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案的对比研究
韩国_日本海洋牧场发展情况及我国开展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责任编辑 叶佳林22 《中国水产》2008年第3期随着捕捞强度逐渐增加,海洋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现象日益严重,海水养殖业作为对海洋捕捞的补充,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海水养殖带来的环境、病害及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渔业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水产养殖业乃至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致力于海洋牧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成为主要海洋国家的战略选择,也是世界发达国家渔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值得我国密切关注、研究。
我国资深院士曾呈奎先生在1981年就提出了“海洋农牧化”的设想。
笔者对韩国海洋牧场发展情况进行了重点考察和研究,建议我国尽快开展海洋牧场研究和开发,确保海洋、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海洋牧场的概念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
首先营造一个适合海洋生物生长与繁殖的生境,并进行水生生物放流(养),再由所吸引来的生物与人工放养的生物一起形成人工渔场,依靠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将各种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如赶着成群的牛羊在广阔的草原上放牧那样,建立可以人工控制的海洋牧场,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根据国际上已有的经验与相关研究,海洋牧场建设内容可以归纳为5个主要环节与过程。
一是生境建设,具体包括对环境的调控与改造工程以及对生境的修复与改善工程。
主要是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改造滩涂等措施为鱼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和索饵的环境。
二是目标生物的培育和驯化,采取人工育苗和天然育苗相结合,扩大种苗培育数量,通过生物工程提高种苗的质量,建立种苗驯养场,从采卵、孵化直至育成幼体,实现规模繁殖、优化选择、习性驯化和计划放养。
三是监测能力建设,包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和对生物资源监测。
四是管理能力建设,包括海洋牧场管理体系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等。
五是配套技术建设,包括工程技术、鱼类选种培育技术、环境改善修复技术和渔业资源管理技术。
辽宁海洋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辽宁海洋文化发展对策研究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部,面临黄海和渤海两大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海洋文化。
但目前辽宁海洋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制定相关对策来推动其发展。
一、加强海洋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保护辽宁的海洋文化资源分散且没有整合,需要加强资源整合以实现共享和提高利用效率。
同时要加强对海洋文化资源的保护,保护好现有的海洋文化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二、促进海洋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在整合和保护好海洋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推广海洋文化产品。
这需要激发文创产业的发展,鼓励创新和实验,使海洋文化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还可以通过相关活动、展览等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海洋文化的认识和关注度。
三、加强海洋文化教育和培训海洋文化教育和培训是推动海洋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海洋文化课程,向学生传授海洋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对海洋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可以组织员工参加相关培训,提升他们对海洋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四、加强海洋文化旅游的发展海洋文化旅游是将海洋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海洋文化的机会。
通过拓展海洋文化旅游业务,可以推广辽宁海洋文化,提高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通过旅游的方式,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要推动辽宁海洋文化的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包括资源整合和保护、海洋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海洋文化教育和培训、海洋文化旅游的发展等。
只有这样,才能让辽宁的海洋文化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为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韩文化产业贸易发展比较研究

甚微。
第二阶段 ( 1 9 9 2 —2 0 0 1年 ) : 文 化 产 业 在 国 民 经 济 关政 策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到 了 8 0年代 中期 , 韩 国开 建 设 中的重要作用 日益 凸显 。1 9 9 2 年, 我 国建设 有 中 始将 文化 产业 当做 国家重 点扶 持 的战 略产 业 , 并 在此 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市场 经 济体制 , 为 文化产 业 的健康
中韩 文化产业 贸易发 展 比较研究
耿 亚 群
( 中国海 洋大学经济 学院, 山东 青岛 2 6 6 1 0 0 ) 摘 要 : 在 当代 国家综合 实力竞争 中, 文化 产业比重与地位越 来越高 , 例 如韩 国, 借 助其独 具特 色的文化领 域 在全世界 平 台上全方位 向外渗透扩 张, 并在 文化 贸 易的发展 上取得 了惊人 的成就。相 比之 下, 中国的文化 产业仍 处于初 级阶段 。中韩 自古 以来就是友好邻 邦 , 拥 有极其 相似 的文化 背景 和 源远 流长 的交往历 史。通过 比较 分析 中韩 两 国文 化 产 业 贸 易差 异 , 总结 韩 国成 为 文化 强 国的 成 功 经 验 , 剖 析 阻碍 中 国 文 化 产 业 走 出去 的 制 约 因 素 , 取 长补 短 , 找 出最 符 合 中 国特 色的 文 化 产 业 贸 易发 展 之 路 。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中 国 文 化 产 业 发 展 历 程 及 现 状
