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ice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院(系):学号:

专业:实验人:

实验题目:运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Pspice软件的运用方法,以及电路仿真的基本方法。

2、学会用电路仿真的方法分析各种电路。

3、通过电路仿真的方法验证所学的各种电路基础定律,并了解各种电路的特性。

二、软件简介

Pspice是主要用于集成电路的分析程序,Pspice起初用在大规模电子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分析,后来推出了能在 PC上运行的Pspice软件。Pspice5.0以上版本是基于windows 操作环境。Pspice软件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于仿真设计:在实际制作电路之前,先进行计算机模拟,可根据模拟运行结果修改和优化电路设计,测试各种性能,不必涉及实际元器件及测试设备。

三、具体实验内容

A、电阻电路(实验一exe 3.38、实验二exe 3.57)

1、原理说明:

对于简单的电阻电路,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仿真分析时,现在要在capture环境(即Schematics程序)下画出电路图。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求电压的,因此,在绘制电路图时,一定要有零点(即接地点)。

同时,要可以用电路基础理论中的方法列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步骤:

(1)打开Schematics程序,进入画图界面。

(2)原理图界面点击Get New Part图标,添加常用库,点击Add Library ,将常用库添加进来。本例需添加Analog( 包含电阻、电容等无源器件),Soure(包含电压源、电流源等电源器件)。在相应的库中选取电阻R,电压源IDC, F1(实验一),以及地线GND,点取Place 放到界面上。

(3)调节好各元件的位置以及方向,并设好大小,最后连线,保存。

(4)按键盘“F11”(或界面smulate图标)开始仿真。如原理图无错误,则显示Pspice A/D 窗口。在本例中未设置其它分析,窗口无显示内容,关闭该窗口

(5)在原理图窗口中点击V,I工具栏按钮,图形将显示各节点电压和各元件电流值。

注意:

在做实验一exe 3.38时,要充分弄懂流控电流源的接法,并设置好参数(GIAN=3)。

3、结果分析

(1)对于实验一exe 3.38,画好原理图并做仿真分析得下图(exe 3.38),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支路的电流。

从仿真图可以看到:我们要求的i(0)=1.731;而我们通过电路基础定律求得的结果也是1.73(精确度不同)。

图(exe 3.38)

(2)对于实验二exe 3.57,画好原理图并做仿真分析得下图(exe 3.57),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支路的电流(网孔电流)。

从图中看出i(1)=1.584A;i(2)=1.094A;i(3)=1.243A;i(4)=878.72mA.

图(exe 3.57)

B、一阶电路(实验三exe 7.18、实验四prob 7.18)

1、实验原理

对于一节电阶电路,电路在一定条件下有一定的稳定状态,当条件改变,就要过度到新的稳定状态。从一种稳定状态转到另一种新的稳定状态往往不能跃变,而是需要一定的过渡过程(时间)的,这个物理过程就称为电路的过渡过程。电路的过渡过程往往为时短暂,所以在过渡过程中的工作状态成为暂态,因而过渡过程又称为暂态过程。

2、步骤

(1)开始的步骤与实验一实验二基本相同,也是先打开Schematics 程序,进入画图界面,然后选择元件放到界面上,调节好各元件的位置以及方向,并设好大小,最后连线,保存。

(2)仿真阶段比实验一实验二要稍微复杂,先要点击界面上的Analysis 图标,进入后选Setup 后,再勾选Transient ,点击进去设置合适(可多次重复调整直至合适)的坐标的轴长和间距,然后保存。

(3)按键盘 “F11”(或界面smulat e 图标)开始仿真。如原理图无错误,则显示Pspice A/D 窗口。

(4)再选择Trace/Add ,从中选择要测的值(实验三选v (R2:2)-v(r(3:2);实验四选择i (L1)),然后退出就可得到图像。

3、结果分析

(1)对于实验三exe 7.18,画好原理图如下图(exe 7.18),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元件的型号和数值。

图(exe 7.18)

通过仿真后,可以得到如下图表(exe 7.18)(注:由于无法直接得到电容两端电压,所以要以v (R2:2)-v(r(3:2)代替,不影响结果)。而通过电路基础理论知识同样可以计出v (t )=t

e --1810,其函数图像正是下图。

. 图表(exe 7.18)

(2)对于实验四prob 7.18,画好原理图如下图(prob 7.18),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元件的型号和数值。

图(prob 7.18)

通过仿真后,可以得到如下图表(prob 7.18)(注:此处则可以直接得到电感的电流,为I (L1))。而通过电路基础理论知识同样可以计出i(t)=t e 546-+,其函数图像正是下图。由此可见,用Pspice 走电路仿真既省时间又准确,可以免去大量复杂繁琐的计算。

图表(prob 7.18)

C、二阶电路(实验五exe 8.5、实验六exe 8.7)

1、实验原理

对于二节电阶电路,实则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动态电路。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与电路的参数有关,对应不同的电路参数,其响应有不同的特点.当调节电路的元件参数值,使电路的固有频率分别为负实数、共轭复数及虚数时,可获得单调地衰减、衰减振荡和等幅振荡的响应。在实验中可获得过阻尼、欠阻尼和临界阻尼三种响应。

2、步骤

(1)开始的步骤与实验三实验四基本相同,也是先打开Schematics程序,进入画图界面,然后选择元件放到界面上,调节好各元件的位置以及方向,并设好大小,最后连线,保存。

(2)仿真阶段点击界面上的Analysis图标,进入后选Setup后,再勾选Transient,点击进去设置合适的坐标的轴长和间距,然后保存。按键盘“F11”开始仿真。

(4)再选Trace/Add,从中选择要测的值(实验五选i(实验五选择i(L1)、i(l2)、i(l3)和v(c1)、v(c2)、v(c3);实验六选亦然),然后退出就可得到图像。

