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论文

化工论文
化工论文

石油組論文

Petroleum Session-Group A

(一)主持人:吳榮章林再興

Conductors:Jong-Chang Wu Zsay-Shing Lin

(二)論文:14篇14 Papers

1. 臺灣第三紀的石油系統 (97)

李長之、黃旭燦、王佳彬

2. 珠江口盆地地質特徵與斷層模式的建立 (98)

吳明賢、王乾盈、胡錦城、周學良

3. 台灣海域台南盆地中生代地層研究 (98)

翁榮南、丁志興、王明惠

4. 震波振幅頻譜屬性在岩性辨識之應用 (98)

林人仰、陳建文、唐毅鈞

5. 表面相關複反射消除法-案例探討 (99)

唐毅鈞、黃昌盛、林人仰

6. 三分量震測在官田氣田附近之探勘應用 (99)

賴炤輝、陳太山

7. 酸處理候選井篩選程序之研究 (100)

謝秉志、王志文、李宗和、林再興

8. 氣井酸處理之酸液配方評估 (100)

黃德坤、林舜隆、陳大麟

9. 逆變凝結油氣田降壓增產分析研究 (100)

曾繼忠、吳柏裕、謝秉志、林再興

10. 涸竭型舊氣田二氧化碳封存量之評估 (101)

曾繼忠、范振暉、宣大衡、吳榮章

11. 先導擠注試驗-CO2 地下封存技術的試金石 (101)

范振暉、宣大衡、吳榮章、曾繼忠

12. 儲氣地層氣體組成份變化對二氧化碳封存量影響之研究. (102)

劉政典、謝秉志、林再興、曾繼忠

13. 厄瓜多16 號礦區營運管理 . (102)

張明湖、王明輝、盧東郎

14. 論開放中國大陸廠商參與投標台灣中油公司海域F構造開發工程採購之可行性 (103)

陳養愚

石油1

臺灣第三紀的石油系統

李長之1黃旭燦1王佳彬1

台灣中油公司1探採研究所

台灣古第三紀盆地多由大規模的正斷層形成獨立的張裂盆地,最早期的同張裂沈積為絕佳的生油源岩,形成一套由同張裂沈積產生油氣的石油系統。

台灣新第三紀盆地在剛開始的晚漸新世到早中新世,仍有部份盆地受到某些構造因素控制,形成局部的張裂盆地,例如台南盆地及北港高區南坡,所以F 構造與八掌溪氣田也是由同張裂沈積生成油氣的石油系統。

早中新世以後,世界性的大海侵造成台灣新第三紀盆地完全由沈積因素主導而不受構造干擾,所以完全是海相沈積,例如台西盆地。其海相沈積的有機物富集度並不高,只有煤系地層才能孕育大量的油氣,形成另一套由煤系地層產生油氣的石油系統。

台西盆地剛開始發育時,也有由正斷層造成的中小型張裂盆地,例如南日島脊旁邊,在五指山層到木山層底部有一個地塹生成,其中的同張裂沈積,被潮汐河道運送到銅鑼向斜,再經深埋加溫而熟成,乃造成全台灣最大的鐵砧山氣田。這也是台西盆地內由同張裂沈積生成油氣的第二種石油系統。

五里牌地塹本身就是晚漸新世開始的張裂盆地,不必藉助於潮汐河道,就有大量的同張裂沈積存在,並且深度亦達6000 公尺以上,足夠提供成熟高溫,所以五里牌地塹產氣能力理當優於銅鑼向斜。台西盆地還有一些漸新世晚期生成的張裂盆地,能夠成為區域性的生油中心,值得探勘人員注意。並且目前國內探勘處於低潮期,急需新觀念帶來新的探勘目標,所以追尋台西盆地新的探勘標的,實乃刻不容緩的事。

關鍵詞:石油系統、張裂盆地、同張裂沈積

石油2

珠江口盆地地質特徵與斷層模式的建立

吳明賢1,3王乾盈3胡錦城3周學良1

台灣中油公司1探採研究所2探採事業部

3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

珠江口盆地之構造單元可劃分為三個坳陷、四個隆起。其盆地構造運動及其特徵包括四次岩漿活動、五次構造活動及斷層發達構成東西分塊、南北分帶之格局,具張性特徵,拉張斷層發達,局部地區可能伴有擠壓特性等特徵。構造演化共分白堊紀時期等7 個階段。

McClay 砂盒模型實驗發現,張裂盆地內部斷層的走向與盆地拉張的方向是垂直的,與轉移帶是平行或與邊界斷層垂直的;這個特徵以60°斜交拉張方式對比於珠江口盆地力學機制時發現,邊界斷層、張裂盆地內部斷層的走向以及轉移斷層的走勢都相互一致,可判定斷層拉張機制是60°斜交拉張方式,拉張應力的方向是南北向。而珠二坳陷之白雲凹陷於T8(約39Ma)以前屬於同一凹陷範圍,並發育在轉型斷層中。T8(約39Ma)以後的同張裂時期中、晚期和後張裂初期的受轉型斷層的活動,發生了走向滑移力量的影響,撕裂成白雲主洼與南洼,白雲主洼東側、中央击起帶與南洼北側即是轉型-正斷層經過的地方;而白雲主洼的北側的轉型-正斷層經過的地方正是番愚低隆起帶。這種不對稱的大走向滑移盆地很可能是因與轉型斷層垂直的張力作用所造成;白雲凹陷內是一多層次向上疊積的沈積模式,相當符合現狀,層序地層模式亦同意這種看法。

