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计算书

隧道工程计算书
隧道工程计算书

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名称:隧道工程

题目:隧道选线及结构计算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课题组:交通土建

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班级: 09级土木工程 9班

学号: 09300913

姓名:韦天柱

起讫日期: 2013.1.7—2013.1.18

指导教师:岳峰、张红英

目录

1 设计依据-----------------------------------------------------------------------------2

2 计原始资料--------------------------------------------------------------------------2

3 设计步骤及过程--------------------------------------------------------------------2 3.1平面位置确定---------------------------------------------------------------------2 3.2纵断面设计------------------------------------------------------------------------2

3.3横断面设计------------------------------------------------------------------------3

4.二次衬砌结构计算-----------------------------------------------------------------3 4.1基本参数----------------------------------------------------------------------------3 4.2荷载确定----------------------------------------------------------------------------3

4.3计算位移----------------------------------------------------------------------------4

5 解力法方程---------------------------------------------------------------------------12 6最大抗力值的推求------------------------------------------------------------------13 6.1最大抗力方向内的位移---------------------------------------------------------13

6.2计算衬砌总内力------------------------------------------------------------------14

7 内力图---------------------------------------------------------------------------------16

8 参考资料------------------------------------------------------------------------------17

1、设计依据

本设计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进行设计和计算。

2、设计原始资料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设计车速:60km/h;

使用功能:道路双向两车道;

隧道平纵曲线半径和纵坡。

平纵曲线设计满足规范要求,洞口内外各有不小于3s行车速度行程长度范围内的平、纵线性保持一致。

隧道结构设计标准

①设计使用期:100年;

②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③结构防水等级:二级;

④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区,按IX度抗震烈度进行设防。

⑤1:10000地形图

3、设计步骤及过程

3.1平面位置确定

任务所给定的地形图,隧道平、纵设计既要服从路线的总体走向,又要综合考虑隧道位置的地形、地质、地物、水文、气象、地震情况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尽可能使隧址位于地质条件较好、不良地质影响最小的底层中。隧道平面线型以直线为主,有利于通风和施工,采用不设超高的平曲线。隧道纵坡设置充分考虑通风、排水、施工方案和两端接线的要求。

根据教师给定的起终点,本设计采用3条线路进行方案比选,并确定推荐线路。

做出3个方案的平面图,详见地形图。

3.2纵断面设计

作出推荐线路的纵断面图,读取隧道的地面高程点时,应每20m读一次,而后用平滑曲线连接。

3.3横断面设计

隧道内轮廓应该以建筑限界为基础,充分考虑衬砌结构受力特征、工程造价、装饰厚度及富余空间、运营设施的安装空间等因素。洞身结构应根据隧道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其支护衬砌参数按工程类比,结合有限元分析确定。

⑴根据设计原始资料要求,作出隧道的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图。

⑵根据设计原始资料要求,作出隧道紧急停车带的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图。

4、二次衬砌结构计算

选取IV 级围岩复合式衬砌作为典型衬砌,做结构计算。

4.1基本参数

⑴围岩级别:IV 级; ⑵围岩容重:3520kN/m .γ=;

⑶围岩弹性抗力系数:351003kN/m .K ?=;

⑷衬砌材料为C25混凝土,弹性模量kPa .E h 710852?=,容重323kN/m γh =。

4.2荷载确定

4.2.1围岩垂直均布荷载

按矿山法施工的隧道围岩荷载为:

γω.q s-s 12450?= (公式4-1)

[])

(5124501s B-i γ.q s-+?= [])(5-11.91.015.20245.03?

+???= 2722.124kN/m =

考虑到初期支护承担大部分围岩压力,而二次衬砌一般作为安全储备,故对围岩压力进行折减,对本隧道按照45%折减,取为702kN/m 。 4.2.2围岩水平均布压力

q .e 30= (公式4-2)

2/21703.030m kN q .e =?==

4.3计算位移

4.3.1单位位移:(所有尺寸见图4-1)

图4-1 二次衬砌结构计算图

半拱线轴线长度m s 0713.9=,

将半拱轴长度等分为 8段,则m s 1.13938/0713.98s/Δ===

1

77

013979.01085.21.1393Δ--h kPa m E s ??=?= 计算衬砌的几何要素,拱部各截面与垂直轴之间的夹角和截面中心垂直坐标见表1-1。

单位位移值用新普生法近似计算,公式如下: I

E Δs d I E M δs s

h 10

111∑≈?= (公式4-3) I

y

E Δs d I E M M δs s

h ∑≈??=02121 (公式4-4)

I

y E Δs d I E M δs s h 2

2

222∑≈?= (公式4-5) 单位位移计算 表4-1

注:1.I —截面惯性矩,123

bd I =,b 取单位长度。2.不考虑轴力作用。

单位位移值用新普生法近似计算,计算如下:

4-7-0

111100023.19504.2518109793.01?=??=∑≈?=I E Δs d I E M δs s

h 4-7-0

212121102017.23224.5335109793.0?=??=∑≈??==I

y

E Δs d I E M M δs s

h σ 4-7-2

2

222107171.87644.21907109793.0?=??=∑≈?=I

y E Δs d I E M δs s h

计算精度校核为:

-4-4221211101228.14107171.82017.220023.12?=?+?+=++)(δδδ

4-7-2

ss 101228.143598.35493103979.0y 1?=??=+∑=I

E Δs δ)(

闭合差0Δ=

4.3.2载位移—主动荷载在基本结构中引起的位移 (1)每一楔块上的作用力:

竖向力: i i qb Q = (公式4-6) 侧向力: i i eh E = (公式4-7)

侧向力: h i

i-i γΔs d d G ??+=

2

1 (公式4-8) 式中 i b ——衬砌外缘相邻两截面之间水平投影长度,由图1-1中量得; i h ——衬砌外缘相邻两截面之间竖直投影长度,由图1-1中量得; i d ——接缝i 的衬砌截面厚度。 作用在各楔块上的力均列入表1-2中。

载位移计算表 表4-2

(2)外荷载在基本结构中产生的内力

内力按下式计算:

弯矩: ∑∑------?-+?-=1

1

010

)(i e g q yi i xi i ip

Ea Ga Qa E G Q M M (公式4-9) 轴力: ∑∑-+=i

i

i i ip

E G Q N ααcos )(sin 0

(公式4-10) 0ip

M ,0

ip N 的计算见表1-3,表1-4。 载位移计算表0

ip M 表4-3

载位移计算表0

,p i N 表4-4

(3)主动荷载位移 计算结果见表1-5

主动荷载位移计算表 表

1-5

则按下列公式计算:

