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单元测试卷

最新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单元测试卷
最新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测试卷(A)

一、填空题。

1.估算198×39时,把198看成(),把39看成(),估算结果是()。

2.计算208×24时,先算()乘()的积等于(),再算()乘()的积等于(),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结果是()。

3.190×90的积的末尾有()个0,550×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4.从2、0、9、7、5这5个数字中选出3个,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组成一个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积是()。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三位数乘一个两位数,积一定是个五位数。()

2.一个数的16倍是336,求这个数,列式为336×16。()

3.500×80的积的末尾有3个0。()

4.三位数乘两位数,如果因数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没有0。()

5.乘数中间有0,可以不乘。()

6.302×89的乘积大约是27000。()

7.乘法估算结果要比实际结果大。()

8.236×58的积的末尾数字是4。()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25×80积的末尾有()个0。

A.一

B.二

C.三

D.四

2.笔算128×27时,2与128相乘的积的末尾要与128中的()对齐。

A.1

B.2

C.8

D.都可以

3.150×60的积是()。

A.90

B.900

C.9000

D.90000

4.两数相乘积是180,如果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也乘3,那么积()。

A.不变

B.乘6

C.乘9

D.乘3

5.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乘10,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

A.乘10

B.除以10

C.不变

D.乘100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20×150=19×4=36×2=

200×90=42×2= 32×2=

2.列竖式计算。

145×34=302×28=324×25=

220×64=408×15= 207×23=

3.根据32×25=8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32×75=()320×25=()

64×75=() 32×()=4000

五、解决问题。

1.一列火车,有12节车厢,平均每节车厢可乘坐108人,这列火车可乘坐多少人?

2.“学雷锋日”共有295名同学参加志愿活动。如果每人清扫75平方米的公路,一天能清扫23000平方米吗?

3.学校买了15套《科技丛书》,每套13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4.新一佳超市购进60台豆浆机,每台豆浆机的批发价是180元。

(1)新一佳超市购买这些豆浆机共花多少元?

(2)超市在卖出40台后,开始搞促销活动。豆浆机全部售出后,超市一共赚了多少元?

原价:270元/台

促销价:199元/台

5.学校要为42名运动员购买统一的运动服,商场举行“买十送一”的活动,每套125元。学校买运动服至少要花多少元?

6.小明在做一道乘法题时,错把一个因数19看成了16,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312。正确的积是多少?

第二单元测试卷(A)答案

一、1. 200408000

2. 42088322020841604992

3. 23

4. 9752019500

二、1. ?2. ?3. ?4. ?5. ?6. √7. ?

8. ?

三、1. D2. B3. C4. C5. B

四、1. 30007672180008464

2. 4930845681001408061204761

3. 240080004800125

五、1. 108×12=1296(人)

2. 295×75≈22500(平方米)22500<23000不能

3. 130×15=1950(元)

4.(1)180×60=10800(元)

(2)(270-180)×40=3600(元)

(199-180)×(60-40)=380(元)

3600+380=3980(元)

5. 42÷(10+1)=3(次)……9(套)

3×10=30(套)

125×30+9×125=4875(元)

6. 312÷(19-16)×19=1976

第二单元测试卷(B)

一、直接写出得数。

21×6=11×6=32×3=66×3=

13×10= 130×6= 200×3= 120×6=

4×6+1= 1×3-2= 203×6= 33×6=

二、填空题。

1. 25×400的末尾有()个0。

2.根据38×60=2280,直接写出下面各算式的得数。

38×120=38×30=38×180=

19×60= 76×60= 38×240=

3.两数相乘,积是79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5,此时的积是()。

4.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小是()位数,最大是()位数。

5.在口算780×20时,先算(),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个0。

6.丽丽每分钟大约可以打115个字,她半小时大约可以打()个字。

7.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位数。

8. 504和68的积的最高位是()位。

三、判断题。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2.估算的结果比准确数要大一些。()

3.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两个0,则积的末尾共有两个0。()

4.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积也会扩大。()

5.在一个非0整数的末尾添两个0,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6.三位数乘两位数,如果因数的末尾没有0,那么积的末尾就没有0。()

四、列竖式计算。

692×13= 290×80= 201×17=

五、填一填。

因数15 150 1500 15 150

因数8 8 8 80 80

六、先算出每组第一小题的积,然后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95×2= 125×3= 840×4=

95×20= 125×30= 840×8=

950×20= 1250×30= 840×12=

七、估算。

八、知错就改。

九、解决问题。

1.下表是新华商场一天中部分商品的销售情况。

商品名称单价/元卖出数量

钢笔/支145 13

按摩椅/把970 7

运动装/套205 24

鞋/双99 36

(1)这一天中运动装的销售额比鞋的销售额多多少元?

