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word版

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word版
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word版

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21—2025 年)

近二十多年来,市内流域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人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流域内污染负荷产生量大幅增长,尽管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不断提高、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大幅提升,但流域入河污染负荷仍远超环境承载能力。流域的污染导致区域内环境提升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生态自净能力持续削弱,水体污染加剧。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各项生态指标较低,生态系统屏障能力削弱。为做好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水景观与文化提升,实现“水质、水量、水生态”三水同治,树立“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鱼,有鱼要有草,下河能游泳”的总体目标。将我市建设成“苴水东流,夹岸烟柳,灵官驿路,沙鸥翔云”的生态宜居之城,制定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示精神,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统筹推进“控源截污、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

(二)规划原则

1.源头防控,标木兼治。坚持源头预防和过程防控,从单纯改善水环境质量转变为水质改善与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保护有机结合。既要全而推进污染源头治理,切实控污减排,减轻水环境污染防治压力;又要积极实施预防手段,彻底消除环境安全重大隐患,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质量为本,系统整治。以改善水环境质量目标为核心,以保护优先、治理为主为基木基调,统一部署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综合运用多种污染防治手段,严格落实水环境保护和治理要求,体现系统治水。

3.综合施策,统筹治理。分类做好工业、农业、生活水污染防治。全面提升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建立严格的淘汰和准入机制;在继续扩大污水处理厂规模的同时,完善雨污分流配套管网、污水厂升级改造等相关设施建设,大幅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加强农业源污染预防和治理;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通过多种手段和制度联动改善水环境。

4.履职尽责,社会共治。切实落实各方治污责任,充分发挥多部门综合协调机制,协同推进水污染治理各项措施。坚持全民参与,依法公开环境信息,接受公众和社会监督,引导公众自觉参与水环境治理行动。

(三)规划范围

木次规划范围为我市国考断面、省考断面、省控入江支流断面中不能稳定达标的断而及重点关联断而。

(四)规划目标

到2022年底,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皿类及以上)比例达到68.2%以上,长江南京段水质保持优良,主要入江支流基本消除劣V类。宝塔桥等9个不能稳定达标的地表水断而及重点关联断而,2025年实现水质达标。

二、水环境现状概况

我市纳入国家、省“十三五”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的断而共22个(含国考断面5个)。2019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皿类及以上)比例

为86% ,无丧失使用功能(劣V类)水体断而;省考断而水质优良(皿类及以上)比例为87% ,无丧失使用功能(劣V类)水体断面。

三、限期达标断面现状分析

(一)限期达标断面概况

1.一号断面。为我市5个国考断面之一。2019年以来,年均值达到2020年水质目标,但单月考核指标有超标现象岀现。

2.二号断面。属于淮河水系,关联性较强。2019年以来,断面基木保持稳定,年均值达到2020年水质目标,但单月考核指标有超标现象出现。

3.三号断面为省考断面。2019年以来,黄桥断面年均值达到2 020年水质目标,但单月考核指标有超标现象岀现。

4.四号断面为省考断面。2019年以来,断面年均值达到2020 年水质目标,但单月考核指标有超标现象出现。

5.五号断而为省考断而。2019年以来,断面未能达到2020年

水质目标,出现过多次单月考核指标超标现象。

(二)主要问题与困难

1.水环境质量达标水平不高。虽然15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较往年有较大提升,但未实现所有断面稳定达标,受水期变化或局部污染源影响,部分断面存在水质波动的情况。

2.基础设施配套仍有不足。目前,我市将进入新型城市化关键期,随之而来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将持续增加,污染物排放量将进一步加大。从处理总量上说,我市的污水处理厂能力仍有不足。

3.水系沟通仍需盘活。我市地形特点决定了水系一般水位落差不大、

蓄水能力不足、独立小流域较多、水系连通性不好,加之人工化和水体侵占阻碍,水体难以流通,部分水体缺乏水源补充,降低了环境容量,水质极易恶化。

四、主要任务

(一)提升区域污水处理能力

1.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推进城南污水处理厂、城西污水处理厂、城北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 2022年完成镇级以上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除臭工艺改造。切实提升城东污水处理厂等现有区级以上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和运行效率,配套建设(改造)一批污水提升泵站。鼓励全市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利用湿地等方式进行生态处理,进一步消减氮、磷等污染物,在一级A标准上进一步提高排放标准。

2.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工作。实施主城重点区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新(扩、改)建工程,2022年前新增污水处理规模约8.5万立方米阳。2025年底前,建成区、镇街区域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6%、95% o针对污水处理厂扩容现状及后续发展规划,要尽快开展扩容后尾水对断而稳定达标影响及长效管理方面的研究。

3.新建临时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为解决治水空档期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加强城镇居民区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能力,逐步开展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等排水设施薄弱地区的污水截流、收集工程。按照标木兼治的原则,在全市重点流域新建一批分散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二)加强河道入河排口整治

