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的设计与建设

校园网的设计与建设
校园网的设计与建设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校园网的设计与建设

完成期限:2015年8月24日至 2015年10月25日

学习中心: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校园网的设计与建设

摘要

校园网是学校进行新的教育改革的基础建设项目,在校园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教育部在上个世纪末就开始推动中小学的校园网建设,A高校是在本世纪初的时候建立了校园网,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校园网已经无法满足学校的需要,因此,可靠的校园网建设是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对A高校进行研究,分析校园网络中出现的问题,从实际出发,设计A高校的校园网建设方案,解决A高校当前面临的网络规划不合理,校园网安全无法保障的问题,为A高校的教学信息化提供一个可靠的校园网。

关键词:校园网;建设方案;设计

一、引言

校园网是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工作的宽带多媒体网络,是在学校的环境中,在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学校的教育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信息和资源的计算机网络。199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试验网开始运行,这是由清华大学等六所大学共同建立的,直接领导和促进了国内校园网的建设。1997年初,在中国,校园网络建设迅速崛起。2010年11月份,中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其目标是:在5到10年的时间内,国内大约90%的自主独立的中小学校能连接到互联网。跟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开始实施,校园网络建设已经渐渐成为学校的基础建设项目,更成为权衡一个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校园网的建设成为一项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基础项目,也是教学改革实施,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点。校园网当前的问题是网络规划不合理、安全性能不高等。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教育部大力推动“校校通”工程的建设的过程之中,学校属于协助工作的一方,具体的建设过程没有参与,校园网建设完成后,学校负责运行和维护。其二,建设初期对校园网的认识还属于未知阶段,匆忙而快速地跟着教育部的脚步来建设校园网,建网起点低,经费有限,而且在建设规划的时候,为了迎合检查,主要工作放在了表面建设上,没有重视校园网应该具备的实际应用功能。其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安全措施已经不能为校园网提供安全保护。

二、A高校校园网需求分析

A高校校园网是在“校校通”工程的推动下建立的,建设时间比较早,“校校通”工程中出现的校园网建设只重表面工作的问题在A高校也有体现。解决这样的问题,要结合A高校的实际需求,设计出符合A高校的校园网建设方案。

(一)A高校现状

A高校于2000年在教育局的部署下接入校园网,利用网通宽带,在学生机房内接入千兆光纤,学校的办公楼、实验楼以及后期建设的综合楼纳入校园网,办公网络通过网线接入到该网络中,并部署了成绩录入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教职工家属楼和教学楼,以及学生宿舍楼未连接至校园网。A高校的用户为学生和教师,对计算机方面知识不具备专业性,对网络操作系统中出现的系统漏洞,网络传输过程中出现的计算机木马和病毒,以及网络攻击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学校内的网络管理员人数有限,不能逐一的来解决问题。A高校校园内的建筑物分布如图2-1所示:

图2-1A高校建筑物分布图

(二)A高校需求分析

随着教师和学生的增多,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最初建设的校园网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由于当初没有在教职工宿舍接入校园网,教师不能在家里处理紧急的公事,网速慢的问题严重影响日常办公,另外,网络病毒泛滥,原有的防火墙无法阻挡,校园网信息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对原有校园网的改造迫在眉睫。

新建设的校园网要将A高校内所有建筑物内的信息点都纳入到校园网当中校园网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1)整个校园内的电脑都连接到校园网,在会议室内部署无线网。

(2)支持未来扩展的校园网拓扑结构。

(3)采用综合布线系统部署校园网的设备和线缆。

(4)校园内使用私网地址,VLAN及IP地址分配,通过NAT与互联网连接。

(5)ACL访问控制列表限制学生上网,关闭病毒易感染的网络端口。

(6)广播系统改造,将原有的班级广播系统改造为新的网络广播系统。

(7)通过防火墙、安全审计系统、安全管理措施来保护校园内的信息安全。

三、校园网整体设计

校园网建设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程,这里面涉及到了各个方面,整体设计是在进行校园网建设之前需要慎重考虑的,考虑的不仅仅有技术还有对学校未来的影响。整体设计需要完成校园网所必须的功能,除此之外,校园网建设还应该坚持这样的需求和原则,不盲目追求先进性,不追求时髦和昂贵的,要注意自己所需要的,尤其在选取设备方面,更需要重视自己学校的需求,以实用性为首要考虑条件。

(一)A高校校园网功能

A高校校园网的主要功能:

(1)信息传输

信息传输是校园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实现A高校校园内终端之间的信息传输,对校园内不同地方的电脑用户进行控制和集中管理。

(2)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共享,校园网与互联网连接,校园网内的计算机上传和下载信息资源,对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

(3)协同工作

校园网可以优化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通过使用教学管理软件、OA等办公自动化软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校园网为校园内的网络教学提供网络环境和平台,还同外网互联,形成更大范围内的网络学习环境,为广大师生的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提供服务,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科研水平。

(二)A高校校园网建设原则

(1)实用性

A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以学校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实现学校的需求,减小用户的使用难度,减少由于人为的不适当操作从而引发的网络方面故障。

(2)安全性

在A高校校园网的学生档案里,有许多重要的数据,因此校园网的安全性尤为重要。采用合理的网络技术对网络进行管理,保证校园网的安全性。同时还需要控制用户对合法的网络资源进行访问,杜绝用户访问非法网络资源。目前主要的技术有防火墙技术、

ACL访问控制等技术。

(3)可靠性

A高校中的某一个设备发生问题时,整个校园网的运行不受其影响,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网络故障的危害性不影响整个校园网。

(4)扩展性

为了适应学校不断增长的需求,以便将来可以通过网络升级改造的方式来提高网络的服务性能,因此,要考虑校园网的扩展性,支持未来的发展需求。

(5)经济性

校园网的建设当中,成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校园网的建设,网络设备应该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从而节省建设资金。