珠江口盆地開裂的先後是南北向拉張造成珠江口盆地,中央隆起帶分隔珠一-珠三坳陷與珠二坳陷,約30Ma 珠二坳陷之白雲凹陷受走向滑移作用力的影響形成開裂盆地,番禹低隆起因而形成,海水面升降伴隨著沈積物的發育以及邊界斷層的形成逐漸形成今日的形貌。

關鍵詞:珠江口盆地、張裂盆地、轉移斷層、轉型斷層

石油3

台灣海域台南盆地中生代地層研究

翁榮南1丁志興1王明惠2

台灣中油公司1探採事業部2探採研究所

台灣海域台南盆地的油氣探勘至今有多口探井鑽穿漸新世地層,先漸新世地層最大鑽遇厚度達600公尺,普遍未見到鈣質超微化石及有孔蟲化石,根據其中所含的孢粉化石分析鑑定為中生代早白堊紀及侏羅紀地層,缺失始新世及古新世地層,地質缺失年代高達6000萬年。

中生代早白堊紀地層埋深約3000公尺,主要岩性為砂岩夾頁岩,演海陸相沉積環境,少量至普通級有機富集度,中度成熟階段;侏羅紀地層為黑色頁岩,有機富集度較佳,中度至高度成熟階段,研判曾經生成大量油氣。

綜合白堊紀及侏羅紀的地層及地化資料,顥示台南盆地所鑽遇之中生代地層具油氣潛能,因此除目前已鑽探證實的第三系石油系統外,中生代的石油系統仍值得研究探勘,然其油氣潛能可能受第三紀/白堊紀(T/K)不整合面影響甚鉅,完整而未遭受破壞的中生代古構造高區是主要的探勘目標,油氣的二度移聚亦值得注意。

關鍵詞:台南盆地、中生界、油氣探勘、生物地層、地球化學

石油4

震波振幅頻譜屬性在岩性辨識之應用

林人仰1陳建文1唐毅鈞1

台灣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1國外探採及資料處理處

傳統震測剖面提供了岩層面的反射係數訊息,但藉由這些訊息並無法精確的瞭解各個岩層的岩性以及所含之流體性質,也就是無法確切得知油氣所在位置。本研究利用Gabor 以及Gabor-Morlet轉換所產生之頻譜分解屬性,成功藉由震測資料預測儲集岩之流體性質。建立最適之頻譜分解屬性分析處理流程、處理參數,及標準作業程序等相關技術。藉由本研究所產生之頻譜分解屬性剖面,可以準確預測儲集岩之流體性質,得以提供更精確之儲油氣層之分佈範圍,並足以提高探勘之成功率及生產之採收率。

石油5

表面相關複反射消除法-案例探討

唐毅鈞1黃昌盛1林人仰1

台灣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1國外探採及資料處理處

表面相關複反射消除法為現今主要消除與地表或海面相關複反射的方法之一,其利用分析海底複反射事件的能量來求得頻率相依尺度因子,並同時求得震源特徵,而後模擬複反射事件來做解迴旋以提高震測資料的噪訊比,在本研究中並針對濾波器設計閘長度及濾波器長度作探討,此兩參數分別與海底時間深度及海底反射事件訊號長度有關,在進一步的探討中,濾波器設計閘長度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而較長的濾波器設計閘長度會明顯影響到消除複反射的效果,故濾波器設計閘長度應根據海底深度及探勘目標來決定以獲得最佳的地層解析度。

石油6

三分量震測在官田氣田附近之探勘應用

賴炤輝1陳太山1

1台灣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測勘處

歷年來應用AVO 概念在官田氣田附近之前人研究,計有以P 波為主之AVO 分析(王、陳,2003)或以KTN-3測井資料進行P 波之AVO 模型化分析(林、楊,2006)和利用P 波部份重合前震測逆推之分析(傅、張等,2008)。民國97 年在官田(KTN)區施測了2 條二維三分量的震測測線,處理PP 波及PS 轉換波剖面,本文在AVO 應用上除了以KTN-3 測井為基礎的震測AVO 正推、逆推、P 波部份重合前震測逆推外,也採取PP+PS 多分量重合後震測逆推,以三種逆推方式來交互驗證並預測KTN 區儲氣層的延伸範圍。

在KTN-3 井測井資料部分經過岩石物理模型校正後,先檢視其可靠性與合理性後。利用各種彈性波屬性所做的交叉圖分析,建立AVO 的判別準測,作為氣層檢測標準。並根據Biot-Gassmann 流體替換理論對三段氣層分別進行流體替換,得到水趨勢線(trend)、氣層頂部界面和氣層底部界面的範圍,將之用於震測AVO 逆推的P、G 交叉圖上。P 波部份重合前震測逆推得到的P 波阻抗、S 波阻抗及P、S 波速度比進行分析,檢視KTN-3 井旁的震測AVO 逆推結果與井位置對應的P 波阻抗、S 波阻抗值非常吻合,證明逆推結果的可靠性。傅、張等根據早期處理的傳統震測剖面,針對P 波進行部份重合震測逆推之分析結果,比對KTN-3 井點位置相對應的P 波阻抗和S波阻抗值,顯然有些許誤差,可能是所根據的震測資料在處理過程中,其靜態修正、雜波去除和真振幅保存等不盡理想所致。三分量震測資料處理後,多分量重合後震測逆推得的P 波阻抗、S 波阻抗和泊松比結果與KTN-3 井實測值吻合度高,支持逆推結果的可靠性。

