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七章__修辞学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语言的使用.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语言的使用.

关于量的准则 ——信息不足 例如: 妈妈:暑假作业完成了吗? 儿子:算术做完了。 作者:我这篇小说写得怎么样? 编辑:我觉得字迹挺工整。 ——信息过量 甲:刚才给你打电话的是谁? 乙:是我的女朋友。她又漂亮、又能干、 又活跃,她们单位的人都叫她做“演员出身的 女强人”。
描写语用学的基本观点是:
⑴随着对音位学、句法学、语义学等学科知识 研究的加深,人们了解到语言中的有些现象 只能从语用角度入手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 ⑵用语用学去解释语言现象比用语义学去解决 显得更充分、更简便。 ⑶句子意义与说话人使用这个句子表示的实际 含义有时是有距离的,语用学却帮助听话人 接上这段距离。 ⑷语境因素能决定人们对话语作出不同反应和 使句子结构的功能产生变化。
1977年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杂志》, 标志着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得到了确认。此后, 1983 年莱文森的《语用学》和利奇的《语用学原 则》出版,1985年9月在意大利召开了国际语用学 研讨会, 1986 年初成立了国际语用学学会。并确 定把《语用学杂志》和《语用学和其他学科》作为 它的学术刊物。
判别以相关准则为基础,进而考察其他准则:
完全相关——遵循“质”(不需语用推理)
——违反“质” 合作 不愿
提供答案……
部分相关——违反“量”(过量或不足)


——违反“质”
——违反“方式” 不提供答案
施为性行为可分为五大类—— 1.表态性的施为性行为 如许诺、警告、恫吓、威胁等,即发话 人表示自己的态度,将要做什么或采取什么 样的行动。例如: “我保证一定把教室打扫干净。” “明天你要是迟到,以后我就不让你参 加了。” 前一句是许诺,后一句是警告。

修辞学知识要点汇总

修辞学知识要点汇总

一、第一章1:现代修辞的意义?(1)帮助我们说话更动人,写文章更优美。

(2)帮助我们欣赏别人的语辞,文辞。

(3)对一篇作品,不但知道它的文辞美,而且知道为什么美。

(4)帮助我们鉴赏作品,分析文章的措辞,造句技巧,认识语辞、文辞美在何处2:修辞的含义?(1)词性上有名词和动词之分。

(2)语用上指向修辞活动、修辞规律、修辞现象、修辞学科、修辞方式等方面。

(3)内容和形式上要求内容形式的统一(4)语体风格上,适用于不同语言风格的文体(5)现代修辞学中的修辞内涵。

3:刘勰的《文字雕龙》陈骙《文则》现代修辞建立的标志:以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发表为标志。

4:修辞定义:修辞就是修文、修语词、也包括修词、修句和修段,是篇、章、句的系统。

5:什么是修辞学?(1)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修辞学与语法学,训诂学,文字学一样,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2)是指修辞学书籍和著作等,是指系统的理论和学术观点。

6:修辞学研究的范围?音韵的配合,词语的配合,句式的选择,语篇、语体和语段贯穿了语境理论的始终。

二、第二章修辞和语境的关系1、论述语境赋予修辞确切的含义?p19-p24(1)语境可以确定变化了的语言含义。

例:流氓欺乡下佬,洋人打中国人,教育厅长冲小学生,都是善于克敌的豪杰。

从前面的语言来看,这里的“豪杰”是原义的反语。

(2)语境可以补充出省略的内容。

(3)语境可以赋予特定具体语言以感情色彩。

(4)语境可以排除歧义。

(5)语境可以创造条件,使词语活用或巧用。

(6)语境可以丰福词语的意义。

(7)语境可以揭示文外之意,使文章造成曲笔。

2:同义手段:是指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表达效果相同或相近,但修辞效果不同的一组语言单位。

也称同一手段。

3:修辞与语境的关系语境是修辞的基础,帮助修辞的表达,同时也制约着修辞。

修辞必须在特定的语境下运用,同时它也创造或补充着语境。

两者如影随形,密不可分,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4:语境和修辞关系给我们的启示。

修辞学基础知识

修辞学基础知识

修辞学基础知识修辞学是研究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的学科,也是文学创作和语言运用的基础。

在修辞学中,有许多基础知识需要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围绕修辞学的基础知识展开,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一、修辞学概述修辞学是对语言运用中的表达和说明手段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它在文学创作和日常语言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字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修辞手法、修辞效果和修辞运用。

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运用的特定技巧和手段。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反复、对比、设问等。

