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7章 文字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

一、填空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2、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3、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梵语。

4、文字、音韵、训诂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5、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6、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7、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8、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9、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11、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12、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1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第三章)一、填空1、语音的自然属性包括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2、国际音标遵守音素和音标一个对应一个的原则。

3、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自由变体两种。

4、汉语的调位可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

5、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圆唇与否、舌位高低、舌位的前后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6、辅音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

《语言学概论》练习6参考答案(第七章语言演变与分化)一、填空1、社会和交际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2、语言系统中,词汇变化最快,因为它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最直接,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反应也最灵敏。

3、社会方言的差异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引人注目的还是一部分用词的不同。

主要有行业用语、科技术语、阶层方言。

4、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也是语音。

5、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

北京自考“语言学概论”教材答案最新版(简答题)简答题第一章总论□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答: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①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②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

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

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③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它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①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②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

它对第一性的言语起着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答:从语言的起源和消亡两方面去观察。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来源于集体的劳动。

集体劳动的交际,是语言产生的决定因素。

决定一种语言是发展还是消亡,唯一的标准就是看这种语言有没有交际价值。

有交际价值就是语言,就能存在;没有交际价值的语言,就只能消亡。

□如何理解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答:人用来交际的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不少种。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文字;第二类是旗语、灯光语、电报码……;第三类是身势语。

文字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

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

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旗语之类是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上产生的特殊领域的辅助交际工具,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更不能和语言相比。

□如何理解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答:人类语言具有社会性、单位明晰性、任意性、能产性、传授性。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 语言和社会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 语言和社会
4. 解释“方言”。
答:方言通常指地域方言,它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言的分支。
5. 解释“亲属语言”。
答: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凡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若干语言都是亲属语言。
6. 解释“社会方言”。
答:一种语言或地域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会群体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就被称为“社会方言”。
9. 解释“共同语”。
答:共同语是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
10. 解释“基础方言”
答: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
11. 解释“?锵窒蟆薄?
答:某一语言社团使用两种方言或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即双语现象。
12. 简答语言分化的产物。
7. 解释“谱系分类”。
答: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相互分开,这种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
8. 解释“隐语”。
答:当社会上出现了由于各种原因而形成的隐秘团体之后,就有可能产生隐秘语言,也叫“隐语”。隐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有明显的排他性。
23. 什么是语言规范化?
答: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民族共同语在使用和推广的过程中,本身也会不断发展变化,会经常产生一些新的成分和新的用法。语言规范化就是要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肯定下来并加以推广,对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且又难以被社会公众接受的成分和用法,则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从而为共同语确定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去引导人们的语言使用。
20. 解释“克里奥耳语”。
答:克里奥耳语是作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种或更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

语言学概论指导书练习题部分答案

语言学概论指导书练习题部分答案

语言学概论指导书练习题部分答案导言:一:填空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_中国_印度和希腊---罗马2:语言学是19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4:语言交际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5:印度最早的经典所用的语言是古代的梵语6: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一:填空1:语言的功能包括语言的社会功能和语言的思维功能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一:填空1:说出的话语的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是由有限的造句规则和词汇材料组合而成的。

2: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里现实的概括。

4:我们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到“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这个知识信息的。

5:语言的表达是对心理现实的编码。

6: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7: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8:语言系统的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9: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大基本关系。

10: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来看主要是不具有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四章语法二、填空1、和动词有关的句法范畴有时、体、态和人称。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

3、在worker中,worker这一部分可以称为词干。

4、按照词法结构类型,语言可以分为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和复综语。

5、句子的最大特点是一般前后都有停顿并有一个完整的语调。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七章 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七章 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

第七章语言的属性符号──文字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区别文字和语言、文字和书面语的关系;明确文字的形式和文字的类型;了解文字的起源、文字的演变和关于文字发展规律的不同观点;了解汉字的特点、汉字的演变过程的造字法,明确汉字改革的任务第一节文字概说一、文字的性质和作用1、文字的性质:文字是语言“写”和“看”的符号形式,文字是“符号的符号”,是语言的书写符号2、文字的作用★(1)弥补了语音的时空局限(2)保存了人类的宝贵经验(3)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工具,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二、文字和语言的关系1、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不是语言本身2、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三、文字和书面语(1)文字: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并不等同于书面语(2)书面语:是用文字符号记录的语言形式,只是一种符号或者一种工具第二节文字的形式和类型一、文字的形式字符就是文字的符号的总称,是文字的最基本单位1、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1)单纯字符:不能再分解的字符。

如:十、人(2)复合字符: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有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在组合而成的字符。

如:张2、意符、声符和记号(1)意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2)声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3)记号:跟语音、意义都没有联系的字符二、文字的类型1、划分文字类型的标准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文字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2、表音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

也叫拼音文字。

如:阿拉伯文字、希腊文字3、表意文字:实际上指音义结合层的各级语言单位,理论上可以包括“语素、词语、词组、句子”四级。

4、意音文字: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

因为它们原来都是词语文字,只表意,不表音,后来才发展出表音符号来。

如:汉语的“其”字。

第三节文字的起源和演变一、文字的起源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

第七章-文字

第七章-文字

第七章文字名词解释1.文字: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2.表音文字:表音文字是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语音的文字系统。