以KTN-3 測井資料所建立的氣層檢測標準可預測出氣層的延伸範圍。三者預測的三段氣層的分佈範圍基本上類似。多分量重合後震測逆推得到的S 波阻抗可進一步得到孔隙率屬性,三段氣層的孔隙率以第一段為最高,第二段的次之,第三段的相對最低。

由三種震測逆推結果,顯示第二段氣層分佈範圍最廣,第三段次之,尤其以孔隙率屬性變化顯示第二段氣層最為樂觀,然而目前僅有KTN-3 井作為震測逆推之根據,外圍符合氣層識別標準的地區因無明顯的構造封閉相匹配,真實性有待證實。

關鍵詞:震測逆推、PS 轉換波、AVO、P 波阻抗、S 波阻抗、泊松比

石油7

酸處理候選井篩選程序之研究

謝秉志1王志文2李宗和3林再興4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1助理教授2博士候選人人4教授

台灣中油公司探採研究所3專案經理

台灣油氣生產井的鑽井多採用正壓鑽井法,雖然正壓鑽井法較為安全,但常造成泥漿侵入地層,導致井口附近地層污損而滲透率減低,進一步使生產率下降,而地層污損可以膚表因子(Skin factor)來表示。解決地層污損的方法有酸處理法及液裂處理法,在使用酸處理進行井激勵之前,需先要進行生產井評估。如果造成產率低的原因是因為地層污損所造成,則可以採用酸處理,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酸處理候選井篩選程序,評估國內C 礦區生產井的地層污損現況,篩選出適合於進行酸處理之候選井,以作為酸處理設計的目標油氣井。

本研究蒐集C 礦區中的8 口井(11組井串)之壓力測試資料,先利用壓力測試分析各井串的膚表因子,再經本研究所建立的酸處理候選井篩選程序(R因子),可得以下結論為:(1) 由膚表因子大小之排列順序結果可知,C-115井(第6層)為最大、C-144井(第6層)次之、而C-155井(第7Z、7層)為最小;(2) 由依照酸處理目標井選定參數(R-因子)值大小之排列順序結果可知:C-115 井(第6 層)為最大、C-144井(第6層)次之、而C-115井(第7Z、7 層)

最小;(3) 在所分析的11 組井串資料中,以C-115井(第6層)與C-144井(第6層)的酸處理目標井選定參數R-因子與膚表因子為最大,表示受污損程度最為嚴重,是最有進行酸處理後增產的潛能。其中,C-144井(第6層)的地下構造頂部深度介於C-113與C-114間,目前C-113的每天產量約2.5萬立方公尺;C-114每天產量約3.5萬立方公尺,而C-144井作噴流試驗結果得知其日產率只有數千立方公尺,顯見其井眼受嚴重污染,因此,可優先考慮C-144井(第6層)為酸處理候選井。

關鍵詞:地層污損、膚表因子、井壓測試、增產

石油8

氣井酸處理之酸液配方評估

黃德坤1林舜隆1陳大麟1

台灣中油公司1探採研究所

油氣井在鑽井或生產過程中,可能會因為生產層污損或井孔通道阻塞等因素而使產率下降,需要利用各種不同激產方式以提高產率,達到激勵增產的目的。酸處理是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其可行性的評估工作主要包括酸處理生產井的篩選、岩性分析以及酸液配方式試驗評估,本文旨在探討酸液配方的評估。利用地層反應試驗儀及高溫高壓腐蝕試驗進行一系列各種不同酸液配方之岩心流動試驗,用以評估各種酸液之基本配方,同時完成三種不同防蝕劑之評估工作,評選出適用於某氣井之酸液配方。本研究同時依據酸液配方的評估結果及服務公司的建議提出酸處理的施工方式,提供現場單位作為未來施工的參考。

石油9

逆變凝結油氣田降壓增產分析研究

曾繼忠1吳柏裕2謝秉志3林再興4

台灣中油公司探採研究所1研究員2組長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1博士生3助理教授4教授

台灣中部的YHS氣田為一個逆變凝結油氣田,自1975年開始正式生產,至今已生產逾三十年,目前多數生產井已廢井或因井口流壓接近管線壓大而停產,2007 年僅剩1口YHS-7號井尚在生產,因此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是以YHS氣田為一先導性目標氣田,進行氣田降壓增產研究,研究結果若具可行性且未來實際施行狀況良好時,將再規劃其它氣田,擴大降壓增產氣井之應用範圍,以增加國內整體油氣之採收率。

