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合集下载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组织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组织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组织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公布日期】2011.01.12•【字号】粤社科规划办通[2011]1号•【施行日期】2011.0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组织工作的通知(粤社科规划办通〔2011〕1号)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接全国社科规划办《关于做好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组织工作的通知》(社科规划办通字[2011]1号),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开始受理申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旨在鼓励和扶持在基础研究领域潜心治学、锐意创新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资助基本完成且尚未出版的优秀学术研究成果。

请继续做好后期资助项目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范围为国家社科基金除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以外的23个学科,常年随时受理申报,计划5月、11月各评审一次。

三、不再受理学术译著个人自选申报,其申报资助方式另行确定。

四、下列情况不得申报:非学术研究的通俗读物;应用研究成果;论文及论文集、教材、研究报告、软件;自选译著;成果完成不足80%;博士论文通过后不满3年且未作较大修改;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推荐意见不符合要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成果;出版著作的修订本或与已出版著作重复10%以上者;正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尚未结项者等。

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统一组织出版,项目申报评审期间、项目结项前成果不得出版,否则视为放弃申报或予以撤项。

六、以少数民族文字成果申报者,须同时附规范汉字稿。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关于申报2011年广东省技术改造项目的通知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关于申报2011年广东省技术改造项目的通知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关于申报2011年广东省技术改造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1.07.07•【字号】粤经信技改[2011]544号•【施行日期】2011.07.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关于申报2011年广东省技术改造项目的通知(粤经信技改〔2011〕544号)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局,顺德区经济促进局、财税局,南雄市、紫金县、兴宁市、封开县经信局、财政局,省属有关企业,各有关单位:为贯彻好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我省工业投资实现重大突破,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在拉动投资、调整结构、内涵发展等方面的带动作用,现将申报2011年广东省技术改造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原则和方向(一)申报原则。

1.立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集中有限财力突出抓好优势传统产业重点行业整体转型升级,通过关键技术提升、成套装备更新、信息化应用、节能减排、产业转移、工业设计等改造升级路径,优先扶持一批优势传统产业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集中支持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实现优势传统产业率先转型升级。

2.创新竞争性安排方式。

继续深化竞争性安排改革试点工作。

通过开发技术改造项目申报管理信息系统,积极探索项目申报、遴选等工作方式和程序的创新。

加强监察部门、监理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的外部监督,确保财政资金项目安排的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公平公正。

3.加强全过程绩效管理。

进一步加强申报环节的可研分析、要件完备、资金落实等方面的审核,提高和完善项目申报条件。

项目申报、资金安排充分考虑当地近年来承担项目的实施完成、竣工验收等总体情况。

(二)重点方向和项目数量。

深入实施技术改造“双千”工程,促进我省优势传统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方式,重点为以下几个方向:1.优势传统产业:优先支持已认定的传统产业龙头企业和示范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

2011年应用基础研究专项申报指引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围绕我

2011年应用基础研究专项申报指引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围绕我

附件52011年应用基础研究专项申报指南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围绕我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针对我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进行原始性创新和前沿探索性研究。

本计划瞄准前沿,以理论、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突破为目标,加强技术储备,促进人才培育,推进优势学科建设。

一、申报要求(一)应用基础研究专项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征集。

(二)实际主持和从事项目研究工作的负责人,应为具备副高级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

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申请者,应有两名具有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项目组成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应不低于30%。

申请者所在单位和合作单位应对申请项目作实质性审查,签署意见,并提供相应研究条件,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

(三)应用基础研究专项的重点项目申请市财政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20万元(含);引导项目申请市财政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万元(含)。

(四)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实施时间为2—3年。

(五)鼓励应用基础研究专项项目开展持续研究。

对于近3年已验收结题的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若项目负责人有明确的后续研究方向、能预期产业化或运用于临床,将优先给予资助。

(六)2011年广州市应用基础研究专项实行限额申报,具体申报限项数将通知项目组织单位。

二、申报内容(一)重点项目农业专题一:蔬菜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编号:0501)项目内容:应用分子标记等现代生物学技术,开展菜心、芥兰、苦瓜、丝瓜等岭南特色蔬菜资源创新研究,建立核心种质评价技术体系,筛选具有优质、丰产和抗逆性强的候选亲本或材料。

专题二:水产养殖动物抗氧化应激与免疫力的营养调控研究(编号:0502)项目内容:开展重要水产养殖动物抗氧化应激与免疫力的营养调控研究,生物活性添加剂的生物学特性、加工工艺、资源综合利用等研究。

专题三: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研究(编号:0503)项目内容:针对致病菌、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等食品中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开展检测方法及机理研究。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