(2)如果要买15把按摩椅,大约需要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解答出来。

2.一瓶果酱22元,超市新进了325瓶,7000元钱够吗?

3.康美服装店为了庆祝圣诞节,将一批售价120元的服装让利出售,买2件送1件,杨阿姨和同事们一起买了12件,共便宜了多少钱?

第二单元测试卷(B)

一、12666961981307806007202511218

198

二、1.4

2.456011406840114045609120

3.11850

4.四五

5.78×2 2

6.3450

7.四

8.万

三、1.?2.?3.?4.√5.√6.?

四、

五、120120012000120012000

六、(竖排)1901900190003753750375003360672010080

七、180009000300008500630032000 40005400560020000600010000

八、

1.九、1.(1)205×24=4920(元)99×36=3564(元)

4920-3564=1356(元)

答:运动装的销售额比鞋的销售额多1356元。

(2)970×15≈15000(元)

(3)(答案不唯一)钢笔的销售额是多少元?

145×13=1885(元)

2.22×325=7150(元)7150>7000不够

答:7000元不够。

3.2+1=312÷3=4120×4=480(元)

答:共便宜了480元钱。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优选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2数学第八册教案 第八册教案 题目:《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概念的界定: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环境、生活化 信息技术:IT是Internation 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处理功能的技术。 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是指在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课程通过人——机(网)——人互动的方式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使之不仅成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又可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使其实时传输视频、音频和文字等多媒体信息的功能,在课堂上发挥作用。信息技术环境与学科进行整合,不仅可以使教师教的轻松、高效,而且可以使学生学得愉快、优质。 生活化:“生活化”是将抽象的数学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化,实现数学向生活的回归。强调将数学对象化为现实原则,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数学,小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熟悉的生活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以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二、课题基本情况说明: 课题类别: 教师课题 课题组成员: 三、问题的提出 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知识时,能主动寻找真实的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熟悉的生活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力求唤起学生的情感,并促使转化为学生情感体验的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利用生活资源,让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第二次月考试卷(答案)

四年级数学试卷 第1页,共4页 四年级数学试卷 第2页,共4页 丽景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四年级数学试卷 命题人:石德春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成绩 书写 一、直接写出得数。(共10分,每个0.5分) 20×20= 400 1200÷30= 40 30×25= 750 370+530=900 85×2= 170 720÷8= 90 50×20=1000 280-198=82 122+318= 440 147÷7=21 880÷4=220 600×40=24000 2300-1100= 1200 180÷3=60 12×60=720 240÷8=30 250×4=1000 33×30=990 18×5=90 130×5=650 二、填空。(共32分,每空1分) 1.我们学过的数级包括( 个 )级、( 万 )级、( 亿 )级,每一级都有( 4 )个数位。 2.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上的数是8,百万位上的数是5,百位上的数是4, 其余数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数写作(805000400 ),读作 ( 八亿零五百万零四百 )。 3.三个千万,三个十万,三个千和八个一组成的数是( 30303008 ), 约是 ( 3030 )万。 4.线段有( 2 )个端点,射线有( 1 )个端点,直线有( 0 )个端点。 过两点能画( 1 )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 无数 )条直线。 5.一列火车每小时可行使60千米,它的速度可以写成( 60千米/小时 ),光的速度的每秒30万千米,可以写成( 30万千米/秒 )。 6.1平角=( 2 )直角=( 180 )度。 7.34080000=( 3408 )万 98000000000=( 980 )亿。 8.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8,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800 )。 9.如右图所示∠1=30°,∠2= 60°, ∠3= 90°, ∠4= 30° , ∠5= 150°。 10.在( )里填上“>” “<”或“=”。 234公顷 ( > )234000平方米 40000平方分米( = )400平方米 376公顷( < )4平方千米 2公顷( > )3000平方米 1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公顷=( 50000 )平方米 800平方厘米=( 8 )平方分米 1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000000 )平方米。 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共10分,每题2分) 1.下面各数,只读一个零的是( A )。 A .20600000 B.94000000 C.10600900 D.50220703 2.有一条( C )的长度是18厘米。 A 、直线 B 、射线 C 、线段 3.105°、85°和75°这三个角中,不能用一幅三角尺画出的角的是( B ) A 、105° B 、85° C 、75° 4.350×80的积末尾有( B )个0。 A . 2 B. 3 C. 4 D. 5 5.8□09≈8000方框里最大可填( B )。 A .0 B .4 C .9 D. 5 四、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共18分,每题3分) 218×42= 9156 408×16= 6528 36×128=4608 1 2 3 5 学校: 座位号: 考号: 班级: 姓名: -------------------------------------- 装------------------------------------- 订--------------------------------------线-------------------------------------------------------- 4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强化练习题-第一单元

