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气管内异物取出新方法

儿童气管内异物取出新方法
儿童气管内异物取出新方法

儿童气管内异物取出新方法

目前,已经有许多种内镜技术用于取出成人或者儿童的气管异物。其中,标准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支气管镜进行异物取出,但是这种方法在取出深部异物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用传统的检测手段不容易发现停留在3、4级气道的异物,进而造成诊断的困难。

目前成人患者中已经开始应用心脏介入中血管异物取出设备进行气管异物取出。

病例1

16岁女孩因气管异物转入。入院4天前,患儿吸入订书钉。胸片显示订书钉位于右主支气管内(图1A)。起初尝试使用支气管镜取出异物没有成功,并且还造成右侧张力性气胸,进而给予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之后患者被转入我院。决定在心导管室内于透视介导下行异物取出,如果无效则进行外科手术。

图1. A.胸片显示异物在右下肺叶。

B.指引导管接近异物。

C.用血管钳夹取异物并上升至气管。

D.将支气管导管和导管一起撤回至声带以上。

全麻并接机械通气后,使用7.5mm的支气管导管探查支气管,使用的指引导管是6-Fr JR-4的,导丝为0.035英寸的,指引导管从支气管导管的侧孔伸出到达异物(图1B)。起初尝试应用多个微型捕捞器取出异物,但是没有成功,然后使用3-Fr的血管钳夹取异物并送至声带水平(图1C)。

由于订书钉经常从血管钳上滑落,采用微型捕捞器将其固定在支气管导管的远端。之后将支气管导管、引导导管、捕捞器、订书钉一起取出,取出的过程中,订书钉的尖端朝里,以防止声带被异物损伤。透视介导的时间长度一共是22分钟。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并于第二天出院。

病例2

10岁男孩因2个月来反复出现呼吸困难被收入呼吸科。胸片显示左下肺叶的后背段有异物存在(图2A)。在异物停留部位有支气管扩张的改变,说明有慢性炎症。鉴于异物所处的部位过深,单独应用肺部介入技术取出异物难度过大,便决定联合心脏介入技术进行治疗。

图2.A.胸片显示异物在左下肺叶。

B.纤维支气管镜靠近异物。

C.通过纤支镜放入的活检钳不能夹取异物。

D.透视下,指引导管可以深入到距离异物1到2mm的部位。

全麻并插入6.5mm的支气管导管。将2.8mm的支气管镜连接双轴旋转接头,在透视介导下,探查左主支气管直至不能深入。此时支气管镜距离异物仍有几毫米(图2B)。

之后,在透视介导下,我们将有齿活检钳通过3.6mm的纤维支气管镜的吸引管放入,并多次尝试夹取异物,而没有成功,但是从异物周围吸引出了厚厚的、白色分泌物。

撤出纤维支气管镜后,将4-Fr的Terumo指引导管和0.018英寸的Hi-Torque Flex-T导丝通过旋转接头送入。在透视介导下,导管很容送到了异物周围(图2D)。之后将导管替换为6-Fr JR-4的大口径指引导管。

由于异物周围有一层由炎症分泌物和纤维组织构成的坚硬、有韧性的物质,多次尝试通过捕捞器以及血管钳取出异物都没有成功。无法让导管通过异物周围所包围的物质。透视结果显示,导管和活检钳距离异物只有1到2mm远(图2D)。

此时注意到在支气管导管的远端以及指引导管上有少量的出血,认为继续取异物会有一定的风险,便用普通生理盐水清理了远端气道并吸引干净,以防止有未发现的出血。

之后,将捕捞器、指引导管和支气管导管取出。操作全过程中,除了最后出现少量出血外,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透视时间一共为45分钟,计划之后对患者进行肺叶切除手术。

讨论:

现在,内镜已成为呼吸科医生以及耳鼻喉科医生进行气管或者食管异物取出的主要手段。虽然现在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进行气道深部的探查和治疗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儿童

患者中尤其如此,儿童的气道较为狭窄,更容易发生严重出血或者张力性气胸等并发症。

之后,便有人开始探索新的治疗气管异物的技术。1968年的时候有人开始使用球囊导管,但是该技术可能造成球囊脱离,堵塞气道,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随着一些放射介入科医生开始在成人气道异物患者中应用血管内异物取出设备,这种方法逐渐体现了在安全性以及性价比方面的优势,并逐渐受到了儿科医生的关注。

儿童用纤维支气管镜的尺寸为2.2mm到4.9mm,支气管导管内径的计算公式为:支气管导管内径半径=纤维支气管镜半径+0.5。根据儿童以及青少年患者的体重,支气管导管的尺寸可为4mm到7.5mm。如果使用旋转接头的话,就可以使用6到15Fr的导管,一般使用的导管大小为4到10Fr。这两例病例中使用的最大的导管为6Fr。

