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迷你微创保胆取石68例报道

合集下载

腹腔镜联合硬质胆道镜下保胆取石和摘除息肉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联合硬质胆道镜下保胆取石和摘除息肉的临床应用

121手术 器械 及 设备 ..
手术 器 械 包 括腹 腔 镜 设 备一 套 、 质 胆道 镜 ( 尿 管镜 硬 输 或经 皮 肾镜 ) 一套 、 源 、 像 系统 、 边 B超 机 、 石 钳 、 光 摄 床 取 取 石 网篮 ( O C OK) 可调 输水 泵 、 激 光 或气 压 弹道 碎石 机 等 。 、 钬
12 方 法 .
压 进胆 囊后 冲出 。最后 检 查胆囊 管 通 畅 , 冲水 后 见胆 囊管 停 有 黄 色胆 汁溢 出 . 内无 活 动 出血 , 用胆 道 镜 末 端 套 有 的 囊 利 吸 取 箱 , 距 离 观察 胆 囊 黏膜 , 除 表 面 的胆 泥 和 凝 血块 及 近 清 飘 浮 的 絮状 物 。经 确 定 无结 石 残 留 ( 要 时用 床 边 B超 复 必 查 )无 出血 , 出胆 道 镜 , 出鞘 管 , 新 插 入 To a, 用 , 退 拔 重 rc r利 腹 腔镜 下 缝 合技 术 , 闭 胆囊 底 部 切 l, 具 体 情况 决 定 是 关 Z视 l 否放 置肝 下 引流 管 。 下观 察胆 囊充 盈 情况 及胆囊 缝 合后 情 镜 况。 最后 解 除气 腹 , 闭腹 部 切 口, 毕 。 关 术
21 1 第 卷 3 0 年1 8第1 1 月期
・医护论坛 ・
腹腔镜联合硬质胆道镜 下保 胆取石和摘 除息 肉的 临床 应用
付 月云 , 龙跃 腾 , 志权 陈
广 东省 英德 市 人 民 医院普 外科 . 东英德 广
5 30 10 0
【 】 摘要 目的 : 探讨 腹 腔镜 联合 硬 质胆 道 镜下 保胆 取 石 ( 除息 肉 ) 术 在治 疗 胆囊 结石 ( 肉) 摘 技 息 I 意义 。方法 : 临床 在腹 腔 镜联 合 硬质 胆道 镜 下取 出结 石 ( 摘除 息 肉 )保 留胆囊 1 例 , 、 8 回顾 总结 分 析资 料 。 果 : 结 本组 病 例全 部治 愈 出院 , 结 石取 净 率 为 100 无 合 并 出血 , 胆 漏等 并发 症 。 论 : 用腹 腔镜 联 合硬 质胆 道 镜下 行保 胆取 石 ( 除 息 肉 )手 0. %, 无 结 采 摘 , 术操 作 方便 , 安全 , 微创 , 效果 好 , 患者 容易 接受 , 有较 好 的 l 推广 价值 。 临床

20例腹腔镜辅助微创保胆取石术应用体会

20例腹腔镜辅助微创保胆取石术应用体会

20例腹腔镜辅助微创保胆取石术应用体会[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保胆治疗;胆囊结石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最好术式,但是随着器械不断改进和对胆囊功能不断深入研究,保胆取石术在全国广泛开展。

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共为20例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辅助微创保胆取石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2方法手术器械采用德国Wolf经皮肾镜,Olympu纤维胆道镜,Cook 网篮,腔内液压注水泵,气压腔内弹道碎石机,国产液电碎石机,腹腔镜设备,C臂线机。

