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杆质量对再拉断线的影响
4.0直径铜线拉断力标准

铜线拉断力标准:4.0直径下的性能与应用一、引言铜线作为导电材料,在电气、电子、通讯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4.0直径的铜线因其适中的线径和良好的导电性能,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然而,铜线的拉断力标准是影响其质量和应用性能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对4.0直径铜线的拉断力标准进行详细探讨,包括其定义、影响因素、检测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二、拉断力标准的定义拉断力是指在拉伸过程中,铜线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
当拉力超过这一极限时,铜线将被拉断。
拉断力标准是衡量铜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以牛顿(N)或千克力(kgf)为单位进行表示。
在国际标准中,拉断力标准通常与铜线的直径、材质、制造工艺等因素有关。
三、影响拉断力标准的因素1. 材质:铜线的材质是影响其拉断力标准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同纯度的铜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一般来说,纯度越高的铜线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和较低的拉断力标准。
2. 制造工艺:铜线的制造工艺也会影响其拉断力标准。
例如,拉丝工艺中的拉伸速度、冷却方式等参数会对铜线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拉断力标准。
3. 直径:铜线的直径与其拉断力标准密切相关。
较粗的铜线具有更大的截面积和更强的承载能力,因此其拉断力标准通常较高。
而较细的铜线则相反。
4. 温度:温度是影响铜线拉断力标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高温环境下,铜线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会发生变化,导致其拉断力标准降低。
因此,在高温应用中需要使用具有较高拉断力标准的铜线。
四、拉断力标准的检测方法为确保铜线质量符合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拉断力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和扭转试验。
拉伸试验是通过在拉伸机上对铜线施加拉力,测量其在断裂前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值。
扭转试验则是通过在扭转机上对铜线施加扭矩,测量其在断裂前能够承受的最大扭矩值。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铜线的力学性能和质量水平。
五、实际应用案例在实际应用中,4.0直径的铜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设备和通讯线路中。
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性能的区别

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性能的区别由于生产铜杆的两者的工艺不同,所生产的铜杆中的含氧量及外观就不同。
上引生产的铜杆,工艺得当氧含量在10ppm以下,叫无氧铜杆;连铸连铸生产的铜杆 是在保护条件下的热轧,氧含量在200-500ppm范围内,但有时也高达700ppm以上,一般情况下,此种方法生产的铜外表光亮,低氧铜杆,有时也叫光杆。
无氧铜杆铜杆是电缆行业的主要原料,生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连铸连轧法和上引连铸法。
连铸连轧低氧铜杆的生产方法较多,其特点是金属在竖炉中融化后,铜液通过保温炉、溜槽、中间包,从浇管进入封闭的模腔内,采用较大的冷却强度进行冷却,形成铸坯,然后进行多道次轧制,生产的低氧铜杆为热加工组织,原来的铸造组织已经破碎,含氧量一般为200~400ppm之间。
无氧铜杆国内基本全部采用上引连铸法生产,金属在感应电炉中融化后通过石墨模进行上引连续铸造,之后进行冷轧或冷加工,生产的无氧铜杆为铸造组织,含氧量一般在20ppm以下。
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同,所以在组织结构、氧含量分布、杂质的形式及分布等诸多方面有较大差别。
一、拉制性能铜杆的拉制性能跟很多因素有关,如杂质的含量、氧含量及分布、工艺控制等。
下面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对铜杆的拉制性能进行分析。
1.熔化方式对S等杂质的影响连铸连轧生产铜杆主要是通过气体的燃烧使铜杆熔化,在燃烧的过程中,通过氧化和挥发作用,可一定程度减少部分杂质进入铜液,因此连铸连轧法对原料要求相对低一些。
上引连铸生产无氧铜杆,由于是用感应电炉熔化,电解铜表面的“铜绿”“铜豆”基本都熔入到铜液中。
其中熔入的S对无氧铜杆塑性影响极大,会增加拉丝断线率。
2.铸造过程中杂质的进入在生产过程中,连铸连轧工艺需通过保温炉、溜槽、中间包转运铜液,相对容易造成耐火材料的剥落,在轧制过程中需要通过轧辊,造成铁质的脱落,会给铜杆造成外部夹杂。
