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瘦削.(xiāo)妖娆自惭形秽.(huì)断章取意

B.驾驭.(yù)濡养间.不容发(jiān)血雨腥风

C.渲.染(xuān)诡谲如火如荼.(tú)不屑置辨

D.筵.席(yàn)寂廖味同嚼.蜡(jiáo)铜墙铁壁

2.(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创作者应该创作出更多令人喜闻乐见

....的文艺节目,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不能

依靠低俗段子哗众取宠。

B..虽然网络媒体是新兴阅读方式,但在浮光掠影

....式的阅读下,我们更倾向于将其作为一种文化快餐。

C.从1958年参加工作开始,黄旭华一直战斗在核潜艇研制领域,孜孜不倦....、呕心沥血,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D.有了这些在假日中坚守岗位的劳动者的无悔付出,我们才能够外出饱览美景,和家人、

朋友共享天伦之乐

....。

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创卫生城市,创文明城区”活动开展以来,使社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面貌焕然

一新。

B.长江沿线环境大整治,不仅让长江岸线美了,居民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提升。

C.此次深圳航空开通的航线可由南昌直达乌鲁木齐,为旅客节省了1个多小时左右的旅行时间。

D.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广大干部积极发挥模范传统,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称赞。

4.(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实,不管身处何时,不论身在何地,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用心去做。

②所谓敬业精神,我认为,就是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③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于所从事工作的态度可能是这样的:有的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趋利避祸,缺乏起码的工作热忱;有的愤世嫉俗,怨天尤人。

④不过我想,咱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需要一份普通的工作来维持普通的生活。

⑤这些人在工作中牢骚满腹,抱怨连连,影响自己心情的同时,也污染周遭人的耳朵。

⑥也许,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品位、时尚、速食的年代,谈敬业精神好像有点落伍。

A.②①③⑤⑥④B.③①②⑥④⑤C.②⑥④③⑤①D.③⑤①②④⑥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

们竟不感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个温馨的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A.你看,那只船随波逐浪,这是多么美丽的风景啊!

B.但是,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会化为美丽的风景。

C.是啊!“长风破浪会有时,长挂云帆济沧海”!

D.可是,即使风浪再大,船也能安全通过。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6.(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巴山道中除夜①书怀

[唐]崔涂

迢递三巴②路,羁危③万里身。乱山残雪④夜,孤烛⑤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⑥.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⑦新。

【注释]①除夜:除夕。②迢(tiáo)递:遥远的样子。三巴: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

后亦多泛指四川。③羁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羁,寄寓异乡;危,艰危困苦。④残

雪:残余的积雪。⑤孤烛:一支烛。这里并非实指,而是说在这除夕之夜,孤烛独照,自己

更感到成了离家万里的异乡人了。⑥僮仆:未成年的仆人。亲:亲近。⑦岁华:年华。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离乡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三巴路”言路途遥远,“万里身”表地域艰险。

B.颔联中,“夜”点明了时间为除夕,“乱山”“残雪”点明了所处的环境,表现了羁旅之苦。C.颈联表现了诗人由于长期客居,与亲人骨肉远离,情感渐疏,而与僮仆朝夕相处则越发

亲近的无奈现实。

D.尾联中“明日”二字紧扣题中的“除夜”,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堪忍受异乡的漂泊之苦,

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核心是一个“悲”字,表达了诗人叹羁旅、思故乡念骨肉、感孤独等诸多纷杂的心

绪。

B.颔联写山用一“乱”字,写雪用一“残”字,既点明了时令,也写出了诗人纷杂的心态和

凄冷的心境。

C.颈联用笔巧妙,明写“僮仆”之亲,暗指“骨肉”疏远,陈述诗人当时处境的寂寞孤独

和生活的拮据困窘。

D.全诗语言朴素,抒情细腻,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感人至深。

7.(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

臣合契①,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

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②,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所嗤!”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

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④延长,为恶者降年⑤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⑥,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⑦,为人所笑。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删改)【注释】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意气相投。②钳口:闭口不言。③可:

岂,哪。④福祚(zuò):福禄,福分。⑤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此处指国运。⑥颜、