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后经脐下戳孔置10mm戳卡。

造气腹后插入腹腔镜探查,确定胆囊壁光滑无粘连及腹腔内其他脏器无异常。

于近胆囊底腹壁戳孔置10mm戳卡,经此孔用腹腔镜抓钳将胆囊底部提拉出腹壁,1号丝线缝吊4针牵引,于胆囊底切开0。

5~0。

8cm,插入胆囊镜检查,确定胆囊结石后,用取。

石网篮将结石逐个取出,细小结石可以通过吸引法,微型取石篮网或活检钳取尽。

其间用吸引器吸尽胆汁及冲洗的生理盐水,避免大量流入腹腔内。

检查胆囊管开口,看到胆汁涌出。

若未排除胆囊管和胆总管梗阻,可经胆囊于C臂线机下作造影,证实通畅后用50可吸收线连续全层缝合胆囊切口,胆囊复位后,再次充气,于镜下反复挤压胆囊证实无渗漏,退出器械,逐层缝合切口。

2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行LC,手术操作时间为60~100min,取出最大结石直径0。

4~1、0cm,胆固醇结石11例,混合结石9例。

术中出血10~50ml,术后6~8h下床活动,2h后排气,进食后无消化道症状,住院时间为4~6d,平均住院5d。

无出现胆漏、腹腔感染、切口感染,无出血等其他并发症,治愈出院。

术后7d及3个月分别行B超检查无胆囊结石,无诱发性胆囊炎,无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口服胆囊造影检查胆囊浓缩及收缩动能良好。

3讨论3、1保胆取石术应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浓缩、储存、排出胆汁、参与消化和调节缓冲胆管压力的作用,还具有重要免疫功能。

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98例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98例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2 结 果
于此 , 为 了进 一步研究 和比较临床治疗胆 囊结石过 程 中采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与腹 腔镜 联合 内镜 微创 保胆 取石术 的临 床疗 效差异 , 从 而 为临 床实 践 提供 依据 。本文 对 我 院 2 0 1 0 年1 2月 -2 0 1 2年 l 2月期 间收治 的 1 9 6例 胆囊结 石患 者进
疗 胆囊 结石 的实 践过程 中, 与腹 腔镜 胆囊切除术相 比较采 用腹 腔镜联 合 内镜 微创保 胆取 石术 治疗方 法 的临床实 际
效果显 著 , 是 临床治疗胆囊结石 的可靠选 择 。
关键词 腹腔镜 内镜微创 保胆取石术 胆结石 临床效果
中图分 类号 : R6 5 7 . 4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O O l 一 7 5 8 5 ( 2 O 1 3 ) 1 4 - 1 8 9 1 - 0 2 回顾 以往 临 床 上 治疗 胆囊 结 石 的 同 类报 道 后 笔 者 发 现[ 1 ] : 采用腹腔镜 胆囊切 除术 和腹 腔镜联 合 内镜微 创保 胆
2 . 2 两组 手术后 恢复过程 中指标 比较
两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患者实施 不 同
手术方法 后恢 复过程 中的相关 临床指标 比较结果 如下 : 在肛 门排气 时间和术后住院 时间两 项指标 上 , E W I I C组 患者显 著 的低 于 L C组 患 者 的各 项 指 标 水 平 , 且 组 间 比较 P均 <
[ 6 3 王艳勤. 中西 医结合 保守 治疗急 性阑尾炎 7 6 例 临床 观察 ( J ] .
中 国社 区医师 { 医学专业 , 2 0 1 2 , 1 4 ( 1 7 ) : 2 2 3 .
[ 4 ] 孙凤林. 阑尾炎汤联 合抗 菌药治疗 阑尾炎 4 7例体会 ( J ] . 临床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

