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交通事故预防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车辆交通事故预防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6300车辆交通事故预防制度

Vehicle traffic accident prevention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什么是车辆交通事故

(一)车辆交通事故的概念

车辆交通事故简称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的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它道路交通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交通事故应具备以下四个要素:

1、道路要素,在道路上发生的才算交通事故,非道路上发生的则不称其为交通事故。

2、损害要素,必须要出现损害后果,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才算交通事故,既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财产损失,不属于交通事故。

3、违章要素,因违章行为造成的才算交通事故,当事人

各方均没有违章行为而出现了损害后果的不属于交通事故,虽有违章行为。但是违章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也不属于交通事故。

4、过失要素,当事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是过失的,才算交通事故,如果是出于故意,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不能算交通事故,如果既无故意也无过失,即使出现了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也不能算交通事故。

除上述四个要素外,构成交通事故还有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即交通事故的各方当事人中至少有一方应当是机动车或非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如果各方都是步行的行人,即使发生损害后果也不是交通事故。

(二)车辆交通事故的原因

组织领导方面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到位,制度不落实,责任不明确。驾驶人员方面业务不精技术不高,保养不够维护不善,思想麻痹纪律松懈。行进人员方面法规意识淡,安全意识弱,防护能力差。

(三)车辆交通事故的分类

1、按事故的危害程度可分为:一级事故、二级事故、三

级事故、一般事故和事故苗头。

(1)一级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大于车辆报废损失者。

(2)二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致一等以上残废,或直接经济损失大于车辆大修损失者。

(3)三级事故:造成人员受伤致三等以上残废,或直接经济损失大于车辆中修损失者。

(4)一般事故:造成人员受伤需住院治疗,或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车辆散热器报废以上损失者。

(5)事故苗头:低于上述范围者为事故苗头,不列入事故须要提醒。

2、按事故的性质可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1)责任事故:事故中负有过失责任,其可根据过失责任大小分为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一定责任五类。

(2)非责任事故:事故中无过失责任。

二、如何预防车辆交通事故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级领导及各类人员务必要将预防车辆交通事故的思想和认识提升到三个有利于的高度。

1、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发生车辆交通事故,会造成装备、物资和器材的损坏或报废以及人员的伤亡,造成非战斗减员,直接削弱部队的战斗力。

2、有利于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增强军政军民团结,发生车辆交通事故,一旦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会给受害者造成极大痛苦,破坏其家庭幸福,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不良影响,损害我军的声誉。

3、有利于减少经济损失,促进部队全面建设,车辆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十分惊人的,预防交通事故发生,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是促进部队全面建设的必要保证。

(二)按章驾驶、文明行车

预防车辆交通事故驾驶人员要严格遵守以下要求。

1、讲究交通公德和职业道德,文明驾驶,礼貌行车,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服从交通民警指挥。

2、坚持车辆三检查制度,安全设备保持齐全有效,车容要保持整洁,不驾驶机件失灵或违章承载的车辆。

3、驾驶员要随身携带各种与车辆有关的有效证件,不准驾驶与准驾车种不符的车辆,严禁将车辆交给非驾驶员驾驶。

4、精力集中驾驶车辆,不超速行驶,不强行超车,不闯单、禁行线,严禁疲劳驾驶和酒后开车。

5、在驾车行经人行横道,电、汽车站,铁路道口,村庄、学校或车多人多的繁华街道时,应减速慢行或停车避让。

6、安全礼让礼宾车队,严禁穿插礼宾车队。

7、遇有大型集会活动时,进出停车场要听从交通民警指挥,按指定路线顺序行驶,依次停放,不要随意离开车辆。

8、停放车辆要遵守规定,严禁乱停乱放,停放时要关闭电路,拉紧驻车制动,锁好车门,确保安全。

9、行车中发生交通事故要保护现场,积极抢救伤者,并及时报告执勤交通民警及上级领导。

(三)纵队行车、缜密组织

部、分队摩托化开进、演习、长途运输以及汽车长途驾驶教练时,通常都是纵队行车,纵队行车是乘载及摩托化输送的基本方式,行军前必须认真准备,行军中必须按规定行车。

1、执勤前的准备

驾驶员受领任务时,必须对任务性质及有关行车事项了解清楚,必要时应作记录或绘制简图,确保迅速准确地完成任务。应了解的事项如下:载运物资的单位、地点、物资名称、装载数量、体积、质量、装载方法和时间,卸载的单位、地点和时间。车队出发集合地点、行车序列、休息和宿营地点,行车路线、道路情况及沿途注意事项,通信联络方法及其他有关事项。