?≈?=?I M E S d I E M M P

s h P p

s 0

011 (公式4-11) ∑

?≈?=?I y

M E S dS I E M M P S h P p

022 (公式4-12) ∑

+?=?I

M y E S P

h 0

sp )1( (公式4-13) 计算结果:

0757.0008.19033571085.21399.17

011-=??-=∑?≈?=?I M E S dS I E M M P h s h P p

2838.02759.71332351085.21399.17

022-=??-=∑

?≈?=?I y M E S dS I E M M P S h P p

计算精度校核:

3595.02838.00757.021-=--=?+?P P

3595.02844.903659210

85.21399.1)1(7

sp -=??-=∑+?=?I M y E S P h 4.3.3载位移-单位弹性抗力图及相应的摩擦力引起的位移

(1)各接缝处的抗力强度

抗力上零点假定在接缝2处,b 25.22??== :; 最大抗力值假定在接缝4处,h 445??== ; 最大抗力值以上各截面抗力强度按下式计算:

h h b i

b i σαααασ2222cos cos cos cos --= (公式4-14)

算的结果为:

h h

b i

b i σαααασ2222cos cos cos cos --=

h i

σ?)45cos 5.22cos cos 5.22cos (22

22

--= h i

σ?)3536

.0cos 4140.2(2-

= 算出:02=σ,h σσ4588.03=,h σσ=4; 最大抗力值以下各截面抗力强度按下式计算:

h h

i i y

y σσ)1(2'2

'-

= (公式4-15)

式中: 'i y —所考察截面外缘点到h 点的垂直距离;

'h

y —墙脚外缘点到h 点的垂直距离。

由图1-1量得:9016.0'5=y ,9303.1'6=y ,0465.3'7=y ,2073.4'8=y

h 2

2

59541.0)2073.49016.01(σσσ=-=h h 2

2

67895.0)2073.49303.11(σσσ=-=h

h 2

2

74757.0)2073.40465.31(σσσ=-=h

08=σ

按比例将所求得的抗力绘在分块图上。 (2)各楔块上抗力集中力'i R 按下式近似计算:

外i i

i i S R ?+=-)2

(

1'

σσ (公式4-16)

式中:外i S ?—楔块i 外缘长度。 (3)抗力集中力于摩擦力的合成i R :

2

'

1μ+=i i R R (公式4-17)

式中:μ—围岩与衬砌间的摩擦系数,此处取2.0=μ。

'i '0198.1R R i =,其作用方向与抗力集中力的夹角 3099.11arctan ==μβ。由于摩擦阻力的方向与衬砌位移的方向相反,其方向向上。

将i R 的方向延长,使之交于竖直轴,量取夹角k ψ(自竖直轴反时针方向量度),将i R 分解为水平和竖向两个分力:

k H R R ψ=sin i k V R R ψ=cos i

以上计算结果列入表4-6中。

弹性抗力及摩擦力计算表 表4-6

(4)计算单位抗力及其相应的摩擦力在基本结构中产生的内力。

弯矩: ∑-=-ji j ip r R M 0

(公式4-18)

轴力: ∑∑-=-H i V i ip R R N ααcos sin 0 (公式4-19)

式中:ki r 为力i R 至接缝中心点K 的力臂,计算结果见表1-7和表1-8。

-

ip M

计算表 表-7

-ip N 计算表 表4-8

(5)单位抗力及相应摩擦力产生的载位移 计算见表4-9

单位抗力及相应摩擦力里产生的载位移计算表 表

4-9

计算公式如下:

?≈?=?I M E S dS I E M M h S h 0

011σ

σσ

(公式4-20) ∑

??≈=?I yM E S dS I E M M S h h 0

022σ

σσ

(公式4-21) 计算结果如下:

∑?-=??-=?≈?=?-47

011108439.34034.96601085.21339.1I M E S dS I E M M h S h σσσ

4

7

022109923.171028.452181085.21339.1-?-=??-=∑??≈=?I yM E S dS I E M M S h h σσσ

校核为:

6

421108362.2110)9923.178439.3(--?-=?+-=?+?σσ4

7

108362.215091.5487810

85.21339.1)1(-?-=??-=∑+?=?I M y E S h S σσ

4.3.4墙底(弹性地基上的刚性梁)位移 单位弯矩作用下的转角:

45

8103294.98834.27910

31

1-?=??==

KI αβ 主动荷载作用下的转角:

5570.110

3294.93024.16904080-=??-==-αββp ap M 单位抗力及相应摩擦力作用下的转角

0136.0103294.96129.144080=??-==-ασσββM a

5、解力法方程

(1)衬砌计算矢高m y f 7752.58== 计算力法方程的系数:

441111103317.1010)3294.90023.1(--?=?+=+=αβδa

3412121060809.510)3294.97752.52017.2(--?=??+=+=αβδf a 24222222101988.310)3294.97752.57171.8(--?=??+=+=αβδf a

h a ap p σββσσ?+?++?=)(a 0

10110

h 40140.06527.10136.0108439.3577.10757.0σ--=+?---=-)(

h a ap p f f σββσσ?+?++?=)(a 020220

h h 40803.03913.90136.07752.5109923.175770.17752.52838.0σσ--=?+?-?--=-)(

以上将单位抗力图及相应摩擦力产生的位移乘以h σ倍,即为被动荷载的载位移。 求解方程为:

22

112

1220

1210221a a a a a a a X --=

03199

.0103317.1000561.0)

0803.03913.9(00561.0)014.06527.1(03199.042??---?---?=

-h h σσ

h 8744.19962.113σ-=

式中:8744.1,9962.11311-==σX X p ;

22

112

1210

1220112a a a a a a a X --=

031988.0103317.1000560809.0)014.06527.1(00560809.0)0803.03913.9(103317.10424??---?---??=--h h σσ

h 7842.27270.271σ+=

式中: 7842.2,7270.27122==σX X p ;

(2)计算主动荷载和被动荷载分别产生的衬砌内力

计算公式为:

02102cos {P p p P p

p p

M yX X M N X N

++=+=α (公式5-1)

0210

2cos {

σ

σσσσ

σσαM yX X M N X N ++=+= (公式5-2)

计算过程见表1-10和1-11。

主被动荷载作用下衬砌弯矩计算表 表

5-1

主被动荷载作用下衬砌轴力计算表 表

5-2

6、最大抗力值的推求

6.1最大抗力方向内的位移

考虑到接缝4的径向位移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偏移,因此修正后如下: 4i 4p

hp sin y y ?δ)(-∑?=

J

M E S (公式6-1)