底 部对应 的腹部最近处 行 1 . 5 c m切 口,置人 T r o c a r ,在 腹腔镜 下清除 胆囊周 围组织粘连后用 抓钳缓慢籽胆囊提 出腹 外 ,排 出气腹 。根据术 前超声检 查胆囊 内结石 大小 ,在胆 囊底部 行1 - 2 c m切 口,然后 置入
O l y m p s C H F 2 0 胆道镜 , 注 人生理盐 水冲洗胆汁 ,然后用O l y mp s 取石
南国 防医药 , 2 0 0 6 , 1 6 ( 1 ) : 5 6 — 5 8 .
度 ,并具备 冷静 的心理 素质和过硬 的专业知识和 扎实的专业 技能 。
并且 ,广大 医护人 员还 要不断地积极学 习新 知识和新技 能,更 好的应 对各 类突发状况 ,保障广大孕妇的生命和健康。
参考 文献 【 1 ] 孙 玉 枝, 马巧 莲. 胡敏. 产 后 出血 的产 科原 因分 析 [ J ] . 现 代 中西 医
中 图分类 号 :R 6 5 7 . 4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1 9 - 0 2 2 4 - 0 2
胆囊结石 腹部外科最常见 的疾病 ,调查研 究显示但囊结石 的发病 率为8 %~ 1 O %【 1 ] ,主 要见于成 人 ,女性 多于男 性。 目前胆 囊结石 的治
结果 微 创保 胆 囊组 患者 术后 未 见明显 并发 症 ,术 后超 声检 查显 示保胆 组患者 无结 石残 留 ,并且微 创保 胆 组患 者手 术 时间 、术 中 出血 量 明
显 少于腹 腔镜 组 ,术 后肝 门排 气时 间、住 院 时间 、并 发症 发生率 及 治疗 费用明 显低 于腹腔 镜 组 ( 尸< 0 . O 5 ) ;术后远 期 随访 显 示 两组 均未

保胆取石术

保胆取石术

(2)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
即在右肋缘下做一 2~ 3c m 的小切口, 提出胆 囊底至腹膜外并固定, 保护好胆囊底周围以免胆汁及冲 洗液渗漏至腹腔。切开胆囊底部, 吸出胆汁, 置入纤维 胆道镜, 在镜下直视观察胆囊壁情况及腔内结石情况, 用取石网套取结石, 至完全取净结石, 同时可清晰查看 胆囊管开口及通畅情况。在确认无遗漏后, 撤镜并缝合 胆囊壁及腹壁切口, 而不放置胆囊造口管。正是由于胆 道镜的介入, 使传统的保胆取石术术后残石率降低至极 限, 甚至无结石残留。在取石的同时还可观察胆囊粘膜 的变化, 对同时存在的胆固醇性息肉等良性息肉可一并 去除, 故而深受患者的喜爱和接受。
5、 如何评判保胆取石术之效果
1、传统的保胆取石术术后 5~ 10年胆囊结石复发率 为 30 % ~ 50 % , 甚至有报道高达 70%;
极高,
2、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已降至极低。 结石复发率降至 1 . 99 % ~ 2 . 95 % 。切除胆囊组的胆总管 结石明显高于未切除胆囊组。 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近期效果理想, 术后 2年 内随访结果显示, 胆囊结石复发率为 0~ 4 . 76%, 因双镜 联合手术开展时间尚短,且病例数少, 随访时间较短, 该 方法的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随访和评判。 4、但无论怎么讲, 新式保胆取石术要优于传统保胆取石术。 至于说到保胆后的结石复发, 除了与选择的术式和取石程 度有关外, 还与我们是否认真复习病例资料并详细筛选病 例以明确保胆指征有关。因此要切实可行的实施保胆取石, 更要遵循治病第一、 保留器官功能第二的原则, 绝不可 本末倒置!
(3)腹腔镜联合内镜保胆取石术
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应用于保胆取石手术中, 真 可谓珠连璧合, 相得宜彰。利用腹腔镜下胆囊区域的清 晰显现和胆道镜取石的优势, 将保胆取石术之优势发挥 到极致。因为胆道镜所见仅是胆囊内壁和腔内状况, 而 胆囊外表及周围状况难以洞察, 尤其是胆囊管和胆总管 的情况是不可能观察到的, 这也易遗漏胆囊壁病变或胆 囊管内结石等。而腹腔镜下则可通览胆囊和肝外胆管全 貌, 避免保胆取石时的遗漏。近年来, 我们采用此双镜 联合技术已完成保胆取石、 保胆取息肉术数十例, 无 胆漏、 结石残留及术中、 术后并发症发生。从国内有 限的资料也可看出这一新型手术之优势。至于采用腹腔 内保胆取石还是腹腔外保胆取石, 要依结石数目、 大 小、 部位及术者经验而定。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配合论文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配合论文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配合及体会摘要:目的:总结并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配合经验。