3、结果分析

(1)对于实验五exe 8.5,在原理图界面画出三个电路图。三个原理图除电阻R 的值不同(分别为R1=1.923,R2=5,R3=6.25)其他相同,如下图(exe 8.5)(为节省空间此处只给出其中一个图,其他两图省略。),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元件的型号和数值。

图(exe 8.5)

通过仿真后,直接测可以得到通过L1、L2、L3的电流i(l1)、i(l2)、i(l3)与时间的坐标如下图表一(exe 8.5),由此可清晰地看出在欠阻尼(R= 1.923)、临界阻尼(R=5)、过阻尼(R=6.25)时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同时亦可直接测出C1、C2、C3两端的电压在欠阻尼(R= 1.923)、临界阻尼(R=5)、过阻尼(R=6.25)时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图表二(exe

8.5)

图表一(exe 8.5)

图表二(exe 8.5)

(1)对于实验六exe 8.7,在原理图界面画出三个电路图。三个原理图除电阻R 的值不同(分别为R1=5,R2=4,R3=1)其他相同,如下图(exe 8.7)(为节省空间此处只给出其中一个图,其他两图省略。),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元件的型号和数值。

图(exe 8.7)

通过仿真后,直接测可以得到通过L1、L2、L3的电流i(l1)、i(l2)、i(l3)与时间的坐标如下图表一(exe 8.7),由此可清晰地看出在欠阻尼(R= 1)、临界阻尼(R=4)、过阻尼(R=5)时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同时亦可直接测出C1、C2、C3两端的电压在欠阻尼(R= 1)、临界阻尼(R=4)、过阻尼(R=5)时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图表二(exe 8.5)

图表一(exe 8.7)I-t图像

表二(exe 8.5)V-t图像

四、实验细节以及问题

(1)在安装Pspice软件时,如果忘记选择Schematics程序,只是按默认选项去安装,将无法运行Schematics程序,也就无法画原理图惊醒仿真。

(2)了解各种元件的名称,有助于提高实验速度。例如:R—电阻、C—电容、D—

二极管、L—电感;受控源:E—VCVS 、F—CCCS、G—VCCS、H—CCVS;独立源: I—

独立电流、V—独立电压源;开关: W—流控开关、S—压控开关;GND—地线。

(3)接受控源时要注意分清那条是受控线路,以及电流方向。另外,还要不忘设置参数。

(4)每个原理图都必须接地,否则计算机将无法列电路方程求电路电压值。

(5)做一二阶电路仿真时,要注意电容电感初始值的设置。

五、个人小结

在开始做本次仿真实验之前,阅读有关Pspice软件的介绍以及使用的书籍,掌握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和相关功能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了解并熟悉了软件的使用,做仿真时才不会不知所措。另外,掌握理论知识是做实验的前提,因此学好理论是十分关键的一部分。如果理论知识不过关,就无法用理论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如果仿真过程出错也很难检查出来。

而在学习软件使用时,也不可单看书本或者看教程。如果只是空看书本,既很难看懂也记不住相关操作。所以要一边看书一边动手操作,这样才有较高的效率,而且效果也更好。同时做好笔记也是相当关键的,在遇到一些问题时要及时记下来,并寻求解决方法。遇到一些比较巧妙的方法是也要记下来,以防忘记。还有,在学习过程中,请教其他同学也是在所难免的,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相当有限的,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要学会互相学习,这样在效率和效果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请教其他同学时不能只是单单记住操作,还要明白为什么,真正弄懂问题。

在做仿真实验是,细心谨慎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要本着科学研究的严谨务实作风。如果实验时不够认真细心,很容易出差错。就如忘记设置电融电感的参数会引来许多问题。另外,在做仿真时要结合理论课的知识先估计结果,看最后是否与预期相应。如果不同要深入分析,找原因,弄明白其中的究竟。在这过个过程,我们不但要学会用Pspice进行仿真,也要通过仿真加深对理论课知识的理解。

做了这个实验以后,收获的不仅仅是学会了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仿真。而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了自己学习的能力,以及同学互相合作互相学习的能力。另外,培养科学研究的严谨科学的精神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电路计算机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计算机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

实验一直流电路工作点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Pspice软件,熟悉它的工作流程,即绘制电路图、元件类别的选择及其参数的赋值、分析类型的建立及其参数的设置、Probe窗口的设置和分析的运行过程等。 2、学习使用Pspice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的操作步骤。 二、原理与说明 对于电阻电路,可以用直观法(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列写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对电路进行分析的。 使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时,首先在capture环境下编辑电路,用PSPICE 的元件符号库绘制电路图并进行编辑、存盘。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 动”进行电路分析了。需要强调的是,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自动”列写节点电 压方程的,因此,在绘制电路图时,一定要有参考节点(即接地点)。此外,一个元件为一 条“支路”(branch),要注意支路(也就是元件)的参考方向。对于二端元件的参考方向定 义为正端子指向负端子。 三、示例实验 应用PSPICE求解图1-1所示电路个节点电压和各支路电流。 图1-1 直流电路分析电路图

4.000V R2 1 2.000A 0V Idc2 4Adc 4.000A 6.000V R1 1 4.000A Idc1 2Adc 2.000A R3 3 2.000A 图1-2 仿真结果 四、选做实验 1、实验电路图 (1)直流工作点分析,即求各节点电压和各元件电压和电流。 (2)直流扫描分析,即当电压源Us1的电压在0-12V之间变化时,求负载电阻R L中电流I RL随电压源Us1的变化曲线。 R4 3 Is3 2Adc 0Vs2 10Vdc RL 1 Is1 1Adc Is2 1Adc R1 4 I Is5 3Adc R2 2 12Vdc IPRINT Vs3 5Vdc Vs4 7Vdc 图1-3 选做实验电路图 2、仿真结果