4i 4h sin y y ?δσ

σ)(-∑?=J

M E S (公式6-2) 计算过程见表1-12。

最大抗力位移修正计算表 表

6-1

位移值为:

0041.08005.07113.101786103979.07p 6=???==-σδhp 576106189.68005.0448.1663103979.0--?-=???-==σσσδh

最大抗力值为

9739.58106189.610310041

.01

5

5

=?+?=

-=

-σδδδh hp

h K

6、2计算衬砌总内力

按下式计算衬砌总内力:

σσ

σσi h p i h p M M M N N N +=+={

(公式6-3)

计算过程见表6-2。

衬砌总内力计算表 表1-13

计算精度的校核:根据拱顶切开点的相对转角和相对水平位移应为零的条件来检查 6.2.1相对转角的校核按下式计算:

0=+?∑a h I

M

E S β (公式6-4) 由表1-13得,

37100797.251.52266103979.0--?-=??-=∑

?I

M

E S h 4

48100797.2103294.923.2--?=??==αββM a

闭合差0=?

6.2.2相对水平位移的校核按下式计算

0y

a =+∑

?βf I

M E S (公式6-5) 37103879.539.135408103979.0y

--?-=??-=∑

?I

M E S 34a 103879.5103294.97752.5--?=??=βf

闭合差0=?

6.2.3衬砌截面强度检算 检算几个控制截面 (1)拱顶(截面0)

m d m e 1575.045.00079.0=?=

故偏心距符合规范要求。

又有:m e m d 0079.007.02.0=?=,符合规范要求。

0226.035

.00079

.0==d e ,可得:

9661.00226.05.115

.11=?-=-=d

e

α 4.27379.149221

.43535.01109.19661.04>=????==

N bd

R k a α

式中:a R —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取a 109.14kP ?。 符合规范要求。

(2)墙底(截面8)偏心检查

m d e 0875.04

35.040038.0==?

= 符合规范要求。

其它截面偏心距均小于0.45d 。

7、内力图

将内力计算结果按比例尺绘制弯矩图M 及轴力图N,如图7-1所示。

7-1二次衬砌内力图

8、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 063—85)

5、夏永旭主编,《隧道结构力学计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6、王毅才,《隧道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7

7、孙家驷等著,《公路勘测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5

8、张雨化,《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7

9、李宁军,曹文贵,刘生等.《隧道设计与施工百问》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0、陈秋南主编,《隧道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11、相关图纸

满堂支撑架结构计算书

扣件式满堂支撑架安全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

二、计算参数

(图1)平面图 (图2)纵向剖面图1 (图3)纵向剖面图2

三、次楞验算 恒荷载为: g1=1.2[g kc+g1k e]=1.2×(0.022+0.35×250/1000)=0.131kN/m 活荷载为: q1=1.4(Q1+Q2)e=1.4×(2+2)×250/1000=1.4kN/m 次楞按三跨连续梁计算符合工况。计算简图如下: (图4)可变荷载控制的受力简图 1、强度验算 (图5)次楞弯矩图(kN·m) M max=0.124kN·m σ=M max/W=0.124×106/(1×85.333×103)=1.454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图6)次楞剪力图(kN) V max=0.827kN τmax= V max S0/(Ib) =0.827×103×40.5×103/(341.333×104×4×10)=0.245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荷载统计: q k=g kc+g1k e+(Q1+Q2)e =0.022+0.3×250/1000+(2+2)×250/1000=1.097kN/m (图7)挠度计算受力简图 (图8)次楞变形图 (mm) νmax=0.145mm≤[ν]=max(1000×0.9/150,10)=10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支座反力为:R=1.516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支座反力为:R k=1.086kN 五、主楞验算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符合工况,偏于安全,计算简图如下:

隧道施工临建设置计算

隧道施工方法 在隧道施工中,开挖、支护与衬砌等称为基本作业。为了确保基本作业各工序的顺利进行,为其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和直接服务的其他作业,称为辅助作业。其内容包括:供风和供水、供电与照明、压缩空气供应以及施工通风、防尘、防有害气体等。 一、隧道施工风水电作业及通风防尘 隧道施工中,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风动机具主要有:凿岩机、风钻台车、装渣机、喷射混凝土机具、压浆机等。要保证这些风动机具的正常工作,需要有足够的压缩空气供应,既要有足够的风量和风压供应给各个风动机具,同时还应尽量减少压缩空气在管路输送过程中的风压和风量损失,以达到既能保证风动机具进行正常工作,又能达到降低消耗、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及保证施工质量的目的。 ㈠、空压机站供风能力 压缩空气由空气压缩机生产供应。空气压缩机有内燃及电动等类型,空压机通常集中安放在洞口附近,称为空压机站。空压机站的供风能力Q值,取决于由储气筒到风动机具设备沿途的损失、各风动机具有耗风量、以及风动机具的同时工作系数和备用系数,即空压机站的生产能力(或供风能力)Q可用下式计算: Q=(1+K备)(ΣqK+q 漏)K m 式中:K——同时工作系数,凿岩机1~10 台时取1.0~0.85,11~30 台时取 0.85~0.75; K备——空压机的备用系数,一般要用75%~90%; Σq——风动机具所需风量,m3/min(可查阅风动机具性能表)一台YT-28 凿岩机耗气量为25L/s(1.5 m3/min); Km——空压机所处海拔高度对空压机生产能力的影响系数见表; ——管路及附件的漏耗损失,其值为q漏=d·ΣL,m3/min; q 漏 海拔0305610914121915241829213424382743304836584572 K 1.00 1.03 1.07 1.10 1.14 1.17 1.20 1.23 1.26 1.29 1.32 1.37 1.43 m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 筋 混 凝 土 框 架 结 构 设 计 计 算 书

目录 第一章前言 (5) 第二章方案论述 (6) 2.1 建筑方案论述 (6) 2.2结构设计论述 (7) 第三章结构方案设计 (9) 3.1设计总说明 (9) 3.1.1设计依据 (9) 3.1.2 设计概述 (9) 3.1.3 结构说明 (9) 3.1.4.各部分建筑构造 (9) 3.2结构方案设计 (10) 3.2.2场地条件 (10) 第四章荷载计算 (11) 4.1荷载汇集及截面尺寸的选取 (11) 4.1.1 框架柱: (11) 4.1.2 框架梁: (11) 4.1.3 材料情况: (11) 4.2荷载汇集 (11) 4.3 计算简图及层数划分 (13) 4.4 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4) 第五章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 (19) 5.1层间侧移刚度计算 (19) 5.1.1梁线刚度 (19) 5.1.2柱线刚度计算 (20) 5.1.3柱侧移刚度计算 (20) 5.2水平地震作用层间地震剪力和弹性位移的计算 (21) 5.2.2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计算 (23) 5.3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柱剪力和弯矩(采用D值法) (23) 5.4水平地震作用下梁端弯矩 (25) 5.5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梁端剪力和柱轴力 (25) 5.6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图 (26) 第六章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 (26) 6.1自然条件 (27) 6.2风荷载计算 (27) 6.3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柱剪力和弯矩(采用D值法,取中框架计算) (28) 6.4 风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计算 (29) 6.5风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剪力和柱轴力计算 (30) 6.6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图 (30) 第七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 (31) 7.1竖向荷载计算 (31) 7.1.2 恒荷载 (31)

