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化因子研究进展共91页文档
CC趋化因子

CC趋化因子趋化因子CC亚家族英文名称:chemokine CC subfamily其他名称:β亚家族定义:分子N端含2个相邻的Cys残基,有20余个成员,主要趋化和激活单核细胞和某些T细胞亚群,也可趋化活化B细胞、嗜酸性粒细胞、DC和NK细胞,对中性粒细胞无作用。
DC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DC作用机制Cells,APC),能摄取、加工及呈递抗原,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DC于1973年首次由Steinman和Cohn发现。
其后的好长时间里,由于受当时生物学技术的限制,人们没办法在体外培育更多的树突状细胞,且价格昂贵,结果造成对它研究没能进一步深入下去。
进入九十年代,人类在生物学技术方面取了长足进步,能够在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了,对DC的研究也就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二十世纪末美国率先开始在人体上进行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的试验。
其结果令人倍受鼓舞。
接着而来的是:树突状细胞成了肿瘤生物治疗的明星,也成了全世界与癌症奋斗的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
进入21世纪,国内外科学家发现DC在治疗哮喘等疾病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树突状细胞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哨兵,它能敏锐的捕捉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那微小的差异,并把这种差异传递给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武警——T淋巴细胞,让T淋巴细胞接受到识别叛乱分子的办法和作战命令,迅速由静息状态转化为战斗状态,将人体内残存的、转移的癌细胞全部、彻底地消灭干净。
并且T细胞免疫还有记忆能力,也就是说人的一生中再有同样的癌细胞产生,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马上把癌细胞给干掉。
所以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又被称为治疗性疫苗(和我们日常用的预防性疫苗相对而言)。
一、NK细胞的来源NK细胞确切的来源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直接从骨髓中衍生,其发育成熟依赖于骨髓的微环境。
小鼠和人的体外实验表明,胸腺细胞在体外IL-2等细胞因子存在条件下培养也可诱导出NK细胞。
趋化因子CXCL10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CXCL10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许锦辉【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6(045)013【总页数】3页(P1849-1851)【关键词】趋化因子;CXCL10;IP10;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作者】许锦辉【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四川泸州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趋化因子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结构相关性蛋白,它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定向迁移。
CXC趋化因子配体10(chemokine ligand-10,CXCL10)又称干扰素诱导蛋白(interferon-γ-inducible protein 10,IP-10),是CXC趋化因子超家族中的一种,具有调节免疫应答、血管生成、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增殖等作用。
CXCL10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疗效、预后均有相关性[1-2]。
研究发现CXCL10对肿瘤有抑制和促进的双重作用,其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
本文就CXCL10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趋化因子是一类小分子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8~10)×103,属于细胞因子超家族中的一大类。
基于在趋化因子分子N端的头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的不同位置,可以把趋化因子分成两类4个亚型:主要亚型(CX3C和CXC)和次要亚型(CC和C)[3]。
CXCL10是1985年Luster等[4]在研究干扰素-γ(IFN-γ)诱发的免疫应答时从U937细胞中克隆得到,因其N端的2个半胱氨基酸残基被一个非保守性氨基酸残基分割,把它归类于CXC趋化因子。
由于它具有炎性趋化作用,因此它也被命名为炎症趋化因子。
此外,因为它具有抑制血管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做抗血管生成趋化因子。
它对肿瘤具有促进及抑制的双重作用,这可能与其本身的变体结构、受体的亚型、趋化的细胞种类及其靶细胞的种类有关系。
CXCL10主要通过与趋化因子受体3 (chemokine receptor 3,CXCR3)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CXCR3有两种变体结构:CXCR3-B以及CXCR3-alt,这两种变应体都是通过选择性剪接编码原始的CXCR3受体(从此被称为CXCR3-A)mRNA产生[5-6]。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IgE、IgG4和趋化因子水平的影响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IgE、IgG4和趋化因子水平的影响张艳;储俊才;王慧;李勇【摘要】目的:研究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过敏性鼻炎(AR)患者血清中IgE、IgG4和趋化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AR患者,其中69名患者接受SIT为SIT组,另外51名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7周、10周、27周,以及治疗后1年、2年、3年收集所有患者的血液标本,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gE、IgG4和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人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MIP-1)α、MIP-1β、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因子(RANTES)、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随访结束时,SIT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0%(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gE、IgG4、MCP-1和Eotaxin浓度变化有明显区别,SIT组患者血清中的MCP-1、Eotaxin浓度在治疗后7周、27周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治疗后10周时SIT组治疗后血清中的IgE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IgE浓度则显著低于治疗前和SIT组(均P<0.05);治疗后7周开始,SIT组血清中IgG4浓度逐渐升高,直到试验终点,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IgG4浓度一直没有明显变化.结论:SIT能有效治疗AR,可能与IgG4介导的免疫机制发挥的有益作用有关.【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5)011【总页数】5页(P1526-1530)【关键词】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鼻炎;IgE;IgG4;MCP-1【作者】张艳;储俊才;王慧;李勇【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泰州 225300;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泰州 225300;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泰州 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泰州2253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21从免疫学角度来说,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以鼻腔黏膜Th2免疫反应为主的变应性炎症反应,组织中大量表达Th2细胞因子的细胞浸润是其主要的免疫病理学特征[1]。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在肿瘤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息 。 而 且 , 冠 心 病 的 早 期 诊 断 及 预 测 将 给 冠 心 病 的 风 险 提 对
供 明 确 的量 化 参数 。P T C 为 核 心 脏 病 领 域 带 来 了 重 大 的 E/T
进 展 , 且 , 为 心 血 管 疾 病 的诊 断 提 供 更 大 的帮 助 。 并 将
参 考 文 献
1 P n u HK,e 1 Cu r n o c p s i l an ta . r e t n e t n mu t c i—d tc o o C v l a ee trr w T e a u —
~
10. 1~ 0 ,0 0 1 0 4 0 4 1~10 >10 的 危 险 度 分 别 为 1 6 , 0 0, 00 . 4
17 ..4和 40 。 其 结 论 为 : 比 于 传 统 的 危 险 因素 , 脉 .4 2 5 .3 相 冠 钙 化 评 分 为病 死 率 的 预 测 提 供 了附 加 的 独 立 的信 息 。这 些 结
而, 随着 P T C E / T的 引 入 , 这些 试验 方 法 将 取 得 更 大 和 更 快 的
4 S b si n L s h a, ta . c r c f e a t e c k e 1 Ac u a y o a MSC o o a n i g a h t T c r n r a go r p y wi y h
是非特异的 , 此 需要 新 型 的特异 性示 踪 剂 的放 射性 药 物 。 因
23 : 5 —4 2. 5 41 2
当 前 , 量 的研 究 集 中 在各 种 新 型斑 块 显 像 剂 的 研 究 上 , 到 大 得 的结果是令人鼓舞的。 这 些 斑 块 的 分 子 显 像 方 法 还 处 于 临 床 前 的 早 期 阶段 。 然
File