方法:对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手术室护士在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熟悉该手术的全过程并熟练掌握各种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使用及清洗方法,术后加强腹腔镜各种设备的保管和保养工作,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

关键词:腔镜;保胆;取石;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78-01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应用于临床使手术在损伤、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安全性等多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同时保留了胆囊,在减少胆囊切除并发症的基础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在此类手术的治疗过程中手术配合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影响手术的操作时间,对手术的疗效,并发症、胆囊的完整性及功能等均有重要的影响。

我院对手术配合的经验和技巧对手术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将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术中配合、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等方面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的胆囊炎患者56例,男26例,女30例;年龄在18-64岁之间,平均年龄38.9岁;病程在7-28d之间,平均病程11.5d;胆囊结石大小在0.3-1.5cm之间;且均无严重的内科并发症。

其中4例中转开腹。

1.2 手术方法:麻醉成功后,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在脐上沿切开皮肤1.2cm,使用veress穿刺针建立二氧化碳气腹,腹内压设定为12-14mmhg;脐沿及剑突下各置10mm trocar,右肋缘下于锁骨中线上5mmtrocar,置入腹腔镜及相关器械;在腹腔镜观测下在胆囊底部电切一长约1.5cm的小口,取出胆囊内结石放入可置入标本袋内保留;使用胆道镜对胆囊内残余结石、胆囊管开口及胆囊粘膜进行观察,无异常则用4-0可吸收线缝合切口,缝合处喷涂生物蛋白胶防止胆漏;观察胆囊切口、术野无活动性渗血、漏胆;将结石由剑突下穿刺孔取出,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术野,吸出残留液体,于肝下放置腹腔引流管一根经右肋缘戳孔处引出并进行固定,清点器械、纱布纱条及缝针无误后,排除气腹,拔出各trocar,观察各穿刺孔无活动性出血,缝合关闭切口,结束手术[2]。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前后胆囊功能的比较研究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前后胆囊功能的比较研究
年随着新式微创保胆 取石术 的成 功 , 腹腔镜 胆道镜 联合 微创保 胆取石术 E益引起 临床重 视 , I 然而微 创保 胆取石 术后胆 囊功 能 是否正常 , 文献罕见报道。我院 自2 0 0 7年 6月至 20 0 9年 6月选
查胆囊并取石 , 确认无残余结石 , 见胆囊管 内有 胆汁流 出,- 30号
二 、 果 结
者。而最小剩余 容积 、 最大 收缩率 在术 后 3个 月都 有了 明显 的
改 善 , 访 术 后 1 、4个 月 明显 优 于 术 前 水 平 , 明 腹 腔 镜 胆 道 随 22 说
镜 双镜 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能够较好地保 留及改善 胆囊收缩功
能。分 析原 因认 为 , 胆囊取石后解 除了结石对胆囊 的刺激 , 胆 使 囊 的收缩功能得 以逐步改善 。 陈孝义 等 研究认 为胆囊摘 除术后患 者肝胆 总管 内径与术 前 相比内径 增加( . 0 3 c 已具有统计学意 义 , 104 . )m, - 表明胆囊参 与胆系压力缓 冲机制 。而我们 的试 验结 果显 示术 前 与术 后 3 、
【 关键词 】 腹腔镜 ; 内窥镜检查 , 消化系统 ; 保胆取石 ; 胆囊功能
胆囊结石病是 消化 系统 常见疾病 , 发病 率高 达 7 一1% 。 % 0 众所周知 腹腔 镜 胆囊 切 除术 被 认 为是 治疗 胆 囊 结石 的 “ 标 金
镜胆道镜 双镜联合 微创 保 胆取 石 术。脐 孔穿 刺 造二 氧 化碳 气
总 管 内径 。
三、 论 讨
() 4 大便次数统计及苏丹 Ⅲ染 色试验 : 分别 于术前 , 术后 3 、 1 、4个月 随访患者大便情况 , 22 于进普通饮食条件下行便 常规 及
张宝善 报道 “ 新式微创保胆取石术” 较传统保胆取 石术 明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实施保胆手术446例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实施保胆手术446例
山东 医药 2 0 1 4年第 5 4卷 第 7期
腹 腔 镜 联 合 胆 道 镜 实施 保 胆 手术 4 4 6例
张 勇, 冯宪 光 , 周敬强, 丁庆英 ( 山 东省 交通 医院 , 济南 2 5 0 0 1 4 )
摘要 : 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实施保胆手术 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4 4 6例胆囊结石( 息肉) 患者 采用腹 4 4 6例患者
