渗漏也可做少许光凝。
格栅样光凝可延伸至所有方向,直到黄斑中心2DD的边缘或全视网膜光凝边界。
光凝斑一般不能作在距视盘500 μm以内,同时要避免大能量,高密度光斑方法。
对于格栅样光凝区中的局部渗漏灶应予局灶性光凝。
对于视网膜增厚距黄斑中心<500 μm者要立即治疗,应该考虑到其有严重丧失视力的危险。
对于硬性渗出距黄斑中心<500 μm,邻近视网膜有增厚,假使视力是正常的,不需要急于光凝治疗。
激光治疗后3~4个月必须进行检查,并考虑是否需补充局灶和(或)格栅样光凝,如果还存在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则还是要考虑补充光凝。
3.3.3 改良的格栅样光凝对DME改良格栅样光凝的激光设置:(1)波长:氩绿,倍频532激光,氪黄激光或半导体激光;(2)曝光时间:0.1 s;(3)光斑:100~200 μm;(4)强度:淡的视网膜烧灼。
对于弥漫性黄斑水肿的改良格栅样光凝,在中心凹旁到无血管区边缘以100 μm光斑做2~3排光凝斑,两个光凝斑间距约100 μm。
在所有弥漫性渗漏区用200 μm的光斑进行光凝,每两个光斑间隔大约200 μm。
在明显的局限性渗漏区再用200 μm的光斑重叠光凝。
4 激光光凝的副作用及并发症激光光凝的副作用及并发症主要是:(1)近期视力下降和黄斑水肿加重;(2)损伤黄斑中心凹;(3)视野缺损及旁中心暗点[9];(4)色觉障碍[10];(5)脉络膜新生血管膜[11]低能量和直径大于200 μm的光斑可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发生;(6)视网膜下纤维化:可以通过使用低能量和较大的光斑来避免;(7)光凝斑进行性扩大:如靠近中心,可影响中心视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