附件⒈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结题验收工作指引为加强广东省产学研省部合作项目的跟踪管理和结题验收,加快省部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根据《广东省产学研省部合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项目结题验收程序㈠2006年立项的项目。

⒈项目承担单位下载验收申请表及相关材料(见附件),填写《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结题验收申请表》,提出项目结题验收申请。

⒉申请表经项目承担单位所属科技主管部门加具意见后报省部产学研办。

⒊省部产学研办对申请表进行审核,对符合验收条件的项目,由省部产学研办组织专家或委托项目承担单位的科技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对不符合验收条件的项目,退回项目承担单位进行整改。

⒋项目承担单位在接到验收批复通知10日内,要做好项目验收的准备工作,并主动联系省部产学研办和委托单位落实项目验- 1 -收相关事宜。

㈡2007年以后立项的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登录广东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申请项目验收。

具体程序按照系统要求进行。

二、申请验收材料⒈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结题验收申请表。

⒉项目下达文件。

⒊项目合同书。

⒋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提纲)。

⒌项目经费的决算表。

⒍项目科技经费使用专项审计报告。

⒎产品测试报告。

⒏用户使用报告。

⒐项目所获成果、专利一览表(含成果登记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号等)。

⒑其他有关材料。

(请列出)三、现场验收程序⒈通过专家名单,选出专家组组长。

验收专家组原则上由5名以上奇数的专家组成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原则上应不超过60周岁,其中应有1名财务专家或者熟悉财务的管理专家,专家组成员不得在承担单位或参与单位中任职,技术专家必须具有副高以- 2 -上职称以及与验收项目相关的专业背景。

⒉项目承担单位汇报项目实施情况。

⒊专家组考察项目实施现场。

⒋专家提问。

⒌验收专家组根据项目合同书或计划任务书约定的内容及承担单位提交的项目验收材料,逐项考核,做出评价。

2011年广东省低碳发展专项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求

2011年广东省低碳发展专项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求

附件2:2011年广东省低碳发展专项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求一、由项目承担单位编制,报告内容要真实具体,不要提供与项目内容无关的材料,每个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单独装订成册。

二、申请报告封面需列明标题“XXX项目2011年广东省低碳发展专项资金申请报告”、项目承担单位、申报日期、项目负责人及联系电话,并加盖项目承担单位公章。

三、基础性研究项目的申请报告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意义。

包括申请财政资金的主要原因、政策依据等。

(二)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1.项目承担单位的所有制性质、法人类型、详细地址、主营业务、主管单位,开户银行、账号等。

2.项目承担单位的上年度营业收入、利润、税金、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等。

3.项目承担单位的研究人员构成、拥有的研发设施等;项目负责人所属专业领域、主要研究成果、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情况等。

(三)项目基本情况。

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进度、项目产出和有关前期研究进展等。

(四)申请财政资金用途的详细预算。

包括申请财政资金的额度和具体使用方向等。

(五)项目实施的绩效分析。

包括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六)项目申请报告应附以下文件(复印件):1.项目承担单位法人执照或机构代码证;2.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年度会计报表或审计报告;3.项目成果显著的有关证明材料(申请奖励项目提供);4.项目承担单位对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5.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四、其他建设项目的申请报告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包括申请财政资金的主要原因、政策依据等。

(二)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1.项目承担单位的所有制性质、法人类型、详细地址、主营业务,开户银行、账号等。

2.项目承担单位的上年度营业收入、利润、税金、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等。

3.项目承担单位的员工构成、拥有的主要设备、技术团队等;项目负责人所属专业领域、主要工作业绩、所带领的工作团队情况等。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项目申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项目申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财政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粤教高函[2011]59号【发布部门】广东省教育厅【发布日期】2011.06.01【实施日期】2011.06.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1〕59号)各高等职业院校: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为做好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范围和要求(一)各高职院校2011年申报的专业性实训基地项目要切实适应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国家重点振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符合学校面向区域或产业发展需要,为学校的主干专业或“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在校生应达到一定的规模,并能带动和辐射若干专业。

(二)各校申报的专业都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并提交项目论证报告,论证申报和建设该专业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及与本地中长期经济支柱产业的关联性。

(三)省教育厅将重点支持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船舶业、汽车业、冶金和建材行业、电子信息行业、石化行业、现代物流、综合交通运输、海洋经济、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循环经济、环境与生态保护、水利和防灾减灾、建筑业、民族文化和工艺传承等产业领域的专业,重点支持服务于企业技术改造,服务于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专业,以及具有区域经济特色、市场需求量大、技能型人才紧缺的其他专业。

二、申报限额每所高职院校只能申报1个实训基地。

已纳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高职示范院校、高职骨干院校,2011年原则上不再申报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但项目建设期满并通过国家验收的学校可以申报。