比喻是一种将事物进行比拟的手法,可以增加表达的形象感;夸张是夸大事物的手法,常常用于强调和渲染;排比是将若干个事物进行并列,以形成鲜明的对比或并承;反复是通过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或句子,达到强调和增加印象的效果;对比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以彰显差异和强化表达;设问则是用疑问形式来引导读者思考和引起注意。

三、修辞效果修辞效果是修辞手法运用后所产生的效果。

通过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比如,比喻可以使意象更加鲜明,并丰富读者的联想;夸张可以夸大事物的特点,以达到强化印象的目的;排比可以使表达更加明确、生动;反复可以强调主题、增加感染力;对比可以凸显差异,使观点更为突出;设问则可以引导读者主动思考,增强表达的说服力。

四、修辞运用修辞运用是指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中,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以达到良好的修辞效果。

在文学创作中,修辞运用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作家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效果,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而在日常语言交流中,修辞运用也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增加说话的吸引力。

五、修辞学的应用领域修辞学不仅在文学领域有广泛应用,也在其他领域有其独特价值。

在广告和营销领域,运用修辞手法和效果可以使产品广告更加吸引人;在演讲和演讲领域,修辞学可以使演讲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社交交流中,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为生动有趣。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语言的性质:符号性(符号的任意性、稳固性、渐变性、线条性)、系统性、社会性。

还有民族性、生成性、模糊性。

广义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狭义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与言语关系: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进行言语活动。

语言的层级:上层包括语素、词、句子,下层是语音层,包括音位、音节。

语素: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句子:最小的语言交际单位。

语言系统的四个子系统:语音、语义、语汇、语法。

语音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音位之间的对立和音节内部的组合。

语义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义项的聚合关系和句义的组合规则。

语汇系统包括三级语汇单位:语素、词、固定短语。

语素是最基本的语言符号,词和固定短语一般是复合符号,词是语汇系统的主体。

固定短语包括熟语和专名。

语法系统包括词语的结构和功能。

语言的基本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也叫线性序列关系。

组合关系就是结构关系,有相同组合关系的语言单位构成的类叫结构类。

聚合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叫联想关系。

具有相同聚合关系的语言单位就构成某种聚合类即功能类。

语言的词法类型:词根语、屈折语、粘着语、编插语。

词根语又叫孤立语,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表示。

如汉语。

屈折语通过各种屈折方式表示语法意义,屈折分为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

内部屈折通过词的语音交替(改变部分语音)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外部屈折通过词缀表意。

印欧语系、阿拉伯语,尤其俄语和德语。

粘着语又称胶着语,通过加词缀表语法意义。

如土耳其语、日本、朝鲜、蒙古等语。

粘着语与屈折语:都有丰富的形态变化,但粘着语没有内部屈折;粘着语的一个词缀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一种语法意义也只用一个词缀,要表不同意义就加多个词缀;粘着语词缀一般自成音节且词根与词缀和词缀与词缀结合不紧密,独立性相当大。

修辞学概论

修辞学概论

【概论】语言学的一门学科。

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即如何依据题旨情境。

运用名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来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感情,揭示修辞现象的条理、修辞观念的系统,指导人们运用和创造各种修辞方法怜恰当地表现所要传达的内容。

它与语用学联系较紧。

修辞学主要研究的是词格(即通常所说的修辞方法)、言语修辞活动(主要与语境、语体有关)、言语风格等修辞可分为:信息修辞、语用修辞、心理修辞、社会心理修辞、模糊修辞、接受修辞、对比修辞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

自语言出现,人类就有修辞的需要。

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加深别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更清楚了解别人的意思,不会受修辞手法的影响而有所误解便于分析、欣赏文学作品。

【语源】汉语中的最早的修辞一词出现在《易经》:“修辞立其诚”。

是修饰文辞的意思修辞的“辞”可以分为文辞(写文章所用的)和言辞(或称语辞,口头说话所用的)。

最初的修辞和语言一样,重心都在说话方面;就连“辞”这个字最初也是指言语,而非文字的组合——说文解字:“讼辞也。

”後来重心才向文辞发展。

【历史】修辞学是由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发展起来的。

这时的修辞学更适合称为修辞术,是指演说的艺术。

在亚里士多德著作《修辞的艺术》的第一句,他描述修辞为辩证法的相对物,即是说辩证方法是找寻真理的要素,修辞方法便用作交流真理。

在中国古代,先秦就已经有了关于修辞的零星言论。

例如庄子很重视寓言的效果;惠施十分重视比喻手法。

两汉时期的学者曾激烈讨论《诗经》的基本修辞手法:赋、比、兴。

魏晋之后,不少文学批评作品如各式各样的诗话、词话都有谈论修辞,但专门谈修辞学的作品还很少。

例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是首部“修辞”二字的意思和现代理解相同的作品,书内亦谈了不少修辞手法。

而宋朝陈骙的《文则》则可视为第一部修辞学的专著。

五四运动以后,修辞学摆脱了文学批评的范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当时的修辞研究主要有两种倾向:模仿西方的修辞著作;辑录古人的说法。

现代汉语修辞学PPT..

