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

摘要:以《论语》这部儒家经典著作为例来全面探讨古今字、通假字的产生以及古今字和通假字之间容易发生混淆的原因与他们之间的联系。从字音、字形、时间、文字之间的性质联系等几方面结合《论语》字例来区别三者。指出在阅读和注释古书时应加以辨认和认真的区别,从而澄清人们对于三者的错误认识。

关键词:古今字;通假字;区别;论语

随着语文教学工作的深入,术语概念的明晰化已成为更好学习和研究古文的基础。古今字和通假字一直是传统文学中界限不清的术语。如语文教材中把“知”和“智”列入通假字的范畴,然而它们却是古今字。所以以《论语》为例来谈谈古今字、通假字的区别。

1、古今字

(1)产生的原因

上古时,汉字数量少,又由于汉语中普遍存在着一词多义、一音多义的现象。为了区别,后世就另造新字。于是古原字和后造新字就成为了古今字的关系。它们是不同历史时代的产物。如:辟——避,避的本意是法,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由本原字产生了假借义“躲避”,于是通过在原字的基础上添加形符构成后起字,分担“躲避”这一义项。古今字,指表达同一个字义时,因时代不同而出现的形体不同的汉字。

(2)古今字的产生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

A.词义引申而产生的古今字

古字表本义,今字表引申义。例如:说——悦《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刘槟楠《论语·正义》“说,乐也。皇本凡说皆作悦。说文有说无悦。悦是俗体。”“说”本义是说明、解释,引申义为高兴、喜悦、后来引申义写作“悦”。

古字表引申义,今字表本义。例如:华——花,华是古字,花是后起形声字。华的本义是花。在汉字演变中,华表示引申义华美、有文采;花,表示本义花朵。《论语·子罕》:“唐棣之华,偏其反而”。

B.词义假借而产生的古今字

本原字后来用作假借字,后起字表示本义。许慎《六书》中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今长是也。”例如:莫——暮《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莫”日落、傍晚之意。春秋时代“莫”产生了否定副词的假借用法,而“暮”倒表示了“莫”的本义。

本原字产生的假借义,添加形符构成后起字,分担义项。

辟——避,辟,甲骨文像一跪坐之人受刑具之形。《说文》:“辟,法也。”假借作躲避之意。《说文》:“避,固也。”如《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3)古今字的实质:历时的分化

古今字的出现有时间先后之别,古字产生在前,往往体现着造字的本义或最初的原始意义,今字产生在古字之后,往往分担对应古字引申和假借的义项。例如:弟——悌,“悌”意为对兄弟友爱。《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这个意义原由“弟”字来表示,为了把本义与引申义区分开,另造“悌”字表示兄弟友爱。但“悌”并不能表示“弟弟”。

古今字无论在字音还是字形、字义上都是有一定联系的,但最主要的是字形和字义上。在形体上,大部分古今字往往是在古字字形的基础上添加形符或者声符形成的,两者有继承关系。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在字义上有一定的引申和假借的意义联系。后在古字基础上造出的新字与古字相对应成为一对古今字。因此,古今字的实质是一种历时的汉字分化现象。

2.通假字

假借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许慎《六书》里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一种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清代学者许慎《六书》中提到的本无其字的假借称为“造字假借”,而把“本有其字”的假借叫做“用字假借”。通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般认为狭义的“通假”指本有本字的假借,不过实际上很多人把假借字跟假借字相通的现象(如“女”通“汝”)也包括在狭义的通假里。

(1)定义

通假字,是指古人在行文时不用本字,而写另一个与本字音同或音近、意义却无关的字来替代的现象。例如早晨的“早”,在《诗经·幽风·七月》:“四之日其

蚤”,因为两个字记录的声音相同,“蚤”和“早”二字通用。这说明本由其字的假借,与《六书》的造字法“假借”不同。通假不会产生新字,只有一种单纯音相近的借用。

(2)通假字的强烈特点:同音假借

通假字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古代汉字数目少,所以在古代汉语里,文字通假的现象相当普遍。

3.通假字和古今字的区别

从字义和字形上来判断,通假字一般在字形上没有继承关系。在字义上没有相关性,借字和本字之间仅仅是读音相同或相近。而古今字无论在字音、字形还是字义上都是有一定联系的,但最主要的是字形和字义上。大部分古今字在形体上,今字往往是在古字字形的基础上添加形符或声符形成的。从意义上看,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有一定的引申或假借的意义关系。

从时间上看,古今字是历时的角度产生的。而通假字则侧重同一平面的“共时”。本字与借字是在同一时间段内存在。通假字的借字是对于本字在书写上的简单代替,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那个时候是临时的。而古今字是汉字以形分化字义的一种手段。今字都是一些后来所造的新字。如“要——腰”是古今字,而“要——邀”是通假字。

但是仍然不能精确的区分通假字和古今字,因为实际上,偶尔也有通假字在字义或字形上的联系,而古字和今字之间具有假借关系的,大部分没有形体上的联系。

综上所述,古今字是汉字历时上的分化,通假字是共时上的临时借用。因为汉字发展的复杂情况,这两者容易出现交错情况,现把这两者的比较用表格表示:附表一:

参考文献:

1、吴兆基《论语》三秦出版社 2008年

2、史东《简明古汉语词典》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3年3月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赵广成《通假字浅说》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6年

5、洪成玉《古今字》语文出版社 199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