圜
(安慰剂组未评价)。普乐沙福组第l~4 d达到 上述标准的比例分别为27.9%、49.1%、57.7%和 65.6%,安慰剂组第1~4 d达到上述标准的比例分 别为4.2%、14.2%、21.6%和24.2%。另一项研究 纳入302例MM患者,随机分为普乐沙福组(n=148) 和安慰剂组(n--154),均联用G—CSF,普乐沙福组
I
达到≥2×106细胞数/kg的中位时间为2 d;35例 MM患者中,69%患者CD34+细胞数≥2×106细胞 数/kg,达到≥2×106细胞数/kg的中位时间为2
d。
Lancet,1988,1(8596):1 194.1 198.
表明,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方案可成功应用于 接受过来那度胺治疗的MM患者或者接受过氟达拉 滨治疗的NHL患者的干细胞动员,并可考虑作为 上述患者新的治疗方案。
一项临床研究…1针对48例接受过氟达拉滨治疗
的NHL患者和35例接受过来那度胺治疗的MM患 者采用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方案。以采集的 CD34+细胞数评估疗效,结果显示,48例NHL患 者中,58%患者CD34+细胞数≥2×106细胞数/kg,
参考文献:
[1]
Socinski MA,Cannistra SA,Elias A,et a1.Glanulocyte— rn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expands circulating haemopoietic progemitor cell compartment in man[J].
效好。在稳定状态下,人体外周血中的粒一巨集落 形成单位和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总数约为骨髓的 1/10~l/15…,要采集到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所需的 细胞数,需要进行多次血细胞分离怛1。另外,人体 外周血液中只有微量造血干细胞,大约10%的供者 不能动员足够数量干细胞以提供患者移植所需的造 血干细胞∞1。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是外周血造血 干细胞移植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外周血造血干 细胞移植的疗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可动员 骨髓或其他部位的造血干细胞进入血流,增加干细 胞数量,减少血细胞分离的次数。粒细胞集落刺激
C-C趋化因子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研究进展