电路仿真实验

实验一 直流电路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路计算机仿真设计软件PSPICE for Windows 的工作原理及步骤。 2、学习应用PSPICE 编程电路,设置分析类型与分析输出方式,并进行电路的仿真分析。 3、学会应用PSPICE 进行直流电路的仿真分析。 二、仿真实验例题 应用PSPICE 进行直流电路的仿真分析: (1)应用PSPICE 求解图1.1所示电路节点电压。 (2)在0-20V 范围内,调节电压源2V 的源电压,观察负载电阻L R 的电压变化。总结 L R 与2V 之间的关系。 图1.1 直流电路试验电路例题 操作步骤: (一)画电路图 (1)用鼠标单击“开始”按钮,再在“程序”项中打开Schematics 程序(单击Schematics )则屏幕上出现Schematics 程序主窗口如图1.2所示。 图1.2 Schematics 程序主窗口 (2)选择菜单中Draw|Get New Part 项或单击图标工具栏中“”图标,弹出如图1.3所

示的元件浏览窗口Part Browser。 (3)在Part Name编辑框中输入元件名称。此时,在Description信息窗口中出现该元器件的描述信息,这里我们先输入直流电压源名称VDC。(如果不知道元器件名称,可以单击Libraries,打开库浏览器Library Browser,在Library窗口中单击所需元件相应的库类型,移动Part窗口中右侧滚动条,单击列表中的元器件,在Description中查看描述信息,判断所选器件是否需要,若是,则单击OK关闭Library Browser,此时,Part Browser对话窗的Part Name编辑框中显示的即为选中的元器件。 (4)单击Place,将鼠标箭头移出Part Browser窗口。这时箭头处出现该元器件符号。 (5)移动箭头将元器件拖到合适的位置,若需要,可以用快捷键Ctrl+R或Ctrl+F旋转或翻转符号(也可用菜单项Edit|Rotate或Edit|Flip来完成)。 (6)单击鼠标左键,将元器件放置在页面上。此时,VDC出现在原理图页面上。如果需要可继续单击左键,放置多个同类元器件,它们的标号自动排序。 (7)单击右键结束放置操作。 (8)用鼠标单击Part Name编辑框,将焦点移回Part Name编辑框中。 (9)重复(3)到(7)的步骤。将其它元器件,如电阻(R)、电源(IDC)和地(EGND)放置在页面上。 (10)元器件放置完后,单击Close关闭Part Browser窗口。 还有另一种放置元器件的方法:如果知道所用元器件的名称可以不打开Part Browser窗口,直接在“”中输入源器件名称并按Enter键,将元器件调出,放置在页面上。 如果想删除不需要的元器件,可以用鼠标单击选中该元器件(元器件符号变成红色),然后选择菜单项Edit|Cut就可以将元件删除(也可用键盘上的Delete键删除)。 2、画电路连线 (1)选择菜单Draw|Wire或点击“”图标,此时鼠标箭头变成一只笔。 (2)将笔尖移到元件引脚端点击左键,再将笔尖移到要连接的另一元件引脚端单击左键,则完成一根连线的连接。 (3)重复第(2)步画完所有连线。 (4)单击右键,取消画线状态。

Pspice仿真报告(串并联振荡电路分析)

第三次高频电子线路小班课 Pspice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此处为校徽 研究题目:串并联振荡电路分析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402班 组别:第六组 组员: ***:主讲人 ***:仿真运行 ***:PPT制作 ***:文档整理

一、仿真实验题目: 6.将第4题中R1的电阻值改为4KΩ,试观察振荡电路输出波形,此时将电阻R2改为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设此电阻值仍为10K Ω,随温度呈线性变化关系,在电阻模型参数中取Tc1=-0.13),设电路工作在28度,再次分析电路,记录输出波形,并分析原因。 图PSP-1-(1) 热敏电阻值的计算: R2=R ES=R*r*[1+Tc1*(T-T0)+Tc2*(T-T0)*2]=10*1*[1-0.13*(28-27)]=8.7KΩ环路增益:T(w0)=(R1+R2) / 3R1 二.仿真电路原理图: 图PSP-2-(1)

三.参数 图PSP-3-(1)输入文件 图PSP-3-(2)

图PSP-3-(3) 四代码: **** 11/03/16 23:11:30 ******* PSpice 10.5.0 (Jan 2005) ******* ID# 0 ******** ** Profile: "SCHEMATIC1-DCSweep" [ F:\pspice jinshzuhen-pspicefiles\schematic1\dcsweep.sim ] **** CIRCUIT DESCRIPTION ****************************************************************************** ** Creating circuit file "DCSweep.cir" ** WARNING: THIS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FILE MAY BE OVERWRITTEN BY SUBSEQUENT

Pspice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院(系):学号: 专业:实验人: 实验题目:运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Pspice软件的运用方法,以及电路仿真的基本方法。 2、学会用电路仿真的方法分析各种电路。 3、通过电路仿真的方法验证所学的各种电路基础定律,并了解各种电路的特性。 二、软件简介 Pspice是主要用于集成电路的分析程序,Pspice起初用在大规模电子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分析,后来推出了能在 PC上运行的Pspice软件。Pspice5.0以上版本是基于windows 操作环境。Pspice软件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于仿真设计:在实际制作电路之前,先进行计算机模拟,可根据模拟运行结果修改和优化电路设计,测试各种性能,不必涉及实际元器件及测试设备。 三、具体实验内容 A、电阻电路(实验一exe 3.38、实验二exe 3.57) 1、原理说明: 对于简单的电阻电路,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仿真分析时,现在要在capture环境(即Schematics程序)下画出电路图。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求电压的,因此,在绘制电路图时,一定要有零点(即接地点)。 同时,要可以用电路基础理论中的方法列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步骤: (1)打开Schematics程序,进入画图界面。 (2)原理图界面点击Get New Part图标,添加常用库,点击Add Library ,将常用库添加进来。本例需添加Analog( 包含电阻、电容等无源器件),Soure(包含电压源、电流源等电源器件)。在相应的库中选取电阻R,电压源IDC, F1(实验一),以及地线GND,点取Place 放到界面上。 (3)调节好各元件的位置以及方向,并设好大小,最后连线,保存。 (4)按键盘“F11”(或界面smulate图标)开始仿真。如原理图无错误,则显示Pspice A/D 窗口。在本例中未设置其它分析,窗口无显示内容,关闭该窗口 (5)在原理图窗口中点击V,I工具栏按钮,图形将显示各节点电压和各元件电流值。 注意: 在做实验一exe 3.38时,要充分弄懂流控电流源的接法,并设置好参数(GIAN=3)。 3、结果分析 (1)对于实验一exe 3.38,画好原理图并做仿真分析得下图(exe 3.38),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支路的电流。

