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学习心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羄语用学学习心得

蚃黄燕红

蒁语用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符号在实际交际中使用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语言在使用

中所产生的意义。这种意义包含的是可能是等于或大于字面上的意义,甚至不等于字

面意义。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必不可少地要对语言使用的相关领域进行探讨,如

句法学、语义学等语言学系统内部的科学,还涉及对认知科学、社会学、符号学、逻

辑学等领域研究的知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语用学的专著相继出版,它们反

映了语用学研究的不同视角。根本不同的研究方向,学界对语用学的研究分成了英美

学派和欧洲大陆学派。其中的论题,如指示( deixis)、含义( implicature)、前提(又称为“预设”)( presupposition)、言语行为 (speech act)等,都是语用学的经典论题。其中对于会话含义的研究,因为我对此感兴趣,在此将对它们的认识作一个简单的学习总结。

腿关于含义( implicature)的分析,英美和欧洲大陆两大学派的研究方向不一样。

欧洲大陆的语言学研究十分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认为语言同社会、文化、环境等密

不可分。因此对会话的含义的理解与语境相结合的,而语境又是以使用者为指向的。

而相对欧洲大陆学派,英美学派更注重对具体语言现象和问题的研究。他们注重语言

内部的语义结构以及意义与人类交流过程的外部世界的联系。

肅就含义这个概念来说,是格莱斯第一次从语用学的角度提出来的术语。他的这种

从语言意义的细节出发,对含义进行分析,这被后人归纳为英美学派。在他的理论中,他对话语的交流及意义的解释使用了两个理论:分别是意义的理论和会话含义的理论(Huang,2009:24-35)。意义的理论,指向话语的语言学意义和外部世界的自然意

义的关系。而另一个重要的理论 --会话含义理论中则提到,人们在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必定有一个潜在的原则决定语言使用的方式,使之最有效最充分地达到理性的交流活动。这个原则就是他所说的合作原则。该原则下分成了 9 条会话准则,分别属于 4 个

范畴:数量、质量、关系、方式准则。这种合作原则使会话参与者在合作的基础上高

效、理性地进行语言交流。另一方面,语言使用者在交际中也会经常违反或蔑视这些

会话的准则来产生会话含义,达到其话语的交际目的。如这个经典的例子:螁(1)A: Where does C live?

袀B: Somewhere in the south of France.

衿在所举的这个例子中, B 的回答明显违反了“数量”准则的第一条准则,没有使自己的话达到足够满足 A 所要求的程度。另一种可能性是 B 知道如果提供更多的信息 ,会违

反“质量”准则的第一条准则:不要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因此B 这时的话语产生了

会话含义:他不知道 C 住在哪里。

肆因此可以说,会话含义的产生是与合作原则的违反联系在一起的。它与说话人的

会话目的有关,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中,其语义通过与说话人、听话人,以及他们所在的

环境等因素结合而产生了语用的意义。在不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下,语用意义等于

语义意义,但是违反了合作原则就会产生会话含义,这种语用意义是大于语义意义的。

在汉语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如在中午时分 A 和 B 在宿舍遇见,有这样的对话:肄(2)A :你吃饭没?

莀B:我在等朋友。

蚀根据格莱斯的合作原则, B 的回答提供的信息超出了 A 所要求他回答的信息,这明显

违反了数量准则的第二条准则:不要说超过所需的信息。因此 B 的回答产生了在语言学

意义之外的会话含义。如果A 在理解时,基于合作原则数量准则的第一准则和质量准则,相信 B 说的话是真实的,并且与他的问题相联系的。那么把“吃饭”这件事跟“等”这

个动作联系在一起,就产生了“B还没吃饭”的含义,再把“吃饭”跟“等”和

“朋友”联系在一起,那么就又产生了“B将会与朋友一起去吃饭”的含义。因此这样

的回答所隐含的意义将会是: B 还没吃饭,他等朋友来了再一起去吃饭。

不可否认,格莱斯的会话原则理论是语用学研究非常重要的奠基石。许多后来的袄

语用学研究都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出质疑和改进,由此产生了关于会话含义的新格

莱斯理论( Huang, 2009)。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Horn 和 Levinson 的理论。 Horn 认

为格莱斯的四个准则内容上有所重复,彼此之间的界线并不明显,因此提出二分法的“质

量原则”和“关系原则”。质量原则是指说话人在会话时所作的努力是充分的,所提供

的信息是尽可能多的。而关系原则是指说话人在会话时所作的努力是必要的,所提供的信

息是不超过所需的。这两个原则,一个指话语信息的最大化,另一个是话语信

息的最小化,说话人就是在这两个极端中间所作的某个点上的选择。 Horn 在两个原则的

关系中讨论话语的会话含义,并从中提出了语用分工的理论。他的这个理论说明说

话人在会话交流时所产生的话语都是在这两个原则的平衡中所作的努力,这样的话语的

语用意义就是说话人的说话目的。

节与Horn 不一样,Levinson 则将格莱斯理论中的会话原则缩减成三个基本的语用原则:“数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分别缩写为 Q-,I- , M- 原则。数量原

则是指说话人所提供的不能少于所需的,说话人没有说的就不是说话人所指的。这个原

则的基础思想指在一系列具有对比意义的选项中,所选择的表达式隐含了对其他表达式

(特别是语义更强的选择)的否定解释。也就是指说话人在会话时选择一种表达式,就

隐含他否定了其他在语义上更强的意义的表达式的意义。而信息原则是指说话人所说的

仅仅是有必要的,产生最小的语言信息来表达交流目的,在听话人一方则是用自己的知

识丰富所听到的内容。方式原则指出有标识性的表达式的使用暗示了一种非正常非典型

的情形。

蝿Levinson 认为,如果这三个原则相互冲突的话,那么在交流过程中会对这些原则

进行顺序处理以解决这种问题达到交流目的。这个处理的顺序为: Q(数量原则 )> M( 方式原则 )>I( 信息原则 )。他举了以下的例子进行说明数量原则比信息原则优先处理 :

莀(3) Q>I

羅If Bill Gates gave you a car for Christmas, it may have been a real one.

薅(a) Q-clausal <(since p,q),(if p,q)>

蒂+> The car may or may not have been a real car

袆(b) I [car for Christmas]

羇+> The car was a toy car

蚃袂(c) Q>I

+> Possibly the car was a real car

薇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当使用数量原则与信息原则发生矛盾时,数量原则所隐含

的含义会比信息原则所隐含的含义更近于说话人的目的,因此用这个规则得到了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