在心导管室内进行异物取出的主要优势为可以通过旋转接头将支气管导管送入,并在透视下准确到达目标位置,同时还可以使用心导管室内的设备辅助操作,正如作者在第一例病例中所做的那样,同时对多个器械进行操作取出异物,并保护声带不被异物损伤。

气道异物取出的正常步骤为:先用支气管镜进行尝试;如果异物位置过深,则应当联合应用放射介入或者心脏介入技术以及设备进行异物取出操作。不同的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治疗计划,而能否取出异物主要看治疗计划是否周详、经验多少和专业水平的高低以及不同科室之间的合作是否密切。

婴幼儿异物吸入急救措施

婴幼儿异物吸入急救措施 异物吸入,即气道异物,是常见的凶险性意外事故,常能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据统计,7岁以内儿童多见,尤其以刚学会走路到两岁间的婴儿发病多,死亡率高。当小儿口中含物说话、哭笑和剧烈活动时,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息。加之小儿好奇心强,只要能拿到的任何东西都会往嘴里送。 在这种意外发生时,及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患者能够得救也许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 认识食管和气管的位置了解气管误食的原因 气管前面有一个盖叫会厌,当吞咽时会厌会把气道封闭住,食物从食管里进入到胃,但婴幼儿的会厌功能发育不良,当他在吃东西时,厌的盖没有关紧,或者呼吸时东西一下子由这个气管的口落到他的主支气管里,堵住了气管,人就不能呼吸了,生命就会面临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对他进行紧接的抢救。

婴儿异物吸入的常见症状 当我们发现一个婴幼儿出现下面的这些情况,比如:无声哭泣,口周、颜面青紫,四肢抽动,但发不出声音来,当你发现这种情况的话就要想到他会不会出现了气道异物窒息,平时我们在生活中,我们的食物、药品,包括一些小的玩具,都要注意,不要让婴幼儿随便玩耍,特别是吃饭的时候,不要发生呛咳,不要发生气道异物的窒息。 用“三明治”手法将婴儿抱起 首先我们把这个孩子抱起来,抱的时候要注意,因为婴幼儿的头比较大,脖子比较短,如果我们把他拎起来的话,就会造成颈椎的损伤。我们要用三明治的手法把他拿起来,像我这样,一只手抓住颧骨,另外一只手从后面进入,然后用两个手,两个胳膊的手和手臂夹住婴儿,把他举起来,然后头冲下让他的嘴也冲下。

冲击式的胸部按压+背部的拍击 用一只手的掌根,拍击婴幼儿的两个肩甲中间的位置,拍击五下后把他翻过来,头依然保持冲下,在两个乳头连线中点的下方,用两个手指头进行五次冲击式的按压,再反转过来,再进行五次冲击……这样周而复始,直到这个异物冲出来为止。假如说异物可能会出来了,一定在看到异物在嘴里的情况下将其取出,禁止用手在嘴里面去盲目的清扫,这样有可能造成新的伤害。 预防异物吸入的7个注意事项 异物吸入的发生,以儿童居多,当小孩在大哭、大笑或躺着吃东西时,很容易使异物进入气管。有的小孩喜欢在口内含物玩,稍不留意,就会使异物吞入气管。宝宝气管异物应以预防为主,以下7个注意事项家长要记牢。 1.不要给幼儿吃炒豆子、花生、瓜子等不易咬嚼的食物; 2.进食时,不可惊吓、逗乐或责骂,以免大哭大笑; 3.改正口中含物的不良习惯; 4.不要强迫喂药,不要在幼儿哭闹时硬向口中塞; 5.婴幼儿的活动范围内不要存放小物品、小纽扣、图钉等; 6.婴幼儿可能吸入或吞下的物品,均不应作为玩具; 7.改掉边走边进食的不良习惯。