北京课改版4数上-爬坡题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例1】2016年故宫接待游客16018540人次。 (1)千万位上的“1”表示( )个( )。 (2)这个数千位上是( ),表示( )个( )。 (3)这个数由( )个千万,( )个百万,( )个万,( )个千,( )个百和( )个十组成。 解析: (1)千万位的计数单位是千万,本数字中的千万位上是“1”,就表示1个千万。 (2)千位是从右向左数,第四位,是个级的最高位,本数字中千位上是8,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千位上是8表示有8个“千” (3)要分析这个数字的组成,需要观察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是几,有几个计数单位,从左向右看,千万位上是1,表示1个千万,百万位上是6,表示有6个百万,万位上是1,表示有1个万,千位上是8,表示8个千,百位上是5,表示5个百,十位上是4,表示4个十,那么这个数字是由1个千万,6个百万,1个万,8个千,5个百,4个十组成的。十万位和个位上都是0,没有计数单位。 解答: (1)1 千万 (2)8 8 千 (3)1 6 1 8 5 4 【例2】 解析: 根据这个数的读法:七千万零九, 可以知道,7在千万位上,9在个 位上,其余数位都是0,千万位与个位中间隔着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共6个数位,所以需在7和9之间填上6个0.

解答:6 【例3】5个亿、8个万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 解析: 写数时应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然后是万级,最后写个级,每级四个数位,写完后仔细核对。根据题意,知道亿位上是5,万位上是8,十位上是1,其他的所有数位上都没有单位,应该用0来占位。 解答:500080010 【例4】我国“神舟”六号飞船每小时大约飞行28153千米,每天大约飞行675672千米。请读出横线上的数字。 28153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5672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读数从高位读起,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万级或亿级的数,然后在后面加“万”字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不论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比如:28153这个数字,万级上只有万位有2个计数单位,读作“二万”,个级上从千位到个位的数字依次是8153,读作“八千一百五十三”,这个数字读作:二万八千一百五十三。 675672这个数字,万级上是67,读作“六十七万”,个级上是5672,读作“五千六百七十二”。这个数字读作:六十七万五千六百七十二。 解答: 二万八千一百五十三 六十七万五千六百七十二 【例5】下面是我国的几个省的人口统计,你能将这些省的人口数读出来吗? ①江苏省 78659903 ②河北省 71854202 ③山东省 95793065 ④河南省 94023567 ⑤广东省 104303132 ⑥四川省 80418200 解析: 读数时可以先划分数级,每四位为一级,然后从高级开始,逐级按照个级的方法读数,如:河北省 7185 4202 划分为个级和万级,先按个级的读数方法读万级的数,在最后加上“万”字,然后再读个级,读作:七千一百八十五万四千二百零二.每一级末尾的零不用读出来,如:四川省8041 8200读作:八千零四十一万八千二百,个级末尾的两个零都不用读出来. 解答: ①江苏省 78659903读作:七千八百六十五万九千九百零三 ②河北省 71854202 读作:七千一百八十五万四千二百零二 ③山东省 95793065读作:九千五百七十九万三千零六十五 ④河南省 94023567 读作:九千四百零二万三千五百六十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边形,因为它们都有条直的边,个角. 3.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度. 4.要使3□2÷3的商中间有0,且没有余数,□里应填.要使商的末尾有两个0,□里应填. 5.要使□32÷6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6.从80里面连续减去个5,结果是0. 7.在除法里,如果除数是7,余数最大的是. 8.1.56÷3.4=÷34;1.34÷0.25=÷1. 9.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以5,要使商不变,除数要. 10.400÷16=25,如果要使商增加2,除数不变,被除数必须增加. 11.最小的三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余数是. 12.□□÷5=16…□,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二.判断题 13.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判断对错) 1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判断对错)15.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判断对错) 16.“0”不能做除数,也不能做被除数..(判断对错) 17.如果被除数乘7,要使商不变,除数应除以7..(判断对错) 18.如果被除数的末尾有0,那么商的末尾一定有0..(判断对错) 三.选择题 19.钟面上9时,时针和分针成() A.锐角B.直角C.钝角D.平角 20.下列线中,线段是() A.B.C.D. 21.只有1组对边平行,且有两个角是90°这个四边形是()