1.强化河道沿线排水优化调度。通过健全完善城镇污水处理智能信息

化系统,将建成区主要污水处理厂和主干河道沿线泵站排口有关信息互联互

通,努力实现全市重点流域主干河道沿线雨水泵站合理调度,错峰排水,减少集中排水对河道水质的冲击。

2.全面开展沿河排水口整治。对河道沿线排水口进行再梳理及原因调查,编制“一口一策”整治方案,采取改造排水管道、敷设截污管道、设置调蓄设施、防倒灌等综合性措施,完成排口清理整治任务; 进一步强化排口设施运行管理,实现排口旱天零直排、河水不倒灌。加强主干河道沿线重点泵站H常监控和管理,定期监测前池水质,前池水质劣于V类的,严格限制晴天排水。

3.强化己整治河道后续管理。加强己整治河道水环境的后续管理,重点巩固整治成效,不断完善河道良性管护机制;做好河道清淤、水系疏通等工程,提高河流自净能力;适时开展“回头看”工作,不断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

(三)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1.完成片区雨污分流攻坚计划。根据雨污分流三年攻坚任务,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剩余的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内部雨污分流改造,2022年底前完成全市400多个片区新建和“回头看”,同步对主城六区2019年以前建设的雨污分流片区实施清疏修缮。

2.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开展重点区域污水管网排查与修复工作,重点推动区域内污水主次干管排查整治维修。有序实施主城建成区污水收集主次管网的“回头看”,实现污水管网系统连通成网,排水畅通,污水应收尽收。2020年起,每年完成一批排水设施缺陷整治,着力提高进水浓度和

降低污水管道运行水位。加快推进城北污水收集系统建宁路污水第二通道工程。

(四)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1.推进规划布点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继续推进农村污水收集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程措施。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合理选择农村污水治理方式,优先推进太湖流域和美丽乡村示范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完善流域范围内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到2025年完成规划布点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规划布点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2?深入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严格淮河上游等重点流域范围内新、改、扩建规模畜禽养殖场环保审批。严格禁养区畜禽禁养,推进限、适养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3.控制种植业化肥农药使用。进一步推进实施全市化肥农药减量使用,逐步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025年底前, 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60% o

4.加强水产养殖管控。贯彻实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加强对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管理,逐步退出禁养区内水产养殖行为。实施百亩以上连片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调优养殖品种结构,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到2025年,禁养区内的养殖行为全部退出,养殖尾水实现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

(五)提升水体自然修复能力

1.良好水体保护。加强对淮河上游等良好水体的保护,提升重点流域内主干河道及其主要支流水质。加大对重要湖泊的日常监管,严格控制入湖污染。对中、小型水库划分一、二级管控区,确保水质稳定。

2.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治理重点河道的主要支流河道,努力实现连通性好、水文联系紧密的河流沟渠生态水网系统。保护重点流域内主干河道滨岸湿地自然植被带,推行生态护坡,保留一定宽度的滨岸湿地植被生长缓冲带。

3.促进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加快推进城东污水处理厂、城北污水处理厂等区域重点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及综合利用研究,提高尾水循环利用效率。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管网建设,202 5年底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率达到15%。落实再生水价格政策,发展污水回用、雨水利用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

4.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在重点河道制定长效生态修复方案。在完成河道清淤和污染源控源截污的基础上进行河道的生态化改造;通过采取底泥清淤、水生态植物群落重构、合理疏通恢复河流水道等措施,逐步提升水质指标、提高河道自净能力,最后重新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

5.优化区域水系沟通。按照《主城水系连通及生态补水规划方案》要求,分片分区域细化优化补水水源及补水路径,科学评估水体生态用水需求,制定基于生态流量保障的水调度方案;采取闸坝联合调度、生态补水等措施,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促进水体有序流动。加大重点河道常态化引补水力度。按照引得进、流得动、排得出的要求,完善多源互补、蓄泄兼顾的江河湖库连通体系,实现跨流域、跨区域互连互通。

(六)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1.加强污染源头管控。进一步完善重点企业在线监测、监控体系,对重点流域范围内水污染物重点排放企业全面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进企业中水回用,减少污染的排放;力争到2025年,区域重点企业在现有排污量基础上减排10%。

2.加强节水与水资源保护调度。继续推进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 开展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用水效率评估,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开展节水型企业

创建工作,2025年底前,全市高耗水行业达到先进定

额标准,工业循环水利用率达到90% ,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

3.加强排水行为管理及设施保护。对区域重点排水户的名称、性质、用水量、污水接入管网情况等进行核查并建档,实施动态监管, 定期开展违法排水排污专项治理。推进排水设施管养体系建设,构建全而覆盖、责任清晰、标准明确、运营规范、管理髙效的排水设施管养体系,全而提升排水设施养护管理水平。

五、重点项目

根据市水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的总体目标,结合各重点断面实际情况,制定了各断而重点项目清单,分为区域污水处理能力提升、片区雨污分流建设及管养、污水收集系统完善工程、沿河排口综合整治及排水设施管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水系沟通与生态补水、区域水环境质量提升、健全长效管理机制8大类,共30个项目。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方责任