本研究利用現場噴流試驗、單井產能(節點)分析、氣井液體聚積評估及物質平衡法評估之結果,進行YHS氣田降壓增產成分模式之油氣層模擬計算工作,評估整個氣田最佳之降壓增產及增產量,最後並比較各方案之經濟效益。由降壓增產模擬預測結果顯示,YHS氣田極具降壓增產潛能,考量現場執行可行性及投資報酬率與增產量,最佳隆壓增產的結果為:可增產約1.5億立方公尺天然氣,增加採收率11%,增產量總價值約新台幣15億元(以10元/M3估算),投資報酬率206%。此外所採購之昇壓機已於2008年1 月在YHS-6號井進行降壓增產中,至2008年底估計增產價值約新台幤4500萬元,扣除相關成本後增產效益已達新台幣2400萬元。

關鍵詞:噴流試驗、節點分析、物質平衡、液體聚積、成分模式

石油10

涸竭型舊氣田二氧化碳封存量之評估

曾繼忠1范振暉1宣大衡2吳榮章1

台灣中油公司1探採研究所2探採事業部

目前較為人所知之二氧化碳末端減量方法多處於研究階段,僅有地質封存最具發展前景,且地質封存中,又以舊氣田為最快速可行且可靠的二氧化碳末端減量方式。本文從油層工程的觀點,探討如何利用物質平衡模式,評估涸竭型舊氣田在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的能量及其擠注曲線在監測上之應用性。首先由本文的推導可知,涸竭型舊氣田轉為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時,其可儲存的二氧化碳並不等於舊氣田停產前所產出的天然氣體積,其可儲存的二氧化碳由案例分析結果最多約可增加73.5%(視舊氣田採收率而定),且涸竭型舊氣田生產期間物質平衝模式之P/Z 直線,可用來快速估算未來轉為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時,其可能的最大封存能量。此外,由本文的推導顯示,涸竭型舊氣田轉為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時,應用油層工程地質平衡模式,可快速建立二氧化碳擠注曲線,並可用來當作二氧化碳擠注監測之用。雖然臺灣舊氣田容量有限,但是因為舊氣田經過多年的探勘、開發及生產,累積掌握了完整的地質、生產及壓力資料,無論在地質封存的評估與監測上,均為最快速可行且可靠的二氧化碳末端減量方式,值得倡導進行先導性工作,使台灣在二氧化碳減量的議題上,可以快速建立良好的國際形象。

關鍵詞:物質平衡、二氧化碳地質封存、二氧化碳減量、擠注率

石油11

先導擠注試驗-CO2地下封存技術的試金石

范振暉1宣大衡2吳榮章1曾繼忠1

台灣中油公司1探採研究所1探採事業部

人類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導致大氣中CO2濃度異常上升乃造成地球暖化的主因。減碳已成為人類在21世紀所面臨最艱鉅的挑戰,目前的情況是其他手段都不足以有效抑制大氣中CO2濃度的上升,而諸多末端減量的方式亦無法發揮效果,只有地下封存經過石油工業數十年來之發展與驗證,在技術上已臻成熟、經濟上接近可行。所有的減碳方法與手段當然都需要持續發展推動,但若欲在短時間內達到商業化或準商業化的程度,地下封存確為不二的選擇。

在台灣,中油公司希望能夠進行一個地下封存的先導型試驗,利用中油公司在台灣陸上探勘多年所累積的資料、資訊、知識、技術與經驗,進行小規模的先導擠注試驗,這亦是台灣發展、商業化CO2地下封存的重要基礎。

地下封存之風險主要為封存量估算誤差或封存效果不如預期等經濟考量而非安全顧慮,且仍在可控範圍內。政府宜責成專責單位,統籌各方資源,建立合作平台推展相關研究,同時加速水層注儲潛能調查,供研議有效控制CO2排放政策之參考。

化石能源來自地下,將它的衍生產物放回地下絕對是符合生態循環的原則,有道是:「從哪裡來,回哪裡去」,以現況看來,應該是最理想、有效、可行的減量方法了。經濟發展是台灣的命脈,環保減碳卻是全世界共同的責任,在這兩難之間,地下封存或許是一個達到平衡、共創雙羸的契機,如此深具意義的創舉就從先導試驗開始。

石油12

儲氣地層氣體組成份變化對二氧化碳封存量影響之研究

劉政典1謝秉志2林再興3曾繼忠4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1碩士研究生2助理教授3教授

台灣中油公司4探採研究所

將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於舊氣層有兩個重要目的:(1)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至大氣中,以減緩溫室效應;(2) 進行強化採氣(EGR)或強化採凝結油(ECR),得到更佳的油氣採收量。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研究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於兩個舊氣層(T氣層與C氣層)過程中,天然氣與二氧化碳混合所產生的相態變化,並估算兩個舊氣層的天然氣組成對二氧化碳封存量的影響。

本研究利用兩個舊氣層(T氣層與C氣層)的天然氣成分及組成,計算地層在混合不同濃度二氧化碳下的PVT圖,然後假設一個固定的儲氣地層參數,分別使用兩個舊氣層的二氧化碳混合天然氣所得之PVT圖,經過模擬注入二氧化碳得到兩個舊氣層的封存總量及單位時間內的注儲量,本研究結果為:(1) 兩個舊氣層加入二氧化碳後,氣體壓縮因子(Z-Factor)皆變小,可封存的二氧化碳體積大於可注儲的天然氣量;(2) 得到兩個舊氣層在不同壓力及二氧化碳濃度下的液體體積變化;(3) 比較兩個舊氣層完成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所需要的時間;(4) 藉由p/Z 圖比較兩個舊氣層的二氧化碳封存能力。