现代汉语修辞学PPT..

去,都是词语的超常搭配。 区别 :1.从内容上看,移就移的一般是表示人的情 状或人的感受的词语 ;拈连所拈的是一些表示具 体行为动作的动词。 2.从结构上看,移就所涉及的两项一般构成限定关 系;拈连大多数是把表现甲事物的动词拈用到乙事 物身上,构成动宾关系的结构。
通感是说话或写文章时常常有意识地将视觉、听觉、
①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里,有一天他从阵地
上下来做饭。 ②在汉江南岸的那些日子里,有一天他从阵地 上下来做饭。 ③在汉江南岸的阻击敌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 从阵地上下来做饭。 ①他们走出咖啡店,夜已经来了。寒气迎面袭 来,他打了个寒噤。(巴金《寒夜》) ②他们走出咖啡店,夜已经来了。寒气迎面扑 来,他打了个寒噤。(巴金《寒夜》)
(三)对语言环境的得体性
2、语境在修辞中的作用
第一,语境是修辞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语境具有消除歧义、化解逻辑矛盾的功能。 第三,语境对使用语言有约束力量。
第四,语境是评定修辞优劣的客观依据 。
五、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词语的运用
第一节 词语的选用 一、词语选用的原则____适应特定的题 旨情境 二、选用词语的要求____准确、贴切 注意 :1.要看清对象; 2.要留心环境 ; 3.要注意真实 三、选用词语的范围 :动词、形容词、名词……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古柏行》 (2) 生活永远是诗的土壤。 (未央一篇论文的标题) ( 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 死了。 (臧克家《有的人》)
( 4 ) 所以我们看晋人的画像和那时
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 以为他一定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 实他心里却是很苦的。 ( 5 )又一阵残暴的脚步声,震动着 魔窟,渐渐近了,就在窗前经过。

汉语言文学--修辞学相关资料

汉语言文学--修辞学相关资料

修辞学资料一、定义:1、修辞:名词: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适应特定的语境,而采取的应用语言及语言风格的方法、技巧或规律。

动词:为了适应特定的语境,而应用语言及语言表达的方法、技巧或规律的活动。

2、修辞学:是研究修辞应用的科学,它研究如何依据语境,运用语文的各种材料、各种修辞手法以及表现方法和技巧。

3、语流义变:指词语在连续的语流中,因受到前后词语的影响或者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发生语义变化。

4、情景义变:指词语因受到一定情景而产生意义上的变化。

5、准语言:指伴随着语言进行交际的眼神、身态动作、以及语速、声音等。

它包括:辅语言、副语言、体态语。

6、比喻:根据联想,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也叫譬喻。

7、比拟:基于想象,化物为人,或化人为物,或化此物为彼物的修辞方式叫比拟。

或者说用描写彼类事物动作形态的词描写此类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拟。

8、移就:把描写甲事物性质状态的词,用来修辞和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式叫移就。

9、通感;:在描写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感觉到的移到另一感官上,从而启发联想,深化意境,体味韵味的修辞方式叫通感,又叫移觉。

10、夸张:为了表情达意,运用远远超过客观事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某事物,造成鲜明的形象和独特的意境的修辞方式叫夸张。

11、移情: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作者使周围的物体染上一层与自己情感一致,但实际不存在的感情色彩的修辞方式叫移情。

12、借代:借此代彼,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同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的修辞方式叫借代。

13、跳脱:在描写中,由于某种特殊的情景,中间断了语路,没有尽情地描写下去,而用省略号、破折号或其他符号来表示的修辞方式叫跳脱。

14、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言的音义关系,表面上说的是一种意义,实际上指另一种意义的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式叫双关。

15、婉曲:有时碰到一些事,人们不便直说,不忍直说而闪烁其词,拐弯抹角,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暗示出来,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的修辞方式叫婉曲,也叫委婉或婉言。