1.强化一岗双责。切实履行一岗双责,逐年制定市水污染防治工作

水库水生态保护及修复的新思路

水库水生态保护及修复的新思路 发表时间:2018-10-18T10:41:30.76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作者:郭永研[导读] 由于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尽管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必要措施,但是对于社会和经济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破坏也不容忽视。郭永研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水利电力设计院广西梧州 543000摘要: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尽管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必要措施,但是对于社会和经济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破坏也不容忽视。关键词:水库水生态;保护;修复 引言 我国的水资源比较短缺,兴建水库巨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在水库发挥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功能的同时,加强水库的水生态保护及修复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水库的生态环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游及库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水平,水库水生态的保护及修复工作不应仅限于库区管理范围,应当从水库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1水库修建的生态破坏问题 1.1水库生态环境改变 水库的修建改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由原来的河流—陆地生态变为水域—消落带—陆地的生态结构。拦河筑坝使单一的河流生境分化为河流区域、过渡区域和坝前的敞水区域。泥沙在坝前沉积,导致下游河床下切严重,水生栖息地面积减小。整个水库流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也会因河川径流特征、泥沙输送形式的改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2生物群落结构改变 修筑闸坝切断了河流的连续性,洄游性鱼类难以通过,降低了物种的生存能力。水库的出现导致河流的水流条件、混浊度、温度分布规律和矿物质营养来源改变,使原生物群落中部分物种消失,破坏了食物链的完整性,种群结构中优胜劣汰,新的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同时,在农业、林业、渔业等发展的过程中,不恰当的引进新物种,造成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1.3建设及运行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库在建设期间破坏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建筑垃圾的不合理堆放、土石方工程产生的粉尘、混凝土系统产生的碱性废水、生活污水等都不可避免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水库运行期间,水库蓄水调节,出于兴利目的的水力发电造成河流水量季节性交替消失,枯水期下游生态需水量难以保障。 2水库的环境污染问题 2.1水库外源污染 降雨是河流径流的重要来源。降雨在补充河流水源的同时也将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如:SOX、NOX、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等带入水体。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等是点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工业废水中有害成分复杂,包含可自然降解和不能降解的物质,未经处理的乱排乱放将严重影响水体的质量。城市地表径流以及农业面源污染,促使水体中氮、磷、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增多。根据区域产流、汇流的特征,超出水体自净能力的污染物质最终都将到达库区。 2.2水库内源污染 外源污染是水库产生内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外来污染物质在水库不断累积、叠加,有可能使水库成为新的污染源。水库底部的淤泥在缺氧条件下,将使氮磷类营养物、铁锰类重金属向水体溶解,即使在无外源污染的水库中,这种叠加作用也可能造成水质恶化、富营养问题。水库内的浮游生物、动物以及各种微生物的尸体也是内源污染的一种来源。不规范的库区渔业发展,进一步导致了水库污染加剧。 3水库水生态保护及修复的新思路 3.1沿河生态修复技术 我国现阶段水库建设选址除坝址占用河道外,施工营地、管理房及料场等往往是在河流沿岸或者是河流周边。建设过程中对河流沿河周边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后期需进行水土保持治理。沿河生态修复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生态修复减轻水库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河流沿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季节性河道方式进行河道生态修复,在河道两岸种植各类植物,以此形成一个生物隔离带,这样一来,既可以治理河道污染,还可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对于水库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3.2调整上游及库区的产业结构 上游及库区应当发展即节约资源消耗又生态环保的产业。依法取消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合理淘汰过剩产能,减少“三废”排放。集中农村散乱的养殖业,设置无害化处理设施,改变粗放式管理,发展生态种植模式。作为重要水源地的水库还要进行禁渔管理。努力做到区域范围内绿色、可持续发展。 3.3加强污染控制 3.3.1控制点源污染 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和重点排污口治理工作,封闭违规建设的排污设施,大力发展污水处理行业,对高污染企业的污染处理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严查;控制城镇人口规模,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禁止向河内倒垃圾,从而控制排入水库的污染物质总量。解决垃圾问题首先就是选择合理的垃圾处理技术,其主要有四种:卫生填埋、堆肥(好氧发酵)、沼气(厌氧发酵)与焚烧。适用于地区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见表1。表1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特征及适用范围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工作计划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工作计划 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15年是实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关键之年,也是水利改革发展不断深入、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部署,科学谋划,积极推进,确保取得阶段性效果。 一、工作思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水资源的科学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遏止局部水生态系统失衡趋势,通过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创建水生态系统规范管理体系,打造“碧水蓝天、魅力”,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有效控制地下水开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按照“优先使用再生水,充分利用地表水,有效保护地下水”的原则,按区域、分步骤,科学关闭自备井,在2012年已关闭10眼的基础上,今年再关闭8眼自备井,实现全部关闭。并对全县地热井规范管理,切实控制地下水开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合理利用地上水,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突出抓好四项工程建设: 1、地表水厂及管网体系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的有利时机,投资9644万元建设一座日供水能力为2万立方日的地表水厂及配套管