LED屏钢筋结构计算书模板

1 设计依据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 2 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圆表示支座,数字为节点号) 3 荷载与组合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

3.1 节点荷载 3.2 单元荷载 1) 工况号: 0 面荷载分布图: 面荷载序号1分布图(实线表示荷载分配到的单元) 2) 工况号: 1

面荷载分布图: 面荷载序号1分布图(实线表示荷载分配到的单元) 3) 工况号: 2 面荷载分布图:

面荷载序号1分布图(实线表示荷载分配到的单元)3.3 其它荷载 (1). 地震作用 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地震烈度: 7度(0.15g)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0.12 计算振型数: 9 建筑结构阻尼比: 0.040 特征周期值: 0.25 地震影响:多遇地震 场地类别:Ⅰ1类 地震分组:第一组 周期折减系数: 1.00 地震力计算方法:振型分解法

(2). 温度作用 无温度作用。 3.4 荷载组合 (1) 1.20 恒载 + 1.40 活载工况1 (2) 1.20 恒载 + 1.40 风载工况2 (3) 1.20 恒载 + 1.40 活载工况1 + 1.40 x 0.60 风载工况2 (4) 1.20 恒载 + 1.40 x 0.70 活载工况1 + 1.40 风载工况2 (5) 1.00 恒载 + 1.40 风载工况2 4 内力位移计算结果 4.1 内力 4.1.1 最不利内力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1初始条件 某高速公路隧道通过III 类围岩(即IV 级围岩),埋深H=30m ,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3 KN/m3,计算摩擦角ф=35o ,变形模量E=6GPa,采用矿山法施工;衬砌材料采用C25喷射混凝土,材料容重 322/h KN m γ=,变形模量25h E GPa =。 2隧道洞身设计 2.1隧道建筑界限及内轮廓图的确定 该隧道横断面是根据两车道高速公路IV 级围岩来设计的,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确定隧道的建筑限界如下: W —行车道宽度;取3.75×2m C —余宽;因设置检修道,故余宽取为0m J —检修道宽度;双侧设置,取为1.0×2m H —建筑限界高度;取为5.0m2L L —左侧向宽度;取为1.0m R L —右侧向宽度;取为1.5m L E —建筑限界左顶角宽度;取1.0m R E —建筑限界右顶角宽度;取1.0m h —检修道高度;取为0.25m 隧道净宽为1.0+1.0+7.50+1.50+1.0=12m 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建筑限界左右顶角高度均取1m ;隧道轮廓线如下图:

图1 隧道内轮廓限界图 根据规范要求,隧道衬砌结构厚度为50cm(一次衬砌为15cm和二次衬砌35cm)通过作图得到隧道的尺寸如下:

图2 隧道内轮廓图 得到如下尺寸:11.2m R 5.6m R 9.47m R 321===,, 3隧道衬砌结构设计 3.1支护方法及衬砌材料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本设计为高速公路,采用复合式衬砌,复合式衬砌是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及中间防水层组合而成的衬砌形式。 复合式衬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初期支护宜采用锚喷支护,即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和钢筋支架等支护形式单独或组合使用,锚杆宜采用全长粘结锚杆。 2二次衬砌宜采用模筑混凝土或模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衬砌截面宜采用连结圆顺的等厚衬砌断面,仰拱厚度宜与拱墙厚度相同。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计算书

某中学教学楼结构设计计算书 Ⅰ、构件截面尺寸选择和荷载计算 (1)设计基本资料 按设计任务规定的组别,选择开间尺寸为7200mmx9000mm ,纵向有12跨,每跨4500mm,横向有3跨,边跨尺寸7200mm ,中间跨尺寸3000mm 。按此参数和建筑设计中已经进行平面布置。 (2)主要设计参数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及有关规定,确定如下主要的设计参数: ①抗震设防烈度:8度;抗震设计分组:第一组;房屋高度低于30m ,可知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②基本风压:20/5.30m kN W =,C 类粗糙度 ③雪荷载标准值:2m /.50kN S K = ④设计使用年限:50年;本建筑为一般民用建筑,安全等级二级;在抗震设计时是丙类建筑 ⑤基础顶面设计标高的确定:建筑标高±0.000,建筑绝对标高57.50m ,室外地坪标高-0.450m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基础持力层可以设计在粉质粘土上,选择独立基础时,基础顶面标高可设在-1.0m —-1.6m 之间 ⑥活荷载标准值及相应系数:按房屋的使用要求,可查得教学楼露面活荷载标准值0.2=k q 2/m kN ,组合值系数7.0c =?,准永久值系数5.0=q ? (2)材料的选择 ①混凝土 除基础垫层混凝土选择C15外,基础及以上各层混凝土强度均选C25。 ②钢筋 框架梁、柱等主要构件纵向受力筋选择HRB335级钢筋,构造钢筋、板筋及箍筋选择HPB 级钢筋。 (3)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的选择 ①结构平面布置方案 主体结构为5层,底层高度4.2m ,其余各层3.9m 。

外墙240mm ,内墙120mm ,隔墙100mm ,门窗布置见门窗洞口总表。 ②构件截面尺寸的选择 a.根据平面布置,双向板短向跨度m l 5.4=,取板厚h=150mm, 35 1 3014500150> ==l h ,满足要求。 b.框架梁 边横梁,=l 7200mm,mm b h b mm h l h 3003 1 ~21,700141~81=?==?= 取 跨中横梁,mm b mm h mm l 250,500,3000===取 纵梁,mm b mm h mm l 250,500,4500===取 次梁,mm b mm h l h mm l 250,600,18 1 ~121,7200====取 c.柱截面尺寸 当选择基础标高为-1.200m 时,则一层柱的高度为4.2m+1.2m=5.4m ,按 mm H b c 360015 ==,又框架主梁b=300mm ,则初选柱截面宽度mm b c 500=, 故中柱截面初选尺寸mm mm h b c c 500500?=? 简单验算: 假定楼层各层荷载设计值为162/m kN ,则底层中柱的轴力近似为 kN N .43110.5012.54.2716=????=7.90,8.10, 4.50.1,4.54.311000======?查表得,b l m H l m H kN N 满足要求 %,3%8.70.61959300 500 5009.1197.09.010.43110.90' 2 3' <=?==??-??=-=c c S y c S h b A mm f A f N A ρ? 边柱承受轴力较小,但承受弯矩相对较大,按轴心受压验算,取1.5N ,有 kN N 46656.50.5112.54.2716=?????=