均 比上一年 同期增 长 了四分之 一左 右 。然 而 , 这 只是 我国 国内的比较 , 如果拿 到世界范 围来 看 , 中国文化 贸
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政策研究

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政策研究1.引言海洋作为人类的重要资源之一,占地球表面的71%。
其海洋资源包括了海水、海洋生物、海底矿产、海洋能源以及海洋交通等多个方面。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利益的进一步显现,海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也成为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
2.海洋资源开发现状我国的海洋资源非常丰富,仅仅海洋渔业的资源就占有世界1/3。
在海底矿物资源方面,我国也是世界上拥有资源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在海洋生物资源方面,我国也同样拥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储量,其中最著名的就包括了各种深海鱼类,如藏龙卧虎、白口鲔鱼等。
但是,与此同时,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现状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海洋环境污染以及非法捕捞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也使得我国部分海域的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与损失。
3.海洋资源管理政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就逐渐提出了完善海洋资源管理政策的思路。
其中最基本的思路就是,通过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监管以及制定合理的海洋法规来控制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
以下是我国目前实施的一些重要海洋资源管理政策:(1)海洋用地管理制度为了控制海洋资源的开发,我国制定了海洋用地管理制度,对开发海洋资源的工程项目进行审批和分配。
这种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避免沿海地区因过度开发而导致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问题。
(2)海洋环境保护我国对海洋环境的保护也十分重视,制定和完善海洋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海洋环保体系,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评估和预测,遏制过度开发、污染海洋生态系统的行为。
同时,对于因污染等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我国也将开展海洋生态补偿试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3)海洋权益保护为了保护我国的海洋权益,确保海洋资源得以合理开发和利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加强了海洋领土和主权的维护,为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4.海洋资源开发展望海洋资源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在其开发方面,我们可以从海洋渔业、海底矿物、海洋生物及海洋能源等方面入手。
海洋文化与海南海洋旅游开发

海洋文化与海南海洋旅游开发海洋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人类对海洋的尊敬和探索。
海洋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生命和财富之源,同时也是神秘和未知的领域。
海洋文化不仅包括海上交通、海洋渔业、海洋生物等方面的文化传承,更包括对海洋的崇敬和保护的理念。
海南作为中国的岛屿省份,拥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中国海洋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本文将就海洋文化与海南海洋旅游开发展开探讨。
海洋文化是海南的重要文化资源之一。
海南周围环绕着辽阔的南海,海洋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得以充分展现和传承。
古代海南是一个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海洋文化在这里得到了独特的发展。
古代的南海航线对于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海南这个海洋之岛的地理位置。
海南的海洋文化包括了海上贸易、渔业、航海技术等方面的传承和发展,这些都是海洋文化的瑰宝。
海南还拥有众多的海洋文化遗址和古代渔村,这些都是海洋文化的珍贵遗产,对于传承和弘扬海洋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洋旅游是海南的重要产业之一。
作为中国的热带旅游胜地,海南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特别是丰富的海洋资源成为了海南旅游的一大亮点。
海南的海洋旅游主要包括海滩度假、潜水、海上运动等项目,而这些都与海洋文化密不可分。
海洋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方式,更是一种对海洋文化的体验和传承。
通过海洋旅游,游客可以亲身感受海洋的魅力,了解海洋文化的内涵,这为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会。
海洋旅游也是海南的重要经济支柱,它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了海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海洋文化传承和海洋旅游开发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海洋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海洋文化逐渐淡化和消失,年轻一代对海洋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不高,这使得海洋文化的传承面临着重大的困难。
海洋旅游的商业开发也对海洋文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一些地方的传统海洋文化因商业开发而被淡化或扭曲,这对于海洋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海洋经济中,中国和某个国家的差异是什么?