A.长方形B.直角梯形C.平行四边形D.等腰梯形22.图中共有()个平行四边形. A.3B.4C.5D.6 23.在一个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与商都是75,除数是()A.1B.0C.75 24.564÷4的商的最高位是()位. A.百B.十C.个 25.4除800得多少?列式是() A.4×800B.4÷800C.800÷4 26.把12个圆片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第()种分法是正确的. A.B.C.D. 四.计算题 27.直接写出得数. 250×40=180×90=93×601=8190÷90=640÷80=374万+607万=49万﹣31万=540÷60=51×602≈812÷41≈39×41≈ 28.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25÷6=582÷4=800÷5=424÷7= 411÷6=243÷3=309÷3=※914÷3=29.0不能做. 五.操作题 30.过O点画射线AB的垂线,再过O点画射线AC的平行线. 六.解答题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 小数复习

一小数 、 . 。 分母是10的分数与一位小数对应,分母是100的分 数与两位小数对应,分母是 1000的分数与三位小数对 应…… 易错点:误认为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是 不对的,一定要注意“相邻” 二字。 巧记 小数读写并不难, 整数部分不用变, 小数部分按序排, 依次读写每个数, 计数单位不用读, 细心检查错不出。 同整数一样,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将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5=5.00,12=12.0等。 易错点:只有小数末尾的“0”去掉或者添上,小数 的大小不改变,不是小数点

开始比起 。 .... 2.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3.整数部分若相同,再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4.如果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依次向下比 ..... 。 较.,.直到比出大小 ...... 三、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 例: 100.51.005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例: 0.11511.5 四、小数的改写与近似数 (一)小数的改写 1.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的方法:用 ,如果进率是10、100、1000……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 可以直接把小数点相应的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例:20厘米=()米 因为厘米和米的进率是100,20÷100=0.2,所以20厘米=0.2米。 2.把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变,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字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的小数部分。 例:1米20厘米=()米 把1米中的“1”作为整数部分;20÷100=0.2,小数部分是

最新四年级上数学期末测试卷(北京课改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综合练习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直接写出得数。 50×300= 480÷12= 630÷70= 18×20= 900÷45= 400×50= 360÷4×80= 60×9-500= 二、填空。 (1)最小的自然数是( )。 (2)9个一千万再加上1个一千万,得到的数是一( )。 (3)2015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家旅游局监测的125 个传统热点景区共接待游客29621700人次。以上两个数据中( )是准确数,( )是近似数;把“ ”上的数精确到“万”位约是( )万。 (4)如果354□518≈354万,那么“□”里可以填的数中最大是( )。 (5)周角是( )°,周角的度数等于2个( )角的度数,等于4个( )角的度数。 (6)右图中∠1是( )角, ∠2是( )角, ∠1+∠2+∠3=( )° (7)四(1)班的丽丽和她的爸爸、妈妈三人中有一人 的身份证号码为:110106************ ,这是他们三人中( )的身份证号码。 (8)用 这六张卡片分别组成四个不读出“0”的六位数,按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9)同学们排成整齐的队列参加体操表演。蒋欣的前面有6 人,后面有11人,左面有4人,右面有5人。参加体操表演的共有( )人。 (10)照这样搭房子,搭6间用( )根小棒。 …… 三、选择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 )里。 (1)把1582000000精确到“亿”位约是( ) 亿。 A. 158 B. 16 C. 15 (2)b÷c的商是7,余数是34。如果b和c都乘 100,商是( )。 A. 7 B. 70 C. 700 (3)连接两点可以画出很多条线,其中( ) 最短。 A. 折线 B. 曲线 C. 线段 (4)12时30分,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 ) 。 A. 锐角 B. 钝角 C.平角 四、量一量、画一画。 (1)量出角的度数并标在图中。 (2)画一个锐角,并标出角的度数。 五、用竖式计算。 (1)39×602= (2)746÷57= 六、用简便方法计算。 (1)102+46+298+54 (2)115×8×125 1 9 7 3 4 0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想一想、填一填(每空1分,共28分) 1、8除一个三位数商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一个数除以6,余数可能是( ),是( )。 3、□325÷47,要使商是两位数应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应填( )。 4、甲数的17倍是850,甲数是( )。 5、17乘230的算式是( ),积是( ),表示( )个( )相加。 6、4512÷96的商的位是( )位,商是( )数,商是( )。 7、( )除以15商是12,余数是13。320是16的( )倍。 8、( )里能填几? 50×( )<310 28×( )<170 ( )×30<275 80×( )<565 75×( )<800 ( )×73<17 9. ( )除以15商是12,余数是13。 10.长方形的对边互相( ),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 11..两个数的商是53,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9倍,则商是()。 12.如果□54÷49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 );如果□43÷38的商是一位数,□里应填( )。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平行四边形是分外的长方形。( ) 2.钝角一定比直角大,比直角大的一定是钝角。( )