人防计算书

杭州中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计算书 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 计算人: 校对人: 专业负责: 审核人:

叫区地下汽车库人防结构计算书目录 一、人防主要计算依据和计算软件 二、人防等效荷载及材料强度 三、主要人防墙体计算 (一)人防临空墙 (二)非人防与人防隔墙 (三)相邻人防单元隔墙 (四)人防扩散室隔墙 (五)人防地下室外墙 四、各类门框墙、楼梯等按图集选用 人防地下室梁、柱计算(SATWE电算)五、(SATWE电算)人防地下室顶板和底板计算六、

人防结构计算 一、主要计算依据和计算软件 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2、《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7FG01~05 3、《防空地下室》(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 4、计算软件PKPM(2O12版) A人防侧墙、临空墙、单元隔墙采用手算并结合结构计算软件Morgain 2012年版计算。人防门框墙、扩散室悬板活门门框墙、防暴波电缆井、室外主要出入口人防楼梯等,依据国标人防图集查选。 B人防底板和顶板采用PKPMk PMCA程序计算 C人防地下室柱、地梁、顶板的梁采用PKPMk Satwe程序计算 二、等效静荷载及材料强度 级,6级常6、本工程为甲类防空地下室,人防等级核1. 人防区为大地下室%区范围,共5个人防防护单元 2、人防等效静荷载标准值确定: 依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查表,人防构件允许延 性比按462条规定。 a、顶板:(梁板结构,允许延性比3.0)《规范》482条 1)纯地下室部分:70kPa (不考虑上部建筑影响,覆土1.5米,板区格. 最大短边净跨5.7米-0.3米=5.4米) 2)主楼范围地下室(-2.8米标高板):55kPa (考虑上部建筑影响,无覆.

结构计算书统一格式

结构计算书统一格式 一、工程概况 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 建筑高度: 结构类型: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础类型: 0.00m标高: 抗浮设计水位: 二、设计要求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级结构的重要性系数:1.0 三、结构设计计算信息 1、抗震信息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类基本地震烈度: 场地土类别:地震加速度: 设计地震分组:抗震设防烈度: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аm a x= 抗震等级:框架级剪力墙级 设计振型数:周期折减系数: 特征周期值: 2、风荷载信息 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

体型系数: 3、调整信息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梁弯矩放大系数:梁刚度折减系数: 梁扭矩折减系数: 4、活荷载信息: 柱、墙设计时活荷载折减:不折减 传给基础的活荷载折减:折减 梁活荷载不利布置计算层数: 5、配筋信息 梁、柱主筋强度(N/mm2):360 梁、柱箍筋强度(N/mm2):210 梁箍筋间距:100 mm 柱箍筋间距:100 mm 柱配筋计算原则:按单偏压计算 四、结构整体计算:采用软件版本:SATWE(2007.08) 1、恒载计算: 1.1梁间恒载(梁上荷载扣除梁高,外墙有窗按八折算) 墙体材料 墙厚 (mm) 容重 KN/㎡ 线荷载备注 外墙 楼电梯墙 内隔墙 分户墙 1.2楼面恒载:楼板自重+1.5 KN/㎡1.3屋面恒载:楼板自重+3.5 KN/㎡

1.4其它恒载按实计算 2、活荷载取值(KN/㎡) 车库:2.5(4.0) 卫生间:4.0 KN/㎡楼梯间:3.5 KN/㎡ 阳台:2.5(3.5) ...... 3.附电算结果如下: (1)建筑结构总信息(WMASS.OUT); (2)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WZQ.OUT); (3)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 (4)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弯矩百分比(WV02Q.OUT); (5)超配筋信息(WGCPJ.OUT) (6)各主要标准层层墙柱轴压比简图(Wpjc*. DWG); (7)各主要标准层平面简图(Flr*.DWG); (8)各主要标准层楼面荷载(*.DWG); (9)底层柱、墙最大组合内力简图(Wdcn.DWG); (10)各主要标准层混凝土构件配筋简图(Wpj*.DWG); 各主要标准层现浇板计算配筋图(板计算结果.DWG)。 4.计算结果分析: 4.1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为,满足规范要求,其余各参数均满足规范要求; 4.2超配筋信息处理如下: 五、基础计算 1、计算原则: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级,基础型式采用基础。本工程地下室抗浮设计水位为m,采用抗浮。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一榀框架计算书范例)

1 结构设计说明 1.1 工程概况 *********** 1.2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 1.2.1 设计依据 a) 国家及浙江省现行的有关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 b) 本工程各项批文及甲方单位要求。 c) 本工程的活载取值严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执行。 1.2.2 设计资料 1 房屋建筑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 混凝土结构(上、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出版社 4 建筑结构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5 结构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6 地基与基础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7 工程结构抗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 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科学出版社 10 实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BG5000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BG50105-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JI0I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5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I0I-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 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2 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3 简明砌体结构设计施工资料集成中国电力出版社

人防计算书

版本号:B 修改码:0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件 人防设计计算书 代码:[BR-7-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人防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 二、荷载取值 人防工程为地下两层,层高均为3.6m,地下二层为甲类核6级,常6级物资库,地下一层为甲类核6级,常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荷载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取值,按承受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核武器爆炸动荷载、静荷载组合分别作用设计,并取最

不利组合配筋。 三、材料 墙、柱混凝土采用C35,梁、板采用C35混凝土,钢筋:采用HRB400级。 四、结构体系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临空墙、隔墙等采用钢筋混凝土墙体,基础采用桩基础,地下室底板为桩基础防水板,地下室顶楼盖采用无梁楼盖体系,梁、板、墙、底板构件尺寸详见图纸。五:设计方法 人防楼板及梁柱配筋采用盈建科1.8.2版,输入相应荷载进行设计。 地下室外墙,临空墙,人防隔墙等采用理正,scct等结构计算软件,按相应人防荷载进行设计。 因每层净高均小于3.6m,门框墙根据图集《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FG01~05进行选取。 竖井,防爆波电缆井,人防楼梯,放倒塌棚架等根据《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FG01~05进行选取。 六:构件计算 LKQ1临空墙计算 3600x3600mm,双向板