2、纵队行车规定

纵队行车时,车队长、车辆多且分散,应加强组织管理,驾驶员必须要服从指挥,自觉遵守纪律,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及纵队行车的有关规定,确保行车安全。

纵队行车规定包括:出发时按规定序列依次开进,当前车驶出5米左右,后车即应起步,跟随前进。掌握好行车速度和车间距离,前后车要互相照应,头车不应过快,后车应与前车保持30-50米的距离,行车途中不得超越前车。在山路、冰雪路等复杂道路上,车间距离应适当加大。如因故使车间距离拉大时,后车不应猛追,以防发生事故。当车辆发

生故障时,应立即减速靠道路右侧停车,并示意后车超越。故障排除后,应插入车队行驶并不得超越前车。待途中休息时,经允许后进入原序列位置。

车队通过弯路、桥梁、狭路、渡口、交叉路口时,要听从交通调整哨的指挥或注意交通标志。纵队停车要选择适当地点,以免妨碍交通,车间应保持适当的安全停车距离。如在坡道停车,车间距离应加大,并用三角木将车轮阻塞。驾驶室和乘车人员应从驾驶室右侧车门及车厢后部上下,下车后不得在车行道随意穿越走动,以免影响交通和发生事故。

(四)人员物资、规范乘载

1、人员的载运

货运机动车驾驶室乘坐人数不准超过核准的载人数,货运机动车不准人、货混载,机动车除驾驶室和车厢外,其他任何部位都不准乘人,货运汽车挂车、拖拉机挂车、半拖车、平板车、自动倾卸车、罐车不准乘人。

乘车人应做到,严格落实带车干部责任制,每车必须指定一名带车干部,带车干部指定乘员骨干担任安全员与车长。带车干部督促司机遵守交通规则,车队保持安全车距,防止

紧跟前车发生追尾。通过城市的交叉路口,各种车辆汇集,行人密度大,是交通事故的多发点,提醒驾驶员需特别注意。乘员安全员与车长时刻注意车上人员的乘车情况,对于严重晕车的乘员,安排其靠后部通风处乘坐,行车过程中防止人员将头、手伸出车体,杜绝行车中起立或私自换位置。遇情况迅速向带车干部报告,带车干部督促车队严格按照行军编成顺序进行,杜绝违规超车情况出现。车辆出现问题掉队的,带车干部迅速将具体情况上报指挥部。

驾驶员应做到,乘载人员的车厢必须牢固。行车前,必须检查车厢拦板是否关牢。起步、停车要平稳。车速要适当控制。通过轮渡、险桥、险路必须让乘车人下车步行,待汽车通过后再上车。运送伤病员时,应积极创造条件,力求舒适。轻重伤病员应分开乘坐,如同车乘坐,重伤员应安置在车厢前部。行驶中应及时调节速度,减少颠簸,随时注意伤病员的情况。对乘车人员要态度和蔼,热情服务,礼貌待人。完成任务后要向乘车人员征求意见,以便改进工作。

2、物资的载运

不准超过额定的载质量。装载货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准超

过4米,宽度不准超出车厢,长度前端不准超出车身,后端不准超出车厢2米且不准触地,货物必须均衡平稳,捆扎牢固。若运载不可解体的物品,其体积超过规定时,须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时间、路线、时速行驶,并须悬挂明显标志。载物长度未超出车厢后拦板时不准将拦板平放或放下,超出时,货物拦板不准遮挡号牌、转向灯、尾灯。

物资运输分"包运"和"押运"两种。凡物资运输,均需有运输凭证。由驾驶员或押运人员按照凭证上所列物资的名称、数量、质量核查清楚,在凭证上的相应栏内签字,并对运输的物资负责。包运是指承运单位对所载运物资的接收、运送、交付的全过程以及在物资运输过程中对物资的数量、质量保管负全部责任。押运是由托运单位派人随车押送。一切运输手续及运输过程中对物资的数量、质量保管由押运人员负责,驾驶员只负责运送。