關鍵詞: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強化天然氣採收、舊氣層

石油13

厄瓜多16號礦區營運管理

張明湖1王明輝1盧東郎1

1台灣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

台灣中油公司以海外石油投資公司名義,於民國75年起開始在中南美洲厄瓜多進行合作探勘及開採石油,75年2月參與聯合投標取得16 號礦區進行探勘工作,探獲具商業性生產價值之石油蘊藏,16號礦區當時經世界知名的油氣蘊藏評估公司GC&A評估後,認為所發現油田的證實蘊藏量約有5億桶油。

16號礦區於81年2月進入為期20年之開發生產期,由於位處於亞馬遜河流域熱帶叢林區,交通運補相當不便,以及頇符合厄國政府的嚴格環保要求,合作集團歷經萬難終於83年5月完成開發階段,正式開始生產原油,惟因16號礦區所產原油係13°API~18°API之重油,當時是利用當地唯一之厄國政府所擁有之老舊輸油管線SOTE 運輸,依該管線之限制,16號礦區之產油,必頇加輕油摻配成22°API之原油,始得進入SOTE管線,受限於輕油量之供應量,本礦區之產量亦受限制,無法全力開發生產,甚至因供應輕油之油田產能逐漸下降,而波及16號礦區之產量亦頇隨之下跌,位處相同地區的其他礦區亦有相同的處境,為解決此困境,6 個礦區的經營人(外國油公司)聯合出資建造另一條輸油管線,專供運輸厄國亞馬遜河流域東方盆地各礦區所產的重油至厄國太平洋海港Balao出口,該重油輸油管名稱為Oleoducto de Crudos Pesados 簡稱OCP,於90年7月開始建造,92年10月完成(花費14億美元),自此16號礦區之產量不再受限,因而可提高產量,使合作集團之收益增加,台灣中油公司參與該合作案的同仁更在技術面提供了寶貴的見解,督促經營人慎選井位、更正工作計劃以提高產能,在經營方面更爭取到最低的運費,並督促經營人降低營運成本,要求經營人償還不當的支出,使16號礦區之營運績效良好,唯97年後厄政府開始徵收超額收入損,造成合作集團之利潤重大損失,合作集團乃暫時停止新的資本支出,日產量自然遞減。

石油14

論開放中國大陸廠商參與投標台灣中油公司海域F構造開發工程採購之可行性

陳養愚1

1台灣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海域處

是否開放大陸廠商來台參與投標F 構造開發工程各項採購案件,不是單純法律許可的問題,更需要審慎考慮它的必要性、合宜性以及是否對台灣中油公司和F 構造開發計畫有利,因此必頇從技術可行性、法律可行性、計畫執行與

作業管理可行性、公司策略可行性及國家政策可行性做全面評估。單純就技術可行性而言,大陸在海域鑽井和海域開發兩個領域之技術能力和服務品質應該尚能符合台灣中油公司或是API、ISO、ABS/DNV 等國際產業標準的需求,如允許大陸廠商參加投標F 構造油氣開發工程,其提供之技術規範原則上應屬合格。但就法律可行性、計畫執行與作業管理可行性、公司策略可行性及國家政策可行性深入評估結果,發現四項可行性都不確定,且各有其疑慮與風險。簡言之,我國現行法律和當前政策仍不允許大陸地區廠商來台參與政府採購之投標,即使台灣中油公司嘗試專案申請開放大陸廠商參與投標F 構造開發工程採購,政府核准的可行性並不樂觀。

如就降低成本的企業經營觀點看,或可建議台灣中油公司應面對現實情況,就F 構造油氣開發工程採購範疇,考慮將大陸廠商定位於海域平台導管架(Platform Jacket)及(或)其甲板模組(Platform Topside Module)之製造廠商(Manufacturer)或供應商(Supplier),並將海域平台導管架及(或)其甲板模組視為自大陸進口之「物品」,由得標之外籍承攬商申辦進口,如此等同只允許「海油工程」等幾家大陸廠商間接參與F 構造油氣開發工程之(財物)採購,就不致違反98 年6、7月間經濟部和陸委會公告的幾項法規和法令政策解釋,卻仍能節省海域平台可觀的建造費用。