一、计算条件: 工程名称: 工程一 工程项目: 项目一 临空墙编号: LKQ1 临空墙的宽度L x(mm): 3600 临空墙的高度L y(mm): 3600 临空墙的厚度t(mm): 300 临空墙等效静荷载q e(kN/m2): 160 临空墙保护层厚度c(mm): 20 临空墙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临空墙钢筋级别: HRB400 内力计算采用弹性方法: 否 临空墙最小配筋率(%): 0.25 动荷载下构件允许延性比[]: 1.0 进行斜截面抗剪验算: 是 进行抗冲切验算: 是 二、计算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实用手册》浙江大学编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三、计算结果: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结构计算书范本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结构设计技术条件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广州江东花园住宅小区(第一期),位于广州天河区东圃镇北面,广东奥林匹 克体育中心西侧,东临东环高速公路,西至河道及广州氮肥厂中学,北达黄洲路,总用地面 积为230000m2,区内为多栋6~18层住宅楼及会所,商场等多层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为179300m2,其中中心庭园内有一层地下室,为停车库及设备房,兼战时六级人防。地下室露出建筑物轮廓线部分覆土深2米。地下一层层高 3.7m,A型住宅首层架空并设梁式转换,层高4.5m,其余住宅楼层标准层层高均为 2.9m。住宅楼层最高为A型,共18层,平面尺 寸为16.85m X 27.0m,高宽比为53.8/16.85=3.19,长宽比为27.0/16.85=1.60,其余均为较规则建筑。 3 ?结构体系、抗震等级及防火要求 1 )本工程住宅楼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公建及会所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抗 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短肢墙轴压比w 0.6,转换大梁以下框支柱 抗震等级为二级,轴压比W 0.7。 2 )本工程除中心庭园地下室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外,其余工程均为二类高层建筑,耐火 等级为二级,其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及燃烧性能均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本)GBJ16-87执行。 4.荷载 1)基本风压值w o=0.45kN/ m2, 8~18层建筑应乘风载重要系数=1.1,其余仍按w o取值计 算,建筑物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 2 )结构风载体型系数简图及取值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取值,风载体型系数取 1.4。 3)楼面活载取值:

明挖隧道计算书

隧道结构检算计算书 一.E型截面 结构厚度为:底板厚120cm,侧墙底厚120cm,侧墙顶厚为55cm,抗拔桩径 为100cm。 采用荷载-结构法检算结构内力,基坑高度H=8.8m。 计算软件:midas civil(2006) 取土的重度值:γ=20kN/m3; 1、荷载计算:(计算断面取埋深最大处计算,水土分算) (1)侧水压力e w1 =0kN/m e w2=γ w ?H?ω =10?8.8?0.5 =44kN/m (2)侧土压力e t1 =0kN/m e t2=λ?(γ-γ w )?H =0.33?(20-10)?8.8 =29.04kN/m 基底水浮力P w =γ w ?(h 1 +H)?ω=10?(1.2+8.8)?0.5=50kN/m (3)边墙顶地面超载:q cz =20kN/m 边墙汽车冲击荷载: 冲击系数μ=20/(80+L)=20/(80+14)=0.213 q cj =q cz ?μ=20?0.213=4.26 kN/m 汽车超载引起侧压力 e cz =q cz ?λ=20?0.33=6.6 kN/m 汽车冲击荷载引起侧压力 ecj=q cj ?λ=4.26?0.33=1.41 kN/m (4)无地下水情况 侧土压力e t1 =0kN/m e t2 =λ?γ?H =0.33?20?8.8 =58.1kN/m。

(5)地层抗力 地层抗力是用地层弹簧来模拟的。地层抗力系数根据土层条件确定,按温克假定计算。在计算中,消除受拉的弹簧。 结合相近工程地质资料,弹性抗力系数取K=50MN/m3 2、荷载工况 (1)、自重 (2)、侧土压力 (3)、侧水压力 (4)、基底浮力 (5)、无地下水时侧土压力 (6)、汽车超载和冲击引起侧压力 其中1~5为永久作用,6为可变作用。 3、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计算简图 计算模型中采用梁单位模拟隧道结构的侧墙、底板和抗拔桩,在底板两端设置2个水平和竖向的约束,模拟抗浮牛腿的作用,侧墙、底板和抗拔桩分别设置土弹簧约束模拟地层对结构的作用,在计算中消除受拉的弹簧结构受力,计算所取纵向5m的平面框架有限元模型,相应的荷载在每延米数值的基础上。 4、荷载组合 荷载效应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进行组合;荷载组合包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和正常使用状态长期组合和短期组合,几种荷载组合情况如下: (1)、cLCB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

浅埋式闭合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浅埋式闭合框架结构设计 结构计算书

一, 截面尺寸 设S 为600mm,则有h 1=S+h=600+600=1200(mm),可得 h+S/3=800≤h 1=1200, 如右图所示。 二, 内力计算 1计算弯矩M 1.1.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基本结构如下图。 1.2典型方程 弹性地基梁上的平面框架的内力计算可以采用结构力学中的力法,只是需要将下侧(底板)按弹性地基梁考虑。 由图-1的基本结构可知,此结构是对称的,所以就只有X 1和X 2,即可以得出典型方程为:

系数是指在多余力x i 的作用下,沿着x i 方向的位移,△iP 是指在外荷载的作用下沿x i 的方向的位移,按下式计算: δij =δ‘ij +b ij △ij =△’iP +b ip δ’ij =ds i ∑? EJ Mj M δij ---框架基本结构在单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位移(不包括地板)。 b ij ---底板按弹性地基梁在单位力的作用下算出的切口处x i 方向的位移; △ ’iP---框架基本结构在外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的位移; b ip ---底板按弹性地基梁在外荷载的作用下算出的切口处x i 方向的位移。 1.2求δ‘ij 和△’iP ;

M 1=1×L y =3.4(kNm) M 2=1(kNm) M P 上=1/2×q 1×(L X /2)=66.15(kNm) M P 下=1/2×q 1×(L X /2)+1/2×q 2×L y 2=193.31(kNm) M1 Q 10 M2 Q 20 M P 上 M P 下 M P 下-M P 上 -3.4 0 -1 0 66.15 193.31 127.16 以上摘自excel 文件; 根据结构力学的力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 δ’11= EI y 2 1L 2/3M =4.85235E-05 δ’12=δ’21=EI L M y 1=2.14074E-05 δ’22=EI L L 2x y +?=2.03704E-05 △’1p = EI M 3/4)M -(M L 1/3M 0.5L M 21 P P y 1y P ???+???-下)(=-0.002777183