而热轧中皮上和皮下氧化物的轧入,会给低氧杆的拉丝造成不利的影响。
上引连铸法生产工艺流程较短,铜液是通过联体炉内潜流式完成,对耐火材料的冲击不大,结晶是通过石墨模内进行,所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源较少,杂质进入的机会较少。
低氧铜杆及其生产工艺研究

低氧铜杆及其生产工艺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客户对汽车用电线、电脑用连接线、漆包线和电磁线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铜杆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本产品研究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竖炉连铸连轧生产工艺,熔化炉采用先进的激光料位测量技术,确保料面稳定,连铸采用轮式铸机,保障铸坯质量,钢带清刷采取在线清洗,延长钢带使用时间,乳化液浓度和空气-燃气比例均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确保低氧铜杆产品质量。
关键词:低氧;铜杆;生产工艺导言我国工业快速超常规发展,促进了电线电缆行业的迅速发展,从而带动了电线电缆企业对铜杆的需求,铜杆再拉后可用于汽车线、电脑连接线、漆包线、电磁线等产品。
本产品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竖炉连铸连轧生产工艺,包括熔化、保温、连铸、收卷等生产工序,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激光料位测量技术,乳化液浓度自动控制等国内先进技术,保障了低氧铜杆产品性能和表面质量,满足了市场需要。
1 国内低氧铜杆生产现状目前,国内低氧铜杆生产方法主要有3种,分别是美国SCR法、德国Contirod法、意大利Properzi法,三种方法均采用竖炉连铸连轧生产低氧铜杆,其特点是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生产能力大,生产成本低,表面光滑,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但国内也有部分企业采用废杂铜连铸连轧法生产低档低氧铜杆。
尽管国内生产企业都在努力提高低氧铜杆产品质量,但是,铜杆含氧量、表面质量还不能满足高端客户要求,尤其是铜杆再拉断线问题比较突出。
2 本产品主要技术指标查阅了GB/T 3952-2016《电工用铜线坯》标准,结合市场要求,确定了本产品研究技术指标,详细内容见表1 和表2。
表1 T1铜线坯杂质化学成分表2 T1铜线坯伸长率、体积电阻率及含氧量3 产品研究技术方案3.1 产品牌号、状态、规格的确定产品牌号确定为低氧铜杆T1;产品状态为热轧(M20);直径为8.0毫米。
3.2 产品工艺路线的确定本次研究的产品是低氧铜杆产品,属于国内同类产品中的高端产品,生产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需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生产设备。
低氧铜杆的伸长率

低氧铜杆的伸长率说到低氧铜杆的伸长率,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拗口,像是学术圈里才讨论的东西?但说白了就是在讲铜这种金属,在缺氧环境下的表现。
你知道吗,铜可是咱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无论是电线、管道,还是各种电子产品,它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可如果咱们把铜放在一个氧气不充足的环境里,它会有什么反应呢?会不会比平常更容易拉长,还是反而会变得脆弱呢?今天咱就聊聊这个话题,弄清楚低氧环境下铜杆到底是怎么“长”起来的。
低氧铜杆听起来挺神秘,但其实它的存在早就跟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就拿那些高精度的电子设备来说,铜材料的质量决定了信号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
所以,铜的性能至关重要。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某个地方的氧气浓度比正常低了些,那些铜杆到底会咋样?会不会因为缺少氧气,铜的分子结构变得更松散,拉伸起来更容易?还是说,氧气少了反而会让铜变得更紧密,伸长的程度就减少了?你可别小看这些看似简单的变化!其实它们背后隐藏的是一堆复杂的物理现象和化学反应。
当氧气浓度低时,铜杆里的金属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氧气对铜表面形成的氧化层影响挺大,正常情况下,氧气会让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这层膜能防止铜被腐蚀。
但在低氧环境下,这层膜不容易形成,铜表面就容易暴露在外界的环境中。
你猜怎么着?这就可能会影响到铜杆的伸长性能。
实际上,铜的伸长率就是在这种环境变化下的一个重要考量,伸长率越高,意味着它在拉伸时能延展得越远,表现得越韧性十足。
不过,低氧环境下铜杆的伸长率并不单纯只是“少氧就伸长多”这么简单的事。
氧气减少,虽然氧化层形成不容易,铜的分子间可能变得更松散,但也可能因为缺氧导致铜内部的晶格结构不稳定,进而影响其延展性。
可以说,低氧环境给铜带来的变化有些时候像是走钢丝,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失衡,伸长率反而可能下降。