关键 词 : 胆囊结石 ; 胆囊 息肉 ; 保胆取石术 ; 腹腔镜检查术 ; 胆道镜检查术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2 6 6 X. 2 0 1 4 . 0 7 . 0 3 2
中图分类号 : R 6 5 7 . 4
文献标志码 : B
胆囊 底 。
2 结 果 ຫໍສະໝຸດ 1 . 2 手术方法 ①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 , 在 脐部穿 刺 , 气 腹 针形 成 气 腹 。压 力 维 持 在 1 3 m m - № 。1 0 m m T r o c a r 置人腹腔镜。②进镜后探查胆囊 的生理状态 , 有无充血 、 水肿或粘连。如符合保胆手
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治疗 。胆囊结石 患者术后 常规 口服利胆药物 3 个月, 再 间断 口服 3个 月。结果
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联合胆道 镜保胆取石 ( 息 肉) 术, 其中6 8例采 用三孔 法腹腔 镜联合胆 道镜 保胆取石 ( 息肉) 术。
手术 时问 2 5— 1 3 2 ( 5 2± 6 ) mi n 。结石数量 1 —1 3 6枚 , 结石取净率 1 0 0 % 。无胆道 损伤 、 胆漏 、 肠管损伤 、 出血 、 气胸
不伴 右侧肩 背 部放射 痛 ; 无症 状 5 7例 。B超 检查 显 示 胆囊 收缩 功 能 良好 ( 脂 肪餐后 收缩 4 0 % 以上 ) , 胆 囊 壁 厚均 ≤0 . 3 e m, 无 胆 囊 畸形 、 萎缩 ; 排 除化 脓 性 胆囊炎、 慢 性萎 缩性 胆囊 炎 、 磁 化胆 囊及 胆囊 癌 。患 者 均无 严 重心 、 肺、 肝、 肾功 能 不 全及 凝 血 机 制 障 碍 等病 史 , 并 且保 胆 意愿强 烈 , 拒绝 切除胆 囊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迷你微创保胆取石68例报道 胡海* 所广军* 黄安华* 王维东* 忻颖*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微创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技术行迷你微创保留胆囊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68例采用迷你微创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技术保胆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65min (45-90mm), 术后只有3例感到脐部戳孔疼痛使用止痛剂。病人当天均可下床,次日进食流质,1-3天出院。无术后出血、胆漏、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门诊随访1-19个月,尚未见结石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技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胆囊结石治疗方法,具有对人体创伤小和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囊取石 Laparoscope and choledochoscope in combination for removal of gallbladder stones Hai H, Guang-Jun Suo, An-Hua Huang, et al. Shanghai Ea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Abstr 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removing gallbladder stones by laparoscope and choledochoscope in combination. Methods 68 cases of gallston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by removing gallbladder stones using laparoscope and choledochoscope in combin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experienced successful cholecystolithotomy without any peri-operative complicatons. The operation time was 65 min ( 45-90 min ). Only 3 patients asked for painkiller due to intolerable pain in the umbilicus. Follow-up for 1-19 months, no stone recurrence was found. Conclusions The combination of laparoscope with choledochoscope for cholecystolithotmy is a safe and feasible method of gallbladder stone treatment with merits of less trauma to the patients and good cosmetic result to patient’s satisfactory. 【Key words】Laparoscope; Choledochoscope; cholecystolithotomy