表音文字利用一套字母来拼写语言中的语词,因此又称拼音文字。

表音文字以语言的音节或者音位为书写单位,又分为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

3.表意文字:表意文字是用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

早期的表意文字都是象形字。

有的表意文字用书写符号综合表示词或者语素的意义和声音。

和表音文字相比,表意文字能使人产生对于事物的客观形态的联想。

但表意文字也有缺点:一个字一个形,文字数量大;只表意不直接表音;结构复杂,笔画繁多,等等。

4.表音节文字:表音节文字是指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音节的文字体系。

表音节文字的一个书写符号代表一个音节。

5.自源文字:自源文字是指独自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文字体系。

这种文字从它的产生开始到发展都没有参照其它文字,其文字的形体和体系都是独创的。

现在世界上发现的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汉字、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都是自源文字。

6.借源文字:借源文字是指借用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或者文字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体系。

现在世界上的多数文字属于借源文字。

复习思考题。

1.文字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性质:(一)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①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口头语言,口语只能用于人们的口耳交际。

他要受到时空的限制,人们为了克服这种时空限制,创制了文字。

世界上各种文字都是用来记录语言的。

②文字是符号具备符号的特征,它能记录一个个语言单位。

但是符号不一定就是文字,文字可通过不同的组合构成另一个语言单位,而其他符号只能简单孤立的表达某种意义。

文字是语言的视觉符号,它按照一定的规律规则组合成书面语言。

③文字是一个系统。

系统,是指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

单个的孤立的个体是不能成为系统的。

文字是一套特定的书写符号,在文字的内部有着不同的层次的组成部分的结构规则,他们使文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语言学概论,章节测试 第七章

语言学概论,章节测试 第七章

第七章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文字和语言关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没有任何联系B.文字不能等同于语言C.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D.同一语言可以采用不同的书写符号系统【解析】A 本题考查文字的相关知识。

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不能再分解的字符是A.笔画B.复合字符C.单纯字符D.意符【解析】C 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的字符。

3.下列关于声符来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声符是从笔画发展而来的B.声符是从记号发展而来的C.声符是从声旁转化而来的D.声符是从意符转化而来的【解析】D 本题考查声符的相关知识。

声符是表音的字符,但是语音没法用图形来表示,因此声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

4.下列文字中属于表音文字的是A.苏美尔文字B.汉字C.日语“假名”D.古埃及圣书字【解析】C 日语“假名”属于表音文字。

5.文字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它的最初形态是A.象形字符B.图形契刻符号C.表意字符D.表音字符【解析】B 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过程。

文字从最初的图形契刻符号,演变成象形字符,再到形成表意字符,再到出现表音字符,表音字符中又从表音节的字符到表音位的字符,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和复杂的过程。

6.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拉丁文字B.腓尼基文字C.古希腊文字D.古埃及文字【解析】B 本题考查最早的表音文字。

腓尼基人借用了楔形文字和古埃及文字,最终形成了一种最早的字母式表音文字,即腓尼基文字。

7.下列文字中,不属于自源文字的是A.古埃及文字B.古汉字C.古希腊文字D.古代楔形文字【解析】C 本题考查自源文字的相关知识。

古希腊文字是在借用腓尼基文字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属于他源文字。

8.已知的自源文字都是A.音节文字B.表音文字C.音素文字D.意音文字【解析】D 本题考查自源文字的相关知识。

《语言学概论》综合自测练习参考答案 导言

《语言学概论》综合自测练习参考答案 导言

《语言学概论》综合自测练习参考答案(导言)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2.小学: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3.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4.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5.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的三大发源地。

2.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4.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过程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纵向和横向研究语言,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又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6.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隆菲尔德的代表著作《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8.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之父,其代表作有《普通语言学教程》三、问答题(60分,每小题10分)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文字的类型
• 1.方块字
• 汉字