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损,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⑦不逮:不足之处,比不上。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故/君臣合契 B.卒/令不闻其过

C.朕与卿等/可得不慎 D.然/周则惟善是务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纳

②寻

③后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②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

(4)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用自己的话概括)

8.(8分)古诗文积累。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何似在人间。

(2)马作的卢飞快,。

(3),八年风味徒思浙。

(4),云归而岩穴暝。

(5)纷纷暮雪下辕门,。

(6),忽复乘舟梦日边。

(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8)山河破碎风飘絮,。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9.(17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都没有辜负青春

程丽芬

①那年,我考到城里的高中,母亲不放心我寄宿学校,把我托付给远房亲戚家。虽说是

亲戚,但平时不大走动,关系其实很疏远。

②第一天是母亲送我去的,我们背着米、拎着菜籽油。母亲脸上挂着谦卑的笑容,让我叫那对中年夫妇“舅舅”“舅妈”。舅舅是母亲的堂弟,在一家公司当经理,还是挺热心的。

③我就这样在亲戚家住下了,早饭一般我都自己出去买着吃,中午和晚上在学校吃。母亲每周都会来看我,买些零食和生活用品给我,走时总要关照我:“在别人家住着,要眼勤

手快。”我努力做一个听话的孩子,抢着帮他们打扫卫生,可是,生活还是有颇多不便。

④晚上洗澡,时间长一点,就听见舅妈在门外扯着嗓门问:“芬,你洗好了没有啊?”

我匆匆洗好出来,她喋喋不休道:“现在堿里都是按人均用水收费的,多用了水就要多给钱。”

⑤有一天晚上我看书时不小心睡着了,舅妈早晨开门进来问:“你是不是一晚上没有关

灯啊?”我害羞地点点头说:“昨晚看书太晚睡着了,忘了。”若是母亲知道我这么努力,估

计会表扬我吧。但是那天晚上放学回家,一开灯,忽然发现房间暗了许多,再一看,原先的

大灯泡已经被一个节能灯替代了,就着那灯光,恍惚着看书,眼睛很吃力。

⑥我觉得委屈,但不好说什么,毕竟住在别人家里,寄人篱下的生活,总要守点规矩的。于是我就尽量在学校把作业做妤,洗澡的事情可以忍忍,但书不能不看。在外面转悠了几圈,发现离学校不远的一家眼镜店门口可以看书,落地玻璃透出强烈的灯光,窗外正好有一个台阶,是个不错的地方。

⑦第一天,我发现有一个女孩也在那儿,她扎着马尾,衣服和书包都很旧,但很干净。

我们相视一笑。笫二天,她跟我打了声招呼:“嗨。”我们慢慢熟络,聊的话题也多了。她叫蕾,威绩很好,她母亲生她时难产去世了,父亲是个锅炉工,经常上夜班,用微薄的工资供

她上学。她很懂事,七八岁时就自己煮饭炒莱,家务活她基本都会做。她随身带着一张她母亲的照片,她说想母亲时就会拿出来看看,她相信母亲会保佑她的。她来这儿学习是为了节省家里的电费。尽管她的命运让人同情,但她一直都很乐观,总是充满活力。我们一起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互相鼓励,相约将来一起考大学。她总会让我想起峭壁上的小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都不屈不挠,努力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⑧有一天,我再去眼镜店门口看书的时候,发现台阶上有一张卡片,是蕾留下的。她说她父亲在上班时出了意外,不能供她上学了,希望我好好珍惜上学的机会,无论多苦多难都要坚持下去。

⑨她给我留了一个地址。高中毕业后我特地去找过她,那是一条很破旧的老街,已经准备拆迁了。然而,她没有在那里,也没有人知道她的下落。

⑩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多希望能和蕾一起分享,可惜她早已杳无音讯。

?多年后的一天,在某个超市门口,我敏感地觉察到身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我回头一看,怔了怔,竟然是蕾。她胖了些,面色也红润了不少,衣着打扮看起来不错。她说她现