支气管异物取出术116例分析

支气管异物取出术116例分析 总结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支气管镜下取异物的手术时机,手术技巧,麻醉方法,气管切开,术后处理,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病例的原因,麻醉药物的选择,气管切开的指征,变位性异物的应急处理方法。结果70例顺利取出异物。术中并发喉痉挛24例,气管切开10例,变位性窒息6例,死亡6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麻醉药物的组合,熟练的操作技术,气管切开术的时机把握,术后的观察和处理是异物成功治疗的几个重要因素,同时,由于激素的合理应用,支气管镜的更新及手术方法得当,需气管切开取异物的病例明显降低。 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常见急诊之一,常导致患儿特别是1岁以下的患儿意外死亡[1] ,唯一的治疗方法是取出异物。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改进和先进的麻醉设备的应用,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得以提高[2~4],异物吸入后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大型异物致总气管或声门急性完全性阻塞者可突然发生死亡。营养不良,年龄越小,手术耐受力差,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1994-2008年,收治气管异物116例,在诊断、手术、治疗方面有一定体会,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1994-2008年,收治气管异物116例中,男68例,女48例,年龄8个月~62岁,其中5岁以下94例(81%)。总气管异物22例,右侧支气管异物64例,左侧支气管异物30例,其中气管支气管多发性异物10例。肺部听诊时,病侧呼吸音减低或消失。X线检查(包括部分CT检查):肺气肿20例,肺不张16例,肺部炎症24例,X片显示异物影8例。116例中误诊10例。 1.2 异物存留时间见表1 1.3 手术方法入院后根据病情,急诊或择期手术。局麻下手术6例,全麻下手术110例,采用氯胺酮、r-OH(r羟基丁酸钠)组合麻醉32例,氯胺酮、咪唑安定组合68例,氯胺酮、异丙酚组合16例,以上同时使用1%地卡因喉腔表面麻醉。直达喉镜下取出异物4例,电视监视纤维喉镜下取出异物4例,支气管镜下取出108例。术中或术毕常规用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注射。 2 结果 异物顺利取出70例,术中并发喉痉挛24例,异物变位6例,气管切开10例,死亡6例。 3 讨论 3.1 病史与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尤其是植物性,吸入后可引起发热、咳嗽、咳痰、气喘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易与支气管炎、肺炎混淆。本组1例右支气管反复感染4个月,在外院住院3次,经抗炎治疗未愈,后追问病史,才疑为支气管异物转入我院,于右侧支气管取出1/2粒花生米而愈。6例死亡中的4例患儿,开始均收治儿科,出现全身衰竭,IV度喉梗阻转入我科,术中及术后抢救无效死亡。1例12岁患儿误吸注射针头,因害怕父母责骂而隐瞒病史4个月。故对反复发作的支气管炎、肺炎等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各方面检查,作出正确诊断,特别是经抗炎治疗,疗效不佳的“支气管炎”、“喉炎”更应警惕异物的可能。 3.2 手术时机一旦确诊,尽早手术,因异物自然咳出的机会较少,异物在气管支气管内随时有发生窒息威胁生命的危险。但并不是所有的异物皆能及时取出,特别是患儿出现并发症,如:高烧、脱水、酸中毒或已处于衰竭状态时,实施支气管异物取出可能造成死亡。所以,异物未引起阻塞性呼吸困难而并发症危重者,应先保守治疗,待患儿全身情况得到改善,再取出异物。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立即手术:①异物时间短或日期虽较长,但无并发症者,应立即手术;②已出现窒息或严重呼吸困难者;③活动性异物;④无严重合并症者。有下列

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异物的护理配合

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异物的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异物患者应用纤支镜下钳取异物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31例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严密观察。结果:31例支气管异物全部取出结论: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 及术后严密观察是经纤支镜钳取异物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异物;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296-02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急症。异物吸入呼吸道导致堵塞引起 急性呼吸困难,以及肺部感染、慢性咳嗽等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危 及生命。个别患者还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目前诊治气管、 支气管异物的最重要的手段[1]。现将我科31例支气管异物的患者在纤维支气管 镜下取异物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2-2015年间,我科纤支镜室对支气管异物的患者行经纤支镜钳取异物术 总共31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8岁。有明显异物吸入史23例,反复咳嗽、喘息,病史不清6例,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在下级医院未发现的2例,31例患者均获得成功。取出异物包括花生壳3例,牙齿5例,骨头7例、瓜子 12例,辣椒皮1例,其它3例。异物位于右侧支气管21例,位于左侧支气管10例;被肉芽组织完全覆盖的1例。 1.2护理配合 1.2.1术前准备术前准备与常规纤支镜检查相同。着重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操作过程以及术中需要患者配合的注意事项,消除其紧张和顾虑。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疗。 1.2.2患者准备术前常规禁食、禁饮,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及其它基础疾病,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CT片、心电图如血常规、凝血酶时间、感染筛查等,测血压、氧饱和度、并给予常规吸氧。2%的利多卡因充分麻醉咽喉部。 1.2.3物品准备纤支镜、活检钳、蓝形异物钳、三爪形异物钳、鳄嘴钳等。 术中所需药品如血凝酶等。 1.3 术中护理配合 1.3.1建立静脉通道,最好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免外渗,患者取仰卧位,头向 后仰,肩下稍微垫高,充分暴露会厌,用一次性口罩遮住病人眼睛,使用带系带 的咬口器,纤支镜经口腔插入,进入声门前注入2%利多卡因1~2ml,待声门打 开后,再到隆突,在左右支气管分别注入1%利多卡因1ml。减少管壁的刺激,仔 细检查,发现异物后调整方向,对准异物使用异物钳钳取,确保钳牢后与镜子一 起慢慢退出,钳异物时应注意异物的长轴与气管、支气管平行。嘱患者放松,自 由呼吸。手和身体不要乱动,尽量配合。对于肉芽组织增生较明显的,应先钳取 肉芽组织,充分暴露异物后,慢慢分离异物周围粘连组织使其松动后再连同支气 管镜一起缓慢拔出。对特殊难取的异物可采取氩气、冷冻等提取异物[2]。 1.3.2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口唇颜色、生命体征以及出血情况等,如有异常及 时告知镜检医师,保持呼吸通畅。 1.4 术后护理配合