多年来胆囊切除一直被人们尊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 1 ] 。然而基于对胆囊功能认识的深入,人们也不断在挑战这一理论,采用多种方法在去除胆囊结石时尝试保留胆囊功能,包括有口服溶石、中药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及胆囊取石等,但多数都因结石高复发率而失败,这也为胆囊切除的盛行提供了佐证。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内镜技术的进步,促使人们再一次聚焦保胆手术。不多文献的报道结果使我们看到了其潜在的临床价值[2],并鼓舞我们探讨更佳的手术术式。以下是我们应用新式术式行保胆手术的资料及经验总结。 病人与方法 自2007年3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68例胆囊结石病人,其中女55例,男13例,平均年龄47(35-56岁)。经术前B超和口服胆囊造影示胆囊收缩和浓缩功能良好。单枚结石49例,2枚12例,3枚7例。结石平均直径12mm(8-17mm)。全身麻醉,取头高足低左侧斜位。先在脐孔右缘置入内径5mm Trocar一个,供外径5mm的腹腔镜(30度)进出,建立气腹后在电视系统的观察下依次置入3个Trocar:5mm1个位于脐孔左缘,供手术器械和胆道镜使用;2个2mm的分别位于右肋缘下近胆囊底和剑突下,供器械使用。经胆囊底部穿刺吸去胆汁后,在胆囊底部切开10mm,然后插入胆道镜在电视观察下用网篮取石。取出的结石装入套内(有一末端经Trocar露在体外的牵引线与之相连)。观察胆囊内没有结石残留后,用可吸收细线缝合胆囊切口。清洗并洗吸净腹腔内液体后,在脐部将两个5mmTrocar孔之间的皮肤桥和腹白线划开,抓住牵引线拉出结石套。拔除各戳孔并用可吸收细线作皮内缝合。外敷创可贴。见附图。 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平均65min (45-90mm)。术后只有3例感到脐部戳孔疼痛使用止痛剂。病人当天均可下床,次日进食流质,1-3天出院。无术后出血、胆漏、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门诊随访1-19个月,尚未见结石复发。 讨论 1. 保留胆囊的必要性 Langenbuch的“温床学说”使外科医生在行胆囊切除时麻木而自信,其不知100多年前产生的学说由于受当时科技条件的限制,人们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事物的认识要采取辩证的观点,任何绝对、片面的结论均不可取。 对胆囊的功能的认识同样经历这样的过程,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人们认识到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 除具有浓缩胆汁、排出胆汁参与消化和调节缓冲胆管压力的作用外,还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 胆囊黏膜能分泌IgA 抗体, 此抗体作为胆道及肠道IgA抗体的主要来源, 对于胆道系统以及大小肠的免疫防御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 3 ]。胆囊切除术后可产生远期的并发症包括:1.消化不良, 腹胀腹泻:胆囊的生理功能在消化吸收中有重要作用,胆囊切除后, 因无法达到与进食同步的胆汁排泄高峰, 故有些患者术后有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的表现。2.十二指肠液胃反流及胃液食管反流:胆囊切除术后胆汁贮备功能丧失, 导致胆汁由歇性及与进食有关的排泄变成了持续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故反流入胃的机会增多, 使胃和食管黏膜受损而发炎、溃疡、狭窄穿孔及息肉样变等, 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3.