凡无故不履行合同,拖欠2005-2010年中央集中采购的专业设备货款的高职院校,不得申报。

2011年科技攻关专项申报指南

2011年科技攻关专项申报指南

2011年科技攻关专项申报指南2011年科技攻关专项重点围绕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支持开展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解决经济、民生和社会发展中突出的科技问题。

该专项分为重点项目和引导项目进行申报,重点项目申请市财政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含),引导项目申请市财政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50万元(含)。

一、重点项目申报内容(一)电子信息专题一:RFID芯片、终端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编号:0601)项目内容:支持面向金融、社会保障及其它应用领域的RFID芯片及读写终端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具有自主创新、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应用标准、支持多应用的RFID核心芯片、终端设备的实现技术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项目要求:芯片通信接口支持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用户数据存储空间不少于16K字节,支持多种传输速率、3DES加密算法和真随机数发生器,支持二级以上防冲突机制、防插拔处理和数据断电保护机制,通过相关检测,支持多应用环境;读写终端具有较好的电磁兼容性。

项目完成时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

专题二: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编号:0602)项目内容: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织网络管理、节点能耗控制等技术;研究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专用传感器,并开发相关的软硬件系统;研究传感数据智能传输和数据挖掘技术。

项目要求:系统支持100个或以上节点自动连接监测、运行及管理;传感器节点监测状态下电池工作寿命不少于1年;项目完成时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实现规模化应用并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效应。

专题三: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编号:0603)项目内容:研制低成本北斗/GPS双模兼容监控终端,支持监控终端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监控管理方面的应用。

研究北斗卫星民用接入服务平台,实现通讯链路和编程接口向广大行业应用开发商开放,与互联网、无线通讯公网等的互联互通。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的通知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的通知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1.12.27•【字号】粤教科函[2011]87号•【施行日期】2011.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的通知(粤教科函〔2011〕87号)全省各有关单位及科研管理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目标和精神,提升我省教育科研水平,提升学校发展内涵,我厅启动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申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要求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为自筹经费项目。

(一)申请者围绕建设教育强省,打造我省南方教育高地的目标,结合我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和广东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行设计具体申报课题。

(二)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申报者要立足广东,反映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的新水平,着眼于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体现地方特色,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鼓励以论文和研究报告作为项目的最终成果进行申报。

论文、研究报告须在1-2年内完成,专著须在2-3年内完成。

二、申报限额:本次申报采取限额申报的方式,申报指标根据近两历年申报情况、立项率及结合项目的中后期管理情况进行分配,详见附件1。

三、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采取网上申报,(网址:http://202.116.224.17),网上申报系统的开放时间为1月10日至2月23日。