3.要使□77÷3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只能填4。( )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4倍,商也扩大到原来的4倍。() 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有四个直角的四边形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梯形 2.下列那一句话是错误的( )。 A、平行线延长也相交 B、梯形有无数条高 C、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3.梯形的四个角中不可能出现的角是( )。 A、直角 B、钝角 C、平角 4、一本书定价16元,王老师带了95元,他最多能买( ) A、4 B、5 C、6 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 )。 A、90度 B、180度 C、360度 四、按要求计算下面各题。(24分) 1、口算(6分) 210÷30= 480÷80= 540÷60= 600÷12= 350÷72≈250÷49≈ 340÷12 ≈ 424÷70≈ 810÷90= 16×60= 320÷40= 634÷89≈ 2、用竖式计算(12分) 650÷24= 304÷76= 304÷43=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填空( 18分) 1.□÷21=35……△中,当△最大时,这时□是()。 2.504除以21的商是()。 25的40倍是()。 3.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条射线。 4.()能量出它的长度,()没有端点,()有一端可以无限延长。5.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度。2时整时针和分针夹角是()度。 6.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7千米,小明从家到书店是268千米。小明坐汽车到书店需()小时。 7.经过两点能画()条直线,经过一点能画()条直线。 8.一条走廊长32米,每隔4米放一盆花(两端都放),要放()盆花。 9.在结果大于6的算式后面的□里画“√”。 99÷17□ 630÷90 □ 206÷46□ 10.在一道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差=100,则被减数是()。 11.要使□53÷48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要使□53÷48的商是二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二、判断对错(5分) 1.经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 2.3时30分时,分针与时针成直角,() 3. 13×5×2=13×(5×2)=13×10=130,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4.直线长度是射线长度的2倍。() 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5分) 1.960÷3÷4与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相等?() (1)960 ÷7 (2)960÷12 (3)960÷15 2.用4

(1) (2 (3) 3.下面各等式中符合加 法结合律的等式是( )。 (1)420+87=87+420 (2)36+a +49=(a +36)+49 (3)(86+b)+a=86+(b +a) (4)25×9×4=25×4×9 4. (1)正面 (2)侧面 (3)上面 5.下面各角中,( )度的角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来。 (1)5 (2)10 (3)15 (4)20 四、计算(35分) 1.直接写得数(5分) 800-780= 14×4= 56÷4= 25×4= 360+50= 90÷30 = 400÷80= 300-70= 7200÷90= 57÷19=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12分) 144÷24= 358÷52= 216÷36= 524÷87=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便运算(18分) 390-31×5 27×12÷54 128+78÷26 65+58+35 49×2×5 28+(167+72)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比最大的六位数大1的数是( ),它的最高位是( )位。 2.10个一万是( ),10个( )是一亿;由30个万和3个千组成的数是( )。 3.一个五位数,最高位和千位上都是3,这个数最小是( );一个数是由6个万、3个千和6个百组成的,这个数是( )。 4.用5个3和3个0组成的8位数中,只读一个零的八位数是( ),最大的八位数是( ),读作( )。 5.把5500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某市去年桃花节的旅游收入是300000000元,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元。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意义一样。( ) 2.七千五百零八万零五百写作75085000。( ) 3.400000000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4亿。( ) 4.60006000中的6个0都不读出来。( ) 5.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1000000张纸大约厚100米。( ) 6.最大的八位数比最大的七位数多九千万。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由2个百万、3个千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 A.五位数 B.六位数 C.七位数 2.一亿四千零五万零二写作( )。