有引起结肠癌的潜在因素:胆囊切除术后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加快, 粪中次级胆酸含量增加; 次级胆酸对结肠上皮起细胞毒作用, 致肠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 导致大肠癌的患病率增高。4.胆管损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引起的胆管损伤明显多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其发生率为0 ~1%或2%主要由于局部炎症水肿、组织增厚广泛粘连导致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所致。5.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指患者在术后早期或几个月, 甚至几年后出现右上腹绞痛、饱胀不适、恶心呕吐、胆道感染等临床症状, 发生率约为10% ~ 30%[ 4 ]。 2. 保留胆囊的可行性 老式胆囊造瘘取石术因有较高的复发率而使临床医师对保胆手术心有余悸。随着内镜诊治技术的发展, 结石容易复发的原因终于被揭示,老式胆囊造瘘取石术中术者不能直视胆囊内部真实情况, 是盲目取石。取石过程中又盲目使用钳子夹, 刮匙刮, 难免将结石夹碎, 遗漏碎屑; 而其判断结石取净标准是靠手去触摸, 不是通过直视, 难免将结石残留; 待到细碎结石慢慢长大,即误认为结石复发, 实为医生“术中遗漏”和“残留”所致[ 2 ]。现代内镜技术的发展使保胆取石能在直视下操作,避免了结石残留和损伤胆囊黏膜, 克服上述缺点,使得保胆变的可行。另外对1520例保胆手术病人随访,术后5年胆囊结石复发率为2% ~6%, 10 年后复发率为2% ~7%,远远低于人们想像的80%[ 5 ]。目前有关结石复发的长期打样本随访资料不多,我们所用方法的随访时间也太短,所以无法对复发的规律已经如何防止复发的问题作出判断,本文只是一个技术性的探讨。 3.本术式的优点及技术要点 早期保胆取石术经历了胆囊造瘘取石术、经皮胆道镜碎石清除术( PCCL ) 和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3个阶段。这些术式均需将胆囊拖出腹壁操作,在腹壁留下至少2.5厘米的创口[ 6 ]。近期有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手术的报道[ 3, 7 ]。但在保胆同时,兼顾减少创伤方面仍显不足。 本法具有以下优点:(1)无术前胆囊定位之必要,减少了流程;(2)显露和操作的空间很大;无需考虑胆囊底与有肋缘的空间关系,操作中也不用对胆囊施加较大的张力;(3)仅右侧肋缘下2mm Trocar 穿过肌肉层,其余三个均能不穿过,所以术后疼痛非常能轻。(4)完全腹腔内操作,不需将胆囊底拖出腹壁,因此在同样取得保胆目的前提下,充分满足美观微创要求,达到我们以往报道的迷你、隐形胆囊切除术术式的美学效果。 对于初学者来说,本法的技术难点有三:一是安全地建立气腹,这对于没有经过腹腔镜技术训练的医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二是胆囊底的切开与缝闭,这方面的要求更高,如果不熟练,则容易引起术中出血、术后胆汁漏等并发症;三是胆囊结石的取出,由于胆道镜需经脐部插入,其操作与直接从肋缘下切口插入的操作有较大的差别,我们感到难度大一些。 我们觉得经脐胆囊取石是保胆取石在方法上的改进,是微创技术应用的推广,对于部分胆囊功能良好又有强烈保胆意愿的患者,不失为一种人性化的治疗手段。一方面这一方法的最终应用前景取决于胆囊成因研究进展,另一方面,保胆治疗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将对胆石成因的研究提供十分有价值的信息反馈。因此微创时代保胆治疗研究正处起步,值得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 1 ] 冉瑞图, 王训颖. 胆道疾病外科治疗的发展[A ]. 黄志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