PSpice电路仿真报告

PSpice 电路仿真报告 ——11351003 陈纪凯 一、 实验目的 1. 学会Pspice 电路仿真软件的基本使用 2. 掌握直流电路分析、瞬态电路分析等仿真分析方法 二、 实验准备 1. 阅读PSpice 软件的使用说明 2. 掌握节点法和网孔法来分析直流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流和电压 3. 掌握用函数式表示一阶、二队电路中某些元件的电流和电压 三、 实验原理 用PSpice 仿真电路中各元件属性并与计算理论值比较,得出结论。 四、 实验内容 A. P113 3.38 1. 该测试电路如图a-1所示。输入该电路图,设置好元件属性和合适的分析方法,按 Analysis/Simulate 仿真该电路。 图a -1 图a-2 2. 仿真结果如图a-2所示。 3. 比较图a-2中仿真出来的数据与理论计算出来的数据。 计算值为: 1.731i A =,153.076V V =,262.885V V = 仿真值为: 1.731i A =,153.08V V =,262.89V V = 经比较,发现计算值与仿真值只是精确度不一样,精确值相等。 B. P116 3.57 1. 该测试电路图如图b-1如示。设置好元件属性及仿真方法。

图b- 1图b- 2 2.仿真出来的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值如图b-2所示。 3.比较仿真值与理论计算值。 计算值:用网孔分析法得到线性方程组如下: 用matlab解上述方程得 i=1.5835A, i=1.0938A, i=1.2426A, i=-0.8787A 即 1234 i=1.584A, i=1.094A, i=1.243A, i=-0.87872A 从图b-2可以读出仿真值: 1234把计算值当作真实值,把仿真值当作测量值,计算相对误差如下表

PSPICE模电仿真答案

Pspise模电仿真实验 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一晶体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共射放大电路的参数选取方法。 2、学习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了解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 能的影响。 3、学习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分析方法 4、学习放大电路数输入、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以及频率特性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确定并调整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由稳定静态工作点,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条件一:I 1>>I BQ I 1 =(5~10)I B 条件二:V B >>V BE V B =3~5V 选择好了V B ,又由 B BE B E EQ CQ V V V R I I - == 计算出Re 再选定I 1,又由 2 1(5~10) B B b BQ V V R I I == 计算出R b2 再由 1 1(5~10) B C C B b BQ Vcc V V V R I I -- == 计算出R b1 2、确定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 v (1)RL=∞(开路)

FREQ = 3.5k VAMPL = 4m VOFF = 0 Frequency 1.0KHz 3.0KHz 10KHz 30KHz 100KHz V(C1:2) 6.9993mV 6.9994mV 6.9995mV 6.9996mV 可读出此时,f =3.5kHZ 时,输入电压为6.993mv

FREQ = 3.5k VAMPL = 4m VOFF = 0 Frequency 1.0KHz 3.0KHz 10KHz 30KHz 100KHz V(C2:2) 0.995V 0.996V 0.997V 0.998V 得此时,f=3.5kHZ 时,输出电压为0.9974v 由上可知,当RL 开路时,电压放大倍数为0..9974V/6.993mv=143,满足要求。 (2)RL=3k Ω

PSpice音频放大电路仿真

PSpice音频放大电路仿真 ------------------------------------------------------------------------------------------------ PSpice音频放大电路仿真 EDA技术课程考察报告 题目: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18号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与仿真分析 一(设计目的 1.掌握pspice软件的各种操作 2.掌握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原理,并会对其进行特性分析 3.分析各种元件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4.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在PS绘制电路图 2.设置参数并进行仿真分析 3.进行Bais point偏值点的分析 4.进行瞬态分析Time Domain(Transient),调出输出波形 5.进行AC Sweep/Noise分析,算出放大倍数 三(设计原理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的作用是给音频放大器的负载R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

地小,效率尽可能高。音频放大器的目的—————————————————————————————————————— ------------------------------------------------------------------------------------------------ 是以要求的音量和功率水平在发声输出元件上重新产生真实、高效和低失真的输入音频信号。音频频率范围约为20 Hz,20 kHz,因此放大器必须在此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本设计中要求设计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在输入正弦波幅度=280mV,负载电阻等于8Ω的条件下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o?2W,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50Hz~15KHz,在最大输出功率下非线性失真系数r?3%。 驱动级应用运算放大器μA741来驱动互补输出级功放电路,功率输出级由双电源供电的OCL互补对称功放电路构成。为了克服交越失真,由二极管和电阻构成输出级的偏置电路,以使输出级工作于甲乙类状态。为了稳定工作状态和功率增益并减小失真,电路中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本课程设计是一个OCL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复合管无输出耦合电容,并采用正负两组双电源供电。综合了模拟电路中的许多理论知识,巩固了用运放和三级管组成电路的应用,负反馈放大电路基本运算电路的性能与作用。 原理图如下: 此推挽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为甲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之所以设为甲乙类而不是乙类,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交越失真”。若设置为乙类状态,由于两管的静态工作点取在晶体管输入特性曲线的截止点上,因而没有基极偏流。这时由于管子输入特性曲线有一段死区,而且死区附近非线性又比较严重,因而在有信号输入、引起两管交替工作时,在交替点的前后便会出现一段两管电流均为零或非线性严重的波形;对应地,在负载上便产生了交越失真。——————————————————————————————————————