在海洋经济中,中国和某个国家的差异是什么?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扩张,海洋经济成为了各大经济体竞争和合作的新领域。
作为世界最大海洋国家之一,中国在这一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中国和某个国家在海洋经济中的差异,以期全面解析两国之间的竞争优劣与合作前景。
一、海洋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中国是一个拥有广大海域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油气、渔业、矿产等。
而另一个国家则拥有独特的海洋资源,如珊瑚礁、海龟、海藻等。
两国之间虽然有一定的交集,但仍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相对成熟,但也存在挑战,如环保问题、资源枯竭等;而另一个国家则面临着资源开发不足、技术落后等瓶颈,但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中国海洋资源分布特点中国拥有辽阔的海域,总面积约为320万平方千米,是全球第二大海洋国家。
其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如渔业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海底地形及地球物理数据等。
其中,渔业资源是中国最具规模、最重要的海洋资源之一。
根据2018年发布的《水产资源调查》中,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为5534万吨,其中逐渐回复增加个体鱼类占比90%以上。
2.另一个国家海洋资源分布特点另一个国家拥有独特的海洋资源,如多种珊瑚礁、海藻、海龟等。
其中,珊瑚礁是当地海洋环境中的独特资源,但在过度捕捞、过度开发等因素影响下,其数量已经大幅下降。
二、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态势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是两国之间的重要差异。
中国作为全球海洋经济大国之一,其海洋产业结构较为完备,但也同时存在着经济模式单一、产业结构落后等问题;而另一个国家则需要广泛的转型和升级,以追赶全球海洋经济的发展潮流。
1.中国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态势中国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较为完整,主要包括渔业、造船、海洋工程、海洋旅游等众多领域。
截至2019年,我国海洋经济总规模已经达到了7.8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9.6%。
然而,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增长模式单一,亟需转型升级,推进高端化、绿色化等发展模式,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海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海洋文化与海南海洋旅游开发

海洋文化与海南海洋旅游开发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南作为中国最美的海岛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丰富的海洋文化,成为了海洋旅游开发的热门目的地。
本文将探讨海洋文化与海南海洋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海洋文化是指人们在海洋环境中形成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包括海洋信仰、海洋历史、海洋传统、海洋风俗等。
海洋文化早在古代就已存在,而随着人们对海洋环境的认识和尊重不断增加,海洋文化也日益受到重视。
海洋文化不仅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更是人类演变和发展的见证。
海洋文化在海南岛上有着深厚的根基,如古代海南岛的渔民、航海家们就在海洋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这些文化传统至今仍然在海南岛上得到传承和弘扬。
海南作为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其海洋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海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海洋门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使得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
随着近年来海洋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海南也在大力推动海洋旅游开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海南的海洋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美丽的海岛风光、丰富的海洋活动和传统的海洋文化体验等,这些资源为其海洋旅游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海洋文化与海南海洋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海洋文化是海南海洋旅游开发的重要文化资源,它不仅为海南的海洋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内涵,更成为了海洋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文化通过海洋旅游的开发与推广,使得海南的海洋旅游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提升了海洋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
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为海南的海洋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促进了海洋旅游的长期发展和繁荣。
在海洋文化与海南海洋旅游开发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促进海洋文化与海洋旅游的融合,发掘和挖掘海洋文化资源,成为了业内人士与学者们正在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传统的红海南岛作为海洋文化的标志,可以进一步加强其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其成为海洋文化展示的中心与平台。
《2024年当代中韩大众文化比较研究》范文

《当代中韩大众文化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韩两国在文化、经济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大众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诸多相似之处和独特之处。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代中韩大众文化的比较研究,探讨两国文化的异同点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二、中韩大众文化的共性1. 流行音乐与影视剧中韩两国的流行音乐和影视剧在国内外市场上均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两国音乐、影视作品在旋律、画面、情感表达等方面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如对青春、爱情、友情等主题的关注。
同时,中韩两国的流行音乐和影视剧也在互相影响,如韩国流行音乐在中国市场受到广泛欢迎,中国影视剧也在韩国取得了一定的收视率。
2. 网络文化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韩两国的网络文化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网络上涌现出大量社交平台、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成为两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网络文化的崛起也为中韩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三、中韩大众文化的差异1. 文化传统的差异中韩两国虽然地理位置相近,但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韩国则保留了较为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这些文化传统的差异在大众文化中也有所体现,如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与韩国的传统音乐、舞蹈等。
2. 审美观念的差异中韩两国的审美观念也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大众文化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强调“意境美”;而韩国大众文化则更注重形式美和视觉效果,如服装、化妆等方面的精致度。
此外,在影视剧中,两国的故事情节、角色设定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