在在深圳定居,那年她父亲出了意外不久就去世了,之后她就跟着表姐去了深圳打工,刚到那儿时人生地不熟,没有文凭,只能在服装厂里做最基层的活,又累又脏。但她不服输,不

想就此认命,于是参加了自考。

?我能想象这样的画面:一个花季少女,不愿向命运低头,一边是繁重的体力活,一边还要下班后努力学习,紧握梦想不放手。

?的确,蕾就是这样一个努力上进的女孩。老天不会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三年时间,

她拿到了自考文凭,应聘进了一家公司做会计。她在那里遇到了自己所爱的人,两个人一起奋斗,如今在深圳已有房有车,这次回来是想在老家买套房子,偶尔回来有个落脚的地方。

她说她留恋这儿,这儿有她的青春和太多的回忆,将来她会回来养老。

?峭壁上的小树,如今已长得枝叶茂盛,未来就算有再大的风雨,也不会让它畏惧。

?我们都没有辜负青春,在各自的人生路上努力奔跑,以各自的方式盛放美丽的梦想。

希望这份力量一直延续下去,让我们今生永无所惧。

(选自《文苑?感悟》2019年第1期)(1)蕾是一个努力上进的女孩,阅读全文,请按时间顺序梳理出蕾所经历的事件,将表格

内容填写完整。(每空限10字以内)

时间蕾所经历的事件

一出生母亲难产去世

七八岁时自己煮饭炒菜,做家务

高中时①

深圳打工时②

现如今③

(2)结合语境揣摩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①晚上洗澡,时间长一点,就听见舅妈在门外扯.着嗓门问:“芬,你洗好了没有啊?”

②我害羞

..地点点头说:“昨晚看书太晚睡着了,忘了。”

(3)说说第?段在文章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5)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感受。

10.(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剔红:天生的贵族

王平

①在一些历史古装电视剧中,你有没有注意到后宫中的起居、坐卧、把玩等各种器具大多是种红漆木器,而非金银珠宝。去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你会看到宫廷内各种用具和摆设

器物最多的也是那种红漆木器。

②这种红漆木器被称作“剔红”,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工艺品,远比金银珠宝贵重得多,

那可是奢侈品中的贵族。2017年5月,在英国伦敦苏富比中国艺术珍品拍卖会上,一件元

末明初剔红花卉纹大盘拍出了1568750英镑(约合人民币1400万元)。

③剔红何以如此昂贵?这就不得不说说它的材质和制作工艺了。

④剔红,又称雕红漆、红雕漆,是中国漆器工艺的一种,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

上层层髹红漆至一定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

⑤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可是事实上远不是说的这么简单。

⑥首先,既然是漆器,就少不了用到漆。剔红使用的天然漆取自漆树,需要用特定的刀子将树皮划开,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住。生长16年以上的漆树才可取漆,而一棵生长了20年的漆树一年的产漆量也不过250克。原材料如此来之不易,注定了剔红是天生的贵族。

⑦有了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它的制作工艺才是压轴大戏。

⑧剔红是在器物的胎型上,涂上几十层朱色大漆,待干后再雕刻出浮雕纹样。涂漆就是一道繁杂的工序,必须用真丝麻团沾染,以旋转揉捏的方式在胎型上擦拭。每一分力道都需拿捏准确,才能均匀上漆,相当不容易。涂完一层后,得等它干透,才能涂抹下一层。制作

一件剔红漆器,少则八九十层,多则两百层以上。每一道漆层都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只能慢

慢等其自然阴干。完成一件剔红成品,少则需半年,多则需两三年。想想,这该有多么不容

易啊!

⑨更不容易的是“剔”。

⑩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曾这样解释“剔”:“以硬碰硬为雕,以硬碰软为剔。”汉字就是这样奇妙,一个“别”宇既解释了剔红的制作方法,又道出了剔红制作的不容易。以硬碰软,

是指剔红雕刻制作工艺﹣﹣用坚硬的刀子在漆将干未干、呈牛皮糖状态时进行雕剔。漆干则脆,一剔就裂;漆湿则黏,沾刀无型。素胎上涂一层漆后,雕刻师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一

将干未干时进行雕剔。这个过程非常考验工匠下刀前的构图设计和刀功,要出刀无悔,运刀如笔才行。一刀出错,前功尽弃,不管你制作到了哪一步,这件漆器都无法挽回了。

?此外,从工匠手里出来的崭新的别红器具还不算成品。新制的剔红作品颜色过于明艳,略显俗气,还不是它最好的状态,还需要使用者双手摩挲,历经时间打磨,才能呈现成熟温婉的红,剔出的纹样才能活灵活现。也就是说,剔红必须使用多年,才能历久弥新,光彩照

人。

?想想看,这剔红是不是比金银珠宝更不易得?