网,该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正在进行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5月份可以开工建设,2014年底投入使用,实现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切实增强公共供水能力。 2、环城水系引黄供水工程。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扬水站2座,节制闸10座,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2015年可投入使用。年引黄河水800余万立方米,可有效补充地下水,减少地下水的农田灌溉。 3、渠道治理工程。自2015年开始,利用2-3年时间,投资1800万元对西清临干渠等主干渠进行治理,提高渠道利用系数。 4、尖冢灌区改造工程。尖冢灌区是卫运河流域最大的灌区,灌区面积45万亩,由于建设时间早,设备老化,计划投资1600万元,进行设备维修改造和闸涵建设,工程实施后灌区内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进一步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节约地下淡水资源。 (三)发展节水型农业,创造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 从水生态承载力出发,积极调整产业机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更持续的经济发展。2015-2015年每年投资2000万元实施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2015年实施老官寨镇21个村的节水改造,铺设地下管道347.9千米,利用现有的机井发展管灌面积3.78万亩,有效地减少地下水开采。 (四)建设生态环境工程,创建美丽和谐 2015年,我县利用引黄工程在县城新区建设的北湖、玉河两处大型的水生态公园将开始蓄水开放,切实改善县城生态环境;同时建设的“环城水系”工程,可使县城东西南北四条渠道24公里常年蓄水100万方,环城水

清华大学:城市水环境整治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实践培训资料

清华大学:城市水环境整治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实践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翔 我国城市河流有90%左右受到污染,出现水体滞流、多处于厌氧状态、复氧能力差、淤积严重、透明度低、甚至发生黑臭等现象。由于城市水体污染负荷远远超过城市有限受纳水 —N等污染物严重超标,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体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导致河水中COD、NH 3 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城市水体的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日益衰退,水体修复和水生态功能恢复的难度明显加大,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状态。同时,城市污水中氮磷污染物未经有效去除,又成为城市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诱因,造成水体生态功能的衰退甚至丧失,水生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有水皆污”、“河道黑臭”已经成为许多城市面临亟待解决的环境顽疾。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体修复技术是破解上述难题的有效方法,国家重大水专项城市主题在“十一五”期间重点针对城市水体修复技术开展了研究集成和示范应用,突破了44项关键技术,建立了25项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水体修复积累了技术集成方案和工程实践经验。 1城市水体修复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思路 城市水体修复技术是指根据生态学和环境学的原理,综合运用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的方法,使污染水体得到改善或恢复所采用的技术。其特点是充分发挥现有水环境工程的作用,综合利用流域内的湿地、滩涂、水塘、堤坡及水生生物等自然资源及人工合成材料,对城市水域自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进行强化恢复或提升。 生态修复是相对于生态破坏而言的,生态破坏就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因而生态修复就是恢复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就是重建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其本质是恢复系统的必要功能并使系统达到自我维持的状态。修复的目的就是要再现一个自然的、能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使它与它所在的生态景观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要将一个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恢复到受损前的水平是一项艰巨、困难和漫长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修复又可定义为使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受损前的水平。就是针对具体受损的生态系统,找出目前环境条件的限制性因素,根据生态工程学原理,对该系统实施种群组建或重建,恢复其原有的生物多样性,使其达到具备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要从生态、社会需求出发,实现