人防地下室计算书

XXXXXX工程人防地下室计算书

目录 目录 (1) 工程概况 (3) 二、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 (3) 三、结构设计计算书 (3) 2.1顶板 (3) 2.1.1恒荷载 (3) 2.1.2活荷载 (3) 2.1.3 战时荷载 (3) 2.1.4 顶板计算 (4) 2.2梁 (6) 2.2.1符号说明 (6) 2.2.2内力计算及配筋 (7) 2.3柱 (12) 2.3.1符号说明 (12) 2.3.2内力计算及配筋 (14) 2.4侧壁 (15) 2.5底板 (20) 2.6基础计算 (22) 2.6.1荷载组合公式 (22) 2.6.2符号说明: (24) 2.6.3内力及配筋 (24) 四、地下室抗浮验算 (29)

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结构为框架结构,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11.7米,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地下一层为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工程,人防地下室防核武器抗力级别为6级,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6级。地下室采用现浇混凝土梁板式结构。地下室外墙、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其它构件混凝土等级为C30。 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形式,地基载力特征值140KN,本工程地下水位较深,故不需考虑底板抗浮设计。 二、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907-200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三、结构设计计算书 2.1顶板 2.1.1恒荷载 覆土自重:(覆土厚度1000mm)20×1=20.02 kn m。 / 2.1.2活荷载 室内顶板取3.02 kn m。 / 2.1.3 战时荷载 常规武器爆炸在地下室顶板产生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钢结构计算规则最新参考版

六、金属结构工程 (一)钢屋架、钢网架 (1)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钢材重量计算,不扣除孔眼、切边、切肢的重量,焊条、铆钉、螺栓等重量不另增加。 (2)不规则或多边形钢板,以其外接规则矩形面积计算。 (3)钢网架应区分球形结点、钢板结点等连接形式。 (4)计量单位为t。 (二)钢托架,钢桁架 (1)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钢材重量计算。不扣除孔眼、切边、切肢的重量,焊条、铆钉、螺栓等重量不另增加。 (2)不规则或多边形钢板,以其外接矩形面积计算。 (3)计量单位为t。 (三)钢柱、钢梁 (1)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钢材重量计算。不扣除孔眼、切边、切肢的重量,焊条、铆钉、螺栓等重量不另增加。 不规则或多边形钢板,以其外接矩形面积计算。 具体包括实腹柱、空腹柱、钢管柱、钢梁及钢吊车梁等。计量单位为t。 (2)依附在钢柱上的牛腿等并入钢柱工程量内。 (3)钢管柱上的节点板、加强环、内衬管、牛腿等并入钢管柱工程量内。 (4)设计规定设置钢制动梁、钢制动桁架、车挡时,其工程量应并入钢吊车梁内。 (四)压型钢板楼板,墙板 压型钢板楼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铺设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柱、垛以及0.3m2以内孔洞面积不扣除。计量单位为m2。 压型钢板墙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铺挂面积计算。0.3m2以内孔洞面积不扣除,包角、包边、窗台泛水等面积不另计算。计量单位为m2。压型钢板楼板浇筑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和钢筋按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中的有关规定计算。 (五)钢构件 钢构件一般计算规则如下: (1)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钢材重量计算。如钢支撑、钢檩条、钢天窗架、钢墙架(包括柱、梁和连接杆件)、钢平台、钢走道、钢栏杆、钢漏斗、钢支架、零星钢构件等。不扣除孔眼、切边、切肢的重量,焊条、铆钉、螺栓等重量不另增加。 (2)不规则或多边形钢板,以其外接矩形面积计算。计量单位为t。 (六)金属网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包括制作、运输、安装、油漆等。 七、屋面及防水工程 (一)瓦、型材屋面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斜面面积计算。不扣除房上烟囱、风帽底座、风道、小气窗、斜沟等所占面积,屋面小气窗的出檐部分亦不增加。计量单位为m2。小青瓦、油毡瓦、水泥平瓦、琉璃瓦、西班牙瓦等,可按瓦屋面项目列项。彩钢波纹瓦、彩钢保温板、阳光板、玻璃钢瓦等,可按型材屋面列项。 (二)屋面防水 1.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计量单位为m2。斜屋顶(不包括平屋顶找坡)按斜面积计算;平屋顶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房上烟囱、风帽底座、风道、屋面小气窗和斜沟所占的面积;屋面的女儿墙、伸缩缝和天窗等处的弯起部分,并入屋面工程量计算。

隧道工程计算题

隧道工程计算题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计算题 【围岩等级确定】参见书本 例题:某公路隧道初步设计资料如下 (1)岩石饱和抗压极限强度为62MPa (2)岩石弹性波速度为s (3)岩体弹性波速度为s (4)岩体所处地应力场中与工程主轴垂直的最大主应力σmax= (5)岩体中主要结构面倾角20°,岩体处于潮湿状态 求该围岩类别为(来源:隧道工程课件例题) 解:1.岩体的完整性系数Kv Kv=(Vpm/Vpr)2= 2= 岩体为破碎。 2.岩体的基本质量指标BQ (1)90 Kv+30=90*+30= Rc=62> 取Rc= (2)+= Kv => 取Kv = (3)BQ=90+3Rc+250 Kv=90+3*+250*= 3.岩体的基本质量分级 由BQ=可初步确定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为III级 4.基本质量指标的修正 (1)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1 岩体处于潮湿状态,BQ=,因此取K1= (2)主要软弱面结构面产状修正系数K2 因为主要软弱结构面倾角为20,故取K2=

(3)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K3 Rc/σmax=62/= 岩体应力情况为高应力区 由BQ=查得高应力初始状态修正系数K3= (4)基本质量指标的修正值[BQ] [BQ]=BQ-100(K1+K2+K3)=++= 5.岩体的最终定级 因为修正后的基本质量指标[BQ]=,所以该岩体的级别确定为IV 级。 【围岩压力计算】参见书本 某隧道内空净宽,净高8m ,Ⅳ级围岩。已知:围岩容重γ=20KN/m 3 ,围岩似摩擦角φ=530,摩擦角θ=300 ,试求埋深为3m 、7m 、15m 处的围岩压力。( 来源:网络) 解: 14.1)54.6(1.01=-+=ω 坍塌高度:h=1 s 2 45.0-?x ω=14.1845.0??=m 104.4 垂直均布压力:08.8214.120845.0245.01 4=???=???=-ωγq Kn/m2 荷载等效高度:m q h q 104.420 08 .82== = γ 浅埋隧道分界深度:m h H q q )() 26.10~208.8104.45.2~2()5.2~2(=?== 1、 当埋深H=15m 时,H 》q H ,属于深埋。 垂直均布压力:h q γ=== Kn/m2 ; 水平均布压力:e=(~)q =(~)=~ Kn/m2 2、当埋深H=3m 时,H 《q h ,属于浅埋。 垂直均布压力:q=γ H = 20x3= 60 Kn/m2, 侧向压力:e=)245(tan )21(002φγ-+ t H H = 20x(3+1/2x8))2 53 45(tan 02-=m2;