(6)结构化设计

通过结构设计思想,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的职责不同。对于校园网来讲,分为三层: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

接入层的功能:连接桌面终端。

汇聚层的功能:连接功能,将接入层传输来的数据流高速畅通的转发到核心层设备。

核心层的功能:连接汇聚层的设备,高速转发功能。

(三)A高校校园网整体设计方案

A高校的信息点数为1341个,信息点分布在校园中的建筑物内,建设的校园网要覆盖整个校园,为保证校园网网络的整体性能,方便未来扩展,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并采用分层式的网络。物理层面上,校园网采用三层网络,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其中接入层仅用来使用户接入校园网,汇聚层不做其他功能,只保障数据聚合并传输到核心交换机上,核心层则对汇聚层传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从逻辑层面上看,仅有接入层和核心层,方便了对网络的管理。在IP地址选择上,选择C类私网IP地址作为校园网内的IP,并通过VLAN技术划分VLAN,减少对网络带宽的浪费,通过NAT技术,将私网地址转换为外部合法IP地址,使校园网能与互联网进行通信。在保障校园网安全方面,除了使用NAT、VLAN技术外,还使用ACL访问控制列表关闭容易被病毒攻击的网络端口,应用防火墙技术和安全审计系统,有效阻止病毒的蔓延,保障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对原有的广播系统进行改造,改造为网络广播系统,实现针对每个班级的独立广播。建设出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支撑平台。

(四)A高校校园网预期目标

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逐渐的显露出来,校园网的建设就是将科技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网络的互联,资源的互享,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校园网的建设,是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桥梁。A高校校园网建设的预期目标是:

(1)校园范围内的1341个信息点,每一个信息点均与校园网连接,并且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会议室内能够通过无线连接到网络,在会议室的任何一个位置,网络的传输

率都一致。

(2)校园网的拓扑结构选择星型拓扑结构,方便以后的扩展和管理。

(3)采用综合布线系统部署校园网的设备和线缆,综合布线系统的各个系统均可以独立部署,楼宇内部署和楼层内部署可以同时进行。

(4)校园内使用C类私网地址,对每栋楼根据其信息点数进行IP地址分配,划分VLAN,采用NAT中的端口复用技术做私网地址转换,转换成合法的外部IP地址,与互联网连接。

(5)ACL访问控制列表限制学生上网行为,通过ACL限制学生在宿舍上网的时间,封闭一些特定的端口来有效防范病毒,在学生机房中,通过ACL限制聊天、网络下载、网络游戏,以及一些不良网站,保证学生健康地上网。

(6)原有的广播系统,是针对整个校园内的通知,不能单独针对某一个班级来进行通知或广播。原有广播系统改造为基于IP地址的网络广播系统,实现针对每个班级的独立广播。

(7)新一代的防火墙系统,实现对网络层、应用层的安全进行集成,同时具备对网络进行入侵检测的功能。安全审计系统,协调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网络系统入侵或潜在的系统漏洞及隐患。安全管理措施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部门人员的职责和严格的每天巡视记录。通过防火墙、安全审计系统、安全管理措施来保障校园内的信息安全。

四、校园网建设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可看出,校园网建设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因此校园网建设方案要围绕着学校的需求来设计,不能偏离需求当中的提出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以后校园网的发展,满足其未来的可扩展性。

(一)校园网拓扑结构选择

网络拓扑结构就是通过使用各种线缆把网络设备连接起来组成的一个网络。其实,网络拓扑就是用图形来把整个网络描绘出来,很直观的看到整个校园网中设备之间的连接。拓扑结构有很多种,其分类及优缺点如表4-1所示。

表4-1网络拓扑结构对比

拓扑结构优点缺点

总线型拓扑结构简单灵活,易于施工,使用便捷,

性能良好。

数据发送需要排队,主干总线故障,整

个网络将瘫痪。

星型拓扑结构简单灵活,易于施工,控制和管理

上较为方便。

中心结点负担非常重,线路利用率偏低。

环型拓扑结构简单,施工容易,便于管理。传输效率随着结点增多而降低,难于扩充。

树型拓扑网络扩展方便灵活,成本低,易于推广。局限性太大,仅适合于主次分明或等级分开的系统。

网型拓扑网络的可靠性高。结构复杂,建设成本高。

从表4-1中的对比看出不同的拓扑结构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因此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以及对以后未来需要的扩展来进行抉择,拓扑结构涉及到网络的运行稳定。通过比较,星型拓扑结构最为适合校园网的拓扑选择,星型拓扑结构中的每一个终端都和核心连接,在网络监控和管理上面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且当某个连接点发生故障时,对整个网络没有影响,诊断故障很容易,定位非常简单,对网络的管理有很大的帮助,星型拓扑在扩展时,对现有的网络拓扑影响不是很大。选择星型拓扑结构满足建设原则中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原则。

A高校校园网在物理层面上分为三层: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逻辑层面上分为两层,接入层和核心层,因为汇聚层的设备只是提供了一个汇总连接的功能,为了更简单方便的对网络进行管理,逻辑层面上使用两层网络。A高校的网络拓扑图如图4-1所示:

图4-1校园网详细拓扑图

根据需求分析中的信息点数目,在楼内的设备间放置普通的二层交换机,连接信息点。接入交换机传输数据到汇聚交换机,在汇聚交换机上汇总数据,通过光纤最终在核心交换机上做数据交换。其中,服务器群与核心交换机直连,路由器通过防火墙与互联网相连。

(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图4-2楼层内布线

如图4-2所示,是教学楼中的楼层内布线,楼层内布线采用双绞线,连接信息插座和楼层交换机,线缆的敷设采用信息插座利用墙内走线连接到走廊中的开放式桥架,通过桥架连接到楼层交换机当中。