poe ,MI 一 -8 -c、 rt n i P)1 1 、 、 3x 3 、 A T S 胸腺 表达 的趋 BR N E 、
-
化 因子 等 。成 纤 维 细 胞 、 皮 肤 微 血 管 内皮 细 胞 、 酸 粒 嗜 细胞 、 助 性 T细 胞 ( h细 辅 T 胞 )均 可 分 泌 C C 趋 化 因 . 子 J — 化 因子 主要 趋 。C C趋
末端 有 两 个 毗邻 的半 胱 氨 酸 , 要 包 括 MC 一 主 P 1~5、 嗜 酸 粒 细 胞 活 化 趋 化 因 子 (oai) 巨 噬 细 胞 炎 性 蛋 et n 、 x
白 ( co h g n a ma r marp ae i m t y l f o
S N u ,E U Ye F NG
Ab t a t Ch mo i e i a f miy o mal c e te i y o n s t a a e d t e mir to f l u o s r c : e k n s a l fs l h mo a t c tki e h tc n t n h g ai n o e k — c c t s C. c e k n s a g o p o h mo i e h t ma n y c e a t c n c i ae t e mo o u l a e l y e . C h mo i e i r u fc e k n s t a i l h mo t a ta d a t t h n n c e r c ls r v a d s me T els b e s i l s l e ae o ifa n o c l u s t ,s co ey r lt d t n mmao y a d i l t r n mmu e r a t n T e p t o o i a h g s o n e c i . h a h lg c 1c a e f o n d a ee c n g o a h i l n l d s t e d a ee . s o i t d a h r s l mss o o t , o n r r r a — i b t s ma ma ip t y man y i c u e h i ts a s c ae t e o c e i fa ra c r a y a e y, r b o t t r s c r b a n r r sr u ls T i ril ic s e h ea i n h p b t e h mo i e a d t ed a e i e e r la d a t i e a i. h s atc ed s u s d t e r l t s i ewe n CC c e k n h i . e ee o n b t s ma ma g o a h , s wel a h s fCC c e k n n t e d a n ss a d te t n f t e d a ee e e c n ip t y a l s t e u e o h mo i e i h ig o i n r a me to h i b t s ma ra go ah . e o n i p t y
血清趋化因子CCL19和CCL21水平变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意义及对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

血清趋化因子CCL19和CCL21水平变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意义及对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
江义霞;李匡政;席云祝;刘青;贾远航 【摘 要】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因子CCL19和CCL21水平变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意义及对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0例,根据肺动脉压是否正常分为肺动脉压增高组(68例)和肺动脉压正常组(82例),并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趋化因子CCL19和CCL21水平的差异.应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价CCL19和CCL21水平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结果 CCL19和CCL21水平在对照组、肺动脉压正常组、肺动脉压增高组间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CL19和CCL21为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CL19的曲线下面积为0.905,CCL21的曲线下面积为0.937.结论 CCL19和CCL21水平是影响慢阻肺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并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参考指标.
【期刊名称】《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9)006 【总页数】4页(P9-12) 【关键词】CCL19;CCL2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 【作 者】江义霞;李匡政;席云祝;刘青;贾远航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湖南 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湖南 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湖南 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湖南 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湖南 衡阳 42100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563
鱼类CC趋化因子基因及其系统进化分析

鱼类CC趋化因子基因及其系统进化分析鱼类CC趋化因子基因及其系统进化分析赫崇波;木云雷;王志松;周遵春;刘卫东【期刊名称】《中国水产科学》【年(卷),期】2006(013)001【摘要】CC趋化因子(CC Chemokine)是一类能够促进动物体内炎症部位的各种白细胞的补充、激活和黏附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家族,是鱼类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趋化因子也是当今国际鱼类分子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了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等重要经济鱼类的CC趋化因子基因结构特点和功能,并采用Clustal X的NJ法对所有新的CC趋化因子和先前发表的鱼类趋化因子与其他动物的CC趋化因子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建立了3个独特的包含非鱼类CC趋化因子的直向进化同源组.第1个直向进化同源组建立于人的CCL27和CCL28,有丽鱼科(Cichlidae)Melanochromisauratus和Paralabidochromis chilotes 的SCYA101、SCYA101a、大西洋鲑(Salmo salar)的CB510320、斑马鱼(Danio rerio)的BI839410、虹鳟的CK11、斑点叉尾(鱼回)的BM027974和BM029630;第2个直向进化同源组是以人类CCL20建立的,包括虹鳟的CK8a、CK8b、斑点叉尾(鱼回)的SCYA112和鸡(Gallus gallus)AAK84434,其中鸡的序列与人的CCL20最相近(与其他鱼类CC趋化因子相比);第3个直向进化同源组是以鸡的XP-424980和蓝(鱼回)(Ictalurus furcatus)的SCYA109建立的.所有其他鱼类CC 趋化因子都没有归类到非鱼类CC趋化因子的同源组中.为了进一步分析鱼类CC趋化因子和哺乳类CC趋化因子间的关系,采用Clustal W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