具体申报流程详见“2011年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网上申报流程”(附件2)。

四、申报材料。

本次申报采取网上申报,纸质申报材料包括《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请评审书》一式1份,连同《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申报汇总一览表》(附件3)一并报送我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各地级以上市科技局(委),各有关高校,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广东省与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三部二院一省”的产学研合作,有效集聚国内外的创新资源,合力解决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共性、核心和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科学发展。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科技发展规划和《省部院产学研结合发展规划(2011~2015年)》,在广泛征求广东各地级以上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国内各有关高校、中科院院属研究所和企业等单位意见和建议基础上,经专家论证,编制本专项申报指南。 一、申报内容 ㈠ 重大科技专项及重点科技项目。 围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改造提升传统和优势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突破一批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关键共性技术,结合各地市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结合重大科技专项及重点科技项目,积极推动新经济增长点的快速成长,有效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专题名称:电子信息领域(专题编号:0901) 通过先进电子信息技术、核心器件及关键设备的研发,进一步增强广东省电子信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技术和战略产品,推动信息产业走向高端,促进广东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大省向强省转变。主要内容包括: ⒈芯片及电子元器件。主要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CPU、移动互联网设备主控芯片及整机解决方案、卫星导航专用芯片及终端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固态硬盘控制器芯片及接口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嵌入挠性线路印制电路板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 ⒉物联网。主要支持物联网信息采集与数据服务的关键技术和软硬件产品研发、移动物联网关键技术、新一代智能传感器及室外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其行业示范应用。 ⒊网络与通信。主要支持光通信核心器件、下一代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基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设备、终端产品研发及应用、三网融合关键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智能网络监控技术研究及应用、面向智慧城市的智能交通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多媒体集群无线接入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等。 ⒋软件与信息安全。主要支持云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3D云媒体关键技术及产品、无线网络与移动通信安全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公共安全评价与预警系统、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高性能计算和网络存储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业设计及动漫创作等创意产业的支撑软件开发及应用、数字仿真技术开发及应用等。 ⒌新型显示技术。主要支持OLED材料、器件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OLED封装、测试工艺与设备研制及产业化、OLED显示器件驱动芯片设计与产业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容触摸屏技术及其控制模组的研究与产业化等。 专题名称:先进制造领域(专题编号:0902) 通过先进制造技术、核心部件及关键装备的研发,为传统制造行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布局优化提供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广东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巩固产业集群优势地位,促进广东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转变。主要内容包括: ⒈重大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主要支持高端高速精密加工中心的研究及产业化、高性能驱动与控制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 ⒉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主要支持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开发平台、高性能高可靠性纯电动车整车控制器、新型电机驱动系统、整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等方面技术的研发。 ⒊运输装备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主要支持数字化造船关键技术研发、轨道交通智能化信息技术及装备研发、汽车制造领域的高端装配与智能检测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 ⒋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主要支持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控制、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专题名称:环保节能与新能源领域(专题编号:0903) 突破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及智能电网等节能技术发展的瓶颈,研发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实现太阳能、海上风电、新型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内容包括: ⒈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主要支持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及应用示范。 ⒉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主要支持智能电网负荷预测、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系统、配电网保护测控综合智能系统等技术研究及应用。 ⒊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主要支持智慧城市节能监管体系、典型行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白色家电智能节电控制关键技术等的研究及应用示范。 ⒋环境保护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主要支持基于智能组件技术和CAN总线的移动环境监测系统研发与应用、机动车尾气先进高效催化净化工艺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究和产业化等。 专题名称:生物技术与医疗器械领域(专题编号:0904) 面向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攻关,有效提升我省在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重点支持传染病、肿瘤等重大疾病新型临床诊断试剂及自动化检测分析仪器的研发及产业化,新型人体生理/病理信号监测技术和监护设备、诊断微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 专题名称:新材料领域(专题编号:0905) 按照高性能化、环境友好化、轻量化、低成本化的发展方向,围绕新材料开发、制造和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共性技术,通过研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为我省电子信息、新能源、陶瓷和金属加工及装备制造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主要内容包括: ⒈新能源产业关键材料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主要支持太阳能光伏和光热组件关键材料、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关键材料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⒉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重点支持石化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绿色、超净、高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⒊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主要支持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保护、建筑节能、装备制造、核能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关键材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专题名称:现代农业和海洋产业领域(专题编号:0906)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围绕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农业生态循环等领域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针对广东海洋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瓶颈,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主要内容包括: ⒈食品加工关键技术。主要支持传统食品产业的现代加工技术提升研究与示范、南亚热带和热带果蔬节能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转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 ⒉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主要支持农产品及食品安全溯源、监测、预警、生产和加工过程安全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示范。 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主要支持海洋生物功能制品的制取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㈡ 产学研引导项目。 面向广东省重点发展的各领域,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难题组织申报。该专题对项目申报内容和方向不作具体要求。 ㈢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和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面向产学研结合示范县(区)和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建设面向区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院与专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配合重大专项的实施,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新材料、软件测评、装备制造、制造服务等领域设立创新平台。 ㈣ 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项目。 重点支持有较好省部、省院合作工作基础的大中型企业、高校与地方合作建立的研究开发院、省级专业镇、省级以上高新区、产业转移园区等引进多家高校、研究院所的企业科技特派员,建立多学科、多领域合作、长期服务于企业的特派员工作站,凝聚一支高层次、高水平、稳定的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团队,形成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长效机制。 ㈤ 院士工作站建设项目。 重点支持省内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有条件的专业镇及高新区等科技园区,以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为导向,引进省内外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作为技术核心,组建广东省院士工作站,联合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二、申报要求 项目申报除符合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总体要求外,还须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㈠ 申报项目必须以注册地为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为申报主体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形式进行联合申报(申请省部产学研专项须有高校参与,省院合作专项须有中科院院属研究机构参与),鼓励企业与港澳、国外大学、国际研究机构的高水平科研团队联合申报,联合申报单位之间须签订合作协议。 ㈡ 申报项目的实施期限原则不超过两年,并须有明确、量化的技术指标和项目实施期末的经济考核验收指标,各方任务分工和研发进度明确,经费预算合理,知识产权归属清晰,具有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特点,具备良好的前期研究开发基础和产业化生产条件。引导项目完成时须申请并公开发明专利1项以上,项目研发形成的产品须列入国家或省的重点新产品计划。 ㈢ 项目负责人原则上须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年龄60岁以下,具有完成该项目所需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产业化经历和组织协调能力。同一项目完成人当年度只可申请1项省部或省院合作项目,省部或省院合作项目在研项目合计超过两项的负责人原则上不能申请2011年项目。 ㈣ 重大专项项目申请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500万元;重点项目每项申请经费原则上不超过200万元;引导项目每项申请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