第二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

第十章专项规划 第二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些有关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方面论文的阅读,理解,整理出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以及如何合理的制定完整的水生态环境修复规划。并简单列出修复水生态环境的规划措施及水源净化方法。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河流环境保护修复规划治理 一、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概述: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问题,而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子,可以说,水资源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系统的质量。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生态环境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些地方出现河道断流、湿地消失、江河湖泊水污染和富营养化、大面积的水体被覆盖, 河道被硬化、渠化, 人工与自然的比例不协调, 河流原有生态系统被破坏, 河流自净能力丧失等问题,导致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维护江河湖泊的健康生命,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状态的河流整治工程进行了反思, 并逐步对已改造的河流进行了回归自然状态的再改造。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本内容有两项, 即保护水生态环境和修复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同步进行, 保护推动修复, 修复促进保护。其一, 保护水生态环境就是对水体及涉水部分进行保护, 包括保护水量水质, 防治水污染, 使其质量不再下降。同时保护水系和河流的自然形态, 保护水中生物及其多样性, 保护水生物群落结构, 保护本地历史物种、特有物种、珍稀濒危物种, 保护生物栖息地。此外, 还要注意保护水文化。其二, 对已经退化或受到损害的水生态环境采取工程技术措施进行修复, 遏制退化趋势, 使其转向良性循环。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工程技术措施应是综合性的, 可利用现有的或建设湿地保护区、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控制点源和非点源等) 、清除内污染源(受污染的淤泥二次释放, 还有藻类和其他水生物残体等) 、相机以水工程科学调度调水释污、河道整治、水系调整、建设江河湖泊生态护坡护岸工程、滨水生态隔离带工程(包括滨水景观绿化带) 、河道曝气、前置库等各项工程技术措施, 进行合理选配。目的是要起到削减污染物产生量和进入水体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 增加水环境容量,改善水质, 使水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配套, 确保工程技术措施的全面实施, 发挥其最大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效果。【1】 1、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原则。 水利部《关于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基本原则包括: 遵循自然规律原则、经济社会现实可行原则、保护与修复长期性原则、保持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原则【2】。 (1) 遵循自然规律是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关键。健康江河湖泊应该是生态功能与开发利用功能和谐统一的, 既有良好的生态, 又能够合理利用, 造福人民。维护江河湖泊的健康, 既要维持其良好的生态环境, 又要可持续开发利用其使用功能,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支撑。生态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相互制约、互为因果。要树立与江河湖泊和谐共处观念, 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特别是人与水的关系。国内一些湖泊的治理经验表明, 要慎重采取换水和清淤的措施来改善水生态环境, 否则, 都极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要深化对江河湖泊的自然生态规律的研究,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PPP项目成功案例分享-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PPP项目成功案例择抄 江苏扬中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案例分析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已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环保产 业也成为国家大力提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省“263”专项行动提出,到2020年,设区市建成区达到“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 70.2%,劣于V类的水体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的治理 目标,进行水环境治理已迫在眉睫。 根据财政部、住建部、农业部和环保部联合发布《关于政府参与 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财建[2017]455号):“各类污水、垃圾处理领域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各类水环境处理领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水环境治理属于国家鼓励采 用PPP模式的项目,在国内也有较多成功的案例。本文通过对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进行分析,简要介绍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项目的运 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项目概况 水体污染是当前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水环境综合治理是当前环 境保护的重点领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十条”,巩固城市“四城 同创”成果,扬中市政府全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畅通水系、净化水质、营造水景、提升水韵,积极助推“强富美高”最美扬中建 设的美好愿景。扬中市政府于2016年成立“五水联治”行动指挥部,

开展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引活水、保洁水”为主要内容的“五水联治”行动。为加快推进“五水联治”行动,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利用社会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服务,扬 中市政府决定采用PPP模式实施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该项目2017年6月获得政府立项批复,并于2017年9月进入江苏省PPP项目库,同月完成了“两评一案”的评审,并获得政府对于实施方案的批复。2017年11月进行了项目资格预审,2018年2月 完成项目采购,最终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久安建设投 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为项目中标社会资本。 二、案例简述 (一)项目运作模式。项目属于公益性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项 目资产本身无经营性收入,需通过政府付费获取合理的投资收益。根 据项目基本情况以及类似项目建设及管理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国家关 于PPP的政策及运作实务,项目采用PPP模式中的DBOT(设计-建 设-运营-移交)运作方式。具体运作形式即由社会资本方与政府出资 代表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实施机构与项目公司签订《PPP 项目合同》,约定在PPP合作期内由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融资、设计、建设及运营维护;项目公司通过政府付费形成的收入获得合理 的投资收益。项目PPP合作期结束后,项目公司将所有资产无偿移交给项目实施机构或其指定的相关部门。根据项目基本情况及综合考虑 多项因素,项目PPP合作期限为30年(含建设期)。

东江源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自然地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地理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地形地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水文气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土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植被...........................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6矿产资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社会经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发展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水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开发利用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水功能区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水生态系统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生态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2水生态系统调查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水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河道生态需水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水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1.引言 近些年,在加快工业化的背景下,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环境问题也越发突出。现阶段,深入开展建设生态环境是保护水资源的迫切任务。我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环境是主要切入点。所以,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切实保护好和利用好水资源。 2.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在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不断加强建设生态环境,这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还没有明确生态环境建设内涵,不过在探索中已经发现其作用。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得到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越发明显的恶果,建设生态环境主要是重新建设生态环境。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中提出,在陆地部分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生态农业、草原建设、防治荒漠化、保持水土、植树种草、保护自然资源比如天然林等。建设生态环境的手段主要是:其一,利用生物措施建设植被。其二,利用工程措施建设工程。这两种措施互相辅助,为建设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其中建设生态环境的重点内容就是保持水土、防治沙漠化。 3.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利用水资源的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比较多,资源人均占有率比较低。我国是贫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地理分布上,我国总体呈现西少东多、北少南多的情况,且会因季节变化受影响。如今,我国有四分之三的大中型城市面临缺水问题,并且形势比较严峻。在利用和开发水资源方面,我国总用水的一半以上是农业用水,其中农业用水的三分之二是用在灌溉上。之所以灌溉会使用如此大的水量,其原因主要是是我国的灌溉技术不高,无法有效利用水资源,水利用率比较低,相比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此外,工业领域也消耗了较大的水资源。如今,我国对工业用水的管理主要采取定额方式,利用水资源的效率比较低,不少工业废水直接流进河流,污染水资源,导致缺水问题越发严峻。 4.加强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一般措施 (1)构建节水型社会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加强建设生态环境,关键措施就是积极构建节水型社会。构建节水型社会指全民都参与到节约水资源的活动中,所有人都从基本小事做起,在生活中贯彻落实节约用水。另外,全民都参与到节约用水中,从本质上降低浪费的水资源。比如农业上,可以改造灌区节水、田间节水等工程,对节水措施加以调整,提升综合农业水平。在工业领域,要持续改造节水技术,对当前的产业结构、经济布局进行合理化调整。另外,也要积极普及循环用水,以提升农业领域