A.14050002 B.140050002 C.140500020 3.使9□8765000最接近9亿时,□可填( )。 A.0 B.4 C.5 4.下面的数中,最大的是( )。 A.77000 B.707000 C.70万 5.一个数由8、4、1和5个0组成,这个数最大是( )。 A.84100000 B.81400000 C.14800000 6.在5和6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亿零六。 A.6 B.7 C.8 四、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793847 794837 793807 79405600 2.5005000 5050000 5500000 505000 五、按要求改写数。 1.把下面各数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89000000= 784000≈509000≈ 2.把下面各数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500000000= 9958200000≈ 7421305678≈

☆北京课改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学困生改进措施: 基础薄弱的他在学习上“前学后忘”,需要时常复习旧知。还要改变他惧怕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竞争心理。尽量争取家长的配合,逐渐地让他学会不懂就问。 对其严格要求,与他人对比让其意识自身不足,明白自身问题。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每周给其默写,抽背课文。课堂上多给他发言机会,引导他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适当地多给他做些练习卷,检查他各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采用多种方法(谈心、讲名人故事等)激发他的好胜心、荣誉感,每一次测试都要求他:字迹端正,认真审题,努力思考,反复检查。 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 当前,语文教学界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课程标准的改革工作。新课标所诠释出的教育理念推动着教学的发展,也引领着像我一样的徘徊于教育改革门槛的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下面我先谈一下对语文新课标的理解。 首先,新课标让我对语文教学理念有了崭新的辉煌。 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但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究竟是以传授知识为本,或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或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或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

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如果认识到此为止,语文就可能陷入“纯工具论”的误区或“工具理性主义”的泥潭。只是工具,就可以因为某种需要而转换职能、失却本我,嬗变为和其他工具等同的工具,语文就异化了。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人,语文就不复存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语文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因此,语文又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该文件来源于[一起学习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6290244.html,】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由于旧观念的痕迹很深,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很艰难的、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人们常说,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有人被飞驰的时代列车抛弃;同样,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时刻,也有人由于因循守旧而被时代洪流所淘汰,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新课标也带动了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定位。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学生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确,只求明了。 1、重读书,特别是重自读、重自由读书。当前,语文课上齐读书太多,整齐划一、气氛热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消减课堂上的沉闷。但齐读太多,教师不便了解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易发现读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还可能出现“滥竿充数”的“南郭先生”。因此,对“齐读”要适时、适度,不是不用,但不宜多用。 2、重积累,包括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对语文教学来说,主要是语言积累,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断都应要求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语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综合月考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综合月考题 一、填空题。 1、150°的是一副三角板上最小角的〔〕倍。 2、1周角=〔〕平角,1平角=〔〕直角。 3、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条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都〔〕。 4、长方形的四个内角和是〔〕度。 5、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红〔〕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 7、角的大小要看〔〕。 8、〔〕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假设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9、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 10、〔〕叫平行四边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1、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区分叫梯形的〔〕和〔〕,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叫等腰梯形。 12、〔〕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3、平行四边形具有〔〕性。平行四边形有〔〕组对应的

底和高。 14、平行四边形〔〕相等,〔〕也相等。 二、竖式计算,并验算。 352×60 590×45 945÷23 三、预算,将看成的数写在下面。 212×57 998×102 489×169 四、处置效果。 1、一个长方形的宽是8米,长是宽的5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周长又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0平方米,宽不变,长从40米添加到80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3、一块正方形纸板周长是20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假设要做6个这样的正方形纸板,需求多少平方米的纸板才够?