图4-3建筑物之间布线

如图4-3所示,是校园内建筑物之间的布线,通过管道方法来敷设光缆。

(三)校园网网络设备选择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设备的品种也在不断翻新,市面上面的品牌也是各种各样,为了便于管理员管理,使用统一品牌的网络设备有一定的必要性。对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如Cisco、华为、锐捷这些品牌做了一个调查。

Cisco全称为思科系统公司,1984年12月成立,是美国的一家网络公司,是全世界范围内领头的互联网设备供应商。思科公司具有良好的设备,设备在国内市场也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思科的设备在技术支持以及专业化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思科公司不是国内品牌,更由于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不能保证思科公司的设备具备安全性,因此不作考虑。

华为是国内品牌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网络设备供应商,1987年在深圳注册,其产品覆盖面非常广阔,在国内的市场上占有的比例处于国产品牌的领先地位,其产品的价格相对于国内其他品牌较高。

锐捷网络是国内品牌中位居前列的网络设备供应商,于2000年成立,其产品和建设方案广泛应用在政府、教育等领域,是网络设备中的民族第一品牌。华为产品和锐捷的产品相比较而言,华为的产品在性能和配置上比锐捷的产品好,锐捷的产品价格比华为的产品低。从网络设备的预算看,选择华为的设备,比选择锐捷的设备投入的资金要

多,考虑校园网建设原则中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原则,选择锐捷的设备。

(四)VLAN及IP地址规划

通过上文中介绍的VLAN技术得知,使用VLAN可减少对网络带宽资源的浪费,而VLAN的划分是要和IP地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合理的设计,给后期的网络运维带来很大的便捷。

IP地址空间分配,要与网络拓扑层次结构相适应,既要有效地利用地址空间,又要体现出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同时满足路由协议的要求,考虑网络地址的可管理性。要遵循以下原则:

(1)简单性:地址分配应简单易于管理。

(2)唯一性:一个IP网络中不能有两个主机使用相同的IP地址。

(3)可扩展性:地址分配在每一个层次上都要留有余量,在网络规模扩展时能保证有一定的IP剩余。学校信息点数为1341,计划部署8个C类私网地址。采用的IP地址192.168.11.0/19。与互联网连接时,采用NAT地址转换,使得私网IP地址在访问网络时转换成合法的Internet地址。即有效的避免了IP地址不足的问题也同时使校园内的所有信息点访问Internet。

服务器IP地址使用内网IP地址,其中的办公自动化服务器,教务管理服务器,网络管理服务器,Web服务器采用一对一的NAT转换为互联网合法的IP地址。办公自动化服务器转换后的IP地址为61.53.220.4,教务管理服务器转换后的IP地址为61.53.220.5,网络管理服务器转换后的IP地址为61.53.220.6,Web服务器转换后的IP地址为61.53.220.7。为避免产生广播风暴和有效的控制非法访问,采用VLAN技术。使用路由器基于端口划分技术将网络分段并进行隔离,实现访问控制。

结论

随着教育领域内引进信息技术,校园网在教育教学中占的分量也越来越重。校园网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为教学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动力。而且,校园网让学校的日常工作更加简捷,让学校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的工作当中。

A高校建设校园网的时间比较早,受限于当时的环境与条件,建设的校园网也仅仅满足那个年代的需求,现在学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建设的校园网渐渐束缚了学校的日常办公和生活。

本文通过对A高校现有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依据校园网的功能和建设原则,对A高校校园网进行整体设计,提出预期目标。根据A高校的需求和预期目标,选择合适的网络技术。并在建设方案设计中,对比华为和锐捷两套设备选择方案,选择适合学校的网络设备,在综合布线设计中,设计建筑物之间的连接线以及楼层内的布线走向,同时,对学校的VLAN和IP地址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划分。

[1]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df15844119.html,/view/27505.htm.

[2] 陈至立.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报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11,10

[3]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df15844119.html,/wiki/%E6%A0%A1%E5%9B%AD%E7%BD%91.

[4] 张长庚.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3):223-223.

[5] 徐连荣,郑雪萍,贾锟.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规划思考[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8).

[6] 马维和,李虹,丁龙,冯奕竟.黑龙江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研究[J]. 黑龙江史志.2008(12)

[7] 姚坤.高校校园网建设方案的设计与研究[D]. 北方民族大学,2013.

[8] 白亮,李刚.高校校园网研究现状与改进措施[J]. 硅谷,2010(02):63-63.

[9] 龚瑞玲.校校通对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2.

[10] 陈天华,李锋.以佛罗里达州奥科伊中学数字化示范学校为例——美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启示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05).

转眼间,我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这几年的求学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从论文选题到定稿这段时间里,我深深体会到从事学术研究的艰辛与喜悦。最终论文的完成得益于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教师对我的指导和教诲。本文的整个写作过程都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无论是从选题、研究思路和方法还是篇章结构的安排,直到最后的定稿,都凝聚着导师的辛勤劳动。受本人学识和能力所限,难免有粗漏之处,还请老师斧正,以便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作进一步的研究。目录

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项目的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市场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市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市场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建设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产品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质量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项目建设地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建设地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技术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产品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工程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原材料与原料供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原料来源及运输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燃料供应与运输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总图布置、运输、总体布局与公用辅助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图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运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总体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公用辅助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节能、节水与安全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主要依据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节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节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消防与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环境影响与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法规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环境保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环境影响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建设期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运行期组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投资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三章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财务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财务评价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社会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生态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四章风险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主要风险分析识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风险程度分析及防范风险的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招标组织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招标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附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毕业论文