化学化工学院毕业论文规范等文件材料

一、化学化工学院毕业论文规范 (一)文本内容要求 设计(论文)的字数在8000字左右,并应附有不少于200汉字的中、外文摘要及5个以上的中、外文关键词。外文翻译不少于3000汉字。设计说明书(论文)应独立装订成册,内容包括: 1、封面(题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 2、目录 3、引言 4、中、外文摘要、关键词 5、正文 6、参考文献或资料 7、附录或后记 (二)撰写规范化要求 1、书写要求:设计说明书(论文)应使用A4纸打印。 2、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 3、图纸要求:毕业设计图纸应使用计算机绘制,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标准,完成后应按规定叠好。 4、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得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用计算机绘制。 5、参考文献、资料要求:文献按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期)、页列出。书按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年份、版次、页码顺序列出。 (三)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格式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应按规定格式用计算机打印,纸张为A4。 2、摘要:中文摘要用小四宋体字,英文摘要用四号“TimesNewRoman”字型。 3、目录:用四号字,其中每章题目用黑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之间用“……”相连。 4、正文要求:标题采用小二号黑体字,章节题目采用小三号黑体字,正文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英文采用TimesNewRoman)。章节题目间、每节题目与正文间空一个标准行。 5、页面设置:单面打印:上2cm,下2cm,左2.5cm,右1.5cm,装订线0.5cm,页眉1.2cm,页脚1.5cm。页眉以小五号宋体字键入“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居中。页脚插入页码,居中。正文选择格式段落为:固定值,行间距为22磅,段前、段后均为0磅。标题可适当选择加宽,设置为:段前、段后均为3磅。 6、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正文章节序号、所有文字、图表、公式等,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科学论文的要求和规定。 7、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 期刊文献的格式:[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期)、页码。 图书文献的格式:[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版次、页码。 8、毕业设计(论文)打印完成后,将电子文本[注明毕业设计(论文)名称、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等]和纸质文本各交一份至学院教务秘书(科研秘书)保存。 (四)、装订格式: l、学校统一的硬皮夹封面 2、毕业设计(论文)立题卡 3、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4、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5、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表(评上校级优秀的) 6、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独立成册) 7、外文译文及原文影印件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范文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范文 1当下的发展水平 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第一,生产的效率低下。就我国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存在一个盲区,重点就在于生产的效率较低。 在化学工程的研究的过程中,生产技术首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环境污染的现象依旧没有被制止。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的化学生 产的实验的过程中,材料的运用做不到理想的反应,反应现象达不 到预计的效果。在这一系列的生产实验的过程中,事实上,环境污 染的现象已经在悄然的发生了,化学实验所产生的残留物、化学实 验败北过程中所造成的化学污染。实验过程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现象 十分的严重,经济浪费更是不在话下,极大的降低了生产的效率水平。另一方面,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化学产品的使用效率低下,根本不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第二,化学工程的生产过程,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化学污染在当下我国的环境污染的 比重中占了较大成分。重工业,尤其是金属工业所产生的污染现象 尤为严重。在对水资源的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废弃水中的金属含量 严格的超过了安全性能的指标。水资源的污染,也会对地下的土质 产生影响,而土质又会影响农业的产值,这样看来,化学生产所造 成的污染现象是严重的。另外,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废弃水的直 接排放,给自然环境同样造成了污染。第三,化学工程的不连贯性,很容易生产的间断性,从而影响生产的进度,尤其是当它发生了不 合理的间断的时候,很快就会对整个生产的过程产生影响。由此看来,生产效率的低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以及生产的不合理的 间断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阻碍着化学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2我国化工生产工艺解析 从上文中,对于我国目前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我国的化工生产工艺还不是非常完善。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化学的生产工艺需要有哪些改进呢?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采取哪些最 新的化学生产工艺能够降低化学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呢?第一,化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化学化工世界

第二章微波辐射下壳聚糖制备工艺探讨 第二章微波辐射下壳聚糖制备工艺探讨 2.1 前言 甲壳素是虾壳、蟹壳以及昆虫外壳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名为(1,4)—2—乙酰氨基—2—脱氧—D—葡聚糖。由于分子间强大的氢键作用,甲壳素几乎不溶于任何溶剂,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的产物,其溶解度大大提高。由于壳聚糖中游离氨基的存在,赋予了它很多潜在的性能;而且由于壳聚糖分子中活性基团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它的反应性能,可发生多种改性反应,并广泛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造纸等工业中。 目前,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有:酸碱法、微波法、酶催化法等。如曹根庭等利用连续浸酸法获得高粘度、高脱乙酰度壳聚糖[14];张亦飞将甲壳粉碎后用酸碱法制备壳聚糖[15];骆鑫等利用回流碱处理的方法对壳聚糖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16]等。这些方法一般都可得到脱乙酰度达80%以上、颜色雪白的壳聚糖。但是其处理时间往往较长,而且过长时间的碱处理容易引起壳聚糖的降解,使粘度降低。微波具有加热速度快、能耗低、安全清洁等特点。本文尝试以微波加热作为加热手段,并考虑生产成本等因素,以虾壳、蟹壳作为原料,在经过脱蛋白、脱钙、脱色等一系列前处理之后,用浓碱脱去壳聚糖的乙酰基,即可得到壳聚糖产品。并且通过研究所得产品的脱乙酰度、溶解性等性质,以确定微波加热制备壳聚糖的生产工艺。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Galanz17L机械型微波炉(广东格兰仕公司); 氢氧化钠(化学纯,广东石岐化工厂); 浓盐酸(分析纯,广州市东红化工厂); 高锰酸钾(化学纯,广州化学试剂厂); 草酸(化学纯,广东台山化工厂); 丙酮(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 WMZK-01温度指示控制仪; 乌氏粘度计; 超级恒温槽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化学化工世界