幼儿气管异物急救(最新版)

幼儿气管异物急救(最新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63

幼儿气管异物急救(最新版) 气管异物是较常见的儿童意外急症,也是引起5岁以下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婴幼儿牙齿未萌出或萌出不全,咀嚼功能未发育成熟,吞咽功能不完善,气管保护性反射不健全。当异物落入气管后,最突出的症状是剧烈的刺激性呛咳,由于气管或支气管被异物部分阻塞或全部阻塞,出现气急憋气,也可因一侧的支气管阻塞,而另一侧吸入空气较多,形成肺气肿,较大的或棱角小的异物(如大枣)可把大气管阻塞,短时间内即可发生憋喘死亡。还有一种软条状异物(如酸菜条)吸入后刚好跨置于气管分支的嵴上,像跨在马鞍上,虽只引起部分梗阻,却成为长期的气管内刺激物,患儿将长期咳嗽、发烧、甚至导致肺炎、肺脓肿形成,也可以置孩子于死地。 当幼儿出现异物呛入气管的情况时,家长千万别惊慌失措,不

要试图用手把异物挖出来,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尽快清除异物:倒立拍背法 对于婴幼儿,家长可立即倒提其两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这样可以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推压腹部法 可让患儿坐着或站着,救助者站其身后,用两手臂抱住患儿,一手握拳,大拇指向内放在患儿的脐与剑突之间,用另一手掌压住拳头,有节奏地使劲向上向内推压,以促使横膈抬起,压迫肺底让肺内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使之从气管内向外冲出,逼使异物随气流直达口腔,将其排除。 若上述方法无效或情况紧急,应立即将患儿急送医院,医生会根据病情施行气管镜钳取术或做气管切开术。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气管内异物取出方法的选择

我是这样取出气管内异物 1,气管异物是ENT急症之一。儿童最多,异物一经吸入,自行咳出之可能性能极小,若失时治療常危及生命。我科随机统计329例气管异物;男225,女100年龄:4月-12岁,2岁以内占41,6%,5岁以内占60%。异物种类:蚕豆106例,花生60例,刀豆32例,黄豆24例,玉米24例,瓜子23例,枣仁6例,松子15例,金属6,(图丁、 螺丝丁、大头针、绣花针),塑料筆套14,石头(1,5×1,2×1,0mm)1,锥梨果,蛔虫、玻璃、螃蟹、各1,蚂蟥6,扣子2,酸绞果核4、气球2。植物性异物占91,5%。就诊时间:立即就诊5例,1-10天180例11-30天125例,30天以上者19例。异物所在部位:右支气管175例,左支气管26例,总气管110例,双侧支气管18例。并发症:术前3度呼吸困难6例(酸绞果核、气球)。2度呼吸困难302例,肺不张58例,肺炎8例,纵隔气肿3例,术后颈皮下气肿6例。喉水肿致喉梗阻行气管切开术2例。气胸1例。方法和结果:麻醉:表麻加冬眠165例,全麻(Y-羟基丁酸钠)164例。取出方法:直达喉镜下取出3例,经口支气管镜和内窥镜下下取出166例,气管切开取出135 例。自己咳出18例,开胸2例,死亡5例。 2,诊断:呼吸道异物常因阻塞性吸入性呼吸困难窒息死亡,及早明确诊断很重要,要求患者家属提供准确的异物吸入病史,及时进行有关检查,包括听诊。X线检查,正确判断,对可疑气管、支气管异物,应大胆怀疑谨慎排除。 首先病史很重要,病史明确者,诊断一般多无困难,如病史肯定,虽无任何症状,亦应作内窥镜检查。但在农村儿童居住分散,尤其是儿童给幼儿喂食,家长不一定在场,故有时不能够提供确切的异物吸入史,症状不明显者,应住院观查,在观查期间,如一般情况良好,应停止抗菌素药物。呼吸道异物多为植物性,发病后多可出现发热、咳嗽、有痰、气急或其它症状。病史可疑,仅有低热,胸部有小片模糊影者,应作内窥镜检查。气管或支气管有活动性声响,呼吸时可闻有异物冲击声,虽胸透可无异常,亦可疑诊进行内镜检查确认。支气管异物,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和咳嗽,如果气管粘膜被刺激发生肿胀,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或脓胸,而出现咳血,咳脓痰、胸痛。但有时是没有症状,除了听诊可发现异物侧呼吸音减低外,x胸透有重要的诊断意义,金属类异物能直接看到不透射影像,易于诊断,若非金属类异物完全阻塞支气管,就会发生肺不张,也易诊断,若疑异物不完全阻塞,就要依靠异物的间接征象来判断,如有没有异物?异物在那一侧?胸透时发现纵隔移位和右侧肺气肿,不依靠病史和症状,也可诊断为右侧支气管异物。另外若大量气胸,大量胸腔积液,已把纵隔推向对侧,胸膜粘连把纵隔固定在偏离位,不受呼气和吸气的影响,只有大叶肺不张时,既有移位又有摆动。肺气肿的表现是肺纹理稀疏,透明度增强。所以肺气肿和纵隔擺动是植物性支气管异物不完全阻塞的X线下的重要象征,即肺气肿的一侧是异物侧,该侧的膈肌运动减弱,呼气时,纵隔向非异物侧摆动,吸气时又摆回原位。所以临床医师应亲自参加看透视。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和吸入性呼吸困难。 对临床怀疑支气管异物的儿童进行CT扫描的指征,文献中存在较大的争议。阎承先[1]认为在诊断支气管的X线透过性异物中的作用并不理想,要明确异物的诊断仍必须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郭溁等[7]认为冠状CT扫描可作为小儿支气管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Skoulakis 等[8]认为CT扫描仅适用于合并支气管穿孔等经过选择的患者。Tokar等[3]认为尽管CT扫描有时可发现在X线平片上不能发现的异物,但不能将CT作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最初的诊断方法,CT有助于对病史、体征和放射线表现不典型的诊断延误的患者进行鉴别诊断。Ayed 等[9]对儿童呼吸道异物诊断中常用的临床和影像学指标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评价,表明听诊呼吸音不对称和胸部X线摄片的敏感度分别为80%和66%,特异度分别为72%和51%;