四、中韩大众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1. 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中韩两国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不同,导致了两国文化的发展轨迹存在差异。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上曾多次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之一,这使得中国大众文化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韩国则经历了长期的朝鲜半岛历史变迁,其文化发展也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
2. 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导致中韩大众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烟台市和木浦市地理概况的比较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全市海岸线长达909.3公里,市北、西北部濒临渤海,东北和南部临黄海,有大小基岩岛屿63个,像一颗颗灿烂的珍珠镶嵌在大海之中。面积较大的有芝罘岛、养马岛、崆峒岛,海岸与海岛交相辉映,是游览避暑胜地。
木浦市位于朝鲜半岛最南端,背依儒达山,前临木浦湾,是韩国第三大港口和东北亚物流中心港,被誉为欧亚大陆的据点。木浦市是韩国第六大都市,全罗南道的首府,共有大小岛屿839个,气候冬暖夏凉、温和湿润。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作为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旅游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与石油产业、汽车产业、信息产业并列为世界四大经济产业①,海洋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类旅游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中韩两国都拥有非常丰富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且两国地理相邻、文化相通,在旅游业中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旅游已经成为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传播文化的重要契机。
与烟台市相比,木浦市更加注重海洋文化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务安泥滩生态中心不仅是黄海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更是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旅游产品。此外,木浦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水音乐喷泉,由海水喷泉、音乐、影像、激光展现出的动感景观给游客留下了新奇浪漫的珍贵回忆。三鹤岛西面独具特色的小艇航海为游客提供了海上观赏儒达山夕照的有利条件,彤色夕照与白色小艇相互辉映,形成异国风情的精致。海滨休闲度假游、海洋地质游、海上婚礼等都给游客带来了别样的感受。
2.木浦市海洋文化旅游资源
木浦市被誉为充满秀丽风景和人文景观的艺术城市,具有丰富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世界闻名的斗笠岩石是历经悠久岁月,在波浪和海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天然石雕,具有极高的地质学价值,被韩国指定为天然纪念物。木浦国立海洋博物馆是韩国唯一一所水下考古专门机构,馆内展示着实物大小的各式韩国传统船舶,是宝贵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除此之外,外达岛、高下岛、红岛、黑山岛都是木浦市有名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③
因此,烟台市在开发海岛旅游资源时,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海岛生态环境的宏观管理。同时,还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海岛生态旅游,寓教于乐,引导游客了解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
(二)海洋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开发的改进方案
烟台市海洋文化旅游产品特色不够鲜明,现已拥有的旅游产品与烟台整体的滨海城市形象和旅游产品形象的关联度不大,缺少真正能够代表当代烟台城市形象的旅游品牌和王牌旅游项目。既有海洋文化旅游产品项目档次不高、吸引力不强,未能充分展现滨海旅游的优势。
(二)烟台市和木浦市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的比较
1.烟台市海洋文化旅游资源
烟台市具有发展海洋文化旅游的自然条件。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蓬莱阁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位于蓬莱市西北丹崖山东侧的蓬莱水城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民族英雄戚继光曾在此训练水军,芝罘岛、养马岛、长岛、崆峒岛都是全国闻名的海洋文化旅游名胜区。
木浦市周边有高下岛、訥岛、达里岛等大小岛屿13个,木浦市为了促进海岛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海岛上建设了海水浴场、海水泳池、海上民宿、钓鱼场以及泥滩生态体验馆等。除此之外,为了给游客提供便利,木浦市还在海岛加大力度进行停车场、旅馆以及餐馆的建设。
(二)海洋文化旅游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为了充分发掘烟台市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的潜力,烟台市大力开发海洋文化旅游特色产品。例如,在养马岛、长岛、桑岛等海岛开发出包括原生态渔村、渔村式度假村、休闲渔业等形式多样的渔家乐旅游产品,包括吃渔家饭、住海草屋、听渔家号、赶海、出海打鱼等活动,吸引了海内外大量游客。除此之外,烟台市与众不同的海市蜃楼、海滋幻影、平流雾景观、渤海日落和黄海日出等独具特色的海洋气象旅游景观,以“海上仙山”、“蓬莱神话”、秦皇汉武东巡、徐福东渡等典故传说为依托,成为烟台市重要的特色旅游产品。
四、烟台市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海岛旅游资源开发的改进方案
烟台市海岛数量众多、各具特色,是烟台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之一,但是海岛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制约了海岛旅游的深度发展。另一方面,烟台市海岛开发利用不足,存在大量资源闲置现象。同时,烟市海岛缺乏特色旅游产品,游客复游率低。
三、烟台市和木浦市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对比分析
(一)海岛旅游资源的开发
烟台市拥有大大小小的岛屿63个。长岛历史悠久,民风纯朴,岛上人文历史遗迹众多,有距今6000多年被誉为“东半坡”文化的大黑山北庄遗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岛的妈祖文化享负盛名,长岛每年都会举办“中华妈祖文化节”,将长岛独特的海岛民俗文化传播开来。这些厚重的文化积淀为烟台市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但是,芝罘岛、崆峒岛、屺姆岛等虽然具有海洋文化旅游的开发条件,却未得到有效的利用。
2009年,《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将旅游定位为蓝色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烟台市位于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烟台市滨海及海上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②
本文通过对中国烟台市与韩国木浦市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状况的比较,分析木浦市在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经验,探究烟台市海洋文化旅游业发展上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实现烟台市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烟台市应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军事文化、海洋文化,整合推出具有创意性、观赏性、实用性、地域代表性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例如,烟台市是海鸟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因此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开展候鸟放飞、海上观鸟等生态旅游产品。同时,还应对现有的海洋文化旅游产品项目进行分析与整理,完善产品设计,提高产品品味,深化产品文化内涵,打造名牌产品。
中韩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案的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烟台市与韩国木浦市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状况的比较,分析木浦市在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经验,探究烟台市海洋文化旅游业发展上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实现烟台市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烟台措施可持续发展
一、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