共射共集放大电路PSPICE仿真实验报告

共射共集放大电路PSPICE仿真实验报告电子设计CAD短学期设计报告一一一设计一共射---共集组合放大器 一:电路图和要求 题目 : 设计一共射---共集组合放大器 要求: (1) 晶体三极管选用Q2N2222,工作电源为15V,负载为4.7 KΩ; (2) 采用分压式偏置、电容耦合方式; (3) 中频电压增益约为-188; (4) 当频率为10KHZ 时的输入电阻约为2.6KΩ、输出电为35Ω; 上限频率约为3.9MHZ、下限频率约为120HZ。 电路图 输出文件: **** 06/26/12 11:06:15 ********* PSpice 9.2 (Mar 2000) ******** ID# 1 ******** ** Profile: "SCHEMATIC1-Bias" [ F:\2012CAD\Orcad\text\001- schematic1-bias.sim ]

电子设计CAD短学期设计报告一一一设计一共射---共集组合放大器 **** CIRCUIT DESCRIPTION ******************************************************************** ********** ** Creating circuit file "001-schematic1-bias.sim.cir" ** WARNING: THIS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FILE MAY BE OVERWRITTEN BY SUBSEQUENT SIMULATIONS *Libraries: * Local Libraries : * From [PSPICE NETLIST] section of f:\2012cad\ORCAD\PSpice\PSpice.ini file: .lib "nom.lib" *Analysis directives: .AC DEC 100 0.1 100meg .OP .PROBE V(*) I(*) W(*) D(*) NOISE(*) .INC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9198919.html," **** INCLUD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9198919.html, **** * source 001 R_R5 N02152 IN 50 R_R6 N01785 N01390 55k R_R7 0 N01785 17k R_R8 N01895 N01390 1k R_R9 0 N01924 7k Q_Q1 N01420 N01310 N01449 Q2N2222 R_R10 0 OUT 4.7k

PSPice仿真波形发生器

波形发生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pspice,学会设计能产生多种波形的波形发生器,并用pspice软件仿真得到相应的波形。 二.实验要求 1.矩形波电路和锯齿波电路用集成运放(建议LF411)和分立元件组成,不得使用source 库中的信号源,低通滤波器可选用ABM库中的模型。 2.运放电源±12V,波形频率为100HZ,输出信号幅度为5~6V之间,计算矩形波占空比。 3.输出正弦波总谐波失真系数小于3%时,确定低通滤波器阶数。 4.自行设计电路参数,写出设计过程并给出详细电路图。 设计提示: 1.改变矩形波或锯齿波参数可产生方波,三角波输出,三角波经LPF滤波可产生正弦波。 2.设置较长的仿真时间(如大于300ms)可以提高分析精度。 3.设置fourier分析,10次以上谐波,查看输出文件可观察总谐波失真系数。 三.实验原理 1.矩形波电路 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因为矩形波电压只有两种状态,不是高电平,就是低电平,所以电压比较器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产生振荡,就是要求输出的两种状态自动地相互转换,所以电路中必须引入反馈;因为输出状态应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交替变化,即产生周期性变化,所以电路中要有延迟环节来确定每种状态维持的时间。电路组成:如图所示为矩形波发生电路,它由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RC电路组成。RC回路既作为延迟环节,又作为反馈网络,通过RC充、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电压传输特性如图所示。

波形分析及主要参数:由于矩形波发生电路中电容正向充电与反向充电的时间常数均为R3C,而且充电的总幅值也相等,因而在一个周期内u O=+U Z的时间与u O=-U Z的时间相等,u O为对称的方波,所以也称该电路为方波发生电路。电容上电压u C和电路输出电压u O波形如图所示。矩形波的宽度T k与周期T之比称为占空比,因此u O是占空比为1/2的矩形波,即方波。利用一阶RC电路的三要素法可列出方程,求出振荡周期 振荡频率f=1/T。调整电压比较器的电路参数R1、R2和U Z可以改变方波发生电路的振荡幅值,调整电阻R1、R2、R3和电容C的数值可以改变电路的振荡频率。 占空比可调电路占空比的改变方法:使电容的正向和反向充电时间常数不同。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以引导电流流经不同的通路,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发生电路如图(a)所示,电容上电压和输出电压波形如图(b)所法。 电路工作原理:当u O=+U Z时,通过R W1、D1和R3对电容C正向充电,若忽略二极管导通时的等效电阻,则时间常数;当u O=-U Z时,通过R W2、D2和R3对电容C反向充电,若忽略二极管导通时的等效电阻,则时间常数利用一阶RC电路的三要素法可以解出

模电实验报告 1 PSpice 半导体器件特性仿真 zhaishuo

实验报告专业:姓名:学号:日期:桌号: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老师:蔡忠法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半导体器件特性仿真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PSpice软件的使用。 2. 学习半导体器件特性的仿真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仿真分析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2. 仿真分析二极管的温度特性。 3. 仿真分析二极管两端的输出波形。 4. 分析仿真分析三极管的输出特性。 三、实验电路和实验结果 1. 仿真分析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仿真电路: R1 D3 D1N4148 仿真结果:

V(D3:1) -120V -100V -80V -60V -40V -20V -0V 20V I(D3) -100mA -50mA -0mA V(D3:1) 0V 0.1V 0.2V 0.3V 0.4V 0.5V 0.6V 0.7V 0.8V 0.9V 1.0V I(D3) 0A 20mA 40mA 仿真结果分析: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当反向电压小于100V 时,二极管反向截止;当正向电压大 于0.5V 时,二级管导通。 2. 仿真分析二极管的温度特性。 仿真电路: R1D3 D1N4148 仿真结果:

V(D3:1) 0V 0.1V 0.2V 0.3V 0.4V 0.5V 0.6V 0.7V 0.8V 0.9V 1.0V I(D3) 0A 25mA 仿真结果分析: 当电压一定时,通过二极管的电流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3. 仿真分析二极管两端的输出波形。 仿真电路: R1VOFF = 0V 仿真结果: Time 0s 0.2ms 0.4ms 0.6ms 0.8ms 1.0ms 1.2ms 1.4ms 1.6ms 1.8ms 2.0ms V(OUT) -10V -5V 0V 5V 仿真结果分析: 通过二极管的波形如图所示,当正向导通时,输出电压基本等于0V ;当二极管反向截止时,输 出电压与开路电压相等。

电路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电路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一、引言 电路仿真实验是电子工程领域中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电路的运行情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路原理和设计方法。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电路仿真软件,验证并分析不同电路的性能和特点。 二、实验目的 1. 掌握电路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2. 理解并验证基本电路的性能和特点; 3. 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和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内容 1. 简单电路的仿真 通过电路仿真软件,搭建并仿真简单电路,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串并联组合电路。观察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2. 放大电路的仿真 搭建并仿真放大电路,如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等。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分析放大电路的增益和频率响应。 3. 滤波电路的仿真 搭建并仿真滤波电路,如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分析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和滤波特性。 四、实验步骤

1. 下载并安装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PSPICE等; 2. 学习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搭建电路、设置元件参数、设置输入信号等; 3.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并仿真所需的电路; 4. 运行仿真,观察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流、电压变化情况; 5. 改变输入信号的参数,如幅值、频率等,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6. 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简单电路的仿真结果 通过搭建并仿真电路,观察到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例如,在串联电 路中,电压随着电阻值的增大而增大,电流保持不变;在并联电路中,电流随 着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电压保持不变。这说明了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2. 放大电路的仿真结果 通过搭建并仿真放大电路,观察到输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例如,在共射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的幅值增大时,输出信号的幅值也相应增大,但频率不变;在共集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的频率增大时,输出信号的幅 值减小,但频率不变。这说明了放大电路的增益和频率响应特性。 3. 滤波电路的仿真结果 通过搭建并仿真滤波电路,观察到输入信号的频率对输出信号的影响。例如, 在低通滤波器中,输入信号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输出信号基本不变;当输 入信号的频率高于截止频率时,输出信号幅值逐渐减小。这说明了滤波电路的 截止频率和滤波特性。 六、实验总结

电路实验报告 虚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虚拟实验软件Pspice,并学会Pspice的简单使用。 2、通过虚拟实验来验证KVL与KCL。 二、实验仪器与应用软件 PC机一台(Windows操作系统),Pspice电路仿真软件。 三、实验原理 利用虚拟实验软件Pspice,对下面电路原理图进行仿真模拟。设定R1、R2、R3以及R4四个电阻的阻值,然后给两个电压源赋予不同的值,用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实验,分别测出各支路的电压和电流。算出各回路的电压之和是否为零,和各节点的电流之和是否为零来验证KVL、KCL的成立。 四、实验步骤: 1、在E盘上创建自己的文件夹(命名为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 2、打开Pspice软件,从浏览器中的元件库中取出R、VDC、GND-EARTH并在画图区上画出电路原理图。并将文件保存在E盘上自己所创建的文件夹里。 3、给R1、R2、R3以及R4四个电阻分别赋值为:1k欧、2k欧、3k欧以及4k欧 4、给电压源US1、US2赋值为12V。分别测量此时各节点的电压和各支路的电流并记录下来: UA=10.91V UB=8.727V UC=12.00V UD=0V I1=1.091mA I2=1.091mA I3=2.182mA 5、给电压源US1、US2赋值为9V,-12V。分别测量此时各节点的电压和各支路的电流并记录下来 UA=5.636V UB=-1.091V UC=-12.00V UD=0V I1=3.364mA I2=-3.364mA I3=-272.7uA 6、给电压源US1、US2赋值为10V,6V。分别测量此时各节点的电压和各支路的电流并记录下来 UA=8.606V UB=5.818V UC=6.000V UD=0V I1=1.394mA I2=60.61uA I3=1.455mA 7、退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电路实验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仿真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仿真实验报告 摘要: 本实验通过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了一系列电路实验的仿真,包括电路基本定律验证、电路元件特性研究以及电路参数计算等。通过仿真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 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 引言: 电路实验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电路 的实际运行情况,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然而,传统的电路实验需要大 量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材,并且操作过程复杂,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 电路仿真技术的出现为电路实验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方法: 本实验采用了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实验的仿真。通过在软件中搭建电路原理图,设置电路元件参数,并进行仿真运行,观察电路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变化,以及元件的特性曲线等。 实验一:欧姆定律验证 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一个电源、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流表。 设置电源电压为10V,电阻阻值为100Ω。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验证欧姆定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显示,电路中的电流为0.1A,电压为10V,符合 欧姆定律的要求。 实验二:二极管特性研究 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二极管电路,包括一个二极管、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压表。