幼儿气管异物急救(通用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幼儿气管异物急救(通用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幼儿气管异物急救(通用版) 气管异物是较常见的儿童意外急症,也是引起5岁以下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婴幼儿牙齿未萌出或萌出不全,咀嚼功能未发育成熟,吞咽功能不完善,气管保护性反射不健全。当异物落入气管后,最突出的症状是剧烈的刺激性呛咳,由于气管或支气管被异物部分阻塞或全部阻塞,出现气急憋气,也可因一侧的支气管阻塞,而另一侧吸入空气较多,形成肺气肿,较大的或棱角小的异物(如大枣)可把大气管阻塞,短时间内即可发生憋喘死亡。还有一种软条状异物(如酸菜条)吸入后刚好跨置于气管分支的嵴上,像跨在马鞍上,虽只引起部分梗阻,却成为长期的气管内刺激物,患儿将长期咳嗽、发烧、甚至导致肺炎、肺脓肿形成,也可以置孩子于死地。 当幼儿出现异物呛入气管的情况时,家长千万别惊慌失措,不

要试图用手把异物挖出来,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尽快清除异物:倒立拍背法 对于婴幼儿,家长可立即倒提其两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这样可以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推压腹部法 可让患儿坐着或站着,救助者站其身后,用两手臂抱住患儿,一手握拳,大拇指向内放在患儿的脐与剑突之间,用另一手掌压住拳头,有节奏地使劲向上向内推压,以促使横膈抬起,压迫肺底让肺内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使之从气管内向外冲出,逼使异物随气流直达口腔,将其排除。 若上述方法无效或情况紧急,应立即将患儿急送医院,医生会根据病情施行气管镜钳取术或做气管切开术。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幼儿气管异物地紧急救治教案设计(样版)

教案首页授课人:廖雪霏编号:1

后附具体教学任务内容 幼儿气管异物的紧急救治【教学背景】

气管异物是导致幼儿意外死亡的常见原因,多发生在1-5岁的儿童,其发病骤然,病变迅速,危险性大。常见的气管异物有西瓜子、花生米、糖块、硬币、黄豆以及一些光滑的小玩具等。由于异物完全堵塞气管后可引起窒息,超过四分钟便会危及生命,即使抢救成功,也常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所以现场急救非常重要。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教师,充分认识到气管异物的危害性,培养他们对于气管异物的急救技术,及时挽救幼儿生命,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教学任务】 1、认识气管异物的危害性 2、了解气管异物的原因 3、掌握气管异物的处理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资讯 (出示视频) 气管是人体呼吸系统中与外界相通的唯一通道,一旦异物误入气管阻塞了呼吸道,人体就会发生呼吸困难、缺氧或窒息等一系列症状,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气管异物是临床上危及小儿生命的一大急症,抢救不当就有可能因窒息而立即死亡。 多么鲜活的生命,看起来让人心痛,作为一名未来的幼教老师,当我们面对这种紧急情况的时候,是否能准确判断、迅速有效的去救治他们呢? 二、决策 通过以上鲜活的案例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警醒和思考,引出本课的学习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急性气管异物的危害性,熟练掌握其基本的医疗救护知