物资的交付。物资运到目的地后,驾驶员应按照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将车驶入卸货场所卸货。卸货时,驾驶员应按照运输凭证向接收人员当面交点物资,由接收人在运输凭证上签名盖章(若由押运人员随车押运,则由押运人员负责

交点)。卸货后,驾驶员将运输凭证交车队指挥员。把车开到指定地点待命,并抓紧时间检查保养车辆。

3、几种特殊物资的载运

(1)军需物资,在装载前将车厢打扫干净或垫上草席,以防油污。车上带有备用油料时,应注意隔离,以防油液渗漏,污染装载物资。被装类轻泡物资,必须捆绑牢固。应注意粮秣等物资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漏应即调换或缝补。装载怕潮湿的物资时,应将篷布盖好,防止漏雨。

(2)战备物资,运载战备物资时,应根据其种类正确装载,并注意捆绑牢固,通常情况下,超限笨重物资应用篷布盖好,遮挡严实。行车时,精心驾驶,妥善处理情况,及时、安全地运达目的地。运载超限笨重物资时,须与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协商,并按有关规定组织好超限笨重物资的装载。运载时按指定的时间和路线行驶,为确保安全,必要时应实施交通管制。

(3)弹药炸药,弹药为易爆炸的危险品,载运必须特别小心,以防意外。载运弹药时应注意事项是,驾驶员向托运单位了解所运弹药的性质及注意事项,以便采取安全措施。炸

药与雷管必须要分车载运,切忌碰撞。包装应牢固完好,装卸时应小心轻放,有标记的勿使倒置,各箱间应挤紧不留间隙,以减少震动。雨天应盖好篷布,防止受潮。起步、停车要平稳,避免使用紧急制动,不要任意超车及车速过高,车上要严禁烟火。宿营时要远离其它车辆,途中停车或卸载时,应选择荫凉地点停放,驾驶员不得远离车辆。

(4)油料,装卸油桶不要重摔,如无装卸设备,尽量用跳板滚上滚下。卸载无跳板时,应垫一定厚度的稻草、沙土等松软物,将油桶横向滚下,使其落在松软物上。放置时应使油桶直立,桶盖向上。要经常检查油桶及桶盖有无渗漏,发现渗漏应及时排除。运油车附近要严禁烟火,运油车厢应垫些沙土,以防汽油滴漏在排气管上。运油车不得在居民区停留,在炎热夏季应选择荫凉地点停放。运油车除驾驶室外不准载人,不准同时载运其它易燃、易爆物品。油罐车在停驶和装、卸油时,应插好接地线,行驶中应保持接地线触地,防止引起火灾。

(五)人员穿行、遵章守纪

1、单人通行十字路口

车辆在行至路口附近,驾驶员往往因地形、房屋、树木和其它建筑物的遮挡,使视线受到限制,造成行车视线盲区。再加上交叉路口交通情况混乱,车流和人流复杂,常常形成突然的情况。通行十字路口要注意交通标志和信号,不要在车辆穿行的路段强行通过。通过时先观察是否有行驶异常车辆,应先观察左侧是否有来车,而后观察右侧,确保穿行安全后可通过。通过弯道时,应利用路旁的反光镜观察是否有来车,也可采用听来车声音的方式确定是否有来车,保证无来往车辆,然后快速通行。避开大车、快车通过的时机穿行。

2、分队穿行道路

分队穿行公路路口应尽量选择有限速标志或红绿灯的路段实施。若确实无法避开,应派出调整哨。调整车辆人员应远离通行位置约50-100米,穿着醒目服装(荧光背心)随时观察来车是否有异常并用明显器具(如旗帜、荧光棒、火把)提醒。身后放置隔离墩,防止车辆制动失效冲入人群。对于有坡度的山路应尽量避免穿行,必须穿行时加强警惕。调整哨封住道路时分队应跑步快速通过,调整哨撤回时注意控制车辆,确保自身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