第二章微波辐射下壳聚糖制备工艺探讨 2.1 前言 甲壳素是虾壳、蟹壳以及昆虫外壳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名为(1,4)—2—乙酰氨基—2—脱氧—D—葡聚糖。由于分子间强大的氢键作用,甲壳素几乎不溶于任何溶剂,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的产物,其溶解度大大提高。由于壳聚糖中游离氨基的存在,赋予了它很多潜在的性能;而且由于壳聚糖分子中活性基团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它的反应性能,可发生多种改性反应,并广泛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造纸等工业中。 目前,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有:酸碱法、微波法、酶催化法等。如曹根庭等利用连续浸酸法获得高粘度、高脱乙酰度壳聚糖[14];张亦飞将甲壳粉碎后用酸碱法制备壳聚糖[15];骆鑫等利用回流碱处理的方法对壳聚糖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16]等。这些方法一般都可得到脱乙酰度达80%以上、颜色雪白的壳聚糖。但是其处理时间往往较长,而且过长时间的碱处理容易引起壳聚糖的降解,使粘度降低。微波具有加热速度快、能耗低、安全清洁等特点。本文尝试以微波加热作为加热手段,并考虑生产成本等因素,以虾壳、蟹壳作为原料,在经过脱蛋白、脱钙、脱色等一系列前处理之后,用浓碱脱去壳聚糖的乙酰基,即可得到壳聚糖产品。并且通过研究所得产品的脱乙酰度、溶解性等性质,以确定微波加热制备壳聚糖的生产工艺。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Galanz17L机械型微波炉(广东格兰仕公司); 氢氧化钠(化学纯,广东石岐化工厂); 浓盐酸(分析纯,广州市东红化工厂); 高锰酸钾(化学纯,广州化学试剂厂); 草酸(化学纯,广东台山化工厂); 丙酮(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 WMZK-01温度指示控制仪; 乌氏粘度计; 超级恒温槽

化学化工学院毕业论文格式等有关规定

化学化工学院毕业论文格式等有关规定

————————————————————————————————作者:————————————————————————————————日期:

化学化工学院2009届毕业论文格式等有关规定根据湖南工程学院教务处《关于加强2006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通字[2006]01号)通知要求,全面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规范毕业论文格式,现就我院2008届毕业论文有关工作规定如下: 一、资料与资料的收集与装订 1、本科毕业论文阶段所需资料: 毕业论文申报表------毕业论文选定表-------- ----- 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毕业论文(含毕业论文任务书、诚信声明)----所有资料电子文档----- 成绩评定表-----原始记录本 3.毕业论文组成及装订顺序 3.1毕业论文各项内容按以下顺序装订:封面(A)→诚信声明(B)→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C)→目录页(D)→摘要页(E)→正文(F)→参考文献(G)→致谢(H)→附录(I)。 3.2 毕业论文统一装订成册。 3.3 打印文字材料统一使用Word文档或与Word文档兼容的处理软件打印。所有打印材料选择单面印刷。 4.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等资料装订顺序 4.1开题报告[(文献综述(1)→开题报告(2)] 4.2 开题报告单独装订成册(各教研室统一装订)。 5.资料袋内所需资料及顺序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毕业论文工作手册 二、资料的书写要求 1、毕业论文申报表:小四宋体,A4纸打印。设计内容简介栏中要说明课题来源,可行性分析(条件是否具备),简单操作流程,预期结果等;教研室意见要对课题的可行性及预期结果做出评价。 2、毕业论文选定表:学生学号要填写学生入学时的统一学籍学号,课题来源是指来自生产实际课题还是结合科研自拟课题等,要说清楚,不要太简单。 3、毕业设计任务书:五号宋体,A4 纸打印。任务与要求栏内要说明具体完成哪些工作(包括哪些实验,要撰写哪些资料等),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200字以上。进度与完成时间要在学院及院统一时间安排下填写,并适当详细。 4、毕业论文工作手册:进度安排填写同任务书;设计方案简述与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方法、步骤和

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doc

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随着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我国中学、大学的教学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大一基础化学知识是作为化学专业新生进入大学所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摘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对象。本文结合菏泽市地方资源特点和我系师资结构特点,以培养应用型本科能源化工专业的人才为出发点,从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式方法革新、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考核评价方式的改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能源化学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建构。 关键词: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研究利用化学与化工的理论和技术来解决能量转换、能量储存及能量传输问题的战略性专业。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将是21世纪化学科学与工程的前沿性课题,也是当前社会急需的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我国于2010年开始设置了能源化学工程战略新型专业,并于2011年进行试点招生。目前针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 (1)东北石油大学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构建,专业按照"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四个层面对课程体系进行 了设置[1]; (2)沈阳工程学院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教