通过改变电阻阻值和电压源电压,观察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特性。仿 真结果显示,当电压源电压大于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时,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 表显示有电压输出;当电压源电压小于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时,二极管反向截止,电压表显示无电压输出。 实验三:RC电路响应特性研究 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RC电路,包括一个电阻、一个电容和一个电压源。通 过改变电阻阻值和电容容值,观察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和响应特性。仿真结 果显示,当电压源施加一个方波信号时,RC电路会出现充放电过程,电压信号会经过RC电路的滤波作用,输出信号呈现出不同的响应特性。 实验四:电路参数计算 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复杂的电路,包括多个电阻、电容、电感和电压源。通 过改变电路元件参数,计算电路的等效电阻、等效电容和等效电感等参数。仿 真结果显示,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电路参数计算的准确性。结论: 通过电路仿真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通过仿真 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电路仿真技术为电路实验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 方案,减少了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材的需求,降低了实验成本和安全风险。电路 仿真技术在电子工程教学和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PSpice软件的二极管特性仿真

实验一基于PSpice软件的二极管特性仿真 班级信息安全2班姓名张亮学号228 一、实验目的 1.掌握PSpice中电路图的输入和编辑方法 2.学习PSpice中分析设置、仿真、波形查看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电路如图所示,图中R=10kΩ,二极管选用1N4148,且I s= 10 nA,n=2。对于V DD=10V和 V DD=1V两种情况下,求I D和V D的值,并与使用理想模型、恒压降模型和折线模型的手算结果进行比较。(设置直流工作点分析) 2.电路如图所示,图中R=1kΩ,V REF=5V,且I s= 10 nA,n=2。试用PSpice分析当二极管正 接与反接时,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v O = f(v I)(指针处);若输入电压V I =V i = 10sinωt(V)时,求V O的波形,并与使用理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二极管为1N4148。 (设置直流扫描分析与瞬态分析) 3.稳压电路如图所示,使用直流偏移为12.8V,振幅为0.8V,频率为100Hz的正弦信号源,稳压 管使用1N4739。试绘出负载上电压V L(指针处)的波形,观察电路的稳压特性。其中负载电阻R L为162Ω,限流电阻R为47Ω。 三、实验原理 1.稳压二极管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隧穿伪结的位垒,形成大的反向电流,此时电压基本不变,称为隧道击穿。当反向电压比较高时,在位垒区内将可能产生大量载流子,受强电场作用形成大的反向电流,而电压亦基本不变,为雪崩击穿。因此,反向电压临近击穿电压时,反向电流迅速增加,而反向电压几乎不变。这个近似不变的电压称为齐纳电压(隧道击穿)或雪崩电压(雪崩击穿)。 2.二极管的特性 二极管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单方向导电性。在电路中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下面简单的说明二极管的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 1.正向特性。在电子电路中,将二极管的正极接在高电位端,负极接在低电位端,二极管就会导通,这种连接方式称为正向偏置。 2.反向特性。在电子电路中二极管的正极接在低电位端,负极接在高电位端。此时二极管中几乎没有电流流过,此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这种连接方式称为反向偏置。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时,仍然会有微弱的反向电流流过二极管,称为漏电流。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方法: 采用基于PSpice进行微电子设计的方法。

基于PSPICE的三相交流电路仿真分析_图文(精)

文章编号 :1008-1402(2007 02-0149-03 基于 PSPICE 的三相交流电路仿真分析 ① 姚齐国 1,2 , 朱玲 2 (1. 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 湖北武汉 430074;2. 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 湖北武汉 430073 摘要 : PSPICE 是一个通用的电路设计和分析软件 . 在建立硬件电路之前 , 借助 PSPICE 进行模拟分析 , 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不同的参数 , 来分析电路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变更、估计元器件的变化对电路造成 的影响、分析一些较难测量的电路特性等等 , 从而得到一个合理的最优化电 路 , 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 使产品开发时间短、更新快 . 三相电路是日常工业用电和民用电的普遍供电方式 , 本文以三相电路为例 , 介绍 PSPICE 仿真分析的应用过程 ,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对学习和掌握 PSPICE 有帮助作用 . 关键词 : PSPICE ; 三相电路 ; 仿真 中图分类号 : TP391. 9文献标识码 : A

1 PSPICE 简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 . 、集成效率 , 提高设计成功率 . 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 , 使得原始的设计方法无论是从效率上还是从设计精度上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电子工业的要求 ,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完成电路的设计已经势在必行 . 同时 , 计算机以及相关应用软件的迅速发展使得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逐渐成为提高电子线路设计速度 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1] . SPICE 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在 1972年开发的通用电路分析程序 . 该程序自从问 世以来 , 在电工、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它可以仿真和计算电路的性能 , 被国内外技术人员、专家、学者公认为是通用电路计算机仿真程序中最优 秀的软件 . 在大学里 , 它是工科类学生必会的分析与设计电路的工具 ; 在科研开发部门 , 它是产品从设计、试验到定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 其版本 也在不断更新 , 功能不断完善 [1,2] . PSPICE 是 SPICE 家族中的一员 , 是 Microsim 公司于 1984年推出的基于SPICE 的电路设计、分析、优化软件 , 它不仅具有 SPICE 的所有功能 , 而且在 、、仿 . 它不仅可以分析模拟电路 , 而且可以分析数字电路和数模混合电路 , 源文件既可以以文本形式输入 , 又可以以电路图输入 . 目前最新版本为 PSPICE9. 2, 它包 括以下 8个子程序 :文件管理器 Design Manager ; 电路图输入程序 Schematics ; 电路仿真程序Pspice A ΠD ; 输出绘图程序 Probe ; 激励源编辑器 Stimulus Editor ; 模型

PSpice直流仿真(二)