┌平假名
• 假名(日文) ┤

└片假名
• 谚文(朝鲜文、韩字)
平假名
片假名
• ァアィイゥウェエォオカガキギク • グケゲコゴサザシジスズセゼソゾタ • ダチヂッツヅテデトドナニヌネノハ • バパヒビピフブプヘベペホボポマミ • ムメモャヤュユョヨラリルレロヮワ • ヰヱヲンヴヵヶヷヸヹヺ・ーヽヾヿ
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 统
• 文字虽然要和所记录的语言相适应,但文 字与语言毕竟是两个系统,一个语言系统 是可以采用两种文字系统来记录的,如日 语有假名文字也有罗马字母:
• 日语原文: 片仮名 • 假名: カタカナ • 平文式罗马字:Katakana • 一种文字系统也可以用来记录两种或多种
• 2.书面语与口头语有着不同的使用环境, 因此书面语与口头语不可能完全一致。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一、文字的起源
• 一般认为,文字起源于实物记事和图画记 事。
• 早期的文字像图画。
秦安大地湾地画
这是5000多年前的画。 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 大地湾遗址发现。画 面高69厘米、宽90厘 米。上层为并排的3个 人物,在中间和左侧 人像的下方,以均匀 的黑色粗线描绘2爬行 动物图像,并列于长 方形框中。在这组地 画的右下方,还有隐 约的墨迹,作翘起的 腿足状,惜大部分已 残缺。地画所用黑色 颜料为炭黑。
三、文字的类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二)方块字和拼音字母 • 根据文字的形状,世界上的文字大体可以
划分为方块字系列和拼音字母系列。方块 字系列又可以再分为汉字(中文)、谚文 (韩文或朝鲜文)、假名(日文,分平假 名、片假名两种)。拼音文字可以分为希 腊字母、斯拉夫(基里尔)字母、拉丁字 母、阿拉伯字母、印度字母。
语言,如拉丁字母用于多种语言。
二、文字的作用
• (一)文字克服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的局 限。
• (二)文字使人类文化得以积累。 • (三)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文字与书面语
• 人们创造文字之后,并没有单纯地用它来 记录语言,而是通过它开辟了新的传情表 意手段,这就是书面语。
• 1.书面语不是口头语的忠实记录,也不是 口头语的机械复制,书面语是经过加工、 提炼和发展了的新的语言表达形式 。
• 语言是符号系统。每一个符号都由语音和 语义两部分组成,文字既然记录语言,那 就应该既记录语音,也记录语义。
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 统
• (三)文字应该与所记录的语言相适应。
• 文字既然用来记录语言,那么它就应该与 所记录的语言相适应。比如,汉语的音节 组合是有规律的,都是声母、韵母、声调 三结合,所以汉语的音节系统是个封闭系 统,音节数量有限,采用音位文字有可能 出现许多同形同音字,采用语素文字就可 以解决这个问题。
三、文字的类型

┏象形文字

┏纯表意文字┫
• ┏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
•┃
┗表意兼表音文字——汉字
• 文字┨
┏音节文字——日文
• ┗表音文字┫
┏辅音音位文字

┗音位文字┫

┗元音辅音音位文字
三、文字的类型
• (一)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 根据表达内容,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一个文字符号对应于一个音位,一个音义 结合单位(例如“词”或者“语素”),对应于 一个文字符号串。这样的文字可以称为“音位文 字”,例如英文。 • 另一类文字则是一个文字符号对应于一个音义结 合单位,这样的文字可以称为“语素文字”,例 如汉字。
古埃及文字的表音符号
楔形字
/publicforum/content/no05/1/189268.shtml
甲骨文
玛雅字
/publicforum/content/no05/1/189268.shtml
二、文字的发展
沧源崖画
产生于3000多年前 的新石器晚期。已 发现崖画地点有11 处,分布于云南省 沧源县的勐来乡、 丁来乡、满坎乡、 和平乡和耿马县的 芒光乡等地,一般 均在海拔1500米左 右的山崖上。
西安半坡陶器刻划
古埃及文字
/publicforum/content/no05/1/189268.shtml
画;
二、文字的发展
• “H”是表示“一节麻丝卷”的图画; • “I”是表示“展开的手”的图画; • “K”是表示“手掌”的图画; • “M”是表示“水”的图画; • “N”是表示“蛇”的图画; • “O”表示“眼睛”;“P”表示“嘴巴”; • “Q”表示“绳圈”;“R”表示“人头”; • “S”和“X”表示“丘陵地”或“鱼”; • “T”表示“竖十字型”; • “Z”表示“撬”或“箭”。
语言学概论
第七章 文字
第一节 文字与语言
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 统
• (一)语言的缺陷
• 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存在缺陷。为 克服这两方面的缺陷而发明文字,通过文 字的纪录而使语言的缺陷得以弥补。
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 统
• (二)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 文字是为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所以文字 不是语言本身,世界上还有很多民族有语 言而没有文字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文字只 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二、文字的发展
• 公元前2世纪时,拉丁字母已包括了这23个字母。 后来,为了雕刻和手写的方便,并为了使元音的 “V”和辅音的“V”相区别,便把原来的“V”的 下方改成圆形而定为元音“U”;又把两个“V” 连起来变出了一个做辅音用的“W”,这个“W” 的出现已是11世纪的事了。后来人们又把“I”稍 稍变化而另创出一个辅音字母“J”。这样,原来 的23个字母再加上“U”、“W”、“J”三个字母, 就构成了26个字母的字母表了。
• 一般认为世界上的文字的发展顺序是:象 形→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
鸟袅
象形 表意 表意兼表音
二、文字的发展
• 据考证,腓尼基字母主要是依据古埃及的图画文 字制定的。在古埃及,
• “A”是表示“牛头”的图画; • “B”是表示“家”或“院子”的图画; • “C”和“G”是表示“曲尺”的图画; • “D”是表示“门扇”的图画; • “E”是表示一个“举起双手叫喊的人”的图画; • “F”“V”“Y”是表示“棍棒”或“支棒”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