《框架结构计算书》

仅参考 第一章设计资料 1.建设地点:南方某城市。 2.工程名称:某多层综合楼。 3.水文、地质、气象原始资料: a.气温:极端最高温度+40℃,极端最低温度-14.9℃。 b.平均相对湿度76%。 c.风向、主导风向N、NE,五、六、七三个月以南风为主,其次为北至东北风。 d.风荷载:基本风压0.3KN/。C类地区:基本雪压0.4KN/m2。 4.程地质资料:根据勘测单位勘测资料,结合个岩土层的时代成因、沉积规律及工程地质性状不同,将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岩土层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其特征分述如下: ①杂填土(Q ml):灰——黑——黄色,稍密,稍湿——湿,局部呈密实状,由混凝土、 沥青地板、粘性土及少量砖渣、瓦砾组成,充填时间大约20年。场区内均见分布,一般厚度0.40——3.90米,平均厚度1.73米。 ②粘土(Q2al):红——褐红——褐黄色,硬塑,湿——稍湿,K2孔呈可塑——硬塑状, 含铁、锰氧化物及其结核,下部含高岭土团块或条带,局部含少量钙质结核,且粘性较差,夹粉质粘土,该层压缩性中偏低,场区均见分布,厚度1.00——5.30米,平均数 3.47米,层顶标高42.50——45.90米。 ③层含粘土叫砾石家碎石(Q2dl+pl):红——黄褐色,中密——密实,湿,上部以角砾为 主,角砾含量达60——80%,次棱角状,砾径为5——20毫米,成人以石英砂为主,下部为角砾——碎石,碎石含量大30——50%,粒径以30——50毫米为主,最大达120毫米,棱角——次棱角壮,成份以石英及石英砂岩为主,填充少量呈沙土及粘性土,分选差,级配良好。该层压缩性低,场区内均见分布,厚度1.36——6.20米,平均厚度 4.40米,顶层标高37.20——41.80米。 ④层粘土(Q el):黄色,硬塑,稍湿——稍干,含灰色高岭土团块,由泥岩、页岩风化 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已完成破坏,下部见少量泥岩,页岩碎屑,该层属中偏低压缩性土层,场区均见分布,一般厚度2.60——4.20米,平均厚度2.74米。顶层标高35.95——40.50米。 5、基础场地类别:Ⅱ类。 6、设防烈度:七度,近震。

人防配套面积的计算方法

人防配套面积的计算方法。 广州市人民防空管理办法(市政府[2003]2号令)第十九条新建、扩建或者改建的住宅、旅馆、商店、教学楼和办公、科研、医疗用房等民用建筑, 必须按以下标准同步修建防空地下室: (一)10层(含10层)以上或者基础埋置深度3米(含3米)以上的9层以下民用建筑,应当修建与首层建筑面积相等的防空地下室; (二)除前项规定以外的民用建筑,按地面总建筑面积的2%修建防空地下室。配套建设的防空地下室,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配套建设,所需资金,纳入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如无建设用地同步修建防空地下室的,经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审查后,可 另行安排易地补建。 2、建小高层住宅的话,人防设置按首层面积计算。 3、异地补偿的规定2500元/平方米。 4、人防建筑面积怎么算问答 2010-06-19 18:04 问:应建人防建筑面积怎么算我知道了。现在有个困惑的地方就是,这个人防建筑面积应该怎么算?是包括疏散的楼梯间(就是人防口部外面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吗? 比如一栋32层的高层,按规范人防就是整个标准层的面积,做一个人防地下室(不停车的),如果人防建筑面积算口部外面核心桶的楼梯间和电梯间的面积的话,那就是直接标准层外轮廓的面积,如果不算,那就是要做大一点,标准层的投影面积就不够? 答:这个问题各地人防办的要求不一致。当地有规定的按当地人防办的要求执行。 1、最严格的要求就是从人防防护密闭门开始计算,凡人防防护密闭门外的一律不参与计算人防建筑面积,这种计算与规范、图集不符,但属于地方规定也必须执行。 2、第一种情况计算的人防面积,毫无疑义都是属于人防面积。对于防护密闭门外的楼梯、电梯、坡道等是否算入人防面积也有好几种情况: 2.1、电梯是绝对不能算入人防面积的,这点规范是非常明确的。 3.3.26当电梯通至地下室时,电梯必须设置在防空地下室的防护密闭区以外。 2.2、楼梯、坡道如果只是平时使用,与人防无关的则不算了人防面积。 2.3、人防口部的定义中包含人防使用的竖井及防护密闭门以外的通道。此

钢框架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

摘要 该计算书为滨岛医疗中心门诊楼建筑方案及钢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本设计依据建筑方案及给出的结构类型。参照规范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建筑抗震规范》(GB 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规范》(GB 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完成设计内容有:建筑方案、结构平面布置、结构计算简图确定、荷载统计、内力计算、内力组合、主、次梁、柱选取及布置连接截面验算以及节点设计、楼梯设计、基础设计、工程概预算。结构类型为钢框架结构,梁、柱为钢梁、钢柱,板为组合楼板,柱脚采用埋入式,楼梯为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基础采用锥形独立基础。本计算书中列出了框架在恒荷载、活荷载、地震荷载、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剪力、轴力图以及内力组合表。 关键词结构设计;钢框架;独立基础;医用建筑

Abstract The calculations for the BinDao medical center clinic building steel frame building solutions and design calculations, based o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gram structure given type. Design process based on structural loads standard (GB50009-2012)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loa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GB50011-2010),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 (GB50017-2003) and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he main work to complete the structure diagram layout and calculation of the identification, load statistics,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beams and floor cross-section design and checking, node connection design, staircase design, basic design as well as project budget.Type of structure is steel frame structure, beams, columns of steel beams, steel columns, plates of composite slabs, column foot buried,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staircase stairs, independent foundation with a tapered base. Meanwhile, The calculations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book lists the dead load, live load, seismic loads, wind loads bending moment, shear, axial force, and force combination table. Keywords Structural Design; Steel Frame;single footing medical build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