PSpice直流仿真实践(2) 使用PSpice软件最终目的就是对各种电路进行仿真分析。本章列举了各种模拟电路PSpice仿真实践的例子,读者通过这些例子,可以进一步体会PSpice的应用特点和强大的电路分析能力。 PSpice可以对以下类型的电路进行仿真分析: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路的暂态、模拟电子电路、模拟电路、数模混合电路。 为了检测某个支路的电流,可以在电路中插入一个零值电压源,在Pspice中这样的电压源可以当作电流表。因为零值电压源相当于短路线,对电路的工作不回产生任何影响。(利用零值电压源做电流表) 为了检测某开路电压,可以在电路中插入一个零值电流源。在Pspice中这样的电流源可以当作电压表。因为零值电流源相当开路,对电路的工作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利用零值电流源做电压表) 参数赋值语句和函数定义语句 在电路分析中,常常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示电路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的两个电阻分压电路中,分压比就可以用以下的

公式来表示: 在某些仿真分析中,不一定需要确定分压电路两个电阻的阻值,而只需要电路的分压比即可。但电阻元件描述语句要求必须给出类似上电阻值,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参数赋值语句和函数定义语句是十分方便的。利用函数定义语句可以将一些参数用数学表达式表示,而利用参数定义语句就可以用数学表达式代替元件描述中的参数值,而且还可以利用直流扫描语句对它进行扫描。参数赋值语句格式如下: 语句中的name是定义的参数名,value和expression分别是参数值和表达式,表达式expression必须仅含常数或前面已定义过的参数,其他参数不能出现在表达式中;语句定义好后,就可用其参数名代替电路说明过的大多数参数(包括所有的模型参数)。但语句中的参数名(name)不能与程序中已定义过任何其他参数名同名,也不能用带“·”的命令名定义参数名。 注意,参数不能用于节点号,也不能将分析语句(如:.DC、.AC、.TRAN等)中的设定值参数化。一般称由 .PARAM 语句定义过的参数为G参数。 应用举例,利用参数赋值语句来描述上图的电阻分压电路: .PARAM RTOTAL=100K ;其中

PSpice仿真(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指导老师: 张冶沁 成绩: 实验名称: PSpice 的使用练习2 实验类型: EDA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ORCAD-PSPICE 软件的使用方法。 2.加深对共射放大电路放大特性的理解。 3.学习共射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4.学习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图: 图1 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 三、实验须知: 1. 静态工作点分析是指: 答:求解静态工作点Q,在输入信号为零时,晶体管和场效应管各电极间的电流和电压就是Q 点。可用估算法和图解法求解 2. 直流扫描分析是指: 答:按照预定范围设置直流电压源变化值,观察电路的直流特性 3. 交流扫描分析是指: 答:按照预定范围设置交流电压源变化值,观察电路的交流特性 4. 时域(瞬态)分析是指: 答: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下,根据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和稳态性能 5.参数扫描分析是指: 答:在基本电路特性分析中,每个元器件的参数都取确定值,而在参数扫描分析中,将考虑由于参数变化引起的电路特性变化情况 6.温度扫描分析是指: 专业: 姓名: 学号: 日期: 地点:

答:在电路参数固定的情况下,测试温度是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大小 7.写出PSpice仿真中调用元器件的模型库位置: 答:在安装目录下的\tools\capture\library\pspice中,软件内使用place part可以调用 8.PSpice仿真电路图中节点号为0(即接地)的参考节点的作用:为计算其他节点的电 位值提供了计算标准。参考节点通常取何种元器件:电源负极。 解决电路负载开路引起的悬浮节点的方法是:在开路节点和参考节点之间连接一个大阻值电阻。 9.电路图中设置节点别名的好处是: 答:通过节点别名描述电路中各个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生成电连接网表文件;电路中不同位置的节点,只要节点名相同就表示在电学上是相连的;PSpice在模拟结束后,采用节点名表示电路特性分析的结果。 10.放置电源端子符号的好处是: 答:放置端子的作用是把外部的输入信号通过端子引入到电路中,把电路上的输出信号通过端子引到外部的负载上。 四、实验步骤: 1.静态工作点分析设置:

PSPICE仿真石英晶体振荡电路.docx

PSPICE仿真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作者:陈拓chentuo@ms xab ac cn 2011年1月1日 1.概述 多谐振荡器常用来生成脉冲信号和时钟信号。 箸谐振荡器是一种自激振荡电路。I大I为没有稳定的I••作状态,餌谐振荡器也称为无稳态电路。多谐振荡器的工作过程可以这样简述,如果一开始多谐振荡器处J:0状态,那么它在0状态停留一段时间后将自动转入1状态,在1状态停留一段时间后又将自动转入0状态,如此周而复始,输出矩形波,所以多谐振荡器也称矩形波发生器.由于在矩形波中某波之外的谐波分最很多,多谐振荡器也因此而得名。 在频率稳定度耍求高的场合通常采用右英晶体振荡电路构成多谐振荡器。 频率稳定度一般用频率的相对变化SAf/fi)來表示,fb为振荡频率,为频率偏移。频 率稳定度有时附加时间条件,如一小时或一日内的频率相对变化最。 女谐振荡器通过LC电路选频町以构成止弦波振荡电路。在石英晶体振荡电路中,用右英品体取代LC振荡电路中的L、C元件组成的正弦波振荡电路,其频率稳定度町高达IO® 至10』。 影响LC振荡电路振荡频率的因素主要是LC谐振冋路的Q值,Qffi越高,选频特性越好,频率越稳定。一般LC振荡电路的Q值只有数百,而石英晶体的Q值很高,可达到数千至数万,因而石英晶体貝有优良的选频性能。 2.反馈振荡器的工作条件 振荡器是-•个反馈电路,一个反馈振荡器电路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起振条件(保证接通电源后能逐步建立起振荡),平衡条件(保证进入维持等幅持续振荡的平衡状态)和稳定条件(保证平衡状态不因外界不稳定因素影响而受到破坏)。 2.1平衡条件 反馈振荡器的组成方框图如卜。 图1反馈振荡器的组成方框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