分类号编号 ******** 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Campus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申请学位:工学学士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 05 月 20 日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姓名: 导师: 2012年 05 月 20 日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院(系):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信息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因而可以说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我国各地正加紧建设数字化校园, 校园网建设的热潮正日渐兴盛。建设校园网已经成为了学校办学条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高效、智能的校园网是每个高校都必不可少的。 本设计从校园网络的研究背景入手,通过对校园网络的需求分析、设计原则、设计目标的表述,表明了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利用校园网拓扑图清晰反映了了校园网的具体规划,并具体列举了建设校园网所需的设备、协议及结构。另外,本设计考虑到了校园网的安全问题,顾列举了几个保护校园网络安全的途径方法。最后,总结列举了一下校园网对于学校教学及管理的积极作用,强调了建设校园网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园网;设计原则;设计目标;设备;安全 [Abstract] Nowadays, we have stepped into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formation become the core factor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world tre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are gradually warming in our country, many area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network school school running conditions as the symbol of modernization. The school set up a high efficiency intelligence, and the office and teaching automation computer campus network,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21 st century construction talent of urgent need. This design from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campus network,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mand of campus network, principle of design, and the expression of objectives of design, and shows that 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of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Use of campus network topology graph clearly reflect the specific planning it campus network, and specific lists 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for equipments, agreement and structure. In addition, this design is considered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gu list some protection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approach. Finally, the paper lists the campus network for the school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positive rol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network. [Key words] Campus network; Design principle; Design goal; Equipment; security 目录 绪论......................................................................... 1. 校园网建设背景............................................................ 1.1项目概况 ............................................................. 1.2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 需求分析.................................................................. 2.1 系统功能需求......................................................... 2.2系统性能需求 .........................................................

校园网设计与规划

校园网设计与规划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校园网实施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网络应用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网络性能得需求 (2) 1、4校园网信息点总体分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网络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网络架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校园网网络整体得三个层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校园网得设计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可靠性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经济性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先进性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2.4.4安全性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5可扩充性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校园网核心设备、线缆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校园网网络结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核心层交换机设备选?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系统工程综合实训——某小型校园网规划与设计要点

摘要 当今的世界正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信息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信息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在,随着学校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很多学校已经逐渐加紧对信息化教育的规划和建设。开展的校园网络建设,旨在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其最终建设目标是将建设成为一个借助信息化教育和管理手段的高水平的智能化、数字化的教学园区网络,最终完成统一软件资源平台的构建,实现统一网络管理、统一软件资源系统,并实现网络远程教学、在线服务、教育资源共享等各种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本次的实训就是设计规划一个小型校园网,通过作需求的分析,并设计画网络拓扑图和IP地址的规划等工作。最终,利用实验室设备和boson software软件组建一个模拟的小型校园网,并对校园网内的各种互联设备和部门进行综合配置,以了解和熟悉校园网建设的过程。 关键词:信息,校园网,网络拓扑,IP地址,boson software

一、实训题目及设计要求 1、实训题目 某小型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2、网络设计要求 本次实训要求规划的校园网内覆盖五个大楼,分别是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办公楼和学生宿舍楼,外与Internet相连接。其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1)内网计算机共享两个全局IP地址(59.78.84.1和59.78.84.2)上 Internet。(提示:做NAT动态地址映射)。 2)不同大楼内的客户机划分不同的VLAN,以控制广播风暴。 3)办公楼和教学楼的计算机能互相通信。 4)校园内所有计算机都能访问服务器。 5)给校园内各个部门的机器分配内网地址。 6)给校园内的服务器(ftp、www等)分配内网地址,并要求外网用户可以访 问。(提示:做NAT静态地址映射,外部地址是59.78.1.1和 59.78.84.9)。 7)教学楼100台机器,实验楼150台机器,图书馆100台机器,办公楼机器 100台,学生宿舍600台。 8)IP地址规定为B类(172.序号.0.0----172.序号.255.255)或C类 (192.168.序号.0---192.168.序号.255)。 二、设计思路 分析实训题目及其设计要求可知,五栋大楼其实也就是五个不同的VLAN 了,已经可以控制广播风暴,提高网络的性能。其次,在规划IP地址、给网络中的设备分配IP地址时,要特别注意每栋楼的主机数,以免发生IP地址不够用或冲突的情况,还有在控制各楼栋间的访问时,要采用ACL的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另外,通过NAT网络地址转换还可以实现内部地址到外部地址的转化,在服务器访问外部网络时,可以一对一的转换分配外部的地址。而通过动态地址的转换则可以实现校园网内的所有主机共享两个全局IP地址(内部合法地址)访问Internet。但由于每栋大楼的主机数都是上百的,在设计时如果把所有主机都连上会比较的麻烦和不实际,所以在设计拓扑图时我就在每栋楼选了两台主机作为代表。以下就是我设计规划的网络拓扑框图:

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自动保存的)

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一、问题分析: 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面向新的需求和挑战,为了学校的科研、教学、管理的技术水平,为研究开发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建立现代化平台,几乎所有高校都建立了基于Intranet/Internet技术的高速多媒体校园网。 整个高速多媒体校园网建设原则是"经济高效、领先实惠",既要领先一步,具有发展余地,又要比较实惠。校园网是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参与性以及积极性。校园网建设的目标主要是建立以校园网络为基础的行政、教学及师生之间交互式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学校信息管理网络,实现办公自动化;为开展网上远程教学、多媒体交互式立体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高速、稳定的支持平台;逐步建立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考试等系统,为实现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化,教师备课电子化、多媒体化打好基础;保证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可持续发展性,便于以后集成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等高层次教学功能。 2. 解决方案提出及论证 校园网建设已逐渐成为信息化时代高校优先考虑的课题,这与我国倡导的素质教育息息相关。本设计从某大学建设校园网的过程中,着重论述了校园网设计方案的研究与实施过程。本方案首先就某大学校园网设计建设的相关知识技术要求作了必要的介绍,然后重点就综合设计方案的多方面展开论述,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设备选型。 学校现有3栋教学楼,每栋最高5层,每层最多200台PC机,宿舍楼共30栋,每栋最高7楼,每层最多1000台PC机,办公楼最高3层,每层30台PC机。