?你也许会问,既然能剔红,那能不能“剔”别的?当然可以,根据漆色不同,剔红、

剔黄、剔绿、剔黑、剔彩等都是有的。别红技艺起源于唐朝,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

两代。因明朝皇帝姓朱(大红色),剔红受到宫廷专宠,就发扬光大了。加之早期流传下来

的其他作品很罕见,于是我们看到的都是剔红了。

(1)剔红为什么被称为“天生的贵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

(2)文章以《剔红:天生的贵族》为题有什么好处?

(3)文章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选择一种并简要分析。

(4)文章第⑩段引用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对“剔”的解释,有什么作用?

(5)随着《国家宝藏》节目的播出,备受冷落的“剔红”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国宝不仅

“活起来”了,也“火起来”了。请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11.(6分)综合性学习

某班开展了以“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200字左右。(6分)材料一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

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英勇负伤,失去

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2019年2月19日晚8时,《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直播,杜富国等11人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材料二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一爱因斯坦12.(50分)写作。

与朋友相伴的日子,我们相互鼓励,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我们享受亲情,温

暖甜蜜;与书籍相伴日子,我们博览古今,通晓世事;与梦想相伴的日子,我们不忘初心,

坚持奋请以“与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9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解答】 B

2.【解答】 D

3.【解答】 B

4.【解答】 C

5.【解答】 B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6.【解答】

(1)A

(2)C

7.【解答】

(1)B

(2)①接受、采纳②不久③后人((3分),每小题1分)

(3)①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独自保全自己的家族。(2分)

②我听说周朝与秦朝刚得到天下的时候,治理国家的方法没有不同的。(2分)

(4)君主能接受忠言,虚心纳谏,臣子能直言进谏。君主要施行仁政,关爱百姓。(围绕这几方面答题即可,3分)

【参考译文】

贞观三年,唐太宗对侍臣说:“君臣本应共同安定天下,安危与共,如果君主能接受(臣民)

忠诚的谏言,臣子能够直言进谏,那么君臣之间就会非常默契,这是自古以来治国所重视的。如果君主自身贤明,而臣子却不匡正辅佐,想要国家不危难灭亡,是不可能的。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独自保全自己的家族。像隋炀帝(为人非常)暴虐,臣子不敢进言,终于使他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最后隋朝灭亡,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杀死。这个惨痛的教训离我们并不久远,我和各位大臣哪能不谨慎,(我们)不能被后人所耻笑啊!”

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听说周朝与秦朝刚得到夭下的时候,治理国家的方法没有

不同的。但是周朝推行仁政,积累功徳,所以能够将自己的基业保持八百年。而秦朝肆意骄

奢淫逸,喜欢施行刑罚,所以只经历了两代就灭亡了。这难道不是施行仁政可以延长国运,

施行暴政则使国运衰败吗?我又听说桀、纣虽为帝王,(但是)即便与平民作比,平民也认

为自己受到了羞辱;颜回和闵损虽是平民,但与帝王作比,帝王也以此为荣耀。这也是帝王

应该感到羞惭的。我时常用这些事对照自己的行为,并经常告诫自己,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足,被人嗤笑。”

8.【解答】

(1)起舞弄清影

(2)弓如霹雳弦惊

(3)四面歌残终破楚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5)风掣红旗冻不翻

(6)闲来垂钓碧溪上

(7)略无慕艳意

(8)身世浮沉雨打萍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9.【解答】

(1)①父亲出意外,中断学业②一边打工一边自考③在深圳有房有车

(2)①扯”是动词,意思是“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洗澡时间长一点时舅妈故意叫

喊制止“我”的情景,体现了舅妈对“我”的不满与排斥,侧面表现了“我”高中寄宿舅妈

家时的委屈和苦楚。

②害羞”是神态描写,意思是“因胆怯、怕生或做错了事怕人嗤笑而心中不安;怕难为情”。文中指“我”因熬夜看书不小心睡着忘了关灯,面对舅妈的询问时不好意思的心理,为后文