识。 2、能力目标:能科学的指导小儿进食,让小儿自觉的管住嘴,注重进食安全,并掌握气管异物的医疗救护基本技能。 3、情感目标:让学生树立起“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和“救人于危难”的责任意识。 三、计划 (一)教师通过ppt讲解,让学生了解其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形象的图片,让学生明白气管异物处理的紧急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为后面的教学提供铺垫。 1.小儿生理的特殊性,易引起气道异物梗阻 人体在吞咽食物时,有一个自身反射性保护体系,会厌软骨能自动关闭呼吸道通路,以防食物误入气道。但由于小儿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牙齿还不能将花生、瓜子、豆类等完全的嚼碎,而且咽喉的防御性反射功能不完善。另外小儿在进食时,喜欢边吃边玩,如果摔倒和突然哭闹,就容易将口中的食物误吸到气管、支气管而形成气道异物。 2.小儿的心理好奇心,易引起气道异物梗阻 小儿正是用动作来探究世界的年龄,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喜欢把一些小东西放入口腔,如小玩具、花生、大枣等。 3.大脑对缺氧的敏感性,易引起窒息甚至死亡 大脑占全身重量的4%,但耗氧量却占到了全身耗氧量的20%,大脑对缺氧异常敏感,缺氧10秒钟就可以发生头痛甚至晕厥,大脑能耐受的最长缺氧时间为6-8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大脑细胞就可能会发生不可逆的死亡。 (二)教师通过讲解并演示,让学生掌握其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并演示,让学生掌握气管异物的迅速判断和紧急

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专家共识(2017年度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专家共识(2017) 左云霞,冯春,刘金柱,李天佐(负责人/共同执笔人),李文献(共同执笔人),李丽伟,李梅,连庆泉,吴震(共同执笔人),张旭,张诗海,张溪英,金立民,胡智勇,蔡一榕,裴凌 一、定义 所有自口或鼻开始至声门及声门以下呼吸径路上的异物存留,都可以称之为气道异物(airway foreign body)。异物位置对于麻醉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共识将气道异物按其所处的解剖位置分为以下四类:①鼻腔异物(nasal foreign body);②声门上(声门周围)异物(supraglottic foreign body) ;③声门下及气管异物(subglottic and tracheal foreign body);④支气管异物(bronchial foreign body)。狭义的气道异物是指位于声门下、气管和支气管的异物。 此外,按照化学性质可将气道异物分为有机类和无机类异物。有机类异物以花生、葵花籽、西瓜子等植物种子多见,无机类异物则常见玩具配件、纽扣、笔套等[1-4]。按异物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异物,患者自身来源或接受手术时产生的血液、脓液、呕吐物及干痂等为内源性异物,而由口鼻误入的外界异物为外源性异物。医源性异物是指在医院内实施诊断、手术、治疗等技术操作时造成的气道异物,常见的有患者脱落的牙齿、医用耗材和医疗器械配件等。

二、流行病学 临床上的“气道异物”一般多指狭义的气道异物。气道异物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所占比例约为70%~80%,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农村儿童发病率高于城市儿童[1-4]。80%以上的气道异物位于一侧支气管内,少数位于声门下及主气道内,极少数患儿异物位于多个部位。右侧支气管异物多于左侧[1,3,4],但也有文献报道左右两侧支气管异物的发生率相似[5]。气道异物是导致4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报道的入院后死亡率在0. 2%~1%[4,6],美国报道的入院后死亡率为3.4%[7]。 三、病理生理学 异物吸入气道造成的损伤可分为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直接损伤又包括机械损伤(如黏膜损伤、出血等)和机械阻塞。异物吸入后可能嵌顿在肺的各级支气管,造成阻塞部位以下的肺叶或肺段发生肺不张或肺气肿。异物存留会导致不同的阀门效应[8],如双向阀(bypass valve)效应,指气流可进可出但部分受限(图1A);止回阀(check valve)效应,指气流进入多于流出,导致阻塞性肺气肿(图1B);球阀(ball valve)效应,气流能进入但不能流出,导致阻塞性肺气肿(图1C);截止阀(stop valve)效应,指气流无法进出,肺内气体吸收导致阻塞性肺不张(图1D)。间接损伤是指存留的异物导致炎症反应、感染或肉芽形成等。 四、诊断 1. 病史、症状和体征

儿童气管内异物取出新方法

儿童气管内异物取出新方法 目前,已经有许多种内镜技术用于取出成人或者儿童的气管异物。其中,标准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支气管镜进行异物取出,但是这种方法在取出深部异物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用传统的检测手段不容易发现停留在3、4级气道的异物,进而造成诊断的困难。 目前成人患者中已经开始应用心脏介入中血管异物取出设备进行气管异物取出。 病例1 16岁女孩因气管异物转入。入院4天前,患儿吸入订书钉。胸片显示订书钉位于右主支气管内(图1A)。起初尝试使用支气管镜取出异物没有成功,并且还造成右侧张力性气胸,进而给予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之后患者被转入我院。决定在心导管室内于透视介导下行异物取出,如果无效则进行外科手术。