本方案实现以学校教学楼为中心的34幢建筑物,拟包括办公楼50个信息点、教学楼100个信息点以及宿舍300个信息点(总共450个信息点),以超5类布线标准的局域网结构化布线。按照EIA/TIA568B(国际商用建筑物布线系统标准)设计要求,不仅要选择符合国际标准的布线材料和设备,而且要按照其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根据招标方要求,拟选择符合国际标准的著名的布线厂商----美国AMP公司的产品和技术。 为建成一个具有高可靠性和开放性的校园网络,它应支持流行的SNMP等网络管理协议;采用Internet上的标准协议--TCP/IP协议,提供校园内部及面向全球的WWW服务、FTP服务、NEWS服务、电子邮件服务,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完全接轨;同时它还应具有支持通用大型数据库的功能,支持多种协议,具有良好的软件支持;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容易升级;还应针对学校的教学特点,具有一些基本的教学功能,以完成学校的基本教学任务。 3. 所需设备描述、网络拓扑及简要配置方案 一、校园局域网建设项目结构化布线设计 (1)结构化布线系统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既能使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连接,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互连接,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线路上的连线点,与工作区的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以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一个良好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对其服务的设备有一定的独立性,并能互连许多不同的通信设备如数据终端、PC和主机以及公共系统装置。一般布线系统有六个子系统组成:建筑群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

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与实现

一、实验目的: (1)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堂教学应该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应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验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进行计算机网络架构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网络设备使用水平,以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阅工具书、参考文献,寻找解决方案。(3)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具体设计任务,确定方案,画出具体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并写出具体配置步骤情况,提交正式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打印及电子稿一份;(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学生的软件文档写作能力。 二、实验器材: 路由器若干,交换机若干,PC机若干,线缆若干。 三、实验任务及要求: (1)校园网或园区网方案设计; (2)要求有拓扑图和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 (3)要用到VLAN,NAT; (4)结合实验室条件,完成需求分析; (5)列出实验所需设备,完成网络拓扑结构图; (6)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仿真,模拟实验环境下完成设备的具体配置; (7)调试验证 四、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校园网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主要表现在: (1)当前校园网信息系统已经发展到了与校际互联、国际互联、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远程教学和协作工作的阶段,发展对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教育信息量的不断增多,使各级各类学校、家庭和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信息计算机管理和教育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个人是否具有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能否成功进入职业界和融入社会及文化环境都是个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学校应该培养所有学生具有驾驭和掌握这种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作为青少年教育工具的同时也向青少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新技术提供的机会以及它们在教学方面具有的优势都是很多的,特别是计算机和多媒体系统的使用有助于个人化的道路,每个学生在个人的学习道路上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发展。 (3)我国各级教育研究部门、软件开发单位、教学设备供应商和各级学校不断开发提供了各种在网络上运行的软件及多媒体系统,并且越来越形象化、实用化,迫切需要网络环境。 (4)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校园网中将计算机引入教学各个环节,从而引起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的重大革新。对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网络又为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提供了获取资源、协同工作的有效途径。毫无疑问,校园网是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改善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是解决信息时代教育问1 / 11 题的基本工具。 (5)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各级学校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相应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同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大量计算机进入学校和家庭,使得计算机用于教育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是完全可行的。 五、设计概要: 校园网系统设计目标

某高校校园网建设设计方案设计

科技学院 二○一三~二○一四学年第一学期 计算机网络大作业 校园网建设方案设计 班级:电子Z1111 学号: 姓名:

二○一四年一月目录

1.需求分析 1.1网络发展与需求 伴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应用更加丰富。同时在多媒体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对校园网络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具有先进性的、高速的、可扩展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满足学校各方面应用的需要。作为校园网,需要连接多少个节点,怎样合理使用各种网络设备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节点连接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中,怎样使整个网络上的节点相互连通,这些问题仅仅是校园网需要解决问题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资源有序地组织起来,需要实现什么功能,以满足现在和未来在教学、科研、管理、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形成在校园部、校园与外部进行信息沟通的体系,建立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需求的计算机环境,为学校各种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教学、研究、收集信息等工作。为了使大学能够具有良好的网络环境为更多的学生和老师服务,设计并实现了大学校园网络。 校园需要的基本功能有: ●计算机教学,包括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 ●网络下载、网络聊天等; ●电子系统:主要进行与同行交往、开展技术合作、学术交流等活动; ●文件传输FTP:主要利用FTP 服务获取重要的科技资料和技术文挡; ●INTERNET 服务: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利用外部网页进行学校宣传, 提供各类咨询信息等,利用部网页进行管理,例如发布通知、收集学生意见