想想看,如果你拿一根铜线去拉,越拉越长,最后它还不容易断,那就说明它的伸长率高,是不是?但是,如果氧气少了,铜的原子排列可能发生变化,这就可能让铜不那么容易“忍耐”拉伸,最终可能出现脆性断裂,伸长率反而低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 论 了低 氧 铜 杆再 拉 断线 的 主要 类 型 , 为铜 杆 的杂 质 元 素 、 、 金 缺 陷 和 夹 杂 是 影 响再 拉 断 线 的 讨 认 氧 冶
发 现杂质 元素 和氧含 量超标 严重 。
② 空心 断线 。这种 断 头 的两端 , 一端 是 空 心 , 一
端是 锥形 突 出 , 显 微 镜 下 观 察 , 形 突 出 的一 端 可 在 锥 观察 到空 洞 。在 断头 附 近折 断 观察 , 能 见 到空洞 存 仍 在 。检 测 氧 含 量 和 化 学 成 分 , 含 量 较 高 , 过 氧 超
残 留。
④ 焊接 引起 的断 线 。8 m 铜杆 两 卷 之 间采 用热 m
焊 方式 连 接 , 丝 过 程 中 断 线 后 也 采 用 热 焊 连 接 。 拉
2 6 m 以下 的 铜 线 , 般 采 用 冷 焊 连 接 。 焊 接 不 当 , .r a 一
生 产效 率和产 品信誉 。
主要 因 素 , 出电 解 铜 质量 控制 、 杆 氧 含量 控 制 、 少 夹 杂 物 和 严 格 控 制 生 产 工 艺 是 提 高 铜 杆 再 拉 性 能 的 提 铜 减
有 效 措施 。 关 键 词 : 亮 圆 铜 杆 ; 拉 断 线 ; 质 元 素 ; ; 孔 ; 孔 光 再 杂 氧 气 缩
第 3 9卷
第 4期
有 色 金 属 加 工
NONF ERROUS M E AL ROCESSI T S P NG
VOl3 No. _9 4
21 0 0年 8月
Au u t 0 0 g s 1 2
铜 杆 质 量 对 再 拉 断 线 的 影 响
刘富 国, 齐增 生 , 冯祥 轶
以根据 断线情 况判 断是 否与焊 接位置 有关 。
⑤ 竹 节状 中心 断 线 。这 种 断线 的两端 形 貌 与 中
1 铜 杆 再 拉 断线 的 主 要 类型
根 据 收集 到 的断线 样 品 , 分析 铜杆 再拉 断线 的主 要类 型有 以下几类 。
心脆 断一致 , 但呈 大 范 围连续 断 线 , 观察 未 断线 部 位 , 可 见到周 期性 竹节 状 收缩 , 容 易折 断 。分 析化 学 成 很
收 稿 日期 :0 0—0 21 4—1 2 作 者 简 介 : 富 国(16 刘 9 6一), , 北 唐 山人 , 程 师 男 河 工
⑥ 塑性 断线 。这种 断线 的断 头部 位 可见 到 明显
的颈缩 现象 , 明铜 线 受 到 拉 伸 产 生 塑 性 变 形 , 受 说 经 不住 拉力 而 断线 。在 断 头 附 近 或整 个 铜 线 表 面 可 见 到 划痕 , 重 的 在一 端 可 见 到铜 瘤 堆 积 , 明铜 线 不 严 说 能再 次通 过 拉 丝模 而 断线 。这种 断线 与拉 丝 模 的工 作 表面不 均匀磨 损有 关 。
’
本 文拟 就搜 集 到 的断 头进 行分 析 , 与连铸 连 轧 并 铜 杆质 量和铜 杆 生产工 艺 结合 , 析 拉丝 断 线 的主 要 分 影 响 因素 。
可 导致 断线 。这种 断头呈 明显 的 “ 鱼嘴 ” , 断头 的 形 在 附近可见 到 焊 接 的痕 迹 , 拉 机 、 大 中拉 机 操 作 者也 可
但也 有例 外情况 。
Po e i 种工 艺 设 备 … , rpr 三 z 占到 全 球 光 亮 铜 杆 总产 量
的 8 %以上 。 国内有 2 5 0多 条 连 铸 连 轧生 产 线 , 年生 产 能力 达到 3 0多万 吨 , 且还在 不断发 展 。 0 并 汽 车 用 电线 、 脑连 接 线 、 器 连 接 线 和 电磁 线 电 仪 等 由于 其直径 较小 , 铜杆 的综合 性 能要 求 较高 。在 对
分 和 氧 含 量 , 有 明 显 超 标 。 认 为 与 拉 丝 摸 的 设 计 没
有关。
① 中心脆 断 。这种 断头 的两 端 , 端 是 空 心 , 一 一
端是锥 形突 出 , 显 微 镜 下 观 察 断 头 形 貌 较规 则 , 在 几 乎成对 称 圆形 。分 析 断头 附 近 的化 学成 分 和氧 含 量 ,
4 0 p 最 高 可 达 1O p m, 杂 质 元 素 一 般 不 超 标 , 5 p m, l0 p 而
低, 加之按 同等 生产 规 模 投 资 比无 氧 铜 杆 低 , 以这 所
种低 氧光 亮 圆铜 杆 具 有 广 阔 的市 场 前 景 。 目前 世 界 范 围 内 采 用 的 生 产 工 艺 , 别 是 S R,C ni d 分 C oto , r
再 拉 实 践 中 , 发 现 较 严 重 的 断 线 , 重 影 响 了 拉 丝 也 严
③ 夹杂 物导 致 的 断线 。这 种 断头 的两 端 一般 都
是 空心 , 有 一 端 有 时 可 观 察 到偏 向一 侧 的锥 形 可 在 断 头 的 一 端 发 现 夹 杂 物
由 以 上 分 类 可 见 , 丝 断 线 与 铜 杆 的 质 量 和 拉 丝 拉
齐 增 生 (9 6 一) 男 , 北 清 河 人 , 学 硕 士 , 师 , 16 , 河 工 讲 主
中 图 分 类 号 :G 5 . T 3 6 3+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6 9 2 1 0 17 7 5( 0 0) 4—0 1 0 0—0 4
我 国工业 的快 速超 常规 发 展 , 进 了电线 电缆行 促 业 的迅速 发展 , 从而带 动 了电线 电缆 企 业对 铜 杆 的需 求 。连铸 连轧 生产线 生产 的光 亮 圆铜 杆 , 由于 产 品性 能优 异 、 能耗 低 、 环 境 污 染 少 、 对 生产 率 高 、 产 成 本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