语言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B. 语言的结构和功能C. 语言的书写和表达D. 语言的学习和教学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A. 语音学B. 语法学C. 修辞学D. 数学答案:D3. 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A. 创立了结构主义语言学B. 发明了语音学C. 编写了第一部词典D. 制定了语言教学法答案:A4. 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是什么?A. 音素B. 语素C. 词汇D. 句子答案:B5. 什么是语言的双重性质?A. 口头和书面B. 自然和人工C. 动态和静态D. 社会和个体答案:C6. 下列哪项是语言的任意性特征?A. 语言的规则性B. 语言的创造性C. 语言的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D. 语言的普遍性答案:C7. 转换生成语法是由哪位语言学家提出的?A. 索绪尔B. 乔姆斯基C. 布隆菲尔德D. 萨丕尔答案:B8. 语言的同质性指的是什么?A. 语言的统一性B. 语言的多样性C. 语言的复杂性D. 语言的简单性答案:A9. 语言学中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是由谁提出的?A. 索绪尔B. 乔姆斯基C. 布隆菲尔德D. 萨丕尔答案:B10. 下列哪项不是语言的功能?A. 信息传递B. 情感表达C. 艺术创作D. 物理治疗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语言学中的“能指”指的是________,而“所指”指的是________。

答案:声音;概念12. 语音学中的“元音”和“辅音”是根据________来区分的。

答案:声道是否受阻碍13. 语法学研究的是语言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规则;结构14. 社会语言学关注的是语言与________之间的关系。

答案:社会因素15.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境中语言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使用;理解16. 语言的“同步研究”关注的是语言在某一特定时期的________,而“历时研究”则关注语言的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上看: 可以帮助我们揭示人类语言之谜,阐明人类的认
识活动,而且具有美学价值。
2、从实用上看: 这有两个方面: (1)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即运用于
说和写。 (2)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即运用
于听和读。
三、言语环境
言语环境指使用语言的环境,简称语境 (一)构成言语环境的因素 1、主观因素 2、客观因素 ①时间: ②地点、场合 ③民族习惯: ④对象:
(二)语境学是现代修辞学的基础
1、语境的主要作用有两点,解释功能和过滤功 能。
①解释功能: a 帮助听者推断出存在句子意义之外的信息,
(言外之意) b帮助听者从系统的意义推出具体的信息。 c 语境可以排除歧义,帮助听者获得准确信息。 d 语境可以补足省略 e 帮助听者从“不正常”逐步推断出正常的信息。
文艺
2、美国语言学家马丁·裘斯分为
语体
亲昵(intimate ) 随便 (casual) 商讨(consultative) 正式(formal) 冷淡(frozen)
3、英国伦敦学派
从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言过程中的目 的、方式及交际双方的关系和交际功能 等角度,把影响语体分类的情境分为三 种。
专业性:如科技、广告、新闻等
四、修辞手段和修辞方式
①词语选择 ②句式选择
五、语体 (一)修辞学与语体学的关系 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语体学是修辞学的一门从
属学科。一是主张语体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从属于语言学下,与修辞学并列。 (二)语体的特点
(三)语体类型
1、苏联学者对功能语体的分类
口语体
科学体 语体 事务公文
书卷语体
政治
② 过滤功能
a 若一个句子只能表达语境已经提供的信息,一 般不宜说出。
b 凡是语境不能提供任何帮助的句子不可使用。 c 与语境不相匹配的句子不可使用。 以上语境作用是修辞学,语用学都研究的。 2、现代修辞学的各个领域都要依赖对语境的分析。 ① 语体、风格要依赖言语环境。 ② 修辞方法和语境 ③ 语言美,言语修辞和语境
第七章 修辞学与语用学
一、修辞学与语用学
1、语用学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同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地说,它研究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如何使用 语言,包括说出和理解实际的话语两个方面。 语用学研究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言语行为: 使用语言可以看成一种行为,行为的实现, 用的是言语这一手段,所以叫做言语行为。 简单地说:即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人们在说出话语的同时做出了三种不 同的行为: A、叙事行为 B、行事行为 C、成事行为
②话语前提 ③指示语 ④会话含义
2、修辞学
修辞学就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 技巧的一门学问。
3、语用学与修辞学 (1)认为这两门学科可以互相平行发展,互相促 进。理由是这两门学科出发点和着眼点不同: (2)有人认为袁文的理由不足,修辞学和语用 学是不可以平行发展的,这两者有归属关系。
语体
①话语范围 非专业性:日常对话
field of
discourse ② 话语方式
口头方式
mode of
书面方式
discourse
亲昵
③ 话语基调
拘谨
tenor of discourse
商谈 训斥或教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