图1. A.胸片显示异物在右下肺叶。 B.指引导管接近异物。 C.用血管钳夹取异物并上升至气管。 D.将支气管导管和导管一起撤回至声带以上。 全麻并接机械通气后,使用7.5mm的支气管导管探查支气管,使用的指引导管是6-Fr JR-4的,导丝为0.035英寸的,指引导管从支气管导管的侧孔伸出到达异物(图1B)。起初尝试应用多个微型捕捞器取出异物,但是没有成功,然后使用3-Fr的血管钳夹取异物并送至声带水平(图1C)。 由于订书钉经常从血管钳上滑落,采用微型捕捞器将其固定在支气管导管的远端。之后将支气管导管、引导导管、捕捞器、订书钉一起取出,取出的过程中,订书钉的尖端朝里,以防止声带被异物损伤。透视介导的时间长度一共是22分钟。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并于第二天出院。 病例2 10岁男孩因2个月来反复出现呼吸困难被收入呼吸科。胸片显示左下肺叶的后背段有异物存在(图2A)。在异物停留部位有支气管扩张的改变,说明有慢性炎症。鉴于异物所处的部位过深,单独应用肺部介入技术取出异物难度过大,便决定联合心脏介入技术进行治疗。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护理常规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护理常规 概述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有内源性异物和外源性异物,临.床上以外源性者多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异物为瓜子、花生米、黄豆、栗子、玉米粒、图钉、发卡、小球等。 病因 1.小儿的咀嚼功能及喉反射功能不健全,较硬食物未经嚼啐而咽下,容易误吸; 2.喜欢将小玩具或食物含在口中,在突然惊吓、哭闹时,易将口含物吸入。 3.成人发生异物的情况少见,发生于在睡眠或昏迷时将呕吐物或假牙等吸入气管。 临床表现 其主要临庆表现为剧烈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及紫绀等。因异物的大小和停留于气管的部位而产生不同的症状。 (1)如异物较大,嵌顿于喉头,可立即窒息死亡。较小、尖锐的异物嵌顿于喉头者,除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喉鸣外,大多有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异物停留时间较长者,可有疼痛及咳血等症状。 (2)异物居留于气管者,多随呼吸移动而引起剧烈的阵发性咳嗽,睡眠时,咳嗽及呼吸困难均减轻,呼吸困难多为吸气性的。但若异物较大而嵌在气管隆突之上,则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同时有喘鸣音,与支气管哮喘很相似,应注意鉴别。 (3)异物停在一侧支气管,患儿咳嗽、呼吸困难及喘鸣症状减轻,称无症状期。此期仅有轻度咳嗽及喘鸣,以后因异物堵塞和并发炎症,产生肺气肿或肺不张等支气管阻塞症状。异物存留时间较长者,炎症加剧,可并发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脓肿,加重呼吸困难,并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等。 辅助检查 异物分类,一种是不透X线的异物(阳性异物),在X线上可直接显影,例如金属类的小钉、硬币等;一种是透X线的异物(阴性异物),在X线上不能直接显影,例如植物类的花生、瓜子等。 阳性异物,可以直接见到异物影像,诊断不难;阴性异物不能显影,主要依靠间接征象进行诊断。. .

儿童气管异物急救方法

儿童气管异物急救方法 孩子的天性就是调皮,而在孩子调皮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很多孩子在吃东西的时候也会变得非常的调皮,吃东西的时候不乖巧,还有些家长给孩子经常吃一些花生瓜子什么的食物,这样就很有可能会让孩子出现气管被堵塞的现象,如果孩子的气管被堵塞了,那么无法呼吸的时候就很容易让孩子出现性命难保的现象,那么儿童气管异物该如何来急救呢? 海姆立克急救法 是一种利用儿童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救护者站在患儿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患儿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 另一手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 推压腹部法 让患儿仰卧于桌子上,抢救者用一只手放在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适当加压;另一只手柔和地放在胸壁上,向

上和向胸腔内适当加压,以增加腹腔和胸腔内压力,反复多次,可使异物咳出。 拍打背法 立位,抢救者站在儿童侧后方,一手臂置于儿童胸部,围扶儿童,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的拍击,以利异物排出。 倒立拍背法 适用于婴幼儿。倒提其两腿,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通过异物自身的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若以上方法无效或情况紧急,应立即将患儿送医院,但应注意在送往医院前一定不要吃饭喝水,以便医生能尽早手术。 为了预防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生,要避免小儿在吃东西时哭闹、嬉笑、跑跳,吃饭要细嚼慢咽,同时不要给幼小的孩子吃炒豆、花生、瓜子等不易咬嚼的食物,更不要给小儿强迫喂药,这些都容易造成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生。在小儿的活动范围内应避免存放