大灯泡被一个节能灯替代,我”只能去眼镜店门口看书的情节埋下伏笔。

(3)结构上:与第⑦段末句相呼应。内容上:一语双关,把家境贫寒、生活艰难的蕾比作

“峭壁上的小树”,“枝叶茂盛”喻指蕾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幸福生活,借小树表现出蕾努

力上进、不畏艰难的性格,赞美了蕾坚毅顽强的美好品质。

(4)示例:这是作者对自己青春岁月的总结,也是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期望。“我”和蕾都在

艰难的青春岁月里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屈服、不低头、不懈怠、不惧雨打风吹,勇敢追

梦,实现梦想,拥抱美好。

(5)示例:青春时期总会有挫折、有痛苦,人生不可能处处美好,我们面临着竞争激烈的

中考,只有拼尽全力,才是对青春的不辜负,不要让自己的青春在平庸中度过。

10.【解答】

(1)原材料来之不易,制作工艺繁杂,打磨和使用时间长。

(2)点明了说明对象;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剔红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3)示例一:作比较。如第②段“这种红漆木器被称作?剔红’,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工艺品,远比金银珠宝贵重得多,那可是奢侈品中的贵族”一句,把剔红和金银珠宝相比较,突出了

剔红的艺术价值。

示例二:列数字。如第⑥段¨生长16年以上的漆树才可取漆,而一棵生长了20年的漆树年的产漆量也不过250克”一句,列举具体的数据,说明了其原材料的来之不易,使文章真实

可信。

(4)引用权威人士的话既解释了剔红的制作方法,又道出了剔红制作的不容易。

(5)示例:文化需要传播,走近百姓,回归大众视野,这样才能被大众所熟知。也就是说,

只有把文化交还给日常生活,博物馆里的文物才能真正复活,传统文化才能得以传承。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11.【解答】示例:同学们,人生短暂,我们应该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正如爱因斯坦

所言,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杜富国就是这样的人,他面对危险,毫不畏惧,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可以说,他的

勇敢与担当,放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让人钦佩。作为中学生,在追梦的路上,我们应该不断

努力,做最好的自已。或许,这样活着才是最有意义的。

12.【解答】

与阅读相伴的日子

时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人的生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港。

但在这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谁能说得清究竟又经历了多少次花开花落、斗转星移。在漫长人生旅途中,因为有你,我便了勇气和信心,在生活的道路上认真前进。

伴着色彩斑斓的图片图画,我在五彩缤纷中长大。那时,我的天空一片晴朗。美人鱼的

传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在童话的世界里长大。那时,我的心中有了爱恨情仇,我对未来

的路充满了期待;伴着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我在学校里长大。我的心中有了成功与失

败,我的心中有了甜蜜与苦涩。

我知道,我在长大。在这条路上,我随身携带着你,我亲密的旅伴“阅读”。伴着你,我走进了我国古代诗词这块丰厚的土地上。我理解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

我羡慕陶渊明的超脱;我敬佩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我知道了这世上的尽心尽力与赤胆忠诚;我领略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清

新与恬静,我的心也跟着清静起来;我感染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烈,我的心中充满无限豪情。伴着你,我走进了历史,我懂得了历史前进的曲折,一朝一代,盛

衰交替,战争的残酷,刀光剑影,战火连天,让百姓水深火热。伴着你,我学会了坚强、勇

敢、自信,每个人是平等的,只是在于你去不去奋斗、拼搏。只有这样,才能让你享受到成

功的喜悦。

我爱你,像白云爱蓝天一样;我恋你,就像鱼儿恋海水一般;我离不开你,就你天空离

不开星光…你是我的知已,你会微笑着倾听我的心,你会一起快乐地歌唱,一起骄傲地流泪,一次次会心地读你,一次次深深地启示,一次次真心地感动。

啊,阅读,愿你永远伴我成长。有你的感觉,真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