和建议等。 ●图书馆的访问系统,用于计算机查询、计算机检索、计算机阅读等; ●对带宽的要求: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对网络带宽要求最严的数据信号,而且突发性很大,在网络中要时的和高质量的传输。当网络规模比较大,网络用户比较多,网络中的多个用户同时发起音频、视频信号和其它各种数据信号的传输时,往往会对网络带宽带来压力,令网络带宽不堪负荷,造成网络拥塞,严重时会导致阻塞,使网络通信停顿。为了解决网络拥塞问题,必须对各种网络技术进行选择,以符合用户对网络实际应用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以最高的性价比,实现网络功能。 1.2现有基本状况介绍 学校有如下设施以及具体状况: 图书馆、院系部门到计算机网络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00米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姓名学号 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级班指导教师 2013年4月12日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摘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校园网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校园网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促进了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大大拓展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校园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现代化教学、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够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化及时准确的传送给各个系统,而校园网工程建设主要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的。 因此,本毕业设计课题将校园局域网建设过程中主要能用到的各种技术及实施方案为设计方向,为校园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校园网、局域网、网络设备选型、布线系统 ?目录 前言?IV 第一章校园网需求分析 (5) 1.3校园网络系统设计方案和网络设备应满足如下需求?2 1.4 系统集成所共同遵循设计原则和共同追求设计目标 ............................................... 2第二章校园网设计方案?3 2.1设计要点?3 2.2网络系统设计综述 (3) 2.2.1 校园网主干................................................................................................... 3 2.2.2 系统功能规划 (4) 第三章IP地址与VLAN规划 ............................................................................. 5 3.1 校园网计算机分布分析?5 3.3 IP地址分配及VLAN划分?6 第四章网络设备选型?8 4.1 交换机 (8) 4.2 路由器....................................................................................................................... 15 4.3 防火墙?22 4.4 传输介质?24 第五章综合系统布线 (25) 5.1 设计目标?25 5.2 综合布线系统组件 (25) 25 5.3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原则? 5.4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26)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局域网络组建与设计》课程设计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7级(1)班组号: 组长: 组员: 指导教师:张娟 二○○八年 12 月 19 日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专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课程设计服务书 (2) 一、引言与目标 学院概况 (5) 组网目标 (5)

二、用户需求分析 用户网络环境分析 (5) 用户业务需求分析 (6) 网络功能需求分析 (6) 校园基础应用平台 (6) Internet网功能 (7) 安全与管理需求 (7) 实用与经济性 (7) 三、技术需求分析 路由技术 (7) 交换技术 (7) VLAN技术 (7) 远程访问技术 (7) 防火墙技术与 (7) 链路聚合技术 (8) 四、拓扑结构设计 整体设计流程 (8) 主干网设计 (9) 拓扑结构设计 (9) 分层化设计 (9) 网络冗余设计 (10) 总体拓扑图设计 (11) 五、物理设计与选型 交换机选型 (12) 路由器选择 (12) 传输介质选型 (12) 服务器选择 (12) 需求项目一览表 (13) 应用需求一览表 (13)

计算机平台需求 (13) 子网(Vlan)划分 (14) 六、无线局域网设计 无线局域网的优点 (15) 无线局域网设计 (16) 无线网卡 (16) 接入点AP (16) 无线网络控制器 (16) 无线局域网模型 (16) 城域WLAN设计 (17) WLAN AP配置 (17) 七、性能测试与估 (18) 八、总结与体会 (19) 九、参考文献 (19) 十、组成员分工情况 (19) 一、引言与目标 学院概况: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是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的有关规定,采用新的机制和模式运行的独立学院,由重庆大学实施对学院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督。学院充分利用重庆大学的雄厚师资力量,选聘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教师任教。学院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办学模式,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使莘莘学子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组网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信息的处理能力变得越来越强,信息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这些都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切促使通信网络由传统的电话网络向高速多媒体信息网发展。Web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近几年来Internet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联入网络的节点和信息资源迅速增长。 为了满足广大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教职工教学,办公需求。建立一个基于校园Intranet的信息管理和应用的网络系统,并提供相应的各种服务。共享网络上各种软、硬件资源,快速、稳定地传输各种信息,并提供有效的网络信息管理手段。采用开放式、标准化的系统结构,以利于功能扩充和技术升级。能够与外界进行广域网的连接,提供、

某高校校园网建设的方案设计.doc

苏州科技学院 二○一三~二○一四学年第一学期 计算机网络大作业 校园网建设方案设计 班级:电子Z1111 学号: 姓名: 二○一四年一月

目录

1.需求分析 1.1网络发展与需求 伴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应用更加丰富。同时在多媒体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对校园网络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具有先进性的、高速的、可扩展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满足学校各方面应用的需要。作为校园网,需要连接多少个节点,怎样合理使用各种网络设备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节点连接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中,怎样使整个网络上的节点相互连通,这些问题仅仅是校园网需要解决问题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资源有序地组织起来,需要实现什么功能,以满足现在和未来在教学、科研、管理、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形成在校园内部、校园与外部进行信息沟通的体系,建立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需求的计算机环境,为学校各种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教学、研究、收集信息等工作。为了使延安大学能够具有良好的网络环境为更多的学生和老师服务,设计并实现了延安大学校园网络。 校园需要的基本功能有: ●计算机教学,包括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 ●网络下载、网络聊天等; ●电子邮件系统:主要进行与同行交往、开展技术合作、学术交流等活动; ●文件传输 FTP:主要利用 FTP 服务获取重要的科技资料和技术文挡; ●INTERNET 服务: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利用外部网页进行学校宣传, 提供各类咨询信息等,利用内部网页进行管理,例如发布通知、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等。 ●图书馆的访问系统,用于计算机查询、计算机检索、计算机阅读等; ●对带宽的要求: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对网络带宽要求最严的数据信号,而且突发性很大,在网络中要求实时的和高质量的传输。当网络规模比较大,网络用户比较多,网络中的多个用户同时发起音频、视频信号和其它各种数据信号的传输时,往往会对网络带宽带来压力,令网络带宽不堪负荷,造成网络拥塞,严重时会导致阻塞,使网络通信停顿。为了解决网络拥塞问题,必须对各种网络技术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方面的文献综述