北京课改版英语课本四年级上

Lesson 1 Listen and say. Nice to see you again. 很高兴再次见到你们. We are glad to see you,too. 我们也很高兴见到你. Why are you so happy? 你们为什么这么开心? Because we are back to school again. I like school.我喜欢学校. Look and read. happy开心的 excited兴奋的 to laugh 笑 Story time 故事时间 I'm making a birthday cake for Lala. 我正在为拉拉做生日蛋糕. The dog doesn't know it. 小狗不知道这个. He is playing with Mike. 他正和迈克一起玩. Wow!What's that? 哇!那是什么? A birthday cake for me? 给我的生日蛋糕吗? What a happy surprise!真是个惊 喜! Let's read the words.读一读单词. again又,再 we我们 are是 glad 高兴的 too也 why为什么 Lesson 2 Listen and say Why do you look so sad today,Maomao? 毛毛,你今天为什么看起来难过? Because my dog is missing. 因为我的狗不见了. Where can he go?他会去哪里? I don't know.我不知道. Don't be sad.不要难过. I'm sure he will come back soon. 我肯定他会回来的 I hope so,too.我也希望是这样. Look and read. sad难过的 angry生气的 to cry哭 Story time 故事时间 只供学习与交流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综合月考题_题型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综合月考题_题型归纳 一、填空题。 1、150°的是一副三角板上最小角的()倍。 2、1周角=()平角,1平角=()直角。 3、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条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都()。 4、长方形的四个内角和是()度。 5、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 7、角的大小要看()。 8、()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9、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 10、()叫平行四边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1、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梯形的()和(),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叫等腰梯形。 12、()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3、平行四边形具有()性。平行四边形有()组对应的底和高。 14、平行四边形()相等,()也相等。 二、竖式计算,并验算。 352×60 590×45 945÷23 三、估算,将看成的数写在下面。 212×57 998×102 489×169 四、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的宽是8米,长是宽的5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周长又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0平方米,宽不变,长从40米增加到80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3、一块正方形纸板周长是20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要做6个这样的正方形纸板,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纸板才够?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我来填一填. (共12题;共36分) 1. (3分)从个位起,第________位是万位,第九位是________位. 2. (3分)读出下面的数. 1540370读作________ 4600300读作________ 3. (3分)208个30是________;145的24倍是________。 4. (3分)把21.75亿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亿。 5. (3分)705÷7的商的末尾有________个0。 6. (3分)丁老师有385元,他最多可以买________辆玩具车,还剩________元 7. (3分)6.68÷3.2=________÷________11.1÷0.78=________÷________ 16.3÷9.63=________÷________54.38÷6.4=________÷________ 8. (3分)三位数与四位数相乘,积最多有________位,最少有________位。 9. (3分)如果m>0,那么m÷________=1;________×m=0;m÷________=m; m×________=m2 。 10. (3分)526÷58,把58看作________试商,初商为________,商________了,所以应商________。

11. (3分)在下面的图形中,________是直线;________是射线;________是线段.(填字母) A. B. C. D. E. 12. (3分)线段有________个端点,射线有________个端点,直线有________个端点.过两点能画________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________条直线. 二、我是公正的小法官. (共10题;共30分) 13. (3分)判断对错. 90080000读作九千零八. 14. (3分)花市上,刘大伯卖出了18盆牡丹,每盆198元,估计能收入4000元左右。() 15. (3分)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二位是十位,第四位是千位。 16. (3分)两个小于1的数相乘,结果比两个因数都小。()

最新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学案

1.1大数的读法 项目内容 1.一万是()个一千,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 2.6050030是一个()位数,最高位上是(),表示()个(),“5”在()位, 表示5个()。 3.(1)长江流域面积为1807199平方千米。 (2)阳村小区的建筑面积是1000170平方米。 1807199和1000170如何读? 分析与解答: (1)1807199可分为()级和()级,读()级时按照()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 后面加一个“万”字,1807199读作:()。 (2)1000170可分为()级和()级,读()级时按照()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 后面加一个“万”字,1000170读作:()。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各级末尾的“0”(),每级中间连续有“0”只读()个“0”。 5.3006500读作:()读。读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个级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再在后面 加一个“万”或“亿”字;每一级中间的“0”只读()个,末尾的“0”()读。 6.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总面积约为17070000平方千米。读作:()。 7.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蒙古):面积1564000平方千米,共居住2800000人,这两个数分 别读作:()、()。 8.美丽的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0000平方米。读作:()。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数位和计数单位。学具准备:计数器。