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项目基本情况do-武汉水务局

附件1 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简介 (一)项目实施背景 2017年3月,武汉市委办公厅发布了《武汉市“四水共治”工作方案(2017-2021年)》,明确提出“2017年优先启动南湖治理工作”。因此,南湖是武汉市“四水共治”行动计划中需要优先实施水环境提升的水体。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是打造南湖为武汉市滨水生态绿城的典范,切实做到南湖“水清、岸绿、景美”,至2021年,南湖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至2030年,南湖水质全部指标达到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 南湖地区从行政管理上分属洪山区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其中位于洪山区内的区域面积为17.68km2,占比47.22%,位于东湖高新区内的区域面积为19.76km2,占比52.78%。工程编制范围为南湖汇水范围,即西至书城路、东抵武咸城际铁路、北临珞喻路、南至三环线,汇水面积为37.44km2。目前,已编制完成了《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送审稿)。 南湖是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的重要湖泊,近年来,南湖周边地区陆续实施了一批环境治理项目,但南湖距离目标水质Ⅳ类水体仍有不小差距。目前南湖水环境质量尚未进入难以逆转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积极主动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将花最少的投入换取更大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南湖水环境提升项目的实施,

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修复水体质量,实现南湖水功能目标的需要;是恢复生物多样性,重建优良水生态的需要;也是深入贯彻武汉市政府“四水共治”工作思路的需要,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PPP项目(下称“本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类型:湖泊治理、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类中的综合治理。 合作内容:由武汉市政府采购一家社会资本(或联合体)为本项目提供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具体为: 1、初期雨水收集及处理工程:包括初期雨水收集管网系统及初雨处理厂的建设;市政污水收集配套工程:包括市政污水管网的完善、市政混错接盘查及改造; 2、源头治污工程:包括社区雨污分流改造及社区海绵改造;生态工程:包括清淤工程、水系连通工程、生态系统的构建及生态排口工程; 3、长效管理工程:包括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闸口远程控制工程建设、闸口远程控制规程及方案制订、闸门及管涵机械清渣运行管理。 投资规模:根据《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估算本工程总投资315551.68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02147.7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7629.28万元、预备费22265万元,专项费用3000万元,建设期利息20325.91万元,铺底流动资