校园局域网规划 网络工程071 200780124106 常幸飞 摘要:校园网是学校内部的专用网络,它的根本目的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学校的发展、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目前,我国的校园网正飞速发展,大部分高等院校已经有自己的校园网并且实现了如教务管理、办公自动化、一卡通等多方面应用,利用校园网可以进行学校之间及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技术单位之间等多方位、多层次的交流,达到了以信息服务为主的校园网建设目标。 关键词:校园网;资源共享;办公自动化 Abstract: the campus network is the dedicated network at school, its primary purpose is for school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with advanced practical computer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offer the global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serv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Nowadays, with the high pac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mpus network, a major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their own campus network and fulfilled multiaspect of application, such as academic affairs management, office automation, one-card etc.We can have multiaspect and multilevel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depart-ments of schools,teachers,students and teachers, schools and skill units and so on, by making use of the campus network. Reaching the goal that the primary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is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Key words:Campus Network;resource sharing;office automation 一.校园网的发展过程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高校校园网做为一个成功应用的实例,给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带来了新的方式,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发展平台,因此也成为教学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高校校园网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部分学校没有网络设备阶段,我国已经基本渡过这个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大学校园网的覆盖率已经达到100%。第二个阶段是学校网络设备处于比较杂乱的阶段,我国现有高校的大部分校园网都处在这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学校的校园网可以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的平台,为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个阶段也是我们校园网发展的更高目标。校园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论文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二零一一年六月一日 目录 摘要 (3) 前言 (4) 第一章校园网简介 (5) 1.1什么是校园网 (5) 1.2校园网有什么作用 (6) 第二章校园网的现状及需求分析 (8) 2.1 计算机网络系统现状 (8) 2.2 网络系统及业务需求分析 (9) 第三章系统设计原则和实现目标 (11) 3.1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11) 3.2 系统建设目标 (12) 3.3网络设计关键技术说明 (16) 第四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9) 4.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19) 4.2 网络系统接入设计 (21) 4.3 网络设备选型 (23) 4.4 VLAN划分及子网配置 (23) 4.5 IP地址分配 (27) 第五章布线系统设计 (28) 第六章网络安全、管理设计 (34) 总结 (36) 参考文献 (37) 致谢 (38)

摘要 20世纪后期互联网在我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通过网络办公和网络交易的更为广泛,涉及到企业,单位,学校,军事等各个领域,教育发展也逐渐的走上了网络化,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拟定在校内建立校园内部网并与国际互联网络相连。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化式的教育快速发展的结合使得校园网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平台。 学校的校园网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传递设施,其规模和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学校教学与科研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能源学院校园网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制订了学院校园校园网建设的整体设计方案。通过校园网的设计与建设,通过各种协议的链接与设备的选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宽带多媒体网络,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成为现代化办公的首要工具。 关键字:校园网;协议;设备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邯郸县第一中学校园网络规划设计 二、项目背景:邯郸县第一中学校园,校园占地104.65亩,教学楼两栋,宿舍楼2栋,食堂2个,超市1个,60个教学班。 三、项目目标:建立好整个校园网,以及维护好整个校园网,规划好设计好整个校园网,以及对校园网的施工和综合布线。以及后期的维护。 四、项目内容: 1.学校目前主要的网络应用包括文件共享服务,打印服务,财务管理,未来将实施应用,把各大分校区连接在一起,形成网络一体化,新增邮件服务. 2.添置新的系统,完成教学的信息的采集、处理、查询、统计。对学校行政、人事、财务、工资、资产、档案、宿舍的管理,以及提供必要的查询,并打印结果。 3.校园接入网络后,新增服务 4.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 5.校园网要求实现组播业务。 6. 系统应有高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要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 7.子网分布:教育管理子网,图书馆资源子网,财务子网,科研子网,软件资源子网【容量800G 收录的视频1000G】 第二章:网络需求分析 一、校园网络应提供以下功能: 1、接校内所有教学楼、办公楼中的。 2、支持约1000用户浏览网站。 3、提供受存取权控制的文件、档案查询服务。 4、提供学校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 5、提供图书,文献查询与检索服务,增强校图书馆信息自动化能力。 6、建立,共享教学资源,建立,便于办公,建立网络教学高速通道,达到网络教学,公共信息资源在线查询系统,以及成绩查询系统。

二、校园网对主机系统的主要要求: 1、主机系统应采用国际上较新的主流技术,并具有良好的向后扩展能力; 2、主机系统应具有高的可靠性,能长时间连续工作,并有容错措施; 3、支持通用大型数据库,如、等; 4、具有广泛的软件支持,软件兼容性好,并支持多种传输协议; 5、能与互联,可提供互联网的应用,如浏览服务。 6、支持网络管理协议,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三、校园系统设计方按应满足如下要求: 1、网络方案应采用成熟的技术,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 2、合理分配带宽,使用户不受网上“塞车”的影响,主教学楼使用接入,带宽大约10 ,需要能接入因特网,以及校园网; 3、应充分考虑未来可能的应用,如桌面将承受大型应用软件和多媒体传输需求的压力; 4、该网络方案要具有高扩展性。能为用户未来数目的扩展具有调整、扩充的手段和方法; 5、该网络应是面向连接的,能够实现虚拟网()连接; 6、考虑对用户现有网络的平滑过度,使学校现有陈旧设备尽量保持较好的利用价值; 四、校园网对网络设备的要求: 1、性能;;所有网络设备都应有足够的吞吐量; 2、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应考虑多种容错技术; 3、可管理性;所有网络设备均可用适当的网管软件进行监控、管理和设置,采用国际统一的标准; 五、系统集成所共同追求的设计目标: 1、建成一个具有高可靠性和开放性的校园网络,它应支持流行的等网络管理协议; 2、采用上的标准协议协议,提供校园内部及面向全球的服务、服务、服务、电子邮件服务,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完全接轨; 3、同时它还应具有支持通用大型数据库的功能,支持多种协议,具有良好的软

校园网设计方案(完美版)

校园网设计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方案1:

一个完整的校园网建设主要包括两个内容:技术方案设计;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 技术方案设计主要包括:结构化布线与设备选择、网络技术选型等;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内部信息资源建设、外部信息资源建设等。这里我们介绍网络技术选型。 一、网络技术选型设计 校园网络系统基本可分为校园网络中心、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图书馆子网、宿舍子网及后勤子网等。 1.校园网络中心的设计 网络中心设计主要包括主干网络的设计、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远程访问服务等。 (a)主干网络的设计 主干网络采用联想新推出的LS-5608G智能型8联机箱式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校园网的中心交换机,它提供8个插槽,可选插8联的10/100Base-TX、2联的100Base-FX或1联的千兆以太网模块。适用于大型主干网络和高速率、高端口密度、多端口类型的复杂网络。

同时可以选择MS-5103千兆位以太网模块(SX/MM/850nm,0-350m)或MS-5104千兆以太网模块(LX/SM/1310nm,0-6km)与下面的各个子网通过千兆位的链路相连。 (b)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 推荐采用局域网专线接入方式,此方式需要配备路由器等设备,租用专线DDN或帧中继(Frame Relay),也可申请ISDN专线并向CERNET 管理部门申请IP地址及注册域名,以专线方式连入Internet,并提供防火墙、计费管理等功能。 本方案选用联想的LR-2501路由器,具有1个局域网(LAN),2个广域网(WAN)和1个控制台。支持帧中继(Frame-Relay)、X.25、PPP、HDLC协议。 (c)远程访问服务 采用联想LA-220和LA-240访问服务器,安装在本地局域网中,通过1至4个调制解调器(或ISD TA)和1至4根电话线,即可为远程访问人员提供拨号上网服务,远程用户只需拥有1个调制解调器和1根电话线,通过拨接LA-220或LA-240上所连接的电话号码,就可以登录访问。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论文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论 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某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指导教师:职称:无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院(系): 2017年5月9日

摘要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我国取得了飞速发展联网的计算机、上网用户和网站的数目逐年倍增。各大专院校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Internet 技术和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越来越紧密的结合使得校园网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平台。 校园网已成为各学校必备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其规模和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学校教学与科研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某学院校园网目前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制订了学院校园校园网建设的整体设计方案。通过校园网的设计与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宽带多媒体网络,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目前,全球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实现校园信息化对一所学校的成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校园网建设是将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校园区内部的Intranet系统,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关键词:校园网;协议;设备;无限局域网

目录

第一章校园网络需求分析 用户需求 按需求,实现校园内部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学校主页、电子邮箱、FTP资源、办公系统以及视频点播等服务器,发布有关新闻、教学信息、建立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 (1)教室:每个教室需要计算机接入网络,有利于教室上课的需要。主要用于2#(教学楼) (2)学生:实现学生在寝室内上网的需求,上网下载,查看网页等的服务。主要有男生5#,6#,7#,8#,9#女生2#,3#,4#。 (3)图书馆:电子图书数据库及其查阅,管理系统,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提供全校学生通过局域网进行图书的查阅。 (4)办公:提供个院系办公的需求。各院系办公室。供学校管理校内的财务、人事和学生教师的信息等,行政楼。 (5)其他:体育馆等。 通信量需求分析 (1)宽带:从网络中心到各个楼宇均铺设了多模光纤,带宽可以达到千兆每秒,各楼层到桌面采用的是超五类双绞线,带宽在百兆左右. (2)吞吐量:在网络高峰期,比如中午12:00左右和晚上9:00左右,上网人数比较多,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达到10%,这样吞吐量=90%*G(网络负载),其它时间的吞吐量几乎等于G (3)主干网的流量负载 由电力学院教学楼2#到各宿舍为主,流量的统计分析:学生寝室的网络流量比较大,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寝室内上网,因此网络在11点之前的流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学生在11点休息之后,由于只有部分学生的笔记本能提供上网服务,因此网络流量骤降。而教室的流量只有当上课的有流量,可是流量远远小于寝室的流量。 网络功能需求分析 (1)校园主干采用具有第三层交换功能的千兆位以太网, (2)以满足广大用户的各种要求;支持IP多播(Multicast)与服务质量(QoS)或服务类型(CoS), (3)满足远程教育的需求;支持虚拟网络(VLAN)。

校园网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校园网综合布线设计方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特点和优点 综合布线系统是伴随着智能化大厦而崛起的,作为智能大厦中枢神经,综合布线系统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型的新型研究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的发展,综合布线系统在理论和技术方面也不断得到提高。 目前,由于理论、技术、厂商、产品甚至国别等多方面的不同,综合布线系统在命名、定义、组成等多方面都有所不同。我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中把综合布线系统定义为: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它能使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内部设备、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设备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设备等系统之间彼此相连,也能使建筑物内部的通信网络设备与建筑物外部的通信网络设备相互连接。 上述的定义通常被称为是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按照《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4-2000)的定义,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接点与工作区的语音或数据终端之间所有电缆及相关的布线部件。 这里要注意区分一下综合布线和综合布线系统这两个基本概念:综合布线只作为一个概念而存在,综合布线系统则是一种解决方案或者是一种布线产品。两者既密不可分,又有所区别。 与传统的相比较,综合布线系统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相比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模块化、

扩展性、和经济性。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综合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如图1-1所示。 性能价格比 综合布线方式 传统布线方式 时间 图1-1 综合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系统性能价格比 1.1.1 兼容性 综合布线系统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所谓兼容性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与相关的应用系统相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能支持多种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及信息管理系统等,能够适应现代未来技术的发展。 过去,为一幢大楼或一个建筑群内的语音或数据线路布线时,往往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电缆、配线插座以及接头等。例如,用户交换机通常采用双绞线,计算机系统通常采用粗铜轴电缆或细铜轴电缆。这些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