参考答案 1.10一百万一千万 2.766百万万万 3.略 4.不读一 5.三百万六千五百1不 6.一千七百零七万 7.一百五十六万四千二百八十万 8.八百二十七万 1.2大数的写法 项目内容 1.读出下列各数。 70707070700707707070070777070707 2.十三亿七千零五十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五,一千九百六十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六十万 四千,说说你是怎样写上面这些数的。 分析与解答: (1)写十三亿七千零五十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五,我们可以在数位顺序表中写数,从高位 写起,写十三亿七千零五十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五,先写亿级的(),再写万级的(),然后在个级的四个数位上写(),所以十三亿七千零五十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五写作:()。 (2)写一千九百六十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我们可以在数位顺序表中写数,从高位写起, 写一千九百六十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先写万级的(),然后在个级上写(),所以一千九百六十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写作:()。 (3)写六十万四千时,先在万级上写(),再在个级上写(),所以写作:()。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万以上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 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占位。

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_题型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_题型归纳 日期:2016 年01 月19 日 用时: ____ 得分: ____ 一、填空。 1、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就在乘得的积末尾添,这样可以使运算简便。 2、500×30的末尾一共有个0;120×50的末尾一共有个0。 3、4个152是608,40个152可以看成是个608。 4、《现代汉语词典》有1722页,大约是页。 5、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会倍。 6、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时,这两条直线。 7、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的特性。 8、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9、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度。 二、判断。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 2、250×80的积末尾只有2个0…… √× 3、96×96的积是五位数…… √× 4、48×22的积一定大于1000…… √× 5、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6、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图形一定是长方形…… √× 三、选择。 1、380×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1 B.2 C.3 2、如果甲数乘乙数的积等于乙数,那么乙数一定是() A.1 B.0 C.10 D.2 3、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成4个()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4、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 A.平行四边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5、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圆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等腰梯形 四、计算 1、口算 3×10= 39×20= 24×30= 62×50= 140×80= 96×40= 43×60= 0×384= 2、列竖式计算 215×12= 331×24= 416×43= 524×19= 712×38= 813×58= 五、解决问题。 1、一个粮店3天售出大米的数量分别是430千克、380千克、407千克,这个粮店30天大约售出大米多少千克? 列式: 答:这个粮店3天大约售出大米千克。 2、公园里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够大象吃20天吗? 列式: 答:不够大象吃天。 3、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平原的速度是50千米/小时,在山区的速度是30千米/小时.这段路程有多长? 列式: 答:这段路程长千米。 4、把符合要求的图形序号填在横线里。 A、正方形 B、长方形 C、平形四边形 D、梯形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四个直角、 ②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没有直角 交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3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填空(26分) 1、70的14倍是( ),106与80相乘,积是()。 2、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有()个 端点。 3、136×42的积是()位数,积的个位是()。 4、()、()都可以无限延长,其中() 没有端点,()只有一个端点。 5、当两条直线相交成()时,这两条直线()。 6、在计算89×4×25时,可以先计算(),再算(),运用的定律是(),这个定律用字母表示为()。 7、85×25的积是()位数。125×80积的末尾有()个0。 8、3时整,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9、在○里填“>”“<”或“=”。 ×5 190×30 46×300 10、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0×()<281 600×()<4600 ()×700<2830 ()×30< 920 二、判断(6分) 1、一个20度的角,透过放大5倍的放大镜看是100度。 ( ) 2、一条射线OA,经过度量它的长度是5厘米。( ) 3、十字路口的斑马线是平行线。 ( )

4、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5、右图中有3个角( ) 6、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三、选择(4分) 1、()比直角大而比平角小。 A、锐角 B、钝角 C、周角 2、与480×40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A.48×40 B.24×800 C.480×400 3、角的大小与()有关。 A、角两边张开的大小 B、角两边的长短 C、角顶点的位置 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40倍,积也()。 A、不变 B、扩大40倍 C、缩小40倍 四、计算(30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15×30= 17×40= 190×0= 350×2= 60×70= 6×300= 20×50= 28×20= 60×16= 40×60= 2、竖式计算(12分) (1)306×24= (2)703×50= (3)280×36 (4) 35×440 3、简便计算下列各题(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