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的分析

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30T11:33:28.17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作者:张宏伟 [导读] 应该与区域实际情况相结合,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对保护与修复工作进行切实有效的开展,从而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以保证。 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水务局贵州平塘 558300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指向县(市)以下(不含县城城区)的乡镇、村庄、学校、农场、林场等居民区及分散住户供水的工程。主要满足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需要;又称农村供水工程或村镇供水工程,包括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两类。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能及时取得足量够用的生活饮用水,且长期饮用不影响人身健康。农村饮水安全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是实现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饮水不愁”目标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脱贫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阶段,在我国,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尚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所以,必须要坚持正确的保护与修复方向,对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采用,实现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基于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方向,对其具体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技术 引言 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战略性的资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和不可替代性。如今,我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持续提升,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生态水被社会用水挤占的现象越来越多,因此,水生态系统开始逐渐面临着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伴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生态保护以及宜居环境的需求开始逐渐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水生态系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水生态文明正在初步形成,了解我国水生态系统正在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其保护与修复的技术措施进行研究与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1.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方向 我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方向主要以水环境恶化、水生态脆弱、水资源紧缺等为主,将实现江河湖泊水系完整、文化传承、生态多样、水质良好为目标,在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到城市、区域、流域、国家等多个方面,并逐渐构建保障有力、管理完善、功能完备、空间均衡的水生态系统安全格局。通过合理调配水资源,就能够在重点的水工程有效应用,从而使基本的生态环境需水得以切实满足。如此一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以遏制,实施河湖连通、水资源配置、跨流域调水、节水治污等生态修复工程,改善水体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和恢复水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在初步修复已经受损的水生态后,对生态、生产以及生活用水进行合理调配,建立健全的用水保障制度,确保能够能够发挥出正常的生态功能。逐渐将传统的水利工程、注重水质改善、行政推动水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局部水生态治理转变成生态友好型水利工程、注重水生态系统治理修复、理念和标准制约,以此实现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水平的提升。 2.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主要措施 2.1完善水生态文明体系,实施水生态的红线管理 快速建立完整的水生态文明体系,规划、引导及约束利用、开发水生态和谁资源的各种行为;控制建设项目占领自然岸线,城市规划要保留一定面积的水域;结合我国的功能区划和生态区划,了解水生态的空间分区,划出湖泊、河流的保护管理范围,以及划出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域;限制用水量,逐步开始恢复被占领河流的生态环境用水及过度开发的地下水。 2.2加强流域协调管理,实施山水湖田的综合治理 为了能够实现水生态及水量和水质能够规划统一,需要对科学合理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方案进行制定,并对流域内水资源的保护工作进行加强。促进流域的综合治理,改善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协调机制,实施国家重要的湖泊江河划分,创建防污治污的体制。完善健全水生态的补偿机制,调节经济利益和生态环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施水体治理,创新江河湖泊额管理模式。 2.3建设友好生态水工程体制,发挥水工程的生态保护和修复作用 为了让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更加标准规范,要协调生态保护和建设水工程之间的关系,加强水工程的建设实施、操作调度、规划设计等多个环节的生态保护。提倡小影响、仿大自然的水利工程建设,河流工程的布局应该保持天然性,保持浅滩、河湾、湿地等多种栖息地。闸坝和水库的生态运行将满足河流的生态用水量。为了建设农村的沟渠河塘治理,可以采用河渠连接、清淤疏浚等策略来实现生态河塘,打造一个河岸清澈秀丽的美丽乡村。 2.4建立生态水网的体系,实现河道湖水系统的连通性 实施河道湖水连通是提升水利工程保障能力、优化水资源、推进水生态建设文明的一项有效策略。坚持天然连通性和人工连通互相结合,依托天然河湖水系统以及大中型的蓄水工程,重点建设流域生态水网系统,加快河道湖泊的连通建设,增强河流与湖泊的连通性,提高河流和湖泊水环境的容量,复原其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东部地区要尽量加快骨干建设,保持河网通畅,领先建立现代水网系统。东北地区要加快连接工程建设,同时要重视开源节流,加快湖泊和湿地水源的扩增。中部地区要积极开展清淤疏浚,建立人工通道,加强江河湖泊的连通性。在西部地区应科学论证和合理建设水源工程以及水系统的连接。 在对水生态文明城市进行建设的基础之上,对人与水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保护模式进行建立,促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构建水清、河畅、景美的人类生活用水和谐生活空间,以此为引导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流域和区域水生态的提高及完善。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运用“渗、蓄、排、用、净”等策略,根据当地条件,合理安排水的滞流、收集和利用等。增加凹形绿地、草种沟、人工湿地、透水性路面及砂石地面和天然地基,以及城市的可渗透空间,如停车场和广场,确保充足的空间用于洪水蓄滞。

关于水环境提升整治的实施方案(最新)

关于水环境提升整治的实施方案(最新)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区X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根据X市开展水环境专项整治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并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按照市挂牌督办项目的完成时限与水质标准要求,至X年6月底全面消除X溪流域(主干:X溪,支流:X溪、X溪、X溪、X下溪)黑臭水体。 二、整治内容 (一)加快推进工业区截污纳管进度。进一步完善X溪、X溪截污管网建设,提高管网收集覆盖率,加快工业企业纳管进度,逐步推进工业区内所有企业排污纳入管网;采取截污措施,确保污水全面收集处理。 责任单位:X管委会 责任人:XX 完成时限:X年6月15日 (二)完成工业区污水管网清淤。组织对X工业区所有污水管道进行清淤;全面排查雨污管网分流情况,确保不出现错接、漏接现象。

责任单位:X管委会 责任人:X 完成时限:X年12月30日 (三)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PPP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进流域内15个村PPP项目建设,切实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 牵头单位:区住建局 责任单位:X镇、X街道 责任人:X 完成时限:X年6月15日 (四)加大巡查打击力度。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对流域内企业排查力度,一旦发现企业偷排或超标排污,坚决依法查处,绝不姑息;溯源清查,全面整顿流域内无证经营小企业、小作坊,从源头解决河道污染问题。 牵头单位:X生态环境局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X镇、X街道 责任人:X 完成时限:X年5月15日,并长期坚持 (五)加大拆违力度。组织精干力量,强力拆除流域内所有侵占河道违章建筑物,确保河道畅通。

责任单位:X镇、X街道 责任人:X和、X鸿 完成时限:X年5月31日 (六)加大河道综合治理力度。抓紧启动X溪X村X段及X溪X 工业区X段河道水质提升工程建设,确保6月中旬建成投用;加快推进X溪、X溪护岸整治工程进度,确保10月底全面完工;进一步巩固提升X溪、X溪、农X溪等河段五处生物处理池治理成效,确保运行管护到位。 责任单位:X镇、X街道 责任人:X、X鸿 完成时限:X年6月15日、10月30日(项目),长期坚持(管护) (七)巩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成效。严防养殖反弹,继续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减量化,推广有机肥使用,减少农田生产污染,开展投饵式水产养殖污染治理,解决肥料和农药对河道的污染问题。 牵头单位:X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X镇、X街道 责任人:X辉、X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水专项支撑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荐技术手册(第一册)——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分册