2016年最新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2016年版) 一、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气管异物/支气管异物(ICD-10:T17.401/T17.501)。 行支气管镜检查术(ICD-9-CM3:33.23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误呛异物后咳嗽或突发咳嗽、慢性咳嗽治疗无好转、或突发气喘及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窒息、呼吸衰竭等表现。 2.体征:支气管异物肺部听诊常有一侧呼吸音低,气管内活动异物可听到气管撞击声,张口呼吸可听到哮喘样喘鸣,肺部听诊双侧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啰音及喘鸣音。 3.胸透可见一侧肺气肿、肺不张以及纵膈摆动等表现。 4.胸部CT可见主气管或支气管内异物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经直接喉镜异物取出术。 2.经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 3.经纤维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 4.必要时气管切开或胸外科开胸取异物。 (四)标准住院日≤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T17.401/T17.501气管(支气管)异物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 (3)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心脏彩超; (2)血气分析,生化全套; (3)胸透; (4)气管及支气管CT平扫+重建。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儿童气管异物的急救常识

儿童气管异物的急救常识 作者:网络来源:4399小编整理发布时间:2013-03-15 中国家庭中,孩子是家庭生活的重心,孩子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警惕孩子身边一些隐形的危险,同时学会必要的急救常识。小编首先推荐的是气管异物的急救常识。>>>相关阅读:警惕孩子身边隐形的危险气管异物是常见的凶险性意外事故。据统计在7岁以内的儿童较为多见,尤其以刚学会走路到2岁间的小儿发病多,死亡率高。异物首先被吸入喉室内,因刺激黏膜而产生剧烈呛咳、气急等症状,继而出现喉鸣、吸气时呼吸困难、声嘶等表现,在吸气时发出很响的“吼吼……”声,如果异物堵塞声门,或引起喉痉挛,可出现口唇、指甲青紫,面色苍白等缺氧症状。患者会在数分钟内因窒息缺氧而死亡。 而在这种意外发生时,及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患者能够得救也许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现场急救最为理想的办法是美国医学会推荐的海利希手法。海利希手法适用于自救,也可用于互救。 1.站位急救法: 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臂围绕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拳头的拇指侧顶在患者的上腹部(脐稍上方),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向后猛烈挤压患者的上腹部,挤压动作要快速,压后随即放松。或抢救者站在患者侧后,一手臂置于病人胸部,围扶病人,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的4次拍击,以利异物排出。 2.卧位急救法: 患者仰卧,救护者两腿分开跪在患者大腿外侧的地面上,双手掌叠放在患者脐稍上方,向下、向前快速挤压,压后随即放松。或让病人屈膝蜷身,面向抢救者,而抢救者用膝和大腿抵住病人胸部,用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连续有力4次拍击,使异物排出。

气管异物急救

吸入气管异物的急救 据有关报道,一名11个月大的男婴,因为咳嗽气促长达45天入院治疗,反复内科治疗无效,患儿多次出现窒息,最后一次因抢救失败而死亡。来在解剖后中才发现,在患儿主气道内有一异物(花生米)。 而另一位两岁男孩,在医院门诊静脉注射时边注射边吃果冻,突然发生窒息,当时面色青紫,四肢挣扎,值班护士立即头朝下抱起孩子,压腹,拍背数秒钟后,一大块果冻从孩子嘴里喷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气管异物是常见的凶险性意外事故,据统计,7岁以内儿童多见,尤其以刚学会走路到两岁间的小儿发病多,死亡率高。当小儿口中含物说话、哭笑和剧烈活动时,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息。加之小儿好奇心强,只要能拿到的任何东西都会往嘴里送。 而在这种意外发生时,及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患者能够得救也许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 急救宝典 症状:气管异物多发生于儿童,成年人中也偶有病例。由于不小心或着急,不慎将花生米、瓜子、枣核、图钉、别针、钮扣、硬币等吸入气管,致使气管受到刺激,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啸鸣。异物堵塞气管时,可有憋气、声嘶、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急救:首先清除鼻内和口腔内呕吐物或食物残渣。 排除气管异物方法之一:救护者站在病人身侧后,双臂转绕患者

腰腹部,一手握拳,用拇指侧顶在心口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另一手重叠在握拳的手上,向上向内猛烈挤压上腹部,挤压要快而有力,压后放松,反复操作,以驱除异物为止,但应注意不要按压中线两侧。 手法二:立位急救时,抢救者站在病人侧后,一手臂至于病人胸部,围扶病人,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的四次拍击,以利异物排出。对卧位病人,让病人屈膝蜷身,面向抢救者,而抢救者用膝和大腿抵住病人胸部,用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连续有力四次拍击,使异物排出。 儿童急救手法: 1.拍背法让小儿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4下,使小儿咯出异物。也可将患儿倒提高地拉背。 2.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3.迫挤胃部法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 上述方法未奏效时,应分秒必争尽快送医院耳鼻喉科,在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切不可拖延。呼吸停止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