学探讨,制定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室守则》《校内外实习管理办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管理办法》等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2]; (3)北京化工大学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科发展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每年邀请国际上著名的学者到能源化学工程实验室进行访问和交流,通过学术报告和互动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并与多所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和联合培养学生机制,为学生搭建了国际交流平台[3]; (4)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教学主要侧重于学科研究方向的改革,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功能晶体材料的制备,生物质能源的开发,生物质能源与化工原料的转化研究,多晶硅高效回收新技术,发光二极管(LED)用荧光粉的研制,LED新型散热器材料的合成及LED封装材料等研究方向[4]。菏泽学院是一个应用型的地方本科院校,2012年菏泽学院化学化工系紧扣菏泽市煤炭石油资源丰富和能源化工基 地建设的需要,成功地申请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并于2013年开始招生。构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对象,并占据了主导地位[5]。近年来,菏泽学院根据地方资源特点、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师资结构特点对应用型本科能源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主要从人才培养规格、理论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式方法革新、实践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考核评价方式的改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完整版)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1 前言 (1) 2 选题背景 (2)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2.2 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及研究的主攻方向 (2) 3方案论证 (4) 3.1 方案选择 (4) 3.2 工艺原理 (6) 3.3 设计方案的确定 (8) 4 原油有关性质参数的计算 (8) 4.1 常压蒸馏曲线和实沸点蒸馏曲线的互换 (8) 4.2 恩氏蒸馏数据与平衡汽化温度之间的转换 (10) 4.3 平均沸点的计算 (11) 4.4 比重系数API (13) 4.5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14) 4.6 焦点温度 (14) 5 原油常压塔的工艺计算 (16) 5.1 产品切割方案及有关性质 (16) 5.2 常压塔的物料平衡 (16) 5.3 汽提蒸汽用量 (17)

5.4 塔板板型和塔板数 (17) 5.5 操作压力的确定 (18) 5.6 精馏塔计算草图 (18) 5.7全塔汽液相负荷分布图 (27) 5.8浮阀数及排列方式 (41) 5.9塔板流体力验算 (42) 6 塔的机械设计 (45) 6.1 按设计压力计算塔体和封头厚度 (46) 6.2 自振周期计算 (49) 6.3 地震载荷及弯矩计算见表 (49) 6.4 风弯矩计算 (53) 6.5 各种载荷引起的走向应力 (53) 6.5 筒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54) 6.6 筒体和去做水压试验校核 (55) 6.7 基础环设计 (57) 6.8 基础环厚度 (58) 6.9 地脚螺栓设计 (58) 6.10 常压塔装配图 (60) 7 工艺流程设计 (62) 7.1工艺流程简述 (62) 7.2工艺流程图 (63) 8 总结 (65) 参考文献 (65) 致谢 (66) 附录 (67)

化学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化学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一:化学工程及工艺人才培养途径 1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产生创造力的前提,只有对未知世界和真理不懈追求的人,才会以一种积 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实践和创造。承担科研任务的高校教师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 将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研究近况及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带入本科教学,可以使学生 直观地了解到所学知识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的热情,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尝试性地解决一些科学问题,为今后的工作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方面,学生在参与这些课外科技活动的同时,对培养自己的创新意愿和创新动机起到了 直接的激励作用,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树立起为科学献身 的精神。另一方面,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会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进而带动并感染 周围其他学生积极投入科研,并通过科研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激发求知欲和研究兴趣,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1]。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关键在教师。因此,优化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 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2.1采用“传、帮、带、督”的方式,构建高水平教师梯队 对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每人要拜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老教师为师,跟班听课,并参加辅导、答疑、改习题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青年教师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 同时也接受了考查,考查合格者方可担任课程主讲。老教师在其中则充分发挥了传、帮、带、督的作用,课前听试讲,结合具体理论、概念与青年教师一起探讨教学方法,给青年 教师以鼓励和具体的帮助;课后及时与青年教师交换意见,随时解决其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同时学校也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技艺大赛、优秀师徒评选、师 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吸引青年教师参加教改活动,培养锻炼青年教师,构建老中青结构合 理的高水平教师梯队。 2.2教学科研相长,不断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 高等学校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开展本科教学,而且要全力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否 则就会形成在教学中只能“教死书”的状况。在强调教学工作是教师天职的同时,还需强 调科研工作对师资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国内外经验都表明,一所大学没有高质量的科学 研究,就不可能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同样也不可能有高水 平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教师能够深刻地了解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要求, 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创业能力的要求,才能全面把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准确地认

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最终版)

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为了加强对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现将毕业论文写作要求通知如下。学校要求本科毕业生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的格式,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 一、封面:学生用计算机套印输出。封面使用学校统一设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封面格式,“许昌学院”字样及图标原样下载,不要改变尺寸大小。其他具体要求如下: 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使用隶书字体,在论文和设计中选一; 2. 论文题目使用楷体1号; 3. 专业一栏须填写专业全称,即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 4. 班级一栏填写“2007级本科某班”; 5.封面上的所有内容需采用居中格式,包括年月。 二、摘要:(占一页) 1. 包括中文摘要及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采用分号隔开; 2. 外文摘要及关键词;采用英文状态的标点,且标点后空一格。 三、目录: 由论文的章节附录等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均采用顶格对齐格式,并注意各标题目录的行间距应设置一致,目录最多包含到三级目录。 四、引言或序言:简要说明工作的目的、意义、范围、研究设想、方法、选题依据等。应当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理论在引言或序言中不宜出现。 五、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论文字数原则上要求4000字以上。正文内容应该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书写工整,符合学科、专业的有关要求。论文中的用语、图表绘制、表格、插图、应规范准确,符合各专业国家标准。正文中出现的符号和缩略语应采用本专业学科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引用他人资料要有标注。 1. 所有图表要居中,表格采用三线表格,上、下线为粗线,中间为细线; 2. 数据与单位之间空一格,如”5 mol·L-1”; 3. 数据单位应规范,格式为mol·L-1、mL等; 4. 数据范围采用“~”线,如“50~6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