理科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体 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专项支撑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荐技术手册(第一册) (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分册)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 2019年3月 控制 与治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控制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控制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理科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体 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目录 目录 1 农村污水.................................................................................................................................. - 1 - 1.1 FMBR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1 - 1.2 农村生活污水营养供体利用型处理技术.................................................................. - 2 - 1.3 农村生活污水自充氧层叠生态滤床处理技术.......................................................... - 6 - 1.4 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 8 - 1.5 人工快渗一体化净化技术........................................................................................ - 11 - 1.6 村落面源污染收集与处理技术................................................................................ - 12 - 2 畜禽养殖................................................................................................................................ - 14 - 2.1 畜禽养殖废水氨氮削减及粪污资源化技术............................................................ - 14 - 2.2 基于无害化微生物发酵床的养殖废弃物全循环技术............................................ - 16 - 2.3 多原料预处理高效厌氧发酵技术............................................................................ - 21 - 2.4 高浓度有机污水制备生物基醇................................................................................ - 24 - 3 农田径流................................................................................................................................ - 26 - 3.1 以营养盐平衡为核心的农田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 - 26 - 3.2 基于水稻专用缓控释肥与插秧施肥一体化的稻田氮磷投入减量关键技术 ........ - 27 - 3.3 基于硝化抑制剂-水肥一体化耦合的蔬菜氮磷投入减量关键技术....................... - 28 - 3.4 基于行间生草耦合树盘覆盖的果园氮磷投入减量关键技术................................ - 30 - 3.5 基于污染物输移的“陆域-陆水界面-沟渠塘”的全过程拦截技术.............................. - 31 - 3.6 环湖生态农业圈构建与优化技术............................................................................ - 33 - 3.7 水稻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 - 35 - 3.8 农业废弃物(秸秆)养分资源管理与再利用技术................................................ - 37 - 3.9 农田氮磷入支流(河浜)前拦截技术.................................................................... - 40 - 4 低污染水................................................................................................................................ - 4 5 - 4.1 添加水生植物生物质炭-发酵液的人工湿地强化净化技术................................... - 45 - 4.2 光伏电解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技术............................................................................ - 47 - 4.3 低污染水生态净化的模块化组装技术.................................................................... - 49 - 4.4 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季节性交替维稳技术................................................................ - 51 - 4.5 湿地植物生产有机酸和改性生物质炭技术............................................................ - 53 - 4.6 农田型低污染水调蓄经济湿地技术........................................................................ - 56 - 4.7 规模水产养殖低污染尾水组合生态净化技术........................................................ - 58 - 4.8 尾水多阶湿地深度净化技术.................................................................................... - 61 - 4.9 以本土物种为主的生物群落构建与配置技术........................................................ - 63 - 4.10 湿地配水及水力途径改善技术.............................................................................. - 64 - 4.11 村落型低污染水高水力负荷生态砾石床技术...................................................... - 65 - 5 农村垃圾................................................................................................................................ - 68 - 5.1 农村面源固体污染物制取活性炭闭路循环技术.................................................... - 68 - 控制 与治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规划

水环境爱护与生态修复规划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2005年6月5日

项目名称:沈阳市水环境爱护与生态修复规划 项目托付单位:沈阳市环保局 项目承担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项目总负责:郝明家郭怀成 项目参加人员: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郝明家教授级高工 赵玉强高级工程师 张丽君高级工程师 乔卓工程师 薛兵工程师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郭怀成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永博士范英英硕士 周丰博士毛国柱博士 王金风硕士邢可霞博士

王真硕士王丽婧硕士 郁亚娟博士黄凯博士 王树通硕士 前言 沈阳市是辽宁省省会,东北地区最大的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持续的改革、调整、改造和建设,这座新中国的老工业都市积蓄了巨大的进展能量,沈阳人民重新焕发了重振老基地、再造新沈阳的激情和干劲。面对老工业都市如何实现可持续进展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在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2002年初,沈阳市委、市政府果断提出了克服一切困难、三年创建国家环保榜样都市的目标,到2003年底,差不多完成了创模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然而,沈阳市委、市政府清醒的认识到沈阳市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治理方式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专门落后,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的状况依旧存在,日益激烈的都市竞争,焦

点在环境,作为老工业都市,沈阳进展的关键也在环境。没有环境就没有生产力的进展,就没有对外开放的条件,就没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就没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此,沈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建设生态都市的伟大战略构想。通过生态都市建设,实现沈阳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进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 生态都市的建设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领域及众多学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水环境是都市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促进沈阳市生态都市的建设,特设立“沈阳市水环境爱护与生态修复规划”。本规划由沈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联合编制完成。编制单位在辽宁省和全国其他地点开展了多项水环境研究和规划工作,同时参与了沈阳市水环境的多项研究,积存了丰富的经验。 本规划在充分分析沈阳市水环境、水景观、水生态与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沈阳市建设生态都市的需求,并将兼顾沈阳市水环境功能区划、以后的进展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的要求,以水环境预测与污染操纵、沈阳市景观格局分析与水生态功能区划、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为基础,开展沈阳市水系建设及爱护规划、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